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原创版4篇)篇1 目录1.心理健康教案的重要性2.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的内容概述3.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的设计思路与目标4.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的具体实施5.教案实施后的反思与总结篇1正文心理健康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制定适合大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案显得尤为重要。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的内容概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孩子学会理解、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在设计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案的目标,例如,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以及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等。
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如游戏、讨论、角色扮演等。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孩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独特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
在教案实施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根据反思结果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篇2 目录1.心理健康教案的重要性2.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的内容概述3.教案目标和重点难点分析4.教案实施的具体流程和活动5.教案的反思与建议篇2正文心理健康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在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 篇中,每一篇教案都围绕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设计,旨在培养幼儿自信、乐观、独立的品质。
教案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概述3.教案内容与目标4.反思与建议正文(篇1)心理健康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在幼儿园中,心理健康教育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教师们需要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以有效地引导幼儿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了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这些教案覆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
通过对这些教案的学习,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教案的内容和目标各不相同,但都旨在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在“认识情绪”这个主题的教案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感,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解决冲突”这个主题的教案中,教师通过模拟冲突场景,帮助幼儿学会主动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实施这些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并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根据对这些教案的实施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教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确保教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关注他们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篇2)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概述3.教案内容与反思正文(篇2)心理健康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大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情绪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了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学会有效地与幼儿沟通和帮助幼儿处理问题;3.培养幼儿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的健全状态,包括情感、认知、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健康。
2.为什么需要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3.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症状3.1.焦虑:表现为紧张、害怕、担心等情绪上的不安全感;3.2.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等心理上的问题;3.3.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幼儿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3.4.自卑感:表现为对自己的不自信,对自己没有积极的认同感。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对幼儿进行过度的比较和评价;4.2.创造积极阳光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4.3.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倾听幼儿的InnerVoice(内心声音);4.4.借助游戏和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4.5.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教会他们有效面对问题。
5.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5.1.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在开始教育之前,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特点,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5.2.创造积极阳光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提供一个积极阳光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3.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教师要倾听幼儿的InnerVoice,关注他们的情感表达,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和支持。
5.4.借助游戏和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大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情》
大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情》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能够认识自己的心情,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管理情绪3.增强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提升个人心理素质4.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知识点内容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因素和重要性心情认知认识不同的情绪及其表现,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心情调节学习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积极心态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和意义2.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讲解情绪管理方法,并举例说明。
•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情境演练等方式,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情绪管理与调节,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讨论: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情绪管理的理解和体验,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心理健康并了解情绪。
2. 讲解(25分钟)•心理健康: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导孩子们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情认知:介绍常见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及其表现,并引导孩子们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
•心情调节:介绍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练习等),并现场演示和指导孩子们练习。
•积极心态:介绍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和意义。
3. 活动(30分钟)•情绪演练:以一个小故事为背景,让孩子们体验和了解情绪表现和管理的方法。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完成情境演练和情感沟通任务。
4. 总结(10分钟)通过问答、小组展示、表扬鼓励等方式,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取得的进展。
四、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孩子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方法,并且领会了积极心态的意义。
在活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良好,小组活动更是能有很好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寻找适合大班孩子们的活动方式,以及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扩展个人情感经验等。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教案: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了解常见的情绪与情感,并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培养良好的情绪调控和沟通能力。
4. 掌握一些自我安抚和放松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图片或故事书,用来引入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 准备一些音乐和游戏,用来帮助幼儿放松和舒缓情绪。
