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春秋时期共105页
《春秋时代》PPT课件
一、春秋初年的混乱形势 周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 ② 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 ③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矛盾激化。在郑、晋等诸侯国的护卫下,东迁洛邑。
h
5
尊王攘夷
东进受阻,秦穆公转而向西发展,“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 西戎。”(《史记·秦本纪》)
(四)晋楚争霸
春秋时期的楚国,疆域最大。楚庄王(前613年~前591年在位)即位时, 正值晋国霸业中衰,为楚国北上争霸提供了有利机会。楚庄王“三年不 鸣,一鸣惊人。”任用孙叔敖为宰,改革政治、发展经济。
前589年,楚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会盟诸侯,晋、宋、陈、卫、郑等12 国参加,除晋国以外的中原主要诸侯国都承认了楚国的霸主地位。直到 前546年,“弭兵”会议召开,晋、楚两国的势力始终相差不大。
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改革,设职官管理全国山林、川泽收入。
④任贤使能。
政治上,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齐桓公的霸业中,有四件大 事:
①前663年,伐山戎救燕;
②前661年,伐狄救邢,次年伐狄救卫。
③前656年,伐楚,迫使楚国参加召陵(今河南郾城)会盟,承认周王室的 共主地位,暂时阻止了楚国的北进。
④前651年,会诸侯于葵丘(河南兰考东),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的 霸业达到了顶峰。
h
10
齐桓公
h
11
宋襄公
h
12
(二)晋文公争霸中原
晋国在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通过努力,成为北 方的大国。但晋献公晚年又很昏聩,酿成内乱。
前636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 (前636~前628年)。晋文公重用狐偃、赵衰等人,进行 改革。同时,晋文公出兵勤王,杀王子带,平定周王室之 乱,护送周襄王回国,恢复王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第二部分 诸侯争霸
三、诸侯争霸
阅读教材,自主完成
1、诸侯争霸的原因、旗号、目的是什么?
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自身利益 旗号:“尊王攘夷” 目的:争夺霸主地位
2、当时著名的霸主有哪几位?
春秋 说法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五霸 说法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hé]闾[lǘ]、勾践
2.(2024·山东济宁真题)东周时期,周桓王因不满郑国不来朝 觐,率军征讨,结果战败而归。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 )
A.周王室权力衰微 B.郑国国君成为霸主 C.周桓王霸道好战 D.君主专制受到冲击
【答案】A
夯实基础
3.(2024·甘肃兰州真题)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到: “周桓王死,因为穷,七年才得以埋葬……周朝最后一代的王周 赧王,他无地无民。穷到向人民借贷,不能偿还,藏在台上避债。 周人称这台为避债台。”这反映出( )
周襄王贵为天子,却狼狈
不出钱来办丧事,没有随葬品, 地连一辆自己乘坐的马车都置办
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讨。 不起,又派人去鲁国索要。
土地 情况
西周
千里王畿
春秋
春秋中期以后,周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方圆不超过 二百里,只相当于一个中小诸侯国地盘 。
王室 土地财富 平王死,桓王派人到鲁国乞求丧葬费。三年后发生 收入 诸侯缴纳贡赋 灾荒,又去鲁国“告饥”。以后又向鲁国乞求贡车。
秦国
晋国
楚国
齐国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尊王攘夷 会盟天下 问鼎中原
吴国
越国 秦穆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独霸西戎 纵横江淮 东南称雄
三、诸侯争霸
3、齐桓公 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 练军队;“尊天子,攘四夷”号令诸侯。
PPT课件春秋战国时期
04 文化与科技发展
《诗经》与《楚辞》
总结词
《诗经》与《楚辞》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成就,它们在诗歌创作和文学思 想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那一时期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感。而《楚辞》则 是一种具有楚地特色的诗歌形式,以其奔放的想象力和浓烈的情感色彩,成为中国文学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01
02
03
文化多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多元 性启示现代社会应尊重和 包容不同文化,促进文化 交流与融合。
创新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创新精神 启示现代社会应鼓励创新 思维,推动科技进步和社 会发展。
道德建设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建设 启示现代社会应注重道德 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道 德风尚。
1.谢谢聆 听
史上的一大特色。
百家争鸣
总结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标 志,各种学派的思想家纷纷发表自己的 见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 解放。
VS
详细描述
这一时期,儒、墨、道、法、兵等学派相 继兴起,他们就社会、政治、伦理、哲学 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探讨。这种思 想碰撞不仅推动了学术的进步,也为中国 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越争霸最终以越国的胜利告终,越 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这场战争也 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 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03战国来自期三家分晋总结词
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详细描述
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魏国崛起与衰落
总结词
初期强大后迅速衰落
春秋战国历史资料(完整版)
春秋战国历史资料(完整版)一、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频繁。
这个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出“分封制”的特点,各个诸侯国互相争夺霸权,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各诸侯国开始崛起,形成了“春秋五霸”的局面。
春秋时期的文化和思想也非常繁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在这个时期创立了儒家、道家等学派,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春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军事时期,战争频繁,兵法家孙子、吴起等人的兵书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二、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春秋时期的延续,这个时期的政治格局更加复杂,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更加激烈。
