抗凝剂的选用
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途
![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23497b3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3.png)
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途一、引言抗凝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防止血液凝结或减少凝血过程。
它们在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和手术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凝剂及其用途。
二、普通肝素普通肝素是一种常见的抗凝剂,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防止血液凝结。
它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予,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疾病。
此外,普通肝素还常用于心脏手术、血液透析和体外循环等过程中,以减少血液凝结的风险。
三、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与普通肝素相似但分子量较小的抗凝剂。
它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更稳定的体内生物利用度,因此更易于使用和控制。
低分子肝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疾病。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更稳定,不需要频繁的实验室监测。
四、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来延长凝血时间。
它常用于长期抗凝治疗,如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等。
华法林的治疗需要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确保凝血时间在目标范围内,避免出血或血栓的风险。
五、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逐渐应用于临床。
这些药物作用于特定的凝血因子,具有快速起效、作用可逆性好、剂量稳定等优点。
它们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相关的血栓栓塞症状,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疾病。
六、抗血小板药物除了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也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的治疗。
七、结论抗凝剂的种类繁多,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是常见的抗凝剂,它们在预防和治疗血栓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也是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抗凝剂,可以减少血栓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常见抗凝剂使用
![临床常见抗凝剂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968cf65ef7ba0d4a733b1b.png)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4%浓度:200ml:8g
4.0%浓度规格的抗凝剂:血液的比例为1:16
血凝检查、血沉、血小板功能分析等。
大部分凝血实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的稳定,并且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枸橼酸钠细胞毒性较小,也是输血保养液成分之一。但是,枸橼酸钠6mg才能抗凝1ml血液,碱性强,不适用于血液分析和生化检测。
若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不稳定半个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盐能一直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用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肝素
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
10.0~12.5IU/ml血液
血液流变学检测、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两、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
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凝血功能检测;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瑞氏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镜检;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临床检验常用抗凝剂种类及用途
广西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2014级韦雨欣
名称
原理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选择课件PPT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选择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5bf1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4.png)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01
展望
02
03
04
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抗凝剂 。
深入研究抗凝剂的作用机制和 药代动力学。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生存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直接因子Xa抑制剂
总结词
直接因子Xa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凝剂,其作用机制是直接抑制因子Xa的活性 ,从而达到抗凝效果。
详细描述
直接因子Xa抑制剂如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等,可以直接与因子Xa结合,抑制 其活性,从而阻止血液凝固。直接因子Xa抑制剂具有较高的抗凝活性和较少的出 血风险,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受到重视。
血液透析过程中,抗凝剂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在透析过程中凝固, 确保血液流动顺畅,提高透析效果。
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角色
01
抗凝剂的选择对于血液透析的效 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不当的抗 凝剂可能导致出血、凝血等并发 症,甚至危及生命。
02
抗凝剂的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凝 血酶或血小板活性,阻止血液凝 固,维持血液流动状态。
低分子量肝素
总结词
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凝剂,其作用机制与普通肝素 相似,但分子量较小,具有更好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低分子量肝素是通过酶解或化学降解方法从普通肝素中分离 出来的片段,其分子量较小,因此具有更高的抗凝活性和更 低的副作用。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中逐渐取代普通肝素 ,尤其适用于有出血风险的患者。
