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要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要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要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共同语言: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重要的反映之一。

共同文化: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共同风俗惯: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俗、惯例,是在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

共同心理认同: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

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中原:发源于中原地域、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的古老民族,是中国文明时代的重要开创者。

公元前21世纪,XXX的儿子XXX突破由各部落首领选举共主的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史称夏朝。

由部落联盟向民族过渡的过程也已基本完成。

在夏朝的基础上,商人、XXX相继建立了本族统洽的王朝:夏、商、XXX、商、周三族到西周时已有了共同的族称,共同的地域观念,共同的祖先观念,共同的经济文化糊口模式,已具有同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

经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溶合,已由多元的原始族群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中原民族共同体。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是指自治机关既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府,又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机关。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团结教育知识宣传1、什么叫民族?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予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区、我市民族基本情况怎样?我国共有56个民族。

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10449万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41%,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宁夏常住人口为6301350人。

其中汉族人口为4,069,412人,占64.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231,938人,占35.42%,其中回族人口为2,190,979人,占34.77%。

中卫常住人口113.35万,境内分布汉、回、满、蒙古等21个民族,回族人口占34.6%,属典型的民族聚居地区。

3、民族平等的含义是什么?民族平等的权利有哪些?民族平等的含义是:(1)各民族一律平等;(2)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3)努力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民族平等的权利有:(1)政治权利:①平等权;②参政权;③民族区域自治权;(2)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①管理经济建设自主权;②享受国家帮助发展经济权;③保持、改革和发展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自由权;④宗教信仰自由权;⑤受教育权;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权。

4、民族团结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5、国家对民族平等团结有哪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1)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图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民族理论政策知识问答

民族理论政策知识问答

民族理论政策知识问答民族宗教政策知识问答1、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2、什么是民族平等?答: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住地域大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大家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一切权利上都是完全平等的,在承担义务上也是平等的。

不允许任何民族有任何特权,禁止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禁止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3、民族团结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答: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5、如何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答: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各类生产经营者,交通、宾馆、饭店、商店等窗口服务行业,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城市管理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要遵守法律法规有关保障民族平等的规定,对各民族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不得生产经营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产品,不得拒载、拒住、拒餐、拒售,不得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录取条件、提高录取标准,不得歧视少数民族群众,防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情况。

6、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一)1、什么是民族?它有那些基本特征?答: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里素质。

2、我国民族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有那些?答:优势有: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地处边疆。

劣势有:地处高寒地带,气候干燥,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3、为什么说各民族共同开创和发展了祖国统一的局面?答:祖国的统一局面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民族人们英勇抵御外来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各民族共同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什么是民族问题?答: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发展的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包括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5、我国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有那些基本特征?答:我国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有: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二)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

7、什么是民族平等?你是怎样理解民族平等的?答: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履行相同的义务。

第一,各民族都具有平等的地位。

第二,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即,各民族政治、经济权利平等;各民族社会文化生活平等。

)第三,各民族都履行相同的义务。

8、什么是民族团结?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答: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为反对共同的敌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民族的团结是我国统一、独立、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

党和国家继续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根本原则。

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三)9、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答: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首先要靠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从当地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扎实苦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讲稿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讲稿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讲稿一、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了一整套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民族平等政策。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天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相同的内容。

现在实施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压迫”。

为保证各民族一律平等落到实处,有关法律和政策又具体规定每个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都同样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民族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等。

(二)民族团结政策。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专门法令,废止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等。

其后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有类似论述。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政治制度。

早在1947年,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和1 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实施并于2001年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了基础。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

一、填充题1.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的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及民族的问题的途径、( 方法)的科学。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的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族体)渊源和( 地域 )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10.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2 .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 部落 )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 )—(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主要有: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义务。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卫生事业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方面,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如:重点培养、培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扶植提高传统科技,提高经济效益等。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学习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心得体会

学习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心得体会

学习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心得体会学习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心得体会:XX民族理论学习心得体会XX民族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一:民族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弄清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弄清民族问题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总规律的关系,掌握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上的民族问题规律,特别是掌握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性,对于胜利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视民族问题,不回避、不夸大、不缩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民族理论,建立顾改革开放的30年,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发展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工作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从30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发展创新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

第一、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发展创新,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0年来,我们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照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坚持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尊重民族发展规律,高度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体系。

