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设计
物探综合设计报告
物探综合设计报告项目背景物探综合设计是一项基于物理探测原理和方法,结合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等知识,通过对地下介质进行勘探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作。
其目的是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传播的可视化来研究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本报告将对一次物探综合设计项目进行详细阐述,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和方法、实施步骤、结果分析和总结等内容。
设计目标和方法设计目标本次物探综合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探测一个工程建设场地的地下介质特征,包括岩性、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地下水矿化度等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设计方法为了达到设计目标,本次物探综合设计采用了多种物理探测方法,包括地震勘探、地电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通过对这些物理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可以获得地下介质的相关参数。
实施步骤步骤一:场地勘测和设计方案制定在实施物探综合设计前,首先进行了场地勘测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方案。
场地勘测包括地质勘查、地形测量和土壤采样等。
通过对场地的综合调查和分析,确定了物探勘测的范围和方法。
步骤二: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现象来揭示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本项目中,采用了地震反射法和地震折射法进行勘探。
通过在场地不同位置布设地震检波器并观测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情况,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步骤三:地电勘探地电勘探是一种利用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来研究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本项目中,采用了电阻率法进行地电勘探。
通过在场地不同位置布设电极和传感器,并施加不同的电流,观测地下介质对电流的分布情况,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步骤四:电磁勘探电磁勘探是一种利用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来研究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本项目中,采用了电磁感应法进行电磁勘探。
通过在场地不同位置产生电磁场,并观测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情况,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步骤五: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勘测工作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激电法是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主要用来测量地下电阻率变化,从而推测地下结构和矿体存在的可能性。
激电法可以分为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两种方法。
激电中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浅部地下结构的探测。
其测量原理基于地下物质对射频电流的阻抗作用。
在测量中,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频率范围,并将电极插入到地面或井孔中,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然后,通过改变电极间的距离,并记录相应的电阻抗数据。
根据电阻抗随电极间距离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结构的存在与否。
激电中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极布置:电极布置的合理性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合适的电极布置可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常,可以选择直线排列或成环布置电极。
2.频率选择:频率的选择应根据需要探测的深度和地下结构的电阻率范围来确定。
较低的频率适合浅部结构的探测,而较高的频率适合较深的探测。
3.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采集时应控制测量环境的稳定性,减小干扰源对数据的影响,如尽量选择无干扰的测量地点、减少电源杂波等。
数据处理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滤波和去噪方法,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激电测深是一种用来测量地下电阻率随深度变化情况的方法。
其测量原理基于地下物质对射频电流的阻抗作用,并结合了测井技术中的电阻率测量原理。
相对于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深部探测能力。
在测量中,通常使用一根长电极作为发射极,将电流注入地下,同时在测量点处使用接收极观测电压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压随深度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结构的存在与否。
激电测深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极布置:电极布置的合理性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可以选择直线布置电极,或者使用特殊布置电极来减小背景杂音的影响。
2.电极长度:电极长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电极长度过短会导致较低的分辨率,而电极长度过长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电极长度来实现较好的深部探测能力。
李雅庄2-607物探设计
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2-607回采工作面顺槽物探设计霍煤集团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二0一七年九月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2-607回采工作面顺槽物探设计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编制:邢灿设计:郭智军霍煤集团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二0一七年九月设计编号:JWS-FYK-2017-9-001一巷道位置1. 井上下相对位置工作面位于郝家腰村下部(村庄已搬迁),地表大部为黄土覆盖,为低山区丘陵地带。
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较小。
2-607工作面位于六采区下部前进方向的右翼,2-6071前进左侧为2-605回采面现已回采630米,后部为采空区,切巷位置紧邻二、四采区保护煤柱。
2. 巷道用途工作面设计顺槽巷道为2-6071巷和2-6072巷,其用途为形成2-607回采工作面做回采系统准备,该工作面所采煤层层位位于2#煤层;回采工作面的顺槽巷道2-6071巷和2-6072巷沿216.40°方位掘进,掘进期间揭露煤层也为2#煤层,2-6071巷设计长度约为1417m,2-6072巷设计程度约为1417m,2-607切巷设计长度215.52m。
