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2dd0e7e21af45b307a889.png)
第十二单元 化学和生活一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 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二. 重点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 排饮食的重要性。
(4)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5)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 有机合成材料:(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 难点 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营养素。
1. 蛋白质:(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蛋白质的构成: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
(3)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南的功能:①血红蛋白:——人体内氧气的传输者。
生命离不开氧气,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就是吸入氧气和呼出CO 2过程的载体。
血红蛋白+O 2 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也能和一氧化碳结合,其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倍。
当CO 浓度较大时,因CO 和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其丧失输氧能力。
会使人缺氧而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②酶:——生命过程中的催化剂人体好像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在这个“化工厂”里同时进行着许多相互协同配合的化学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99032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8.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课题1 人类重要的养分物质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了解养分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安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和摄取相关信息。
(2)从所学学问中意识到各种养分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亲热的关系,在此根底上进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更加宠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安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1.蛋白质的教学。
2.学生视野的拓宽。
教学难点了解养分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养分价值。
教学方法阅读、争辩、讲解、拓宽、练习等。
教具预备投影仪(或录像资料),优质大米和霉变大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亲热,本单元我们将从人类重要的养分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安康、有机合成材料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板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养分物质[讲解]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安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需摄取食物。
食物的主要成分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养分素。
它们和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气一起,经过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
所以,它们是维持人体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不行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
[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有关蛋白质的学问。
[板书]一、蛋白质[问]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生]鸡蛋、牛奶、豆制品、鲤鱼、带鱼、虾、瘦肉、花生、小麦、酱油等。
[师]人常说:蛋白质是生命的根底,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展争辩总结。
[学生活动](请各小组代表公布本组的争辩结果)争辩结果主要有: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根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根底(它约占人体除水格外剩余质量的一半。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b86ce27fd5360cba1adba8.png)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六大营养素与人体的健康关系。
并能运用知识判断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错误做法。
2.能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及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 知道三大合成材料,了解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了解营养素和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对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的分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营养素和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的分析,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科学,并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增强学生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
3.在材料运用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六大营养素及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运用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
六大营养素的存在、功能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四、教学用具
相关图片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优秀教学案例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优秀教学案例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2427ef4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a.png)
3.认识水的净化方法,能解释生活中常用净水方法的原理。
4.了解常见燃料的分类及特点,掌握燃料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
5.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食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如:通过展示各种美食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探究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提出“为什么我们要吃各种颜色的食物?”等问题,激发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好奇心。
3.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通过视频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消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化学的魅力。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深度,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d6af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b.png)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其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掌握。
3.计算题: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我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5.拓展延伸,激发创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拓展延伸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关注情感态度,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感。
5.开展一次小组合作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并制作一份PPT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结合课堂所学,自选一个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结果、解决方案等。
作业布置原则: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a668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a.png)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本课题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正常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拓宽视野上,并通过吸烟的危害,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等资料来教育学生远离有害物质,且在整个课题中贯穿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的教育。
【教学目标】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和摄取相关的信息。
4.从所学知识中意识到各种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5.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6.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1.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2.学生视野的拓宽。
【教学难点】1.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2.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们早上吃的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人类要维持生命,必须摄取食物。
那么,人类生存所需食物中营养素有哪些呢?这些营养素各起什么样的作用?【课件展示】教材 P90图12-1、P93图12-6、P94图12-7【归纳总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
【提出问题】这些营养素对人体生命活动各有哪些重要意义呢?【指导阅读】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
要求:简要介绍某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重点陈述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1ed6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9.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复习,学生将能够: - 回顾和巩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回顾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材料和器材;–复习资料。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教材;–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的知识点,例如: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家和他们的发明、酸碱中和反应等。
2. 知识巩固(15分钟)•教师使用课件或板书的形式,对第十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梳理,包括:–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家及其对生活的贡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或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 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加深对化学与生活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验内容可以选择以下之一,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选择适当的酸碱溶液,观察酸碱中和反应过程,并进行相关现象的记录和分析;–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实验:选择不同金属材料在特定条件下与环境物质的反应,观察和比较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与生活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和实验操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逐一回顾和补充。
•学生可以提问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复习作业,包括:–预习下一单元的内容,做好学习笔记;–完成相关的复习资料,巩固所学知识;–预习和准备下一节课的实验。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3个课题 教案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3个课题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910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4.png)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3个课题教案课题一:生活中的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应用;2.了解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表示方法;3.能够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合理预测其性质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表示方法;2.根据化合物的结构预测其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化学实验器材、化合物样品学生:化学笔记本、实验记录本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的化合物及其结构、性质和应用,了解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常见的生活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铁、氯化钠等,分析其结构和应用。
–讲解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表示方法,包括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分子化合物的命名。
–结合实例讲解化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方法。
3.示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具体的化合物结构式,让学生根据结构预测其性质和应用,并解释理由。
–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
4.实验探究(30分钟)–进行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分析合成反应的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
5.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总结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结构与应用的关系。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提问和概念复习。
课题二:化学反应与生活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化学反应;2.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3.能够解释化学反应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2.化学反应对生活的影响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实验器材、化学实验材料学生:化学笔记本、实验记录本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中所学的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表示方法。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常见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word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fe570af1ffc4ffe47ac26.png)
⑥关注居室装修中的“隐形杀手”──甲醛、苯。
感悟交流:看了之后你们有何感受?
