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风沙海岸冰川地貌(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4.1常见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风沙海岸冰川地貌(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58a9e0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3.png)
气候干旱,地表干燥;多大风天气,风力对地表侵蚀作用强。
(1)说明敦煌雅丹地貌发育典型的气候条件。
在极度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湖泊和河床上,经常形成一些裂隙,盛行风沿着裂隙使其变得越来越大,导致地面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土墩(垄)和浅沟槽。其中,甘肃省西部的敦煌市雅丹地貌发育典型,盛行风以西北风为主。图1为雅丹地貌景观图,图2为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实验过程中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尘土飞扬反映风力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关闭后箱内外有沙石分布说明沙石沉积,故A项正确;实验过程未表明沙尘间的磨蚀作用,故B项错误;吹风机模拟的是风力作用不是风化。
A
(2021·浙江湖州期末)某地理小组同学做了模拟风力作用的实验:用吹风机在1.2米的长方形硬纸箱中吹一捧颗粒混杂的沙石。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下图为实验前后的照片。据此完成1~3题。
解析 恐龙探海景观位于海边,是受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拱桥景观。沙嘴和离岸堤是海积地貌,刃脊是冰蚀地貌,岬角是海蚀地貌。第5题,海浪侵蚀进一步加剧,海蚀拱桥顶部发生崩塌,残存的桥墩成为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体,从而形成海蚀柱。
B
(2022·青岛4区市期中)恐龙探海景观(下图)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海岸山型地貌独特、礁石形态奇绝。据此完成4~5题。
B
(2022·浙北G2联合体期中联考)下图示意峡湾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6~7题。
7.下列地区能看到峡湾景观的是( ) A.渤海沿岸 B.非洲南部 C.长江口附近 D.新西兰南岛
解析 高纬度沿海地区如挪威、新西兰,厚重的冰川从陆地伸入海洋,在海岸上侵蚀形成峡湾,D正确。渤海沿岸、非洲南部、长江口附近纬度较低,没有大量冰川侵蚀形成峡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地貌 第2节 地貌的观察 (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地貌 第2节 地貌的观察 (5)](https://img.taocdn.com/s3/m/4119734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2.png)
6.下图为美国原生海岸 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 图。据图描述原生海岸 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答案:地形以山地、平原 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解析:根据材料,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根据等高 线的数值和分布特点可知,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东部海拔 大多在500米以上,地形崎岖,主要是山地,分布区的西部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属于平原地形,地势东高西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作用
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数据 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 可通过计算获得
来源 器获得
(2)坡度和坡向。 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 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坡 内容
影响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 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巨大。例如,坡地
度角或者垂直距离 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
高 绝对高度
度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
概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念 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距离,即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海 拔)之差
高度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图示
图中甲地的海拔为 1 500 米,乙地的海拔为 500 米,甲、乙两 地的相对高度为 1 000 米
高度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
和水平距离的比值 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
坡度 来表示
为严重。又如,受机车牵引动力的限制,铁路
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京张
铁路采用“人”字形设计,就是通过延长路程,
降低线路的坡度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 坡向 关注阳坡和阴坡、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
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8ad0e78ec3a87c24128c49b.png)
答案
解析
模拟(mónǐ)综合探 究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第二十一页,共54页。
课后课时精练
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 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基础精准演练
模拟综合探究
第课二十时二达页,标共5检4页。测
基础精准演练
模拟综合探究
课第六时页达,共标54页检。 测
3.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
答案 B 解析 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 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故 B 项正确。
基础精准演练
模拟综合探究
课第七时页达,共标54页检。 测
模拟综合探究
课第十时二页达,共标54检页。测
7.图中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为山峰 B.②处为山脊 C.③处为山脊 D.④处为鞍部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处为山谷,②处为山脊,③处为山谷,④ 处为宽谷。
基础精准演练
模拟综合探究
课第十时三页达,共标54检页。测
答案
解析
8.下列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模拟综合探究
课第四时页达,共标54页检。 测
答案
解析
2.该省级行政区分布最广的次级地貌为( )
A.风沙地貌
B.海岸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河流地貌
答案 A
解析 新疆地处干旱地区,风沙地貌分布最为广泛,故 A 项正确。
基础精准演练
模拟综合探究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 (2)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6a7662a501f69e3142329443.png)
知识点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地貌观察的顺序再观察和描述次一【展级】 地貌
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
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可点利的顺用序地形图、遥感影像
观察:塔里木河冲积扇
宏观
面
点 等辅助观
微观
五大地形:山地、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
河谷
原则: 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冲积扇
地表起伏特征
峰峦起伏,坡度陡 峻
平坦广阔或略有起 伏
起伏较小,坡度缓 边缘陡峻,内部和 缓 周围高、中间低
【固】 下国是某同学在青藏高原拍摄的 一张照片,
1、该图中最宏观的地貌类型是 () A.山脉 B.高原 C.陡崖 D.宽广的山谷
2、能正确反映地貌观察顺序的 是( ) A.由远及近,由局部到整体 B.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 C.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 D.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知识点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 依据 是?
