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个人受教育年限与收入水平的正向关系探讨-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论文

个人受教育年限与收入水平的正向关系探讨-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论文

个人受教育年限与收入水平的正向关系探讨-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而接受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分析劳动报酬与受教育水平的关系,发现教育年限提高对收入水平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肯定了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同时建议国家仍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人力资本;教育收入。

一、前言。

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本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渠道。

正因如此,人们愿意偿付高昂的学费以获得较高的学历文凭,并期望在获取较高的学历文凭之后能获得较高收入的工作。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证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教育的经济收益率在不断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1988 年和1995 年两次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是,1988年城镇的教育收益率为3. 8%,1995 年提高到5. 9% (赵人伟等,1999).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得出的1996年城镇教育收益率为4%(李强、刘精明,2000).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2 年五城市的调查数据所估计的教育收益率大约为10%(China Adult Literacy Survey Team ,2002).本文使用的数据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组织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89 - 2011 的间断性数据,包括了2000、2004、2006、2009 和2011 年五个年份。

将每期调查年份中的数据进行配对整理,留下hhid、line、wave 三列数据都匹配,而且数据完整的9672 个样本数据。

同时考察2011 年教育对收入的影响,纵向比较观察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否随着时间有所变化。

二、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

lnYi = 0 + 1Ei + 2Gi + 3A i + 4 R i + 5 T i + ui(1)。

论婚姻与学历关系

论婚姻与学历关系

论婚姻与学历关系新闻传播学院09级2班200918140221刘怡萍最近网上流行起这样一个小段子:小学同学在晒孩子上幼儿园的成绩,初中同学在晒宝宝,高中和大学同学在晒结婚,研究生同学在晒被子。

我自己最近也老是收到高中同学的结婚邀请函,是不是受教育程度越低,结婚年龄就越早呢?早在08年的时候,韩国就有调查显示,一份题为《出生率降低现状及原因分析》的调查报告,在对韩国女性结婚年龄推后及独身现象进行研究后,得出了“韩国女性学历与收入越高结婚率越低”的结论。

有资料显示,而在法定初婚年龄较低的今天。

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初婚年龄呈现出一个较高的年龄段。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初婚年龄也处于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这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同时在内在因素上受结婚对象的机会成本比较、教育程度的提高、结婚成本的增加争性行为、同居现象的普遍化影响。

婚姻与性及生育的逐渐背离使得结婚更成为一种社会化的标志,而不是生理上的需要。

从法定婚龄上看.由于其规定主要是受人的生理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各国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除部分受教会影响严重的国家或地区外.大部分国家的法定婚龄只相差2 ̄4岁,但平均初婚年龄就不同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各国的平均初婚年龄都要高于法定结婚年龄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的.但其差额由于各国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

而表现出多少不等.而且许多国家的平均初婚年龄不但大大地超过了法定婚龄.还在不断地向后推迟.即使原来差额不多的,也有扩大的趋势,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首先看目前世界各国的平均初婚年龄比较:从各国平均初婚年龄来看.目前的人们普遍都倾向晚婚.非洲国家为世界最低.女性基本上在20~22岁之间。

亚洲中。

日本最高,在30岁左右,其它国家在22。

25岁之间,但远远低于人们理想中的结婚。

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也处于一个提高的过程之中,据史料记载,在古代,大多为男15、6岁,女13、4岁,这和当时人们的寿命较短有关。

有的封建王朝为征丁税.驱劳役.还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倡或压迫使人们早婚。

[初婚,年龄,因素]初婚年龄推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婚,年龄,因素]初婚年龄推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婚年龄推迟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通过对人口平均初婚年龄的趋势描述,以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影响初婚年龄推迟的因素主要包括结婚成本、教育程度,国家政策、职业和社会离婚率升高这些因素的影响。

我国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直接关系到初育年龄和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的快慢,对人口初婚年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婚年龄;结婚成本;教育程度;社会政策;独立意识一、我国平均初婚年龄趋势(一)我国法定结婚年龄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结婚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所以,尽管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结婚的权利能力,但并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为婚姻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的人,才享有结婚的权利。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从上图表格中可以明确的看到我国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平均初婚年龄呈增长状态。

二、影响初婚年龄推迟的因素(一)结婚成本年轻人的收入不稳定,没有固定的保障,然而不断增加的结婚消费市场,给年轻人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婚年龄的推迟,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绝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这样,在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年龄就会达到23-26岁。

虽然国家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但是上学期间,还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在校结婚并不广泛。

因此,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在校就读时间的延长客观上推迟了结婚年龄。

六普数据关于全国分性别、受教育程度、初婚年龄的人口统计表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在大学专科程度的人口,结婚年龄集中在24岁,受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程度的人口,结婚年龄集中在25岁,同上,研究生学历的人口结婚年龄集中在26岁。

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间接推迟了人口的初婚年龄。

(三)社会政策的影响1.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文化程度差异对女性初婚情况影响探讨

文化程度差异对女性初婚情况影响探讨

文化程度差异对女性初婚情况影响探讨作者:杜云唅来源:《智富时代》2014年第10期摘要:女性的生育行为与人口再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生育行为将影响适龄劳动力人口的更替速度以及发展规模,从而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时有波动,在80年代出现下降趋势,但总体来说呈逐步上升态势。