这要求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调查研究,认真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握新特点新规律,制定的方针政策,经得住实践的检验,经得住风险与挑战的考验,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第二、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发展创新,必须始终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先声,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前提。

30年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创新、政策创新,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不断适应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要求。

当前,我们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发展创新,就要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始终注意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体现实践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论断、制定新政策、采取新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和当代化,推动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第三、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发展创新,必须始终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

中国民族理论复习资料

中国民族理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两个:壮族和满族。

2、在55个少数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有80种左右,这些语言,大体可分为5个语系,10个语族,15个语支。

3、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探索形成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78年党的11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形成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创新时期。

4、邓小平指明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否定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这一错误观点,各民族关系为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5、从民族社会属性角度,可以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6、民族识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54)至此,我国民族数量达38个。

第二阶段(1954—1965)又确定了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1978—1986)在1979年,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识别得到确认。

7、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

8、201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9%,汉族占91.51%。

9、民族发展的趋势可以分为总趋势和某一历史阶段趋势,不断发展,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最后归于大同,这是民族发展的总趋势。

10、民族问题有两个历史趋势:第一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压迫民族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11、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进入共产主义以后才能实现民族消亡。

民族问题的特性有: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1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当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03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实践
中国的民族概况
中国民族构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 家,拥有56个民族。汉 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 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 数民族。
民族分布特点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 布在边疆和山区,呈现 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民族发展历程
中国各民族在历史的长 河中共同发展,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总结词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民族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探讨了民族如何产生、发展以及演变的过程。
详细描述
民族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历史事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因素等。在形成过程中,民族会逐渐形成 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地域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也会发生演变,包括文化融合、语言演变、社会变革等。
02
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民族理论的基石 。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 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 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 视。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路径与策略
加大扶贫力度
针对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 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加强教育公平
保障各民族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各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
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文化创新,推动民族文化 的发展与繁荣。
05
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未来发展
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2参考答案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2参考答案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2参考答案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题目1:解决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参考答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题目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资金; 政策; 帮扶; 教育参考答案:教育题目3: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中,应当优先重点发展(): 高等教育; 民族教育; 基础教育; 初等教育参考答案:民族教育题目4:蒙古语按谱系分类,属于( ): 阿尔泰语系; 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南岛语系参考答案:阿尔泰语系题目5:在蒙古族中传播较广的宗教是( ): 藏传佛教; 小乘佛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参考答案:藏传佛教题目6:政府依法管理的是( ): 宗教教义; 宗教事务; 宗教信仰;参考答案:宗教事务题目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 民族自治; 民族自决; 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参考答案: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题目8: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是(): 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是以民族地区的政治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是以民族地区的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是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参考答案: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题目9: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1949/5/01; 1948/5/01; 1947/5/01; 1949/10/01参考答案:1947/5/01题目10: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效力和地位() : 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高于宪法; 高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等同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参考答案:高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题目11: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思想的在民族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我进一步提高了法制意识,使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党的民族政策》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学习认识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

所以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进一步认清反分裂斗争形势,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坚定的阵地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牢固的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

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地区就要配合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切实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献出微薄之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从思想上筑起反分裂的钢铁长城,积极为建设平等的、团结的、互助的、和谐的民族关系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切实做到:加强民族团结,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要实现这个主题,必须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内部成员之间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加强民族团结,一是要认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二是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常识的教育,懂得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我心。

三是要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及时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的突发性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建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长效观念。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100题范文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100题范文

A、江泽民B、邓小平C、毛泽东9、一再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10、自治州、自治县的建制须经批准。

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按照的要求配置。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应占大多数B、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代表名额。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一名代表C、民族代表名额严格按人口比例分配1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应担任职务。

A、主任B、副主任C、主任或者副主任13、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制定的。

1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兴旺地区的企业到民族自治地方投资,应采取原那么。

A、无私援助B、互惠互利C、无偿投资A、30日B、60日C、90日16、?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根底设施建设方面所作的修改是。

A、新增了优先合理安排资源开发工程和根底设施工程的条款B、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基?∩枋┙ㄉ杳磕甑菰?10%C、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根底设施建设免除配套资金A、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B、配套资金给予减免20%的照顾C、免除配套资金A、产品留成B、利润分成C、对自然资源输出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19、?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扶贫工作作出了新规定。

A、增加财政拨款以帮助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尽快脱贫C、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帮助民族地方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实现小康20、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批准。

