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完整篇.doc
2024年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分类准则(一)"普遍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级治疗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副作用小,细菌耐药性低,且价格经济。
各级临床医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二)"受控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治疗药物):这类药物的疗效显著,但价格较高,或者可能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问题。
使用前需详细说明理由,并需主治及以上级别医师的同意并签字。
(三)"特殊应用"药物(即三线治疗药物):这类药物疗效显著,但价格昂贵,通常用于对抗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数据可能尚不充分,或需防止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
使用此类药物需有严格的医学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过相关专家会诊或科室主任的同意。
其处方需由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签字后方可执行。
(四)本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依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____〕____号文件规定制定,该目录将涵盖所有抗菌药物,新引入的药物也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进行轮换使用,具体操作由药剂科负责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程序(一)总体原则:严格遵循使用指征,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禁止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式1、一线抗菌药物允许所有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使用。
2、二线抗菌药物的使用需基于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级别的医师签字授权。
3、三线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在特定指针内,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并由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签字确认。
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时,处方量不得超过____日用量,并需在病历中做好详细记录。
4、以下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级别的药物:(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的患者,以及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力低下患者并发感染。
2024年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二)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____]____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通用6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篇1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20XX)38号)制定本管理制度。
2、抗菌药物是指应用于治疗和控制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的药物。
3、医院应建立、健全、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4、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督导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抗菌药物知识调查及本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等;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检验科与院感染科定期汇总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向全院反馈,未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细菌流行病学依据。
5、诊断为细菌感染者,应有指征应有抗菌药物。
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内。
对感染性疾病应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住院病人尽可能在开始抗菌治疗先留取、送检标本,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中,细菌培养送检率应达到50%以上。
对于未明确致病菌的危急病例,可根据患者年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临床特点,给予抗菌经验性治疗。
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6、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选择用药。
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
7、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科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要联合用药。
8、严格掌握为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加强为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5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的发生,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用药效果。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
二、基本原则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或高度疑似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
遵循药物敏感性和抗菌药物谱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临床指南:医院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包括抗菌药物选择、剂量、用药时长等内容。
医务人员应熟悉并遵守相关指南。
3. 多学科团队合作: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决策,包括感染科、药剂科和微生物学科等。
4. 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监测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定期报告给相关部门。
5. 教育培训: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水平。
三、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措施1. 药物管理(1)医院应制定并实施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抗菌药物的开具、购买、保存和使用等流程,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
(2)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前需经过严格的临床审核,并填写完整的开药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抗菌药物名称、剂量、用药时长等。
(3)医院设立抗菌药物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审查和监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出改善建议,并定期组织教育培训。
2. 监测和报告(1)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包括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指标等,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
(2)医院应设立药物敏感性监测实验室,定期监测耐药菌株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将结果通报给临床科室。
(3)医院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收集、记录并报告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3. 教育培训(1)医院应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教育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的培训活动。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电子版(3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电子版1建立健全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和制度成立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或相应管理组织,由主管业务院长任小组组长,成员包括各临床科室主任、感染控制护士、药学及微生物学专业人员等。
制定符合本医院、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协调、监控医院抗菌药物的购进及使用;负责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定期审查、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根据临床用药情况,组织经常性、各层面人员的药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相关药理知识的培训当今,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型抗菌药物的品种日新月异,细菌的耐药谱也不停地发生变迁,过去经验型的治疗将随着循证医学的深入被淘汰。
只有抓好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观念。
通过岗前培训、举办讲座、办学习班、新药介绍等形式,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培训,普及合理用药观念,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抗菌药物治疗水平。
各级医师应根据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积极主动配合医师做好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强调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强调药物使用中的合理配伍,强化根据药敏试验用药的观念。
3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杂志,设立本院健康教育橱窗、病床边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特别是门诊医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使其清楚根据个体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合理用药的日的。
4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规定要求医生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原则: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特点及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特点,综合考虑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情况、不良反应及价格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严格掌握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确保抗菌药物治疗能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医院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订立本制度。
第二章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第一条医院内抗菌药物的开具与使用应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并经医院审批通过,具备相应的权限。
第二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分为以下三级:1.一级权限:医院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具备一级权限,可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并使用。
2.二级权限:医院全科医生具备二级权限,可开具抗菌药物口服处方。
3.三级权限:其他医务人员不得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需向具备一级权限的医师申请使用。