女性初婚年龄变化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女性的价值观念改变和收入水平提高等,本文主要是从女性文化结构方面来探讨教育程度与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上升这一现象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再生产;初婚年龄;生育行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制度变迁改变了人们的婚育观念,女性在获得经济地位独立的同时,有着收入颇丰工作的女性在婚育方面的行为模式更引人注目。

对于我国女性的初婚年龄情况学界开展了很多研究,本文将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分析女性文化程度在初婚年龄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近年女性初婚现状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于1990年的22~22.5之间渐渐上升到了2000年的23~23.5岁之间,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为了直观描述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初婚率的年龄分布状况,作出相应的折线图(图1):思考和探讨(一)文化水平对初婚情况的作用女性初婚率受诸多方面影响,其中,工作状况,受教育程度,与配偶的年龄差,妇女出生年代以及配偶的结合途径对妇女的初婚年龄有影响(时安卿,1985)。

我国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深入人心,女性在职业领域和教育领域方面的地位低于男性,参与经济活动较少,在社会劳动方面男性占主导地位,而在家庭劳动方面女性扮演了重要角色。

旧的婚姻观念受着几千年封建礼教影响,因此女性早婚早育现象极为普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接受现代化的洗礼,相比之前女性能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在家庭生活方面不再过多依赖男性,延长了婚姻市场中的选择时间,间接影响了人口生育水平,对社会经济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lossfeld(1995a)对世界上七个工业国家进行了关于婚姻的调查分析,他发现在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教育程度与婚姻行为并非有显著性或者正向关系,比如瑞典,西德,匈牙利和美国,而荷兰和法国这两个在劳动力市场中有着性别不平等的国家,其教育程度和婚姻行为有较弱的负相关作用,只有在意大利这个性别最不平等的国家教育程度才体现出对婚姻行为的强大抑制作用。

南京市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结构

南京市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结构

南京市人口的婚姻与家庭变迁研究婚姻是社会成员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不断变化,对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和家庭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同时,婚姻和家庭的这种深刻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婚姻与家庭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南京市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为我们深入分析南京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状况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资料。

一、婚姻状况(一)2005年南京市婚姻状况的一般特点一是结婚相对较早。

南京绝大多数男女人口分别选择在30岁和25岁之前结婚,30岁以后结婚的男性和25岁以后结婚的女性人口比例很低。

例如,2005年30-34岁年龄组男性未婚比例仅为8.67%,同期25-29年龄组女性未婚比例为17.98%(见表1)。

西欧等发达国家男女初婚年龄分别在30岁与28岁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南京人口的结婚年龄普遍较早。

二是已婚有配偶比例高。

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南京15岁及以上男女已婚有配偶的比例分别为72.97%和74.80%。

其中,男性人口在35-39岁年龄组与女性人口在30-34岁年龄组的已婚有配偶比例分别高达93.11%和95.35%。

资料来源: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三是终身不结婚的人数相对较少。

国际上一般把到50岁时仍未结婚的人视为终身不婚。

终身不结婚的行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相违背,因而大多数人到了被认为该结婚的年龄,只要条件允许,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另一半时,一般都会选择结婚。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南京的终身不婚者比例很低。

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50-54岁年龄组男性未婚比例为3.60%,而女性未婚比例更是低至0.33%。

四是离婚比例低,婚姻关系相对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广泛变迁,人们的婚育观念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从婚姻家庭观念来看,一个明显的表现在于:离婚人数与离婚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国人口初婚事件发生概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人口初婚事件发生概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人口初婚事件发生概率影响因素分析1. 年龄结构:年龄是影响初婚概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有可能结婚。

在我国,由于晚婚晚育的趋势,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初婚概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大城市,由于教育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许多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从而降低了初婚概率。

2. 经济因素: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初婚概率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促使人们更早地结婚,因为他们有能力建立家庭和承担婚姻的经济责任。

相反,经济不稳定和贫困可能会推迟或限制人们的初婚意愿和能力。

3. 教育水平和职业发展:教育水平和职业发展也是影响初婚概率的因素之一。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可能追求更高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目标,从而推迟结婚的时间。

一些专业或职业可能需要更长的学习和培训时间,这也可能延迟结婚的时间。

4. 婚姻观念和价值观:婚姻观念和价值观的变化也会对初婚概率产生影响。

在传统观念下,人们普遍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并倾向于在较早的年龄结婚。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婚姻的看法开始多样化,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个人的发展和自由选择,从而可能推迟结婚的时间。

5. 婚姻政策和法律环境:国家的婚姻政策和法律环境也会对初婚概率产生影响。

一些国家会以各种方式鼓励或限制婚姻的发生,例如通过提供财政激励措施或设立法律障碍。

在我国,婚姻登记制度和结婚年龄的设定对初婚概率也有一定影响。

我国人口初婚事件发生概率受到年龄结构、经济因素、教育水平和职业发展、婚姻观念和价值观以及婚姻政策和法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我国人口初婚问题。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
研究意义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研究假设
假设一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二
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
02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现状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构成
经营性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通过农业生产、经营 活动获得的收入。
工资性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成员在外务工获得的 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 育程度的关系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现状分析 •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现状分析 •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普遍偏低
探究两者之间的关 系有助于理解农民 收入增长的原因和 制定相关政策
受数据可得性和样本代表性的限制,研究结果 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农 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及其变化 趋势,以及不同政策干预的影响效果。
可以考虑引入更多控制变量,如婚姻状况、健 康状况等,以更全面地分析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的影响因素。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现状分析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构成
小学及以下:30% 高中/中专:20%
初中:40% 大专及以上:10%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水平及差异
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因素
家庭背景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 程度、家庭人口数量等
社会政策
教育政策、就业政策、农业政 策等
教育程度对农民收 入增长的作用受到 关注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使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讨了城乡居民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原因。

