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上的新突破

摘要:《高山下的花环》是李存葆在深入南疆前线写出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获1982年全国中篇小说奖第一名,一经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评论界给予了很高的赞誉,认为这是军事题材小说的“开山之作”。改编成电影和译成多种外文后,更扩大了它的轰动效应。《高山下的花环》作品结构大开大合,人物命运大起大落,在紧张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完成了人物性格的锻造和故事情节的演进,形成了作品崇高悲壮的艺术风格。作者一改传统的模式和套路,以其深刻的思想、深厚的感情、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真实的军人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读者不得不对当代军事题材小说的创作刮目相看。《高山下的花环》对后来军事题材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字:《高山下的花环》;军事题材小说;新突破;意义

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三十年,这一时期的军事文学作品中革命的激情压倒一切情感内容,作者重“表达什么”而忽视“如何表达”,本着为政治服务的主旨。主题基本是讴歌革命的胜利,普遍旋律是乐观的英雄主义加革命的浪漫主义,宣扬英雄主义的旗帜,让英雄更加完美是作者的目的。作品中一味的乐观主义,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单一的美学特征等问题。随着军事文学的发展,第二阶段即八十年代末至现在,我们称之为新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受到“反思文学”和以“人的重新发现、人的觉醒和解放”为主旨的大的思潮的影响。军事文学在继承建国三十年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高山下的花环》取得很大的成就。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更有人情味儿,实现了从“神”化英雄向“人”化英雄的转变,敢于揭示矛盾,也不再是一味地用乐观主义调子来讴歌革命的胜利,开始进行一些反思,反思战争带给我们的伤痛,探索人性的复杂并且初具悲剧审美范式的意识。

《高山下的花环》有人称之为“军事文学的开山之作”。尽管它不是最完美的,但不失为开创军事文学新结局的力作。

一、建国三十年(1949—1979)军事题材小说存在问题

(一)一味的乐观主义

战争作为一种非常态的存在形式,在这种形势下,最能体现人性的复杂,不管胜利与否,总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要求作者不能高踞于生活之上,洞察到战争的本质,对战争做出细致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建国三十周年的军事题材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军事文学作品,出现了军事文学创作的高潮,是军事文学创作上的里程碑,但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一如曹文轩所言:“唯独中国文学表现的是战后的欢乐,带着英雄主义的激情和乐观主义的调子,它空前的向人们显示了欢欣鼓舞的场面,在战争的荒废虚无上,在一穷二白的家园里,完全无视战争给予的灾难,缺乏对战争本质的反思,对人性的深度的开掘,对悲剧意识的正视等。

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一种放声歌唱的胜利欢歌,没有一丝一毫的悲伤。纵然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尽管我们除了胜利一无所有,但是我们一直在歌唱。似乎忘记了侵虐者对我们无穷无尽的掠夺,似乎忘记了战争对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伤害,胜利掩盖一切,生命失去的悲痛,心灵受损的伤痛,精神压抑的沉重,只有一味的革命乐观主义加革命浪漫主义的基调,革命的激情高于一切,也是写作的全部感情内容。

(二)高大全的人物形象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战争呼唤英雄,战争也产生了英雄。而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需要缅怀英雄,需要用英雄的精神来激励人们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党的文艺政策,特别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127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成了作家们毋庸置疑的指导方针。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在作家们有意识的张扬下,积淀为一种传统。由于这些非文学因素的影响,作家们不再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寻找独特的艺术发现,而是从观念出发,以人物和事件阐释观念,并将之镶嵌到既有的结构模式之中。在这里,英雄已不是“一个”而是“一类”,他们是革命的化身,是胜利者的代表,按照当时突出政治的教条,革命者必然会胜利,弱小者必然会强大,而敌人注定会灭亡这一公式就成为了写英

雄的叙事框架。可以说,写英雄成了当时作家的神圣使命,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抱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来描写英雄。这些英雄人物极大程度地符合了当时的价值观、审美意识。

英雄是标准化的英雄,精神是纯而又纯的崇高,英雄是革命战神而为人们崇拜和仰慕。《保卫延安》中的周大勇、《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敌后武工队》中的魏强、《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他们有着共同的品质,那就是都具备坚定的正是信仰,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意志,英勇的斗争精神。即使写他们的缺点也只是行动有点鲁莽,遇事不冷静等近乎可爱的缺点,并且还会在革命的大熔炉中改过,成为一个完美的英雄。

当时的作家们在创造英雄形象时,都是把人物身上的缺点统统去掉,把几个人的优点按理想主义的标准糅合成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典型化,当时几乎所有的作家都遵循着“典型化”的原则来处理英雄人物的缺点。他们以虔诚的心,以神圣的使命感来进行创作,形成了一套道德标准模式,按照这种道德标准,他们对英雄人物进行了过滤,滤去了个人的私心杂念,滤去了个人的情感纠葛,滤去了个人的生活隐私,滤去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弱点,总之,“人性的一切杂质均被过滤、蒸馏,人的全部丰富性只剩下一种属性———阶级性。这一时期的英雄主义写作呈现出一种固定的模式,英雄都具有共同的道德行为特征: 具有无比坚定的政治立场,把党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个人一切;具有大公无私的高尚道德情操,对党无限忠诚,战斗中英勇无畏;英雄们一般要被置于最艰苦的战争环境,受到最严峻的战争考验,从而显示出英雄们超凡的智慧和勇气。这些英雄,大多数被作者以过滤的手法予以提炼、净化,拔高到近乎完美无缺的地步,因而失去了常人的普通、平凡和亲切,渐渐从现实的土壤中被疏离为神。

(三)单一的美学特征

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当身带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以后,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实用理性和狂热政治激情的奇妙结合,英雄主义情绪的高度发扬,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普遍应用,以及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对西方文化的本能性的拒斥,等等。这种种战争文化心理特征并没有在战后几十年中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建国三十年来的军旅长篇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