能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的是?
77页 【议】 【展】
2.坡度
【评】
【议】 【展】
材料二: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展】 台 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 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和灌排 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
C.③——山峰 D.④——山脊
读某岛屿简图,回答6-7题。
6.该岛地势( )
【固】
A.中部低,四周高B.中部高,四周低
C.西北高,东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
7.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e01d5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71.png)
解析:图中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是100米,有两条等高线交于陡崖附近,故陡 崖的相对高度H在100~300米之间,可以等于100米。故A正确。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B____ 山顶。
解析:AD之间有一个山脊遮挡视线。BD之间没有山脊遮挡视线。所以站在B 山顶能看到D处的小船。
地形地貌 等高线图(单位:米)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分布稀
缓 缓坡 坡 与 陡 坡 陡坡
疏,单位水平 距离内的高差 较小 等高线分布密 集,单位水平 距离内的高差
较大
景观图
山 山脊 脊 与 山 谷 山谷
等高线由 高处向低 处凸出; 中部海拔 较两侧高 等高线由 低处向高 处凸出; 中部海拔 较两侧低
(2)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C 解析: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故C项正确。
2.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地理兴 趣小组考察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在考察路线上,坡度最小的路段是( )
(3)观察地貌时,海拔常用于判断( )
A.地貌类型
B.地形起伏
C.坡度
D.坡向
答案:A 解析:海拔一般用来区分地貌类型,故A项正确。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在我国某山区,地貌学家新近命名了一种地貌类型——岱崮地貌, 其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对岱崮地貌的地貌形态最为准确的描述是( ) A.顶尖,身陡,麓缓 B.丘谷相间,连绵起伏 C.顶部平坦,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 D.四周高,中间低
4.最适合兴趣小组搭建宿营地的地点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39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37b1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b.png)
-18-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1.地貌观察的内容 内容
高度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坡度
主要作用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 要依据 反映地面起伏状况 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影响生产和生 活
坡
阴坡和阳坡
坡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
-17-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当堂检测
提示:(1)先观察视野内黄土高原的整体地貌状况,再观察和描述黄 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黄土沟谷等更小的 地貌。最终得出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结论。 (2)b坡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应实行封坡育林育草;c坡等高线稀疏,坡 度小,可修筑梯田加以利用。 (3)主要观察三地的高度、坡度和坡向。从图中可知,与甲处相比, 乙、丙两处位于阳坡,采光条件好;且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防风条 件好。丙处与乙处相比,丙处海拔较高,不易积水。所以,丙处适合 建窑洞。
1.判断正误 (1)在一个区域中地貌类型往往差别不大,没有层次之分。( ) (2)在考察时由于实际情况的需要,先观察较小的地貌特征,然后总 结出本地地貌综合特征。( ) (3)地表的各种形态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 ) (4)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可以减轻水土流失。( ) (5)一般情况下,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小,可以判断为高原。
3.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貌观察
(1)宏观地貌的观察。
地貌 等高线特征
平原 海拔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课件(共43张ppt)
![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0a4c3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8.png)
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课件(共43张ppt)(共43张PPT)地貌观察需要注意什么?地貌观察的内容有哪些?第二节地貌的观察课标解读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及主要内容。
2.掌握地貌观察方法,理解地貌对人类活动影响。
1、概念: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2、地貌、地形、地势地貌多偏向于整体形态(可以从形态、形成动力和形成原因等来分类);地势指的是走向和起伏大小;地形偏向于局部结构。
3、分类(从形态上划分):(1)大规模的地貌类型: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2)微小规模的地貌类型:山岭、山谷、山丘、洼地、山峰、河岸、陡崖等。
地貌的概念和分类目录二一一、地貌观察的顺序常见地貌观察顺序地貌规模五种基本地形ABCDE按高度和起伏形态,陆地大体分为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大部分此外,还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海拔200m以下地势平坦开阔东南丘陵喜马拉雅山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小海拔500m以上顶部起伏很大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3500米以上为高山青藏高原海拔500m以上顶部平缓边缘陡峭塔里木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常见地貌类型广西桂林地貌美北极之门国家公园地貌河流新疆魔鬼城地貌风沙澳大利亚十二门徒岩地貌海岸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山脉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山脉高原丘陵高原盆地高原河谷ABCD基本地形部位鞍部山谷山脊山峰山峰陡崖观察点选址:选择一个视野广阔的地方宏观微观面点地形类型地貌类型地形部位一、地貌观察的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如:河岸、陡崖等光线沿直线传播,因此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相对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障碍物比较少。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759a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4.png)
D
A.M处 B.N处 C.X处 D.Y处
[解析] 左图中的P地处在东部山顶的正南面,山谷的东面,由此可以看出图中的P地对应右图中的Y处。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济宁期末]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0~11题。
[解析] 20元纸币背面图案反映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发育最典型、分布最广泛。
16. 下列诗句中,描写20元纸币背面图案所反映地貌景观的是( )
D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10.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B
[解析] 图中地貌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风应从左侧向右吹,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风向为西北风。
1. 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
A.冲积扇 B.陡崖 C.沙丘 D.峡谷
A
