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
j菌种管理制度
j菌种管理制度1. 在采购菌种前,实验室需明确实验需要的菌种种类和数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确保所购菌种的质量和纯度。
3. 采购菌种时,应填写菌种采购单,包括菌种名称、数量、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在采购单上签字确认。
4. 菌种入库前应进行验收,检查菌种标签、外观、气味等是否与采购单相符,确保菌种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 入库后,将菌种存放在指定的菌种存储库中,按照不同菌种的特性进行分类存放,保持干燥、冷藏和避光,确保菌种的生长和保存条件。
二、菌种存储1. 每种菌种应有专门的存储记录卡,记录菌种的编号、名称、来源、存储条件、采购日期等信息,并随时更新存储记录。
2. 菌种存储库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情况,确保存储环境符合菌种的要求。
3. 定期对存储的菌种进行检查,检查菌种的外观、气味、杂菌情况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淘汰。
4. 不同菌种的存储条件和时间不同,应根据菌种的特性和要求,采取相应的存储方法和措施,确保菌种的保存时间和质量。
三、菌种使用1. 在使用菌种前,需查看菌种存储记录卡,确认菌种的编号、名称、来源等信息,确保使用正确的菌种。
2. 取用菌种时,应使用消毒后的培养工具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 在使用菌种的过程中,应注意菌种的生长条件和要求,合理调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4. 使用后的菌种应及时记录,包括使用日期、用途、数量等信息,保证菌种的使用记录清晰和完整。
四、菌种废弃1. 使用完的菌种应按要求进行处理,禁止将菌种随意丢弃或倾倒,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对于有危险性的菌种,应按规定进行专门处理,包括消毒、灭活、焚烧等方法,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 废弃的菌种应填写废弃记录,并进行签字确认,保证废弃过程的规范和透明度。
4.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或有研究价值的菌种,可以进行保存或转移,以便后续研究或应用。
检验科菌种及其样品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菌种及其样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检验科菌种及其样品的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制定了以下的管理制度。
一、菌种及其样品的分类与管理1.菌种分类管理: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和危害程度,将菌种分为以下几类:高致病菌、病原菌、条件致病菌、常见非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
不同类别的菌种要分别进行管理。
2.样品的分类管理:将样品分为临床样品、环境样品和参比菌种样品等。
不同分类的样品要分别进行管理。
3.菌种的标示:每个菌种都有独立的标示,包括名称、菌种编号、起源、保存方式和保存期限等信息。
二、菌种及其样品的保存1.菌种的保存:严格按照指定的保存方法和要求进行保存,对于高致病菌和病原菌要进行密封保存,确保不泄露和传播。
2.样品的保存:样品应妥善包装并加密封标识,禁止保存有破损的样品。
必要时,可将样品进行分装保存。
三、菌种及其样品的流转1.菌种和样品的流转需书面申请,经过审批后方可执行,流转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菌种、数量、流转日期、流转目的和接收单位等信息。
2.流转时应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标示的清晰,流转过程中要加强监管,禁止丢失、倒卖或未经授权的使用。
四、菌种及其样品的安全操作1.严格遵守菌种及其样品的操作规程,避免菌种和样品的意外泄露和扩散。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操作后要彻底清洁工作场所,清洗相关设备和器具,消毒操作区域,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五、菌种及其样品的废弃处理1.废弃菌种和样品要经过灭活处理,禁止直接倾倒或随意丢弃。
可以采用高温消毒、化学处理或埋设处理的方法进行废弃物的处理。
2.废弃物的处理要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风险。
六、菌种及其样品的定期检查与维护1.对保存的菌种及其样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保存条件符合要求,对于已失活或异常的菌种和样品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清理。
2.对保存的菌种和样品进行维护,修复和更新标示和包装,确保其长期保存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实验室菌株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菌株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菌株的管理,保障实验室菌株的安全和合法使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实验室菌株管理需求的实验室。
第三条实验室菌株管理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实验室菌株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维护实验室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实验室菌株管理应遵循科学、公正、严谨、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实验室菌株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生物材料。
第六条实验室菌株管理包括菌株来源获取、存放、传递、复制、鉴定、变异、保护、使用和销毁等环节。
第七条实验室菌株管理应遵循"生物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实验室菌株不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安全风险。
第八条实验室菌株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确保菌株的合法获取和使用。
第二章实验室菌株获取与登记第九条实验室菌株的获取应经过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人员批准,获取途径包括从合法采购渠道购买、通过国家授权的菌种服务中心获取、从其他实验室或科研单位转入等。
第十条实验室菌株获取应提供相关文献资料和菌株来源信息,并填写菌种来源登记簿进行记录。
第十一条获取的实验室菌株应及时进行分离培养,并制备冻种,保存在冻存物库中。