研究发现,教育、职业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性别和户籍差异。

教育程度对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干男性,高等教育对农村户籍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城市户籍女性,技术类职业相比非技术非管理类职业,对农村户籍男性居民的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提前效应。

在城市户籍居民中,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初婚年龄越晚;兄弟姐妹越多,初婚年龄越早。

对城市和农村户籍居民而言,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对儿子的初婚年龄均有显著的提前效应,而且对农村户籍居民的影响要高于城市户籍居民。

关键词:初婚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一、引言初婚年龄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婚姻和家庭的变迁,而且会对国家的人口再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其变化趋势并寻求其社会经济根源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初婚年龄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Manning,1995;Raymo,2003),与此相对应,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和收入迅速增长(Sweeney,2002)。

这种现象引发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即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否可以解释初婚年龄的变化?对此,学界存在下列三种观点。

(1)将初婚年龄的推迟归因于女性经济的独立(Becket,1973;Teachman,et al,1987),假定性别角色分工所带来的男女两性的相互需求是结婚的主要动力,职业前景较好和经济资源较丰富的女性从婚姻中所获得的收益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了结婚年龄的延迟。

该观点在一些跨国的经验研究(Blossfeld,1995;Ono,2003)中得到了修正,即认为在性别角色严重分化的社会中,女性很难平衡工作和家庭,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更有可能推迟结婚年龄。

(2)强调由于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在校就读时间的延长在客观上推迟了初婚年龄(Blossfeld and Huinink,1991;Thornton,et al,1995;Sweeney,2002;Raymo,2003)。

初婚登记调研报告

初婚登记调研报告

初婚登记调研报告初婚登记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婚姻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婚年龄不断推迟,结婚率下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初婚登记的情况,探讨初婚登记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或在线方式收集数据。

调查对象包括已经结婚的男女双方,涵盖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人群。

三、调查结果1.初婚年龄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初婚年龄在25-30岁之间,其中女性略年轻一些。

2.结婚动机多数人结婚的主要动机是爱情和家庭观念,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和承诺。

少部分人结婚出于社会压力或双方家庭的要求。

3.经济因素经济状况是影响初婚登记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经济压力较大,无法负担婚礼和婚后生活的开销。

4.职业选择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推迟结婚时间,追求事业发展。

而青年工薪阶层则更愿意早婚,结婚后再努力打拼事业。

5.家庭影响家庭背景和家庭观念对初婚登记也有较大影响。

子女认为父母的婚姻幸福与否会影响自己的婚姻选择。

6.社会观念社会对初婚年龄以及经济状况的要求也对初婚登记产生了影响。

一些人认为女性应该先确立自己的事业再考虑结婚,而男性则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四、调研结果分析1.经济因素是影响初婚登记的主要原因之一。

受教育程度和职业选择对经济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应加大对青年人就业和创业的支持,提高经济能力。

2.社会观念对青年婚姻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引导对首次结婚的人群有较大影响力,应鼓励积极的婚姻观念和行为。

3.婚姻幸福与否对后代婚姻选择有一定影响。

家庭应注重自身婚姻关系的培养和维护,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婚姻典范。

五、政策建议1.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支持政策,减轻新婚夫妻的经济压力。

2.加强青年人的性教育,提高婚前婚后生活知识,帮助其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3.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婚姻观念和沟通技巧。

4.加强社会对初婚登记的舆论引导,倡导积极健康的婚姻观念。

2023年教育市场调查报告:学历越高越难找到相应配偶

2023年教育市场调查报告:学历越高越难找到相应配偶

2022年教育市场调查报告:学历越高越难找到相应配偶在中国大多数人的眼里,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对工作的影响是几大的。

但是据最近的一份调差报告显示,教育水平的凹凸很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婚姻匹配,学历越高的人越难找到相应配偶。

以下是宇博智业我整理的2022年教育市场调查报告。

据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指出,教育结构变化导致城镇婚姻市场失衡,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女讨论生群体。

绿皮书统计结果显示,2000~2022年,男女讨论生的结婚率都在显著下降。

2022年,女讨论生的结婚率下降到50%以下。

在25~34岁这个适婚阶段下降尤其明显。

绿皮书分析称,高校扩招缩小了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的性别差异。

这个影响尤其体现在讨论生阶段。

在20~29岁年龄组,2022年,女性已经超过了男性。

换言之,新入学的讨论生,以女性为主。

假如男性偏好受教育水平相当或略低的配偶,在35岁以上的讨论生中,因男性比例更高,女性简单找到相匹配的配偶;在34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中,性别比变得对女性不利,假如匹配模式不变,则接受了讨论生教育的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受教育水平提高,使她们同时面临年龄增大和候选配偶削减双重风险。

