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发泡实验
TCD发泡实验在神经内科疾病中应用的典型病例析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TCD发泡实验在神经内科疾病中应用的典型例析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TCD检查时右向左分流分级
计数安静状态下或/和Valsalva 动作后20s 内的 一过 性高信号(HITS),分为6级:
TCD检查时右向左分流级计数安静状态下或/和Valsv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国外近期的一项TCD与TEE对比研究
国外最近对100个病例进行了研究,将多通道的
TCD联合多媒体分析技术的检查仪(PMD100
System)和经胸超声(TTE)、经食道超声(TEE)
TCD诊断PFO的原理
TCD是可以诊断PFO和其他右向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3/12/23
THANKYOUSCE20/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3/12/23
THANKYOUSCE20/1
描述:Valsava动作后3秒,可见20~30个微栓子信号出现 诊断:发泡实验阳性,支持右向左分流
0描述:Valsv动作后3秒,可见2~个微栓子信号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
1、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现气栓信号,不论是否行 Vasalva 试 验,都是阳性,提示存在肺循环到体循环的直接通路。由于肺的直 接通路比较少见,绝大多数情况下该结果提示PFO 的存在。敏感度 和特异度最高可达 90%以上。
2、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外发现气栓,一般认为属于从肺部而来, 为未被吸收的气栓,可以重复试验提高敏感度。
发泡试验 操作规范
1、在患者的肘静脉留置通路,连接三通管,在三通管的一端安 置10ml装满盐水的注射器。 2、安装栓子检测设备,主要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深度设置为 50-60cm,由于气栓的信号非常强,与背景差异大,容易鉴别, 所以对于增益或者样本容量可以适当从宽设置。 3、取10ml注射器2支,一支装有8-9毫升盐水,另外一支为空针 管。通过三通管将两支注射器相连;将盐水在两支注射器间来回 推注,促使空气进入盐水成为气泡与盐水的混合体。最后将气泡 和盐水存于一支注射器,我们称之为激活盐水。 4、将激活盐水注射器也连于患者肘静脉的三通管。 5、推注5ml激活盐水,随后迅速推注5ml常规盐水,观察TCD屏幕 在 10 秒钟内的信号变化,并及时记录或随机自动记录。 6、再次推注5ml激活盐水,并随后推注5ml常规盐水,嘱患者在 推注后迅速吸气,屏气5秒钟,然后放松,观察放松后10秒以内 TCD屏幕的变化,并记录。 7、可以重复上述4-6若干次。 8、拆卸通路和注射器,完成实验。
• E 图:TCD发泡试验发现左 侧大脑动脉多发微栓子信 号,表明存在连续右向左分 流(RLS)
• F图:经食道超声2D图 • G图:经食道超声3D图 • 证实患者存在面积为
0.125cm2的房间隔缺损
发现之 旅 • 发现有房间隔缺损后考虑反
常栓塞
• 排查易栓症原因 • 垂体瘤导致的库欣综合症
TCD发泡试验在隐源性卒中和偏头痛的意义
TCD发泡试验在隐源性卒中和偏头痛的意义导语:近年来,临床病例表明,心脏卵圆孔没有完全闭合能够引起的顽固头痛和中青年脑梗,TCD发泡试验可以有效检查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合的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上周三下午我科共做了七例发泡试验病人,其中有一例胸心外科病人,在做心脏彩超时,发现卵圆孔未闭,来我科行TCD发泡实验,检查结果发现为阳性。
发泡试验 开始推注激活生理盐水时推注激活生理盐水后 出现栓子频谱推注激活生理盐水后行Valsalva动作 出现的栓子频谱TCD发泡实验的检查方法在病人休息时和进行标准Valsalva动作时,使用注射手振生理盐水作为增强剂,可查出心脏右向左的分流和肺动静脉分流。
发泡实验适应症:1、卒中、TIA、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并且无明显颈动脉疾病,无易形成栓塞的心律失常;2、偏头痛特别是有先兆偏头痛患者;3、减压病患者;4、潜水员或航天员上岗前检查。
发泡试验阳性的意义:存在右向左分流的情况:1、卵圆孔未闭(先天性心脏病,左右房之间有一小孔);2、肺动静脉瘘;3、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是通过对脑血管的双通道监测,探查脑血管内少量的气体微栓子信号,来对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卵圆孔未闭进行筛查。
其检查结果如是阴性,则表明卵圆孔已闭合。
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可及时发现患者潜在脑梗死危险因素,预防再次脑缺血发作。
卵圆孔未闭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多见于青年脑梗死患者和部分中老年人。
卵圆孔未闭可采用微创介入方法根治,这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该项试验已经国际超声会议认可,有操作规范,具有无创、快速、安全、经济等特点,为脑梗死危险因素筛查与控制带来了新希望。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①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②潜水病或减压病所致的空气栓子;③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栓子。