3. 井下四邻关系2-607工作面位于六采区下部前进方向的右翼,2-6071前进左侧为2-605回采面现已回采630米,后部为采空区,切巷位置紧邻二、四采区保护煤柱。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 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本工作面为1、2#煤层合并区域,平均煤层厚度合并层为3.32m,预计夹矸厚度最薄为0.24m,最厚为0.5m。
为复杂结构煤层。
煤层一般含2层夹矸,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
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光亮型。
煤层倾角3°~8°,平均5°。
2#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厚度0~2.87m,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层理发育,夹细煤纹颗粒;基本顶为细砂岩,厚度3.0~6.0m,灰色中细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钙质胶结;直接底板为细砂岩,厚度0~2.5m,灰色细砂岩,水平层理;基本底为泥岩,厚度1.5~2.7m,灰色泥岩,团块状。
物探综合设计报告
物探综合设计报告本报告旨在总结物探综合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和经验。
物探综合设计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它为地质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以下将详细介绍物探综合设计的各个步骤和考虑因素。
一、确定项目目标和要求在进行物探综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这可能包括对地下水资源、土壤性质、地质构造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明确项目目标,可以更好地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做准备。
二、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在进行物探综合设计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和资料。
这些数据可能来自于前期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图、地质测量等。
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三、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和技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和技术。
物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重力法、磁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技术,如数据采集仪器和软件等。
四、设计物探方案和参数在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和技术后,需要设计物探方案和参数。
方案包括具体的勘探线路、采样点布设、测量仪器的配置等。
参数包括测量频率、采样间距、采样深度等。
通过合理设计方案和参数,可以提高物探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实施物探勘探在设计好物探方案和参数后,可以开始实施物探勘探。
这包括现场的数据采集、测量和记录。
实施物探勘探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个人的安全。
六、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物探勘探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去噪、滤波、校正等,以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包括数据解释、成像、反演等,以获取地下地质信息。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目标层的特征。
七、撰写综合设计报告最后,根据物探综合设计的全过程和结果,撰写综合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和要求、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实施过程、结果分析等内容。
物探课程设计
物探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物探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物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物探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3.了解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探和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物探设备进行数据采集;2.能够进行物探数据的处理和解释;3.能够运用物探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2.使学生认识到物探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探和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1.物探概述:介绍物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2.物探数据采集:讲解物探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3.物探数据处理:介绍物探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解释等;4.物探技术应用:讲解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5.物探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物探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探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物探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4.实验法:学生进行物探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来说,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探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物探技术和实例;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
物探异常区钻探验证设计模板
物探异常区包括井下回采工作面瞬变电、坑透等探测异常区及井下区域槽波、瞬变电等探测异常区;地面三维地震、瞬变电等探测异常区。
一、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与四邻(包括上下)采空区、巷道、小窑破坏区、煤柱等相对位置及间距。
工作面煤层最小、最大、平均厚度,煤层软硬程度,煤层结构复杂程度; 顶底板岩性、厚度;褶曲、断层、陷落柱、风氧化带、冲刷带等地质异常发育情况。
工作而主要水害类型及简要情况。
工作面井下各类钻孔施工情况。
二、物探方法及物探异常区
采用的物探方法,使用的仪器及参数。
各物探异常区与工作面位置关系;各物探异常区的性质(构造异常、富水异常等)、范围及可靠性。
三、物探异常区钻探验证设计
1、结合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利用已有各类钻孔(超前探测钻孔、探放水钻孔、探测构造钻孔、瓦斯钻孔等),并借助钻孔窥视仪、测斜仪等工具,排查异常原因。
2、设计目的及必要性
3、钻孔布置及参数
结合异常区排查情况,概况说明针对各物探异常区施工钻孔位置、数量、施工顺序。
构造异常区验证钻孔参数表
富水异常区验证钻孔参数表
4、钻机型号及主要参数
四、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富水物探异常区钻探验证设计需满足工作面专门探放水设计提纲要求。