第十二条实验室菌株应按照标准规范的菌株命名进行分类和登记。
第十三条实验室菌株登记内容应包括菌株名称、来源、分类地点、分离日期、保存人、保存方式等信息。
第十四条实验室菌株的变异信息和相关操作应及时在登记簿中更新记录。
第十五条实验室菌株的姓名登记簿应保存完整、准确,并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
第三章实验室菌株存放与管理第十六条实验室菌株应妥善保存,避免污染和变异。
第十七条实验室菌株应定期进行培养,保持其活力和纯度。
第十八条实验室菌株保存条件应符合各菌株种类的特性和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有机溶剂、氧气浓度等。
第十九条实验室菌株的保存应使用专门的冻存设备和保存试剂,并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第二十条实验室菌株应加强保管,如用金属标签标注,记录存放地点、存放日期、保存人等信息。
菌种管理规范
菌种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菌种管理规范是生物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实验室的卫生安全、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健康。
因此,建立健全的菌种管理规范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一、菌种的采购与存储1.1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在采购菌种时,应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所购买的菌种质量可靠。
1.2 存储条件:菌种存储在恒温冰箱或者液氮罐中,避免温度波动过大,保持菌种的活性。
1.3 记录管理:建立菌种存储记录,包括菌种名称、来源、存储时间等信息,方便管理和追溯。
二、菌种传代与传递2.1 传代频率:根据菌株的生长速度和实验需求,合理确定传代频率,避免菌株变异或者老化。
2.2 传递方式:传递菌种时要采取无菌技术,避免外源污染,确保菌株的纯度。
2.3 传递记录:建立菌株传递记录,包括传递日期、传递人员等信息,确保传递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三、菌种检测与鉴定3.1 检测方法:对菌种进行定期检测,包括菌落形态观察、生长速度检测等,确保菌株的稳定性。
3.2 鉴定技术:采用生物学鉴定、生化鉴定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确保菌株的正确性。
3.3 鉴定记录:建立菌株鉴定记录,包括鉴定结果、鉴定方法等信息,方便管理和追溯。
四、菌种废弃与处理4.1 废弃标准:对于失活或者变异的菌株应及时废弃,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4.2 处理方式: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者化学消毒等方式对废弃菌株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4.3 废弃记录:建立菌株废弃记录,包括废弃日期、处理方式等信息,确保废弃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五、菌种管理的培训与监督5.1 培训计划:对实验人员进行菌种管理的培训,包括菌株的采购、存储、传递、检测等方面。
5.2 监督机制:建立菌种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实验室的菌种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3 教育宣传:加强对实验人员的菌种管理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菌种管理规范的重视和执行力度。
结语:菌种管理规范是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惟独建立科学规范的菌种管理制度,才干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菌种管理规范
菌种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菌种管理规范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环境中对菌种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操作。
菌种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能够确保菌种的纯度、稳定性和可追溯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从菌种的存储、标识、记录、分发和销毁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菌种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菌种的存储1.1 温度控制:菌种的存储温度应根据不同菌种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常见的存储温度有4℃、-20℃和-80℃。
应定期检查和记录存储设备的温度,确保菌种的存储温度稳定。
1.2 冷冻保护剂的使用:在低温存储时,应添加适当的冷冻保护剂,如甘油、DMSO等,以保护菌种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1.3 存储容器的选择:应选择符合菌种存储要求的容器,如冷冻管、培养基斜面等,并在容器上标明菌种的相关信息。
二、菌种的标识2.1 命名规范:为了方便识别和管理,应为每个菌种制定统一的命名规范,包括菌种名称、属名、菌株编号等,避免重名或混淆。
2.2 标签标识:在菌种存储容器上应贴上清晰可见的标签,标注菌种的名称、菌株编号、存储日期、存储温度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2.3 标本保存:对于重要的菌种,应保存其原始标本,如培养基斜面、冷冻备份等,以备不时之需。
三、菌种的记录3.1 菌种信息记录:建立菌种信息数据库,记录每个菌种的相关信息,包括菌种名称、来源、存储温度、存储日期、使用记录等,以便查询和管理。
3.2 菌种存储记录:对每个菌种的存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存储温度、存储容器、存储位置等,以确保菌种的追溯和可靠性。
3.3 菌种使用记录:每次使用菌种都应记录相关信息,如使用日期、使用用途、使用人员等,以便追溯实验结果和质量控制。
四、菌种的分发4.1 分发程序:制定菌种分发的程序和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菌种的选择、分离、传代等,确保分发的准确性和菌种的纯度。
4.2 分发记录:对每次菌种分发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分发日期、分发数量、接收人员等,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检验科微生物菌种、毒株管理制度
检验科微生物菌种、毒株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对本科室菌、毒种的申购、保存、保管、领用、处理等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疾病预防与控制,以求检验业务及科研教学工作有效进行。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科室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