- 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帮助幼儿练习表达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导入活动:- 展示图片或读故事书,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并了解它们的外在表现。
- 利用问题导入,例如:“你有没有过生气或开心的时候?当你开心的时候,你是怎么样的?”3. 讲解和示范:- 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幼儿阐述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例如快乐、悲伤、害怕等,并给出一些真实的例子。
- 解释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表达等。
- 展示一些果实和蔬菜,引导幼儿分辨它们的颜色,并通过比较不同颜色的果实和蔬菜来表达情绪,例如黄色代表快乐,红色代表生气等。
4. 活动实践:- 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小组活动,如“情绪卡片游戏”,幼儿可以根据卡片上的情绪描述,进行情绪表达和猜测。
- 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来表达各种情绪和解决问题。
- 利用音乐和游戏,帮助幼儿放松和舒缓情绪,例如放松音乐和慢慢放松身体的游戏。
5. 总结和讨论:- 回顾课堂上学到的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表达方式。
- 引导幼儿讨论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情绪调控的方法,如深呼吸、冷静思考、积极倾诉等。
- 鼓励幼儿主动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互相倾听和支持。
三、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片、故事书、音乐和游戏等多种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并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实践方式,培养他们表达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可以改进的地方:1. 教学准备:我可以提前更多地准备一些案例和故事,以便能够更具体地向幼儿展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2.反思篇1正文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一、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1.焦虑的情绪需要缓解——以《小猪佩奇》为例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以《小熊维尼》为例3.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以《小熊维尼》为例4.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5.培养幼儿自我激励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6.培养幼儿自我认知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7.培养幼儿自我调节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8.培养幼儿自我完善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9.培养幼儿自我发展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0.培养幼儿自我实现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1.培养幼儿自我表现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2.培养幼儿自我接受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3.培养幼儿自我调整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4.培养幼儿自我创造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5.培养幼儿自我更新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6.培养幼儿自我适应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7.培养幼儿自我纠正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8.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19.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20.培养幼儿自我激励能力——以《小猪佩奇》为例二、反思在这次大班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选择了20篇教案,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篇2 目录1.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2.反思篇2正文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一、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1.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大中国》2.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两只小鸟》3.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妈妈的眼睛》4.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勇敢的布雷》5.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小老鼠》6.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小熊的生日》7.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小猪变形记》8.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小猪拯救村庄》9.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小鸟的愿望》10.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彩虹的尽头》11.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神奇的画笔》12.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星空的奥秘》13.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玩具的故事》14.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谁的价值更高》15.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快乐的小羊》16.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奶奶的礼物》17.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树叶飘飘》18.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幸福的秘诀》19.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小鸡快跑》20.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阳光下的友谊》二、反思通过这20篇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班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学会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调整与改善。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与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情绪管理》:让幼儿了解情绪的类型及表达方式,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冲动行为。
2. 第七章《自信心培养》: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培养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
4. 第八章《应对压力》:帮助幼儿了解压力的来源,学会调整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
5. 第九章《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让幼儿认识到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及实践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幼儿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反思。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幼儿参与心理游戏、情绪管理等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幼儿结合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报告:评估幼儿在心理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4.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心理健康状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教材,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案例、课后作业等。
2. 教具:心理游戏道具、情绪管理卡片、自信心评价表等。
3.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4. 视频资源:选取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资料,帮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四课时:《情绪管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幼儿了解情绪的类型,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了解积极的情绪态度;
2.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放松技巧,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 学
生能够建立正确认识和态度,健康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
1. 课前热身(1)师生相互问候打招呼,建立和谐愉悦的氛围;(2)通过音乐放松身心,放松紧张的情绪。
2. 情景话题(1)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表现的特征,从而让学生引起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2)引导学生表达情绪,再让学生体会某些情绪所给人带来的影响,回答导致这种情绪的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3. 情绪管理(1)帮助学生认识到情感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自我平衡的技巧;(2)让学生体验冥想、呼吸法、太极等方法,来诱发身体与心理的松弛状态,达到自我平衡的目的;(3)让学生反思本课程的经历和体验,并让他们将这种经验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
三、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都非常热情地参与了进来,他们认真倾听,积极回答问题,在情绪管理过程中积极配合。
我可以看到,在每种不同情绪状态下,学生们的神情都不同,但都表现得非常真实和自然。
在情绪管理的环节,学生们的表现也很好,他们学会了如何通过冥想、呼吸法等方法来诱导身体和心理的松弛状态,以帮助自己平衡和管理情感。
