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导学作业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 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学习重点】1 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审美赏美。
享受语感默读【学习难点】1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课时安排】2课时【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 给下列加点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酝酿()黄晕()披着蓑衣()涨起来()宛转()应和()戴着斗笠()抖擞()2 下面四句话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密蜂嗡嗡地叫着B 一年之季在于春C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D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3 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现代家,诗人,代表作有,等。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5 本文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二、新课学习(一)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设疑:朱自清先生抓住了春天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春天的?描绘了几幅图?2 讨论: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提出的问题并作解答3 学生用一句话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与朱自清的《春》作比较。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赏析:A 在朱自清先生描绘的一幅幅春的画卷里,你最欣赏的是哪幅图?请说出理由。
B 这些春的图画中,找出文中用来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九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这篇纪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作者简介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
最近出版的《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多科学、多方面的介绍和评述了刚结束的一个世纪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做出这些发现的有关工作者,共分“科学开拓着世界”“科学智慧的光芒”“科学精神的丰碑”等六章共54篇。
3、背景资料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即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
“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240亿美元。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
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前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
本文记叙了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2、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
哪怕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美、幽雅),那么庄严。
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想起、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
苏州的美是(内在、含蓄)的。
要是不下番寻索的功夫,你就别想(领会、领略)它。
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 11 《论语》十二章
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一、深层探究
1.请你谈谈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学习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法
指导
讲述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字词积累
1.字音
论语(lún) 说(yuè)愠(yùn)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 罔(wǎnɡ) 殆(dài) 一箪食(dān) 曲肱(gōnɡ)
笃志(dǔ) 逝者如斯夫(fú)三省(xǐnɡ)
2.词义
(1)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结合课下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贝壳席慕容学习目标: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1、你怎样理解结尾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啊!”相关链接:想一想:海边荒石高立群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的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捡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要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是一个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那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倾听下面的"物语",你一定会受到启发,你也试着写几句"物语"吧!流星——在生命最后时刻,我也要闪闪发光.气球——我的信念是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蚂蚁、大雁、蚯蚓、夏荷、小草、萤火虫……一课一得:悟一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二)紫藤萝瀑布宗璞学习目标:2.品读语言,赏析、积累优美的词句.3,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1、看花语(图片)看到花时感受到的她得生命和心灵……2、读花语走进花的生命和心灵里去……3、怎样的花语?走进心灵,花朵的心事吹弹可破……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目录目录 .................................................................................................................................................... (1)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 (2)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7)三丑小鸭(二课时)........................................................................................................... . .. (10)四诗两首二课时.................................................................................................................... . . . . . (14)五伤仲永(二课时)....................................................................................................................... . . (18)六黄河颂(两课时)............................................................................................................... . . (22)七最后一课(两课时)................................. . . . (26)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 . . (32)九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 . (36)十木兰诗(二课时)................................... . . (40)一一邓稼先(二课时).............................. . . . (42)一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 . . . (46)一三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 . . (50)一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 . . (54)一五孙权劝学(一课时)......................... . . .. (56)一六社戏(二课时).............................. . . .. (58)一七安塞腰鼓(二课时).................... . . . .. (62)十八竹影............................................. . (66)一九观舞记........................................ . . .. (68)二十口技..................................... . . . . (70)二一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 . . .. (74)二二荒岛余生(二课时)......... . . (78)二三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 . . (82)二四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 . . (86)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 . . . . (89)二六珍珠鸟(一课时)........... . . .. (93)二七斑羚飞度........................... . . . (95)二八《华南虎》..................... . . . (97)二九马(二课时)............... . . . . .. (99)三十狼(二课时)............. . . . . . (103)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有压力就有动力,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导学案1.《在山的那边》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理解“山”“海”的象征意义。
3.树立理想,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导学重点】理解海及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
