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
中学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学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f5364c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b.png)
中学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学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物理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学物理学旨在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
以下是中学物理学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古代物理学:古代文明国家在探索自然界时发展了一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其中,古希腊学者提出了了解物质构成的原子论,人们开始了解火、水、土和气体等自然元素。
2. 牛顿力学:17世纪,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其中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三定律和运动定律。
这些定律和原理成为了后来力学研究的基础。
3. 热学和热力学:18世纪,卡尔文·卡门迪尔和约瑟夫·布莱克等科学家对热量的本质和传导进行了研究,奠定了热学和热力学的基础。
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解释了物质内部的运动和热现象。
4. 电磁学:19世纪初,科学家开始研究电和磁现象,并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奥斯特、法拉第和法拉第-安培定律等的发现推动了电磁学的发展。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和磁场的关系。
他的工作成为了电磁学理论的基础。
5. 玻尔原子模型:20世纪初,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了玻尔模型,描述了原子结构和量子理论。
他的工作奠定了原子物理学的基础,也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6. 相对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解释了相对速度、时间和质量的变化,广义相对论则描述了引力和物质对时空的影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在现代物理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7. 量子力学: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的理论开始发展。
量子力学描述了微观世界的行为,解释了原子和粒子的能量、位置和态的概率性。
波尔、斯卡罗、海森堡和朗道等科学家为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做出了贡献。
初中物理史实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史实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413e8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1.png)
初中物理史实知识点总结古代物理学史实古代的物理学主要集中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古代人对自然的探索。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研究物理学方面的知识。
古埃及人在日冕食观察中建立了太阳升起的规律,古希腊人建立了几何光学理论,古印度人在《苏罗初级数学》中提出了磁石有引力的概念,古中国人在《周髀算经》中提出了一些关于天体运动的观点。
这些古代的知识为后来的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近代物理学史实进入近代以后,人们对物理学的研究逐渐深入,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16世纪,伽利略提出了物体在真空中的自由下落规律,开创了近代科学实验的先河;17世纪,牛顿提出了著名的三大运动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这一理论成为后世物理学的基石;18世纪,克罗尼克提出了荷马定律,开始了研究电磁学的历程;19世纪,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开辟了电磁学的新天地;同时,热力学和光学等领域也有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理论。
现代物理学史实20世纪是物理学取得巨大进展的世纪。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物理学的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和光电效应理论,引发了科学界对时空和能量的重新认识。
随后,量子力学的诞生更是颠覆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传统认识。
20世纪70年代,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两大基本力的统一理论——标准模型的提出,为人类对基本物质结构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物理史实知识点总结1.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基石,完整系统地描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对后世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热力学和热动力学理论的建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了物质的热运动规律和热力学定律,为工业和能源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电磁场理论的建立,揭示了电磁波的存在和传播规律,为电磁学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对人们对时空和微观世界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认识。
5. 标准模型的提出,统一了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两大基本力,揭示了基本粒子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中考物理历史常识总结归纳
![中考物理历史常识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ec250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6.png)
中考物理历史常识总结归纳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中出现的物理历史相关知识越来越多。
了解物理历史常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还有助于培养我们对科学发展和科学家贡献的欣赏和尊重。
本文将对中考物理历史常识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为广大中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提出17世纪末,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定律成为了经典力学的基石。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力平衡,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第二定律则指出物体受力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强调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任何一次作用都伴随着同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2.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牛顿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他对万有引力的研究。
通过广泛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导,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该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此定律不仅解释了行星运动和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也为后来的物体运动和天体力学提供了基础。
3. 波尔的量子理论20世纪初,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提出了量子理论的核心观点。
波尔根据普朗克辐射理论和玻尔兹曼热力学理论,提出了电子能级和光子的概念。
波尔的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原子光谱和电子结构等现象,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赢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它颠覆了牛顿力学中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并建立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即著名的E=mc²公式。
狭义相对论的研究对宇宙学、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5. 霍金和黑洞理论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是当代最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之一。
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黑洞理论和宇宙起源理论方面。
中考物理史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2a9e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3.png)