tcd发泡实验资料
t c d发泡实验发泡实验TCD发泡试验是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盐水激发试验方法,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而心脏右向左分流主要有卵圆孔未闭造成。
有研究证明青年卒中患者约有40%存在卵圆孔未闭。
故TCD发泡实验对卵圆孔未闭所致脑卒中的筛查意义,有利于进一步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治疗。
该试验方法让患者在护士的操作下通过非侵入的TCD配合盐水激发试验,配合医师、技师安全、快速、廉价完成检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真正体现了其优越性。
实验方法:(1)患者仰卧于床上,安装栓子监测设备,将探头放在颞窗,采用双通道单深度技术,主要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调节合适的取样容积和探测深度。
(2)准备3支20ml注射器,2支抽9ml盐水和一支抽1ml空气。
用三通开关将一支盐水注射器和空气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连接8号或更大的头皮针,在患者的肘静脉穿刺。
如果应用止血带,穿刺成功后去掉止血带。
用敷贴来固定针头。
通过三通开关将少量血液抽入1个针管。
(血液的作用是增加气泡在血液中的悬浮时间以确保可探测到)在注射前,应充分振荡盐水(2支注射器来回推注20余次)、空气和血液制成血、盐水和空气的混悬液,制造成激活盐水。
(3)将制作好的激活盐水静脉推注,观察10s内有无微栓子信号。
(4)将剩下的一支盐水注射器和空气注射器用上述的方法制造激活盐水在Valsalva动作时进行注射。
正常结果:注射手振生理盐水后,微泡将随着静脉血流从肘前静脉流到右心房。
当受检病人不存在右向左的分流时,微泡将进入右心室,沿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而不会进入体循环动脉里。
所以TCD显示屏上将不会有频谱的变化。
阳性结果:当受检病人存在右向左分流时,微泡可从右房直接进入左房而不经过肺循环滤过。
再从左房到左室进入主动脉,再从主动脉三个分支进入体循环,TCD装置就可在脑部探测到微泡信号。
并可根据微泡的数量判断分流程度。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1999年威尼斯会议推荐标准):以10s内出现微栓子信号作为阳性标准,根据微栓子数量进行分级:Ⅰ级:无微栓子信号(阴性结果);Ⅱ级:1-10个微栓子信号;Ⅲ级:大于10个但未形成“雨帘”;Ⅳ级:形成“雨帘”。
经颅发泡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Transcranial Doppler embolism detection,简称TCD-ED)技术,对受试者进行脑部血流情况的检测,评估是否存在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进而辅助诊断可能的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
二、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随机选取的10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在20-60岁之间,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进行检测。
2. 实验步骤:(1)受试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头部固定,保持安静。
(2)将TCD探头放置于受试者头部特定部位,如颞窗、枕窗等。
(3)通过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以产生微泡。
(4)观察TCD屏幕,记录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四、实验结果1. 正常组:100名受试者中,有95名结果显示为阴性,即未发现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说明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不存在;有5名结果显示为阳性,即发现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提示可能存在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
2. 阳性组:对5名阳性受试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中3名存在卵圆孔未闭,2名存在肺动静脉畸形。
五、实验分析1. 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是一种非侵入性、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对于评估脑部血流情况、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结果显示,95%的受试者未发现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
3. 阳性组中,3名受试者存在卵圆孔未闭,2名存在肺动静脉畸形,提示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脑部血流情况、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