第三条医院将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审核,对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数量、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和提升。
第三章抗菌药物配送与存储第一条医院抗菌药物需统一由药品库房进行配送,确保抗菌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条医院药品库房应建立相应的抗菌药物存储区域,保证药品的存储温度、湿度等符合要求,并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三条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的进货、验收、登记、使用和报废等流程规范,确保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符合规定。
第四章抗菌药物使用指南第一条医院应订立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包含常用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原则、用药剂量和疗程等内容,并及时更新。
第二条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提高其合理用药的意识和水平。
第三条医院应设立抗菌药物使用评审委员会,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监督和评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矫正和处理。
第四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依照临床诊疗指南和使用指南的规定,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避开滥用和过度使用。
第五条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体系,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为科学决策供应依据。
第五章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与惩罚第一条对于违抵抗菌药物使用规定的医务人员,医院将视情节轻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惩罚,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模版1建立健全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和制度成立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或相应管理组织,由主管业务院长任小组组长,成员包括各临床科室主任、感染控制护士、药学及微生物学专业人员等。
制定符合本医院、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协调、监控医院抗菌药物的购进及使用;负责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定期审查、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根据临床用药情况,组织经常性、各层面人员的药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相关药理知识的培训当今,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型抗菌药物的品种日新月异,细菌的耐药谱也不停地发生变迁,过去经验型的治疗将随着循证医学的深入被淘汰。
只有抓好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观念。
通过岗前培训、举办讲座、办学习班、新药介绍等形式,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培训,普及合理用药观念,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抗菌药物治疗水平。
各级医师应根据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积极主动配合医师做好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强调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强调药物使用中的合理配伍,强化根据药敏试验用药的观念。
3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杂志,设立本院健康教育橱窗、病床边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特别是门诊医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使其清楚根据个体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合理用药的日的。
4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规定要求医生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原则: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特点及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特点,综合考虑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情况、不良反应及价格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严格掌握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确保抗菌药物治疗能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保护抗菌药的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等。
第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抗菌药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工作职责和分工,采取措施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
第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抗菌药使用知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抗菌药使用意识和水平。
第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抗菌药使用宣传,提高患者的抗菌药使用合理性。
第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抗菌药使用数据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抗菌药使用情况。
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积极参与抗菌药耐药监测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抗菌药耐药监测工作。
第八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使用评估制度,定期评估抗菌药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
第二章抗菌药使用管理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使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落实抗菌药使用管理。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抗菌药使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抗菌药使用的管理程序和要求。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使用的审核和审批制度,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的管理。
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使用的信息登记和报告制度,及时记录抗菌药使用情况和报告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使用的监测和评估制度,评估抗菌药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不合理使用。
第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十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抗菌药使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抗菌药使用意识和水平。
第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抗菌药使用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
第十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使用的信息数据库,建立抗菌药使用档案,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抗菌药使用情况。
第十八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患者用药情况监督制度,加强对患者用药情况的监督,提高患者的用药合理性。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防止滥用和误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规范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等,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四、责任与义务1. 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熟知并遵守本制度的规定;4. 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共同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的健康。
五、管理流程1. 临床应用评估(1)医生在患者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进行临床应用评估,明确抗菌药物的适应症;(2)临床应用评估应包括患者病情、病原菌敏感性、药物副作用、抗生素治疗期望效果等因素,并记录在病历中;(3)评估结果应与患者沟通,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2. 合理用药(1)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2)应优先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并考虑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原;(3)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等因素,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4)抗菌药物的疗程应根据病情确定,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疗效及时调整。
3. 滥用和误用防控(1)严禁未经医生处方或超过处方剂量的个人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2)医务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滥用和误用;(3)严禁医务人员在没有临床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或推荐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4. 监测和评估(1)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系统,对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记录和分析;(2)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总和分析,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3)针对滥用和误用现象,医疗机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是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1. 应建立临床用药评价和监督制度:医院应成立药事委员会或药学会,制定医院内部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案,并定期对医疗机构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
2. 严禁滥用抗菌药物:医生必须按照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合理用药,不得随意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应遵循“适应症、准确诊断、科学用药”的原则,避免无理由和例行使用。
3. 限制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一些强效抗菌药物需限制使用范围,如仅在医疗机构内使用,或在特定疾病或严重感染时使用。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应由临床专家会诊,并经过药事委员会或临床药学部门审查和监督。
4. 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建立适宜的诊疗指南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规范抗菌药物的选择、使用剂量、疗程和疗效监测,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5. 提供教育和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防止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6. 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建立抗菌药物使用信息系统,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并定期向相关部门上报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7. 加强抗菌药物宣传: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意识,减少不合理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保护公共卫生的效果。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是医院和医务人员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和耐药性产生而制定的规范和措施。