[解析]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挟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图中的实验有颗粒物质的选取,形成的地貌具有堆积体的外形特点,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说明有一定的坡度,因此该实验模拟的是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023淮安中学期中]青州摩云崮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西南46千米处,海拔865米(左图),右图是摩云崮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 摩云崮地貌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是( )
高中地理部编版高一必修一《地貌的观察》公开课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部编版高一必修一《地貌的观察》公开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dea05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1.png)
地貌观察的内容
甲:1500米 乙:1000米
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选某一指定参考平面为基准 面,物体重心在空中距离指定参考平面的 垂直距离;
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absolute altitude)是指在 地面或海面上空的飞机距地表或海面的垂 直距离,亦称“海拔高度”
地貌观察的内容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坡度角的计算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千姿百态 规模大小不等
高原上可能有连绵的 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 脉中可能有陡峭的 峰,也 有深切的河谷。
地貌观察的顺序
选择一个视野广阔的地方
宏观
微观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 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
高度
• 包括绝对高度和相 对高度
• 绝对高度是划分高 原、 地、平原等地 貌的主要依据
• 相对高度能够反映 地面起伏状况
地貌观察的内容
坡度
• 划分坡的重要标准 •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
度角或者垂直距离 和水平距离的比值 来表示 • 对生产和生活影响 巨大
坡向
• 一般分为阳坡和阴 坡,迎风坡和背风 坡
• 不同坡向,光照、 降水条件等存在差 异,进而影响植物 的生长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பைடு நூலகம்.④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随堂巩固
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内蒙古东部的克什克腾世 界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旅行。为搞好研学活动, 小明同学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了指南针、放大 镜、导航等辅助小工具,并借助智能手机对 公园内的花岗岩石林地貌进行了重点观察, 写了观察日记,并配插了多幅石林照片。
第四章 地貌(单元解读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单元解读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62a6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c.png)
一、实验法
注意事项: 1.无论哪一种实验,都必须和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以语言传递 信息为主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注意各种方法的穿插和渗透。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手脑并用,需要教师对课题研究分 析,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学的目标,对实验的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 方法及操作步骤作详细的说明和示范。
重点: 地貌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总体上可以遵循“情境感知-原理说明一实践应用一共同建构”的思路展开。 首先利用教材设计的情境《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爬坡问题的故事》 体现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趋利避害、适应自然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 上提出核心问题; 其次运用观察法说明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知识框架及核心问题的结论。
•第 四 章 地 貌
目录
contents
1.单 元 内 容 解 读 2.分 节 内 容 解 读 3. 教 学 策 略
PART
单元内容解读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教材内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 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喀斯特地貌 2.河流地貌 3.风沙地貌 4.海岸地貌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 1.地貌观察的顺序
二、实地考察法
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 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本章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 带领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就近进行野外实地观察(或结合学生的游 学旅行开展活动),在观察中识别主要地貌,记录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通过资料分析及小组合作,简要推测地貌的形成过程。
4.2地貌的观察课件(共37张PPT)
![4.2地貌的观察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44bb6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9.png)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4.其它方面:
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
南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
……
课堂活动--观察家乡行的地貌
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②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梯田: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 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 的田地。用来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 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3.观察坡:地表的各种形态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
地形图
遥感影像图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learner
TWO地貌观察的内容
Content of Landform Observation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1.观察高度:
①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 距离;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 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 貌的主要依据。如图甲地绝对高度为 1500m,乙地绝对高度为500m。 ②相对高度:某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 距离(两个地点之间的绝对高度差) 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如图甲乙 两地相对高度为1000m。
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 峭的崖壁。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 成。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 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探究 地貌观察的顺序 某地理学习小组前往某地进行地理考察。下图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找出图中最佳观察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观察该地地貌时,宏观地貌有哪些? (3)观察该地地貌时,较小的地貌有哪些?
