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比

合集下载

论海上石油开发环境污染之法律救济 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渤海湾漏油事件为视角

论海上石油开发环境污染之法律救济  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渤海湾漏油事件为视角

三、针对环境污染的法律救济措 施
1、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海上石油开发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环保责任,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 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在石油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事先预防和事后应急处 理
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石油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同时,建立 健全石油泄漏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环 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3、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石油工业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应该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是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巨 大的影响。这次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和反思,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石油泄漏 对环境的危害。
首先,这次事件暴露了石油工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深水地平线钻井平 台发生井喷并爆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监管不力 等。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石油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安全管 理的重要性?
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漏油事件,大量原油泄漏到海洋中, 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2011年的渤海湾漏油事件也给我国海洋环境 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比较分析
两次漏油事件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在处理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差异。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事件处理过程中加强了多国合作。而 渤海湾漏油事件的应对相对较为独立,主要由我国自主处理。
3、落实损害赔偿机制
建立完善的损害赔偿机制,对因石油开发引发的环境损害进行合理补偿。通 过加大赔偿力度,提高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海上石油开发的 可持续发展。

康菲石油案例分析——管理学作业

康菲石油案例分析——管理学作业

关于“墨西哥湾事件和赔偿方面”的质疑 • 康非漏油事件和墨西哥有很大的区别: • (一)康菲控股49%,虽然是作业方应该 负全责,但在平台上实际工作的都是中海 油服和其他服务公司的人员,康菲只是有 监督权,而中海油控股51%,责任不全在 康菲。 • (二)渤海在康菲之前实际上已经有较为 严重的污染,不能把现有的污染全归为康 菲的责任。
返回
中方和康菲石油公司 对溢油原因“各执一词”
中国官方说法:2011年9月2日,国家 海洋局发布调查结果称:B平台没有 执行总体开发方案规定的分层注水开 发要求,B23井长期笼统注水,无法 发现和控制与采油井不连通的注水层 产生的超压,造成与之接触的断层失 稳,发生沿断层的向上窜流,这是B 平台溢油的直接原因。C平台未进行 安全性论证,擅自将注入层上提至接 近油层底部,造成C20井钻井过程中 接近该层位时遇到高压发生井涌。
2007年3月1日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在中国推出第一代 本土产品,凯旋系列汽油机油、奔腾柴油机油、速跑摩托车 机油全新上市,同年6月,系列工业用油陆续投放。 2007年8月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新疆、山东、陕西、 贵州、四川等地服务中心陆续成立。 2007年10月1日美国康菲国际中国区生产基地一期改造工程 提前完工。
2011年6月17日发生了另一起独立的溢油事件,井涌(C平台事件)。 为确保人员和平台安全,该井被立即关闭,但压力导致油藏液体和 矿物油油基泥浆(MOBM)溢出井外,进入海床浅沙层。该井通过 打水泥塞程序在48小时内被完全封闭。
返回
溢油清理
调集900多名应急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康菲中国的员工、承包商和志愿者。 布放了3,500米围油栏。
•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CONOCO、PHILLIPS66、 76和KENDALL四大润滑油品牌。而其中, CONOCO润滑油又以完全采用三段加氢工艺生 产的氢净.分子(HYDROCLEAR)合成润滑油 为基础油配制,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在世界 范围也处于领先水平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G Mexico,[摘要]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沉没,引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溢油事故,对比中国在渤海湾溢油应急响应体系,中国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建立国家级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及预防机制,在法律建设、组织体系、人才队伍、技术装备等各方面加强建设,才能应对海上发生的特大溢油事故。

关键词: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不同社会主体对此事反应的对比;中美应急响应体系对比;启示:, , , , , , , , , .:;;;;;目录绪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中美不同社会主体对漏油事故反应的对比.....................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政府对漏油事故的态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 媒体对漏油事故的报道...............................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 中美社会公众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治理技术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治理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中美两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体系及治理措施的对比.............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的构建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海洋污染案例

