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复习题(1)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判断题()1.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最终归宿是指生产费用最终会形成产品的成本。
()2.要素费用一定是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3.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与生产费用处理方法无关。
()4.比例分配法的基本公式适用于各种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5.直接费用就是直接计入费用。
()6.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购买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
()7.外购动力费用通常是先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再支付价款的。
()8.凡是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款项构成企业的职工薪酬。
()9.按月薪制计算计时工资时,不必考虑当月的日历天数。
()10.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时,计件工资分配率通常以计时工资为分配依据。
()11.薪酬费用应当按薪酬费用发生的岗位及受益情况进行分配。
()12.按企业福利机构人员工资计提的社保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13.辅助生产与基本生产的最大区别是生产产品的目的不同。
()14.交互分配法考虑了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消耗劳务的因素,因而分配的结果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15.直接分配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耗用劳务较少的企业。
()16.辅助生产费用采用代数分配法的分配结果是最正确的。
()17.无论是基本生产车间还是辅助生产车间,都必须设置“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制造费用。
()18.企业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耗费不一定构成企业的停工损失。
()19.凡是修复后可以正常使用的废品就是可修复废品。
()20.本期发生的废品损失应当全部由本期的完工产品负担。
【答案】1-5:√××√× 6-10:×√√√√11-15:√√√×√16-20:√×√×√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产品成本材料费用要素的是________ 。
A.产品消耗的原材料B.材料保管过程中消耗的物料C.维修机器设备消耗的备件D.直接装配在产品上的外购半成品2.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但对A材料的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A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产品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A材料费用,可以用________作为分配标准。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3.低值易耗品摊销
• 用于生产、计入产品成本的低值易耗品摊销,应计 入制造费用;用于组织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低 值易耗品摊销,应计入管理费用;用于产品销售的 低值易耗品摊销,应计入销售费用。 •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一次摊销法: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 (领用月份)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 分次摊销法:领用时记入“待摊费用”或“长期 待摊费用”,根据低值易耗品使用期限的长短或 价值的大小在一定期限内分月平均摊销。 五五摊销法: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其价值的一 半,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另一半。
第三章
费用在各
种产品以及期费用
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本章内容
第1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第2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3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4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5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第6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掌握待摊与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四、职工薪酬的分配
•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例3-4
某工业企业铸造车间领用专用模具一批,其实际成本 为48000元,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一年内按月平均摊销。 每月摊销额为:48000÷12=4000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领用时 借:待摊费用 48 000 贷:低值易耗品 48 000 (2)各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 4 000 贷:待摊费用 4 000
贷:原材料
808 900
2.燃料费用的分配
按照产品品种(或成本计算对象)分别领 用的,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 不能分别领用、而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 ,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记入各种产品成 本明细账。可以采用产品重量、体积、燃料 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作业)案例分析1【案例】某小型生产企业,由于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所以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材料消耗是根据实际领料数量进行核算,没有考虑核算标准,因而各月之间成本波动较大,而且领用材料计量不够准确,对于不能点数的材料用目测的方法估算。
鉴于存在的问题,企业经理决定进行整改。
如果请你为经理出谋划策,请问你有哪些建议?【分析】案例分析2【案例】北方学院大学生吴晓东2009年7月毕业应聘到北方机械公司当成本会计员,财务部成本科刘科长向小吴介绍了公司的有关情况。
1.产品情况该厂主要生产大型重型机械,用于矿山等企业,是国内矿山机械制造的龙头企业。
2.车间设置情况北方机械公司设有7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组装;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提供服务。
3.成本核算的现状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6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人(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
由于该公司规模较大,现在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厂部和车间分别设置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
刘科长让小吴再了解几天企业成本核算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后书面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什么核算体制(一级还是两级)?(2)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3)成本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总账和明细账?(4)成本费用应按什么程序进行汇集和分配?(5)对企业现在实行的成本核算模式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分析】案例分析3【案例】李明2010年7月从北方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应聘到远达设备制造公司从事会计工作,该公司2010年9月份开始生产甲、乙、丙三种新产品,耗用A材料,有关资料见下表。
该公司以前采用按产品的产量比例对材料费用进行分配。
本月份共使月A材料300 000千克,每千克9元。
财务部王经理在向李明介绍了企业生产产品使用的材料以及产品的情况后,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请李明在调查后回答以下问题。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讲义

第五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代数分配法 1、内容: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 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 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 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2021/3/30
第五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代数分配法 2、特点及适用范围: 分配结果最正确,但有时计算工作比 较复杂,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宜在计算 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
2021/3/30
承上例:
电费分配率=4740/23000=0.21(元/度)
账务处理:
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2163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630
制造费用
1680
管理费用
252