最后,我让学生们反思了这堂课程,让他们深入思考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概述二、教案内容及目标1.引导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2.理解情感上的快乐对健康的重要性3.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4.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幸福生活的良好情感三、教案实施的重点和难点1.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2.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教案实施的具体措施1.感受快乐游戏2.幸福与烦恼分享3.让自己快乐活动4.解决不愉快问题五、教案实施后的反思1.教案设计的优点2.教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3.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和建议正文(篇1)一、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概述本文提供了 20 个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
这些教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为幼儿园大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教案内容及目标1.引导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让他们明白,生活中总会有困难和挫折,关键是要学会面对和克服,保持乐观的心态。
2.理解情感上的快乐对健康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认识到,情感上的快乐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分享快乐的经历,帮助他们感受快乐的力量,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源泉。
3.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在教案中,孩子们将学会如何正确处理负面情绪。
通过游戏、讨论、绘画等形式,引导他们认识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4.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幸福生活的良好情感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幸福生活的良好情感。
让他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感恩生活,快乐成长。
三、教案实施的重点和难点1.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在实施教案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学会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方法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心理辅导能力,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情绪问题。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原来可以这样》含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原来可以这样》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到面对困难时,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原来可以这样》:讲述一个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成功的故事。
2. 讨论:引导幼儿思考在面对困难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3. 实践:让幼儿在游戏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原来可以这样》,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朋友的经历和成长。
3. 讨论环节:引导幼儿思考在面对困难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4. 实践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总结面对困难时的应对策略。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在面对困难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搜集幼儿的反思日记,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3. 幼儿在讨论和实践环节的表现,反映了哪些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
4. 本次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影响,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六、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原来可以这样》2. 讨论卡片:列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3. 游戏材料:设置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场景4. 笔记本:用于幼儿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反思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原来可以这样》,激发幼儿的兴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朋友的经历和成长。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反思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大班幼儿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学会恰当的方式调节情绪。
4. 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认识情绪: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
2. 表达情绪: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
3. 调节情绪:教授幼儿适当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倾诉等。
5. 亲社会行为:通过实例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入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角色的情绪。
2. 认识情绪:教师展示不同情绪的面具或图片,让幼儿辨别并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情绪。
3. 表达情绪:教师指导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4. 调节情绪:教师教授幼儿适当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并组织相关活动进行实践。
6. 亲社会行为: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调节情绪的能力。
3. 通过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互动,评价他们同伴关系的建立。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况。
六、活动准备1. 教具:情绪面具、图片、绘画材料、表演道具等。
2. 环境:舒适、安全、私密的空间,便于幼儿自由表达和互动。
3. 材料:相关故事书籍、视频等。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舒适,让幼儿能够放松参与。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反思一、活动背景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2. 技能目标:教会幼儿调整情绪的方法,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情绪卡片、情绪脸谱、故事书等。
2. 教学环境:舒适、安静的活动室。
3. 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
与幼儿互动,了解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现。
2. 分享故事:讲述一个关于情绪调节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情绪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3. 情绪脸谱游戏:让幼儿制作情绪脸谱,扮演不同情绪的角色,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调整情绪,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
5. 总结提升:引导幼儿总结活动收获,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情绪调节任务,巩固活动效果。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情绪角,提供相关书籍、玩具等,便于幼儿随时调节情绪。
3. 跟进评估:定期了解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情绪表现等,了解他们在情绪调节方面的进步。
2. 成果评价:通过家庭作业、跟进评估等方式,评估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应用情绪调节方法的实际情况。
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幼儿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活动效果。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2. 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3. 注重家园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4.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幼儿。
八、教学资源拓展1. 推荐幼儿阅读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绘本,如《我的情绪小秘密》、《快乐的情绪魔法》等。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及反思【原创版2篇】目录(篇1)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概述3.教案内容及反思正文(篇1)心理健康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大班阶段。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正处于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挑战。
最近,我找到了一份关于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的资料。
这些教案覆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情感认知、情绪管理、自我表达和人际关系等。
这些教案都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与他人相处。
在这些教案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是“快乐枕头”。
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消除不愉快的情绪。
活动中,孩子们会制作一个“快乐枕头”,当他们感到生气或不开心时,他们会把枕头抱在怀里,然后通过深呼吸和思考快乐的事情来平静下来。
这个活动非常简单,但非常有效,因为它帮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自我调节情绪。