海洋污染案例

2010年全国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情况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监控区名称
生态监控区面 积 (平方公里)
健康状况
双台子河口 滦河口-北戴河
3 000 900 2 600 13 668 3 980 650 3 000 3 770 5 000 464 5 063 1 200 15 400 1 150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不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不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五、污染防治 近几年,我国海洋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总体 污染趋势有所减缓,但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未得到 有效的遏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仍面临严峻形势.中国政府高度重 视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减轻和控制陆 上活动和海上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按照陆海兼顾和河海统筹的原则,将陆源污染防治和海上污染 防治相结合,重点海域污染防治规划与其沿岸流域、城镇污染 防治规划相结合,海洋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面对新 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中国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坚持不懈地做好海洋污染防治工作。提出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 废料;生活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入海;垃圾回收利用, 尽量不把 海洋作为生活垃圾填海场。 浩瀚蔚蓝的海洋是地球的“生命摇篮”,蕴藏着大量我们人类 赖以生存的宝藏。珍惜和保护海洋,防治海洋污染势在必行。
红树林 海草床
四、 海洋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4.1 污染源广 除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外,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也将通过 江河径流入海或通过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过程,最终都将汇入海洋。 4.2 持续性强 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它不可能像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 期使污染得以减轻,甚至消除。 4.3 扩散范围广 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出现的污染,往往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 至扩大到邻近大洋,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 4.4 防治难危害大 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 影响,且治理费用较大,造成的危害会波及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 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
5.健康
美国海岸警卫队说,7名参与清理石油的工作人员出现头晕、 恶心、头疼、胸痛等症状,已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救治。28日下 午,新增4人入院治疗。
一些专家说,由于无法获取各类化油剂的物质构成、化油 方式等详细信息,研究人员难以评估化油剂对人体健康潜在危 害。
在化油剂成分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最令人担忧。例如, 长期接触高剂量的苯将大幅增加罹患癌症风险。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Fra bibliotek施补漏方式
5月14日,工程师将一根4英寸的吸油管插入发生泄漏的21英寸油管, 3天后,这根管道发挥了一定作用,共吸走了2.2万桶原油,将其输 送到停泊在海面的一艘油轮里。不过这一数量只占漏油量的一小部 分,为着手彻底的堵漏工程,这根吸油管随后被撤走。
5月25日,美国海岸警卫队批准BP采用“灭顶法”控制漏油。次日, 几艘远程操控的潜水艇将5000桶钻井液注入油井。工程师希望,在 强大的压力下钻井液会进入油井的防喷器,直至油井底部。这将使 得井内失去压力,停止漏油。如果能实现初步的堵漏,BP还将向井 内注入水泥,彻底堵住泄漏点。虽然最开始略有成效,但BP在5月 29日宣布,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喷出油井的压力太强,“灭顶法”彻 底宣告失败。
1.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原因
总结
“英国石油公司内部调查显示,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 钻井平台爆炸由一个甲烷气泡引发。另外,漏油最后一 道防线“防喷阀”先前发生过失效的状况。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石油地质学家威廉·多米尼克日前指 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 工期是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
“深水地平线”沉没后大量漏油,威胁周边生态环境。 这座钻井平台配备的“防喷阀”也成为调查重点。一个 “防喷阀”大如一辆双层公交车,重290吨。作为防止漏 油的最后一道屏障,“防喷阀”安装在井口处,在发生 漏油后关闭油管。但“深水地平线”的“防喷阀”并未 正常启动。

渤海湾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比与反思

渤海湾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比与反思

环保等民间组织
美国:
慈善机构组织民众用 头发吸油;组织对BP 进行诉讼并要求赔偿。
中国: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公 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 绿色流域等11家组织发表致 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公开信, 并表示要进行公益诉讼。
媒 体
美国
对BP公司穷追猛打,事件发生 第二天,即使是远在中国的读者, 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许多令 人震惊的照片。 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 音;每一次污染扩展,都会被立 即播报。 在事件发生8个月后,又进行了 一次密集报道,集中于赔偿进度、 环境后续影响等。 事件发生一年后,再一次对类 似的话题进行集中追踪和调查。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法律环境
中国:法律缺位 海洋局的生态索赔国内也没有专门适用法律,只 有在《海洋法》、《环境保护法》中有一些相关规定, 但只是宽泛的规定没有相关实施细则,随意性较大, 而且之前国内类似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经验还很少。 最高20 万元的罚款让康菲石油有恃无恐,也侧面 说明国内环境污染法律的缺陷。
4 月20 日发 生爆炸,发现 少量漏油, BP和美国政 府开始联合治 理漏油。 5 月6 日,由英国石 油公司设计的重98 吨、高12米的钢制 罩式装置开始下放 至海底漏油处,并 计划用泵将外漏原 油引导至海上油船。 5 月16 日,使用 水下机器人将一 条带有堵漏装置 的细管道插入破 损的油管中,将 海底原油吸导到 油轮上。
美 国
政 府
中 国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官员无需有此担心。面对近一个月后才 披露事实的质疑,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出面解 释称,这是因为发生溢油的原因很复杂,监测数据的采集、 污染面积的判断、事故原因的分析等,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 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一定的时间。 没有解释披露漏油事件为什么需要首先对原因进行分析。 康菲公司将受到何种惩罚,目前尚不明确。按照目前政策, 行政处罚的上限应为20万元人民币,至于其他后续损失的 索赔,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称,需要研究后才能确定。但该 人士承认,“目前无法确定具体的索赔额度”。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讲义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讲义