【导学难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引】1.掌握字词,扫清朗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痴(chī)想隐(yǐn)秘铁(tiě)青凝(níng)成诱(yòu)惑喧(xuān)腾一瞬(shùn)间(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隐秘:隐藏,不对外表露。
②诱惑:吸引、招引。
③喧腾:喧闹沸腾。
④一瞬间:一眨眼的时间,形容非常短暂。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不属于重要作家,故此环节也可以省略)王家新,出生于1957年,湖北人,诗人。
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等。
3.认真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诗中的“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意思?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山”象征重重艰难险阻,“海”象征理想境界。
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初中生活充满了憧憬。
追求美好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共同的理想。
诗人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作了诗歌《在山的那边》。
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
长大后,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è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导学案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导学案总(1-2)课时设计人:程俊芝审核人:张涛【学习目标】1、了解莫怀戚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把握作者的情感。
4、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珍惜亲情、珍惜生命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课前预习】一、预习任务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音、形、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语调及感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一家人浓浓的深情。
二、预习内容(一)认知前提1、积累两句你小学阶段知道的尊老爱幼的名言警句。
2、给同学或同桌讲讲在这方面你是怎么做的?(二)新知认知一、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分歧.()一shà( )间 chāi( )散水波lín lín( ) ( )三、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道德情感?【预习检测】1、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①度②无奈③生长 B.①拖②高兴③覆盖 C.①熬②信服③铺 D.①活②犹豫③滋生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霎时:②水波粼粼:③各得其所: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1)《散步》中这一段对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请你写出一两句你所熟悉的描写初春景象的古诗句。
【预习质疑】【课中实施】【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品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
一.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解决办法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二.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一家四口人表现各不一样,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物的?文章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九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1、速读,概括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
1、主题解读
这篇纪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简介
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
最近出版的《3总量达到100—500万吨,可成为人类万年以上长期使用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8、解释下面词语在中的意思。
(1)其乐融融
(2)息息相关
9、“早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有了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你能举出实际的例子吗?
10、根据第②自然段回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磁场”是怎样形成的?
11、月球对地球的“保护盾”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12、“精神不正常者”为什么多在月夜发作?
13、从第④自然段看,月球能从哪两个方面为人类提供能?
14、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留传久远的咏月的句子。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咏月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两个例子,并指出是谁。
如从小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2019-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优质可打印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优质可打印¥M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门班级小组名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培养尊老爰幼、珍爰亲情、珍爰生命的情感。
【学法指导】1、白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
2、用红笔勾画优美词句,批注、感悟。
3、用黑色笔独立完成导学案。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
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素材积累关于“尊老爱幼”的名言:(1)--------------------------------------------------------------------------------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 康熙(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白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 戴维? 德克尔(3)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班级小组名姓名小组评价师评价【学习目标】1、排除生字词语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整体感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及白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学法指导】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白查字典标注读音和词义。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 副本
教学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学习重难点: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1.作者及其散文: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
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2.复习散文知识(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学法指导:梳理文中字词并多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用红笔标记你所喜欢的句子,并批注你喜欢它的理由;2.分析该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又有何特征?3.标记文中你认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对其进行赏析。
学习内容一、基础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wǎn()转酝酿()()liáo()亮 hōng()托应和()()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1)涨(2)散()()()()(3)晕(4)藏()()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全册
一《在山的那一边》导学案班级:姓名:上课时间:月日检查人签字:【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
1978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
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
1985年借调到北京,在《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
1992年去英国。
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
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
2相关背景:《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1979年写下的一首诗,那时诗人还是一个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
《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经历,与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随他的挫折经历以及在这种挫折中他的日渐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关。
诗中对“海”的向往,实际上是历经“文革”的青年一代对人生信念的向往与追求,是接受了理想主义教育而理想在现实世界中又幻灭了的一代人对人生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想凝.()成喧.()腾一瞬.()间2.解释下列词语。
痴想:喧腾:信念:诱惑:3.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的把握。