在临床实践中,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断率,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七、实验建议1. 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对阳性受试者进行跟踪观察,了解其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3. 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心脏彩超、CT等,对阳性受试者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诊断。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检查中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的效果。
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检查未能确诊35位患者的病因,遂对35位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分析检查效果。
结果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检出8例气泡实验阳性,27例气泡实验阴性。
在8例气泡实验阳患者中,检出6例卵圆孔未闭,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27例气泡实验阴性患者中,检出1例卵圆孔未闭,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结论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复杂,确诊难度较大。
在临床检查中,对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查明患者病因,从而作出确诊。
这种检查方式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临床检查;应用价值;分析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是指患者脑血管出现阻塞,导致脑部缺血,但其具体原因不明确的一种脑卒中类型。
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相比,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更为严重[1],因为它无法通过明确的原因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不明确,很难预测患者是否会再次发生脑卒中。
由于难以查明患者的具体病因,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需要认真研究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检查方式。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5例患者基线资料见表1所示。
表1 80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资料性别例数年龄平均年龄男性2524~80岁岁女性1027~78岁岁1.2 方法35位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常规检查,包括脑电图检查,头部CT扫描,颈部血管超声、头部血管超声等。
但各种常规检查均未能确诊35位患者的病因,遂对80位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
TCD发泡实验在神经系统疾病中 应用的病例分享
男患,19岁,头痛、头部不适两个月,门
诊 做头MRI检查,发现多发点状异常信 号
当时考虑不除外脑囊虫,到农大给予抗囊 虫治疗,用药 两个月后,复查头MRI, 医生 觉得不像脑囊虫,故 到我院就诊
TCD+发泡实验
描述:Valsava动作后3秒,可见20~30个微栓子信号出现 诊断:发泡实验阳性,支持右向左分流
对PFO是否应关闭或用药物治疗,医学界存在争论
目前认为PFO合并脑卒中的患者存在高危因素(较大的右向 左分流、静息时
2010年新发表的PFO文献
TCD与心腔内超声对比研究,也得出心腔 内超声对 34%的患者评估过低的结论
JACC Cardiovasc Imagig. D监测的颅内栓子特征符合“9的 原则” (微栓子数目多余9个并且首个微栓子出现的潜伏时间少于 9秒),那么这个经 cTCD诊断的PFO可被cTEE 确诊
开,即出现右向 左分流
PFO与头痛
Azola 等通过TCD 注射超声造影剂发现,有先兆 的偏头 痛患者(113 例)中48%存在PFO
有先兆偏头痛病人存在PFO的机会是非偏头痛病人 的3倍 卵圆孔未闭导致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1. 深呼吸、咳嗽时等状况下未闭合的卵圆孔开放,静脉系统微小
血栓经卵圆孔进入体循环引起脑部栓塞 2. 某些可能引起偏头痛症状并通常应于肺循环代谢降解的神经体液
TCD检查时右向左分流分级
计数安静状态下或/和Valsalva 动作后20s 内的 一过 性高信号(HITS),分为6级:
grade 0=0 embolic tracks (ETs), grade I=1–10 ETs, grade II=11–30 ETs, grade III=31–100 ETs, grade IV=101–300 ETs, grade V >300 ETs 小分流(I、II),较大分流(III- V )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许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出现这种症状。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的成年人患有偏头痛,其中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常规的药物治疗可能并不总是有效,因此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部分患有偏头痛的患者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有关。