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讲义第一张题目第二张主要内容提纲一、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介绍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三、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四、大连漏油事件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综合比较五、对我们的启示第三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接要介绍:2010年4月20日晚10时,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海域处的“深水地平线”采油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人死亡、3人重伤。

爆炸发生36小时后,采油平台沉入墨西哥海湾,并出现大量原油泄漏现象,截至堵漏完全成功累计泄漏原油490万桶。

浮油面积扩散至美国东海岸,影响到路易斯安娜、阿拉巴马、佛罗里达等州,该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

第四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一:当地珍稀物种处境堪忧,数百种海洋物种受到影响;油污沉入海底,深海资源受到影响。

研究显示,约有656类物种,其中包括西印度海牛和褐色鹈鹕等珍稀物种处境堪忧,左图为在海面原油中垂死挣扎的褐色鹈鹕,右图为动物保护组织工作人员正对被原油包裹的褐色鹈鹕进行清洗及施救。

另外在漏油点的周边海域,科学家们发现了沉入海底的油污,这可能会使深海资源受到不利影响。

第五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二:沿岸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自5月19日开始,就有大面积油污开始入侵路易斯安那州的沿海湿地,栖息在湿地的鸟类及其他生物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减轻漏油对海岸湿地环境的影响,5月27日,美国联邦政府部分批准在受灾最严重的路易斯安那州修建“障壁岛”,以阻挡墨西哥湾漏油对该州沿海湿地的进一步侵袭。

左图为高空俯瞰油污对海岸湿地的侵袭,右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对湿地中入侵的原油进行查看。

第六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三:漏油对当地的大气环境、海水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左图为采用燃烧法对墨西哥湾海面上的原油进行处理,原油燃烧产生了大量的黑烟及有害物质,会污染当地的大气环境;另外海面原油中有害成分挥发本身也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进而危害当地居民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原油泄漏带来的海洋生态危机

原油泄漏带来的海洋生态危机

对原油泄漏事件的经验、教训和总结
我们小组总结得出对待原油泄漏问题寻找快速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在事 后要急救,在事前也要做好预防工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 石油泄漏: 一、通过提高资(能)源使用效率和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两个抓手,加快推进 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我国能源资源的贮备量和使用量极不均衡, 能源结构仍然是以煤炭和石油化石燃料为主。这不但损害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海洋和 大气环境,也使得社会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难以为继。因此,优化升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低碳经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原因有二:一是,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人们主观上要求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二是,进 入21世纪,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出现日益短缺的局面,单位产值所需要的能源成本增加, 将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发展高效、可再生的新型替代能源。而我国拥有18000 公里大陆岸线和900公里的海岛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能源,假以时日,开发海洋能 源必将成为能源安全新保障。 二、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理论、体制和技术创新,着重在加强管理和改进工艺、设备上下 功夫,最大程度减少陆源石油的入海量。目前,从各类污染源的统计数据来看,陆源性废 水的排放是近岸海域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污口、混排口和排污 河等。由于排污口的排污行为主要发生在海岸带地区,属生态和资源较为重要和敏感的区 域。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其治理工作是紧迫而必要的。一是实行陆海一体化管理,理顺和
明确陆海环保部门的权责关系,摒弃各部门职能交叉和管理盲区的弊病,同时也应加强陆 源性排污口的联合监管力度,全面深入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二是贯彻执行污染物总 量控制标准,鼓励企业通过改进工艺和更新设备,减少石油污染物向陆地入海河流和大气 的排放,以此削减石油烃的入海量。三是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及相关企业加强科研创新和 处置工艺技术改进,提高石油预防和处置效率。 三、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海域有界,但海洋环境污染 却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一方面通过加强对 外技术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提升我国的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国际间 的交流合作,实现协作治理,这对于妥善处置境域外的可能影响或扩展至我国海域的海洋 污染问题,维护国家海洋环境安全是必要的。

渤海漏油事件及引发的思考终稿

渤海漏油事件及引发的思考终稿

蓬莱19-3漏油事件及其引发的思考——中国为何这般怂!姓名:张龙刚班级:10级化工创新班2011年6月4日至17日,中海油渤海湾蓬莱油田19-3B、C平台先后发生溢油事故,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据报道,污染海域从最初的200平方米到840平方公里再到最新的2.43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越了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然而至今,我们并不能完全确定漏油污染是否终止以及其日后将带来何等“后遗症”,同时,在索赔问题上要达成协议尚待时日。

渤海油田为中海油(全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最大的对外合作油田,合作方为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其中中海油有51%权益。