然而,这些教案并不是完美的,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一些活动可能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一些活动可能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因此,在实施这些教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班级中每个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这些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这些教案,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目录(篇2)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20 篇概述3.教案内容与反思正文(篇2)心理健康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情感、认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里提供了 20 篇心理健康教案以及相应的反思。
这 20 篇教案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情感表达、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
一、教案名称: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二、教案背景:三、教学目标:1. 了解大班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掌握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3. 学会通过反思,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内容:1.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3. 反思大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与方法。
4. 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5. 案例分析与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引发教师对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 基本概念:介绍大班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教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3. 方法指导:讲解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沟通法、游戏法等,帮助教师掌握实用的教育技巧。
4. 反思与讨论:组织教师就实际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引导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6. 策略提升:总结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如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育环境、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等。
7. 总结与反思: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9. 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文章、课堂表现等方面,评价教师对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0. 教学拓展:推荐教师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加深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使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 互动讨论: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策略。
3. 反思练习: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和教育教学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书籍和文章。
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库。
3. 教育教学反思模板。
八、教学评价:1. 教师教学反思文章的质量。
2. 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掌握程度。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反思
一、活动名称: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反思二、活动目标:2. 引导幼儿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4. 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活动对象:大班幼儿四、活动时间:25分钟五、活动准备:1. 心理健康的图片或故事书籍2. 情绪管理卡片3. 人际交往游戏道具4. 彩色笔和纸张六、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张心理健康的图片或故事书籍,引发幼儿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心理健康。
2. 主体活动一: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幼儿了解心理健康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
3. 主体活动二:认识自我。
通过情绪管理卡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5. 主体活动四:心理健康反思。
让幼儿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 总结:回顾活动内容,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
2. 收集幼儿在情绪管理卡片游戏和人际交往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分析幼儿在心理健康反思中的作品,了解他们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结合日常生活,持续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九、教学资源:1. 心理健康相关书籍和资料2. 情绪管理卡片3. 人际交往游戏道具十、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幼儿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游戏法:通过情绪管理卡片游戏和人际交往游戏,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反思法: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让幼儿反思自己的表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一、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3.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4. 自我认识和反思十二、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3. 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十三、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幼儿的表现和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反思
一、活动背景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表达和调节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情绪卡片、情绪脸谱、故事书《小兔子的心情日记》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参与活动。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情绪。
2. 主题活动一:情绪脸谱。
教师展示情绪脸谱,让幼儿根据脸谱猜测对应的情绪,并讲述自己的情绪经历。
3. 主题活动二:故事分享。
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小兔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如何调节情绪。
4.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情绪场景,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情绪日记,记录一周内的情绪变化和调节方法。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有意识地增加情绪调节的相关元素,如情绪墙、情绪角等。
3. 跟进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续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
六、活动实施1. 活动时间:每学期进行2-3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 活动地点:幼儿园活动室。
3.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
4.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亲子活动等。
七、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在活动中,教师应观察幼儿的情绪表现、参与程度以及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2.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绪表现和心理状况。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八、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的安全、舒适,保护幼儿的隐私。
2. 教师应以亲切、耐心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需求。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观点和感受,避免强加自己的意见。
4. 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面对情绪,学会调节,不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情绪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篇一:9月大班安全健康教案12篇反思】大一班安全教案:《防火知识我知道》目标:1.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准备: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过程: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
1. 认识火警电话119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重点教育幼儿,尽最大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
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
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附属图片,加深认识)1. 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 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 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 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 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1. 观看视频。