六、学后反思深化提高
①我们应怎样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②我们应怎样合理安排膳食?调查我们学校的食谱是否符合健康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③我们为什么不能偏食、挑食?我们为什么要多吃蔬菜?
七、课堂练习
课时划分
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课时
课题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课时
课题三:有机合成材料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课题
12-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型
新授
课时编号
学习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掌握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⑴、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⑵、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影响。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搜集一些样品做教学资源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比如有机合成材料,一方面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快乐,但不合理的运用又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3、培养开放性思维,可以以使用塑料制品的利与弊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在展示自我才能的同时获得知识。
四、交流展示(“我”在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中的作用)
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收集四类有机营养物的生理功用(每小组负责一类),并用第一人称“我”写成汇报交流材料。
五、警钟长鸣(多媒体展示)
①吸烟与疾病。图片:肺癌患者的肺与正常人的肺的比较。
②资料:甲醛浸泡的鸡爪和水产品。
③资料:硫黄熏制的白木耳。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人教九下)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人教九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f5b94f102de2bd97058861.png)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人教九下)教学设计Unit 12 chemistry and life teaching design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人教九下)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本教案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掌握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活动一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哪些方面?情景导入:提问: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和饮品的类别。
观察:(多媒体投影)教材p88图12-1、p91图12-7、p92图12-9、p93图12-10。
小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
活动二学习竞赛主题:“我”的风采我展示。
设疑: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来说,究竟分别有什么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呢?指导阅读:(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并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
人教9年级化学下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9年级化学下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e320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6.png)
人教9年级化学下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常见的生活化学物质及其性质;2.掌握生活中常见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常见生活化学反应及其实验观察;2.化学与日常生活:化学物质的制备与应用;3.社会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环境污染及防治。
三、教学重点1.生活中的化学反应;2.化学物质的制备与应用;3.化学环境污染及防治。
四、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并描述生活中的化学反应;2.如何合理制备和应用化学物质;3.如何认识化学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中的化学反应1. 导入与展示(10分钟)通过呈现一些常见的生活化学反应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实验观察(30分钟)•讲解常见的生活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结合实际的实验现象进行说明。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3.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化学反应进行深入探究,并撰写实验报告。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拓展问题,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第二课时:化学物质的制备与应用1. 复习与导入(10分钟)通过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引出化学物质的制备与应用的主题,并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30分钟)•讲解常见化学物质的制备方法,如金属氧化物、矿物酸、盐的制备等。
•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
3. 小组合作实践(20分钟)将学生继续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化学物质进行实践制备,并设计一些创新应用。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设计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03dcf2ba0d4a7302763af4.png)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1 学时知识和技能: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各营养素的来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调查、讨论、交流、体验等方式,不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2、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好化学的兴趣;3、培养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重点:几种营养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难点: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1、问题讨论同学们都吃过饭了吗?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饭啊?为什么光吃饭还不行,还要吃菜呢?2、媒体使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食物和食品。
3、交流: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得出我们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
请分组阅读教材P88~94,讨论并完成P89、P93两处的课堂练习。
各小组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
组间抢答: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主要含糖类的有;主要含油脂的有;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4、展示:(“我”在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中的作用)课前将学生分组,分别收集四类有机营养物的生理功用(每小组负责一类),并用第一人称“我”写成汇报交流材料。
5、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①吸烟与疾病。
图片:肺癌患者的肺与正常人的肺的比较。
②资料:甲醛浸泡的鸡爪和水产品。
③资料:硫黄熏制的白木耳。
④市场上销售的毒大米和毒笋。
⑤关注生所见到的“黄曲霉菌”。
⑥关注居室装修中的“隐形杀手”──甲醛、苯。
感悟交流:看了之后你们有何感受?反思:①我们应怎样关注健康、关爱生命?②我们应怎样合理安排膳食?调查我们学校的食谱是否符合健康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ca275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d.png)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在食品安全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问题的危害,学会如何鉴别和避免这些危害。
2.在营养与健康方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授营养素的摄入与搭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填空题:检验学生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
3.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梳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强调以下几点: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均有了显著提升。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浓厚兴趣,对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内容具有较好的学习动机。
然而,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难以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2.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不能将所学化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3.缺乏合作交流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5.【教用】《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5.【教用】《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f79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9.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5.【教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主要涉及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饮料中的化学成分、药物的作用原理等。
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不够明确,认为化学离自己生活较远。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等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药物的作用原理。