渤海油田蓬莱19-3是迄今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油田。

1999年5月,康菲石油发现了这座油田,可采储量约5亿桶。

2002年,渤海油田一期项目投产,日产原油1.8万桶;2008年9月二期项目投产,油田峰值产量为15万桶每天。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该事件的发展过程。

6月4日,渤海油田B平台开始少量溢油,当日,北海分局接到中海油合作伙伴康菲石油公司报告,称发现海底溢油点,在蓬莱19-3油田海面发现少量油膜带,随即命该公司开展自查。

然而,康菲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这只是小型的漏油,不会有太大影响。

然而事实证明,正是这一点的疏忽才造成了日后灾难性的故事。

其后几天,B平台漏油现象日趋严重。

6月17日上午,C平台发生小型井底事故,康菲石油当日停止所有平台作业。

到后来,从简单的漏油日益发展为井喷,彻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6月21日,微博最早披露了渤海油田漏油消息,这是网络上首次报道关于漏油时间的信息,时隔17天。

6月30日,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介入了事故的调查。

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一个月前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初步结论。

次日,新闻称渤海油田漏油事件致840平方公里海水变劣四类。

7月14日,国家海洋局叫停,康菲称已停止。

7月30日,国家海洋局下发通知,责成康菲公司限期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加快溢油污染处置。

论依法治安、重典治乱

论依法治安、重典治乱

论依法治安、重典治乱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李军伟【摘要】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加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力度是2014版《安全生产法》变革的核心。

本文从当前我国安全管理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世界发达国家常规的做法和我们企业自身面临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在现阶段,依法治安,重典治乱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安全生产,依法治安,重典治乱,以人为本。

2015年6月1日深夜11点,一艘载有454多人的客轮“东方之星”轮在长江湖北段沉没,造成442死亡。

从事故的直接原因来看,龙卷风是这起事故的罪魁祸首,但是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的违规经营,为追求利益,擅自改装船舶造成重心失稳,在已获取气象部门恶劣天气通报后依然一意孤行,未能及时躲避。

一起恶性事故可能会毁掉一个企业,但千百个家庭支离破碎。

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如何破解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多发的难题,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2006年4月23日,原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刑法》修正案审议会上指出:安全生产工作要“重典治乱”。

典,标准、法则,重典,严厉的刑律,“重典治乱”就是要用严厉的刑律治理混乱,用严刑厉法去惩治那些非法违法行为。

2014版《安全生产法》一重大变化,就是更加强调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大违法惩处的力度,体现了新一届政府“依法治国”、“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决心,也是现阶段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法制体系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及船舶修造行业特殊的危险性,是现阶段坚持“依法治安、重典治乱”的必然要求。

根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显示,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这一区间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上升期,3000至5000美元是高发期,5000至8000美元是稳定期,1万美元以上为下降期。

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300美元,中国的不安全状况也一再证明,人均GDP在五千美元以下时,经济发展主要以制造业为主,生产规模日趋扩大,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源数量不断增加,能源和原料需求多,物资、人员流动性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造成各类事故多发、频发。

渤海湾漏油事件

渤海湾漏油事件

2012国考申论热点:渤海湾漏油事件内容摘要7月5日,国家海洋局表示,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形成劣4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而这处海水原为1类水质。

在6月13号时出现海面溢油最大分布面积达158平方公里,而不是中海油之前所说的200平方米,中国海监执法部门已经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予以立案。

观点评论新京报:渤海湾漏油信息瞒报需有人负责漏油事故的直接责任,海洋局根据相关法律认定为作业方康菲公司承担,中海油的责任则要根据其与康菲签订的合同来界定。

不定如何,这两家公司的瞒报责任则必须首先要依法问责和追究。

京华时报:中海油及康菲不仅应负经济责任渤海溢油事故发生1个月后,国家海洋局开出罚单:最高处罚20万,责任由作业方康菲中国承担。

昨天,康菲终于跟中海油一起发布消息,中海油首次表态将分担责任,康菲对敏感话题仍避而不谈。

溢油事故虽有了说法,社会疑虑却远未消解。

7月1日,传出的消息还是泄漏范围只涉及200平米左右,且已基本处理完毕。

到了5日,事故就升级为渤海840平方公里海域从一类水质变为劣四类水质,污染损害也已显现。

谁是“200平米”说法的制造者?6月4日,漏油事故已经发生,7月1日,事故才得到中海油证实,事故为何迟迟不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故后,美国政府向BP开出的首笔清理油污账单就高达6900万美元,随后开出的罚单和索亿美元。

相比之下,渤海溢油20万元的处罚形同激励生态污染,如此轻微的处罚如何能起到惩处作用?这些疑惑,有的可以从业已滞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找到答案,比如何以只能处罚20万元——这已是法定上限。

