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Micro LED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MicroLED市场分析报告

MicroLED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MicroLED作为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
其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以及低能耗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显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MicroLED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技术介绍、市场现状分析以及市场前景展望,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MicroLED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MicroLED市场进行概述,然后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最后进行总结。
正文部分包括了MicroLED技术的基本介绍、市场现状分析和市场前景展望。
结论部分对市场分析进行总结,探讨MicroLED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结论和建议。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能够全面了解MicroLED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MicroLED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将介绍MicroLE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当前MicroLED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报告,读者将了解MicroLE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MicroLED市场的机遇和风险,做出明智的决策。
1.4 总结:通过对MicroLED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MicroLED技术在显示行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MicroLED显示屏有望取代传统的液晶显示和OLED显示屏,成为未来的主流产品。
同时,MicroLED技术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如VR/AR设备、汽车显示屏等方面得到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的潜力。
然而,MicroLED技术在成本、制程等方面仍存在挑战,需要更多的研发和投资来解决这些问题。
除此之外,市场竞争激烈,各大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和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2018年小间距Micro 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小间距Micro LED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6月目录一、小间距LED攻城略地,景气度持续向上 (5)1、小间距率LED屏攻入室内,强势替代LCD 和DLP 拼接大屏 (5)2、灯珠价格下降带动小间距渗透,专显之后有望拿下商显又一城 (9)3、小间距提高LED屏企门槛,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10)4、价格战弥漫,“中低端走渠道+高端差异化”之路有助突破重围 (13)二、Mini/Micro LED来袭,行业或迎来重新洗牌 (15)1、COB+Mini LED是小间距高端化必经之路 (16)2、Micro LED商用尚远,Mini LED助力LCD厂商与OLED抗衡 (18)3、全产业链齐布局,共同迎接爆发式增长 (21)三、重点公司简析 (23)1、利亚德:全球视听文化领创者,四轮驱动打造幸福城市 (23)(1)上市六年以来,公司业绩实现飞速增长 (24)(2)小间距LED是公司快速发展的根基 (24)(3)持续研发投入高端产品,经销模式打开中低端产品渠道 (25)(4)夜游经济和文化旅游增长迅猛,四大板块协同效应凸显 (26)2、国星光电:小间距LED灯珠龙头,产业链整合加强 (26)(1)公司稳步扩产,成为小间距增长的首要受益者 (27)(2)积极投入Mini/Micro LED研发,未来有望提前受益 (27)(3)上游芯片业务展望利基市场,下游照明应用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 (28)3、乾照光电:四元LED芯片龙头,聚焦主业大幅提升盈利水平 (28)(1)聚焦LED芯片主业,大幅提高盈利水平 (29)(2)积极扩产,以提高规模优势 (30)灯珠价格下降带动小间距LED向商显市场渗透。
此前小间距LED 屏主要应用于对价格不太敏感的专显市场,如指挥控制中心等。
由于LED具有半导体属性,灯珠每年价格有约10%的下降,从而带动小间距逐步向规模更大的商显市场渗透。