营业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021/3/30
15 4740
承上例:
水费分配率
=(2065+630)÷(41300-10000)
第五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本节学习目标:
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内容,帐 户设置;掌握辅助生产成本 的归集、分配 与核算;理解各种分配方法的优劣及其选 用。
2021/3/30
第五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本节学习内容:
辅助生产成本的概念;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成本会计学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 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下)
2021/3/30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第三节 工资薪酬费用的核算 第四节 其他费用的核算
第五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六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七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合计 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 = 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 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 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 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乙产品 5220贷:原材料 8715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材料成本差异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 19000/20000 = 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20000/40000 = 0.5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20200/38500=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合计 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合计 7428(元)1)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 750—— 运输 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950——运输 75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1572管理费用 742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8800——运输 20200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合计 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5=25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4000×5=2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1000×5=5000(元)合计 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直接燃料及动力) 1200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直接燃料及动力) 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供水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管理费用 9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27500——供电车间 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供电车间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21000/(500+200) =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3600/(500+100)=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8400/(500+100)=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1400(元) 4)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5400/(500+100)=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95002.(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7500)/(8000+2000)=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8000×1.1=8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000×1.1=2200(元)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500+3500)/(4000+1000)=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4000×1.2=4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1.2=1200(元)4)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4000+1000)=0.8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168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分批法(1)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402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成本402 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投产日期:2月完工日期:3月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公司(2月提前完工2台)(2402 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元)402 批号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 =2306(元)2.平行结转分步法(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8500/(335+30+20) =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100=33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100=5000 (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680/(335+30×40%+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40=128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8350/(335+30×40%+20)=5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50=1675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50=1600(元)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200 /(335+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0×40=8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0700/(335+20×50%)=6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60=201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60=6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7600/(335+20×50%)=80应计入产品的份额=335×80=2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80=800(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3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7 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分类法(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下表(2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12750÷25500=0.5制造费用分配率=38250÷25500=1.52.定额法(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000-100)+9000-8100=1800(元)(2)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200-97)÷(8100+1800)=-3%(3)材料成本差异=(9000-97)×(+1%)=89.03(元)(4)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8100×(-3%)=-243(元)(5)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1800×(-3%)=-54(元)(6)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8100-243+89.03+100=8046.03(元)(7)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1800-54=1746(元)3.标准成本法(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000×2×2=28000 (元)(2)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预算)差异=14700×1.8-15000×2=-354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14700)×2=+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7000×2)×2=+1400(元)第 10 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成本会计习题(3)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一、单选1.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科目。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C废品损失 D营业费用2.企业在生产多种产品时,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属于()A直接计入费用 B间接计入费用C间接生产费用 D制造费用3.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计()A基本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 D待摊费用4.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计()A制造费用 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5.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费用为6000元,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200公斤和300公斤。