3.饮料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3.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饮料中的化学成分、药物的作用原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演示:选取代表性的实验,演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巩固(10分钟)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ec76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3.png)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强化化学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扎实掌握基概念和原理。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注重拓展和提高,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
3.实践活动设计:
-安排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化学的趣味,提高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日常用品化学成分等。
2.使学生熟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如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等,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思维引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强化知识巩固:针对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帮助他们扎实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2.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各自的生活经历,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总结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题。
-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2.练习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56ce8b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0.png)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知识目标】1.能说出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2.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素养目标】1.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学习的乐趣。
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2.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2.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导入1】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甚至皮肤淤血和渗血。
一位随船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
经过长期的研究,科学家后来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提取出维生素C,并证实坏血病就是维生素C缺乏症。
新鲜的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导入2】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食物。
分析讨论食物中所含的物质。
讲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不只是吃饱或者是味美,逐渐地把健康作为了标准。
牛奶、大豆中主要含什么营养物质?你还知道哪些营养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从中得到有用的知识,从而引入本课题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蛋白质1.恩格斯曾说:“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思考:什么是蛋白质?什么样的食物富含蛋白质呢?它有何生理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它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如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60~70 g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f5b2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e.png)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些常见的合成材料制品,如塑料瓶、合成纤维衣物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它们是否也有不足之处呢?”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如有机物的概念、性质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结合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生活品质。
4.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5.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敏感性,提高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5.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如实验、调查等,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7916357cd184254b3535ac.png)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新人教版)第十二单元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认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从读图来认识化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通过阅读、调查、参观、讨论等活动,认识吸烟、居室装修污染和食物霉变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重点:有关蛋白质的学习。
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牛奶、大豆中主要含什么营养物质?你还知道哪些营养素?讲授新课:一、蛋白质指导阅读:阅读课本,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蛋白质?2.哪些植物含丰富的蛋白质?3.蛋白质由什么构成?4.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5.血红蛋白的作用和形成6、酶是蛋白质吗?有什么作用?7.哪些食物含丰富的蛋白质?8.青少年为什么需要补充较多的蛋白质?练习:1、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50g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2.指导计算:教材P89的课堂练习讨论:1.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2.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小结:1.青少年不能吸烟;2、甲醛有毒,不可用来浸泡水产品。
讨论:六大营养素中除蛋白质外还有哪些富含能量?二、糖类存在主要作用作用化学式分类指导阅读:阅读课文,并列表比较讨论有关问题:课堂练习:教材P93的课堂练习。
三、油脂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油脂是一个概念吗?2、常见的油脂的主要分类是什么?3、油脂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4、油脂的作用是什么?过渡: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富含能量,但营养素中也有不含能量,但对健康也很重要,如:维生素。
人教版化学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复习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815a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4.png)
人教版化学第十二单元 - 化学与生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掌握常见化学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解释;•学习通过化学实验观察、思考、总结并解释化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本次复习将涵盖以下内容: 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化学在食物加工、药品制造、材料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 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2.化学现象的解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物;–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化学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化学反应;–观察、思考并解释化学现象;–实践科学的探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解释。
第一步:导入•引入话题:“大家知道我们身边的很多事物都离不开化学吗?化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一起探索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第二步:学习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从食物加工、药品制造、材料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等方面,找出一个例子并进行总结和汇报。
2.教师辅助: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化学在这些方面的应用,解释其中的原理和作用。
第三步:学习化学现象的解释1.知识点讲解: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产物和反应物的概念,并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举例说明: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和解释。
第四步:化学实验1.实验准备: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项目和相应的材料。
2.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变化。
3.总结解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化学现象,并解释其原理和作用。
第五步:复习与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复习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1.小组活动汇报:评价学生对化学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 化学和生活 3个课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 化学和生活 3个课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e997bc910ef12d2af9e7ab.png)
复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个案
引言
【展示】展示图片
根据图12-1和你的
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食物除了上面所列
举的几类外,还有哪
些种类?
