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专业基础知(D模板一)
基础法律法规知识_案例(3篇)
![基础法律法规知识_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4c963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知名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项名为“新员工培训计划”的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提高新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活动筹备过程中,甲公司遇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问题,导致活动被迫暂停。
本文将以甲公司为例,解析基础法律法规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案例解析1. 案例一:劳动合同法问题甲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与部分应聘者签订了劳动合同。
然而,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甲公司发现部分应聘者未满法定年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招用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签订劳动合同。
”因此,甲公司违反了法律规定,导致与新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2. 案例二:社会保险法问题甲公司在开展“新员工培训计划”时,要求新员工参加培训期间,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然而,甲公司发现部分新员工在培训期间并未缴纳社会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因此,甲公司未按时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违反了法律规定。
3. 案例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问题在“新员工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部分新员工因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问题与甲公司产生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然而,甲公司未及时处理劳动争议,导致部分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
4. 案例四:反不正当竞争法问题甲公司在开展“新员工培训计划”时,发现部分竞争对手在招聘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段挖走公司优秀员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禁止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一)捏造、散布虚假信息;(二)贬低竞争对手的商品或者服务;(三)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
基本法律法规知识测试
![基本法律法规知识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054db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3.png)
#基本法律法规知识测试
一、宪法知识
1.请简要介绍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回答内容待补充)
2.什么是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如何通过?
(回答内容待补充)
二、刑法知识
1.什么是犯罪?请简要介绍犯罪构成要件。
(回答内容待补充)
2.对于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有哪些原则?
(回答内容待补充)
三、民法知识
1.请简要介绍民法的基本原则。
(回答内容待补充)
2.我国民法中规定的法人包括哪些?请分别介绍其特点。
(回答内容待补充)
四、劳动法知识
1.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哪些注意事项?双方违约如何处理?(回答内容待补充)
2.什么是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缴纳标准如何确定?(回答内容待补充)
五、知识产权法知识
1.请简要介绍专利的保护范围。
(回答内容待补充)
2.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长?适用于哪些作品?
(回答内容待补充)
六、行政法知识
1.请简要介绍行政许可的法律规定。
(回答内容待补充)
2.什么是行政裁量权?行政裁量权如何行使?
(回答内容待补充)
以上是基本法律法规知识测试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或补充,欢迎继续探讨。
公基知识点总结打印
![公基知识点总结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cc25f0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4.png)
公基知识点总结打印一、宪法和法律法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总纲。
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政权的构成和分配、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政策等。
法律是国家的一种权力机关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是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
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行政和司法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程序等。
二、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行体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构成和分配、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等。
我国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性质和性质、国家的政府机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的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的性质是指国家的性质和性质,国家的政府机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职能范围,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设置和职权范围,国家的社会组织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和社会权利和义务是指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活动的基本条件。
三、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是公民在法律和政治体制下享有的基本人权,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
公民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其中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组织、结社和言论自由等,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财产权和教育权,文化权利包括宗教信仰自由、科学研究自由和传统文化保护等。
公民的义务是公民在法律和政治体制下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对国家权力的支持和维护。
公民的主要义务包括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社会主义事业的义务、国防义务和税收义务等。
四、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范围。
国家机构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国家机构的职权范围包括国家机构的职权范围和国家机构的职权分配等。
《通用知识》题+答案解析库考点经济考点(2021年新版)
![《通用知识》题+答案解析库考点经济考点(2021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e254c355270722182ef7b9.png)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经济考点(2021年新版)精选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通用知识》题库考点经济考点(2021年新版)1、单选题;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_____。
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C:垄断与竞争理论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马克思提出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第一部类是指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部门,其产品用于生产性消费;第二部类是指生产各种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其产品主要用于个人消费。
这种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来源之一,是投入产出表的基础。
2、单选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自发地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使之大体保持平衡的信号是_____A:商品的供不应求B: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C:税收的下调D:物价指数的涨跌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在市场经济下,能够自发地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使之大体保持平衡的是价值规律。