它涉及到医院内部的制度建设、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行为、临床路径管理、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保障公众的健康。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二)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的发生,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用药效果。
2024年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2篇)
2024年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滥用导致的多重耐药问题,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提高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医疗机构、药店以及其他各类使用抗菌药物的场所及个人。
第三条抗菌药物是指对抗细菌感染并能控制其生长和繁殖的药物。
第四条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应遵循“适应症、适当用药、适量用药、适时用药”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查制度,设立专门的药师或医师负责审查处方,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第七条药店应设立专门的药师负责抗菌药物的发放和咨询,向购买者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
第八条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应与临床路径、抗菌药物监测与评价等相关工作相衔接,形成合力。
第九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证书等。
第十条本制度自xx年xx月xx日起施行,有效期为xx年。
第二章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第十一条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决抵制滥用和滥用行为。
第十二条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二)严禁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应优先选择窄谱抗生素并根据病情调整;(三)严禁擅自更换抗菌药物,如需更换应经医师审查;(四)以口服给药为主,尽量避免静脉给药;(五)根据病情进行合理的抗菌药物疗程;(六)严禁抗菌药物大规模预防和应激使用;(七)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
第十三条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准则:(一)遵循药理学原理,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维持在有效杀菌浓度;(二)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三)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选择;(四)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剂型;(五)掌握合理的用药剂量和使用频次。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模版(4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滥用、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员工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合理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结果,必要时经过药物敏感试验,并结合临床经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限制使用:仅适用于确需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其他非感染性疾病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3. 防止滥用:抗菌药物需经过审批、登记和监控,滥用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4. 安全使用:对于高毒性、高药物相互作用和易耐药的抗菌药物,要加强使用的监测和管理,防止严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四、管理措施1. 开设专门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科室,负责抗菌药物的审批、登记和监控工作。
2. 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理解和能力。
并定期组织临床讨论,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治疗指南,并加强对医生的宣传和推广,增加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4. 设立抗菌药物的专门专柜,由专业人员负责,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供相关服务。
5.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电子登记系统,实时记录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医生和管理部门。
6. 强化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进行处罚。
7.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共享信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8. 定期组织抗菌药物使用的评估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和整改。
五、处罚制度对于滥用抗菌药物的医生和医疗机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具体处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职、除名和法律追究等。
六、附则1.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药物管理法和药物管理法规。
2. 本管理制度需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和发展,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特作以下规定:一、成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小组,成员由临床科室主任,医务科主任、药剂科主任、检验科主任等参加。
二、该小组负责拟订抗生素使用规定,组织药剂科和检验部门定期检查,根据药房反馈信息,调研和分析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检验科对各科送检的培养标本按要求做细菌培养、鉴定,并分科登记检验结果,定期上报(每季度一次)主要病原菌及其它真菌、病毒等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
四、药房应建立各类抗生素的出入消耗登记制度,将临床使用抗生素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小组。
五、各科主任应督促检查各级医师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和给药途径,遵照有效少量的原则,消除重复用药现象。
住院总医师必须熟悉管理办法及使用规则,协助科主任做好此项工作,护士要了解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六、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监督实施抗生素分线分级使用规范。
确定医院内抗生素的一、二、三线用药;一线药物(窄谱、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二线药物(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抗菌药物)、三线抗菌药物(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严格控制使用),并对每线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作出相应规定,越线使用需经上级医生授权。
一线用药需住院医师资格以上处方方可使用;二线用药应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措施,如规定处方量,规定临床选用的适应症,需经上一级医师(一般指主治医师以上)同意等并由临床药房监督;三线用药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医师方可使用。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及参考规则为保障患者能得到最佳疗效和最小毒、副反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减少耐药性细菌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特制定以下原则及相关规则: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1、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3、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5、根据药敏试验,严格选药和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2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分级原则(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细菌耐药性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____〕____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____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2)一、目的与背景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治疗效果,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问题的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0%的抗菌药物使用是不必要或不恰当的,这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加速了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医务人员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包括处方和发放抗菌药物。
第三条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严格按照药店操作规范进行。
第四条抗菌药物使用应当按照临床需要进行,遵循科学用药原则,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风险。
第五条医院应当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
第二章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第六条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使用工作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资质,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七条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使用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抗菌药物的处方和使用。
第八条医务人员在处方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病情需要确需使用抗菌药物,并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二)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史、过敏史等因素,确定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效果,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四)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禁忌症,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九条医务人员在处方抗菌药物时应当填写完整的处方笺,明确患者的姓名、病历号、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等信息,并经患者签字确认。
第十条临床科室应当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
第三章抗菌药物的发放管理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供应系统,确保抗菌药物的发放符合规定和要求。
第十二条抗菌药物的发放应当经过医疗机构药品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的审核和确认,保证发放的药物符合处方要求。
