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常用修辞格语文.doc
2019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集训【专题6】修辞(含答案)
专题六:修辞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我们就这样携着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走呵走呵跌倒是一次纪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你会纵情欢笑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是呵是呵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的笑直上云霞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汉语常见修辞格
双声、叠韵和押韵1.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如:伶俐lín g lì美满měi mǎn 慷慨kān g kǎi嘹亮l iáo l iàn g 2.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
如:依稀yīxī连绵l ián m ián 苗条m iáo t i a o从容cón g rón g 作用:使用双声和叠韵,可以使语言悦耳动听,增强语言的音乐类。
3.押韵,就是使诗文中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使得相同或相近的乐音在前后句子的同一位置上有规律地出现,使语言音调和谐,抑扬有致。
诗文押韵易说易唱易记。
押韵的最后一个字叫韵脚。
作用:使音调和谐,抑扬顿挫,易说易唱易记忆。
压韵的最后一个字叫韵脚。
排比与反复的区别排比句的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
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地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竺可桢《向沙漠进军》)花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作用:能加强语言气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反复的定义: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排比和反复的区别在于:首先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
其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二次以上。
再次是排比中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是词语或句子完全相同。
对偶与对仗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格
例如: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 来了。
例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香味”,这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 的事。
4 反复 • FAN FU
1.反复的含义和作用
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 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
1.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比喻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人容易 理解;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使人接受;三是使 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2.比喻的基本类型
根据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喻词)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 借喻三大类。
(1)明喻
明喻的典型是形式是:甲像乙。明喻中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 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连接。
设问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辞格。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作为标题, 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使读者更好的领会文章的中心 思想;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 启下的过渡作用。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 性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起来说,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 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酣睡的婴儿。
先用比拟中的拟人,把“湖水”描写得具有人的神态,“愈发温柔”“愈发安 详”是动词性短语;后用比喻,把湖水的“神态”比作“母亲怀中含乳酣睡 的婴儿”,“母亲怀中含乳酣睡的婴儿”是名词性短语。
3 夸张 • KUA ZHANG
1.夸张的含义和作用
反复。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 《纪念刘和珍君》)
2019年中考语文 综合复习题(五)修辞的运用(含解析)
第5讲修辞的运用1.(2018·雅安)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解析】B项有误,其作用是强调了阅读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
2.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夸张)B.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排比)C.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反问)D.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排比)【解析】B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3.选择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两项(C)①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②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③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④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①句运用了夸张,②句运用了拟人,③句运用了比喻,④句运用了拟人。
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①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②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
2019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之修辞语法篇(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分类复习之修辞语法篇(含答案解析)2019年4月1.(中考真题辽宁沈阳)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为爱挖一口井,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
②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
③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没有人能够阻挡。
④一旦心中无论多么尘世繁杂,心灵上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A.“源泉”是名词,“神奇”是形容词,“一口井”、“成就梦想”都是偏正短语。
B.“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这个句子中,“幸福”作状语。
C.“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D.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繁杂”改为“繁多。
1.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同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成就梦想“是动宾;B.“幸福”作定语;C.正确;D.删除“一旦”。
2.(中考真题山东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A.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B. 这一回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D. 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2.D【解析】本题考查词性判断。
A项,“职务”为名词;B项,“丰富”后面带有宾语“见闻”,故为动词;C项,“几乎”用来修饰限制“不会”,作状语,故为“程度副词”;D项,“年轻”意为“年纪不大”,从年龄的角度表述了“你”的属性,故为形容词。
故选D。
3.(中考真题宁夏)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
(只填序号)读书可以让人(),让人(),让人()。
①得到智慧启发②滋养浩然之气③保持思想活力3.③ ① ②4.(中考真题贵州黔东南州)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 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