根据此计算的燃料费用的分配率为()。
A.12B.20C.30D.60二、多选1.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材料,按照用途进行归类,生产产品耗用、生产车间耗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应分别计入()科目。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2.按照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时,应借记()A基本生产成本 B应付职工薪酬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3.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应包括()A 印花税 B房产税 C车船使用税 D土地使用税4.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工资,按照其用途应分别借记()A销售费用科目 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C制造费用科目 D管理费用科目5.产品销售过程、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筹资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分别借记()A销售费用科目 B在建工程科目C管理费用科目 D财务费用科目6.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是()A生产工人工资 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车间技术人员工资 D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第三节-第六节习题一、单选1.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2.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进行交互分配时是在()A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B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之间进行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在()。
成本会计学(第0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 集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Slide 1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 的归集和分配
§3.1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3.2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4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3.6 期间费用的核算
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基本生产耗用
“基本生 产成本”
辅助生产耗用 分别计入
“辅助生 产成本”
各车间耗用
“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耗用
“管理费用”
Slide 13
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某产品的原材料 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 =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原材料 ×消 耗 量 定 额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 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 消耗量之和
辅助生产车间
未设“制造费 用”明细账
参照基本生产车 间费用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成 本”
Slide 7
5.期间费用
产品销售的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的费用
筹资费用
“销售费用”
“ 本
管理费用”
年
利
“财务费用”
润
”
Slide 8
4.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成果类
产品的重量 体积 产量 产值
常见分配标准
消耗类
生产工时 机器工时 原材料消耗量或原 材料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直接用于产品生 产并专设成本项 目的各项费用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2019/11/16
4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 对于直接用于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 应先记入“制造费用”总帐科目及所属明细帐有关的费用 项目,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转入或分配转入“基本 生产成本”总帐及所属明细帐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 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应该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即分 配依据的标准与分配对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而分配结 果比较合理,而且分配标准的资料比较容易取得,计算比 较简便。
2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第二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五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第六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2019/11/16
3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 产品成本明细帐是按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和登记 的,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C产品
240
单位产品 消耗定额
材料定额 分配 消耗量 率
分配 金额
2.4
288
4.8
864
7.2
1 728
7 200 21 600 43 200
合计 —
—
2019/11/16
2 880
25 72 000
11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 对该种方法的评价: • 此方法 能够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
况,便于加强原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但计 算过于繁琐.
3 五五摊销法 领用的同时摊销50%;报废的同时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的其 余50%。
2019/11/16
23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成本会计第三章学生练习题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一、名词解释1.低值易耗品4.五五摊销法11.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13.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15.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19.废品的报废损失l8.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5.间接计人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以后分别记人各产品成本明细账及有关成本项目。
6.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以及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分别记人“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
8.购建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不计人产品成本,应计入期间费用。
11.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人费用。
13.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15.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18.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不计入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