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战国时期的战争也非常频繁,兵法家孙膑、吴起等人的兵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法家、墨家等学派在这个时期兴起,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繁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期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非常丰富,这些资料不仅包括历史文献,还包括大量的考古发现。
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春秋战国历史资料(完整版)四、重要人物与事件1.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提出了“仁爱”、“礼治”等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墨子: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提倡节俭、反对战争。
3. 孙武:春秋时期的兵法家,著有《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圣”。
中国古代史春秋时期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以及水利事业的 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剩余产品增多。
周襄王即位后,外出无车,派人向鲁国讨要。
《左传》桓公十五年:“十有五年,天王使家父 来求车。”
顷王时,又派人到鲁国要钱花。
《左传》文公九年“毛伯来求金。”
向鲁国求赙(丧葬财物)、求金、求车,可见周 王室的财政窘迫。
与周王室衰微相反,西周初年所分封的王室藩 屏——诸侯国,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其经济、 政治、军事力量都强大起来,进入春秋后,他 们大兼小,强欺弱,象齐、晋、楚等国,已经 拥有数千里的领土。
2、宋襄公
宋是一个二流国家,宋襄公自不量力,还想复兴 其先祖商的事业(《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 与楚国在泓水(河南柘(ZHE)城)会战,因其 思想迂腐,与楚作战时,丧失有利作战机会,宋 襄公被箭射伤,因重伤而死。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 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 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 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
郑韩故城
一、周郑矛盾
1、周郑交质 郑武公因曾拥平王东迁有功,又被分封到东
方——新郑一带,其经济后来居上 。政治上, 郑武公和庄公分别为周平王的卿士,政治势力 十分强大,甚至一度控制了王权。
周王为了削弱郑的力量,任用虢公忌父为右卿 士,郑庄公为左卿士,周郑发生了矛盾。双方 互派质子,这件事发生在前720年,史称“周 郑交质”。
整顿了内政,选拔了人才。任用平民出身的孙叔 敖为尹(相),发展经济,使农工、商各守其业。
政治上,选用旧贵族,加强了楚国旧贵族的力量。
军事上,重新提倡楚武王制定的“荆尸”陈法, 使士兵之间团结一致,
中国通史(春秋战国)
六 辔 在 手 。
பைடு நூலகம்
《诗 秦 风 驷 铁 》 : 驷 铁 孔 阜 , · ·
促成春秋社会变 革的物质因素,是社 革的物质因素, 会生产力的发展。 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标志是生 产工具的改进, 产工具的改进,即铁 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 广。
铁器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铁 的使用已逐渐普 遍。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铁 器使用还处于初 期阶段, 期阶段,但铁器 作为一种新的生 产力因素, 产力因素,为开 发山林, 发山林,扩大耕 地,发展水利交 通,促进社会生 产创造了条件。 产创造了条件。
了 大 手 工 业 作 坊 主 和 大 人 。 此 时 独 商
的 个 体 工 商 业 , 其 中 还 有 少 数 人 成 者
很 多 人 成 为 拥 有 不 同 生 产 资 料 和 资 金 原 属 官 府 的 商 , 春 秋 末 期 已 有 工
独 立 手 工 业 者 和 独 立 商 人 的 出 现
范蠡和子贡
春秋农具:青铜锄
二 春秋社会的新变化
土地制度的变化
春秋时期,私田扩大, 春秋时期,私田扩大, 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 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 诸侯与周天子之间争夺 土地也开始了。 土地也开始了。井田难 以维持。 以维持。
赋税制度的变化
前685年,齐国实行按土 685年 的多寡肥瘠征收贡赋的办法; 的多寡肥瘠征收贡赋的办法; 645年晋国 作爰田” 年晋国“ 前645年晋国“作爰田”; 594年 鲁国实行“ 前594年,鲁国实行“初 税亩” 税亩”,取消了公田与私田 的差别,一律按亩收税。 的差别,一律按亩收税。 548年 楚国“ 前548年,楚国“量入修 赋”; 538年 郑国“ 前538年,郑国“作丘 赋”。
春秋战国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西周
• 天下共主 • 宗法制、分封制 • 礼乐 • 井田制、集体耕作 • 青铜工具 • 工商食官 • 敬天保民 • 世卿世禄 • 阶级阶层
变化
春秋战国
•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分封宗法瓦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 礼崩乐坏 精 耕 • 土地私有、个体小农 细 • 铁犁牛耕、水利 作 • 私营工商业、私商 重 • 百家争鸣 农抑 • 官僚制、军功爵 变化
商
大动荡 大变革 大发展
• 政治:阶级关系变革推动政治制度变革(新兴地主、自耕农、士)
•
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俸禄取代世卿世禄;县制代替分封;官僚政治
取代贵族政治。
• 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化
• 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 改革动力 走向统一
• 军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53年) 战国(公元前453年-公元前221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 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 • 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 • 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新制度的确立,也 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
• 思想文化:贵族到民间 百家争鸣
•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射 王中肩。” • 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商鞅变法是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_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3.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各国对经济活动给予一定鼓励