中考物理史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现象和规律。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物理学史进行一个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1. 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是物理学发展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对自然世界进行思考和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柏拉图提出了一种对自然现象进行理性思考的方法,他认为数学是揭示自然规律的关键。
而亚里斯多德则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界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分别是地、水、火和气。
这些观点虽然在今天已经被否定,但是在当时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们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研究。
伽利略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地心说的反驳,并且通过实验观察到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证据。
伽利略的成就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3. 牛顿时期牛顿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贡献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理论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为后来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
4. 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20世纪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物理学进展。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理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奇特性。
量子力学的发展也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一大成就,量子力学颠覆了牛顿力学的经典观念,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规律。
这些理论的提出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5. 当代物理学当代物理学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许多新的领域和理论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超弦理论和黑洞理论是当代物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
这些理论试图揭示宇宙中最基本的规律,对人类认识宇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41ed5c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6.png)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 lcm=l0mm1mm=1 000μn lμ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史总结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e49e6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3.png)
初中物理学史科学家国籍贡献1 贡献2伽利略意大利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将匀速前进单摆的等时性笛卡尔法国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英国牛顿三大定律光的色散奥托.克里格德国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意大利托里拆利实验—最先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阿基米德希腊阿基米德原理(揭示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欧姆德国欧姆定律(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I、U、R的关系)焦耳英国焦耳定律—最先确定出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奥斯特丹麦奥斯特实验—首先发现电和磁的关系(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英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电与磁的关系)安培法国安培定则(发现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瓦特英国发明蒸汽机汤姆生英国发现电子爱迪生美国发明灯泡墨子中国发现小孔成像昂尼斯荷兰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贝尔英国发明电话莫尔斯美国发明电报机麦克斯韦英国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建立电磁场理论赫兹德国证实电磁场的存在氩气的发现:1894年英国瑞利(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科学家国籍主要贡献伽利略意大利1638年,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世纪)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时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自摆钟。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把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用一根针多次改变小球的悬点,摆球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得到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力和运动关系的结论。
牛顿英国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欧姆德国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奥斯特丹麦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法国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原子内部有环形电流)法拉第英国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初三物理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f03e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8.png)
初三物理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承载着人类对于自然界运动规律的探索和认识。
历史上,物理学经历了众多学派和科学家的贡献,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体系。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参考。
1.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末提出。
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为整个物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规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施加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阐明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相等大小、反向相反的力。
2.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
远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静电现象。
17世纪末,科学家库伦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学的基本原理。
19世纪,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发展出了电磁理论。
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对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古代的光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几何光学,而到了17世纪,荷兰科学家伊萨克·牛顿和德国科学家狄德罗斯都对光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
19世纪的托马斯·杨和奥古斯特·菲涅耳等科学家对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提出了波动理论。
4.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温度和热能转化等热现象的科学。
历史上,人们对热学的研究始于古代希腊时期。
17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奠定了热学的基础。
5.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波传播和声音产生、发射等现象的学科。
古代的希腊、中国、印度等文明都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7世纪,科学家罗伯特·赫雅利特和赫斯特发现了声音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开创了声学的发展。
6. 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的科学。
19世纪末,对于原子存在与否的争论逐渐解决,学者们提出了原子论。
中学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学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ba45edb8f67c1cfad6b852.png)