2、物探异常区钻探验证施工前要编制并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附图:
1、物探异常区验证钻孔布置平、剖面图(以探放水实际材料图为底图)
2、综合柱状图
3、排水系统及避灾路线图。
地球物探课程设计
地球物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理解物探技术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工作原理,如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
3. 学生能够解释地球物理数据的基本处理和解释方法,分析实际案例中物探数据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物探知识,分析特定地质条件下适用的勘探方法,并设计简单的勘探方案。
2. 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数据分析,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球物理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球科学探索的兴趣,增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科学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学习物探在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 学生通过了解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旨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联系实际,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和地理基础知识,对科学探究有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反馈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组织:1. 地球物理勘探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原理及其应用- 重力勘探原理及其应用- 磁法勘探原理及其应用- 电法勘探原理及其应用2.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 地球物理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基本流程- 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方法- 地球物理异常的解释与分析- 实际案例解析3. 物探技术在资源勘探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物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案例- 物探技术在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 物探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与防治中的应用- 物探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引言:介绍地球物理勘探的概念、意义及发展历程。
工程物探方案
工程物探方案一、背景介绍工程物探是指在建设工程前期,通过对工程区域内地壳物质性质、结构构造及地下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并利用各种物探方法探测和评价地质构造及其内部性质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份工程物探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风险可控。
二、工程物探目标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本次工程物探方案的目标如下:1. 确定工程区域内地下岩石分布、厚度和性质等参数;2. 评估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 了解地下构造变化情况,包括断裂、褶皱等;4. 探测地下洞穴、溶洞等地质空洞的分布情况。
三、工程物探方法基于项目目标,本次工程将采用以下物探方法:1. 震源探测法:采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通过地表观测仪器记录震源产生的声波传播情况,从而推断地下岩石层和构造的分布情况;2. 电磁法:利用地下电阻率变化来研究地下岩石、水体等物质分布;3. 地电法:通过测量地下电位差的分布,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构造情况;4. 钻孔取样:在关键地点进行钻孔取样,获取实物样本以进行实验室分析;5. 地雷达法:通过地面向下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信号来研究地下介质。
四、工程物探方案流程1. 搜集现有数据:收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数据,包括地质图、地球物理勘探报告等;2. 选取调查点位:根据工程要求和地理条件,在工程区域内选取适当的调查点位;3. 现场勘测:对选定的调查点位进行现场勘测,包括使用地震仪、电磁仪、电阻仪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4.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更详细的地下信息;5. 数据处理与解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和地质模型构建,得出地下结构的分布情况;6. 编写报告:整理分析结果,编写工程物探报告,包括详细的调查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解释,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数据参考。
五、安全与环保措施在进行工程物探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确保工作安全;2. 在进行现场勘测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佩戴安全设备;3. 对勘测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勘测次数。
物探设计
第三节物探工作一、工作内容和工作量1、测地工作包括控制网测量、基点放样、基线布设、测线和测点布置以及高程测量。
2、激电中梯扫面扫面面积:,工作比例尺:1:0000,测网密度:100米×20米。
基线方向:正东,测线方向:正北。
测线测点布置见图:3、大功率激电测深在激电中梯扫面异常部位布置6-8条激电测深剖面,每条剖面长度300-600米,以剖面连线覆盖异常,端点向异常两侧延伸至背景区为宜。
点距20米,异常部位加密至10米点距。
4、物性参数采集采用标本测定法和露头小四极测定法。
尽可能收集岩芯标本或在可以采集到规则标本的露头点采集合格标本回实验室测定物性参数,在无法采集标本的露头点采用小四极获取物性参数。
尽量保证异常部位的每种岩性所采物性参数不少于30组。
二、技术依据参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有关地质工作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本次激电测深野外施工执行下列标准:1.《地质调查GPS测量规程》(DZ/T2002)。
2.《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 0072 - 1993);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 0070 - 1993);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 0153 - 95);三、仪器设备1、测地工作仪器设备包括中海达V60 GNSS RTK系统一套, GARMIN 60CSX 手持GPS六套、100 米测绳和 50 米皮尺各两根。
其中,中海达V60 GNSS RTK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测量、基点放样、基线布设和测线端点布设。
