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萍乡科技创新公共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
【概述】
2013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市转型为总揽,深入推进科技大开放,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全市创新氛围更加浓厚,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跨入全省先进行列,我市连续四届八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功获批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市。
科技管理
【科技计划】
全年共获批上级科技项目167项,获批资金近5000万元,其中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项,省级重点新产品70项,省重大污水处理专项计划3项,省级重点创新专项1项,首次获批国家千人计划和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各1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获得“满堂彩”:获批创新基金项目20项,争取资金近1600万元,其中重点项目1项,创新项目16项,平台项目3项,实现了基金项目类型全覆盖,立项率居全省第一。通过一批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的实施,各项目承担单位创新队伍壮大,创新实力得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知识产权】
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和宣传,重点开展了知识产权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进学校活动,大力宣传专利法,普及专利知识,提高了全民专利意识。加快了青少年知识产权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站10个以上,进一步健全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保护体系;加大专利实施资助,继续安排实施了50万元的专利资助,资助专利实施补助项目6个,获得省专利实施资助项目2个,获得项目经费?万元。通过这些举措,我市专利申请量再创佳绩:2013年我市的专利申请量593项,授权量354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以上,专利实施率保持在6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
201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我局重点抓“粉末冶金、节能环保陶瓷”二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粉末冶金产业,2013年,我市通过与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西省科学院等院校合作,完成了产业战略情报分析、可行认证、顶层设计、科技招商等工作;规划建设了面积为6.5平方公里的粉末冶金基地,共引进了18家粉末冶金企业落户基地,在谈40家,被省工信委批准为“江西省粉末冶金产业基地”。预计到2016年,粉末冶金产业产值可达200亿。节能环保产业,通过推进“央企入萍”,积极引进中材、中建、中节能三家央企进入工业陶瓷领域,成为我市环保陶瓷产业领军企业。目前,我市环保产业基地已获批
为省级环保产业科技示范基地,正在着手申报国家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新引进博士8名,其中,萍乡格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陶瓷学会院士、化学博士奉向东先生已成功入选第九批“国家千人计划”,实现江西省零的突破。又与中南大学合作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开设硕士研究生班,在我市招收了50余名工程硕士研究生。截止目前,我市已有16名院士和186名博士在萍领衔高科技项目,各类引进人才累计超过1万人,高层次(副高以上)人才总量突破7000人,本土人才总量达5万人。二是积极搭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投资300万元建设了“萍乡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由科技创新网络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实体平台两大部分组成,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资源集成、开放共享”的运行管理模式。网络平台包括科技文献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仪器设备共享、创业孵化服务、产学研合作、产业推介6个子平台和科技机构库、科技专家库、科技成果库、创新企业库、技术需求库、人才需求库6个动态数据库,具备科技统计、新闻公告、技术供求信息发布、成果在线交易、科技人才中介、科技资源共享、创业孵化、科技查新、专利检索、宣传推介等功能。实体平台包括5家合作院校萍乡发展研究院(或
技术转移中心)和萍乡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萍乡市科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限公司、萍乡市益源专利事务所及科技风险投资担保、法律服务、审计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依托服务平台,为企业、产业和园区发展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科技服务,这一举措得到了省委和省厅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省科学院共建萍乡科技发展研究院,与中材集团和山东工陶院达成了共建“国家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萍乡分中心”的意向,新获批1家烟花鞭炮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创新团队。截止目前,全市已拥有5家高等院校科技发展研究院,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的科技型企业和规上企业与院校合作建立了研发机构或实验室。
【防震减灾】
一是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在安源建立了地震监测台网,布设了7台专业设备;联合军分区、武警、消防支队组建了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地震应急指挥视频系统;组建了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街道)防震咸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了我市群测群防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市中心新华书店门口举办“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大型专题活动,向群众发放《遇到
地震怎么办》、《防震避震手册》、《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宣传资料6000余份,免费赠送了防震减灾宣传CD近千张。在湘东镇中、南台小学举行了地震应急演练。通过这些活动,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不断增强,2013年获批1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南台小学)和1项农居地震安全工程。三是切实提高地震应急处理能力。我们始终坚持“以最大限度预防、减少地震应急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保障公众生财产安全”为第一宗旨,超前防范、果断决策、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严控事态发展,严防次生、衍生灾害发生。一年来,共处置了9起地震应急事件,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保障了公众利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健全防震减灾机构。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已批复设立萍乡市防震减灾局(赣编办【2013】37号)。市编委办已对萍乡市防震减灾的“三定”方案及机构设置已讨论通过,更名为萍乡市防震
减灾局,
科技活动
2013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对外科技活动,我市与优势科技资源聚集地区和院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为萍乡产业发展构建了智力支撑。一是坚持市校合作。我市与江西省科学院、中国建材总院共同举办了产业技术对接会,签订了共建科技发展研究院、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战略协议。近年来,我市每年举办大型产业技术对接活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