第十三条抗菌药物的发放应当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发药记录,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
第十四条抗菌药物的发放应当定期进行质量管理检查,确保药物的存储和使用符合规定和要求。
2024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2024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控细菌耐药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使用原则一、抗菌药物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
按照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病原菌类型等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类。
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包括:科学合理用药、精准用药、足量用药、规范用药。
三、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守医嘱,严格按照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进行服用,不得擅自减少或增加药量。
第三章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一、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当经过医师开具处方,患者在药房购药时需出示有效处方。
二、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当慎重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格控制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三、医院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做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工作,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抗菌药物销售的监督管理,防止非法销售抗菌药物。
第四章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检查一、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的药师和药学技术人员,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对医疗机构开展定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检查,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三、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生产的抗菌药物符合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章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教育一、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抗菌药物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水平。
三、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和普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社会广泛的认知度。
第六章应急响应和处置一、发生抗菌药物过敏反应、药品误服等应急情况时,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及时进行急救和救治。
二、当医疗机构出现抗菌药物滥用和其他违规情况时,应当及时向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报告,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处理。
第七章处罚规定一、对违反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医疗机构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包括责令停止使用抗菌药物、责令整改、罚款等。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6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分级原则(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细菌耐药性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____〕____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____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2)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____》(卫办医政(____)____号)制定本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医生、药师、护士等。
第三条抗菌药物使用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规范操作的原则。
第四条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应加强学校教育、培训等配套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使用水平。
第五条抗菌药物使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定。
第二章卫生机构的责任和义务第六条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并任命专职人员负责具体执行。
第七条卫生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数据。
第八条卫生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储存管理,明确使用期限和保存条件,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卫生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抗菌药物使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条卫生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自觉遵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的意识。
第三章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准确诊断,确保科学有效、合理使用。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史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等使用原则,不得滥用抗菌药物。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进行适当的药物联合使用。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治疗药物,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药物耐药风险。
第十六条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测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报告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不得接受和索要药品厂商等相关人员的任何形式的回扣和贿赂。
第十八条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第四章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第十九条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有明确的感染证据和适应症才能使用抗菌药物,不得滥用和过度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防止滥用和误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规范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等,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四、责任与义务1. 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熟知并遵守本制度的规定;4. 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共同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的健康。
五、管理流程1. 临床应用评估(1)医生在患者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进行临床应用评估,明确抗菌药物的适应症;(2)临床应用评估应包括患者病情、病原菌敏感性、药物副作用、抗生素治疗期望效果等因素,并记录在病历中;(3)评估结果应与患者沟通,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2. 合理用药(1)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2)应优先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并考虑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原;(3)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等因素,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4)抗菌药物的疗程应根据病情确定,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疗效及时调整。
3. 滥用和误用防控(1)严禁未经医生处方或超过处方剂量的个人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2)医务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滥用和误用;(3)严禁医务人员在没有临床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或推荐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4. 监测和评估(1)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系统,对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记录和分析;(2)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总和分析,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3)针对滥用和误用现象,医疗机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部分:总则1. 目的: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本制度规定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使用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3. 定义:抗菌药物指能够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4. 法律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机构内部规章制度制定。
第二部分:使用原则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临床需要,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遵循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合理使用,并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2.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感染病原学、药物敏感性、患者基本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治疗效果监测。
3. 药物联用谨慎:慎用复方抗菌药物,注意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避免无效联用或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4. 控制用药时机和疗程:抗菌药物使用应在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认感染菌株敏感后开始,并严格控制用药疗程,避免过度或过短使用。
5. 应对耐药菌株:对于存在明确的耐药菌株感染,要根据耐药机制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第三部分:使用管理流程1. 抗菌药物申请:医务人员需要提供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需要的理由,填写抗菌药物申请表。
申请表需经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使用。
2. 抗菌药物开具与发放:经过审核通过的申请表,医生可以开具符合患者病情和用药需要的抗菌药物处方,并在药房发放给患者或者医护人员。
3. 抗菌药物监测与反馈: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并通过反馈和交流,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药物滥用等问题,应及时报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和改进。
