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双雄”罹难记
关于井冈山精神论文
关于井冈山精神论文伟大建党精神,指的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井冈山精神论文【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井冈山精神论文同志们:我们今天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井冈山革命圣地,旨在追溯思想信念之源,补足精神之“钙”,从革命圣地汲取源头活水,追寻党的光辉足迹,感受信仰的伟大力量,进而在公司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汇聚全员力量确保公司改革取得成功,确保“专业化国际化X公司”战略定位落地,确保实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我们走进井冈山革命圣地,要思考好、探讨好、领会好“三大问题”,一是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要学习井冈山精神三是如何践行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今天,我是第二次走上井冈山,但心情仍然是激动的,态度仍然是庄重的。
可以说,井冈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滔滔赣江畔,巍巍井冈上,82前,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岁月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在这里开创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从此,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这里燎燃,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从这里开辟,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基石从这里奠定。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辈在战火中用鲜血和生命孕育而成的。
井冈山精神不仅是当年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也仍然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继往开来!为什么要学习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加强党性的必修课。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的,在革命的峥嵘岁月中,它以丰富的历史底蕴、卓越的道德典范、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
井冈缅怀_高一作文
井冈缅怀重登五百里,逆溯八十年。
腥血鏖战地,多少是硝烟?当时浊浪急,蒋汪大叛变。
前贤纷举义,枪杆夺政权。
无奈兵力薄,奕局仍凶险。
古城思教训,三湾大整编。
规谋根据地,主动联王袁。
筹款打土豪,武装占地盘。
宁冈至永新,亲民作调研。
土地革命起,济贫均分田。
六项注意拟,三大纪律严。
参军送粮忙,工农热情添。
东德雄师会,意义大事件。
饮马茨坪水,插旗井冈巅。
敌军大围剿,重兵把关前。
经济遭封锁,墙土熬硝盐。
军长类伙夫,每日五分钱。
野菜糙红米,南瓜分外甜。
朱德三扁担,挑粮百里远。
收缴战利品,铸币成银元。
茅坪八角楼,宏躯映窗帘。
油灯燃一芯,光芒诞两篇。
著名黄洋界,坚守倚天险。
退敌少胜多,民众纷驰援。
小井军医院,板房三十间。
简陋难置信,医材竹木兼。
菜刀施手术,临床少药棉。
绷带洗还用,石灰供消炎。
师长张子清,腿伤惜用盐。
留赠重病号,感染命归天。
敌军偷袭至,被捕百三员。
机枪狂扫射,热血溅稻田。
曾志十七龄,临产忙建院。
时任总支书,操劳心血捐。
红军撤主力,托孤名未选。
悠长廿四载,母子始团圆。
嘱莫贪富贵,长为守林人。
八旬瞑目日,还伴烈士眠。
湘女伍若兰,文武智勇全。
书法诗章达,弹发左右炫。
朱总挚爱才,麻胡结良缘。
反剿落敌手,摧残志弥坚。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刑惊地狱鬼,泪洒天庭仙。
剖胎剁成泥,分尸四不连。
悬首睁怒目,攥恨赴黄泉。
闻风英雄叹,仰啸恸苍天。
追思难抑止,从此酷爱兰。
幽香三千盆,浓情炽连绵。
彭滕统军来,会师第二遍。
转战赣闽后,星火劲燎原。
圣地抬望眼,松青百花鲜。
英魂十五万,傲立天地间。
政权懂必武,丹青涂向前。
井冈斗争史,万古恒流传!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井冈山心得体会500字(优秀8篇)
井冈山心得体会500字(优秀8篇)井冈山心得体会500字篇1首先感谢领导组织的这次团干培训班,让我们有机会重温了斗争时期共青团的历史和光辉历程,悼念红军革命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结合井冈山革命历史及铁路团委发展实际,组织编排以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让学员通过教育培训,感悟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能力。
以下就5天的培训学习谈谈心得体会。
1、多样化培训学习,体会红色革命。
团干部在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听讲解员讲述红军历史。
并先后参观茨坪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旧居,这些领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居住条件异常艰苦,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革命领袖和红军战士以及井冈山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与红军后代面对面”互动环节,通过老红军后代袁文才孙子、王佐孙子、曾志孙子等谈话和交流,让我们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理解老红军的革命情怀,最难忘曾志老红军为了革命舍弃三个孩子,为她的铁骨柔情潸然泪下。
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小井红军烈士墓,以及在黄洋界的体验式教学,让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感受了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2、综合素质提升,适应团内工作需要。