课题名称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主备人马强忠
课标要求
1.知道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2.知道这些营养物质含在哪些食物之中。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
能
1、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
白质、维生素等)。
2、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
过程与方
法
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
作学习的方法。
2.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
御有害物质的侵害,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1.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意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学习的乐趣.
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
献。
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重
难
点
重点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蛋白质的难点生理功能及其他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教
学
准
备
媒体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具讲学稿、高效复习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以及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3)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活动一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那些方面?情景导入:提问:熟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和饮品类别。
观察:(多媒体投影)教材P.88图12-1、P.91图12-7、P.92图12-9、P.93图12-10。
小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
活动二学习竞赛主题:“我”的风采我展示。
设疑: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来说,究竟分别有什么别种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呢?指导阅读:(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并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
要求:简要介绍某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重点重点陈述对其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组际竞赛: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讲。
(根据演讲的口才、表情及内容质量,由学生评委评分)。
活动三应用实践1、辩论:偏食习惯好不好?设疑:我了解到我们同学们中有的同学喜欢吃这种食品而不喜欢吃那种食品,即存在所谓的偏食。
这种饮食习惯好不好呢?正反方辩论。
小结:偏食影响身体健康。
特别是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旺盛时期,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
2、阅读与讨论:阅读:P.90、P.92“资料”。
讨论:(1)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2)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3)为什么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4)运动会上的长、短跑赛进行中,为什么有的同学感到很累?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赛前服用一些葡萄糖?若改食一些花生或者麦食品,效果好吗?课后记: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目标】1、了解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学习及查阅资料,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元素的。
3、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难点: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一、调查与研究1、查阅资料并整理填表: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3、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袋。
4、将学生分成四个竞赛小组,每组选组长一名,各组分别命名为钙铁、钾钠、锌硒、碘氟队,并以自己的组名为题,自编、自演一个节目“我们的作用大”,形势可以是小品、相声、顺口溜、替换了歌词的歌曲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贵州某山区盛产芭蕉,一外地人问卖蕉人怎么卖?答:1角钱3只。
4只行不?答:不卖。
2角钱卖一串(少的也有十多只)行吗?答:行。
这个卖蕉人数学概念为何这样差?原来他在婴儿时期因缺碘而得了呆小症,智力缺陷。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扳书课题)二、活动与探究活动一:知识抢答:[记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题目:1、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50多种)2、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多少种?(11种)3、人体较多的元素约占人体质量的多少?(99.9%)4、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的元素是哪几种?(C、H、N、O)5、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总量不超过人体的质量的多少?(4%)6、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元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7、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是常量元素吗?(是)8、钙是微量元素吗?(不)9、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多少种?(20多种)10、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Fe Zn Se I)师投影知识网络图: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水、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主要有元素)——元素(主要有)含量超过0.01%——元素元素——元素(主要有)含量小于0.01%——元素过渡:已知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全部加起来也只有体重的0.05%,可谓是“微不足道”,真是这样吗?活动二:挑战对手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钙、铁、锌、碘的重要作用,要求通俗上口,特点鲜明,字数少。