而价值规律之所以能够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其根本原因在于价格和供求的双向制约。
故答案为B。
3、单选题;各种人才市场应该属于市场中介机构中的_____A:半官方性质的中介机构B:行业协会机构C:经纪机构D:专业性服务机构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经纪机构是指从事经纪业务的经营性企业和公司,如劳务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等,这类中介机构也叫经纪人。
4、单选题;国家物价管理部门确定公共交通收费标准,是在运用_____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C[解析]宏观调控通常采取的手段有三种:(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
据此排除D项。
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故排除A项。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事业单位知识》(2021年版)_1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事业单位知识》(2021年版)_1](https://img.taocdn.com/s3/m/eca619e75f0e7cd1852536a2.png)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事业单位知识》(2021年版)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某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王某有贪污、受贿行为,情节严重,对其应给予_____处分。
A: 记过B: 降低岗位等级C: 撤职D: 开除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18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贪污、索贿、受贿、行贿、介绍贿赂、挪用公款的”故本题应选D。
2、单选题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_____。
A: 分期改革B: 分级改革C: 分类改革D: 职能转变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
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分类改革。
故选C3、单选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_____A: 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B: 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C: 事业单位的发展D: 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
故选A。
4、单选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已修正本题】A: 脱钩、分类、放权、搞活B: 集中、分类、放权、搞活C: 定编、定责、分类、搞活D: 公开、公正、分类、搞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脱钩、分类、放权、搞活”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四条基本思路。
“脱钩”就是实行政事分开,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
“分类”就是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不同的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管理。
“放权”就是在合理划分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我约束机制。
“搞活”就是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结业考试题-答案
![《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结业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89138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b.png)
《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结业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宏大公司新建一职工宿舍,合同工期6个月,工程合同价1000万元人民币,原则上资金应到位(D)方能领取施工许可证。
A、100万元人民币B、200万元人民币C、300万元人民币D、500万元人民币2、关于工程分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承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B、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C、分包单位可以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D、总承包单位擅自将承包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3、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A)。
A、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安全生产人员C、管理人员D、主要负责人4、某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未经业主同意,自费将设计图纸中采用的施工材料换成了性能更好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施工单位的做法值得提倡B、该施工单位违反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C、该施工单位违反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D、业主应向承包商支付部分材料差价5、以下可不进行招标的项目是(D)。
A、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250万人民币B、重要生产设备采购价120万人民币C、监理合同估算价80万元D、各单项合同估算价均低于必须招标项目的规定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为2000万元6、建设单位应当遵守民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B),不得有明示或者暗示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违反民用建筑节能规定和标准的行为。
A、国家标准B、强制性标准C、推荐性标准D、行业标准7、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等级不包括(C)。
A、不合格B、合格C、中D、优良8、某建筑施工企业下列做法中符合《建筑法》关于建筑工程发承包的规定的是(D)。
A、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B、以另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C、允许个体户王某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D、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B)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法律基础知识笔记1
![法律基础知识笔记1](https://img.taocdn.com/s3/m/b3b44cd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9.png)
法律基础知识1, 法律规范的种类1.1授权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依据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授权性规范①义务性规范②-------命令性规范③禁止性规范④①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作出肯定行为或者要求别人作出肯定行为的法律规范。
其在立法中的用语表达式为:“权……”,“享有……权利”,“可以……”,等。
②义务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必需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③命令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的主动义务,即人们必需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其在立法中的用语表达式为:〝有……义务〞,〝须得……",“应……”,“必需……”,等。
④禁止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肯定行为的规范,其在立法中的用语表达式为:“禁止……”,“不准……”,“不得……”,“严禁……”,等。
1.2强行性规范与随意性规范依据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强行性规范①随意性规范②①强行性规范是指所规定的义务具有确定的性质,不允许随意变动和伸缩法律规范。
义务性规范属于强行性规范。
②随意性规范是指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自行确定其权利义务具体内容的法律规范。
1.3确定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
依据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确定性规范①非确定性规范②---------委任性规范③准用性规范④①确定性规范是指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范。
②非确定性规范是指没有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或法律后果,而须要引用其他法律规范来说明或补充的规范③委任性规范,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范。