(三)职责1. 相关实验室负责菌、毒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及处理等日常管理。
2. 科室必须指定两名菌、毒种库管理人员承担菌、毒种日常管理。
(四)工作程序1. 报送及入库(1)所检出的地方菌、毒株应及时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新发现的菌、毒种,要做好原始记录,逐级报送进行复核确认,报送时须两人参加。
(3)一、二类菌、毒种入库前,科室审核,技术管理层批准后入库。
(4)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必须由科室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入库管理。
(5)菌、毒种入库时,两名菌、毒种保管人员须认真做好菌、毒种的编号、登记工作。
2. 日常管理(1)保管人员应由两名检验人员组成。
(2)菌、毒种入库时,保管人员应及时验收,统一编号,填写《菌、毒种登记表》。
(3)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专用-85℃冰柜)。
(4)菌、毒种库应由两名保管人员双锁管理,铁门与锁必须牢固有效,发现损坏须及时报修。
未经科室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将钥匙委托他人代管。
(5)菌、毒种保管人员应定期对库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冰箱、冰柜等菌、毒种保藏设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6)菌、毒种保管人员根据菌、毒种的保存期限,及时通知分管病种的检验人员进行传代,定期鉴定,并详细记录在《菌、毒种登记表》。
(7)菌、毒种保管人员发现菌、毒种发生变异和死亡,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填写《菌、毒种登记表》。
3. 索取、领用和发放(1)因工作需要索取、领用和发放一、二类菌、毒种时,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菌、毒种领取申请表》,科室负责人审核。
(2)三类菌、毒种的领用和发放时,应有两人参加。
(3)一类菌、毒种,须报卫生部批准,二类菌、毒种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菌种管理规程
菌种管理规程1、目的:规范菌种管理与使用程序,确保实验结果可靠与实验室安全。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检验用标准菌种的管理。
3、责任:QC微生物限度检验员、QC负责人对此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标准菌种由受过专业培训,有足够的菌种保管经验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员保管。
4.2检定用标准菌种,由质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报采购部购买。
4.3收到菌种后,应核对品名,菌号数量,检查菌种管有无破损,填写《检定菌种接收记录》。
在保存菌种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编号、名称、购买日期。
标准菌种的保存条件:应在2~5℃保存,一般可保存3个月,藏菌种的冰箱不得存放食物和易挥发性药品。
4.4标准菌株的使用4.4.1取用时,必须登记使用时间、数量及使用人。
4.4.2启用时,必须在专用净化台内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菌种的传代。
4.4.3传代后的标准菌株应不少于6支,4支专用于菌种传代。
另2支为工作用菌种。
传代工作应予记录。
4.4.4保存用菌株,应一个月接种传代于新鲜的营养琼脂斜面上,检定是否属纯种,发现变异或染菌应及时报质检部负责人并记录。
4.5工作用标准菌株,应在用前将菌种接种于新鲜的营养琼脂斜面上培养后,再接种于新鲜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保存在2~5℃冰箱内,该液体一般使用三天。
4.6标准菌种的定期检查4.6.1 定期检查菌种外观及干燥状态。
4.7项4.7 接种菌株必须在净化工作台内进行。
在接种不同菌株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菌种之间的交叉污染。
4.7.2取菌液,吸取菌液的吸管,用后必须放在5%苯酚液中,至少浸泡24小时后方可清洗。
4.7.3弃菌种管、染菌器具,菌种培养基的双碟等,应经121℃、45分钟蒸汽灭菌后,方可清洗,严防污染。
4.7.4 接种菌株时,若不慎污染桌面、地面等,应及时用有效消毒方法处理,以防污染环境及工作人员。
4.7.5 控制传代次数,传代次数越多,突变的机率越大,因此要尽量少传代,应根据菌种保存情况规定最多传代次数,超过此限度或经鉴定检查不合格的,原则上应销毁灭活(加热失活),有灭活记录。
菌种管理规范
菌种管理规范一、引言菌种管理是指对菌种的采集、保存、鉴定和分发等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以确保菌种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本文将介绍菌种管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以提高菌种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菌种采集1. 采集来源:菌种的采集来源应包括自然环境、实验室分离和其他研究机构等。
采集来源的详细信息应被记录,包括地理位置、采集日期和采集者等。
2. 采集方法:采集菌种应使用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和混合。
采集的样品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3. 样品处理:采集的样品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消毒、分离和纯化等。
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菌种的变异和污染。
三、菌种保存1. 保存条件:菌种应根据其特性和保存需求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如低温冷冻、干燥和液氮冷冻等。
保存条件应确保菌种的长期存活和稳定性。
2. 保存容器:选择适当的保存容器,如冷冻管、培养皿和培养瓶等。
保存容器应具备防漏、防爆和耐高温等特性。
3. 标签标识:每一个保存容器应贴有清晰可辨的标签,标注菌种的名称、编号、保存日期和保存条件等信息。
四、菌种鉴定1. 鉴定方法:采用可靠的鉴定方法对菌种进行鉴定,如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份子生物学分析等。
鉴定方法应具备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鉴定记录:对菌种的鉴定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鉴定方法、鉴定依据和鉴定人等信息。
鉴定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以备查证和追溯。