其性能参数如下:A、信号跟踪系统内核:v60采用国际一流的天宝PCC品牌多星多系统内核BDS:B1、B2GPS:L1C/A、L2E、L2C、L5GLONASS:L1C/A、L1P、L2C/A(仅限于GLONASSM)和L2PGALILEO:升级预留SBAS:WAAS,MSAS,ENGOS通道数:220模块技术:天宝MaxwellTM高级自定义测量GNSS技术,极低噪声的GNSS 载波相位测量,1赫兹带宽内的精度〈1mm,成熟的天宝低仰角跟踪技术B、精度和可靠性RTK定位精度:平面:±(8+1×10-6D)mm高程:±(20+1×10-6D)mm静态、快速静态精度:平面:±+1×10-6D)mm高程:±(5+1×10-6D)mm初始化时间:典型10秒初始化可靠性:>%C、数据管理数据存储:内存:1G固态内存,8G可插式储存卡。
煤矿掘进工作面物探设计及总结报告(模板)
富源县富顺鸿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富顺鸿煤矿15401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65m-265m里程物探探测设计编制:富顺鸿煤矿技术科时间:2020年2月25日物探设计审批表15401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65m-265m里程物探探测设计一、探测地点:15401运输上山迎头正前方65m-265m范围。
二、物探设备:YCS200。
三、计划物探探测时间:2020年2月27日早班。
四、探测目的:掌握15401运输上山掘进前方65m至265m里程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以及老空区(老巷)断层、裂隙导水带的分布情况。
五、探测精度要求: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工作,沿迎头布置测线3条,每条测线9个物理点,总计27个物理点。
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施工方法如下图1。
图1 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施工布置2、施工技术措施,本次物探使用的仪器型号为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16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4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3、探测作业时必须根据点线的个数合理布置测点角度及距离,确保探测精度。
六、探测要求1、巷道断面、长度满足探测所需要的空间,宽度不小于2.5m,高度不小于1.8m;2.距探测点20m范围内不得有积水,且不得存放掘进机、铁轨、皮带机架、锚网、锚杆等金属物体;3.巷道内动力电缆、大型机电设备必须停电;4、探测时必须严格按照探测线路,分线探测做好标记,物探探测必须确保巷道掘进前方水平方面探测一线,顶板探测一线,底板探测一线,(根据物探设备类型的至少保证两线);5、物探探测地点必须确保支护完好,无淋水;6、物探探测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查仪,严禁瓦斯超限作业;7、准备进行物探的前一天,提前通知施工区队将巷道内杂物清理干净、积水疏干,工作面停产及影响物探的一切工作,机电运输设备必须停电,施工区队全力配合,保证物探工作顺利完成。
物探设计
六煤运输大巷物探设计六煤运输大巷全长800m,巷道每掘进50米采用FDG-A-Z高分辨电法仪进行物探,探测距离为80米,如果发现存在采空区或积水异常区,必须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进行探放水。
一、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1、探测原理直流电三点源三极超前探测方法是目前煤矿井下最常用的一种超前探测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施工安全、快速高效、测距较大、适应性强、对水敏感等优点,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电极布置为:一个电极在无穷远,一个电极向全空间均匀介质中的A点供电。
以A点为中心形成电场,向四周均匀放射电流。
距A等距离点组成一个球形等势面,等势面的变化代表整个球壳中电性异常的综合反映,这就是直流电超前探测的基本理论。
工作人员在巷道迎头设置点电源,后退一定距离间接测量掘进前方等距离的电性异常。
通过电性异常推断前方地质或水文异常,指导生产、降低风险。
2、井下工作方法巷道每掘进50米采用FDG-A-Z高分辨电法仪进行物探,在巷道掘进头超前探测,采用三点三极超前探测方法。
该方法由3个三极探测装置组成,在巷道掘进头以一定间距布置3个供电电极,另一供电电极布置在无穷远处。
测量电极MN以一定间距向巷道后方移动,对于每个测点,分别测量3对电极所对应的视电阻率值。
三点三极探测技术可以利用同一组MN测量的三组视电阻率值进行校正,消除干扰,提高解释准确度。
每次物探井下共打孔20个,孔间距为4m,孔深约0.3m。
在现场工作时,首先将先前准备好的盐与黄泥混合填堵钻孔,然后将铜电极插入孔中,保证铜电极能够与围岩尽量接触良好。
然后,在距巷道迎头4米,沿巷道掘进方向以等间距(4m)后退布置供电电极A1、A2、A3,将另一供电极B布置在即无穷远处,,这样就可以近似地将A1、A2、A3看做点电源。
最后从A1、A2、A3顺巷后退4m,以4m间距顺巷道布置测量电极MN,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视电阻率,依次移动电极MN完成测量直至探测工作结束。
物探工作设计书(高精度磁测和激电测深)
目录一、序言 (1)二、设计工作量 (1)三、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1.测地工作 (1)(1)测网布设原则 (1)(2)测网布设 (1)2.高精度磁测 (2)(1)仪器噪声测定 (2)(2)一致性测定 (2)(3)基点选择及日变站的建立 (3)(4)日变观测 (4)(5)野外测量 (4)(6)磁参数测定 (4)(7)质量检查 (5)(8)野外资料整理 (6)(9)图件编制 (7)3.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 (7)(1)仪器性能检查 (8)(2)装置类型选择 (8)(3)仪器参数的选择 (8)(4)极距的选择 (9)(5)供电电流 (9)(6)测量要求 (10)(7)电参数测定 (12)(8)质量检查 (12)(9)资料整理及图件绘制 (13)四、野外工作时间安排 (14)五、提交初步成果及时间 (14)六、经费预算 (14)1.编制依据 (14)2.经费预算 (15)一、序言二、设计工作量三、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测地工作执行标准:《地质调查GPS测量规程》(DZ/T2002)。
(1)测网布设原则高精度磁法扫面依据《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93)中对1:2000高精度磁测工作网度的基本要求,结合工区自然地理、交通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在技术规程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采取半自由网的方式进行高精度磁测工作。
测区网度20 10m。
测区内在地形条件无法到达的情况下,操作员根据野外实际对线、点进行局部调整甚至舍弃部分测点。
根据区内地质构造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为使测线能尽可能地切过不同构造单元,同时提高野外生产效率,测线布设为南北向,即坐标方位0°。
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依据《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93)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DZ/T0070-93)中对1:2000激电测深工作网度的基本要求,结合工区自然地理、交通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在技术规程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采取规则网的方式进行激电测深工作。
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物探设计及措施
煤业有限公司150101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及技术措施一、水文地质及工程概况水文地质: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15号煤层,工作面的直接充水因素为K2、K3 、K4石灰岩,山西组地层砂岩含水层为其间接充水因素。
太原组底部15号煤层之下的泥岩和砂质泥岩是主要的隔水层,质地致密,隔水性较好,与下部的本溪组泥质岩类组成了阻挡奥灰水的天然屏障。