第四部分:责任分工1. 医务人员责任:负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不得滥用、过度使用或擅自改变抗菌药物剂量和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20XX)38号)制定本管理制度。
2、抗菌药物是指应用于治疗和控制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的药物。
3、医院应建立、健全、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4、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督导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抗菌药物知识调查及本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等;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检验科与院感染科定期汇总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向全院反馈,未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细菌流行病学依据。
5、诊断为细菌感染者,应有指征应有抗菌药物。
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内。
对感染性疾病应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住院病人尽可能在开始抗菌治疗先留取、送检标本,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中,细菌培养送检率应达到50%以上。
对于未明确致病菌的危急病例,可根据患者年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临床特点,给予抗菌经验性治疗。
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6、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选择用药。
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
7、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科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要联合用药。
8、严格掌握为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加强为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9、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药物选择、给药时间、给药方法、疗程等规定。
10、医院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管理。
11、医院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超常预警制度。
每季度由药剂科整理、分析、上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使用量突然增加的品种应调查原因,并进行合理性评价,以保证用药安全。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二1建立健全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和制度成立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或相应管理组织,由主管业务院长任小组组长,成员包括各临床科室主任、感染控制护士、药学及微生物学专业人员等。
制定符合本医院、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协调、监控医院抗菌药物的购进及使用;负责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定期审查、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根据临床用药情况,组织经常性、各层面人员的药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相关药理知识的培训当今,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型抗菌药物的品种日新月异,细菌的耐药谱也不停地发生变迁,过去经验型的治疗将随着循证医学的深入被淘汰。
只有抓好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观念。
通过岗前培训、举办讲座、办学习班、新药介绍等形式,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培训,普及合理用药观念,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抗菌药物治疗水平。
各级医师应根据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积极主动配合医师做好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强调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强调药物使用中的合理配伍,强化根据药敏试验用药的观念。
3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杂志,设立本院健康教育橱窗、病床边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特别是门诊医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使其清楚根据个体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合理用药的日的。
4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规定要求医生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原则: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特点及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特点,综合考虑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情况、不良反应及价格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严格掌握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确保抗菌药物治疗能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5严把进药关,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网络根据检验科提供的细菌耐药情况,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要及时调整本院的抗菌药物用药目录,医院采用招标购药,保证进药质量;选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相对价廉的药物作为常规品种,暂停或淘汰临床应用无效或已产生严重耐药性的药物。
引入药物经济学概念,通过鉴别、测量和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结构,使药物达到最好效应,避免只强调用药安全有效性,而忽视支付药物费用的情况,使临床用药更趋于治疗有效、费用合理。
医院可通过自己的局域网、电话、窗口其他途径,就医院所提供药物的价格、药品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给药的最佳途径、时间、剂量及疗程、合理配伍等,作出全面咨询,进一步推行药师走出药房,深入病房,参与给药方案的制定,推进合理用药,把不合理用药降低到最低水平。
6督查与奖惩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定期对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医院合理用药情况,通报全院各科,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科室及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批评与经济处罚,促使其进行自我对照、自我评价,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三一、分级原则(一) 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细菌耐药性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 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 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20XX〕38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看过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的人还会看:1.会议室使用管理制度2.公司车辆使用管理制度3.办公室用电管理制度4.办公室日常管理制度范文5.公司汽车使用管理规定范文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由医疗感染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医疗质管、医院控感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2、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减少毒副反应,减少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
严格控制缺乏指征抗菌药物的使用,坚决制止滥用抗菌药物。
3、遵循分线用药原则,根据病情应用抗菌药物,提倡应用第一线药物,控制第二线药物,严格控制第三线药物的使用。
4、普通感染或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提倡首选一线抗菌药物;二线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上应由主治医师以上批准后方可使用;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根据药敏或有关专家会诊或疑难病讨论意见,由经管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审批,报分管院长或质管科审批后方可使用。
5、实行三线抗菌药物使用审批登记制,审批后的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期限不超过七天,若确需继续使用,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6、门诊处方抗菌药以单用为主,原则上不超过三天量,最多不超过7天,严格控制联用,三联用药原则上禁用(抗结核药物除外)。
7、抗菌药物使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性、毒负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订个体化的方案。
限制无指征的抗菌药物使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感染者原则上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选用药物应以同疗效药物中的窄谱、价廉的药物为先。
力求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品种,此外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患者的疾病状况(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药物的有效性(包括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药效学特点及不良反应等),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及其他因素。
(3)、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4)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5)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6)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可忽视必要的综合治疗,不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7)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以防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的菌株产生。
若局部感染较轻,或感染较重但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选用如下外用制剂:呋喃西林、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莫匹罗星、磺胺醋酰钠等。
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制剂在局部使用,包括抗菌药物的呼吸道吸入给药。
(8)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妥善处置,认真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疗程中对已知或发生率高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监测,并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
必须使用某些不良反应明显的抗菌药物时,尤其是老年、婴幼儿及肾功能减退等患者应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对较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要严密监测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
(9)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病例,应组织科内或院内专业人员进行会诊,制定给药方案,院内不能确诊的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及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