随着铁路政企分开后,铁路进入了机制转换年,铁路发展步伐加快,团委要紧跟发展的步伐,首先就是要提高团内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
本次培训,给我们设置了管理学、市场营销、人际沟通、团内宣传等一系列专题教学,并邀请江西院校的大学教授以及中青报记者给学员授课,进一步提高了各局团干部的综合能力,适应铁路团委发展需求。
3、青工安全生产PK赛,展示铁路风采。
认真贯彻落实铁道团委开展青工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各铁路局团委都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本次培训班,最精彩的一个课程也是围绕青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创意PK赛,三个团队利用每天晚上的休息时间,结合众人之力,开动脑筋,创作出了提出新颖,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让大家看到了团干的风采。
同时,在结业典礼上,每个团队都表演了一个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示了铁路青年的朝气与活动。
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中)0001
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中)1927 年10 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了创立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由此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始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山中现存有30 多处革命遗址,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遗址有10 处。
1982 年,井冈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位于井冈山市龙市镇。
1985 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建,于1986 年动工,1987 年建成开放,萧克题写园名,宋任穷题写“怀念堂”堂名。
张震为吊唁堂题写“井冈雄魂”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安放了陈毅、谭震林、滕代远、杨得志、陈正人、刘型、朱良才、陈士榘、谭甫仁、杨梅生等20 余位革命先烈的部分骨灰,迁葬了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英烈袁文才、宛希先、陈毅安等井冈山著名英烈的忠骨。
1997 年该园被列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井冈山市茨坪北山。
1987 年10 月,井冈山人民为了纪念和缅怀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先烈们,筹资在茨坪的北山建起了这座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塑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门庭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字是由宋任穷题写;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 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井冈山碑林”五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雕塑园园标为老红军萧克上将题写;1997 年10 月,由邓小平题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井冈山革命故事(69篇)
井冈山革命故事(69篇)附件井冈革命故事目录第一篇坚定执着追理想1.三湾改编铸军魂 (5)2.?排头兵?的故事 (7)3.真正的英雄 (9)4.举着红旗干到底 (11)5.毛泽东被?开除党籍? (14)6.井冈山第一个女红军——贺子珍 (15)7.莲花一支枪 (17)8.宛希先勇斗叛徒 (19)9.龙源口大捷 (21)10.杨开明英勇献身 (24)11.吴月娥舍身跳崖震敌胆 (25)12.贺页朵不忘初心的入党誓词 (27)13.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 (29)14.蓄须立志的王尔琢 (31)15.谢甲开宁死不屈 (33)16.?一战成名?的朱云卿 (36)17.五军虎将贺国中 (38)18.小井浩气长存 (41)19.历尽沧桑的学习笔记 (42)20.周介甫跳崖不死 (44)21.蔡德华的笔记本 (46)—1—22.碧血丹心刘仁堪 (47)23.曾宝华誓死护印 (49)24.凋谢的井冈兰 (51)25.克诚千里找党 (53)26吴仲廉投笔从戎 (56)27考验人生 (58)28国际歌声找同志 (61)29?刘真精神不死!? (64)第二篇实事求是闯新路30.文家市转兵 (66)31.赣南三整 (68)32.八角楼的灯光 (70)33.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72)34.茅坪安家 (73)35.毛泽东保护天主教堂 (76)36.三释俘虏兵 (77)37.十六字诀的由来 (79)38.井冈山农民首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 (80)39.毛泽东夏幽遇险 (81)40.毛泽覃乔林建党 (83)第三篇艰苦奋斗攻难关41.朱德的扁担 (86)—2—42.毛委员带头打草鞋 (88)43.朱军长睡地铺 (89)44.毛泽东的三张发票 (91)45.张子清师长献盐 (93)46.朱军长与团结菜 (95)47.朱军长怎么成了?伙夫头?? (97)48.井冈山走出的?皮箩将军? (99)49.曾志魂归井冈 (100)50.彭家女将 (103)51.红军?大管家? (106)第四篇依靠群众求胜利52.毛委员坐上席 (109)53.黄洋界上炮声隆 (111)54.一罐食盐的历史见证 (113)55.毛泽东赴?鸿门宴? (115)56.一个红枣也不能动 (117)57.龙关秀巧送粮 (119)58.毛委员送棉衣 (120)59.?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122)60.党代表罗荣桓 (124)61.?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127)62.毛委员改政纲 (129)63.泥腿子县长 (131)—3—64.朱军长赔壶 (134)65.聂槐妆送盐 (135)66.永新困敌 (137)67.彭德怀发银元 (139)68.米缸的故事 (141)69.打败江西?两只羊? (144)—4—第一篇坚定执着追理想1.三湾改编铸军魂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