在采矿过程中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顶板冒落所产生的导水裂隙带能达到浅部裂隙发育带甚至地表,有可能把地表水和浅部水导向矿井。
未封好的钻孔也可能成为矿井开采的导水通道。
矿井涌水量:根据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推算矿井生产能力达30万t/年时, 15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0m3/d,最大涌水量240 m3/d。
工程概况:本巷道位于井田中部,西靠运输顺槽,北部、东部均为实体煤层,上覆地表为耕地。
掘进时向东北采用综掘开拓,方位角45°47′,倾角+2°— +4°。
为矩形巷道,净高2.8米,净宽4.0米,支护方式为锚网支护。
掘进时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二、探掘钻孔设计:(一)、本巷道设计长度835m,按照先探100m,掘进70m的规定,共需布置12组钻孔。
(二)、根据设计,在巷道掘进时迎头必须施工探水钻孔,每次施工一组5个孔,并成扇形布置。
钻孔布置位置及长度:(1)一号孔方位29°47′,倾角1°30′,位于巷道左帮,孔口距离底板1.0米,与巷道掘进方向呈16°夹角,与巷道倾角成-1°30′夹角施工。
探孔深度不小于100m,终孔位置位于巷道下部1.8m,距巷道左帮26.5m。
(2)二号孔方位37°47′,倾角+5°,位于巷道左帮,孔口距离底板1.0米,与巷道掘进方向呈8°夹角,与巷道倾角成+2°夹角施工。
探孔深度不小于100m,终孔位置位于巷道上部1.6m,距巷道左帮12.4m。
物探设计
5.3物探设计5.3.1钻孔物探测井一、测井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1、目的任务(1)确定钻孔揭露煤层的深度、厚度及结构,验证钻探地质编录资料,同时为钻探打丢、打薄煤层提供数据;(2)划分钻孔岩性剖面;(3)进行煤、岩层物性综合对比,建立地层地质剖面,了解断层和破碎带分布情况;(4)确定钻孔倾角与方位角;进行放射性检查等。
(5)测量钻孔井温,分析、评价地温变化特征;确定含水层位置及含水层间的补给关系等。
2、工作依据(1)《煤炭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 0080-2010;(2)《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MT/T 1042-2007;(3)《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 0181-1997;(4)测井通知书;二、煤、岩层地球物理特征1、煤层一般煤层具有高视电阻率(相对于石灰岩以外的顶、底板而言)、极高伽玛伽玛、声波时差较高、低自然伽玛(自然伽玛略低于石灰岩或无法区分,低于煤系其它岩性)特征,夹矸部位电阻率、伽玛伽玛降低形成相对负异常、自然伽玛升高形成相对正异常。
2、石灰岩具有极高视电阻率、极低自然伽玛特征、声波时差极低、伽玛伽玛特征不明显。
煤、岩层地球物理特征表表5-8视电阻率相对泥岩稍高、自然伽玛相对泥岩稍低、伽玛伽玛特征不明显。
4、泥岩视电阻率相对粘土岩稍高、相对砂岩稍低;自然伽玛相对粘土岩稍低、相对砂岩稍高;伽玛伽玛特征不明显。
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砂岩之间物性差异很小,很难区分或根本无法区分。
5、炭质泥岩视电阻率相对粘土岩稍高、相对砂岩稍低;自然伽玛相对粘土岩稍低、相对砂岩稍高;伽玛伽玛特征具有似煤特征。
6、粘土岩视电阻率相对最低;自然伽玛相对高于砂岩、泥岩;伽玛伽玛特征不明显。
三、测井工作量及质量要求1、测井工作量常规煤炭地球物理测井270米;2、质量要求测井资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80-2010《煤炭地球物理测井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1042-2007《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进行评级、验收。
钻探、物探设计、施工、验收程序要求及处罚办法
钻探、物探设计、施工、验收程序要求及处罚办法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寿阳亨元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三月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寿阳亨元煤业有限公司钻探、物探设计、施工验收程序要求及处罚办法为了更有效的保证井下各采、掘作业地点安全生产,确保各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质量及效果,确保消除水害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根据集团公司晋能煤管字(2018)70、71号文相关精神及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要求及处罚办法,具体内容如下:一、物探及钻探设计的编制1、必须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相关规定要求,结合已做的地面物探成果资料及井下实际情况,编制各采、掘工作面物探及钻探设计。
2、进行超前钻探、物探的掘进巷道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
3、对已知或地面物探异常区域要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井下探放水钻孔设计要求进行专门的物探及钻探设计。
4、井下物探及钻探设计要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巷道掘进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编制,物探及钻探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施超前物探、钻探的目的;(2)实施超前物探、钻探作业时的危险源辨识;(3)实施超前物探、钻探区域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的说明;(4)超前物探及钻探现场布置、钻孔的位置、角度、孔数及各个钻孔的深度(要有附图标注说明);(5)相关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5、地测防治水科根据要求把即将要探测的掘进面的超前物探及钻探设计报送矿总工,矿总工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会审.6、审批人员必须认真对该设计进行审查,不得应付了事,并填写审批意见.7、审批签字完后,地测防治水科将该设计下发到相关业务部门,并严格遵照执行.二、物探及钻探设计的施工要求1)、物探施工要求1、物探技术员根据地测防治水科编制的各采掘工作面物探设计,在各巷道开工前对工作面进行超前物探。
2、井下掘进工作面物探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
3、每次超前物探前综掘区需将掘进机退出巷道迎头10米处,清理巷道迎头10米范围内的影响物探工作的金属物体。
物探设计总结
物探设计总结引言物探设计是指利用物理勘探方法对地下构造、地质体和矿产资源进行探测和调查的过程。
物探设计的目标是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地质情况和资源储量估算。
本文将对物探设计的关键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提供一份全面且有效的物探设计指南。
1. 需求分析在进行物探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明确项目的目的、区域范围、勘探深度以及需要获取的地质信息。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物探设计的技术路线和方案。
2. 地质勘探资料收集在进行物探设计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地质勘探资料,包括地质调查报告、岩芯分析数据、地震资料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质情况,为物探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地质模型建立地质模型是物探设计的基础,通过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可以建立地质模型。
地质模型包括地质体的几何形状、物性参数和空间分布等信息。