2018 年国内小间距LED在商显市场规模将达60.8 亿元,增速达59.2%。
2018年Mini LED迷你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10月出版正文目录第一章、Mini LED 分析 (4)1.1Mini LED 多性能优异 (4)1.2生产技术已获突破 (5)1.3Mini LED 背光和显示屏花开并蒂 (8)第二章、产业链齐心推动 Mini LED 快速量产化 (10)第三章、优势厂商有望快速切入 Micro LED (13)3.1LED 芯片大厂布局 Micro LED,主要聚焦外延片生产 (14)3.2核心技术公司受关注,战略合作势在必行 (16)3.3台湾厂商是驱动 IC 的主导力量 (17)3.4国际大厂商积极布局下游领域 (18)第四章、总结 (21)第五章、风险提示 (21)图表目录图 1:Mini LED 是小间距 LED 到Micro LED 的过渡方案 (4)图 2:Mini LED 性能优于小间距 LED,且较 Micro LED 更为成熟 (5)图 3:Mini LED 较 OLED 在多方面具备优势 (5)图 4:Mini LED 技术工艺 (6)图 5:COB 封装结构示意图 (6)图 6:正装和倒装示意图 (7)图 7:一个“四合一”封装结构中包含四个基本像素结构 (7)图 8:“四合一”封装产品外观图 (7)图 9:传统、COB、“四合一”封装特点对比 (8)图 10:Mini LED 的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 (8)图 11:传统侧光式 LED 背光源结构 (9)图 12:直下式 Mini LED 背光显示结构 (9)图 13:群创 65 寸 8K LED 面板 (9)图 14:群创 10.1 寸高曲率Mini LED 汽车面板 (10)图 15:2018-2023 年Mini LED 市场规模(百万美元) (10)图 16:Mini LED 产业链环节 (11)图 17:下游厂商应用推进情况 (11)图 18:中游 Mini LED 封装厂商技术和生产推进情况 (12)图 19:上游 Mini LED 芯片厂商技术和生产情况 (13)图 20:Micro-LED 不同区域公司产业链方向布局 (14)图 21:Micro-LED 供应链与主要布局公司 (14)图 22:LED 芯片大厂积极布局Micro-LED (15)图 23:Micro-LED 消费电子终端消耗芯片产能情况测算 (15)图 24:Micro-LED 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16)图 25:Micro LED 巨量转移技术进展 (17)图 26:有源驱动模式的优势 (17)图 27:台湾企业领先布局 Micro-LED 驱动IC (18)图 10:Sony 历代Micro-LED 显示屏CLEDIS (18)图 28:Sony 的CLEDIS 高黑色比例提高对比度 (19)图 29:Sony 的CLEDIS 视角范围广 (19)图 30:LuxVue 有源矩阵Micro LED display 申请的专利 (19)图 31:苹果红外传感二极管专利应用 Micro LED 技术 (20)图 32:三星 The Wall 电视墙 (20)图 33:LG 欧盟注册商标 (21)图 34:LG 173 英寸Micro LED 电视 (21)第一章、Mini LED 分析1.1Mini LED 多性能优异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是新一代 LED 显示技术,目前,小间距 LED 采用亚毫米级 LED 晶体,实现点间距 2.5 毫米(P2.5)以下的显示屏;Mini LED 采用数十微米级 LED 晶体,实现P1.0 以下的显示屏;Micro LED 采用 1-10 微米 LED 晶体,实现 P0.1 及更小尺寸的显示屏。
电子行业LED市场发展分析

A rungComputer'nowledge Technolarnin9电子行业LED市场发展分析核心观点:月度观点:Micro LED 市场逐渐发酵,芯片端扩产重回正常轨道2018 年行业供给与需求相对2017 年均有增长,18H1 整体供需相对平衡。
从需求端来看,照明市场仍是LED 市场的成长主力,有望维持较快增长;mini/micro LED 市场逐渐发酵,有望打开LED 市场空间,建议持续关注核心工艺的突破和量产的节奏。
从供给端来看,LED 芯片的生产仍然存在较多的know how ,不同的厂商的效率差距较大,我们预计在行业产能增加相对有序的情况下,价格仍将维持有序,利好行业龙头;Veeco、AMEC 和SGL 间的专利诉讼达成和解,芯片端产能扩张进度重回正常轨道。
全球主要LED 企业运营概况全球LED 行业维持个位数增长,主要LED 企业(包括Cree 、晶电、亿光、首尔半导体、三安光电)的总营收在3Q17 达到13.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2% 。
1 月台股LED 主要企业实现总营收74.96 亿新台币,环比增长 3.67% ,同比增长 2.16% ;受淡季加上农历年长假影响, 1 月份晶电和光鼎的月度出货减少,台湾LED 芯片和照明企业月度营收分别环比下滑 1.90% 和36.94% ;下游封装龙头亿光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1 月台湾LED 封装企业月度营收环比增长11% 。
产业链动态跟踪芯片端:Veeco 、AMEC 和SGL 间的专利诉讼达成和解,根据调研情况, 1 季度主流芯片价格企稳,并且仍将维持有序。
封装端+应用端:三安光电与三星签订Micro LED 预付款协议,三星携手万达电影揭幕中国首块LED 电影屏, 1 月份LED 灯泡和封装价格维持平稳。