魂归井冈的英烈们
两个地 方开辟专 门的地方 ,安放他
3 5
们 的 骨灰 以慰 其英 灵。
王 辉 球 (91 20 ) , 1 1— 0 3 江 西 万 安 人 。
一
、
安
12 年 在 遂 川 县 97
息 于 井 冈 山
当店 员时 ,参 加
了 赤 卫 大 队 。
小井红 军烈士墓 ,位 于井 冈山茨坪 西北面 6 公里处 的
随着 岁月的风吹雨打 ,这些长眠 在红 土地的烈士们的
坟墓大都湮没于荒草丛 中。 目前 井冈山保 留完整的红
小井村 ̄ / 溪旁 ,此墓安放 了在小井红军 医院遇难 的 LJ x 红军伤 病 员的大部分 遗骨 。一 处是茅 坪红军烈 士墓 ,
任工农 革命军 第 3 营第 7 连文 书 ,12 年 1 98 月担任 营
队长、副官、副官长、卫 生队队长 ,参加 了著名的古 田会议。 15 年被授予 中将军衔。1 8 年 7 95 97 月在北京
逝世 ,同年 8 月将骨灰安放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 园。
部文 书 ,营党 小组 组长 ,同年 5 月担任 3 2团宣传 干
事 ,连党代 表 。 15 年 被授 予上将 军衔 。现 井冈 山 95 革 命 烈 士 陵 园 的 园标 ,即 为 宋 任 穷 18 9 7年 题 写 。 2 0 年元月宋任穷在北京逝世 ,20 年 5 ,其 骨灰 05 06 月 被安放在井冈山革命烈 士陵园。 何 长5 (9 0 -9 7,湖 南华容人 。12 年 9 21 0 - 18 ) - 97 月
的遗 骨 。一处 是 大井红 军 烈士墓 ,
位于大 井村背 的 山岗上 ,此 墓安放 了在 大井壮 烈牺牲 的 10 6 多位革 命
井冈山沦陷后 红军多次夺回未果
人合 心 , 马合 套 。
I f
蚁 事 ・ 鎏 金岁 月
客籍 民众 中实行 反革 命 的
这次 红六 军 队伍 “ 搜 阻击 红军 ,另 以数 人保 护 计 划 没有实 现 ,不 过这 时 对方 这一 手 , 自己带着 一 井 冈 山还 没 有 完 全 沦 陷 , 个班 进行 追击 。战士们 已 收复 井 冈山 的任务 还没 有 经看 见 了凭借 田埂 的高岸 正式提到 日程上来 。 红八 营在 阴 阳 山击 毙 向 山上 逃 去 的谢 角 铭 , 瞄
◎孙 伟
多次夺 回未果
袁 文 才 、王 佐 被害 后
井 冈山沦 为 白区 1 9 3 0年 2月 2 4日, 在 江西永 新 县城 ,井 冈山农
令 人 …… 切 齿王佐 被“ 左” 倾领导者错 杀 , 其 带 到 永 新 的部 队被 改 编 。 这 件 事迅 速传 遍 了湘 赣边 界 ,在敌 我双 方都 引起 了
故事 ・ 鎏金岁月
井 冈 山是 中国共 产 党创 立 的
第一 块农 村 革 命根 据 地 ,但 是 从
1 9 3 0年 4月 以后 ,这 里 成 了 白 区 。
在此后 十几年 的时 间里 , 红 军从 未
放 弃过 这块 土地 , 一直在 寻找机 会 夺 回井 冈山 , 然而 , 由于种种原 因 , 这 些 努 力都 无 一 例 外地 失败 了。
●谚 语
“ 不 正确 之执 行 ” 。信 中恳 切地 表示 “ 舍 共产 而 无他 从” “ 若得 奉命 , 自当然 加 倍 工作 ” “ 期待 上级 之 明 了 我们苦衷也 ” 。 在 当 时 ,用 信 的方 式 向上 级反 映湘 赣边 界 特委 诛戮袁 、 王 的严 重错 误 , 完 全 是 符 合 党 内 组 织 原 则 的 ,但 最后 结果 与 他们 的 期 待 大相径 庭 ,信有 没 有 送 达都 不得 而 知 ,上级 党 组 织并 没有 派人 向他们 作 出解 释或进行安抚 。相反 , 在 当时的宣 传上 ,中共 赣 西 南特 委西 路行 委仍 坚持 说 袁文 才 、 王佐有 罪 , 是革 命 的敌人 , 理应 被杀 。 这样 来, 袁、 王 旧部觉得 咽 不 四 军 第 三 十 二 团 相 差 无 下 这 口冤 气 ,从 内心无 法 几 。 保卫团分别盘踞茅坪、J 芯 理 解和 接受 这一 现 实 。另 茨坪 、 大小五井等山区 , 在I
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1000字作文
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年级:初一字数:1000字体裁:日记3月31日,我们青云中学七年级的师生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井冈山。
这次去井冈山是我们的一次红色之旅活动,目的是让我们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
一路上听导游姐姐不停地介绍井冈山:“井冈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井冈山,是一个绿色的宝库。
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
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在两天的时间中,我们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战斗、生活过的遗址遗迹:黄洋界,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大井村,井冈山雕塑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井村”。
在去大井村的路上,我一边欣赏着窗外开得正艳的牡丹花,和少许的兰花,一边听着导游姐姐的介绍:“井冈山有大小五井,大小五井所指的是井冈山上的五个村庄: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
峰峦叠嶂的群山层层环抱着五个村庄,其形状如一口口井,因此而得名。
大井是五个村庄中最大的一个村子,所以人们称之为‘大井’。
大井是当年毛主席的故居。
大井村犹如一个井口,村子周围全是高耸的山巅,在这个貌不起眼的小村子里,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红军在这儿进行着史无前例的革命斗争下了车,导游姐姐就说:“同学们这就是大井村了!”然后就带领我们参观大井村。
首先,我们看到了两棵树,听着导游姐姐的讲解才知道这是两棵神奇的树。
一棵是柞树,一棵是红豆杉,它们相依相傍,生长在毛主席旧居的屋后。
树木葱茏,依稀能想象出它们当年为主席批阅文件时支撑的一片荫凉。
据说这两棵神树与毛主席经历了三生三死。
所以这两棵树被当地的老百姓尊称为“市树”。
这两棵树非常的强壮,虽然没有过多的花叶来修饰它,可是从它的枝干中依然可以让我体会到它坚韧不屈的品格,就如我们的革命战士在敌人面前永不低头一样。
我们接着参观了毛主席和朱德等一些伟人的房间。
1929,红军的生死之路