采用经经验性或血栓栓塞性经皮穿孔闭合术(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TCD)进行PFO的封堵可能有助于减轻偏头痛症状。
本文将探讨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卵圆孔未闭是指胚胎发育时右、左心房之间的卵圆孔在出生后未闭合的情况。
PFO一般对于正常人体并不产生影响,但在一些情况下PFO可能会导致偏头痛等疾病。
研究表明,通过TCD进行PFO封堵可能有助于改善偏头痛症状。
对于偏头痛患者来说,进行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TCD发泡试验是通过给患者注入一种特殊的气体,使其通过PFO到达左心房,然后使用超声仪器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有气体通过卵圆孔未闭达到左心房。
经过这样的测试,可以明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PFO。
对于确诊患有PFO的偏头痛患者,接受PFO封堵手术可能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研究,一些患有偏头痛的患者接受了TCD发泡试验筛查和PFO封堵手术后,其偏头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一项名为"MIST II"的研究显示,接受了PFO封堵手术的患者,在随访期内其偏头痛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而对照组患者(未接受PFO封堵手术),偏头痛症状并未得到改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PFO封堵手术对于部分患有偏头痛的患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改善偏头痛症状外,进行PFO封堵手术还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着其他积极的影响。
tcd发泡试验的操作流程
tcd发泡试验的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TcCO2) Monitoring Procedure.Purpose:To non-invasively measure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CO2) in arterial blood.Materials:TcCO2 monitor.Disposable sensor patch.Skin preparation solution.Adhesive tape or bandage.Procedure:1. Patient Preparation:Explain the procedure to the patient and obtain consent.Clean the skin site on the patient's forehead, chest, or abdomen with the skin preparation solution. Allow theskin to dry completely.2. Sensor Application:Remove the protective backing from the sensor patch and apply it to the cleaned skin site.Ensure that the sensor is securely attached to the skin.3. Monitor Connection:Connect the sensor patch to the TcCO2 monitor using the appropriate cable.Power on the monitor and allow it to warm up for the specified time.4. Calibration:Follow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for calibrating the monitor using a calibration gas.5. Data Monitoring:The monitor will continuously display the TcCO2 value in mmHg.Record the TcCO2 values at regular intervals as specified by clinical protocol.6. Sensor Removal:Once the monitoring is complete, remove the sensorpatch from the skin.Dispose of the sensor patch and cables according to hospital policy.Considerations:The TcCO2 measurement may be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skin temperature, perfusion, and sensor contact quality.TcCO2 monitoring is not a substitute for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The sensor patch should be applied to an area with good skin integrity and minimal hair.Monitor the patient for any signs of skin irritation or allergic reaction.中文回答:经皮二氧化碳(TcCO2)监测程序。
tcd发泡实验操作流程