地质模型的建立对于物探设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4. 物探方法选择物探方法是指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物理勘探方法进行勘探。
常用的物探方法包括电法、电磁法、重力法、磁法等。
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勘探目标和技术要求等因素。
5. 测线与布点设计测线与布点设计是指确定物探测线的位置和布点的密度。
测线的位置应根据地质模型和物探方法的要求确定,布点的密度应保证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覆盖,并考虑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
6.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指在实际勘探中,采集物探数据的过程。
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物探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得到地下构造和地质体的信息。
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过程需要根据物探设备和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且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结果解释与应用最后,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对地下构造和地质体进行解释和分析,将物探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物探结果可以用于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和资源评估等方面。
结论通过对物探设计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物探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环节。
工程物探课程设计
工程物探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物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具备一定的工程物探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工程物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等主要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熟悉物探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物探方法进行简单的工程地质;能够分析物探数据,得出合理的地质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工程物探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物探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物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地震勘探:介绍地震波的传播原理、地震仪器的使用、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2.电法勘探:讲解直流电法、交流电法、电阻率法等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磁法勘探:介绍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磁力仪器的使用和磁数据的处理方法。
4.物探数据处理和解释:讲解物探数据的预处理、数据解释和成果输出等基本方法。
5.工程物探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物探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物探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工程物探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工程物探实例,让学生了解物探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仪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工程物探》、《地球物理勘探》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物探手册》、《地震勘探原理》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直观展示物探技术和实例。
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地震仪、磁力仪、电阻率仪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西华煤矿物探设计方案
西华煤矿水文地质勘查(物探)设计方案四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勘测分公司(川煤技术中心地测与防治水研究所)二0一三年十月西华煤矿水文地质勘查(物探)设计方案编制单位负责人:唐平审核:陈文生詹述荣项目负责:高国强技术负责:董戈报告编写:刘明四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勘测分公司(川煤技术中心地测与防治水研究所)二0一三年十月目录一、目的任务 (1)二、基本概况 (1)三、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4)四、工程部署及质量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作原理 (9)六、施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工程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1西华煤矿物探布置及地形地质图1:50002.西华煤矿物探工程布置图1:5000第一章目的任务西华矿业一标段按照设计施工至+1272m辅助运输巷K10m处,按照规定施工探放水钻孔,2013年9月25日,施工单位施工ZK1钻孔,该钻孔实际挂口位于巷道中心线上,钻孔方向与巷道掘进方向一致,挂口高度距离巷道底板 1.2m,实测倾角+1.5°,施钻过程中,48~70.5m段为软岩层,103.5~114m见煤,之后由于钻机水泵能力不足,堵塞钻头出水孔,无法继续施钻,终孔129m。
因+1272m辅助运输巷设计是布置在茅口灰岩中,理论上是不应该见煤的,出现此情况后,威达公司相关领导和部门及部门负责人立即到现场实地查看和了解情况,最后经大家研究决定,在该处增补探煤钻孔,详细探明该区域的地质情况。
1.根据钻孔见煤点情况,发现实际C25煤层底板等高线与地质资料提供的煤层等高线偏差较大,该区域约偏差100m(平距)左右。
煤矿工作面物探设计
山西吕梁中阳西合煤业有限公司4202运输顺槽11#钻场超前物探探测设计编制单位:地测科编制:审核:地测科:地测副总:总工程师:编制日期:2019年12月9日4202运输顺槽11#钻场超前物探探测设计一、设计目的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根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探放水方法,对掘进区域煤层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为钻探设计提供超前探测依据,以确保4202运输顺槽掘进施工安全。
二、编写依据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矿安全规程》、《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公司有关探放水的技术要求。
三、选用仪器本次使用的仪器为YCS2000-T瞬变电磁仪,该仪器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应灵敏,体积效应小,横纵向分辨率高,且施工方便、快捷、高效等优点,可应用煤矿掘进前方、巷道帮侧、煤层顶板、底板等探测,为井下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超前探测提供技术手段,巷道每隔70m进行一次物探。
四、瞬变电磁探测原理YCS2000矿用瞬变电磁仪主要由主机和发射/接收线圈组成。