那么,婚姻市场上不同受教育群体是怎样匹配的呢?绿皮书称:根据婚姻阶层假说,在正常状况下,男女都会偏好同一个阶层的异性。

但是,假如男性消失了削减,则男性会娶到更多高阶层的女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法国的青年男子削减,高阶层的女性只好“下嫁”低阶层的男性。

将受教育水平作为其所处阶层的代理变量,绿皮书统计显示,2000~2022年,婚姻匹配的基本模式是丈夫的受教育水平高于或等于妻子。

在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中,这个偏好仍旧存在,而且没有发生转变的迹象。

详细为:2000年,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女性,其丈夫受教育程度相等或更高的比例为69.2%,2022年为73.6%;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的女性,其丈夫受教育程度相等或更高的比例在这两个年份分别为64.4%和65%;女讨论生能嫁的丈夫最高受教育分类也是讨论生,两个年份的比例分别为48.1%和48.6%。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目录序言 1一、问题的提出1(一)研究的背景 1(二)研究的意义 1二、实证研究——对广西宜州市庆远镇地辽村进行调查2(一)调查对象 21.调查对象的选取 2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二)调查方法及期限 31.调查方法 32.调查项目 43.调查期限 5(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51.受教育情况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52.受教育程度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103.综合结论 13三、对策及其建议15(一)增加对农民的教育投资 15(二)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15四、总结16参考文献18(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5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6(一)本次调查的局限性 16(二)调查的可参考结论 17附件1:调查方案19附件2:数据汇总表——个人20 附件3:数据汇总表——家庭24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接受教育程度关系研究内容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当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科学和合理的解答农民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作用。

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对策引导农民通过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实现收入的增长;这对于巩固国家关于教育投资并且使人民认识教育的意义有着极其积极的意义。

本论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搜集广西宜州市庆远镇地辽村全体有收入村民的收入和受教育情况的相关信息,对接受不同教育水平的家庭和个人收入情况、收入结构情况、个人和家庭收入近三年的增长情况、家庭收入中各个收入成分的增长情况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受制于其受教育程度的结论。

最后,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收入增长率RuralfamilyineandeducationalattainmentrelationresearchAbstractThisthesisistostudytheruralhouseholdineandlevelofeducation,scienceandrationalansw erstothefarmers'levelofeducationontheineeffect.Andasabasistoeupwithstrategiestoguidefar merstoacceptahigherlevelofeducationtoachieverevenuegrowth;fortheconsolidationofnation alinvestmentsoneducationandmakepeopleawareofthesignificanceofeducationhasaverypos itivesignificance.Inthisthesis,usingthemethodofinvestigationandresearchthroughthecollectionofGuangxi YizhouQingyuanTown,Liaoningvillagewithalltheineofthevillagers'ineandeducationrelatedinf ormation,toacceptdifferentlevelsofeducation,familyandpersonaline,theinestructureofthesitu ation,thepastthreeyearsthegrowthofpersonalandhouseholdine,householdine,conductedast etothehouseholdineofruralresidentsaresubjecttothec onclusionoftheirlevelofeducation.Finally,som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words:HouseholdineofruralresidentsLevelofEducationAgriculturalineNonagriculturalineRevenuegrowthrate序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在逐步提升,2012 年 3 月 1 日国家财政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比例“2012年达到4%”。

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38

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38

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摘要:本文研究主题:分析个人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定量关系。

研究方法:利用CGSS2008相关数据,运用stata12.1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收入越高,初婚年龄越大;并且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对男女两性初婚年龄影响的程度不同,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大于男性。

关键词:初婚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一、研究背景1.研究意义。

初婚是家庭生命周期成形的起点,其行为模式的变化,特别是初婚年龄的变化,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研究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看似简单的相关却可能发现一些隐藏在背后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例如教育程度对于初婚年龄的影响,收入对于初婚年龄的影响,同样的因素对男女两性是否产生不同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初婚年龄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婚姻和家庭的变迁,而且会对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有巨大影响,研究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对影响初婚年龄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将运用CGSS2008的数据,通过对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这两个因素为指标的分析,研究初婚年龄与个人所处的地位是否有相关关系,并分析是否具有性别差异。

研究假设:初婚年龄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具有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关系具有性别差异。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数据来源与变量。