五、菌种分发1. 分发申请:接收菌种分发申请时,应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和目的,并记录相关信息。
申请人应提供合理的理由和使用计划。
2. 分发方式:菌种可以通过传递菌种样品、发送冻干菌种或者提供菌种培养物等方式进行分发。
分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
3. 分发记录:对菌种的分发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分发日期、分发数量和接收人等信息。
分发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以备查证和追溯。
六、菌种管理1. 菌种登记:对每一个菌种进行详细登记,包括菌种名称、编号、来源、采集日期和保存条件等信息。
登记表应定期更新和维护。
菌种管理规范
菌种管理规范1. 引言菌种管理是保障微生物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菌种管理规范,确保菌种的采集、保存、鉴定和分发等工作符合国际标准,保障菌种资源的质量和可靠性。
2. 菌种采集2.1 采集地点:选择合适的采集地点,确保采集到的菌种具有代表性。
2.2 采集工具:使用无菌工具进行采集,避免污染。
2.3 采集方法:采用标准的采集方法,如刮取、切割、分离等。
2.4 采集记录:详细记录采集地点、时间、环境条件等信息,确保后续的鉴定和利用工作。
3. 菌种保存3.1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合菌种生长和保存的培养基。
3.2 培养条件:根据菌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等。
3.3 培养容器:选择合适的培养容器,如试管、琼脂瓶等。
3.4 保存方法:采用冷冻、冷冻干燥、液氮冷冻等方法进行保存。
3.5 保存记录:详细记录菌种的保存方法、保存时间等信息,确保菌种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4. 菌种鉴定4.1 鉴定技术:选择合适的鉴定技术,如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4.2 鉴定标准:参考国际标准和相关文献,制定鉴定的标准和流程。
4.3 鉴定记录:详细记录鉴定的方法、结果等信息,确保菌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菌种分发5.1 分发申请:建立分发申请制度,明确申请人需提供的信息和材料。
5.2 分发程序:制定分发的程序和流程,包括申请审核、菌种提取、分发记录等环节。
5.3 分发数量:根据菌种的特性和需求,确定合适的分发数量。
5.4 分发记录:详细记录分发的数量、接收人、时间等信息,确保菌种的追溯性和可靠性。
6. 菌种质量控制6.1 菌种污染检测:建立菌种污染检测制度,定期对保存的菌种进行检测。
6.2 菌种纯度检验:采用合适的方法对菌种进行纯度检验,确保菌种的纯度和可靠性。
6.3 菌种活力检测:定期检测保存的菌种的活力,确保菌种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6.4 菌种记录管理:建立完善的菌种记录管理制度,确保菌种的追溯性和可靠性。
菌种安全管理制度
菌种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菌种的保存、使用和管理,保障科研人员的安全,防止菌种泄漏和污染,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中保存和使用的各类微生物菌种,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三、管理原则1. 确保菌种的安全性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2. 保障菌种的质量和纯度;3. 准确记录菌种的来源、保存方式和使用情况;4.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安全规定。
四、菌种的保存1. 菌种应保存在专门设计的冰箱或冷冻盒中,并标注清楚菌种的名称、来源、保存日期等信息;2. 对于高致病性或毒性菌种,应采取更加严格的保存措施,并设置专门的保存设施;3. 对于保存的菌种,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菌种的存活率和纯度。
五、菌种的使用1. 使用菌种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培训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2. 在使用过程中,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严禁直接接触菌种;3. 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消毒工作台和相关器具,并做好消毒记录。
六、菌种的管理1. 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菌种管理负责人,负责菌种的存储、使用和管理;2. 对于特殊菌种,应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管;3. 定期对实验室菌种库进行审查,清理过期或失效的菌种;4.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菌种,应严格限制存储和使用,并做好安全措施。
七、应急处理1. 对于菌种泄漏或污染的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清理和处理;2. 对于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伤害,应及时进行紧急救护和处理;3. 启动事故调查机制,查清事故原因,及时采取改正和整改措施。
八、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菌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整改、停止使用菌种、追究责任等。
九、菌种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1.立即成立由安全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组成的菌种安全管理小组,确定菌种安全管理责任人;2. 建立健全菌种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包括菌种保存使用制度、应急预案、违规处理制度等,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3. 对实验室的菌种存储设施进行调查、检测和整理,确保菌种的存储环境符合相关要求;4.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菌种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5. 加强对实验室的菌种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菌种的合理使用。
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
1、目的:规范微生物试验用菌种的管理,确保菌种的有效使用。
2、适用范围:微生物试验用菌种的管理。