主要是为了解决矿井中水害问题,工作原理如下所示:主机通过引线与发射/接收线圈连接,实现交互。
测量时,先通过对主机进行测量参数的设定,并布置好发射/接收线圈进行工作,通过发射线圈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接收线圈测量地下介质引起的二次感应涡流磁场,从而达到探测介质的电阻率的目的,数据经底层处理后上传回主机。
主机进行数据显示、即时存储,然后通过USB连接线将主机连接到计算机上,将探测数据导出,利用配套成图软件做出进一步处理与反演计算,从而根据成图的有关参数具体分析得出探测结果,确定钻探钻孔布置方式。
五、探测条件探测时对巷道内的电缆、机电设备进行停电,综掘机退至距工作面迎头不低于10m处,现场不能存有积水。
六、探测点位置4202运输顺槽A13测点前48.5处。
七、探测点布置本次瞬变电磁仪探测点从现掘进工作面迎头右帮起以0-180°扇形布置,每隔15°布置一个探测点,共布置13个探测点,每个测点探测3个方向,探测倾角为顺层±0°,顶板+30°,底板-30°。
采掘工作面物探设计
山西高平科兴赵庄煤业采掘工作面瞬变电磁法探测设计采掘工作面瞬变电磁法探测设计一、矿井瞬变电磁〔TEM〕的原理及特点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的一样的,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使用地面电磁法的一切装置及采集参数,但受井下环境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的TEM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相比又有很大的区别。
由于矿井轨道、高压环境及小规模线框装置的影响,在井下的探测深度很受限制,一般可以有效解释200m左右。
另外地面瞬变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与地表以下半空间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响应来自回线平面上下〔或两侧〕地层,这对确定异常体的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
实际资料解释中,必须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
具体来说矿井瞬变电磁法具有以下特点:1.受矿井巷道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只能采用边长1.5m的多匝回线装置,这与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数据采集劳动强度小,测量设备轻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2.采用小规模回线装置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降低体积效应的影响、提高勘探分辨率,特别是横向分辨率;3.井下测量装置距离异常体更近,大大的提高测量信号的信噪比,经验说明,井下测量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同样装置及参数设置的信号强很多;4.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一般只能将线框平置于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可以将线圈放置于巷道底板测量,探测底板一定深度内含水性异常体垂向和横向发育规律,也可以将线圈直立于巷道内,当线框面平行巷道掘进前方,可进行超前探测;当线圈平行于巷道侧面煤层,可探测工作面内和顶底板一定范围内含水低阻异常体的发育规律;5.矿井瞬变电磁法对高阻层的穿透能力强,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在高阻地区如果用直流电法勘探要到达较大的探测深度,须有较大的极距,故其体积效应就大,而在高阻地区用较小的回线可到达较大的探测深度,故在同样的条件下TEM较直流电法的体积效应小得多。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特征在探测富水区的位置及其分布范围等方面,瞬变电磁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物理基础是富水区相对于周围地层有明显的电性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探设计及预算1.0 前言1.1 目的任务甲方因拟建地热井需做水文物探勘察工作,现委托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制定地质物探勘查设计。
主要任务是:1.查明区内深部地层结构。
2.探明深部地层赋水情况;3.圈定工区内的异常地段。
4、如有成井条件,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拟定井位、设计井深,预计单井出水量、水文等技术参数。
1.2 位置交通龙泉镇素有“中国花木之乡”、“全国重点花卉市场”。
位于安阳市西南17公里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区,其交通位置便利,向北4公里安林高速穿过,省道303线境内穿过,向东紧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107国道。
1.3 气象、水文(一)、气候条件该区域属于北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有山地向平原过渡的气候特征。
具有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集中、秋高气爽温差大、冬季严寒雨雪少,四季分明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3.6度,极端最高气温41.7度,极端最低气温-21.7度。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6.1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182.2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71.9毫米,夏季降水量集中,强度大,占全年的65.5%,全年无霜期平均198.9天。
(二)、地文条件该区域属于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余脉,海拔高度在130—210米之间,金线河自南向北穿境而过,浅山丘陵绵延起伏,形成丘坡缓,易恢复植被,易于开发的地形地貌。
(三)、水文条件区域内有龙泉水库一座,位于金线河中游。
金线河源于鹤壁市红卫乡蜀村万柏山,另有鹤壁煤矿几股小泉水注入,中游汇聚成龙泉水库。
龙泉水库始建于1955年冬季,竣工于1957年春季,设计水位是146米,相应库容330万立方米。
大坝建设为均质土坝,坝基地质是第四红黄土。
坝顶高程为148米,最大坝高为17.5米。
龙泉水库是以防洪、灌溉、养殖为主的中小型水库,水库水质较好,适宜灌溉和养殖。
1.4 地层地层时代从上至下主要有:第四系、新近系、二叠系、石碳系、奥陶系、寒武系等。
20-30 m以上地层为第四系、新第三系松散岩类;以下为基岩。
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1.第四系(Q)、新近系(N)第四系广泛分布,岩性主要为冲积、洪积的粉质粘土、粉土、卵砾石层。
新近系岩性为灰绿、灰褐、紫红等杂色厚层粘土岩、灰黄色砂岩或含砾岩互层,夹薄层中粗砂、中细砂,属河流-湖泊相沉积。
厚约20-30m。
2.二叠系(P)以灰黄、灰绿或灰白色、紫红色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砂质粘土岩、铝土质粘土岩、煤层等多旋回重复沉积的一套地层。
砂岩一般性脆、受构造应力作用,裂隙较发育。
在安阳西山区一带出露地表。
厚度500-600 m。
3.石炭系(C)上部为浅灰、深灰色灰岩、灰色细粒砂岩,深灰色、黑色泥岩,夹煤层和煤线;下部褐红色铁质石英砂岩、粘土岩,灰白色、浅灰色页岩、铝土质页岩、细粒石英砂岩。
在安阳西山区一带出露地表。
本层沉积厚度较薄。
4.奥陶系(O)地层时代主要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上部为灰、浅灰、黑灰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灰岩,夹少量花斑状白云质灰岩。
下部为灰、深灰、灰黑色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角砾状灰岩、花斑状灰岩及少量灰黄色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
灰岩为厚层状,岩溶发育,富含地下水。
据区域资料,推测厚度约为500m。
在安阳西山区一带出露地表。