【合作探究】4这首诗第二节中的“山”和“海”分别指什么?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7怎样理解“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几句话?【精读精练】阅读这首诗的第一节,完成下列问题。
8、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9、“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10、诗中可以读出“山”与“海”的具体含义吗?请简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在山的那一边王家新【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合适的语气。
2.理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蕴含的意义,领会本诗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1、学习时通过分析诗歌优美的语言来体味诗歌的含义。
2、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3、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地学习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2、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并树立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朗读训练,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
2、诗歌意象所蕴含象征意义的把握。
3、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难点1、朗读技巧的训练。
2、诗歌意象所蕴含象征意义的把握,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
1978 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
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
1985年借调到北京,在《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 年离开。
1992 年去英国。
1994 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
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 年)《游动悬崖》(1997 年)等。
12 相关背景《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 1979年写下的一首诗,那时诗人还是一个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
《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经历,与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随他的挫折经历以及在这种挫折中他的日渐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关。
诗中对“海”的向往,实际上是历经“文革”的青年一代对人生信念的向往与追求,是接受了理想主义教育而理想在现实世界中又幻灭了的一代人对人生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想.凝()成.喧()腾.一瞬()间.2、解释下列词语痴想:喧腾:信念:诱惑:3、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的把握。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春》导学案及答案
《春》导学案朱自清姓名组别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导语:春天是一屡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阵阵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希望、梦幻和理想……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憧憬和欣喜,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yùn niàn g )liáo(嘹)亮水涨(zhǎng)黄晕( yùn )散(sǎn)在草丛中抖擞( sǒu )hōng(烘)托应和( hè)朗rùn(润)wǎn(宛)转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欣欣然)(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呼朋引伴)(3)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招展)(4)舒展、活动。
(舒活)(5)明朗润泽。
(朗润)(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酝酿)(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一年之计在于春)3.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4.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 (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
4.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出生在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附答案十一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教案附答案十一春【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感情。
2、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尝优美的语言。
3、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美的能力。
【学习要点】本文寓情于景,情况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作者抓住事物特色描绘光景的方法。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朱自清, (1898 — 1948)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更名自清,字佩弦。
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幼年在私塾念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朱自清有著作7 种,共约190万字,包含诗歌、散文、文艺议论、学术研究等。
《春》、《背影》、《荷塘月色》都是交口称赞的名篇。
北京解放前夜,患胃病辞世。
2、有关资料本文大概写于在1928 年到 1937 年之间。
1929 年 10 月,朱自清送夫人武钟谦回扬州养病,同年11 月 26 日,武钟谦逝世,葬于念四桥祖茔,时年仅32 岁,遗下三子三女。
这个期间,正是作者徘徊愁闷而用心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所以,关于春季,只好是村歌式地抒唱。
【自主学习】1、给以下加点字的读音:酝酿()振作()应和()嘹亮()....稀少()安巢()撑伞()黄晕()....2《、春》是一篇(体裁)作者_______,字_______。
现代散文家、_______、_______。
他的散文,清爽而诚挚,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解说以下词语。
欣欣然:朗润:酝酿:繁花:赶趟儿呼朋引伴:如花似锦:4、指出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合作研究】5、朗诵课文,考虑作者对全文是如何依据盼春- 绘春 - 赞春构想的,在绘春中要点描绘那些图画?6、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词语画出来,并写出喜爱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小组组号:姓名:
课题
紫藤萝瀑布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用圈点勾画法,梳理文章结构,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备注
二、整体感知
A.本文可以分为哪三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段意。
三、精读课文,品读佳句,体会情感。
2、如何理解“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作者的心情又有了怎样变化。
场景二:思花(重点是理解作者的思想变化,)
1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这样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作者的眼前流过,也流进了作者的心里,引起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那么请同学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作者在看花之前的心情是如何的,看完花之后,思想感情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花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第四节、第五节
①“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②“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第六节
1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潜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学习过程
备注
2每一多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想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1、场景1:看花(重点是品读佳句,理解修辞的妙处)
第二节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②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③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多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第三节
①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是就是这样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明确:
那么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感情变化呢?互相讨论一下。
④为什么“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
⑤作者从现在的藤萝花,想到了以前家门外的藤萝花。它们有什么样的不同呢?从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
场景三:(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1、作者先看花,进而思花,现在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看看作者从紫藤萝中找到到的生命体悟是什么?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