2. 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 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四、播放消防知识儿歌结束。
反思: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
两个小朋友春节高兴放鞭炮引起火灾,老师抓住这一生活例子并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
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
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
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2015年9月大一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目标:1.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遇到问题时,能不慌乱和害怕。
准备:蛀牙形成的图片、《爱吃糖的老虎》课件、牙刷1个、每人一块饼干、每人一面小镜子过程:一、情景交谈,引出牙齿课题。
师:xxx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昨天去哪了吗?师: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吧。
二、试验对比做铺垫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幼儿讨论: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三、找蛀牙。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上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蛀牙”。
3.观察蛀牙。
四、组织幼儿讨论蛀牙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3.出示蛀牙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蛀牙。
五、预防蛀牙,保护牙齿。
1.观看课件,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六、活动延伸:观看《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1.老虎为什么牙疼?2.糖为什么会坏掉牙齿?3.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反思:通过学习,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
总之,是把枯燥的科学活动和其他领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2015年9月大二班安全教案:《红灯停、绿灯行》1.让幼儿初步认识红等、绿灯及其作用。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增强幼儿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3.幼儿知道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注意安全。
准备:红、绿色的实物材料、交通挂图一幅、儿歌《过马路》录音磁带及挂图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出示红、绿色实物,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颜色?那是什么颜色?”2.教师引入颜色话题,并让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二、基本部分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很漂亮的画,想不想看一下呀!不过在看得时候,一定要仔细的看,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
”2.教师出示交通挂图。
(1)教师:“这幅画漂亮吗?这上面都有什么呀?”(2)教师:“这上面都有哪些颜色呀?”(3)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十字路口,为什么有的车子停下来了,有的车子正在过马路呢?”(因为红绿灯)3.教师总结:“红绿灯是来管理交通的。
在十字路口,亮绿灯,车就能行走;亮红灯,车就要停止行走。
”4.教师提示幼儿观看挂图中的人。
(1)教师:“那行人过马路时应该怎么走呢?”(走斑马线)(2)教师:“行人过马路也要看红绿灯,绿灯亮了,行人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红灯亮了,行人必须在马路边等候。
”三、结束部分:1.教师教幼儿读儿歌。
2.幼儿熟悉歌词后,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
教师让幼儿在活动室随意走动,教师念儿歌,当念到“红灯亮了等一等”时,幼儿赶忙跑到一边停下来;当念到“绿灯亮了赶紧走”时,幼儿继续行走。
3.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1.教师建议幼儿的父母带领幼儿认识红绿灯。
2.教师可让幼儿看《幼儿用书.健康、社会与艺术》中的“过马路”,同伴之间大声读儿歌。
附:儿歌过马路过马路别慌张,注意行人和车辆。
红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赶紧走,斑马线上别停留。
反思:幼儿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通过活动,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引导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能乱穿马路,增强了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条理性较强。
由此可见,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有趣的游戏幼儿非常喜欢,因此活动中他们的情绪一直很高,特别是第三环节“幼儿熟悉歌词后,与教师一起玩游戏”时,个别幼儿在活动场地兴奋地奔跑。
我及时介入转移其行为,让他看清红绿灯。
整个活动始终充满着自然流畅、轻松温馨的情感氛围。
同时也增强了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2015年9月大二班健康教案:《洗手》目标: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准备:人手一块小毛巾,洗手液或香皂若干、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过程:一、游戏“手指歌”导入活动。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哥、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二、听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小熊豆豆可顽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脏了!??”2.老师边做手势表演边讲故事,小熊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呢?它应该怎样做呀?(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会疼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4.小结:洗洗小手讲卫生(鼓励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三、设计问题,引导孩子们观看相关图片,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1.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讲述“我是怎样洗手的”。
2.出示洗手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画面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她是怎样做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吧!(引导孩子们理解画面内容,并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讲述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卷袖子——冲手——搓香皂——搓手心、手背、手指——冲水搓洗——擦手。
(老师根据画面内容边做动作边讲解)。
4.引导孩子们边说儿歌边做洗手模仿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进一步学习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
5、老师和孩子们谈话交流:“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
四、让孩子们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老师引导:“现在已经是否吃饭的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得最干净。
”在实际练习中,老师引导孩子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
反思:勤洗手爱清洁讲卫生确实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伞,而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对幼儿用语言或儿歌进行提示或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015年9月【篇二: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洋葱头的故事》——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欣赏和欣赏他人(一)设计意图: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不稳,容易变化等特点,大班的幼儿已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觉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评他时,会感到自悲,就容易发脾气,产生生气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掉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开展此次心理辅导活动,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通过助人自助的方式,相互获得帮助。
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大班幼儿应能对自己积极感受,学会表现自己的优点,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信任,宽松和谐的氛围,满足幼儿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幼儿,要多鼓励和肯定幼儿,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积极评价,使之对自我产生满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赏,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形成积极健康的心境。
教师主要对该年龄段幼儿在情绪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方面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教师在组织此次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或表现都能用“肯定”或“表示同感”的方式给予回应,用自身互动模式,以语言感染幼儿,为幼儿充分营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环境。
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选择用较为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洋葱头的故事》作为显性线索,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
洋葱头在故事中是个大家都不愿和它做朋友,而变成个爱发脾气,又自悲的角色,后来有一只老鼠闯进它们的世界,并肆意捣乱,洋葱头通过自己想办法对付老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并获得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