3、责任者:质检科负责人、微生物试验人员、菌种管理人员4、正文:概念a、标准菌株:由国内或国际菌种保藏机构保藏的,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并可追溯的菌株。
b、标准储备菌株:由标准菌株经一次传代得到的培养物。
c、商业派生菌株:由供应商提供的所有特性与标准菌株等效的菌株。
d、工作菌株:由标准储备菌株经传代得到的培养物。
e、代:将活的微生物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希望获取新的微生物培养物。
这种操作方式,新培养物对接种培养物而言就称为一代。
菌种的采购和接收菌种的采购从药检所或菌种保藏中心等外单位购入菌种斜面或冻干菌种。
根据工作需要对购买国内保藏中心提供的菌种斜面提前1个月填写采购申请单,冻干菌种提前2个月申请购买,国外保藏中心提供的菌种应提前3个月申请购买。
菌种的接收检定菌应设专人保管,管理人员应接受过专业培训,有足够的菌种保存经验。
接收菌种时,应核实菌种的名称、编号、传代代数、数量、有效期等,并调查清楚菌种的保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接收时应填写菌种接收登记表。
内容包括:菌种名称、菌种保藏中心编号、传代次数、接收日期、菌种来源等。
对新购入的冻干菌种在使用前应按要求对其进行生物形态确证试验和纯度鉴定,由于新购买的菌种斜面已由菌种提供单位做过生物形态确证试验和纯度鉴定,所以传代5代以内的菌种斜面不需要进行纯度鉴定。
对新购入的斜面菌种应在2〜8c保存,并应在1周内转接。
菌种的复苏使用人员根据需要应向菌种管理人员领取菌种,仔细核对标签上菌名、编号,并在《菌种接收及领用登记表》上记录菌名、数量、领用人、领用日期等信息。
菌株解冻后不得重新冷冻和再次使用。
菌种复苏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常用菌种接种用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表菌种的传代每株菌种应建立菌种使用及传代记录,斜面菌种应根据其特性决定传代时间间隔。
传代时使用须核对名称、编号,传代代数及日期,所用培养基传代和接种规程控制传代次数,传代次数越多,突变的几率越大,因此要尽量少传代;根据菌种特性和实际保存情况,最多传代不超过5代,超过此次数,应加热灭活,菌种有异常情况或有杂菌生长,则应随时更代。
微生物实验用菌种管理规程(含表格)
微生物实验用菌种管理规程(ISO13485-2016/YYT0287-2017)1.0目的规范微生物学检定用菌种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的溯源性与稳定性,从而确保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用菌种管理,包括菌种的申购、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3.0引用/参考文件ChP2015实用药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指南4.0职责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菌种的申购、传代、使用、销毁等工作,QA负责监控和参与OOS调查。
5.0程序5.1术语和定义5.1.1标准菌株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或者其他经认可的机构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5.1.2传代菌株用标准菌种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3代后的传代菌株在需要时可以作为工作菌株使用。
5.1.3工作菌株用标准菌种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5.1.4菌种的代将菌种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5.2菌种来源5.2.1标准菌株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菌种保藏中心(CMCC)或者其他经认可的机构提供的冷冻干燥菌种。
5.2.2质量控制实验室涉及到的菌种种类、代码、保存方法及保存条件如下。
菌种名称菌种代码保存方法保存温度保存期限TSA斜面2~8℃1个月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冷冻干燥管-20℃1年TSA斜面2~8℃1个月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冷冻干燥管-20℃1年TSA斜面2~8℃1个月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冷冻干燥管-20℃1年SDA斜面2~8℃3个月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冷冻干燥管-20℃1年SDA斜面2~8℃3个月黑曲霉菌CMCC(F)98003冷冻干燥管-20℃1年TSA斜面2~8℃1个月生孢梭菌CMCC(B)64941冷冻干燥管-20℃1年5.3菌种的申购、验收、保存5.3.1菌种的申购5.3.1.1微生物室QC依据菌种的库存及菌种的使用情况,提出采购申请,申请需明确菌种的名称,标准编号以及申购数量等信息。
菌种管理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规范本中心标准菌种和野生菌种的管理。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标准菌种和实验过程中分离纯化的野生菌种的管理。
3.职责3.1菌种管理员:负责菌种的申购、接收、保存、分发。
3.2微生物检验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3.3科室负责人:负责指导、监督检验员和管理员对菌种的管理。
4.术语4.1标准菌种(冻干菌种):由国内或国际菌种保藏机构保藏的,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并可追溯的菌种。
4.2标准储备菌种:又称传代用菌种,由标准菌种经一次传代得到的培养物,是指用标准菌种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菌种。
4.3工作菌种:工作菌种是指用标准菌种或标准储备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4.4代:菌种的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
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菌种为第0代(G5.程序5.1菌种的申购菌种管理员每年根据菌种的使用情况(包括临时检验需要)提出购买计划,经批准后,向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标准菌种(冻干菌种),采购执行《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
5.2菌种的接收菌种到达实验室后,由菌种管理员接收菌种,检查其名称和数量,以及每一支的完整性,同时将菌种的所有信息,填写《标准菌种接收记录表》,贴好标签并按照该菌适宜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储存期及储存条件见菌种说明书)。
5.3菌种的编号5.3.1标准/标准储备菌种采用字母加数字表示:英文缩写字母-来源编号-代次-传代日期-顺序号。
菌种的英文缩写字母:大肠埃希菌(E.c)、金黄色葡萄球菌(S.a)、枯草芽孢杆菌(B.s)、黑曲霉菌(A.n)、白假丝酵母(C.a)等,来源以购进方编号为准;代数用一位带有下标数字的字母表示;标准/标准储备菌种用G表示;工作菌种用W表示;如G3表示标准菌种第3代;W3表示工作用菌种第3代。