1929,红军的生死之路作者:***来源:《党员生活·中》2020年第02期一1929年1月4日,井冈山下,江西永新县柏露村的一所普通民居里,一群面色严峻的人在商量关乎生死的大事。
主持会议的是红四军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
与会的有红四军负责人朱德、陈毅,红五军负责人彭德怀、滕代远,湘赣边界特委及宁冈、永新各县委负责人袁文才、王佐、何长工、谭震林等60多人。
从1928年7月开始,由于井冈山红色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和江西省主席朱培德调集了两省军队6个旅、18个团,兵分五路向井冈山发动“会剿”。
在敌人长时间封锁下,井冈山面临空前的困難。
如何应对国民党军的“会剿”,与会者争论激烈。
根据余伯流、陈刚的《井冈山根据地全史》记述,当时有三种意见:一派主张依靠井冈天险,诱敌深入,待其疲惫后消灭之。
第二派主张红军死守井冈,估计两个月可以获胜。
第三派认为红军应转到别处另图发展。
毛泽东属于第三派。
会议最后决定,由朱毛带领红四军主力下山,向赣南突围。
彭德怀、王佐部队留守井冈山,保护伤病员。
边区特委由谭震林负责,配合作战。
1929年1月14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28团和31团共3600余人,悄悄下了井冈山,向赣南行进。
二1月19日,红四军占领崇义县城。
22日,占领大余县城。
大余有钨矿,相当富裕。
红军本想在这里休整一下,还打算发动群众,在当地建立革命政权,但仅仅住了三天,就遭到赣军李文彬旅的袭击。
朱毛红军遭到下山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各部之间失去联络,毛泽东、朱德与前委机关也都跑散了。
部队且战且走,从广东南雄转入江西信丰境内,情形依旧没有好转。
为摆脱敌人,红军每日平均急行45公里以上,沿途经过的山岭皆冰雪不化,困苦加甚。
红四军进入赣粤闽边界的寻乌县境后,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闻讯赶来。
古柏说,寻乌境内有个罗福嶂,地形如同井冈山,可以坚守,还有土豪可打。
按照古柏的指引,2月1日,红军来到吉潭镇项山脚下的圳下村宿营。
井冈星火
井冈星火——突围下山 2005-09-09 15:55:01 中青网红五军上井冈,敌人更恐慌。
湘、赣两省“会剿”总部在萍乡成立,共调集了6个旅18个团,以对红军总兵力不到6000人的五倍之众分五路向井冈山杀气腾腾地扑来。
这次一改前两次“会剿”以江西方面唱主角的惯例,湖南军阀何键宣誓就任代总指挥(总指挥为鲁涤平),扬言半个月内踏平井冈山。
1929年1月4日,在宁冈柏露村,前委书记毛泽东召开了前委、湘赣特委、各县县委、团特委和四军、五军军委的联席会议。
大敌当前,又天寒地冻,60多位与会者经过历时4天的会议,听取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精神的文件传达(半年以前已在苏联莫斯科结束了的全国党代表大会文件日前才传递送到井冈山);研究如何粉碎这次大规模“会剿”的方略,作出了几个关系到井冈山命运的重大决定:红四、五军混编,五军四、五纵队编为四军第30团,彭德怀任红四军副军长兼30团团长;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采取“围魏救赵”战术,以打破目前重兵包围而红军给养难维持的局势;留下红五军和红四军的第32团坚守井冈山。
柏露会议后,前委和毛泽东他们又进行了紧张的调兵遣将,留下正在养伤不便行动又熟悉井冈山的张子清任五军参谋长,陈毅安、陈伯钧等人为军部参谋;调何长工任宁冈县委书记兼32团党代表;将刘辉霄和袁文才分别调任前委秘书长和四军副参谋长,离开宁冈随四军远征。
加上上年底,已安排永新的赤卫大队长刘作述和四军干部鄢辉统一指挥茶陵、永新、宁冈三县的地方武装,守卫另一块军事根据地九陇山,与井冈山形成了山上山下互为犄角的阵势。
积雪皑皑,漫天皆白,70年前的井冈山比现在寒冷得多。
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四军主力3600多人从小行州、下庄一带集结出发,告别战斗、生活了一年有余的井冈山。
很多人都以为与过去征战一样,打破了围剿又会回到这座养育了他们的井冈山,谁也没想到,此一去竟是瑞金——遵义——延安……毛泽东自己也没有想到,此一去是“三十八年过去‘才’千里来寻故地”。
井冈井冈第四幕观后感
井冈井冈第四幕观后感
这一幕一开场,就像是把我一下子拽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井冈山岁月。
舞台上的布置特别逼真,那山峦起伏的背景,就像真的井冈山一样,让人感觉自己就站在那片红色的土地上。
演员们的表演那是相当出彩。
我看到战士们穿着简陋的衣服,眼神里却透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他们的动作特别有力量,每一个步伐、每一次挥臂,都像是在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和对胜利的渴望。
特别是有一场战斗的场景,战士们呐喊着冲向敌人,那声音震得我心里都跟着热血沸腾起来,感觉自己也想跟着冲上去。
还有那些表现军民鱼水情的部分。
老百姓们给战士们送粮食、照顾伤员,那种真挚的情感,从演员的表情和动作里就满满地溢出来了。
就像看到一家人互相照顾一样,特别暖心。
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为什么井冈山能够成为革命的摇篮,那是因为有这样紧密团结的军民关系啊。
再说说音乐,那配乐简直是神来之笔。
战斗的时候,音乐激昂得就像汹涌澎湃的潮水,推着剧情不断往前发展。
而到了温情的时刻,音乐又变得轻柔舒缓,像涓涓细流淌进心里。
看完这一幕,我就像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历史课。
它不是那种干巴巴地给你讲历史,而是用舞台上的每一个元素,把井冈山的精神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眼前。
我觉得这种演出特别有意义,让像我这样的现代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年井冈山革命的伟大,也让井冈山精神更加深刻地印在心里啦。
这可比光看历史书过瘾多了,真希望还能再看一次呢!。
井冈三杰的故事
井冈三杰的故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讲讲井冈三杰的故事。
你说这井冈三杰啊,那可真是了不起!就好比是黑夜中的三颗璀璨星星,照亮了革命的道路。
王佐和袁文才,那可是井冈山的本地人呐!他们就像那山上的青松,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王佐呢,有着一股子机灵劲儿,带着他的队伍在山里神出鬼没的,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袁文才呢,也是个有胆有识的好汉,和王佐一起守护着井冈山。
他们对这山里的一草一木那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敌人想偷偷摸摸进来,那简直就是做梦!