03
抗凝剂的选择因素
患者的个体差异
出血风险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选择出血风险较低的抗 凝剂。
肝肾功能不全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 较小的抗凝剂。
药物过敏
3 抗凝剂的选用操作程序
![3 抗凝剂的选用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226e3c85fbfc77da269b1d2.png)
1. 目的为保证血液标本可靠,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度。
2. 标本种类全血或末梢血。
3. 适用范围操作区抗凝剂的选用。
4. 试剂与器材4.1 枸橼酸钠(109m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4.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机制与枸橼酸钠相似,一般 1.5mg~2.2mg可阻止1mL血液凝固。
4.3 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相对分子量为15000,具有多方面的抗凝作用,其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促进其对凝血因子Ⅻ、Ⅺ、Ⅸ、Ⅹ和凝血酶的活性的抑制,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作用。
5.抗凝原理5.1 枸橼酸钠(109m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比例多采用1:9(V/V),用于凝血象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魏氏法血沉测定时为1:4)。
5.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EDTA-K2特别适用于全血细胞分析仪及红细胞比积测定,室温下6小时红细胞体积不改变。
但由于其影响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因子检测,故不适合做凝血象和血小板功能检查。
5.3 肝素通常用肝素粉剂(100~125U/mg)配成1g/L肝素水溶液(即肝素1mg /mL),吸0.5mL于试管中,在37~50℃烘干后可抗凝5mL血液。
适用于红细胞比容测定,不适合凝血象和血液学一般检查。
6. 标本要求6.1 血液与抗凝剂比例适当,采集后要充分摇匀。
6.2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7. 注意事项7.1 血液与抗凝剂比例适当,采集后要充分摇匀。
7.2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7.3 选用抗凝剂必须适当。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江苏省卫生厅.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3.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途
![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418629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8.png)
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途一、引言抗凝剂是一类用于阻止血液凝结的药物。
血液凝结是机体正常生理过程中的一部分,可以防止出血,但在某些情况下,血液凝结过于剧烈或不合时宜,会引发血栓形成等严重疾病。
因此,抗凝剂的使用成为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二、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途1. 肝素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
肝素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
2. 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是肝素的一种改良版,相比肝素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更稳定的效果。
低分子肝素不需要常规的实验室监测,用于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较好,副作用相对较少。
3. 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来发挥抗凝作用。
华法林常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长期抗凝治疗。
使用华法林需要进行定期的血液检测,以确保药物在适当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4.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药物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可以直接靶向凝血因子进行作用,而无需经过维生素K的介导。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用药,减少了实验室监测的需求。
5. 抗血小板药物除了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抗凝作用。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液凝结。
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和预防中。
三、抗凝剂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1. 出血抗凝剂的主要副作用是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抗凝剂的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避免出血过多。
2. 注意剂量抗凝剂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的疾病和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剂量,因此在使用抗凝剂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和抗凝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抗凝剂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抗凝剂的选择
![抗凝剂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0481c80284ac850ad0242b5.png)
2.1 草酸盐
常用的有草酸钠,草酸钾和草酸铵,它们溶解后离的草酸根与 标本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 Na2C2O4 + Ca2+ CaC2O4 + 2Na+ 草酸盐抗凝的优点是溶解度好,价廉。2mg草酸盐可抗凝1ml血 液。草酸钠通常用0.1mol/L浓度,与血液按1:9比例使用,过去主要 用于凝血象检查。实践发现,草酸盐对凝血V因子保护功能差,影 响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另外由于草酸盐与钙结合后形成的沉淀物, 影响自动凝血仪的使用,因此,多数认为,凝血象检查选用枸椽酸 钠为抗凝剂更为适宜。高浓度钾离子或钠离子易使血细胞脱水皱缩, 而草酸铵则可使血细胞膨胀,故测定血细胞比容时用草酸铵和草酸 钾或草酸钠两者适当比例混合的抗凝剂,恰好不影响红细胞的形态 和体积。
概述
使用全血和血浆检查,通常采集静脉血, 需要使用抗凝剂。所谓抗凝,是用物理或 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 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这种能够阻 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 质。检查的项目不同,所使用的抗凝剂也 不同。
实验室常用抗凝剂
• • • •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草酸盐 肝素
1.
2. 3.
4.