月度市场表现:LED 版块触底反弹上月,上证指数环比下跌 6.00% ;受到美国Veeco 、中微半导体和西格里碳素诉讼达成和解的利好,大陆LED 版块出现反弹,LED 芯片、LED 封装、LED 照明和LED 显示屏板块分别上涨10.16% 、 3.92% 、2.48% 和10.94% ,国内主要LED 企业均出现上涨,其中华灿光电涨幅最高,达到31.5% 。
2018年Micro 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Micro LED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Micro LED应用前景广阔 (5)1、Micro LED:打造微米级像素间距显示 (5)(1)对比Micro LED & 小间距LED,灯珠间距是核心差别 (5)2、MICRO LED应用:大屏显示切入利基市场,小屏显示潜在的替代方案 (7)(1)大屏应用 (7)(2)小屏应用:竞争优势突出,次世代显示技术 (9)①高光效,低功耗 (10)②画质好,轻易实现高PPI (11)③超高亮度,强光下实现良好的显示效果 (12)(3)看好Micro LED首先应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中小屏显示应用场景 (13)①高PPI&低功耗,契合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应用 (13)②低延时&视觉模拟,契合VR设备应用 (14)3、龙头布局,产业链推进加速,Micro LED商用在即 (16)(1)终端品牌,索尼&苹果先发制人 (16)①索尼瞄准大屏应用 (16)②苹果布局micro led中小尺寸显示 (16)(2)核心技术日渐成熟 (17)(3)内生外延,产业链上下游加码micro LED投资 (19)(4)Mini LED技术突飞猛进,推进Micro LED商用进程 (19)二、Micro LED显示技术解析:灯珠转移技术是核心 (21)1、Micro LED三种工艺,预计薄膜转移技术最快应用 (21)2、Micro LED芯片制备,倒装工艺是大趋势 (22)(1)蓝宝石衬底生长外延片(蓝绿光LED正装芯片) (22)(2)LED芯片处理 (23)(3)Micro LED极有可能采取倒装LED芯片工艺 (23)3、Micro LED芯片转移工艺:Micro LED工艺最难点 (25)(1)Micro LED芯片转移技术介绍 (25)(2)Micro LED芯片转移难点逐步攻克,技术稳步推进 (26)(3)MICRO LED彩色化:批量转移 (26)(4)MICRO LED彩色化的替代方案 (27)4、Micro LED驱动方式:主动+被动 (28)三、Micro LED替代赢家:芯片企业迎产业链整合良机 (28)1、Micro LED带来全新应用场景,大幅打开芯片企业增长天花板 (28)2、Micro LED重塑产业链 (29)3、LED芯片企业是micro LED升级浪潮中的最大受益方 (30)4、瑞丰光电 (31)(1)国内LED封装领军企业,新产品多元化布局 (31)(2)LED行业供需结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33)①Led照明市场前景 (33)②供需改善+集中度持续提升,产业链盈利能力改善 (34)(3)与深创投战略合作,长期发展前景可期 (35)5、三安光电 (36)(1)主营收入持续提升,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36)①公司主营 (37)②化合物半导体业务稳步推进 (37)(2)LED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有望持续高增长 (38)(3)与三星战略合作,有望引领未来市场 (39)龙头布局,Micro LED应用前景广阔。
2018年Micro-LED行业简析

2018年Micro-LED行业简析一、显示技术前瞻:OLED率先产业化,未来看Micro-LED、QLED .. 31、显示技术众生,传统LCD正逐渐被替代 (3)2、四大显示解析:技术原理各有特点 (3)3、技术前瞻:OLED率先产业化,Micro-LED与QLED具有理论优势 (4)二、Micro-LED进展:尚存技术瓶颈,2020年有望实现出货 (5)1、Micro-LED尚未面世,Mini-LED仅是过渡方案 (5)2、Micro-LED技术核心:微缩制程与巨量转移技术 (6)3、Micro LED制程方案:目前主要分为Chip bonding、Wafer bonding以及Thinfilmtransfer 三大种类 (7)4、Micro-LED生产成本:晶圆成本占比达55%,5英寸Micro-LED产品成本高达同尺寸LCD 产品成本8倍 (8)5、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Micro-LED市场规模将达28.9亿美元,潜在市场空间300-400亿美元 (9)6、市场格局:众多国内外厂商布局,部分企业已展开深度合作 (10)Micro-LE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与传统LCD 与OLED对比,存在寿命长、解析度高、功耗低特性,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达28.9 亿美元,是LED板块未来最重要增量,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Micro-LED技术仍不成熟,预计2020年有望实现小范围出货。
Micro-LED生产主要包含微缩制程、巨量转移、键结、彩色化方案等关键步骤,其中又以微缩制程与巨量转移技术最为棘手。
在微缩制程上,当前实验室制程已达3μm 水平,但由于巨量转移技术面临转移量大、后续监测以及不良晶粒拾取等难题,尚未实现产业化,按照当前技术进展推算,预计有望在2020年实现少量应用产品。
Mini-LED作为过渡方案,铺路搭桥,当前存在应用拓展空间。