还有一个陈正人,他呀,就像是革命的一把火,熊熊燃烧着热情和斗志。
他为了革命事业东奔西走,不辞辛劳。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他们,井冈山能成为革命的摇篮吗?他们就像是那基石,稳稳地撑起了革命的大厦。
当年,他们面临着多少困难和危险啊!敌人的围剿,物资的匮乏,可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
这要是换做一般人,早就吓得腿软了吧?但他们没有,他们咬着牙坚持着,和敌人斗智斗勇。
他们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咱生活中的那些勇敢面对困难的人,不也是这样坚韧不拔吗?就像那暴风雨中的海燕,勇敢地飞翔着。
井冈三杰的精神,那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呀!他们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但我们可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啊!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
所以说啊,井冈三杰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前进的力量。
让我们带着这份力量,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吧!难道不是吗?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井冈双雄”罹难记(上)
<div class="article_leftBox"> <h2>“井冈双雄”罹难记(上)</h2> <span>作者:于化民</span> <p>?1930年2月24日,在革命摇篮井冈山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曾经为创建和坚持这个中国农村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袁文才、王佐,在江西永新县城双双罹难。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以骁勇善战闻名的“井冈双雄”,不是死在与敌人搏杀的战场上,而是倒在了自己同志的枪口下。
正征战于赣南闽西的毛泽东闻听此讯,禁不住扼腕长叹,连连道:“杀错了!杀错了!”袁、王被杀乃是一桩大错案,而且是红军史上的第一桩大错案,历史对此早有定论。
这一悲剧的发生,直接导致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失守,留下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br/> <br/> 袁、王的身世和绿林生涯 <br/> <br/> 早在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之前,井冈山周围地区就已经活跃着两支有名的农民武装,首领分别是赫赫有名的“山大王”袁文才和王佐。
<br/> 袁文才又名袁选三,生于1898年,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人。
家境小康,少时在家帮父兄务农放牛。
曾读过私塾,后就读于永新县城的禾川中学。
绿林武装“马刀队”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在宁冈、永新一带打土豪,在群众中颇有影响。
袁文才起初还有跻身士林的念头,但其新婚妻子被茅坪劣绅谢冠南之子谢殿一霸占,本人又一再遭受豪绅侮辱,于是结交“马刀队”首领胡亚春、张斐卿等,伺机报复土豪劣绅。
袁文才多次参加“吊羊”(向土豪索取银元财物),当地土豪对其恨之入骨,于是勾结官兵捉拿袁文才。
袁文才逃入深山,官兵把袁文才的家洗劫一空,捉走了他的胞兄袁选通,还打死了袁的老母亲。
袁文才由此与土豪劣绅和官兵不共戴天,发誓报仇雪恨,携带妻小公开参加了胡亚春的“马刀队”。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三次不幸遭遇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三次不幸遭遇作者:唐海英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2年第09期一、大汾劫难1927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的茅坪“安家”、建立了后方大本营后,沿湘赣边界开展游击活动,以解决部队的给养和扩大政治影响,但刚下山不久,却遭到了一次大的打击。
当部队先游击到酃县的水口时,获悉湖南茶陵县敌军的两个团向水口扑来,毛泽东当即决定将部队两个营的兵力分成两路:一营直插茶陵,待迫敌回撤后,返回茅坪;他亲率团部和三营折入遂川境内,继续开展游击活动。
10月22日,毛泽东率队到达遂川西部的大汾镇时,遭到了遂川县反动武装头目、靖卫团团总萧家壁的突然袭击。
萧家壁,人称“萧屠夫”、“萧阎王”,此人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听说工农革命军到了他的地盘,遂扬言要把革命军赶走,如果不走,那就拔刀相见。
是夜,井冈山上,冷风嗖嗖,寒气逼人。
工农革命军指战员们刚进入梦乡,萧家壁纠集了三四百团丁突然发动袭击,打了工农革命军一个措手不及。
关键时刻,毛泽东当即命令三营向敌人回击,抢占被敌占领的制高点,自己亲率团部绕到敌人后面,欲与三营前后夹击敌人。
战斗越来越激烈,革命军鞍马远征,十分劳累,加之人生地疏,仓促应战,难以抗敌,同时团部与三营因敌阻隔,夹击敌人的计划落空,毛泽东不得不下令撤退,往山沟沟里钻。
此战可谓溃不成军,三营也不知去向,后来才得知三营在匆忙中退出战斗,因崇山峻岭,不明方向,向南转到桂东去了,后与朱德、陈毅的部队取得了联系,直到12月离开朱德部,赶回井冈山,归还了建制。
当时部队被打散,毛泽东的身边只有30余人,战士们愁眉苦脸,不免有些泄气。
要吃饭时,炊事担子也跑丢了,没有办法,几个战士从老百姓家里找来一点剩饭,没有碗筷,毛泽东和大家用手抓饭吃。