若用草酸钾或草酸钠作抗凝剂,与肝素为抗凝剂测定的血细胞 比容比较,测定值可降低8%~13%,此时的血浆量也相应增加; 用它测定血浆中化学成分,结果可低5%左右。 标本中如加入高浓度的草酸盐抗凝剂,可发生溶血和改变血液 pH,干扰血浆中的钾,钠和氯测定,还能抵制有些酶的活性。 由于生成草酸钙沉淀,红细胞会出现锯齿状,白细胞出现空泡, 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会变形,不宜做血片检查。 草酸盐可使血小板聚集,并影响白细胞形态,不能用于白细胞 和血小板分类计数。
体外肺膜氧合过程中的抗凝管理
![体外肺膜氧合过程中的抗凝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2934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8.png)
体外肺膜氧合过程中的抗凝管理
在进行体外肺膜氧合过程中,抗凝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该过程涉及到血液与体外循环装置的接触,容易导致血凝块的形成。
以下是体外肺膜氧合过程中的抗凝管理方法:
1. 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常用的抗凝剂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溶酶体。
抗凝剂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血凝块风险和抗凝剂的副作用来决定。
2. 监测凝血功能: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及时发现凝血功能
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调整抗凝剂剂量: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抗凝剂的剂量。
剂量过低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剂量过高则容易导致出血。
4. 避免出血并补充血小板:在进行体外肺膜氧合过程中,出血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抗凝剂可以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出血,并及时补充血小板。
5. 注意抗凝剂的副作用:抗凝剂可能引起出血、过敏反应等副作用,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处理副作用。
总之,在进行体外肺膜氧合过程中,抗凝管理需要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体外肺膜氧合。
抗凝剂的选择
![抗凝剂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c9e728ea0116c175f0e484d.png)
探讨一下以下三种抗凝方式:1、肝素抗凝说到肝素抗凝,通常都是现在说的“普通肝素抗凝”,因为操作简单,成本相对不高,现在被广泛应用。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低分子肝素”,因为两种肝素的抗凝机制不一样,而且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的成本又高出了几十倍。
所以,除了针对某些凝血特别严重的病人是很少用到低分子肝素抗凝的。
在低分子肝素抗凝中,通常都是在透析前,一次性静脉给药方式,透析中不再追加,剂量50~100U/KG。
具体根据病人抗凝效果。
缺点就是病人可能会出现发热、皮疹等反应。
2、冲洗抗凝肝素抗凝现在虽然普遍,但肝素毕竟也是“中大分子”,在人体内积淀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利,于是有些医护人员也尝试采用在透析中冲洗透析器的方式,对某些高凝病人进行抗凝。
方法也并不复杂,只要在透析中每20~30分钟用生理盐水200~250ml快速冲洗透析器,至透析器中无血迹再继续进行。
注意的是,因为中间增加了盐水的冲洗,所以要更具病人情况及时调节超滤率。
3、枸橼酸钠抗凝这个方法就比较复杂,说他复杂主要是从原理和操作两个方面评价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种抗凝方式的原理:血液之所以会凝,是因为人体血液中含有凝血因子和人体具有凝血机制。
那么,当我们在透析中,如果让病人的凝血因子和凝血机制不起作用,或是降低凝血作用,病人的凝血现象就会改善。
这就是枸橼酸钠抗凝的基本原理。
认识了这个原理,我们再来看一下操作方法。
我们现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降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让血液暂时降低凝血,我们选用了枸橼酸钠,首先体外循环建立后,在血流量200ML/MIN时,从动脉端用输液泵持续输入5%枸橼酸盐溶液,流速250ML/h左右。
利用枸橼酸和血中Ca离子形成复合物,是血中Ca的浓度下降,延长凝血时间,达到抗凝效果。
然后在透析的后期,我们再给病人补充等量的Ca离子,补充的Ca离子通过静脉端输液泵,输入含3.33%氯化钙液体30ML/MIN。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两个输液泵,分别用于枸橼酸钠注入和氯化钙补充。
抗凝剂
![抗凝剂](https://img.taocdn.com/s3/m/6cf7663243323968011c9200.png)
抗凝剂种类很多,性质各异,必须根据检验止的适当选择,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现将实验常用抗凝剂及其使用方法简述如下: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
均可与钙离子结全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EDTA盐经1000C烘干,抗凝作用不变,通常配成15g/L水溶液,每瓶0.4ml,干燥后可抗凝5ml血液。