中学物理学史一.力学中的物理学史知识点1、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发明了空气温度计;理论上验证了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的规律;还制成了第一架观察天体的望远镜;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打开了人们的新思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等。
3、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创立了微积分、发明了二项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1-11N·m2/kg2(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5、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即“宏观”、“低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二.热学中的物理学史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1661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为玻意耳定律。
3、1787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查理定律。
4、1802年法国物理学家盖·吕萨克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盖·吕萨克定律。
三.电、磁学中的物理学史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初中物理数据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数据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bbd9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d.png)
初中物理数据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包含了许多基础概念和数据知识点。
以下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力学1. 基本概念- 物质:构成宇宙万物的实体。
- 质量:物体惯性的量度,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推或拉,能够使物体的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基本规律。
3. 力的作用-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面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恢复力。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 浮力:物体浸入流体中时,流体对物体的上升力。
5. 功和能- 功: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移动所产生的效应。
- 能: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 光学1.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为常数。
2.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能形成正立、等大、虚像。
- 凹面镜和凸面镜:凹面镜能聚焦光线,凸面镜能发散光线。
3. 光的折射- 透镜:透明物质,能够折射光线。
凹透镜发散光线,凸透镜汇聚光线。
- 透镜成像:透镜能够形成实像或虚像,取决于物体、透镜和成像屏的相对位置。
# 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之间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2. 热传递-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的过程。
- 对流:由于温度差引起的流体内部循环运动,导致热量传递。
-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3. 热膨胀- 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冷却时体积收缩。
4.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初中物理学史总结
![初中物理学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0442e7770bf78a65295439.png)
英国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在1821年,法拉第在重复奥斯特“电生磁”实验时,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最原始的电动机。
麦克斯韦
英国
总结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指出光就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
赫兹
德国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托马斯•杨
英国
在实验室用小孔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杨氏双缝干涉试验)
汤姆生
英国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普里克
德国
德国科学家发现了阴极射线。
卢瑟福
英国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m;
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世纪)
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时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自摆钟。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把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用一根针多次改变小球的悬点,摆球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得到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力和运动关系的结论。
初中物理学史
科学家
国籍
贡献1
贡献2
伽利略
意大利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将匀速前进
单摆的等时性
笛卡尔
法国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
英国
牛顿三大定律
光的色散
奥托.克里格
德国
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阿基米德
希腊
阿基米德原理(揭示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
![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1f98d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f.png)
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物理学史部分1、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
3、德国的奥托.克里格: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4、意大利的托里拆利实验最先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5、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为欧姆定律。
6、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磁偏角。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离。
)7、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实验最先准确确认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为焦耳定律):8、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的。
9、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辨认出(进一步阐明电和磁的联系)发电机10、法国安培: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为安培定则)。
常见的估测数据1、长度:成年人2步约1.2m,课桌低80cm,一层楼低约3m,一元硬币直径2.5cm,物理课本长26cm阔18cm,薄6mm,水性笔长度12-15cm.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15cm2、温度:洗澡水40--50℃,一标准气压上岸沸点100℃(气压低沸点低),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0℃,人的正常体温37℃,人感觉最宽敞的温度23℃3、质量:一元硬币质量6g,苹果约200g,鸡2―3kg羊30kg,中学生50kg,物理课本质量约250g,一罐饮料500g,1枚鸡蛋50g4、时间:眼保健操时间5min,播出一次国歌50s。
眨一次眼的时间就是0.2s5、速度:人眩晕65―80次/min,成年人步行速度1.2m/s自行车速度5m/s声速(15℃空气中)340m/s光、电磁波在真空中(或空气中)速度3×108m/s6、力:通过质量估计重力7、应力:人俯卧对地面应力1.25×104pa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760mmhg=76cmhg8、密度:水密度1.0×103kg/m人体密度吻合水9、电压: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手机电池3.7―4.5v工业电压380v人体安全电压≤36v10、功:成人上一层楼作功1500j提出诉讼一桶水作功约为150j11、功率: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的电功率约200w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电热水器的电功率1000―2000w日光灯40―60w针对性练1、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德国物理学家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