更多的疑惑,则需要当事人出来解答。

一个月的沉默,无法隔断社会的广泛关注;新作的说明,仍不能完全打消人们的疑虑。

诚然,分担经济责任的表态,体现了中海油作为项目油田的大股东和发包方所必须承担的连带责任,这正是企业做大并建立品牌的基本前提。

相较于拒绝或刻意降低社会对其所负连带责任的关注度,承担经济责任,治理环境污染,赢得社会谅解,体现了应有的气度。

渤海湾漏油事故概况及评论

渤海湾漏油事故概况及评论

渤海湾漏油事故概况及评论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渤海湾溢油事件主要概况及最新进展,并由此阐述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一些社会问题。

笔者同时对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方康菲与中海油进行了谴责,并相应作了一些个人评论。

前言渤海湾蓬莱19-3油田于6月4日发生漏油事故,这一事故自发生以来就备受公众关注,中海油和康菲更是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到现在为止,渤海湾漏油事故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事故造成840平方公里的海水降至劣四类,这次事故可谓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心。

下面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次事故的概况。

事故概况日期事件节点6月21日微博首次出现关于此次渗油的消息,该条微博疑为中海油内部人士所发,内容是“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

”多家媒体此后联系中海油集团公司新闻处及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部,均未获得回复。

7月1日中海油首次正式作出回应:据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康菲中国)报告,由该公司任作业者的蓬莱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发生渗漏,附近海面出现油膜,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

7月3日据中海油内部人士7月3日透露,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已基本处理完毕,由于泄露范围比较小,只涉及200平米左右,对事故海域及相关环境影响较小。

没有人员受伤,没有任何关于野生生物、渔业或航运不利影响的报告。

7月5日国家海洋局7月5日通报中海油6月4日漏油事故,漏油致840平方公里海域水质被污染,对周边海域造成危害,目前已对涉事公司立案。

7月康菲石油公司首度披露事故数据,溢油量达1500桶。

以1吨石油约等于7.3桶计算,漏油量14日约205吨。

7月16日莱19-3漏油事故海域出现赤潮,长约2海里。

7月30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国家海洋局下发通知,责成康菲公司限期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加快溢油污染处置。

其中,要求其要尽快确定并封堵B平台附近溢油源,同时抓紧时间将C平台泄漏的海底油污清理完毕,上述工作应在今年8月31日前完成。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在全球石油业领域,风险事故不幸屡有发生,给环境、人民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下面将介绍三起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1.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Deepwater Horizon漏油事故)发生时间:2010年地点:美国墨西哥湾责任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事故经过:Deepwater Horizon是一座BP租用的石油钻井平台。

2010年4月20日,平台上发生爆炸导致火灾,造成11人死亡。

该事故引发了石油钻井管道的断裂,导致漏油。

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漏油事故之一,估计共有约4.9百万桶原油泄漏到墨西哥湾海域。

这不仅对该地区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还给沿岸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

2. 尼日尔三角洲漏油事故发生时间:2008年地点:尼日利亚三角洲责任公司: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Shell)事故经过:尼日尔三角洲是尼日利亚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之一。

2008年,Shell的石油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到当地的河流、农田和湿地中。

这对附近居民的饮水、农业和捕鱼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当地环境严重破坏,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此事故也引发了当地居民对油企的抗议活动和法律诉讼。

3. 克别克石油泄漏事故发生时间:1994年地点:俄罗斯克麦罗沃地区责任公司:俄罗斯国家能源公司(Rosneft)事故经过:克别克石油泄漏事故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陆地石油泄漏事故之一。

1994年2月,俄罗斯克麦罗沃地区的一个石油钻井塔上发生爆炸,导致火灾和油井损坏。

这个事故持续了数周,共泄漏了约24亿升原油,污染了当地的河流和湖泊。

这给周边地区的农民和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数千人失去了生活来源。

以上这些案例突显了全球石油业所面临的风险和环境问题。

这些事故使得石油公司和相关政府机构更加重视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全球石油业的风险事故不仅给环境和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对石油公司自身的声誉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漏油事故分析对比

漏油事故分析对比

事故应急处理

执行了B、C平台停产作业的要求;