本研究使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的数据。

样本覆盖了中国内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量为6000个。

得到有效样本量为4760个。

该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经历、职业经历与婚姻经历的信息。

(1)因变量:初婚年龄。

这里采用CGSS中,第一次结婚者会直接采集其第一次结婚的时间点减去出生年份。

而非第一次结婚者会对采集其第一次结婚的年份减去出生年份。

(2)个人收入:为使数据成正态分布,收入取了收入对数。

受教育程度、收入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受教育程度、收入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受教育程度㊁收入满意度相关性研究樊雪凯摘㊀要:本研究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发现从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增进个体的收入满意度㊂而教育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上升方式,是打破社会分层㊁扭转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㊂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居民工作职位㊁工作时间㊁工作方式,而性别㊁年龄㊁民族㊁户籍㊁地区这些因素同样影响着受教育质量和受教育程度的高度,通过这些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同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在人民的收入满意度㊂关键词:受教育程度;收入满意度;比例一㊁前言居民收入满意度是作为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部分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㊂而如何增加收入使得收入满意度提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Easterlin悖论以及后续的大量研究发现,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是必然导致经济中个体收入满意度从而主管幸福感程度的相应提高㊂在2005-2009年中国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不断下降,但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一直呈现较为稳定的正比关系㊂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不仅是提高人们素质修养㊁迈向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肩负着追求个人幸福的终极任务㊂通过对教育对收入满意度的研究,可以得出相应的数据结论,来倡导人们通过教育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通过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改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自己带来更丰富的物质财富㊂二㊁研究综述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个体拥有更高的收入满意度㊂在质性研究角度,部分学者发现年龄对于个人收入的主观感受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看,年龄与收入满意度的 正U行 结构成为普遍存在现象㊂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者个体更有可能属于从事生产现场之外,从事自由度更高㊁创造性更强的工作㊂这种工作性质自由度高,工作环境氛围较好,其幸福感随之提高㊂在生活层面上,人们通过获得情感支持体验到幸福的感觉㊂在工作层面上,人们通过控制劳动过程体验到幸福的感觉㊂收入满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差异点,尽管男性掌握着国家更多的财富支配权,但男性比较少的承担家庭照料的责任,但由于家庭经济责任也绝大多数靠男性来负责,女性更容易对较低的经济收入得到满足㊂教育不仅能够直接影响收入满意度,而且可以通过改善个体生活的客观条件等间接途径增进收入满意度㊂三㊁研究设计(一)变量选择文章将收入满意度设为因变量,选项设置非常不合理为1,不合理为2㊁合理为3和非常合理为4㊂将受教育程度设为自变量,文盲为1㊁小学为2㊁初中为3㊁高中(中专)为4和大专以上为5㊂其中将性别(女性为0男性为1)㊁年龄(连续变量)㊁政治面貌(非党员为0党员为1)㊁民族(少数民族为0汉族为1)㊁婚姻状况(同居和已婚为1其他为0)㊁户籍(农村为0其他为1)㊁工作职位(不管理别人也不受人管理为1只受人管理不管理别人为2及管理别人又受别人管理为3只管理别人不受人管理为4),∗p<0.1,∗∗p<0.05,∗∗∗p<0.01结果显示(如图1),通过检验P值分析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个体,收入满意度也越高㊂图1 研究变量选择(二)模型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tata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第一在受教育程度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受教育程度通过了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㊂第二在性别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性别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性别与收入满意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㊂第三在年龄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年龄通过了99%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年龄与收入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㊂第四在政治面貌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政治面貌通过了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政治面貌与收入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㊂第五在民族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民族差异通过了99%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民族与收入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㊂第六在婚姻状况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婚姻状况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婚801人力资源Һ㊀姻状况与收入满意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㊂第七在户口所在地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户口所在地通过了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户口所在地与收入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㊂第八在工作职位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工作职位通过了9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年龄与收入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㊂从ols和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看,常项系数通过了99%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在这项研究有较强的相关关系㊂四㊁研究总结通过对CGSS2015数据的相关分析,得出以下几点总结:1.收入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域差异㊁不同民族特征和职业不同等,这类现象的存在同时影响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满意度的评价结果㊂2.因个人对受教育的目的不同,在发达地区有一部分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有些是为了通过受教育来提高自身收入,面对这两种情况而言,其对收入满意度的定义也就不同,后者更容易得到心理方面对收入满意度的满足㊂3.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重视,各个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招生人数的增加导致企业所招收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高校毕业生,使之找不到与学历相匹配的工作,是大中型院校毕业生面临找个工作难问题,并产生了与自己期望不相符的失望,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严重削弱了他们的收入幸福感㊂参考文献:[1]Easterlin,R.A.DoesEconomicGrowthImprovetheHumanLot?SomeEmpiricalEvidence.publishedinNationsandHouseholdsinEconomicGrowth,ed.P.DavidandM.Reder[M].NewYork:AcademicPress,1974.[2]韦璞.老年人收入差异及其对收入满意度的影响:基于贵阳市两次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J].发展研究,2013(9):109-113.[3]廖中举,吴道友,程华.人口背景特征㊁制度性因素与科技人才收入满意度:基于高校㊁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6):871-882.[4]黄嘉文.教育程度㊁收入水平与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一项基于CGSS2005的实证分析[J].社会,2003(5):181-203.[5]罗楚亮,李实.人力资本㊁行业特征与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7(10):19-30,171.作者简介:樊雪凯,广西大学㊂(上接第91页)和管理㊂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财务监管制度完善程度相对较差,缺少科学的外部监管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云会计效能的发挥㊂四㊁企业会计信息化中云会计的优化应用对策(一)加强对云会计认知的重视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云会计有着正确的认知,明确云会计优势,从而制订出合理的应用决策㊂基于对云会计的全面了解,向企业其他员工传递正确的云会计认知,强化宣传力度,可以开设云会计专栏,逐渐使全部员工充分认识到云会计自身具有的运作成本低㊁操作便捷等优势,转变员工的陈旧观念,使其愿意接受新思想和新的会计工作方式㊂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云会计应用后的相关工作,做好监督引导,积极鼓励有潜力的供应商提高发展速度,以此为云会计系统趋于完善提供保障,维护好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㊂(二)提升云端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首先,加强数据保管工作,供应商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融入加密算法,以确保用户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㊂应提高云会计系统的访问权限,强化用户的身份认证,依照用户认证身份等级的不同,赋予相应的权限,借助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保证云端数据库的安全,从而避免不法分子盗取企业财务信息的情况发生㊂其次,加强监管工作,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约束,依照相关资格审查标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在供应商角度上出现损害数据信息安全的情况㊂最后,企业在应用云会计系统的过程中,必须提升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做好保密工作,通过定期的数据备份避免因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㊂(三)强化云会计的监督管理机制在目前网络资源共享的背景下,针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必须加强监督防范工作,对现有的监管机制进行完善㊂第一,在保证财务工作监管机制可行性的同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对于财务管理中存有的问题,结合其他企业成功经验,对相关监管制度进行完善㊂第二,优化企业外部监管工作,对企业的业务水平和财务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依照云会计的应用需求转变传统的会计管理意识,尝试利用新理念㊁新技术对云会计工作进行评价,通过对高效管理制度的制订保证云会计监管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㊂五㊁结语综上所述,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云会计可谓是主要方向㊂面对云会计初期应用阶段出现的诸多问题,企业有必要重视云会计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强云会计工作的建设和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水准,借助云会计应用优势,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㊂作者简介:张会淼,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㊂901。