会考物理学史总结.doc
![会考物理学史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ba0cf7a20c22590102029d68.png)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物理学史资料总结国家年代不需要背)1、胡克:物理学家;发现了(F 弹 =kx)(英国胡克定律)2、伽利略:的著名物理学家;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说明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主要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对话集》。
(意大利理想实验)3、牛顿: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英国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4、开普勒:天文学家;发现了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丹麦行星运动规律)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扭秤装置)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 2 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
(焦耳定律)9、库仑:科学家;巧妙的利用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法国库仑扭秤)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欧姆定律)12、奥斯特:丹麦科学察;通过试验发现了。
( 1820 年电流能产生磁场)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
(分子电流假说)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 1831 年电磁感应)17、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1895 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论)洛伦兹力)。
(电磁场理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学史及数据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学史及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21e5f139a76e58fafab00341.png)
压强 功率 功、 频 能 率
热 力 学 温 度
电 压
电 摄 阻 氏 温 度
电 荷 量
电 流
长度:
成年 人2 步约 课桌 高 一层 楼高 约
常见数据
一元 硬币 直径 物理 课本 长 物理 课本 宽 水性 笔长 度
1.2m
80cm
3m
2.5cm
26cm
18cm
12 -15cm
温度
洗澡水 一标准气压下水 沸点 水的凝固点
35--40℃
100℃
0℃
质量:
一元硬 苹果约 鸡 币质量 羊 中学生 九年级 一罐饮 物理课 料 本 质量约
50kg 280g 500g
6g
200g
2—3kg
30kg
时间和速度
眼保健 操时间 播放一 成年 次国歌 人步 行速 度 自行 车速 度 声速 光、电磁波在 (15 真空中(或空 ℃空 气中)速度 气中)
法国笛卡尔
英国焦耳
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 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 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通过导 体的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 通电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Q=I2Rt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 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人教版
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
范丽娜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北校
物理学史
意大利物理学家 伽利略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物 体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摆的等时性
英国科学家牛顿
研究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 它的运动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 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证明白光由七 种色光组成。
初中物理数据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数据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af40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a.png)
初中物理数据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涉及到了许多数据以及其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各种物理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常见的数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
一、物理量及其单位物理学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各种物理量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物理量是能够定量描述物体、物质和物理现象的属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物理量及其单位:1.长度: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时间:时间的国际单位制为秒(s)。
3.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制为千克(kg)。
4.电流:电流的国际单位制为安(A)。
5.温度:温度的国际单位制为开尔文(K)。
6.功:功的国际单位制为焦耳(J)。
二、常见物体的密度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物质特性的重要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体的密度:1.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g/cm³)。
2.铁的密度为7.87克/立方厘米(g/cm³)。
3.铜的密度为8.92克/立方厘米(g/cm³)。
4.木材的密度根据不同的种类而有所差异,典型值为0.5-1克/立方厘米(g/cm³)。
三、光速光速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
在国际单位制中,光速的数值约为每秒300,000千米(km/s)。
四、电常数和磁常数电常数和磁常数是描述电场和磁场的物理量。
它们的数值分别为:1.电常数(真空中):ε₀≈ 8.85 × 10⁻¹²库仑每平方米(C²/N·m²)。
2.磁常数(真空中):μ₀ ≈ 1.26 × 10⁻⁶特斯拉每安(T·m/A)。
五、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单位质量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每平方秒(m/s²)。
六、声速声速是声波在特定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八 九年级物理学史知识点
![八 九年级物理学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2718c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c.png)
八九年级物理学史知识点物理学史知识点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和突破性的发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八九年级物理学史中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1.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末提出。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成为自然界中力和运动规律的基石。
他的贡献不仅仅是这三个基本定律,还有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的发展。
2.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温度、热量和热能传递的学科。
18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尔丹发现了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进程。
3.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19世纪初,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总结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开创了电磁学理论的发展。
后来,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将电磁学理论进行了完善和整合,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为电磁波的存在和光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的学科。
在物理学史上,人们对光的本质进行了漫长的探索。
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光是一种粒子。
然而,在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提出了波动理论,认为光是一种波动现象。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的粒子性,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波粒二象性理论成为光的本质的综合解释。