tcd发泡实验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TCD 发泡实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右向左分流的检查方法,以下是 TCD 发泡实验的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
DTC发泡实验
DTC发泡实验
TCD发泡试验是一种检测心脏有无右向左分流和肺动静脉分流的方法。
首先打开病人的肘部静脉通道,让病人平卧。
医生将TCD探针置于病人的颞窗或其他检查窗口,以监控脑中动脉的血流量。
用注射器将9毫升的生理盐水和1毫升的气体注入到手臂上,用三根管子将手臂上的血管和血管连接起来,然后用一个空的针管将液体注入到三通中。
通过TCD栓子监测和分析,对细小的气泡在人体内的流动进行了观察。
上述动作在病人安静的呼吸和Valsalva动作中重复2-3次。
如果病人的大脑中有一个细小的气泡,那么TCD栓塞监控系统就会显示出一个从右到左的分支,这意味着病人有一个先天性的卵圆孔没有闭症。
整个检测时间为20分钟。
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操作。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课件
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是一种无创、 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颅 内血管病变和微循环情况,但目前仍存 在一定局限性和挑战。
VS
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拓展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范围,提高其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 的价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临床应用效果评估
诊断准确性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在诊断 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等病因 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介入 检查相比,具有无创、安全、便
捷等优势
预后评估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可评估 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制定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如对偏头痛患者的 病因进行评估,有助于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法
指导治疗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的结果 可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如 对疑诊卵圆孔未闭的患者进行介
将数据以图像形式展示,如超声图像等。
报告撰写
结果解读
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 和解释。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提供参考依据。
04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 临床应用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疑诊卵圆孔未闭(PFO)的患者 疑诊右向左分流的患者
适应症和禁忌症
• 评估脑卒中、TIA、偏头痛等患者的病因
02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 技术
技术原理
检测颅内血管病变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通过注射微气泡,观察微气泡在颅内血管中的通过情况,从而 判断血管是否通畅,有无狭窄、闭塞等病变。
诊断依据
微气泡在颅内血管中的通过速度和分布情况可以反映血管的通畅程度,根据微气泡的到达时间和速度,可以判断 血管的狭窄程度和血流速度。
发泡实验tcd分级标准
发泡实验tcd分级标准
在实验室中,发泡实验通常是通过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GC)的热导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TCD)来进行的。
发泡实验的TCD分级标准可能取决于具体的实验目的、样品类型和仪器设置。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TCD分级标准的一般概述:
1.零级:
•没有检测到发泡物质。
•TCD信号基本平稳,没有显著的峰。
2.一级:
•检测到轻微的发泡物质。
•TCD信号可能有轻微的波动,但没有明显的峰。
3.二级:
•检测到中等量的发泡物质。
•TCD信号有明显的峰,但不到达峰的基线水平。
4.三级:
•检测到大量的发泡物质。
•TCD信号有明显的峰,峰高度达到或超过基线水平。
5.四级:
•检测到极大量的发泡物质。
•TCD信号有非常明显的高峰,峰高远超过基线水平。
这只是一个可能的分类标准示例,具体的标准和分级可能因实验室、
行业标准或具体应用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发泡实验时,最好参考实验室的具体方法、行业标准或相关文献,以确保符合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实验目的。
发泡试验的操作流程、临床应用以及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治疗--学习课件
七、发泡试验的优、缺点