如《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爱护方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④准用性规范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法律规范。
普及法规知识点总结
![普及法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9f20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9.png)
普及法规知识点总结一、法规类型法规是指国家机关依照宪法授权制定的用于规范公民行为、组织行为和国家行为的规章。
根据法规的性质和名称,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自治条例等多种类型。
其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法律是经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般规范性法令;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依法制定的法规,具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普遍约束力;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法规;部门规章是各级国务院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部门依法制定的法规;政府规章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具有特定对象的规章;自治条例是我国民族地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依法制定的法规。
这些法规类型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法规的形成法规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公布、施行和执行。
首先,法规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相应的程序和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同问题进行规范和处理的行为。
其次,法规的公布是指国家机关在法规制定完成后,将其内容向社会公布的行为。
公布的方式可以采用官方媒体、互联网等多种形式。
再次,法规的施行是指法规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其内容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
最后,法规的执行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对法规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法规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这个过程中,各级国家机关都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和职责,确保法规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三、法规的适用法规的适用是指法规对谁、在什么地域和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起作用的问题。
一般来说,法规的适用范围包括了人群和地域两个方面。
就人群而言,法规的适用对象包括所有的国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对外国人和外国法人适用。
就地域而言,法规的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全国范围、地方行政区域范围和特定场所范围。
综合素质法律知识点
![综合素质法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ebb2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5.png)
综合素质法律知识点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公民,我们都需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便在法律面前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且以适当的方式行使我们的权力和义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综合素质法律知识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法律。
第一部分:宪法和法律体系首先,我们来谈谈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
宪法确立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权力。
宪法保证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财产权等,它们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保障。
而在宪法之上,我们还有其他法律文件,如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它们规范了公民的行为规则,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行。
行政法规则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作为行政管理的规范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对本地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文件。
第二部分:合同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涉及到合同法的知识。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确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受法律保护。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等方面的具体规则。
合同的履行是双方共同义务,也是维护合同关系稳定的基础。
当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时,我们不得不提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该法规定了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益关系,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他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并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部分:劳动法与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
它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关系,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如工资支付、休假制度、劳动保险等。
同时,劳动法也规定了劳动纠纷的解决办法,为劳动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而人力资源管理是针对企业和组织的一种管理方式。
它包括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等方面,旨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023最新法律考试知识点
![2023最新法律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9219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8.png)
2023最新法律考试知识点
劳动法
- 雇佣合同及雇佣关系的基本权益和义务
- 劳动合同的形成、变更和解除
- 劳动争议的处理和解决机制
民事法
- 民事主体和民事行为的基本概念
- 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
- 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刑法
- 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
- 各类犯罪行为和主要犯罪名词解释
- 刑事法定和犯罪量刑准则
行政法
- 行政法律关系及其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行政行为的成立、效力和撤销
- 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和行政诉讼程序
公司法
- 公司设立、变更和注销的相关法律规定
- 公司组织结构和股东权益
- 公司治理和股东权益保护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法律要求和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和法律责任
- 知识产权的注册和维护手续
环境法
-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责任
- 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 环境争议解决机制和救济途径
金融法
- 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法律法规
- 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监管
- 金融犯罪行为及其打击措施
以上是2023年最新法律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供参考和复习使用。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注重理解和掌握法律原则、法律逻辑和案例分析能力,避免死记硬背。
祝您考试顺利!。
劳务员专业知识练习题
![劳务员专业知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2e7343a32d7375a4178080.png)