EDTA 盐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公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 standard of hematology ,ICSH)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二钾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
2H2O1.5-2.2MG (4.45±0.85μmol)/ml血液。
EDTA-NA与EDTA-K2对血细胞计数影响均较小,但二钠溶解度明显低于二钾,有时影响抗凝效果,其他抗凝剂不适合于血细胞计数。
表1-1是几种抗凝剂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EDTA影响小板聚集,不适合于作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
2.枸椽酸钠(trisodium citrate)枸椽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枸椽钠对凝血因子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其活性减低缓,故常用于凝血象的检查,也用于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因毒性小,是输积压保养中的成分之一。
由于枸椽酸钠溶液是按体积肥比例加入血液内达到抗凝目的的,而抗凝剂主要是作用于积压浆成分,通常所谓的1:9比例抗凝的概念是提1份体积的抗凝剂作用9份红细胞比积正常血液内的血浆成分而言。
所以台果对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液仍按1:9的比例加入抗凝剂时,就会发生抗凝剂足或相对过多,这将明显地影响凝象检查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有文献报道应根据抗凝剂用量(ml)=0.00185×血量×(100—病人红细胞比积%)这一公式,来计算抗凝剂的用量。
3.草酸钠(sodium oxalate)草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血液各类抗凝剂选择
![血液各类抗凝剂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8b314e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a.png)
血液各类抗凝剂选择
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
以阻止血液凝固。
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常用抗凝剂和使用方法如下。
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常用有钠盐或钾盐,能与血液中钙离
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根据国际血
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CBC抗凝剂用量为EDTA-K.2H2O 1.
5~2.2mg/ml血液。
不适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2.草酸盐常用有草酸钠、草酸钾、草酸铵,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
离子能与样本中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
血液凝固。
2mg草酸盐可抗凝lml血液。
但不适于凝血检查。
而且,草
酸盐浓度过高还会导致溶血、改变血液pH,干扰血浆钾、钠、氯和某
些酶活性的测定。
双草酸盐抗凝剂:适用于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不适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3.肝素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
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肝素
是红细胞透渗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
但不适于CBC、细胞形态学检查。
每毫升血液肝素用量为(15±2.5)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4.枸橼酸盐常用有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枸橼酸盐抗凝剂的抗凝力不如上述抗凝剂。
枸橼酸钠
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l:9或1:4.适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凝血检查,是
输血保养液的成分。
临床实验室常用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
![临床实验室常用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0d6c9451e79b896802268c.png)
临床实验室常用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在实验室检验中有许多检测项目的血液标本是需要抗凝才可以检测的,而抗凝剂种类较多,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目前我科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 盐)、枸橼酸盐、氟化钠等4种,现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分别叙述如下:一、肝素(绿色头试管)肝素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其抗凝机理主要是与抗凝血酶Ⅱ(AT-Ⅱ)一起,在低浓度能抑制因子Ⅸa、Ⅷ和PF3之间的作用,并能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还有抑制凝血酶的自我催化及抑制因子Ⅹ的作用,在高浓度时可阻断凝血酶与纤维蛋白的反应,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