中考语文修辞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修辞知识点归纳第1篇:中考语文修辞知识点归纳一、复习要点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
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
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
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
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二6荷塘月*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019届语文复习 第一章 语言文字的运用 专题七 仿写(含修辞方法)核心突破二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
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题审显隐要求,仿写形神兼备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2)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知识运用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愿播进你肥沃的土地,萌发一片葱郁的生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假如我是一个音符,我愿谱进你甜美的歌里,鸣奏一曲动人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滴春雨,我愿洒进你干涸的心田,滋润一段诗意的人生。
2.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方法。
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朋友,给你一颗青春的种子,把它种在胸膛里.希望它在闹市,是一盏明亮的路灯;在原野,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在江河湖海,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在寒峰之巅,是一株乐观的雪莲. 答案(示例)一棵向上的春苗一朵奔腾的浪花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中考语文常考的八种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常考的八种修辞手法众所周知,修辞手法的考查是中考必考题型之一。
然而事实上,掌握修辞,不仅能帮助大家在写作方面进行有效表达,改善作文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轻松解答关于诗歌鉴赏和阅读等的题型,提高成绩。
所以,对于中学阶段常考的八种修辞大家务必要掌握清楚。
眼看各种考试即将到来,为了让大家得到该拿的分数,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修辞的知识点。
知识点较多,记得查收!顺便动动你们的小手指,分享给身边更多需要的小伙伴~修辞手法共有12种: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问、设问、对偶、对比、引用、借代、反复、反语。
中学阶段掌握其中八种就行。
八种重点修辞手法:由易到难排序:反复-拟人-夸张-设问-反问-排比-比喻-对偶1.反复【定义】:为了强烈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意地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运用,这就叫反复。
【类型】:1、连续反复2、间隔反复【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作用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2【定义】: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思想和动作行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切的感受,就叫拟人。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定义】: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能增强表达效果,引起人的丰富想象,起强调的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定义】:设问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解答的一种修辞手法,目的是为了提起下文,引起人们的思考,答案紧跟在问题之后。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修辞
其三 ,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 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的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 溶洞。 --表示例举的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的
2、[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
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4、[对偶]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
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 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5、[ 排比]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 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 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 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 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的美丽和宽广。
例:
√ √ √
西沉的落日像 一只金色的圆盘。
√ √
√ √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屋顶垂下无数的小瀑布,地 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
<1>明喻(甲象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 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 爪子印")
中考语文专题修辞方法
周总理,你在哪 里?你在哪里?
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 有哭;敌人把你的国家烧成了灰,你 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 有哭;敌人把你绑在树上, 烧你,烤 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 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
反复答题模式
修辞格 答题格式 例句 例句答案
反复
运用了反复 的修辞手法, 加强了语气, 强调了什么, 强烈表达了 什么之情。
突出强调事物的某个显著的特 征,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 象
夸张答题模式
修辞格 答题格式 例句 例句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 修辞手法,突 出强调了教室 的特别安静, 使读者留下深 刻的印象。
夸张 运用了夸张的 修辞手法,突 出强调了什么, 怎么样的特 点,,使读者 留下鲜明深刻 的印象。
教室里 静得出 奇,连 针掉地 上的声 音都能 听见。
七、对偶
例:
用结构相同,字 数相等的两句 . (或短语)组成一 2、横眉冷对千夫指; 对句子,使句式 俯首甘为孺子牛。 工整,增加文采, 3、子将父作马, 意义相对。
父愿子成龙。
1、墙上芦苇,头重脚 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 厚腹中空。
经典名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必须是两种不同事物;
两事物间有相似点。
比喻的作用:
能使被描绘的事物更生动形象。
比喻答题模式
修辞格 比喻 答题格式 例句 例句答案 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 把茂盛的藤 萝比做瀑布, 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藤萝 的茂盛,表达 了作者对藤 萝花的赞美 喜爱之情。
运用了比喻 从未见 的修辞手法,过开得这么 (把什么比 盛的藤萝, 作什么,) 只见一片辉 生动形象地 煌的淡紫色, 写出了+本 像一条瀑布, 体+特征。 从空中垂下。 有时还需加 上作者的情 感表达。
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3篇知识点
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3篇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 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为了适应特定的情境以及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知识点:修辞方法主要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象征、寄寓(寄托), 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顶针)等。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 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隐喻。