劳务员专业知识练习题一、建设法规 (15题) P1(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劳务员通用与基础知识)1.《建筑法》规定: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每次延期不超过( C )。
P5A.1个月B.2个月C.3个月 D.4个月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 B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P36A.项目经理B.主要负责人C.技术负责人D.法定代表人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 C )检测。
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P42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C.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 D.设计单位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 C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P41A.分包单位B.协商确定一方C.总承包单位D.安全生产监督机构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 C )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P41A.建设单位 B. 勘察单位 C.施工单位 D.设计单位7.《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 D )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P44A.经济B.文明施工C.组织 D.安全技术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 A )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的措施。
P41A.建筑施工企业B.监理单位C.建设单位D.设计单位9.《安全生产法》中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当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 C )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有答案]安全员 模块一(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
![[有答案]安全员 模块一(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a2385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f.png)
[有答案]安全员模块一(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 [有答案]安全员-模块一(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安全员-模块一(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专业基础知辨)【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0题,2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常答案,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建筑法》规定:除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外,建筑工程动工前,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申领施工许可证。
此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就是指(a)。
a、工程投资额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b、工程投资额30万元以下且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c、工程投资额30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d、工程投资额300万元以下且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2、我国《建筑法》规定,(c)分包单位将其承揽的工程再分包。
a、不倡导b、倡导c、严禁d、容许3、《建筑法》规定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和吊销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由(a)决定。
a、颁发资质证书的机关b、国务院规定的有关部门c、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4、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认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合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准,可以(b)。
a、轻易转包b、展开应邀招标c、展开议标d、不必招标5、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b)。
a、三十日b、二十日c、十五日d、七日6、按照施工项目投标工作程序,在出席招标人非政府勘察项目现场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a)。
a、投标人基本建设投标文件b、发售招标文件c、确认招标非政府形式d、举行五字前会议7、依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投标人应当根据企业战略编制投标文件b、投标人就是积极响应招标、出席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非政府c、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d、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存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具有规定的资格条件8、评标委员会顺利完成评标后,应向招标人明确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d)。
专业通用知识考试题(基础知识)
![专业通用知识考试题(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64c4e287c24028905fc3bc.png)
通用基础知识建筑材料一、单选题1。
某材料的全干质量为100g,自然状态体积为40cm3,绝对密实状态体积为34cm3,该材料的密度是( A )。
A。
2.94g/cm3 B。
2.50g/cm3 C. 2.50g/m3 D.2.94g/m32。
某材料的全干质量为100g,自然状态体积为40cm3,绝对密实状态体积为34cm3,该材料的孔隙率为( D ).A。
85% B.15 g/m3 C. 85g/m3 D。
15%3.用直径为10mm的钢筋做抗拉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的拉力为31.5KN,则钢筋的抗拉强度为( B )。
A. 315KN/mm2 B。
401.2 MPa C. 401。
2KN/mm3 D。
315 MPa4。
边长100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破坏荷载为125KN,该混凝土的强度为( B ).A. 125KN/mm2 B. 12.5 N/mm2 C. 12.5 N/mm3 D。
125 N/mm25.烧结普通砖进行抗压试验,已知试件的受力面积为115mmx120mm,测得破坏荷载为215KN,该砖的抗压强度为( B )。
A. 15。
6KN/mm2B. 15.6N/mm2C. 15.6 N/mm3D.20 N/mm26。
烧结普通砖进行抗压试验,测得饱水状态抗压强度为13.4MPa,干燥状态抗压强度为14.9MPa,该砖是否适用于常与水接触的工程结构物?( C )A。
不适用 B。
不一定C. 适用D. 无法判断7.材料体积密度中的V0是指( D ).A.只含内部孔隙部分的体积B。
只含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C.含固体物质、内部孔隙和外部空隙之和的体积D。
含固体物质和内部孔隙部分的体积8.绝热材料应处于(A)状态,以利于发挥材料的绝热效能。
A.干燥B。
潮湿 C .吸水饱和D.冰冻9.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称为( A )。
A。
吸水性 B. 吸湿性C. 亲水性D.憎水性10。
材料的耐水性一般可用(C)来表示。
【有答案】安全员-模块一(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 【第2套】
![【有答案】安全员-模块一(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 【第2套】](https://img.taocdn.com/s3/m/c98688c8050876323112123d.png)
安全员-模块一(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0题,2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常答案,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C )等三个系列。
A、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建筑施工B、工程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C、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D、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专业分包2、(D )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
A、特殊情况下允许承包单位B、承包单位在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后可以C、承包单位在办理委托手续后可以D、禁止承包单位3、对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由有管辖权的发证机关责令改正,对于不符合开工条件的责令停止施工,并( D )处以罚款。