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凝血试验。
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计数。
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紫色头试管)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
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
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
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测。
但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
EDTA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
质量管理与控制知识辅导:正确选用抗凝剂的方法
![质量管理与控制知识辅导:正确选用抗凝剂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e7fb3d4b73f242336c5fb5.png)
抗凝剂的选择:抗凝剂的种类较多,如选择不当,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介绍几种生化检验常用的抗凝剂及其用途:(1)草酸钾:常用于尿素、肌酐、纤维蛋白原等测定,不能用钾、钙等测定,对LDH、丙酮酸激酶、AKP和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2)肝素:常用于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氨等测定。
抗凝剂比例为50~61u肝素/5ml血。
注意钠盐可使淀粉酶升高。
(3)氟化钠:常用氟化钠—草酸钠混合抗凝剂作血糖测定的抗凝剂,氟化钠可以抑止烯醇化酶,它可避免血细胞葡萄糖酵解酶的作用,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4)二乙胺四乙酸钠盐(EDTA-2Na):生化常用的抗凝剂,但不能用于钙、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对淀粉酶、肌酸激酶、AKP、ALP、5‘-核苷酸酶等可抑制,对丙酮酸激酶有明显升高的作用。
(5)枸橼酸钠,测定血沉用3.8%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凝血试验需用3.2%枸橼酸钠抗凝,比例为1:9. (6)实验室使用抗凝剂种类较多,血细胞分析及红细胞比积测定宜用EDTA-K2抗凝,保证室温下6小时RBC体积不变,抗凝剂比例为1.0~2.0mg/1ml 血。
抗凝剂规格
![抗凝剂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e809b3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f.png)
抗凝剂规格
抗凝剂规格及其应用
抗凝剂在医疗、实验室和工业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是阻止或延缓血液的凝固过程。
抗凝剂的规格和种类因用途而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凝剂及其规格。
首先,让我们关注CPD抗凝剂。
CPD(枸橼酸钠、磷酸盐、葡萄糖)抗凝剂主要用于血液保存。
其规格通常为100ml,适用于各种血液采集和保存的需求。
CPD抗凝剂的主要优点是它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血液的新鲜度和活性,从而确保实验室检测或输血时的血液质量。
接下来是枸橼酸钠抗凝剂,这是另一种常见的抗凝剂。
枸橼酸钠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其规格多样,包括180ml:7.2g、160ml:6.4g 等多种选择。
枸橼酸钠抗凝剂主要用于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此外,EDTA(乙二胺四乙酸)盐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凝剂。
它的主要优点是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小,因此在血细胞计数等实验中常常被使用。
EDTA盐的规格通常以每毫升血液所需的EDTA-K2·2H2O的毫克数来表示,如1.5-2.2mg。
总的来说,抗凝剂的规格因种类和用途而异。
在选择抗凝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或医疗需求来确定最合适的规格和类型。
同时,正确的抗凝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是确保实验或医疗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常用抗凝剂的种类、浓度与配置方法
![第二节 常用抗凝剂的种类、浓度与配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3b0e718e9951e79b89274a.png)
第二节常用抗凝剂的种类、浓度与配制方法在机能学实验研究中,常用的抗凝剂有3.8%枸橼酸钠、2%草甲酸、2%草酸钠、1%乙二胺四乙酸钠和肝素等。
一、枸橼酸钠它与血液中Ca2+结合形成络合物,去除血Ca2+而防止血液凝固,且枸橼酸盐类对动物机体无毒,故一般若需抗凝血回注动物体内时,宜用枸橼酸钠抗凝。
二、草甲酸其溶解度大,抗凝作用强,是机能学实验和生化实验常用抗凝剂。
能与血液中Ca2+结合生成不溶解的草酸钙,使血液不凝固。
2mg草酸钾可抗凝1mL血,常用于全血抗凝,但不宜用于钾、钙等离子测定。
此外草酸钾对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及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2%草酸钾溶液。