20.在采用计件工资形式下,如果是生产多种产品,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工资费用,然后再记人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工资及福利费”项目。
22.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应记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方,按照他们的工资额和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实际工作中则记人“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24.基本车间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应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修理费一起间接计入产品成本。
25.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26.每月预提利息费用时,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30.凡是受益期与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采用待摊或预提的办法来处理。
33.所有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一律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34.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受益多的车间排列在前面先分配出去,受益少的车间排在后面后分配出去。
费用在产品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与归集

零售业的费用分配与归集案例
总结词
零售业的费用分配与归集通常基于销售 额、商品类别或店铺类型。
VS
详细描述
在零售业中,费用分配与归集通常基于销 售额、商品类别或店铺类型。例如,一家 大型连锁超市可能会根据销售额比例将总 部费用分摊到各个分店;或者根据商品类 别将仓储和物流费用分摊到不同商品上。 此外,零售业还需要考虑促销活动、广告 费用等间接费用的分摊和归集。
提升管理效率
合理的费用分配与归集有助于企 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管理效 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费用分配与归集的基本原则
实际发生原则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分配与归集, 不得虚构或提前确认费用。
受益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各受益对象“谁受益、谁承担”的 原则,将费用分配至相应的产品或期间费用。
公平合理原则
期间费用定义与分类
管理费用
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 各项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等。
销售费用
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 用,如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
财务费用
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 项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
产品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目的
准确核算产品成本,为企业的经营管 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合理归集期 间费用,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 和提高经济效益。
费用分配与归集的重要性
提高成本核算的准
确性
通过合理分配与归集费用,能够 更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为企业 制定销售价格、进行成本分析等 提供依据。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对费用的分配与归集,企业 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产品或业务 的盈利状况,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各章例题

成本会计各章例题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1.某企业8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耗用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
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修理车间单位成本元。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与归集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须经过三道加工工序完成,原材料分别在各个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甲产品单位成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50 元,其中,各工序投料定额分别为150元、75元、25元。
200×年6月末盘点确定的甲产品数量为350件,其中,各工序分别为90件、130件、130件。
则每道工序的在产品投料程度及约当产量是多少2.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定额工时为80小时,各工序分别为10小时、30小时和40小时,200×年6月末盘点确定的甲产品数量为180件,其中,各工序分别为40件、80件和60件。
则每道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及约当产量是多少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三道工序连续加工制成。
原材料在各道工序开始时投入。
甲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在产品数量、废品数量如下:有残料元入库,其在第二道工序的平均加工程度也为50%。
月初及本月甲产品生产费用资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假定该企业单独设置“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4.某企业丁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按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200×年6月末丁在产品数量100件,完工产品500件,原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单位成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单位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为8小时,小时人工费用定额为4元,小时制造费用定额为3元。
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原材料80000元,直接人工26000元,制造费用18000元。
5.丁产品完工10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投料80%,加工程度40%。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300元,单位产品工时定额20小时。
费用在各种产品及期间费用分配和归集.ppt

925
——
计时工资
136 126 110 88 63 523
分配率 1.4818
计件工作
201.52 186.71 163 130.40 93.37 775(已知)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二)工资的计算和发放
3.工资的发放
工资结算表
工资结算汇总表(分配依据)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发工资数)
分配金额 600000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间接材料费用分配表
2009年 12月 5 日
产品 名称
单位消 耗定额 (公斤 /件)
本月产 材料消耗总 分配率? 分配金额
品实际 定额 ?
④=⑤合计 ?⑤
数量 ③= ①*② / ③
= ③* ④
甲产品
30 1200 36000
450000
乙产品
15 800 12000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一)材料发出核算的原始凭证
1.领用材料:
领料单:一次使用
限额领料单 领料登记表
可多次使用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领用部门:生产车间 仓 库: 材料仓库
领料单 2009年4月5日
编号:001
编号
类 别
材料名 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请领 实发
金额 单价
甲材料
公斤 2 000 2 000
——“在建工程” 7)无形资产研发人员工资:
——“研发支出”
工资费用分配表(原始凭证) *年 *月 *日
应借科目
基本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 本 制造费用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机修车间
基本车间
直接 计入
4000 3000
成本会计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归集和分配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
• 对于直接计入生产费用,可以根据原始凭证 来编制记账凭证,直接计入相关的各种产品 的明细分类账中去。
• 对于间接计入生产费用,则应该采用科学合 理的方法进行分配,编制费用分配表,再计 入到相关的各种产品的明细分类账中去。
2020/6/18
本月产品
直接计入费用
甲产品
企
成本费用
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 §3.1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概述 • §3.2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 §3.3 外购动力费的归集和分配 • §3.4 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的核算 • §3.5 职工薪酬的核算 • §3.6 其他费用的核算 • §3.7 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2020/6/18
§3.1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概述
2020/6/18