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 避复, 变用, 层递, 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正衬、反衬、陪衬), 倒文,倒装, 迭音, 叠字, 复叠, 翻新, 反复, 反语, 仿词, 仿化, 飞白, 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 复合偏义, 共用, 互体, 换算, 回环, 回文,降用, 借代, 歧谬, 摹绘(又分为:摹形, 摹声, 摹色),列锦, 连及, 警策, 示现, 双关, 重言, 重叠, 指代, 用典, 移用, 谐音, 歇后, 镶嵌, 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 婉曲, 通感(又名移觉), 移就, 跳脱, 转文, 复沓, 拈连(又称:顺拈)。
常用的修辞方法:(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明喻是明显的比喻, 它的本体, 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 简直就像那刚刚裂桃的大片棉花田。
(喻词“像”, 本体是“雪浪”, 喻体是“棉花田”)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 叙述或说明, 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 喻词由“好像, 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喻词“变成”, 本体是“手指头”, 喻体是“大熊掌”。
2019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练习指导
2019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练习指导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一】知识梳理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复、对偶、引用、对比、反问、设问等修辞及其表达作用:1、[比喻]〔明谕、暗喻、借谕〕〔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作用〕: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用比喻阐明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使语言形象化。
[举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拟人]〔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夸张]〔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对偶]〔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
〔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5、[排比]〔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019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一 积累与运用 专题04 修辞与仿写课件
中考真题纵览
1. [2018·宿迁改编] 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的,所以不同的活动有与之相适应的对联。对联分春联、婚联(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等。 对对联时要通过审题明确答题指向。很多对联拟写题提供了相关的场景和对内容的限定,或要求联
系课内所学,或联系民风民俗,或联系生活热点,要认真理解领会,得出答案后,与相应要求进行对照,以验证 是否恰当。
对联的写作要求: 1.字数相等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3. [2018·海南] 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
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的芬芳;阳光明媚,
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
,
。
【答案】示例:①沙滩松软 触摸着人们的肌肤;②海浪翻滚 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③椰树挺 立 护卫着祖国的南疆。 【解析】此题以补写句子的形式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考生要根据命题提供的相关句式的修辞 和特定的语境来补写句子,补写的句子在意义上要密切关联,内容和形式要符合题意。根据上下 文可知,补写句子应是由比喻组成的排比句。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①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②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解析] 例句中的“阳光”和“照亮所有的黑暗”所体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是积极向上的,因此,仿写的
时候,也要延续例句的感情色彩。
示例:①吹走世间的尘埃 吹绿田野里的庄稼 ②滋润人们的心田 滋润干涸的土地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专题复习知识点讲解一、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了解每种修辞方法的基本特点,学会识别常见的修辞方法。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方法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六种修辞方法。
1、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平常所说的“打比方”。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喻体(作比的事物)和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
其中明喻是明显打比方,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像”、“如”、“好比”、“仿佛”等比喻词;暗喻是暗中打比方,把被比事物和比喻物的关系隐藏起来,常用“是、成、成了、变成了”等比喻词把两者联系起来;借喻则不露比喻的痕迹,直接用比喻物代替被比喻物,被比喻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比如泰戈尔《图书馆》一文把图书馆比作“静穆的海浪”,就是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呈现方式等方面对图书馆的形象描述。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对各种花的开放是这样写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句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3、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例如《百合花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4、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如梁实秋的《鸟》中对鸟的描写:“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就是一种夸张的表述。
2019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修辞手法及运用
修辞手法及运用一、选择题1.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沿着湿漉漉的林间小路,我一步一步走近诺日朗瀑布。
仰观大瀑布,我真正领略到那惊天动地的气势。
①云雾迷蒙的天上,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回声。
②站在这样的大瀑布前,人犹如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
③此刻,眼前的诺日朗瀑布群龙飞舞,舞出了一曲震撼天地的生命赞歌。
④这雄浑博大、激情四溢的自然奇景,怎能不让人心灵为之震颤?A. 第①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表现了诺日朗瀑布汹涌而下、惊天动地的气势。
B. 第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渺小,以此衬托诺日朗瀑布的浩大。
C. 第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如群龙飞舞的诺日朗瀑布令人震撼的壮美。
D. 第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诺日朗瀑布雄奇的景象给人带来的舒畅欢快之感。
2.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地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B. 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的厚实,油腻腻的,仿佛涂了一层蜡。
C. 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着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
D. 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
①树上尚有没凋零的叶片,它们金黄黄的,兴奋得直打哆嗦。
②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一堆让太阳烤干的牛粪。
③老人们开始打捞着泯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收成最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④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
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天堂。
A. 第①句中的“哆嗦”一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描绘了叶子的动态,更生动地表现出其沐浴在阳光下的兴奋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常用修辞格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与运用