1、优点:TCD探测装置优于食道超声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通过非侵 入的办法使病人轻松完成标准的Valsalva动作。Valsalva动作可使右 心压力增加,从而增加卵圆孔开放的机率和面积。所以,Valsalva动 作可使TCD检查的阳性率提高;未行Valsalva动作检查阳性的患者, 如进行Valsalva动作,可使探测出的微泡数目增加。无需过敏试验; 激化液符合生理环境;高敏感性96.8%;可对分流量进行半定量评估。
发泡试验的操作流程、临床应用 以及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治疗
南华附一神经内科 林百喜
一、TCD发泡试验
二、PFO等右向左分流与缺血性卒中
三、PFO的治疗策略 ——相关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策略
TCD发泡试验
检查目的 基本原理 适应症 禁忌症 操作过程及结果判断 优缺点
一、检查目的
五、操作流程
3.完成检查。(标准的Valsalva动作:为了确保每一个病人都能有效的 完成标准Valsalva动作,推荐在正式注射前进行一次练习。指导病人 做一次深呼吸,用力吸气、鼓腹,并坚持10秒钟。一个有效的 Valsalva动作可在动作时发现血流速度减慢,10到15秒后出现反应性 充血,并在Valsalsa动作后发现血流速度增加。)
流到右心房。当受检病人不存在右向左的分流时,微泡将进入右心室,
沿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而不会进入体循环动脉里。所以TCD显示屏上将
不会有频谱的变化。
2、阳性结果:
当受检病人存在右向左分流时,微泡可从右房直接进入左房而不经过肺
循环滤过。再从左房到左室进入主动脉,再从主动脉三个分支进入体循
环,TCD装置就可在脑部探测到微泡信号。并可根据微泡的数量判断分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而卵圆孔未闭(PFO)则是一种心脏疾病,据统计大约有25%的成年人存在卵圆孔未闭。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中PFO的发生率较高,而PFO的封堵对偏头痛的疗效也有一定影响。
而通过经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筛查PFO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其价值及封堵PFO 后的疗效如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数据支持。
一、偏头痛患者中PFO的发生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中PFO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PFO可以导致血栓栓塞等疾病,而PFO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话题。
一些研究发现,PFO可以导致脑血管机械性刺激,从而引起偏头痛的发作。
一些研究还发现PFO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偏头痛患者进行PFO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二、TCD发泡试验筛查PFO的价值经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PFO的方法。
通过注射一种含有荧光物质的造影剂,然后通过超声检测程序进行观察,观察PFO关闭的情况。
这种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在临床中方便地进行。
TCD发泡试验成为目前筛查PFO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TCD发泡试验筛查PFO,可以及时发现并诊断PFO的患者,并为之后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这种筛查方法的简单易行也有望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便利。
TCD发泡试验筛查PFO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有一些研究表明,PFO的封堵对偏头痛的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PFO的封堵可以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
据一些文献报道,对于部分患者,PFO的封堵后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专家讲坛】TCD学习讨论小记(三:关于发泡实验)
【专家讲坛】TCD学习讨论小记(三:关于发泡实验)关于发泡实验发泡实验怎么样才算是阳性的?如果在推糖10秒后再出现栓子信号有意义嘛?A:我们现在用的是生理盐水,为了微泡持久一些,可以回抽一点儿病人自体血混合。
糖也行,有几点不太好,高糖粘稠不容易反复抽吸、对脑梗急性期或糖尿病病人不太合适。
判断标准:自団注结束后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之内MCA出现微栓子信号(MES),就算是阳性(1个或多个MES),这个时间可以采用 40s(敏感性高),也可以采用20s,时间越短内出现的(如11-14s),特异性越高。
报告上描述是否阳性、监测血管、出现时间、MES数目、持续时间、平静和Valsalva动作的发泡情况、重复操作次数。
根据MES数目对分流大小分类:小分流,1-10个MES ;中分流,10-25;大分流:25以上:淋雨状和帘状。
未见到卵圆孔未闭(PFO)发泡实验出现微拴子是否可靠?如果可以机制是什么?A:我理解这个问题是说:TCD发泡阳性、但是其它检查如经食道超声(TEE)没有看见PFO,怎么解释?TCD发泡阳性,提示有右向左分流通道,比如卵圆孔未闭,也可能是其它心内右向左分流(房缺、室缺等)、肺动静脉瘘(PAVF)。
从发生概率上PFO常见,正常人群存在率约30%。