5. 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及其结构与性质的学科。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面包状模型”;其后,新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通过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模型,并揭示了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空间结构。
物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
![物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a4df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c.png)
物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古代物理学1. 古希腊物理学古希腊的物理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形而上学的范畴中,以哲学家为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有原子说、火说和地说。
2. 古中国物理学古中国的物理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对物质构成的认识和机械运动等方面,其主要观点有原子说、机械说及物质结构等。
3. 古印度物理学古印度的物理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对宇宙的认识以及数学和天文学等方面,其主要观点有宇宙结构、万物规律等。
二、近代物理学1.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里程碑,主要包括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等。
2. 光学光学是近代物理学的另一重要领域,主要包括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等。
3. 热学热学是近代物理学的另一重要领域,主要包括热力学定律、热传导规律等。
4. 电磁学电磁学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包括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等。
5. 相对论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等。
6.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学的另一重要理论,主要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三、现代物理学1. 核物理核物理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包括原子核结构、核反应等。
2. 粒子物理粒子物理是现代物理学的另一重要领域,主要包括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相互作用等。
3. 宇宙学宇宙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另一重要领域,主要包括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理论等。
四、物理学家及其功绩1. 牛顿牛顿是物理学史上的著名科学家,他的开创性工作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主要贡献有万有引力定律、三定律等。
2. 麦克斯韦麦克斯韦是电磁学领域的杰出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有麦克斯韦方程组等。
3.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相对论理论对物理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贡献有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等。
4.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核物理领域的杰出物理学家,她的发现为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贡献有放射性现象、钋、镭的发现等。
初中物理历史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历史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41cd8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6.png)
初中物理历史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贯穿了人类的整个科学发展历程。
对于初中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了解物理学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和发展过程。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学的历史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
1. 古代物理学古代物理学是物理学的起源,它主要集中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上。
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宇宙构造、运动和物质性质的理论。
然而,由于当时观察和实验手段的限制,这些理论主要是根据思辨和哲学推理得出的。
2. 中世纪物理学中世纪物理学在古代物理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受到宗教和哲学观念的束缚较大。
大部分物理问题被解释为上帝的意志或神秘的力量所致。
然而,也有一些科学家进行了一些实验和观察,例如英国的威廉·奥卡姆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原理,认为在解释现象时应该选择最简单的解释。
3. 文艺复兴时期的物理学文艺复兴时期是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家们开始反思传统观念,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物理理论。
伽利略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进行了许多关于力学和运动的实验,并发表了《关于运动的对话》等重要著作。
伽利略的实验观察方法为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奠定了基础。
4. 经典物理学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是物理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开创了许多重要理论和定律。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这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其中提出了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理论不仅成功地解释了地球上的运动现象,还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启示。
5. 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是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阶段,它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和观念,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理论和原理。
其中最重要的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揭示了光的速度是一个绝对不可超越的界限,揭开了时空结构奇特的面纱。
量子力学则研究了微观领域中微粒的行为,它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和波粒二象性。
最新中学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资料
![最新中学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9bf82131711cc7930b71616.png)
中学物理学史一.力学中的物理学史知识点1、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发明了空气温度计;理论上验证了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的规律;还制成了第一架观察天体的望远镜;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打开了人们的新思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等。
3、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创立了微积分、发明了二项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1-11N·m2/kg2(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5、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即“宏观”、“低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二.热学中的物理学史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1661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为玻意耳定律。
3、1787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查理定律。
4、1802年法国物理学家盖·吕萨克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盖·吕萨克定律。
三.电、磁学中的物理学史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
![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ab6632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9.png)
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一、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探讨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不断发展和进步。