目前为止只是采取了一些临时性措施;
在海面收油,B平台遮遮掩掩,避重就轻;
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事故被微博曝光后否认漏油事故的发生;
康菲称溢油总量约1500桶;
否认新出现9处漏油点; 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已经成功封堵漏油; 在最后期限前,完成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 康菲公司董事会批准设立第二项基金。
石油污染法案
政府责任制
类 似
2011年渤海湾 漏油事故
这可能是我国海洋污染管理的转折点
漏油事故分析对比
主讲:曾超 成员:武宇泽 刘亚洲 王尔博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事件及主要影响
事故应急处理 海面清油和海岸清污 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事件及主要影响
事件:4月20日,钻井平台发生井喷爆炸着火,36小时沉 没,11 人死亡,17人重伤; 4月24日失控的油井开始大量泄油,持续87天。 影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被定为“国家灾难”。
事故应急处理
事故发生后,BP公司在采用传统救援井措施的同时还采取了 一些列独到的技术措施。 例如:安装控油罩控油、安装吸油管回收原油、采用顶部压 井法、采用盖帽法成功引流漏油等等最后成功封堵漏油井。
海面清油和海岸清污

全面实施海面清油,动用各类船只7000多艘人员4.6万之众; 开展海岸防护与清污,在沿岸建立72km的砂堤,在海滩上堆 成稻草围墙;
承受的代价和成本,总结事故深层原因,吸取事故深刻教训,
那么这个事故就不应简单地被视为纯粹的坏事。
渤海湾漏油事故有积极地一面
漏油事故启示录

渤海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研究_以墨西哥湾溢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为鉴

渤海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研究_以墨西哥湾溢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为鉴

渤海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研究———以墨西哥湾溢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为鉴□刘丹(复旦大学,上海200438)摘要:2011年我国渤海溢油事故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尤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形成挑战。

本文着眼于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中的相关赔偿问题,比较美国溢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分析了渤海溢油事故中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与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总结并分析渤海溢油事故对完善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渤海溢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海洋环境保护法》;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中图分类号:D9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2)03-0111-07收稿日期:2011-11-20作者简介:刘丹(1976—),女,贵州贵定人,复旦大学国际法博士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海洋法、国际环境法、WTO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研究项目“东海诸海岛中有争议岛屿的史地考证及相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00214;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课题“国际贸易法”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51204。

一、渤海溢油及我国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概述2011年6月初,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简称“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康菲中国”)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

由于渤海是半封闭海域,溢油不仅将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而且给环渤海的辽宁、河北、山东、天津海域的捕捞业、养殖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和居民生活带来直接威胁和损害。

截至2011年10月,国家海洋局聘请的律师团准备对康菲提起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诉讼。

不仅受害的渔民、养殖户委托律师维权,与事故有关的海洋环境公益诉讼也已开始。

渤海溢油事故引发各界对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的质疑与重新审视。

目前我国涉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的国内法分为四个层面:一是法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商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渔业法》等;二是行政法规,如《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三是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国家标准及规范;四是地方性法律文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

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存在大规模海上石油泄漏的风险
目前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正处在较高活动水平,仅在渤海湾就有 目前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正处在较高活动水平 仅在渤海湾就有4000多个 仅在渤海湾就有 多个 钻井平台。同时,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 进口石油的90%要依赖 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 钻井平台。同时 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进口石油的 要依赖 海上运输。所以在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和运输过程中, 海上运输。所以在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和运输过程中,都存在发生大规 模石油泄漏事故的风险。 模石油泄漏事故的风险。
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现状
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 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海洋污染应急组 织体系不完善,未能形成合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织体系不完善,未能形成合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物资储备匮乏,处置技术科技含量低。 物资储备匮乏,处置技术科技含量低。
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
(一)美国对石油泄漏事件应急作出规定的有关法律 (二)《石油和有毒物质污染的国家应急预案》 石油和有毒物质污染的国家应急预案》 (三)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
(一)美国对石油泄漏事件应急作出规定的有关法律
《清洁水法》 清洁水法》 《综合环境响应补偿与责任法》 综合环境响应补偿与责任法》 《石油污染法》 石油污染法》 在这三部法律中均对石油泄 漏事件应急作出法律规定
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环保局在墨西哥湾漏油应急处置 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对我们的启示
1、应急工作法律是基础,预案是抓手,应从实践角度对法律和预 应急工作法律是基础,预案是抓手, 案持续充实和完善,明确污染企业在应急处置中的法律责任。 案持续充实和完善,明确污染企业在应急处置中的法律责任。 2、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手段,环境信息公 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手段, 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桥梁, 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桥梁,应急监测与信息公开能力需重 点加强。 点加强。 3、组建一套服务应急,高效有力的科研支撑体系。 组建一套服务应急,高效有力的科研支撑体系。 4、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上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上的积极作用。 5、加强应急体系的配套附属机构建设。 加强应急体系的配套附属机构建设。

2011年6月渤海海域溢油事件

2011年6月渤海海域溢油事件

2011年6月渤海海域溢油事件【背景材料】渤海湾蓬莱19-3油田2011年6月11日发生重大溢油事故。

至2011年8月23日,溢油累计造成550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污染,直接导致870平方公里的海水面积水质由一类下降为劣四类(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一类为最优,四类最差)。