TCD发泡阳性,TEE+声学造影未见PFO,可能原因可能有:(1)存在其他心内分流途径,经胸超声心动(TTE)就很容易诊断。
(2)TCD发泡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分流,可能有PAVF,进一步查肺CTA。
TCD发泡少量分流,可能是微小的PAVF,有的做CTA或造影也诊断不了,这种微小PAVF往往也不会导致临床意义的栓塞,可以观察。
(3)存在很小的PFO,TEE漏诊,往往也不会导致临床意义的栓塞,可以观察。
也可能这个问题是想说:TCD发泡阴性的,是不是可以可靠的除外PFO?回答:是的。
TCD发泡阴性(安静和Valsava动作都阴性),可以不考虑PFO。
因为该检查非常敏感,甚至比TEE声学造影还要敏感,至少不低于TEE声学造影。
【超声科】右心声学造影及TCD发泡实验简介
【超声科】右心声学造影及TCD发泡实验简介近年来研究显示,部分缺血性脑卒中、先兆偏头痛、潜水员的减压病等与卵圆孔未闭的反常栓塞有关。
因此目前认为对于具有不明原因脑缺血事件发生病史,存在右向左分流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应该采取介入封堵治疗,可见检出右向左分流并评定其分流量的程度是判定卵圆孔未闭患者的关键。
而右心声学造影结合TCD的发泡实验可以作为卵圆孔未闭封堵的诊断依据。
右心声学造影:是利用静脉注射手震微气泡生理盐水造影剂,使右心系统显影,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进一步了解右心系统各腔室的解剖结构和血流状况,协助确定有无心腔内(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或心腔外(如肺动静脉瘘)右向左分流的一种检查手段。
TCD的发泡实验:一种利用TCD仪器检测卵圆孔未闭的临床检查项目,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无创性的优势,其主要原理为从肘静脉注射微小气栓,利用TCD进行颅内栓子监测,判断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
这两项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如下:适应症:1、原因不明缺血性脑卒中,TIA晕厥患者;2、偏头痛特别是有先兆偏头痛患者3、减压病患者,潜水员或航天员上岗前检查4、经皮卵圆孔未必封堵术后的检测禁忌症:1、一般急症患者(如:急性心梗,夹层,急性肺栓赛等)2、重症心力衰竭患者3、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4、病人身体状况不能接受或耐受一级不能配合该项检查者5、其他原因具体方法:1、常规TTE(经胸超声心动图):排除其他结构性心脏病及左心系统疾病;观察有无PFO及彩色血流的分流情况;有无房间隔膨出瘤;估测肺动脉压力。
2、制备激活盐水(发泡的过程)( 1)于患者左侧肘静脉留置静脉通路,连接三通管;(2)取10ml注射器2支,一支装有8ml生理盐水、另外一支存有1ml空气,通过三通管将两支注射器相连;(3)确认静脉通路通畅后回抽1ml血液,将生理盐水、血液与空气在两支注射器间来回推注不少于20次,促使空气与含有血液的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存在于一支注射器,即称之为激活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泡实验
TCD发泡试验是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盐水激发试验方法,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而心脏右向左分流主要有卵圆孔未闭造成。
有研究证明青年卒中患者约有40%存在卵圆孔未闭。
故TCD发泡实验对卵圆孔未闭所致脑卒中的筛查意义,有利于进一步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治疗。
该试验方法让患者在护士的操作下通过非侵入的TCD配合盐水激发试验,配合医师、技师安全、快速、廉价完成检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真正体现了其优越性。
实验方法:
(1)患者仰卧于床上,安装栓子监测设备,将探头放在颞窗,采用双通道单深度技术,主要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调节合适的取样容积和探测深度。
(2)准备3支20ml注射器,2支抽9ml盐水和一支抽1ml空气。
用三通开关将一支盐水注射器和空气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连接8号或更大的头皮针,在患者的肘静脉穿刺。
如果应用止血带,穿刺成功后去掉止血带。
用敷贴来固定针头。
通过三通开关将少量血液抽入1个针管。
(血液的作用是增加气泡在血液中的悬浮时间以确保可探测到)在注射前,应充分振荡盐水(2支注射器来回推注20余次)、空气和血液制成血、盐水和空气的混悬液,制造成激活盐水。
(3)将制作好的激活盐水静脉推注,观察10s内有无微栓子信号。
(4)将剩下的一支盐水注射器和空气注射器用上述的方法制造激活盐水在Valsalva动作时进行注射。
正常结果:
注射手振生理盐水后,微泡将随着静脉血流从肘前静脉流到右心房。
当受检病人不存在右向左的分流时,微泡将进入右心室,沿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而不会进入体循环动脉里。
所以TCD显示屏上将不会有频谱的变化。
阳性结果:
当受检病人存在右向左分流时,微泡可从右房直接进入左房而不经过肺循环滤过。
再从左房到左室进入主动脉,再从主动脉三个分支进入体循环,TCD装置就可在脑部探测到微泡信号。
并可根据微泡的数量判断分流程度。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1999年威尼斯会议推荐标准):以10s内出现微栓子信号作为阳性标准,根据微栓子数量进行分级:Ⅰ级:无微栓子信号(阴性结果);Ⅱ级:1-10个微栓子信号;Ⅲ级:大于10个但未形成“雨帘”;Ⅳ级:形成“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