6.寒武系(∈)寒武系上统主要岩性,上部为灰黑色燧石团块(条带)白云岩、白云岩,夹灰色泥质灰岩;中部为灰黄、浅灰黄色泥质白云岩、泥质条带白云岩、疙瘩状含白云质灰岩、竹叶状灰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白云岩、白云岩、鲕粒灰岩。
寒武系中统为张夏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深灰色鲕状灰岩,含藻鲕状灰岩、灰岩,夹少量花斑状白云质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在安阳西山区一带出露地表,岩溶发育,富含地下水。
7.太古界(Ar)据区域地层资料,主要岩性为混合质黑云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少量浅粒岩。
2.0 工程布置:2.1 布置原则测区内剖面的敷设原则是:先根据测区的实际地形地物布设剖面线,再用罗盘定出剖面线的方向。
为了保证剖面线的敷设能在工作布置图上有比较精确的定位,使用校正后的手持GPS-60仪器对剖面线上的特征点进行卫星定位,测出特征点、中间点及剖面端点的平面坐标,然后标注在工作布置图上,完成由实地到图上定位工作。
测深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工区整个地层情况,查明工区深部地层情况为原则布设测深点。
测区内物探的测地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对地形图上的特征点和实地明显地形地物反复核对,力求达到最小定点误差。
测量过程中由专人用记录本进行记录并对每条剖面线上的特征点与实地有明显地形地物交会的点的相对位置进行校核,以保证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吻合,进而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度。
2.2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初步拟定工作区面积15km2。
调查工作如下:1.地质地貌调查:采用线路穿越法和界线追索法进行,调查地貌形态特征、划分成因类型、调查地表岩性及分布范围。
2.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地层岩性,成因时代、分布埋藏特征、地下水贮存条件、不同地层岩性含水层的分布埋藏规律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井泉调查:水井结构、深度、出水量、水位、水质及动态,泉点位置、类型出露标高、溢水量及动态。
4.地表水调查:调查各类地表水体,河流水库、人工渠等水位、流量变化特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排关系,河水利用现状,河水水质及污染情况。
5.地下水开采量调查:系统收集区内地下水开采量、调查区内地下水开采量、开采时段、开采强度,农业生活用水现状,以及地下水开采量资料。
6.地热井调查:调查区域内地热井的分布情况,井深、水温、水质等技术指标。
2.3 水文地质物探地面物探:本次物探工作拟选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称四极激发极化测深及天然大地电场选频三种方法,具体的方法依据现场条件选取。
目的是重点查明工区内地层岩性、含水层贮水特征、构造断裂带、圈定异常段。
共布设2条剖面。
(1)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EH4是一种用来测量地下几米到一公里多深的地球电阻率的特殊大地电磁测深仪器。
该仪器既可以使用天然场源的大地电磁信号,又可以使用人工场源的电磁信号,以此来获得测量点下的电性结构。
大地电磁测深(MT)仪器是通过同时对一系列当地电场和磁场波动的测量来获得地表的电阻抗。
野外测量经过几分钟,傅里叶变换以后以能谱存储起来。
通过能谱值计算出来的表面阻抗是一个复杂的频率函数,在这个频率函数中,高频数据受到浅部或附近的地质体的影响,而低频数据受到深部或远处地质体的影响。
一个大地电磁测量给了测量点以下垂直电阻率的估计值,同时也表明了测量点的地电复杂性。
在那些点到点电阻率分布变化不快的地方,电阻率的探测是一个对测量点下地电分层的一个合理估计。
本次使用的仪器是美国著名的Geometrics公司和EMI公司联合研制的双源型电磁/地震系统。
仪器设计精巧、坚实,特别适合地面2D、3D连续张量式电导率测量,在技术上率先突破传统单点测量壁垒,走向电磁测量拟地震化、联合2D、3D连续观测和资料解释。
在野外工作过程中及时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查。
为了减少野外作业噪声、附近磁场环境的影响,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使用罗盘定方向,校准磁探头水平。
本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勘探线长共计4公里。
(2)对称四极激发极化测深:不同的地质条件,决定了测区各地层之间存在一定的电性差异,由于各套地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规模。
为电法勘探奠定了地球物理前提。
对称四极直流电测深法采用固定装置排列如表1,最小供电极距AB/2=3m,最小测量极距MN/2=1m,最大供电极距AB/2=1470m,最大测量极距MN/2=120m。
其工作原理是在同一侧点处两侧逐渐扩大供电电极距,是探测深度逐渐加大,这样便可得到观测点处沿垂直方向由浅变深的视电阻率(综合电阻率)变化情况。
通过室内解译,计算出地层电阻率,由地层电阻率预测地层岩性,达到探测目的。
大极距测深的工作特点是需向测点两侧长距离布设测线(如图1)。
地面P1 h1P2 h2P3P2-第二层电阻率 h2-第二层厚度A B-供电电极 M N-测量电极图1 对称四极电阻率测深原理示意图野外工作布极方向以罗盘定向,各项技术指标依照原地矿部颁发的《直流电法工作规范》要求执行。
本次工作使用仪器为DZD—6A型多功能直流电法仪一台,此仪器为高精度数字化直读电阻率仪器。
供电导线为军用被覆线,测量导线为胶质线,供电电极及测量电极采用铜电极及硫酸铜不及化电极,通讯工具为无线电对讲机。
激电参数对松散含水层、粘土类及完整基岩、不完整基岩也有明显差异,根据激电参数曲线,可定性了解各地层区段的赋水特性。
为便于精确计算,测量装置适度加密,采用等比排列,具体排列如下:本次对称四极激发极化测深布设勘探点6个:(3)天然大地电场选频:天然大地电场选频测量是电磁波法的一种。
它是利用天然大地电场的低频部分作为场源,在地表通过测量电场的水平分量来研究观测下部岩层的电性变化情况。
在松散层地区,砂层厚度大,颗粒粗,则地层整体视电阻率高,天然电场分布电流密度相对较小,出现低值异常。
另一方面,频率不同,对地层的穿透能力亦有差异。
频率越低穿透能力越强,因而低频段电场反映的深度相对大些。
本次工作观测三个频段天然电场(f1 中心频率=15.7Hz、f2中心频率=23.6 Hz、f3中心频率=71.8Hz)。
选频测量定性区分工作区赋水条件相对有利地段。
本次使用仪器为郑州星运仪器厂出产的RS-3型天然大地电场选频仪,频率范围13.1—2520H z,共10个频点。
本次天然大地电场选频勘探线布设共计2条,总长:12公里。
2.4资料收集收集气象、水文、地质及测绘等资料为野外工作及室内资料后期整理分析提供辅助依据。
2.5 资料整理及综合研究在野外工作的同时,加强综合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及时整理已取得的各项水文地质资料,编制图件,编写成果报告。
2.6主要仪器设备本次工作主要包括设计编写、资料收集、地面调查、地面物探、及成果编写等工作。
本次工作所采用主要仪器设备如下: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3.0 提交成果3.1 报告《地热物探勘查报告》3.2 附图表1、实际材料图2、物探解释成果图4.0 实物工作量各项实物工作量见下表: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5.0工作周期及进度安排项目的工作周期计划为四个月,在实施过程中,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完成设计编写、审查及野外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开展并完成整个野外工作,包括资料收集、水文地质物探等。
预计10天。
第三阶段:前期资料进行整理、初步分析。
预计20天。
第四阶段:进行整区资料整理、分析、综合研究、报告编写。
提交全部项目成果。
预计30天。
6.0 项目人员组成由于该项目涉及部门和专业较多,且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做到有组织的落实是顺利开展调查工作的保证,鉴于此,拟建立如下组织机构:根据项目总体任务、工作内容,项目组由12人组成,其中水环地质专业人员2人,物探7人,测试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