9月2日,国家海洋局认定19-3油田开发企业——康菲石油公司未能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注、停钻、停产作业。

与此同时,海洋局表示,针对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将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对康菲公司提出生态索赔。

长岛县位于漏油点东60公里处,渔业是其主要产业。

在长岛县调查发现,溢油事故对当地养殖业已带来影响(见后视频),将来可能影响当地渔业及旅游业。

当地干部群众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动态发布蓬莱19-3油田周边县(市、区)相关海域的水质、鱼类受此次漏油事件影响的程度,以保护相关区域正常的渔业和旅游业生产销售。

北长山乡店子村渔民冷述弟说:“我今年的扇贝已经基本收完了,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担心泄漏的原油以后会影响明年的收成。

”负责此次溢油事故水样、生物和沉积物取样与监测的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研究员崔文林表示,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整个渤海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监测才来确定。

【国务院】:渤海湾将严控新上石化项目(视频内容)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下一步将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开展此次溢油的生态损害评估工作,主要围绕残存于海水和沉积物中的的油基泥浆、溢油对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的影响等开展监测工作,评估其对海洋生态的损害及损失。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情况和渤海环境保护汇报,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确保渤海生态安全,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力争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改善,力争实现人海和谐。

为此,首先要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切实改变沿海地区重化工比重过大、过于集中的状况。