我国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女性其平均生育年龄情况分析

我国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女性其平均生育年龄情况分析
将(1)式的妇女生育率中加入受教育程度的因素i,则在 生育率中加入受教育程度因素得到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女性的分教 育—年龄别生育率fi(x)。因此教育程度女性平均生育年龄公式 为:
(2)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所提供 的数据,采用(1)、(2)式计算所得我国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女 性其平均生育年龄如表1所示。
因此,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进步 的情况。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计算 2000年与2010的分教育程度女性平均生育年龄,了解21世纪我国 女性按受教育程度不同划分的平均生育年龄情况。
一、分教育程度女性平均生育年龄 计算女性平均生育年龄的公式为:
(1)
式中t表示育龄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x表示年龄,f(x)为妇 女的年龄别生育率。
表2显示:在2000、2010年份中各孩次的平均生育年龄均随母
亲受教育程度提高而推后。分孩次计算不同教育程度的平均生育
年龄后发现:排除了孩次的影响之后,表1中所存在的未上过学女
性平均生育年龄较小学、初中教育程度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更高
的情况得以解释。将2000年与2010年的分教育—孩次别女性平均
生育年龄进行对比分析,在2010年各孩次、教育程度的女性平均
通过观察表1的结果,我们发现2000年和2010年均印证了一个 这样事实:
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平均生育年龄越晚。本科及以 上的女性平均生育年龄最晚,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女性平均生育 年龄与未上过学的女性一致或更小,而且2010年受教育程度为小 学、初中的女性平均生育年龄均比未上过学的女性小,这种情况 有悖于我们的普遍认识。考虑到该计算方法中未分孩次,可能存 在未上过小学的女性生育二胎、三胎现象更为常见,生育二胎、 三胎数量远大于教育程度为小学、初中女性而导致最终出现未上 过学女性平均生育年龄更高的情况,为排除该影响后文将把孩次 的因素考虑在内来试图解释该结论产生的原因。将2000年与2010 年的分教育程度女性平均生育年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十 年间不仅总平均生育率增加了两岁,每一个教育分类下的平均生 育年龄均增加了两岁左右。由此可见,2000年-2010年全国女性平 均生育年龄的推迟不单单是由于教育程度地提高,而是由于其他 因素共同起作用。然而这样笼统地观察相对片面,本文加入孩次 别因素计算受教育程度不同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探究其内部存 在的差别。

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测量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文章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李实、赵人伟老师主持,福特基金赞助)于2002年对城镇居民所作的抽样数据,该数据覆盖22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了6835户城镇家庭,涉及20632位城镇居民。

该调查的优点是样本容量大,而且对城乡居民和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和工作单位、工作年限以及工资详细组成都进行了调查,因而数据的选取有助于这个问题的研究。

因为文章的研究与收入有关,经过对未参加工作和已经下岗或退休的个体进行筛选,最后剩下10174个样本数据,样本容量之大及覆盖面之广足以保证研究所具有的代表性。

通过对主要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下表:其中低收入是指收入按由小到大排序是,最低20%收入的人口数;中低收入处于由低到高的是20%—40%的人口数;中等收入是处于由低到高的是40%—60%的人口数;中高收入是处于由低到高的是60%—80%的人口数;其余统计到最高收入。

由此图可以看出,按照收入等距离分组时,处于高收入组的人口最多,占到人口总数的35.5%。

由此图可看出受教育年限主要集中在5年到15年之间,因而2002年底参加工作的城镇居民中,学历主要分布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因问卷中针对2002年底就业(在岗)成员统计一个问题是第一次参加工作时间。

根据这个时间可以计算出到2002年底,个体参加工作的年限。

由上表所知,城镇居民工作年限主要集中早12到36年之间。

为了测度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这里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体模型表示为:INC=F (E,YJ,Z )。

其中INC 表示城镇居民年收入,YJ 表示城镇居民的工作年限,Z 表示一系列的控制变量。

Z 是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反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性质、职业和地区变量。

依据相关数据,利用stata 软件进行运算,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上表为进行多元回归的结果。

表中age 表示个体的年龄,age2表示年龄的平方,用来反映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gender 表示相别的虚拟变量,当gender 取1的时候表示的是男性,Number of obs 10049F( 95, 9953)71.36Prob > F 0R-squared0.4052Adj R-squared 0.3995取0表示女性;type_unit表示工作单位性质,其中0表示政府,取1表示企业,取2表示事业单位,取3表示其他。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的关系研究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的关系研究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的关系研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提升个人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收入水平作为衡量一个人经济状况的指标,也备受关注。