饭后,毛泽东毅然站起身来,精神抖擞地对大家说:“现在来站队,我站头一名,请曾连长喊口令!” 说罢双足并拢,身子笔直,头一个站好。
毛泽东的举动感染了战士们,陡然生出战斗的勇气,大家从地上一跃而起,按照连长曾士峨的口令入列。
初三800字优秀作文三识井冈
初三800字优秀作文三识井冈我非常庆幸我住在井冈山脚下,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孕育着无数英雄的土地,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
正是在井冈山,毛泽东同志终生追求真理、勇往直前的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我知道,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学会了为人民造福的初衷。
1929年,毛泽东同志组织起中国工农红军,定下了井冈山为全军的总指挥部,开始了一场触动中国历史进程的战斗。
红军的行军路途劳顿、艰辛险阻,但毛泽东同志一直坚持不懈,始终关心人民的疾苦。
他提出了"三不怕":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当时他凭借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为人民造福的初衷,带领红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我知道,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培养起铁一般的纪律。
红军是一支小小的精干队伍,但是他们却有着严明的纪律,对待客观事实的态度端正大度。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要求红军队员不准打麻将,不准损坏农田、树木等社会财产,时时刻刻保持队伍的纪律和秩序。
正是这种严密的纪律束缚着红军官兵的一举一动,从而使得红军风纪严明,形成了敢于战斗、严于自律的优良作风。
我知道,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培育起为人民请命的意志。
"中国人民是我最亲爱的人民,为了中国人民,我愿意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豪言壮语,展现出他爱国主义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时刻忘记了个人的幸福,而是从来都把无私奉献放在首位,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正是这种为人民请命的意志,激励着井冈山的青年们投身革命,奋勇前行。
井冈山教会了我勇往直前、为人民造福的精神,激励着我奋发向前,迎接新的挑战。
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始终怀揣着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初心,坚守信念,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会牢记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和为人民请命的意志,用自己所学所干的一切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色井冈
红色井冈
2017-12-20讲起红色,不由得想起了井冈山,仍忘不了那为何自相残杀,令我们刻骨铭心的十年内战。
据介绍,井冈山背后的历史深厚,它可是十年内战中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慎重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计划,正因这星星之火,形成了那燎原之势,革命的胜利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经驱车6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井冈山,的山脚下,绕着绵延的盘山公路,来到了有着冰雪小镇”之称的茨坪镇,那里冰雪环绕,俨然一个冰雪圣地,心中的不快即瞬逝去,久违的快乐涌入心中。
我们踏进这历史的博物馆,在展览台中,透过玻璃,看见一把锈迹斑斑的毛瑟手枪,枪把上刻着朱德自用”四个大字,不禁脑中又浮现出朱德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看着这得以残存的历史,心中怀着一份深深的情思踏出了这历史的见证地。
我们乘着缆车,居高凝望着这雪茫茫的天地之间,依稀见到几点人影,仿佛是几个红军战士,正在对敌人展开追剿呢!下了缆车,钻进冰洞中,几根钟乳石般的冰柱倒挂着是否是那先辈遗下的大刀,残存的长矛,散落的枪支,被封存在此。
证明着这难以回首的历史。
站在观景台上,山林间万籁寂静,原本缓缓流淌的小溪已被冻结。
不过,鱼儿正在冰层下婉转游动。
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往事仍在心中涌动。
革命先辈的子孙见证了这一切,何况一个匆匆过客呢?这不由得我们深思。
初二:王昊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冈双雄”罹难记1930年2月24日,在革命摇篮井冈山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曾经为创建和坚持这个中国农村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袁文才、王佐,在江西永新县城双双罹难。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以骁勇善战闻名的‚井冈双雄‛,不是死在与敌人搏杀的战场上,而是倒在了自己同志的枪口下。
正征战于赣南闽西的毛泽东闻听此讯,禁不住扼腕长叹,连连道:‚杀错了!杀错了!‛袁、王被杀乃是一桩大错案,而且是红军史上的第一桩大错案,历史对此早有定论。