取准备取血用的试管数支,每支试管加0.5ml 2%草酸钾溶液,置80℃烤箱内烤干备用,每管可抗凝5mL血。
三、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与钙形成螯合物,而使血液不凝固。
常用EDTA-Na,1~2mg可抗凝1mL血液。
特别2适用血液学检查,不宜用于含氮化合物和钠的测定。
四、肝素肝素能阻止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达到抗凝效果。
是机能实验研究中最常用的抗凝剂,最合适电解质、血气与pH值的测定。
肝素浓度表示法有体积-质量百分比和国际单位计量法,两者的等量关系是1mg相当于100U。
其使用浓度因使用目的、方法与对象而定。
①实验动物全身体内抗凝,一般用量为:大白鼠2.5~3mg/200~300g;家兔10mg/kg;狗50~100mg/kg。
②实验动物局部抗凝,如记录实验动物动脉血压时,需在动脉插管和血压换能器等血压传输管道系统内充满0.1%(100U/mL)为例,是取12500U/2mL肝素一支,加水至125mL即成。
肝素应避光低温保存。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选择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536986671fe910ef02df846.png)
影响脂质代谢 n细胞保护作用 当血液流量降低、血球压积偏高、高超滤,以及透析过程中输血或血制品时,更易发生。
当血液流量降低、血球压积偏高、高超滤,以及透析过程中输血或血制品时,更易发生。
引起骨质疏松的副作用较小
干扰血小板功能
n对血小板影响小
无肝素透析
❖ 应用指征: ❖ 1.活动性出血,有高危出倾向的患者。 ❖ 2.应用肝素有禁忌征者。 ❖ 透前准备 ❖ 1.保证血管通路有充足的血流量,防止因血流量 缺乏引起凝血。 ❖ 2.内瘘穿刺,透析器和管路用常规肝素生理盐水充分浸泡〔500ml生
❖ 适应症
1 高危出血患者、术后三天内、
活动性出血者 2 有高度凝血障碍者 3 对肝素过敏者
枸橼酸抗凝的优缺点
❖优点 1 抗凝可靠,不需要高血流量 2 枸橼酸半衰期短,代谢物对人体无害 3 凝血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均低 ❖缺点 1 方法繁杂,需反复测血钙及ACT 2 可发生高钠、低钙及碱中毒
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促进骨吸收。 n具有良性降脂作用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合成膜。
在血液透析中,患者的血液必须经过内瘘针(中心静脉导管)、血液回路,透析器等材料。
内瘘穿刺,透析器和管路用常规肝素生理盐水充分浸泡〔500ml生理盐水+ 肝素2500u〕并循环15min-30min。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选择
优选血液透析抗凝剂的 选择
为什么要抗凝?
在血液透析中,患者的血液必须经过内瘘针(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回路,透析器等材料。当血液接触这类材料的表面时,可引 法凝血过程,致透析器或血液回路部分闭塞或效能降低,甚至无 法透析。当血液流量降低、血球压积偏高、高超滤,以及透析过 程中输血或血制品时,更易发生。透析器材相容性的优劣也是重 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常常需要应用抗凝技术 和抗凝剂。
常用抗凝剂及其配置法
![常用抗凝剂及其配置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f7a574ec3a87c24128c4e9.png)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一、肝素(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2)配制和用量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65~125 ml血液(按lmg等于125U,10~20U能抗1 ml血液计)。
但由于肝素制剂的纯度高低以及其保存时间长短不等,因而其抗凝效果也不相同。
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溶液,用时取0.1毫升于试管内,100℃烘干,每管能抗凝5~10ml血液。
也可将抽血注射器用配好肝素湿润一下管壁,直接抽血至注射器内而使血液不凝.在动物实验作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为:大白鼠2.5~3.0mg/200~300g体质量,兔10mg/kg体质量,狗5~10mg/kg体质量.肝素可改变蛋白质等电点,因此当用盐析法分离蛋白质作蛋白质各部分的测定时,不可采用肝素.市售的肝素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12500U,相当于100mg。
(3)注意事项做全血DNA提取的时候抗凝剂不能采用肝素!因为肝素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抑制剂!二、草酸盐合剂(1)原理草酸胺能使血细胞略为膨大,而草酸钾能使血细胞微缩小,因此草酸铵与草酸钾按3:2比例配置,可使血细胞体积保持不变;加福尔马林则能防止微生物在血中繁殖.此抗凝剂最适于作红细胞比积测定.(2)配制方法及用量草酸铵1.2g、草酸钾0.8g、福尔马林1.0ml、蒸馏水加至100ml每毫升血加草酸盐合剂0.1ml(即相当草酸铵1.2mg,草酸钾0.8mg).根据取血量将计算好的草酸盐剂量加入玻璃容器内烤干备用。
如取0.5ml于试管,烘干后每管可使5ml血不凝固。
(3)注意事项草酸的作用在于能够沉淀血凝过程中所必需的钙离子,而达到抗凝目的.用时注意加的量应适中,不能过多,以免妨碍去蛋白质血滤液的制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
抗凝----应用化学或物理学的方法,抑制或除去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抗凝剂----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
一、枸橼酸钠