那么,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并尝试分析两者之间的可能关联。

首先,受教育程度对于一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高等教育的学习,人们获得了更为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这有助于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位受过教育的人通常更容易获得高薪的工作机会,并在职业生涯中实现晋升。

较高的学历常常带来更多的职业选择,同时也增加了通过进修和培训提升技能的机会,从而为个人创造了更高的收入水平。

其次,在人才市场中,高教育水平与高薪工作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

一项研究发现,大学学历者的工资普遍高于只有高中或以下学历者。

这种现象部分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教育水平的人员更适应现代化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新技术和信息,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此外,在某些行业中,例如医学、法律和金融等领域,高学历往往是从业的必要条件,这也直接导致了高学历者相对高收入的现象。

然而,并非所有的受教育程度都与收入水平呈现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一些人可能会提出,某些技术性或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并不要求过高的学历,但依然能够获取不错的收入。

例如,技术工人、翻译员、摄影师等职业,往往更注重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技能。

在这些领域,一个人的收入水平更可能与技能和实践能力相关,而不仅仅依赖于教育程度。

此外,受教育与收入水平之间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的交互影响。

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等因素都可能对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有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家庭更容易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从而促使其子女能够获得更高的教育水平。

同时,一些高收入的家庭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这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

另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往往更容易通过人际关系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收入水平。

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的关联研究

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的关联研究

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的关联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和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而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探讨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的关联,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经济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往往更加注重自己的事业发展和经济独立性。

他们更倾向于在经济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结婚。

这是因为他们希望在婚姻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经济自主性和独立性,而不是完全依赖对方。

相比之下,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可能更加依赖对方的经济支持,更容易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选择结婚。

其次,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之间的关系还可能与个人价值观和家庭背景有关。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为开放和进取的价值观,他们更容易接受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的伴侣。

相比之下,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类似背景和教育程度的伴侣。

此外,家庭背景也会对个人的婚姻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能更加重视父母的意见和建议,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家庭和亲友的影响。

另外,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之间还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过去的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在婚姻决策方面更加独立和主动。

她们更注重自己的事业和追求,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当或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伴侣,并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

相比之下,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更容易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期望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伴侣,将家庭生活放在事业之前。

综上所述,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从经济角度出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注重经济独立性和稳定的经济基础;从个人价值观和家庭背景角度出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开放和进取,更容易接受不同背景的伴侣;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传统观念和家庭影响的影响。

此外,受教育程度与婚姻决策还存在着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更加独立和主动。

3.居民受教育水平、性别和收入的关系初探

3.居民受教育水平、性别和收入的关系初探

居民受教育水平、性别和收入的关系初探09审计5班蔡思羽 09010501选取变量: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工作单位,企业性质,工作行业,1998、1999、2000、2001年收入知识改变命运,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在今天“知识”更多的代表的是学历,对所谓的命运的改变也多指收入的增加。

那么在今天这句话依旧是真理吗?如果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那么对于男性和女性而言,知识改变命运的程度一样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对2002年城镇居民生活调查的一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

为了针对我的疑问进行数据分析,我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剔除,选择了工作状态为“Working or employed”的群体进行分析。

然后对筛选出的样本数据再按照受教育年限和性别等分别进行分组分析,受教育年限以5为组距分为四组。

在筛选的出的数据中,首先对居民所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进行了分析,从饼状图(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在11-15年的占样本的54%,6-10年的占35%,而受教育年限在16年及以上的仅占8%(此处将0-5年认为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6-10年为初中文化水平,11-15年认为是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16年以上认为是本科及硕士、博士等文化水平)。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样本的主要的文化水平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小学和本科的文化水平并不占多数,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主要文化水平是初高中文化。

为了进一步了解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又对数据按受教育年限分组,对年龄进行了基本统计量的分析。

通过基本统计量分析,我发现受教育年限图1为0-5年(图2)和6-10(图3)年的呈现相似的分布,都为左偏的平峰分布,也就是说数据的分布集中在年龄较大的组群。

而且受教育年限为0-5年的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5.6岁,中位数为47,标准差为9.6;受教育年限为6-10的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3岁,中位数为44,标准差为7.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主题:分析个人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定量关系。


究方法:利用CGSS2008相关数据,运用stata12.1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后得出研究结果: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收
入越高,初婚年龄越大;并且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对男女两性初婚年龄影响的程度
不同,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大于男性。

关键词:初婚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
一、研究背景
1.研究意义。

初婚是家庭生命周期成形的起点,其行为模式的变化,特别是初婚
年龄的变化,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研究初婚年龄
的影响因素,看似简单的相关却可能发现一些隐藏在背后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例如
教育程度对于初婚年龄的影响,收入对于初婚年龄的影响,同样的因素对男女两
性是否产生不同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初婚年龄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婚
姻和家庭的变迁,而且会对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有巨大影响,研究其影响因素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对影响初婚年龄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将运用CGSS2008的数据,通过对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这两个因素为指标
的分析,研究初婚年龄与个人所处的地位是否有相关关系,并分析是否具有性别
差异。