从定义上,Micro-LED是指LED晶粒长度在50μm 以下的显示技术,而Mini-LED的尺寸为100-200μm,并且仍然是仅仅充当LCD 的背光源,与真正的Micro-LED尚有一定距离,但由于其比传统LCD 性能有一定提升,因此有望在尤其是DLP 拼接墙产品等多种领域应用。
中国MicroLED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预测

中国MicroLED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预测一、MicroLED显示的原理及优势Micro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实际上就是日常见到的LED屏幕面板,即LED 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
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就像LED显示屏每一个像素可以定址、单独驱动点亮,其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
一般来说,总表面小于2500mm?的LED芯片,即50mmx50mm的正方形,或直径为55mm的圆形芯片。
自2016年苹果宣布后续产品将有可能采用MicroLED技术,之后这个技术也被大家熟知。
MicroLED相比现有的OLED技术,优势还是尤为明显的。
首先,其微米级的像素间距,使得每一个像素点都能单独控制和驱动,因此,无论是分辨率、亮度、对比度还是功耗等都不亚于OLED。
特别是在使用寿命上,由于其采用无机材料制作,寿命和稳定性都要比OLED 屏幕的有机分子要强得多,在OLED屏幕上容易出现的烧屏老化现象情况也要少得多。
此外,MicroLED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解析度超高,这也是由于采用微米级像素间距,由于微小,所以表现出来的解析力度特别高。
据悉,采用Retina显示的iPhone6s为400PPI,但如果其采用MicroLED显示,能够轻松达到1500PPI。
与OLED相同,MicroLED同样也是自发光,大大降低功耗。
相比OLED,色彩更容易准确调试。
MicroLED技术逐渐成熟:Luxvue作为MicroLED的“创始人”,已经储备了60多项涵盖从mircoLED驱动、电极结合、批量生产的相关专利;Leti开发的单色MicroLED屏幕亮度已经达到百万nits;X-celeprint推出转印方案,解决MicroLED核心技术难题,灯珠转印问题。
伴随MicroLED技术日渐成熟,其商用化进程也有望急速推进:根据预计,MicroLED应用将率先从小尺寸引入市场,在2018年配有MicroLED的智慧型穿戴装置(智能手表)就有希望实现量产。
2018年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4月目录一、LED原理及产业链简述 (5)二、行业回顾:LED芯片行业整体波动向上 (7)1、长周期维度:“海兹定律”驱动成长 (7)(1)2002年之前:迷茫的技术探索期 (7)(2)2002~2009年: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应用推广 (8)(3)2010~2017年:高低潮交替的应用渗透期 (9)2、短周期波动:供给与需求的博弈 (9)(1)产能供给需求错配导致的短周期波动 (10)①2011~2014年的小幅波动 (10)②2015年降价:供给过剩下的行业洗牌 (10)③2H2016~4Q2017LED芯片涨价:部分产能加速出清后的龙头红利 (12)④2017年四季度的降价:扩产导致产能小幅过剩 (15)(2)产业链Over booking的放大效应 (16)三、短期观点:1H2018供需共振,芯片厂盈利相对稳定 (18)1、供需判断:1H2018供给和需求均有增长,整体供需相对平衡 (18)(1)供给端:龙头厂商理性扩厂+新产能淘汰落后产能,1H2018产能小幅增长 (19)(2)需求端:多点开花,增长动力十足 (20)2、LED芯片价格有内在的降价趋势:光效提升,抵消降价幅度 (22)四、中长期视角:LED应用继续扩张,未来价格下降将趋缓 (23)1、背光、照明、显示三大传统应用领域多点开花,铸就LED百亿市场 (23)2、Micro LED/Mini LED推广LED显示,有望打开LED成长空间 (25)3、光效提升趋缓,LED芯片价格下降趋于平缓 (29)五、产能转移,大陆LED芯片龙头强者恒强 (29)1、LED芯片产能向大陆转移,市场集中度提升 (29)2、MOCVD 国产化利于国内龙头巩固竞争优势 (31)3、向上整合衬底材料,芯片厂商构建长期领先优势 (33)六、相关企业简况 (34)1、三安光电:LED芯片龙头优势强化,化合物半导体积极拓展 (34)2、华灿光电:内生+外延,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35)3、木林森 (37)4、瑞丰光电 (37)5、洲明科技 (37)6、艾比森 (38)行业回顾:LED芯片行业整体波动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Micro 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2月
内容目录
1. Micro LED 应用前景广阔 (5)
1.1. WHAT IS Micro LED?打造微米级像素间距显示 (5)
1.2. MICRO LED 应用:大屏显示切入利基市场,小屏显示潜在的替代方案 (6)
1.2.1. 大屏应用: (6)
1.2.2. 小屏应用:竞争优势突出,次世代显示技术 (7)
1.2.3. 看好Micro LED 首先应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中小屏显示应用场景.9
1.3. 龙头布局,产业链推进加速,Micro LED 商用在即 (11)