传代日期用6位数字表示:年份取最后两位数,月、日分别用两位数。
菌种管理规范
菌种管理规范一、引言菌种管理是指对实验室中的菌种进行规范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菌种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本文旨在制定菌种管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以确保实验室菌种的质量和安全。
二、菌种的采购与登记1. 采购菌种应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或者机构,确保菌种的来源可靠。
2. 菌种采购时应获取相关证书和文献,包括菌种的鉴定报告、纯度证书等。
3. 菌种应在到货后即将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菌种名称、菌株编号、来源、存储条件等。
三、菌种的保存与传承1. 菌种应按照菌种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如冷冻保存、干燥保存等。
2. 菌种的保存容器应具备防漏、防污染的功能,标签清晰明确,包括菌株编号、菌种名称、保存日期等信息。
3. 菌种的传承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菌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菌种传承时应记录传承的日期、传承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
四、菌种的鉴定与验证1. 新采购的菌种应进行鉴定,确保其与供应商提供的鉴定结果一致。
2. 定期对保存的菌种进行鉴定,以确保菌种的纯度和稳定性。
3. 鉴定结果应记录并保存,包括鉴定方法、鉴定人员、结果等信息。
五、菌种的使用与管理1. 使用菌种前应对菌种进行复苏和培养,确保菌种的活力和纯度。
2. 菌种的使用应按照实验室的操作规程进行,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
3. 菌种的使用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使用目的等信息。
4. 菌种使用后应及时归还或者销毁,确保菌种的安全管理。
六、菌种的废弃与销毁1. 废弃的菌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包括灭活、消毒等。
2. 废弃菌种的处理记录应详细,包括处理日期、处理方法、处理人员等信息。
3. 菌种的销毁应按照像关法规进行,确保菌种的彻底销毁。
七、菌种管理的质量控制1. 菌种管理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菌种的质量检测、菌种管理的评估等。
2. 定期进行菌种管理的内部审核,确保管理流程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3. 外部机构或者专家可以对菌种管理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实验室菌种管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菌种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规范实验室菌种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维护实验室环境卫生,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菌种管理工作。
三、责任主体1. 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菌种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内菌种管理的日常操作。
3. 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菌种的存储、标识和使用。
四、菌种存储1. 菌种应存放在专门的冰箱或冷藏库中,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2. 每一种菌种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菌株名称、来源、存储时间等信息。
3. 存储的菌种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和纯度。
五、菌种标识1. 每一种菌种应有专门的标识,包括菌株编号、存放位置等信息。
2. 标识应清晰可辨,并避免模糊、淡化等情况。
六、菌种使用1. 使用菌种前需进行预先计划,并填写使用申请表。
2. 使用菌种时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菌种的交叉污染。
3. 使用完菌种后,应及时清洗消毒使用的器具,并将菌种残留物处理妥当。
七、菌种采购1. 选择正规的供应商采购菌种,避免采购到伪劣产品。
2. 购买的菌种需要经过鉴定和验证,确认其纯度和活力。
八、菌种管理不当的处理1. 对于菌种管理不当,导致菌种失效或污染的情况,责任人需及时报告实验室主任。
2. 对于责任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
九、安全措施1. 使用菌种时需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2. 对于可能构成污染的物品或器具,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十、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和修改。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菌种管理规范
菌种管理规范一、引言菌种管理是指对菌种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操作,以确保菌种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制定菌种管理规范,以指导相关人员在菌种的采集、保存、传播和使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二、菌种采集和保存1. 采集菌种应选择健康、纯种、活力强的菌株,并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以防止外来污染。
2. 采集的菌种应尽快进行保存,可选择冷冻保存、干燥保存或液体保存等方法,具体保存方式应根据菌种的特性和要求进行选择。
3. 保存菌种的容器应清洁、无菌,并标明菌株的相关信息,如菌种名称、采集日期、保存人员等。
4. 定期对保存的菌种进行检测和更新,以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三、菌种传播和分发1. 菌种的传播和分发应遵循科学、安全的原则,确保菌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传播和分发菌种应提供详细的菌种信息,包括菌种名称、来源、保存方式、传播方式等。