研究假设:初婚年龄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具有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关
系具有性别差异。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与变量。

本研究使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的数据。

样本覆盖了中国内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量为6000个。

得到有
效样本量为4760个。

该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经历、
职业经历与婚姻经历的信息。

(1)因变量:初婚年龄。

这里采用CGSS中,第一次结婚者会直接采集其第
一次结婚的时间点减去出生年份。

而非第一次结婚者会对采集其第一次结婚的年
份减去出生年份。

(2)个人收入:为使数据成正态分布,收入取了收入对数。

(3)受教育水平:我们将教育水平操作化为研究对象最高学历在正式制度下的
年期。

(4)控制变量:性别。

2.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对变量进行描
述分析,然后用相关分析计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初婚年龄与各个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分析
1.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1)变量平均值、方差、最值初婚年龄、受教育
程度、收入的描述性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在CGSS2008中平均初婚
年龄为23.8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0年。

平均年收入为14313.23元。

(2)
受教育年限与初婚年龄的散点图及拟合直线。

做一元回归曲线图可以看出,受教
育程度和初婚年龄拟合较好,两者的关系比较稳定。

一般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
增高,初婚年龄随之增大。

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

(3)收入对数与初婚年
龄的散点图及拟合直线。

从一元回归曲线图可以看出,收入和初婚年龄拟合较好,两者的关系比较稳定。

一般而言,随着收入增加,初婚年龄随之增大。

可以进一
步进行相关分析。

2.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分析。

(1)不控制性别变量,分别计
算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系数。

经计算受教育程度和初婚年龄的相
关系数为:0.2646;这说明受教育程度和初婚年龄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且为弱相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初婚年龄随之推后。

个人收入和初婚年龄也成正相关,相关程度为:0.1445,相关微弱。

也就是说,随着个人收入的增长,初婚年
龄会随着延迟。

(2)不控制性别变量,计算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的相关系数。


用另一种计算方法(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初婚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三者
相关关系。

除了上述收入与教育程度对初婚年龄相关外,在显著性水平P=0.05的情况下,可以发现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相关系数为:0.291,也呈现弱相关。

四、控制性别变量,分别计算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系数
1.控制性别变量,受教育程度与初婚年龄的相关系数。

当控制性别变量后,
对女性来说,受教育程度和初婚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2924,对男性来说,受教
育程度和初婚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2143.表明受教育程度对于女性的初婚年龄影
响程度要大于男性。

2.控制性别变量,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系数。

当控制性别变量后,对女性
来说,收入和初婚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2022,对男性来说,受教育程度和初婚
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1058。

表明收入对于女性的初婚年龄影响程度要大于男性。

上述研究表明,对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这两个因素为指标的分析,初婚年
龄与个人所处的地位有相关关系,并且具有性别差异。

对于女性影响要大于男性。

3.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与初婚年龄的回归分析。

利用OLS最小二乘法对受
教育程度、个人收入与初婚年龄进行回归分析。

其中,初婚年龄为因变量y,受
教育程度、个人收入为自变量x1、x2。

得到如下结果:
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与初婚年龄的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回归分析中假设检验的零假设是诸参数=0,故P值<0.05时模型(或回归项)
是显著的,否则是不显著的。

回归方程:Y=20.472+0.269*X1+0.131*X2。

由P值(P值<0.01)知,X1、X2是高度显著的。

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结婚年龄就会增加0.269年(岁),收入的自然对数每
增加一元,结婚年龄推迟0.131年。

五、结论
1.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简单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受教育程度和初婚年龄成正相关。

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年龄越迟。

(2)个人收入和初婚年龄也成正相关。

随着
个人收入的增加,结婚年龄也会推迟。

(3)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虽然与初婚年龄相关,但是
只是弱相关(r<0.3),不能解释初婚年龄的所有因素。

(4)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收入对于初
婚年龄的影响,女性要明显高于男性。

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会对
女性结婚年龄造成更为明显的影响。

这也是现在有许多“剩女”出现的重要原因。

(5)由回归
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收入与初婚年龄是显著相关的,它们的P值都远远小于0.01。

2.对现有研究的贡献。

初婚年龄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婚姻和家庭的变迁,而且会对国家的
人口再生产有巨大影响,研究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
的分析,可以分析当代不同地位的青年的结婚意愿是否受到自身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的影响。

把微观的个人地位、选择和宏观的结婚生育之间联系起来,见微知著。

同时,本研究同时关
注了男女两性,利用的是全国性的数据,对于全方位了解全国居民的相关婚姻观念和相关政
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3.研究局限及未来方向。

本文利用CGSS2008的相关数据研究的是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
但是仅从个人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两者来分析,显得研究不够成熟,有些单薄。

同时,对于数
据的处理过于简单粗糙,造成了数据利用的不严谨和浪费。

参考文献
[1]王天夫李博柏 STATA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9。

[2]谢宇回归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7。

[3]刘娟赵国昌城市两性初婚年龄模式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度数据[J].人口与发展,2009,04:13-21。

[4]王海霞影响新疆维吾尔族农村女性初婚年龄的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5,05:59-63。

[5]於嘉谢宇社会变迁与初婚影响因素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2013,04:1-25。

[6]易静受教育程度、年龄与住房面积三者的相关关系[J].内江科技,2011,03:24。

[7]陈越我国高性别比下的剩女现象[D].厦门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