【原理】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是枸橼酸钠的三钠盐。
它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使Ca2+失去凝
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沉、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检查及血液保养液。
【用量】凝血象: 109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9;血沉: 106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4。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
【原理】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从而阻止血凝。
【应用范围】一般血液学检查和血液粘度测定。
不适于凝血象及血小板功能检查。
【用量】其有效抗凝浓度为1~2mg/ml血液。
血细胞分析仪用EDTA-K2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2H2O 1.5~2.2mg/ml
血液。
三、肝素
【原理】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可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阻止血小板聚集,阻止
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细胞比容测定、血液粘度测定和多种生化分析。
用量通常用肝素的钠盐或钾盐粉剂配成1g/L肝素水溶液。
取0.5ml置小瓶中,37~50℃烘干后,能抗凝5ml血液。
四、草酸盐
草酸盐也是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与标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
血液采集中用何种抗凝剂
1、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
均可与钙离子结全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Na2C10H14O8N2+CA2+CAC10H12O8N2+2NA++2H+ EDTA盐经1000C烘干,抗凝作用不变,通常配成15g/L水溶液,每瓶0.4ml,干燥后可抗凝5ml血液。
EDTA盐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公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standard of hematology ,ICSH)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二钾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
2H2O1.5-2.2Mg (4.45±0.85μmol)/ml血液。
EDTA-NA与
EDTA-K2对血细胞计数影响均较小,但二钠溶解度明显低于二钾,有时影响抗凝效果,其他抗凝剂不适合于血细胞计数。
2.枸椽酸钠(trisodium citrate)枸椽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2Na3C6H5O7+2CA2+→2CAC6H5O7-+6Na+
枸椽酸钠有2Na3C6H5O7。
和2Na3C6H5。
11H2O等多种晶体。
通常用前者配成109mmol/l(32g/l)水溶液(也有用106mmol/l浓度),与血液按1:9或1:4比例使用。
枸椽钠对凝血V因子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其活性减低缓,故常用于凝血象的检查,也用于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因毒性小,是输积压保养中的成分之一。
由于枸椽酸钠溶液是按体积肥比例加入血液内达到抗凝目的的,而抗凝剂主要是作用于积压浆成分,通常所谓的1:9比例抗凝的概念是提1份体积的抗凝剂作用9份红细胞比积正常血液内的血浆成分而言。
所以台果对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液仍按1:9的比例加入抗凝剂时,就会发生抗凝剂足或相对过多,这将明显地影响凝象检查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有文献报道应根据抗凝剂用量(ml)=0.00185×血量×(100—病人红细胞比积%)这一公式,来计算抗凝剂的用量。
3.草酸钠(sodium oxalate)草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草酸钠通常用0.1mol/L浓度,与血液按1:9比例使用,过去主要用于凝务象检查。
实践发现草酸盐对凝备V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效果;另外由于草酸盐与钙结合形成的是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仪的使用,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凝积压象检查选用枸椽酸钠为抗凝剂更为适宜。
4.肝素(heparin)肝素广泛存在于肺、肝、脾等几乎所有组织和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
它是一种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物质,平均分子量为15000(2000-40000)。
肝素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
每毫升血液抗凝需要肝素15±2.5Iu 。
尽管肝素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但由于其常可引起白细胞聚集,使用涂片在罗氏染色时产生蓝色背景,因此肝素抗凝血不适全血液学一般检查。
肝素是红细胞透渗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