1.3.1. 终端品牌,索尼&苹果先发制人 (11)
1.3.2. 核心技术日渐成熟 (12)
1.3.3. 内生外延,产业链上下游加码micro LED 投资 (14)
1.3.4. Mini LED 技术突飞猛进,推进Micro LED 商用进程 (14)
2. Micro LED 显示技术解析——灯珠转移技术是核心 (14)
2.1. Micro LED 三种工艺,预计薄膜转移技术最快应用 (14)
2.2. Micro LED 芯片制备,倒装工艺是大趋势 (15)
2.3. Micro LED 芯片转移工艺:Micro LED 工艺最难点 (17)
2.3.1. Micro LED 芯片转移技术介绍 (17)
2.3.2. Micro LED 芯片转移难点逐步攻克,技术稳步推进 (18)
2.3.3. MICRO LED 彩色化——批量转移 (18)
2.3.4. MICRO LED 彩色化的替代方案 (18)
2.4. Micro LED 驱动方式:主动+被动 (18)
3. Micro LED 替代谁是赢家?芯片企业迎产业链整合良机 (19)
3.1. Micro LED 带来全新应用场景,大幅打开芯片企业增长天花板 (19)
3.2. Micro LED 重塑产业链 (20)
3.3. LED 芯片企业是micro LED 升级浪潮中的最大受益方 (20)
3.4 瑞丰光电 (20)
3.4.1 国内LED 封装领军企业,新产品多元化布局 (21)
3.4.2LED 行业供需结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21)
3.5 三安光电 (23)
3.5.1 主营收入持续提升,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23)
3.5.2LED 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有望持续高增长 (25)
3.5.3 与三星战略合作,有望引领未来市场 (25)
4. 投资建议 (25)
图表目录
图1:小间距LED 封装材料占非常大的空间 (5)
图2:MICRO LED 无需对单个显示单元进行封装,而是整体封装 (5)
图3:小间距LED 像素间距 (6)
图4:MICRO LED 像素间距 (6)
图5:对比Micro LED & 小间距LED (6)
图6:Micro LED 大屏显示优点 (7)
图7:不同类型LED 显示屏价格(110 寸,美金) (7)
图8:OLED 多层结构 (9)
图9:发光效率的决定因素 (9)
图10:2016 年主要手机屏幕PPI(灰色为OLED 屏) (10)
图11:常见手机200nits 下的续航时间 (10)
图12:人眼的视觉范围 (11)
图13:苹果Micro LED 在VR 和AR 中应用专利 (11)
图14:Oculus 延时分布(ms) (11)
图15:高延时(左)VS 低延时(右) (11)
图16:MICRO LED 显示的潜在应用领域 (12)
图17:MICRO LED 消费级显示的两种发展路径 (12)
图18:Micro LED 发展历程 (13)
图19: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 工艺) (15)
图20: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外延片 (15)
图21:芯片加工制造流程 (16)
图22:正装LED 芯片结构与倒装芯片结构 (17)
图23:倒装LED 芯片结构发展趋势 (17)
图24:Micro LED 灯珠与临时基板贴合 (17)
图25:去除蓝宝石基板后的效果 (17)
图26:X-Celeprint 工艺流程 (18)
图27:Micro LED 被动驱动方式 (19)
图28:Micro LED 主动驱动方式 (19)
图29:对比小间距LED 和Micro LED 产业链 (20)
图30:瑞丰光电2012 至今营收及增长情况 (21)
图31:瑞丰光电2012 至今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21)
图32:瑞丰光电2016 年收入结构 (21)
图33:瑞丰光电2017H2 收入结构 (21)
图34:2010-2016 年全球LED 照明市场渗透率 (22)
图35:2010-2020 年中国LED 封装行业企业数量(单位:家) (23)
图36:三安光电2012 至今营收及增长情况 (24)
图37:三安光电2012 至今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24)
图38:2012-2016 三安主营业务增长情况 (24)
图39:2016-2018 我国LED 芯片行业产能供给结构及预测 (25)
表1:TFT LCD、OLED、Micro LED 比较(★★★表示最佳)......................................................
8 表2:VR 主流机型分辨率...........................................................................................................................10 表3:各主要科研企业Micro LED 技术发展情况...............................................................................13 表4:产业链上下游
micro LED 投资情况.............................................................................................14 表5:micro LED 不同制程技术特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