[答对记10分]例如:碘:不仅仅是“智力元素”锌:多种酶的激活剂钙:参与构成人体的硬组织铁:造血的主要原料过渡: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下面进行最后一轮竞赛,以决胜负。
三、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学以致用“关爱长辈,倾注亲情”建议陪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医院检查一个体内的含钙量,必要时向老人推荐几种补钙的保健品,当然要向他们说明你的理由。
【背景资料】1、加铁酱油能补铁?新华社贵阳6月23日专电(记者杨立新)贵州省毕节市海子街镇的一位胡姓村民一直很苦恼,因为其将近20岁的儿子整天精神不振、浑身乏力。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们只是在他家经常食用的酱油里加入了铁元素,现在他们儿子不仅症状全无,还能够出去打工挣钱了。
在关专家说,他儿子是患了缺铁性贫血症。
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缺铁时,人体便无法充分将氧气输送到大脑或全身,影响了人体健康或儿童生长发育及智力开发,导致人的记忆能力、免疫能力下降和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等现象发生。
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达15%至20%,全国约有2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和铁营养不良症。
缺铁就需要补充元素。
铁的缺乏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只有依靠日常膳食的不断补充,才能保证人体所需铁元素的充足供应。
因此,国内外专家们一致认为,采取在日常食品中添加铁的办法是最好的选择。
加铁酱油是人们食用了几年加碘盐后出现的又一种营养强化型调味品,它是在普通酱油中添加柠檬酸铁、氯化铁、乳酸亚铁等易被人体吸收的铁盐来进行营养强化,以达到增加酱油中铁元素含量的目的。
据介绍,铁元素加入酱油后,其颜色会被普通酱油的颜色完全掩盖,色差不大,易被消费者接受。
加铁酱油的风味也与普通酱油相似,用加铁酱油来烹调菜肴,无论是煎、炒、烹、炸、煮、焖都不会对菜肴正常的色香味产生不良影响,长期食用加铁酱油对人体无害。
2、爱火锅食咸辣好烟酒——混乱饮食“酥”你骨头新化社电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本市患骨质疏松症者中,男性老年人口占7.6%,女性占29.1%;而骨头变“酥”有潜在骨质疏松的患者,男性达14%,女性超过50%。
约有71万上海人面临骨折的威胁。
调查发现,许多人饮食不正常,偏食火锅和咸辣味重的食物,或喜欢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还有人食欲过盛,平时大量进食面包、香肠类食物,以及可乐等。
医学专家认为,饮食混乱容易使骨头变“酥”,影响人的骨骼健康。
国际卫生组织骨质疏松小组、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会等单位因此提出,为了你的骨骼健康,请注意忌口、戒烟酒。
吃得太咸使骨质“大逃亡”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会专家介绍,美国营养学专家曾做过专门研究,让一群健康的更年期妇女进行饮食安全的实验。
在第一周内,让她们每天从特别调配的食物中摄取1200毫克的食盐。
第二周,把摄取量提高到4800毫克,结果发现他们尿中的骨质分解含量比正常情况多6%,证实多吃了盐后会加速骨质的耗蚀。
盐中的那个恶魔就是钠,它约占盐成分的40%,是导致人体骨质流失的杀手。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肾每天会将盐中的钠随着尿液排到体外,大约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也会,同时消耗26毫克钙。
由此,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终必会影响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钙质。
因此,多吃盐会加速骨质耗蚀,也使骨钙加速丢失。
盐中的钠通常会使妇女的骨质每年流失约百分之一,患有高血压的妇女骨质流失的速度比血压正常的妇女快许多。
据估计有1/6的男人有饮食不规律的不良习惯。
他们偏食火锅和咸辣味,还喜欢烟酒、咖啡等有刺激的食物。
还有人喜欢大量进食面包、香肠类食物以及可乐等。
研究表明,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会使人体需要的钙质减少,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面包、香肠类肉食物都含磷高于含钙,过多的磷酸盐会导致骨质流失。
研究结果证实,饮食不规律男人的骨骼密度要远低于饮食正常有规律性男人,其中46%患有骨质疏松症。
改变不良习惯保护骨健康上海市第六医辽骨质疏松防治中心黄琪仁教授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营养在骨机理的各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幼时营养不良会阻碍骨头正常发育,导致老年时骨质流失加快,成年后饮食混乱是导致缺钙和使骨头变“酥”的重要原因。
因此,专家建议,每天摄取盐不要超过1500毫克。
偏爱咸重味者,可在减少盐摄取量的同时,每天至少应摄取1000毫克的钙,年过50的人应摄取1200毫克。
同时每天摄取盐的数量应比平日减少1/3。
男性可以通过提高雄性激素含量来帮助自已“硬起骨头来”。
女性不要因减肥而把一切跟脂肪沾边的食物拒之口外,使钙摄入量不足,把骨头也减“软”了。
对抗饮食混乱引起的骨质流失,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次,不吸烟,每天喝咖啡不超过两杯,少量饮酒不超过2两。
多做负重有氧锻炼,如快速行车、慢走、爬楼梯和跳舞等,给骨骼系统施加活力,驱使钙质回到骨骼中,同时刺激新骨的形成,如此可使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下降50%——80%。
课后记: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板书: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99活动与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表格的填写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