这一悲剧的发生,直接导致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失守,留下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袁、王的身世和绿林生涯早在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之前,井冈山周围地区就已经活跃着两支有名的农民武装,首领分别是赫赫有名的‚山大王‛袁文才和王佐。
袁文才又名袁选三,生于1898年,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人。
家境小康,少时在家帮父兄务农放牛。
曾读过私塾,后就读于永新县城的禾川中学。
绿林武装‚马刀队‛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在宁冈、永新一带打土豪,在群众中颇有影响。
袁文才起初还有跻身士林的念头,但其新婚妻子被茅坪劣绅谢冠南之子谢殿一霸占,本人又一再遭受豪绅侮辱,于是结交‚马刀队‛首领胡亚春、张斐卿等,伺机报复土豪劣绅。
袁文才多次参加‚吊羊‛(向土豪索取银元财物),当地土豪对其恨之入骨,于是勾结官兵捉拿袁文才。
袁文才逃入深山,官兵把袁文才的家洗劫一空,捉走了他的胞兄袁选通,还打死了袁的老母亲。
袁文才由此与土豪劣绅和官兵不共戴天,发誓报仇雪恨,携带妻小公开参加了胡亚春的‚马刀队‛。
袁文才头脑聪敏,足臹多谋。
他向胡亚春建言,政治上要打‚劫富济贫‛的旗号,经济上要节约,细水长流,军事上要避强就虚,故深得胡亚春的赏识,委任他当了‚马刀队‛的参谋长。
1924年,袁文才率‚马刀队‛攻进宁冈县城,将县衙门付之一炬。
江西省政府派官兵一营分路‚进剿‛,袁文才凭借熟悉地形,巧妙周旋,‚进剿‛之敌疲于奔命,无功而返。
袁文才和‚马刀队‛由是在湘赣边山区声名大振。
王佐,又名云辉,号南斗,1898年出生在井冈山上的下庄村(当时属遂川县)。
他家里很穷,没读过书,从小给人打短工,后改学做裁缝,并且练就一身武艺。
他在给井冈山的绿林头目朱孔阳(人称‚朱聋子‛)缝衣时,被招为‚水客‛,负责为绿林当向导,打探消息和采买。
由于他聪明机警,打仗勇敢,深得朱孔阳的喜爱。
1924年,王佐买了一支毛瑟枪,自己拉起了一支十几人的队伍,正式投身绿林。
王佐身材健壮,爱穿一身直贡缎的黑色短衣,挎一只新式的驳壳枪,武艺高强,动作灵活。
他专与豪绅地主为敌,经常出去‚吊羊‛,抓一些有钱的富人来,迫使他们出钱来赎命。
后来队伍慢慢扩大,发展到五十多人。
他们农忙季节在家务农,如普通百姓一般,有事则揭竿而起,啸聚山林。
王佐的士兵个个强悍,都穿着杂色衣服,蓄着长发,尤其善于爬山。
他们下山打仗,有时打散了,便会自动跑回山上来。
遂川豪绅多次勾结官兵进山‚进剿‛,都未能把王佐剿灭。
1926年,队伍发生内讧,王佐险遭不测,投奔茅坪袁文才处。
袁文才帮王佐铲除了异己,重新巩固了队伍。
袁文才与王佐系同年生人,情同手足,遂结为‚老庚‛(即同年兄弟)。
从此,袁、王两人各竖一臶,双雄并立。
一人在山下的茅坪,一人在山上的大小五井,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而土豪劣绅和反动官府却对他们无可奈何。
1925年下半年,宁冈籍的共产党人龙超清,利用自己身为江西省议会议长之子的身份,劝说县知事沈清源对袁文才部进行‚招安‛。
龙超清又亲自上山说服袁文才,袁文才思谋再三,最后同意接受‚招安‛,出任宁冈县保卫团团总,队伍仍驻扎在茅坪。
共产党人龙超清、刘辉霄在帮助袁文才招兵买马、扩大队伍的同时,不断地从政治上帮助他,向他宣传党的宗旨和目标,启发他的阶级觉悟。
1926年秋,北伐军打到江西、湖南一带,袁文才在宁冈党组织的帮助下发起了宁冈暴动。
袁文才一马当先,率部打进县衙门,收缴了清乡局的枪支,驱逐了北洋军阀委派的县知事沈清源。
随后,成立了宁冈县人民委员会,龙超清任委员长。
袁文才将所部改称宁冈县农民自卫军,他本人担任总指挥。
同年11月,袁文才由龙超清发展为共产党员。
大约同时,王佐在袁文才的影响下,与遂川县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把自己的队伍改编为遂川县农民自卫军。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地区的土豪劣绅勾结国民党军队,先后缴了附近各县农民自卫军的枪。
仅遂川保存了6支枪,莲花保存了1支枪,然而袁、王两部却始终各自保存着60支枪,在山高林密、地形险要的井冈山地区坚持斗争。
1927年7月,袁、王两部根据党的指示,配合莲花、永新、安福等县的农民自卫军,攻打永新县城,打败了国民党右派李乙燃的保安队,从监狱中救出被监禁的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贺敏学、胡波等八十多人,又打败了从吉安反攻的右派武装特务营。
永新暴动胜利后,成立了县革命委员会,贺敏学任主席,王新亚、袁文才、王佐任副主席。
同时成立了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王新亚为总指挥,贺敏学、袁文才、王佐为副总指挥。
不久,国民党以五个团的兵力进攻永新,各县农民自卫军各回本县,王新亚率安福农民自卫军前往浏阳,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王怀、刘真、贺敏学、贺子珍等永新的同志与袁文才、王佐一同到了井冈山的茅坪,在山上坚持斗争。
国民党军砍山‚进剿‛,一直推进到茅坪附近的桃寮,却始终没有发现袁文才等人的踪迹,烧杀一通后退出宁冈。
袁文才利用手中的武装,先后打死和赶跑三个来宁冈上任的反动县长,使宁冈县政权掌握在共产党手里。
毛泽东诚心结交‚绿林朋友‛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战略家,毛泽东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就已经萌生了‚上山‛的思想,认为只有上山,才可以保存共产党的力量,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党‚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曾邀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明确回答: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秋收起义受挫的事实,使他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敌我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条件下,冒险进攻大城市是完全行不通的,进一步坚定了率领起义部队‚上山‛的决心。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作出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的决策。