墨西哥湾VS渤海湾漏油解读

墨西哥湾VS渤海湾漏油解读
Page 3
单墨击西此哥处湾编漏辑油母版事标件题介样绍式
救灾:4月29日,美政府全面介入救灾。 5月5日,钢筋水泥罩封堵漏;5月10日,该方法失败 5月26日, “灭顶法”堵漏油;5月30日,该方案失败
事件升级: 据美联社消息,墨西哥湾泄露的原油量至少比原先估计多两倍,最高多五
倍。 据美国有线广播公司称,每天原油的泄露量达1.2万至2万桶。 2010年6月23日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
确认:4月24日,美国海岸警卫队说,“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 天,海下受损油井开始漏油。海下探测器探查显示,钻井隔水导管和钻探 管开始漏油,估计漏油量为每天1000桶左右。租用钻井平台的英国石油公 司出动飞机和船只清理海面浮油,但因天气状况恶劣,清理工作受阻。
恶化:4月28日,美国海岸警卫队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 在墨西哥湾沉没的海上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每天漏油大约5000 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 租用“深水地平线”的英国石油公司工程人员发 现第三处漏油点。海岸警卫队和救灾部门提供的图表显示,浮油覆盖面积 长160公里,最宽处72公里。
公康 司菲
石 油
Page 24
单2、击政此府处编的辑反母应版与标决题策样式
府美 国 政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5天后,美国相关官员赶到墨西哥湾;发生8天 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乘专机赶往事故现场。但奥巴马和他的官员遭到 了民间的激烈批评,在美国民众看来,这个反应速度实在太慢。
6月15日晚,就该事件发表演说,严厉要求BP对其“鲁莽行为”的事实 “买单”,要求其在法律诉讼程序开始前,先提供巨额基金,来赔偿 漏油事件的受害者。
目前该事故还未完结。
Page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法律缺位 一 海洋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的不完善 政府职能部门的不作为 民间组织力量薄弱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法律环境
美国:惩罚污染的法律严格 1980 年的《广泛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不仅遵循“谁污染谁 负担”的基本原则,而且实行“可追溯的、严格的和连带多方的”责 任,对污染事故的制造者穷追猛打:污染者要负责,潜在责任人(包 括污染项目以往的所有者、经营者和承租人)也要担责。此外,母公 司也难逃责任,其经理、控股的股东,都有可能被追责。 1990 年,美国《石油污染法》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赔偿范围和标准。 再加上还有《清洁水法》等法律的赔偿项目,BP 自然不得不就范, 能最终用413 亿美元搞定污染赔偿,已属幸运。
2011年6月4日,中海 油与美国康菲石油公 司合作项目蓬莱19-3 油田连续发生溢油事 故。截至9月6日,溢 油累计造成5500多平 方公里海水污染,给 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 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不同社会主体对此事反应的对比
当事的石油公司 政府 环保等民间组织 媒体 社会公众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
环保等民间组织
媒 体
美国
对BP公司穷追猛打,事件发生 第二天,即使是远在中国的读者, 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许多令 人震惊的照片。 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 音;每一次污染扩展,都会被立 即播报。 在事件发生8个月后,又进行了 一次密集报道,集中于赔偿进度、 环境后续影响等。 事件发生一年后,再一次对类 似的话题进行集中追踪和调查。
中国
在媒体上零星出现,渤海湾于 6月中上旬发生漏油事件后近一 个月,7月5日,中国国家海洋局 对外正式通报了这一消息。 此前,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浪 微博上流传的小道消息,以及记 者们从内部人士口中掏出的隐晦 信息,获悉这一事件的情况。 7月初,猜测了许久的人们第 一次获得权威消息:840平方公 里水域受污染。
漏油事件的启示
营造环境保护的大环境
康菲公司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其实最根本的是国 内整体环境意识淡薄的结果。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漏油事件,不单是事关企业利益的私事,更是事关 公众安全的大事。面对这类和公共利益相关的事件, 信息公开和事后处理是其社会责任。
解决困境的合理化建议
从源头上加强安全生产,减少漏油事件 健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制 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透明度
扩大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
漏油事件的启示
完善环境会计,使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
企业应该把对环境的担当转变成一种成本,记录到会计核算中去。 破除“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使企业树立环境价值 观,使消费者愿意部分负担由于环境成本内部化引起的产品价格上升。 当企业把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等成本费用,及环境维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
8 月9 日,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贾方义律师以 “行政不作为”名义,一纸诉状把国家海洋局也告 上了法庭。(信息披露的滞后和缺失让渔民饱受更 多损失) 10月26日,河北乐亭,两封信件分别寄往农业部 和国家海洋局,里头装的是渔民们对பைடு நூலகம்部委提起的 行政复议申请,两部委被指行政不作为。
英 国 石 油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
康 菲 石 油
政 府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5天后,美国相关官员赶到墨西
哥湾;发生8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乘专机赶往事故现场。 但奥巴马和他的官员遭到了民间的激烈批评,在美国民众 看来,这个反应速度实在太慢。 6月15日晚,就该事件发表演说,严厉要求BP对其“鲁 莽行为”的事实“买单”,要求其在法律诉讼程序开始前, 先提供巨额基金,来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 奥巴马有理由为此感到担心,事实上,随着墨西哥湾漏 油事件的扩大,媒体纷纷分析称,这样的反应速度极有可 能威胁到民主党在即将进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的得票率。 设立了官方网站,先向公众说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提供 各类数据、公布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
社会公众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新的漏油点还在不断出现。康菲公司不紧不 慢的姿态、似是而非的态度、海产的损失、海洋 生态的破坏⋯⋯漏油事件已经成了几乎无从收拾 的烂摊子。是什么让康菲这么有恃无恐,是我们 政府的“纵容包庇”,还是我们的法律缺失,或 者是民间力量的薄弱和欲诉无门,让康菲在几乎 所有民众和媒体的愤怒指责下依然可以这么“逍 遥”?
护开发后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时,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不 再是矛盾的对立面,环境会计也许是帮助两者相互融合的最佳方式。
只有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才能够反映产品的价值, 从根本上 解决环境与经济的协调问题,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漏油事件的启示
完善环境审计
正是因为缺失环境审计,事件发生后,康菲石 油公司做出相关解释包括:没有漏油、有一定面积 漏油,漏油已堵住、漏油井已停产等等。然而,如 果央视记者没有披露录音,康菲公司或许会选择将 “我就是骗你的”进行到底。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法律环境
中国:法律缺位 海洋局的生态索赔国内也没有专门适用法律,只 有在《海洋法》、《环境保护法》中有一些相关规定, 但只是宽泛的规定没有相关实施细则,随意性较大, 而且之前国内类似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经验还很少。 最高20 万元的罚款让康菲石油有恃无恐,也侧面 说明国内环境污染法律的缺陷。
渤海湾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对比与反思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报告框架
墨西哥湾与渤海湾漏油事件基本概述
不同社会主体对此事反应的对比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解决困境的合理化建议
外部环境成本角度下的启示
墨西哥湾与渤海湾漏油事件基本概述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2010年4 月20 日,英 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 租用的“深水地平线” 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 发大火,之后整个钻井 平台沉入海底,导致大 量原油泄漏进入墨西哥 湾并迅速蔓延。 渤海湾漏油事故
美 国
政 府
中 国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官员无需有此担心。面对近一个月后才 披露事实的质疑,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出面解 释称,这是因为发生溢油的原因很复杂,监测数据的采集、 污染面积的判断、事故原因的分析等,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 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一定的时间。 没有解释披露漏油事件为什么需要首先对原因进行分析。 康菲公司将受到何种惩罚,目前尚不明确。按照目前政策, 行政处罚的上限应为20万元人民币,至于其他后续损失的 索赔,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称,需要研究后才能确定。但该 人士承认,“目前无法确定具体的索赔额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