古代物理学古代的物理学是对周围环境的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推理。
古代的物理学家通过对天象、天文现象和地球自然现象的观察,开创了古代物理学的研究领域。
如孔子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推测了天气变化的规律,萨摩斯岛的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万物起源于水的学说等。
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
伽利略和约翰内斯·开普勒等人的研究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伽利略以观测、实验和推理的方法提出了物体运动的惯性定律和重力加速度的研究结论,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开普勒三定律。
同时,牛顿成功地统一了地球上研究的运动定律和天体现象的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现代物理学近代初步探究了物理学的一些规律和现象,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物理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开辟了全新的物理研究领域。
量子力学的产生,使得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自然规律上的两大伟大发现。
同时,原子能、核能和量子力学等新的物理概念和技术应运而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二、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定义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其中,位置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坐标,速度是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变化快慢,加速度则是描述速度的变化率。
2. 运动的描述和计算在力学中,通过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和计算,可以使用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对物体运动的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牛顿三定律等来描述物体所受外力的影响。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的一种数学描述方法。
牛顿三定律是牛顿力学的三大基础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力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
物理学史部分
1、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
3、德国的奥托.克里格: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4、意大利的托里拆利实验最先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5、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6、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磁偏角。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离。
)
7、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8、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的。
9、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发电机
10、法国安培: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
常见的估测数据
1、长度:成年人2步约1.2m,课桌高80cm,一层楼高约3m,一元硬币直径2.5cm,物理课本长26cm宽18cm,厚6mm,水性笔长度12-15cm. 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15 cm
2、温度:洗澡水40--50℃,一标准气压下水沸点100℃(气压高沸点高),
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0℃,人的正常体温37℃,人感觉最舒适的温度23℃
3、质量:一元硬币质量6g,苹果约200g ,鸡2—3kg 羊30kg ,中学生50kg,
物理课本质量约250g,一罐饮料500g,1枚鸡蛋50g
4、时间:眼保健操时间5min,播放一次国歌50s。
眨一次眼的时间是0.2s
5、速度:人心跳65—80次/min,成年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车速度5m/s
声速(15℃空气中)340m/s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或空气中)速度3×108m/s
6、力:通过质量估算重力
7、压强:人站立对地面压强1.25×104Pa 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760mm Hg=76cm Hg
8、密度:水密度1.0×103kg/m 人体密度接近水
9、电压: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路220V 手机电池3.7—4.5V
工业电压380V 人体安全电压≤36V
10、功:成人上一层楼做功1500J 提起一桶水做功约为150J
11、功率: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的电功率约200w 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电热水器的电功率1000—2000w 日光灯40—60w
针对性练习
1、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德国物理学家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 。
为了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的单位。
2、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
如:以安培命名电流
的单位,以_________命名_________的单位。
3、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 精确的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013×105 Pa的大气压强能够支持水柱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__m。
(g=10N/kg)
4、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磁的联系;法拉第发现了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使人们发明了发电机,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
6、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电子B.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C.焦耳——惯性定律D.牛顿——电流的热效应
7、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奥斯特C.帕斯卡D.阿基米德
8、历史上最先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 安培 B. 伏特 C. 奥斯特 D. 焦耳
9、关于电和磁的现象与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电流的磁效应──安培B.电流热效应──奥斯特
C.电磁感应──法拉第D.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焦耳
10、下列选项中,每位科学家与某项重大发现或重大发现的应用相对应,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奥斯特——电磁起重机B.沈括——地磁的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C.法拉第——发电机D.焦耳——电动机
11、下列数据中合理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39℃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1lOV
C.人步行的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 D.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约重100N
12 、以下估测数据合理的是()
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8 m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kg
C.洗脸水的温度大约是一40℃D.小李同学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50 N
13、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B.你手中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26cm
C.一名初中生从二楼匀速下到一楼重力做的功约150J 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80℃
1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9年级课本书的质量约为3kg
C.教室日光灯通过的电流约为10A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15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000N
1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17.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课桌高80cm 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
18、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
B.某变电站高压输电电压为3×105 kV C.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73℃
D一个中学生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