然而,罗霄山脉中段地域广阔,起义部队到底把家安在什么地方,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路走来,这个关系着起义部队命运的难题,无时不在毛泽东的脑际萦绕。
最终,他用目光锁定了方圆五百里的井冈山。
起义之前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
秋收起义部队第二团团长王新亚,原是安福县农民自卫军的领导人,曾与袁文才、王佐一起参加过1927年7月的永新暴动,与宁冈县的党组织和地方武装有过接触。
王新亚参加了9月初毛泽东召开的安源军事会议,向他详细介绍过井冈山一带的地理条件、大革命时期永新、宁冈、安福、莲花等县革命斗争的情况、农民自卫军发展的规模、永新暴动的结果,以及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宁冈农民自卫军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情况。
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的途中,毛泽东曾收到江西省委的来信,也说到在宁冈有共产党领导的武装。
那是在起义之前,驻扎于铜鼓的起义部队第三团派团部文书宋任穷与江西省委联系,宋任穷在南昌找到了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
汪泽楷给起义部队写了指示信,又当面对宋任穷说:‚你们在莲花厅一带行动。
宁冈县有我们党的武装,有几十支枪,其他的事,信上都写了。
‛十几天后,宋任穷在莲花境内追上了正在向南转移的起义部队,亲手把信交给了毛泽东。
汪泽楷对宋任穷所说的‚宁冈县有我们党的武装‛,当指袁文才领导的宁冈农民自卫军无疑。
到达永新的三湾后,毛泽东一方面对起义部队进行改编,一方面派人与宁冈地方党组织和袁文才取得联系。
在前委会议上,毛泽东告诉大家,部队不能乱跑了,乱跑就肯定要遭到失败。
如果再乱跑,剩下的这些人也要全部垮掉,这样还革什么命?他提出,要就地打主意,不要再向南去追南昌起义的南下部队了。
他还说:袁文才在茅坪打圈圈,敌人几年来都没有把他们消灭,王佐在井冈山也是这样。
敌人没有办法搞垮他们。
我们要和地方结合起来,要取得地方支持。
一方面我们把伤病员交给他们,他们可以把我们的伤病员安臵好。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枪给他们,帮助他们发展起来,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打垮。
起义部队到三湾时,袁文才的部队也在离三湾不远的宁冈龙市一带活动。
袁文才听说三湾来了一支队伍,由于摸不清底细,便把部队收缩到茅坪。
那时也在山上的贺敏学说:‚开始时,我们不知道是毛泽东同志的队伍,还怀疑是国民党冒充的。
小江山一带有我们的人,派出人去侦察,揭下部队贴的宣传标语,还看到这支部队刚来时,三湾没有一家商店开门,他们买不到米吃,还是不进群众的房子。
我们的侦察被伍中豪(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三营副营长)抓住了,但又立即放回来了。
我们把揭来的标语一看,都是宣传我们党的主张,如‘打土豪,分田地!’‘拥护共产党!’‘打倒土豪劣绅!’等。
落的款是‘工农革命军’,后来进一步打听到这是毛委员的队伍。
‛袁文才正在山上观望形势,毛泽东派的送信人已来到茅坪。
接到来信,袁文才立即召集宁冈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龙国恩和自己的左膀右臂陈次谋、朱世庵、谢角铭、李筱甫等商议。
袁文才念了毛泽东的信,一时大家无语。
沉默了一会儿,还是袁文才的文书陈慕平说:‚毛泽东是我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老师,他是党的中央委员,湖南的秋收起义就是他领导的。
‛陈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到三湾与毛泽东联系。
袁文才、龙超清也认为,既然是党内同志,来了信就应当去接头。
于是决定龙超清、龙国恩、陈慕平三人去三湾,与毛委员会面。
龙超清等到了三湾,向毛泽东汇报了井冈山的地理人情、袁文才和王佐两支农民武装的情况,以及宁冈地方党组织和政权的情况。
毛泽东向他们说明了工农革命军的来意。
龙超清等欢迎工农革命军进驻宁冈,表示将先到30里外的古城,安排毛泽东与袁文才的会面。
毛泽东看到他们三人空手而来,还每人送了一支枪。
秋收起义部队离开三湾的当日,进抵宁冈的古城,这里已是袁文才的势力范围。
10月4日和5日,前委在文昌宫连续开了两天会。
参加会议的有前委委员、部队营以上干部、党的活动分子,还有宁冈县党组织的负责人龙超清等,共计六十多人。
古城会议作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就是确定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毛泽东说,井冈山地势很好,我们可以关了东面打西面,关了南面打北面,敌人奈何我们不得。
在这里,我们可以居高临下,看得清、打得准。
现在我们要进山‚安家‛了,准备‚占山为王‛了。
工农革命军要在井冈山安家,首先面临着如何对待袁文才和王佐的问题。
讨论中有人提出,袁、王虽然挂过农民自卫军的牌子,但实际上与土匪差不多,又对我们怀着疑虑和戒心,提议解除袁、王的武装,趁早把他们解决掉。
并说:他们那几十支枪,一包围缴械就完了。
毛泽东不同意这种意见,对他们说:谈何容易,你们太狭隘了,度量太小啦。
我们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政策,三山五岳的朋友还多呢!历史上有哪个能把三山五岳的土匪消灭掉?三山五岳联合起来总是大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