材料费用分配表
产品 名称
产品 数量
单位 定额
分配 标准
分配率
分配 金额
甲 400 1.2 480
2496 0
乙 300 1.1 330
1716 0
合计
-
-
810
52
4212 0
2020/6/18
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2)
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业
产品
发
生
成本
间接计入费用
乙产品 丙产品的 全Fra bibliotek费用……
部
非本月产品
生
产
成本费用
要
素
费
用
非产品
应计入本月损益的期间费用
成本费用
(期间费用)
不计入本月损益的期间费用
2020/6/18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方法
费用在产品和期间费用的分配和归集

如产品重量,产量,生产工时,定额费用等 2、基本计算公式
费用分配率 = 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 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 = 该对象的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率
2
3、要素费用的账务处理
成本会计
直接用于基本生产的要素费用,记入“基本生产 成本”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要素费用,记入“辅助生产 成本” 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 要素费用,记入“制造费用” 其他分别记入各期间费用和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等账户
10
成本会计 2、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表3-1】P30
3、材料费用分配核算的帐务处理
银行存款
材料采购
原材料
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实际
实际 计划
计划 计划
计划
节约 超支
蓝字
材料成本差异
红字
超支
蓝字 红字
节约
11
成本会计
(二)燃料费用的分配
• 其程序和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基本相同。
1、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产品 成本明细帐中应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存 货核算应增设“燃料”一级帐户;燃料费用分配表应单 独编制。
24
1)工资费用分配方法
成本会计
• 生产工人工资中的计件工资,属直接人工费用, 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帐;
• 计时工资及其他工资一般属间接人工费用,应 在各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分配标准:产品的生产工时 (实际工时或定 额工时)
• 分配公式: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二、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向外单位购买的电力、热力、煤气等 各种动力所支付的费用,进行外购动力费用核算,一是 动力费用支出的归集核算,二是动力费用分配核算。
一般通过 “应付账 款”账户
核算
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 ,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 数量以及动力单价计算;在 没有计量仪器的情况下,要 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 之间进行分配。
16000度电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代数分配法
【分析】当企业存在两个辅助车间且它们之 间存在业务往来时,就会出现两车间借方费 用无法完全归集,进而无法顺利进行贷方分 配的局面,整个分配过程陷入死循环状态。
【对策】既然我们分配的瓶颈在于借方部 分费用的缺失,那我们就“按图索骥”, 把缺失的部分设为未知数,通过寻找等式 关系确定方程,并进行求解。
二、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参考答案
甲、乙产品动力费分配率= 32500/(6400+3600) =3.25(元/小时)
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3.25×6400=208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3.25×3600=117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800
--乙产品
教案 《成本会计》——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吴小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间接费用的分配原理和方法,学会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了解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特点和具体费用种类,能够熟练进行核算;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两种归集方法,根据企业实际和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正确选择运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熟练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了解制造费用的特点和具体内容,掌握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计算,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账户正确进行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了解期间费用的内容,熟悉各项期间费用的核算。
教学重点:材料费用的分配,职工薪酬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教学难点:原材料费用采用定额类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教学课时:14课时教学内容:一、要素费用的核算企业每月应将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如实地加以反映,并按照它们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进行归集与分配,以便将计入产品成本的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确定每一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构成,并计算产品成本。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程序是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各种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如前所述,费用按经济内容可分为九个要素费用,其归集与分配的核算内容、程序、方法分述如下:(一)材料费用的分配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
在工业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消耗着各种材料,这些材料或同一种材料有着不同的用途。
有的直接为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有的为生产几种产品所耗用,有的则属车间、部门一般耗用。
在通常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是按部门、按用途和按受益对象来分配的。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无论是外购的或是自制的,都应该根据审核后的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的具体用途归集。
成本会计模拟实习实验报告讲解

(三)人工费用的分配和归集
1.工资费用分配—工资费用分配表。2011年03月31日,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和生产工时统计表,编制北京力豪实业有限公司工资费用分配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工资费用分配率=某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产品应分配计时工资=该产品生产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3.材料费用的分配。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时,计算公式如下:
(1)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本月投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2)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待分配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总额/各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之和(3)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领料单1,领料单2,领料单3,入库单以及定额耗用表,编制北京光华纸制品有限公司2011年04月份的材料费用分配表。
2.实际成本计价法。采购原材料—材料采购,根据银行进账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编写记账凭证。借记在途物资,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2011年07月02日)。2011年07月06日,北京力豪实业有限公司将本月02日采购的导热膏验收入库,根据入库单和销售单,编写记账凭证,入库时材料增加,按实际成本结转,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领用原材料—填制领料单。领料单是由领用材料的部门或者人员(简称领料人)根据所需领用材料的数量填写的单据。其内容有领用日期、材料名称、单位、数量、金额等。为明确材料领用的责任,领料单除了要有领用人的签名外,还需要主管人员的签名,保管人的签名等。领用原材料—结转领用材料成本,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因此材料减少,贷记“原材料”科目;产品耗用原材料,成本增加,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
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哪些费用需要分配? 为什么要分配? 该怎样进行分配?