[成果展示] (1)④。海拔最高,视野最开阔。 (2)山地、丘陵、平原等。 (3)山峰、河谷等。
解析 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不是唯一内容;根据绝对高 度划分山地、平原等地貌;根据南北方位判断阳坡和阴坡;观察地貌时,应 关注地形分布和地表特征。
答案
解析
3.除教材实例外,举例说明生产实践中降低坡度的措施。 提示 农业生产中,修建梯田;交通建设中,沿等高线布局,修建桥梁、 隧道。
提示
02主题探究区
2.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坡度与农业生产:坡地耕作容易引发 □09 水土流失 ;坡度大于 □10 15° 时,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2)坡度与交通建设: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 □11 2.5%~3% ;詹天 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 □12 “人”字形 线路降低线路坡度。
3.地貌观察的其他要素
(1)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 □13 空间分布状况 等。 (2)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 □14 破碎程度 。
1.判断正误。 (1)观察坡时,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 ) (2)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不能进行农业生产。( × )
2.关于地貌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地貌时,只观察高度和坡度 B.根据相对高度划分山地、平原等地貌 C.根据东西方位判断阳坡和阴坡 D.观察地貌时,应关注地形分布和地表特征 答案 D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 夯实基础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的组合关系: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 □01 次一级 的地貌组合而成。 (1)高原上,既有连绵的 □02 山地 和丘陵,也有宽广的 □03 盆地 。 (2)山脉中,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 □04 河谷 。 2.观察地貌的顺序:选择一个视野 □05 比较广阔 的地方,按照从 □06 宏观 到微观、从 □07 面 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答案]用能力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 1~2 题。
1.图示区域内的宏观地形为( )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山峰
答案 C
解析 根据海拔和山峰图例可知,图示区域内的宏观地形为山地。
答案
解析
2.某游客想观察全景,应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
A.中部偏北 B.中部偏南
[成果展示] (1)高度和坡度。 (2)降低线路坡度。 (3)山地。
答案
下图中各点为相对于海平面的实测高程,单位为米,其中 M 为该区域的 最高点。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科学思维
C.东部
D.西部
答案 B 解析 图示山峰为最佳观察位置,结合指向标可知,应选择中部偏南。
答案
解析
任务探究 地貌观察的内容 如图为某同学找到的一幅公路分布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地貌,最重要内容是什么? (2)图中公路呈“之”字形,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是什么?
(1)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 □08 平原 。 (2)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 □09 山岭 、河谷。 (3)最后描述河岸、 □10 陡崖 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3.辅助观察:利用 □11 地形图 、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
1.判断正误。 (1)高原上没有山地。( × ) (2)观察地貌时,一般先选择较近的地貌,再选择较远的地貌观察。( × )
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 D.发展沿线旅游业
2.关于“人”字形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缩短线路长度
B.降低线路坡度
C.连接更多城市
D.增加线路密度
答案 1.C 2.B
答案
解析 京张铁路八达岭段地势陡,坡度大,为了减小坡度,詹天佑设计 出用“长度”换“高度”的“人”字形铁路。
解析
03综合活动区
地貌观察内容的判读方法 第(1)题,图示四地水平距离相同。相对高度越大,坡度越陡。第(2)题, 根据海拔判断地貌类型。图中海拔大致为 294~432 米。
[答案] (1)A (2)B
答案
提升运用能力 读图,回答 1~2 题。
1.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 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
释疑教材 拓展视野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 77 页思考] 思路点拨 1.读出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数值相减即可。 2.读出图示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海拔,数值相减即可。 成果展示 1.6.4 米。 2.80~100 米,最大接近 100 米。
。 □03 绝对高度 是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
□04 起伏状况 。 (2)坡度: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 □05 坡向 。坡度大小一般
用 □06 坡度角 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3)坡向:重点关注 □07 阳坡 和阴坡、 □08 迎风坡 和背风坡。
答案
读我国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类型为( )
A.平原
B.丘陵
C.峡谷
D.河岸
(2)观察图示地貌全景,最佳方式是( )
A.游船上观察 B.观光亭里观察
C.大型客机
D.直升飞机
科学思维 地貌观察的方法
第(1)题,根据景观图可知,图示地貌为峡谷。第(2)题,观察地貌全景, 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位置;大型客机位置过高,直升飞机高度适中且机动灵 活。
2.视野内较大的地貌不包括(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答案 D
D.山峰
解析 山峰属于视野范围内较小的地貌。
答案
解析
3.观察地貌时,如何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提示 海拔较高,周围没有山峰等地貌阻挡视线。
提示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重要内容: □01 高度 和坡度。 (1)高度: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 □02 相对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