21、以下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在产生前提上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产生的前提是根据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一般地方性法规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授权制定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产生的前提是一样的23、?教育法?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学使用语言文字上的规定是。

A、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B、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字进行教学C、必须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24、?劳动法?在劳动就业上,对少数民族的特别规定是。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题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 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 就是走出了一条( A )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A.中国特色B.我国特色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要把( B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A.筑牢B.铸牢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B )。

A.基本遵循B.根本遵循4.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所有工作要向此(A)。

A.聚焦B.靠拢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A ),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A.历史方位B.历史阶段6.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A.团结奋斗B.共同奋斗7.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 A ),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A.历史观B.文化观8.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B), 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A.主要工作B.主线9.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保障各族群众( B )。

A.权益B.合法权益10.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 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 A )。

A.紧紧抱在一起B.牢牢抱在一起1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坚持和完善( B ), 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 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法规、知识的教育] 民族理论政策论文3000

[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法规、知识的教育] 民族理论政策论文3000

《[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法规、知识的教育] 民族理
论政策论文3000》
摘要: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知识教育是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良社会氛围重要举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对新提拔到领导岗位干部要进行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培训以更地适应工作要
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知识教育是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良社会氛围重要举措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
党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包括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都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把握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精神实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和方法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
般干部也要学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不断提高处理民族问题能力
对新提拔到领导岗位干部要进行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培训以更地适应工作要
发挥众传媒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作用加强对新闻媒体、出版从业人员有关党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常识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和信息管理多宣传党民族政策多推出有利民族团结进步作品防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有损民族团结容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是民族关系主体加强对各族青少年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是项十分重要任
有关教育容要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使“三离不开”思想观念深深扎根各族青少年心使各民族青少年从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民族观确保我国各民族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报记者许晓楠)
.。

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学习计划

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学习计划

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学习计划一、学习目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民族理论政策学习计划,是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必经之路。

二、学习内容1. 民族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民族的本质特征、民族的发展规律、民族关系的类型和特点等内容。

2. 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和熟悉我国关于民族政策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法》等。

3. 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各民族的传统习俗、文化传统和历史地位,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4. 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了解并学习宣传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5. 对外民族政策的学习了解我国对外的民族政策,加强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民族间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学习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研读相关书籍、学习党的文件、参加党委组织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会等形式,加强对民族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法规学习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法律依据,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

3. 实践学习参与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活动,深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提高跨民族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4. 经验学习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了解各民族团结的成功案例,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驾驭民族政策的能力。

四、学习目标1. 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知识。

2. 熟练掌握我国关于民族政策的相关法律法规。

3. 全面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对各民族有真切的感情和友谊。

4. 增强国际视野,了解我国对外的民族政策。

5. 学以致用,乐于参与实际工作,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政策与法规法的基础知识

政策与法规法的基础知识
3、对比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案例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海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说出上述的分别是属于什么范畴
4、宪法的定义与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定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机关和公民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定和根本任务;具1、了解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熟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特别行政区制度
3、掌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熟悉宪法规定的经济形式种类,各类经济形式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国家对各类经济形式的基本政策。熟悉国家对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的保护
老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回顾;
提问采用个人回答的方式
课后小结
案例导入:我国一直在着力建设法治社会,依法治国。那么我们所依靠的这个法究竟是什么?如果没有法律,大家想象一下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1、何为法?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对重点知识回顾总结:法律、法规规章;宪法、政体、经济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
1、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2、什么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宪法规定的经济形式种类有哪些?它们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国家对各类经济形式的基本政策如何?
4、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4、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党的民族政策学习

党的民族政策学习

党的民族政策学习资料一、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二、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

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

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资料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资料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资料党的十七大有关民族宗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马克思主义“五观”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如何处理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民族一律平等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一律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党的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民共同体。

2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3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4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6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 、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8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9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0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11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1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

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加强民族团结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加强民族团结,就是要搞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什么是“三个离不开”思想?
1990 年,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视察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 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这就是“三个离不开”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明确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什么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其前提是国家的集中统一,核心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根本目的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什么是自治条例?
自治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精神,依照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指定的,用以调整民族自治地方内基本社会关系的地方性自治法规。

新时期云南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共同进步。

——坚持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分类指导,实行梯次推进。

——坚持自力更生,强化政策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