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
分配对象
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
通过分析,可以回答上述问题。
哪些费用需要分配——直接生产费用中的 间接计入费用。
为什么要分配——多种产品共同耗费的直 接生产费用,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 等费用。由于生产成本账户中有专门的成本项 目反映的,无法直接计入,只能采用分配方法 计入。
2、选择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的类型 成果类——即与产品本身特征有关的,如
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等。 消耗类——实际消耗的生产工时、机器工
时、工资、材料等。 定额类——指消耗量或费用的限额如定额
工时、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
3、计算费用分配率
费用分配率——单位分配标准应负担的费 用。
4、计算费用分配额
• 学习内容
– 要素费用的分配与核算(材料、人工、折旧 及其他费用)
–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与核算; – 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核算; – 生产损失的核算。
第一节 费用要素的分配与核算
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 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三、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四、人工费用的核算 五、折旧费用的核算 六、其他费用的核算
–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 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 耗量× 材料费用分配率
运用方法2计算如下:
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2、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560×4.8=2688(元)
“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 “假退料”手续:本月“退料单”,下月初“领料单”
计算消耗量:“连续记录法”或“盘存计算法” 2、实际成本法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 计价法。
月末,“收料凭证汇总表”、“发料凭证汇总表” 会计分录:
3、计划成本法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1、分配原则: • 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
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 料”成本项目;
• 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 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 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分配标准的确定原则:合理与简便 • 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小有密
切联系。 • 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
• 方法1:
–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 定额消耗量之和
–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 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 数量×材料单价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 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 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 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 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 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说明
要素费用——劳动要素的消耗,材料、人 工、折旧等。
分配——从账户中转出,如领用材料、分 配工资,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待摊费用摊销,计提预提费用等。
归集——转入某个账户,如领用的材料转 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等。
分配与归集——实质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与 终点、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运用方法1计算如下: 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 4 =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合计 1200(公斤)
费用分配方法
1、确定分配对象 要把什么费用分配掉——间接计入的直接
生产费用,如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费用。
2、选择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是成本核算合理与准确与否的关 键。因为分配对象一般是已知的、客观点,而 分配标准需要选择,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
分配标准应当与分配对象有比较密切的联 系,甚至是因果关系。
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 × 4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 × 4 =2112(元) 合计 4800(元)
• 方法2:
•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 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公式如下: –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 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
说明
从本章开始,进入成本费用核算的具体内容 和具体过程,即从要素费用分配开始,一直到 算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为止。
本章讨论的范围:生产费用——即应该计入 成本费用的要素费用,不包括非生产经营管理 费用。是以第二个费用界限为逻辑起点展开。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40×4.8=2112(元) 合计 4800(元)
(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 某产品某材料定额费用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费用定额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消耗定额×该材料计划单价
按分配标准将分配对象分配给应负担费用 的产品或项目。
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的分类
1、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划分 •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修
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相应账户的设置 • “原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账户。
(二)材料发出的核算 1、材料发出的凭证:
3、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 • 定额消耗量比例 • 定额费用比例 • 产品产量比例 • 重量比例 • 体积比例等
4、分配的一般方法:(计算的基本公式): • 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
• 分配率=分配对象的总金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 之和
•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分配对象=该种产品的分配标 准×分配率
(1)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