和保护,金属货币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思考:
春秋时期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对当时的周王室来说,是 好事还是坏事呢?
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铁农具
铁农具复原图
劳动工具 的改进
牛耕
耕作方法 的改进
铁制农具 和牛耕的 使用,是 春秋时期 农业生产 力水平提 高的重要 标志之一。
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意义?
①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已经出现,粮食产量有 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
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 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几千人了。 少。
周王室势力大减、分封制瓦解、诸侯崛起
材料研读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材料二: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 的地位。平王东迁后,“政令征战自诸侯出”,诸侯根本不听天 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阅读材料,思考这一时期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6.我国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D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高 D.出现纸质货币
7.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 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
说明( D)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春秋时期
西施故里与西子塑像
小讨论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意义
1. “春秋无义战”: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 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 和掠夺的私欲,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2.争霸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它客观上促进社会进步: A 春秋战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B 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 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
春秋战国时代名称的由来
◎战国一词,这段期间,列国战争方式,较前有 显著的改变,战争规模远较以前为大,战况也更 加惨烈,因之称为战国。后世以西汉刘向作史书 《战国策》而得名。
战国时代(东周后半期)共计259年: 周敬王四十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 公元前480年公元前222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 征
奴 隶 社 会 到 封 建 社 会 大 变 革 时 期
周平王
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代名称的由来
◎春秋一词,来自《春秋》一书。这部书是鲁国 历史,其中所记载的便是这一段时间的史事。 春秋时代(东周前半期)共计242年: 周平王四十九年至周敬王三十九年 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 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
春秋五霸
楚 楚 庄 王
秦 秦 穆 公
晋 晋 文 公
宋 宋 襄 公
齐 齐 桓 公
晋 楚 争 霸
重用贤能 原因 发展生产 晋成为北方的强国 晋文 训练军队 公成 为霸 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 主 的中原霸主地位。
你知道“问鼎中原”这 个成语吗? 邲之战成就了楚庄王的 中原霸主地位。
中国古代史春秋时期共107页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历史】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 子日:“桓公九合诸候,不 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1.地理位置优越; 2.打出“尊王攘夷”的 旗号; 3.齐桓公重用管仲。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越王
相关典故:尊王攘夷 相关典故:退避三舍 相关典故:一鸣惊人 相关典故:卧薪尝胆
老马识途 城濮之战 问鼎中原
【合作探究】 在评价诸侯争霸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即春秋时期没
有正义的战争,因为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有人说, 春秋时期的战争,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你如何看 待这一时期的战争呢?
学法指导——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方法: ①要一分为二,辦证、客观评价; ②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评价。
积极影响:(1)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
[合作探究]你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战争呢? 积极影响 (1) 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
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 向周王室缴纳贡赋(没钱)
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恒王只
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B.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A
C.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候国发号施令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义务
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诸候国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
(农、手工、商业)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 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农、手工、商业)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 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金属货 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 使用。
本课小结 1.时代特征: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