(五)常用修辞格
? 《考试说明》要求:
6.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 复习方略:
1.对于修辞知识的把握,首先能准确判断语句所用的修辞,但考查的重点为在动态环境里对辞格的运用,也就是说概念考得少,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自己运用辞格写出优美的语句。
(因在“仿写句子”中有相关训练,所以本复习可点到为止。
)
2.复习时教师应讲清以下几点:
①比喻与比较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比较仅是双方在程度、范围等方面的对比或类比。
例: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
(比喻)
例:他比他爸爸还高。
(比较)
②比喻有明喻(比喻词通常如“像”等)、暗喻(比喻词通常如“成了”、“是”等)借喻(比喻词通常不出现)之分。
③比喻与借代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借代通常直接以相似体替代本体。
例:她像圆规直立在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比喻)
例:圆规尖叫着跑到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借代)
④一般疑问、反问和设问
一般疑问通常是提出问题,别人解答。
反问质问他人,答案却在问题中。
设问通常是自问自答。
⑤排比与反复
排比通常由三句或以上的意义相近的语句组成。
反复通常由两句或以上字同义同的语句组成。
例:《周恩来年谱(1949——1976)》详细记述了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期间的重要业绩、主要思想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艰辛探索;表现了周恩来为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殚精竭虑,无私奉献,顾全大局,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再现了周恩来日理万机,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和非凡的管
理国家的才能。
(排比)
例:无耻啊,无耻,这是特务们的无耻,恰是我们的光荣。
(反复)
⑥夸张有夸大和缩小之分
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例:闰土的见识广博,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见到的只是四角的天空。
? 练习
1.选出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
○1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重庆的夜,微波荡漾在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3纺车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4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
A.○1○4 B.○2○3 C.○1 ○3 D.○1○2
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
历史看看,你们还能站住几天!(运用反问,强调反动派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
B.(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运用比喻、夸张,抓住人物性,辛辣地嘲讽了日本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C.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运用拟人、比喻,写出了贫苦老农杨白劳的觉醒,表现了他要推翻旧世界的决心。
)
D.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运用比喻、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歌颂志愿军战士。
)
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B.昨夜我在梦中好像看到大家都在庆贺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
C.香港和祖国大陆之间的壁障很快就要彻底拆除了。
D.香港真是祖国的一块璀璨宝石!
4.对下面的比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次,北京某礼堂,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给台下特殊听众——下岗女工作报告。
他用了两个比喻句作开场白,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不少女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两个比喻句是“没下岗的如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
草。
”
A.这两个比喻句概括了下岗女工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
B.前一比喻意在告诉我们:在岗的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上岗。
C.“石缝里的草”即使在“石缝”里,也可以凭着自己的坚韧,为生活添上一株新绿。
D.“石缝里的草”是说尽管生存环境艰难,但并没有失掉生存的希望。
5.将下列8句组成对联,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②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竹直心虚乃吾友④霜叶红于二月花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⑥水淡性泊是我师
⑦柳絮池塘淡淡风⑧带水芙蓉点点雨
A.⑦⑧/⑤② B.①④/⑥③
C.⑤②/⑥③ D.⑥③/⑦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在街上遇到一个老乞丐,伸着手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糖,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甲。
)我不安地紧紧握了握他的手:“请原谅,兄弟!”乞丐凝视着我,笑了笑:“哪儿的话,兄弟!这已经很感谢了,这也是恩惠呵,兄弟。
”我也从(我的兄弟乙)那儿得到了恩惠。
(1)甲处使用了繁笔,它比用“我掏了掏口袋,里面什么也没”的简笔,表达效果要好得多。
请简述好在哪里?(2)若将乙处“我的兄弟”改为“乞丐”为什么不好?
答案:1.C
2.A
3.B
4.B
5.C
6.答案:(1)用了排比作铺陈,写尽当时的窘迫,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2)用借代,含义更为深刻。
十种非比喻“像”字句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
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情况。
一、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
(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
(《一面》)
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
(最后一课)
二、摹形不是比喻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老山界》)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一面》)三、相仿不是比喻
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
(《草地晚餐》)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的影写一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猜测不是比喻
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古代英雄的石像》)
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
(《挺进报》)
五、比较不是比喻
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都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古代英雄的石像》)
(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
(《故乡》)
六、举例不是比喻
……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
七、想像不是比喻
(醒了的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
(《听潮》)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的火旁……(《七根火柴》)
八、幻觉不是比喻
──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仿佛我们的脚下轻松起来,平静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听潮》)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
九、有些夸张、拟人句不是比喻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钢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渔夫的故事》)
……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十、词的比喻不再是比喻
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意义,产生出另一种意义,这是比喻手法,如:
她不是一个怯弱的人,从去年她娘家被清算起,就感到大厦将倾的危机。
(《果树园》)
“大厦将倾”原意是“大楼将要倒塌”,这里借喻封建阶级
将被打垮。
有些词语由比喻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成了比喻义,就不再是比喻的修辞格。
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