3. 菌种的传播和分发应记录相关信息,如传播日期、接收人员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4. 传播和分发菌种的容器应清洁、无菌,并标明菌株的相关信息,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四、菌种使用和管理1. 使用菌种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菌种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2. 在使用菌种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菌种的外泄和传播,确保实验室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3. 菌种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和消毒相关的设备和容器,以防止交叉污染和菌种的混合。
4. 对于不再使用的菌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如销毁、归档或交还给菌种管理部门等。
五、菌种管理的记录和追溯1. 对菌种的采集、保存、传播和使用等过程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相关的日期、操作人员、操作步骤等。
2. 菌种管理记录应保存一定的时间,以便追溯和管理,同时保护相关的隐私和机密信息。
3. 对于菌种的传播和分发,应记录相关的接收人员和接收日期,以便追溯和管理。
4. 菌种管理记录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审核,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菌种管理的培训和评估1. 对从事菌种管理工作的人员应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菌种的采集、保存、传播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菌种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实验室菌株管理制度。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菌株的管理。
3.职责3.1.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对本制度实施。
3.2.QA负责监测本规程的执行。
4.规程4.1.菌种管理4.1.1.涉及菌种①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②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③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④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apecies⑤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⑥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⑦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⑧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4.1.2.菌种采购根据计划及定期检查的结果,按时从省级药检所、卫生防疫站等部门采购来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菌种保藏中心(China Medical Culture Collection,CMCC)等国际法定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
菌种到达实验室后,接受菌种时应仔细检查菌种的名称、数量、完整性等,并做好记录工作,如名称、菌号、数量、来源、接种日期、代数等(见附件一:菌种采购登记表)。
4.1.3.菌种复活4.1.3.1.冻干菌种若购入的标准菌株是玻璃安瓿瓶装的冻干粉剂则需对冻干菌种进行复活。
首先清洁安瓿,安瓿的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并让其自然干燥;然后用一小砂轮在安瓿的上部划一条线,用手轻轻将安瓿掰开(开启时必须小心,因为安瓿遇热时可能会破裂);再用一无菌吸管移取1-2ml 适宜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到安瓿中;轻轻地旋转安瓿使冻干菌种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充分混合并完全溶解;最后将安瓿内菌液转接到相应的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生孢梭菌于30-35℃培养18-24小时,白色念珠菌于20-25℃培养24-48小时,黑曲霉于20-25℃培养5-7天。
菌(毒)种及样本的保存管理运输规程
菌(毒)种及样本的保存管理运输规程1.实验室不得存放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
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的细菌(从病人标本分离),本实验室不能保存,应立即销毁。
2.实验室只能保存与工作和研究相关的涉及生物安全Ⅱ级以下的菌种。
包括病人身上分离到的常见的病原菌如大肠埃希氏菌等,和质控标准菌株。
3.保存菌种的冰箱要有锁,由实验室专人保管。
4.菌种的存放和领取要有登记。
5.保存的菌株,登记分离日期、标本种类、菌名等内容。
6.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7.运输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运输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其包装应当符合以下要求7.1内包装:7.1.1必须是不透水、防泄漏的主容器,保证完全密封;7.1.2必须是结实、不透水和防泄漏的辅助包装;7.1.3必须在主容器和辅助包装之间填充吸附材料。
吸附材料必- 1 -须充足,能够吸收所有的内装物。
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包装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装;7.1.4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表明菌(毒)种或样本类别、编号、名称、数量等信息;7.1.5相关文件,例如菌(毒)种或样本数量表格、危险性声明、信件、菌(毒)种或样本鉴定资料、发送者和接收者的信息等应当放入一个防水的袋中,并贴在辅助包装的外面。
7.2外包装:7.2.1外包装的强度应当充分满足对于其容器、重量及预期使用方式的要求;7.2.2外包装应当印上生物危险标识并标注“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非专业人员严禁拆开!”的警告语;7.2.3运输目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7.2.4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7.2.5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相关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菌种操作规程