A、对建设单位B、对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C、对施工单位D、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4、有关工程招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招标人不得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应当事先向主管部门申报B、除自筹资金项目外,招标人一般不得自行办理招标事宜C、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D、我国推荐采用委托代理招标5、《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 D )。
A、确认有法人代表证明或法人代表委托书后,签收保存B、确认投标文件格式符合要求后,签收保存C、确认投标文件内容完整后,签收保存D、签收保存,不得开启6、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 C )。
A、法定代理人B、指定代理人C、社会中介组织D、行政职能部门7、从合同的法律意义来说,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属于( B )。
A、要约邀请B、要约C、承诺D、再要约8、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 C )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
A、《招标投标法》规定的B、科学合理的C、招标文件确定的D、经三分之二以上评标专家同意的9、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给予警告,没收收受的财物,可以并处( A )的罚款。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讲义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807fe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9.png)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讲义一、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其内容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等。
二、法律的种类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权力运行方式、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
2. 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公布、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文书,用于规范特定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并公布的规范行政管理行为的法规,其效力与法律相同,与地方性法规等法规相比,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4.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公布的法规,适用于各地的行政区域。
对于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具体实施,地方性法规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5.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对法律适用的规定,是对法律条文的具体解释,也是人民法院统一裁判标准的依据。
三、法律的特征1. 法律的普遍性法律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存在例外。
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政府,都要遵守法律。
法律具有强制力,当个人或机构违反法律时,国家机关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加以制裁。
3. 法律的稳定性法律具有长期稳定的特征,其制定过程以及修正过程是相对较慢的,有较高的稳定性,法律的适用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根本性变化。
4. 法律的公正性法律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而制定的,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公正与民主,强调平等和正义。
四、法律的作用1.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为其提供了法律保护。
2.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3. 促进社会发展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可以引导社会各方面的行为,为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法律的适用原则1. 合法性原则所有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以非法的行为进行犯罪嫌疑人。
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及案例(3篇)
![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及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065f6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0c.png)
第1篇一、法律法规基本知识1. 法律法规的定义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用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它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2. 法律法规的分类(1)按法律地位分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2)按调整对象分类: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诉讼法等。
3. 法律法规的效力(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新法优于旧法:同一法律关系,新法与旧法不一致时,适用新法。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同一法律关系,特别法与一般法不一致时,适用特别法。
二、法律法规案例1. 案例一:某企业违法排放废水,被当地环保部门查处基本案情:某企业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排放废水,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处理结果:当地环保部门依法对该企业作出罚款、停产整治等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治理或者治理后仍不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2. 案例二:某公司拖欠工人工资,被当地劳动部门查处基本案情:某公司拖欠工人工资,引起工人集体上访。
处理结果:当地劳动部门依法责令该公司支付拖欠工资,并对公司负责人作出罚款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3. 案例三:某驾驶员酒驾被查处基本案情:某驾驶员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警部门查处。
处理结果:交警部门依法对该驾驶员作出暂扣驾驶证、罚款等处罚。
2023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宝典打印版
![2023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宝典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8cb6c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9.png)
甘肃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宝典(一)一、人民法院旳组织体系与职权我国人民法院旳组织体系由如下法院构成: 全国设置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送法院。
(1)最高人民法院, 其重要职权包括:一审管辖权;上诉管辖权;审判监督权;司法解释权;死刑核准权(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①基层人民法院, 包括县人民法院和不设区旳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市辖区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旳职权重要包括如下几种方面: 一审管辖权、庭外处理权、调解指导权。
②中级人民法院, 包括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置旳中级人民法院;在直辖市内设置旳中级人民法院;设区旳市旳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旳职权重要包括如下几种方面: 一审管辖权、上诉管辖权。
③高级人民法院, 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 其职权重要包括如下几种方面:一审管辖权、上诉管辖权、审判监督权、死刑核准权(3)专门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是人民法院组织体系中旳一种特殊构成部分, 是专门性质旳审判机关。
它按照特定部门或者特定案件而设置, 管辖与该部门有关旳案件或特定案件。
目前我国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和铁路运送法院等三种专门人民法院。
二、人民检察院旳组织体系和职权(1)组织体系①全国设置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 自治州和设区旳市人民检察院;县、不设区旳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
专门人民检察院包括军事检察院、铁路运送检察院等。
②省一级人民检察院和县一级人民检察院, 根据工作需要, 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意, 还在工矿区、农垦区、林区等区域设置人民检察院, 作为派出机构。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