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2.过程与方法

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课标解读:1、知道隋朝的统一。

2、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隋朝的统一;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突破:隋朝的统一是本课的重点,统一的意义可联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分裂局面加以说明。大运河的开通,可充分利

用地图了解大运河的走向与概貌,认识大运河的开通对促进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所

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科举制创立的原因与意义,可

与九品中正制比较,分析其差异,从而理解推行科举制的原

因和进步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史料、影视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案等。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图片。

〖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根据教材特点及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回答,或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课前把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以备小组合作讨论。

2、联系时政热点:用视频资料和相关资料、图片重建历史情境,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

3、学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视频。(大运河的相关视频)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大运河的美丽风景,那么,历史上的大运河是哪一王朝开通的?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二)学习新课:

一、千古文帝——隋朝的统一

师提示:一个朝代开始,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去了解?(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找出相关内容。然后找一名同学

回答。同时多媒体展示画面。师问:隋朝是哪一年统一南北的呢?生答589年。那么,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多媒体出示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师强调:论从史出,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联系史实、组织答案。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示答案,让学生作一对比。师:隋朝统一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呢?学生找出后、师:隋朝统一结束的是哪一分裂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

师:国家统一之后,首要的任务是做什么呢?多媒体出示,让学生分析得出隋朝的经济繁荣。这种繁荣局面是怎么得来的呢?(大家看课本2页)找出隋文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立强盛的王朝。

然后出示:你来露一手,练习巩固。

二、千秋功业——开通大运河

过渡:多媒体出示大运河的图片,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隋朝大运河。

师提出问题: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人物及概况。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并联系大运河示意图。然后找学生回答。关于大运河开通的概况,针对多媒体大运河图示,师生一起梳理大运河流经的三个城市:北端——涿郡、中心——洛阳、南端——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邯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多媒体出示大运河简图,让学生到黑板前写出大运河流经的三个城市,加以巩固。

师:关于大运河的记载,历史上有很多资料,大家看这一段(多媒体出示)学生讨论后得出大运河发挥的运输作用,也就是经济作用。那么大运河在南北经济交流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然后多媒体出示大运河的作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师结:在当时交通落后的情况下,大运河的开通可谓是一条水上高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条古老的运河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千秋功业——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过渡:多媒体出示(关于高考的图片)这是某校高考前拉出的横幅,显示出人们对高考的关注。高考、两年后我们将要进行的中考、还有平时的考试,这些考试制度最早是怎么兴起的,又有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入下一目的学习。

学生看课文内容,找出科举制创立之前的选官制度是怎么样的:按门第高低选拔。

师:这种选拔制度有什么弊端?生讨论得出:(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师: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选官制度,隋朝是怎样创新的?

回归课本知识: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学生回答后,出示多媒体答案。师强调科举制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由按门第转变为按才学,统治阶级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多媒体出示材料,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答案提示: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②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师结:科举制创立后,在我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清末才被废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考试制度也是不断的在完善的,随着考试制度的改进,它将会越来越公平、合理,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关于科举制,西方学者称它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大家分析这道题(多媒体出示习题)通过练习,学生牢固掌握科举制的内容。

四、千年一叹——隋朝的灭亡

过渡:有人说,隋朝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璀璨而短暂。为什么这样说呢?(生答: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多媒体出示)大家分析材料,隋炀帝暴虐无道的表现有①不恤民力,营建东都洛阳和大运河②修长城和驰道③多次巡游,耗费大量财力、人力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师:隋炀帝的所做所为,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了解隋末农民起义的情况。618年,隋朝灭亡。

师问,从隋朝的发展历史看,和前面学过的哪那一王朝最相似。(生说出秦朝)

然后分析它们的相似点:短暂、二世而亡、暴政、长期分裂之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