菌种操作规程菌种操作是微生物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菌种的储存、分离、培养和传代等操作。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菌种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一、菌种的储存1. 菌种的储存通常采用液氮冷冻或低温冰箱冷冻的方式。
2. 菌种的储存容器应该选择无菌的冻干管、冻存瓶或冷冻管,并在储存前进行无菌处理。
3. 在冷冻储存前,应制备菌种的冻存物质,如15%甘油溶液,以确保菌种冷冻过程中的生存率。
二、菌种的分离1. 菌种的分离通常采用扩散法、涂布法或稀释法等方法。
2. 在进行菌种分离前,实验室的工作台、培养皿和所需工具应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无菌处理。
3. 分离出的纯菌落应进行单克隆处理,避免混菌的情况。
三、菌种的培养1. 发放和接收菌种时,应注意标签的准确性,并确认菌种的来源和鉴定信息。
2. 菌种的培养应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促进菌种的生长和代谢。
3. 在进行菌种培养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菌种的污染。
四、菌种的传代1. 菌种的传代应选择适当的传代方法,如子代分离、液体培养或固体培养等。
2. 传代菌种前,应将培养皿等实验器具进行干燥消毒,并进行无菌处理。
3. 在进行菌种传代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传代时间和传代次数,避免菌种的突变和变异。
五、菌种的保管1. 菌种的保管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或继代保存等。
2. 在进行菌种保管时,应注意保存容器的密封性和标识的清晰性。
3. 对于保存已久的菌种,应定期进行复苏培养,以维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
六、菌种的管理1. 每次使用菌种前,应查验菌种的保藏情况和标签信息,并进行必要的鉴定。
2. 菌种管理应建立清晰的档案记录,包括菌种的来源、分离日期、储存方式和使用情况等。
3. 菌种的使用应按照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对于菌种操作的规程,实验室应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并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实验室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以确保菌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
目的:保证菌种合理、有效地使用和保存,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的溯源性与稳定性,保证实验室和社会的生物安全。
职责:主管负责菌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分发,组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菌种的管理,包括菌种的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1 菌种的保存
1.1 工作用菌种的保存
工作用菌种采用平板低温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以后,转移至2~8℃冰箱中保存。
此法仅用于工作用菌种的短期保存,并应随时检查其污染杂菌和变异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经应灭活处理后销毁。
保存时间为1周,超过该期限前挑取单菌落重新于琼脂平板划线活化,若菌落活力下降则从-80℃冰箱中取用甘油冷冻管。
1.2 传代用菌种的保存
采用甘油冷冻管保藏法。
1.2.1 甘油冷冻管保存法
用无菌接种环轻轻刮平板上的单菌落并接种至适宜的液体培养内,置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菌液充分振荡后取适宜体积加入到已灭菌的冷冻管内,再加入等体积的无菌甘油(浓度40%),即为20%甘油菌悬液,轻
轻振摇,使内容物充分混合,在-80℃冷冻条件下保存,保存期限为3年。
每个菌株保存至少30个无菌冷冻管。
使用时,取出一支放至室温,接种增菌培养或接种至琼脂平板复苏,挑取纯菌落传代或工作用。
2 菌种的传代
2.1 工作用菌种的传代
当工作用菌种代数小于5时,在规定保存期限内,可直接用上一代工作用菌种转接下一代工作用菌种。
取在冰箱2~8℃保存的工作用菌种用普通琼脂平板传代,并将新传代的培养物替代原有的菌种,作为工作用菌种。
也可取用“甘油冷冻管保藏法”保存的菌种,进行复苏,直接作为工作用菌种。
菌种每1周传代一次,当超过5代,须用“甘油冷冻管保藏法”保存的原始菌种传代。
2.2 传代用菌种的传代
首先划线接种确认,根据日常检验工作的需要量,挑取纯菌落转接平板,作为工作用菌种;同时,结合菌种的代数和最长保存期限,挑取纯菌落制成菌悬液,按“1.2”的方法制备甘油冷冻管数支,作为传代用菌种。
2.3 传代时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使菌株不死亡,不污染、不丢失。
同时实验人员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如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佩带无菌手套,实验完成以后消毒实验进行的区域、实验仪器和器具。
如发生意外,如菌种泄漏或人员受伤,应立即向主管报告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3 菌种的保管
3.1 实验室全部菌种都应由菌种负责人记录在册,并输入电脑以电子版形式
存档,以便查找。
菌种上应贴上明显的标签,标明名称、培养基、保种人、日期、编号等。
菌种设专人加锁保管,并对所保存的菌种建立《菌种保存、领用登记台账》(附表3)。
3.2 菌种的定期检查
在菌种的保存期间,应每天检查保存菌种冰箱的温度、菌种管的塞子是否松动或生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3 所保管的菌种,不能随意转让其他单位和个人,需要时应有单位证明和批准手续以及李爱科组长签字方可供应。
4 菌种的领用与使用
4.1 实验室人员根据实验需要,需到主管领取工作用菌种或传代用菌种,同时填写《菌种领用登记台账》相关内容。
4.2 实验室人员从主管领取工作用菌种或传代用菌种,用于日常检验或验证试验,使用后及时填写《菌种使用登记台账》(附表6),以便追踪菌种使用历史。
5 菌种(废弃)的销毁
下列情况的菌种或培养物或被污染的器具等,必须采用121℃、45分钟湿热灭活处理:新一代菌种制备成功后的上一代菌种;使用完后的菌种和带有标准菌种的器具和培养物;超过有效期的菌种;凡被污染、变异、可疑等异常情况菌种;其他应废弃的菌种。
6 附则
附表1:《检定菌接收记录》
附表2:《检定菌种传代、分离记录》
附表3:《检定菌种保存、领用登记台账》
附表4:《检定菌种观察记录》
附表5:《检定菌种鉴定记录》
附表6:《检定菌种使用登记台账》
附表7:《废弃菌种(物品)销毁处理记录》
菌种资源详细信息(密)
此项信息不对外公布,保存核心成员手中。
菌种登记:编号+详细名称+来源+特性+动物实验+……,随时补充,留照片。
附表1:《菌种接收记录》
.
.
附表2:《菌种传代、分离、保存记录》
.
附表3:《菌种使用登记台账》
.
.
附表4:《菌种观察记录》
.
附表5:《菌种鉴定记录》
.
附表6:《菌种使用登记台账》
.
.
. 附表7:《废弃菌种(物品)销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