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新进展

合集下载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详细讲解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详细讲解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详细讲解分娩是每个女性都可能经历的过程,而分娩镇痛则是帮助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的一种方法。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设备和环境等方面。

首先,医疗技术是分娩镇痛的关键。

传统的分娩镇痛方式主要依靠手动按摩、热敷等简单的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效果有限,且需要医务人员投入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娩镇痛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例如,经腰硬联合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通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腰椎下腔阻滞麻醉,可以迅速有效地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此外,还有无痛分娩技术、跨孕中期无痛人工引产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地度过。

其次,设备也是分娩镇痛的重要环节。

现在在一些高水平的医院,分娩镇痛的设备已经非常先进,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疼痛缓解服务。

例如,自动化输注泵可以根据产妇的疼痛感受和病情动态调整药物输注量,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持续得到疼痛缓解。

此外,还有多通道无痛分娩泵、电子镇痛输注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分娩镇痛的效果,降低操作风险。

然而,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分娩镇痛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因此在一些医院和地区,由于技术力量的不足,分娩镇痛的普及率较低。

这就意味着许多产妇无法获得真正有效的镇痛服务,仍然需要忍受剧烈的疼痛。

其次,分娩镇痛的费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分娩镇痛需要额外收费,而且费用相对较高。

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可能无法负担得起,使得分娩镇痛服务形同虚设。

最后,分娩镇痛的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一些医院,分娩镇痛独立的分娩镇痛室或区域并不完善,无法为产妇提供良好的隔音、舒适的环境。

这对于产妇而言,可能会增加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进而影响分娩镇痛的效果。

分娩镇痛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分娩镇痛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分娩镇痛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娩作为女性生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会产生高度痛感的一个阶段,更是女性们自古以来所经历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

而分娩镇痛则是指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减轻女性疼痛的方法与过程。

在过去,分娩时的疼痛无法避免,但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分娩镇痛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成为了标准的医疗程序。

故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分娩镇痛技术的历史发展以及当下的研究现状,以便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

分娩镇痛技术的历史发展在过去,分娩时的疼痛被认为是生育过程中的必然过程之一。

这样的观念直到18世纪末期,分娩镇痛技术的正式提出才有所瓦解。

在当时所采取使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动按摩或使用热水等自然方法来减轻产妇的疼痛。

直至20世纪初期,使用麻醉药物在分娩中进行止痛才成为了一种新型代替技术。

而乙醚和氯仿作为最早的麻醉药物,在此时期也被广泛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当中。

但是,由于这些麻醉药物会影响到胎儿的呼吸和心跳,所以使用的风险很大。

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的麻醉药物被研发了出来,例如甲磺酸可待因和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已然被证实,能够显著缓解产妇分娩的疼痛,但是影响胎儿的副作用仍旧未能完全提出。

而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麻醉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但却仍旧存在有一定副作用。

比如氧气吸入、产道沉静剂、椎管内麻醉等等。

其中,氧气吸入作为一种辅助缓解疼痛的医学应用方法,它主要通过产妇吸入纯氧来缓解疼痛,具体原理在于纯氧可以有效促进呼吸和缓解焦虑。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够对分娩前期的轻度疼痛起到缓解作用,而对于分娩中后期的作用极低。

而肠道沉静剂作为一种镇痛剂,其通常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来使用。

但过多、过量地使用则会给母婴两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往往需要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给药的剂量。

最后,椎管内麻醉则需要在麻醉师的帮助下进行,其主要通过椎管内注射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来切断产妇疼痛信号,能够有效屏蔽产妇痛觉。

分娩镇痛进展

分娩镇痛进展

t1/2β(min)
t1/2γ(h) Vdss(L/kg) 清除率(ml/min/kg)
10-30
2-4 3-5 10-20
15-20
2-3 2.5-3.0 10-15
8
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2)
脂溶性高,起效快; 镇痛性能最强,静脉用药是芬太尼的10倍,硬膜 外用药是芬太尼的4-6倍; 与阿片受体结合力强,无耐受性。
10
硬膜外舒芬太尼的最低有效剂量(2)



0.2%ropi 12ml+suf 0、5、10、15μg。 结果:镇痛持续时间为96、134、135、130min (p<0.01对照组),30、90min时VAS评分suf5、10、 15μg低于对照组,阿片的副作用发生率无差异。 结论:舒芬太尼可延长0.2%罗哌卡因的镇痛时间, 但5、10或15μg舒芬太尼作用效果无差异。
缩短 —— —— ——
RCT
RCT ——
——
—— —— —— ——
5
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4)
硬膜外试验剂量对可行走的影响

Cohen(2000): 0.125%布比卡因+10μg舒芬太尼 15ml优于3ml 1.5%利多卡因 Buggy(1994): 0.5%布比卡因3ml→ 0.1%布比卡 因+2μg/ml芬太尼15ml,脊髓背角感觉功能异常66%; Parry(1998): 无试验剂量,脊髓背角感觉功能异 常7%。
26
自控硬膜外低剂量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 最佳设置(1)
G0(n=40) 背景剂量(ml/h) PCEA bolus(ml) 锁定时间(min) 0 6 20 G3(n=40) 3 5 20 G6(n=40) 6 4 20

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麻醉研究进展

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麻醉研究进展

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麻醉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0-17T06:48:19.4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4期作者:胡琼何志荣[导读]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胡琼何志荣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 744000【摘要】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减轻或者缓解产痛属于产科中主要研究方向。

分娩镇痛表示减轻患者消除分娩过程中引起的疼痛感。

临床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案较多,包括药物镇痛方案和非药物镇痛方案,其中非药物镇痛包括精神镇痛、呼吸镇痛、水疗等,药物镇痛方案包括吸入全身麻醉药物、椎管内分娩镇痛等。

本次研究主要阐述上述不同镇痛方案优势及应用现状等,为临床分娩镇痛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产妇;分娩;镇痛;麻醉;研究进展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使得人们对分娩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产科而言,减轻或者缓解产痛属于主要研究方向。

分娩镇痛表示减轻患者消除分娩过程中引起的疼痛感[1]。

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案基本原则是药物给药便捷、药物起效迅速,产妇可以维持清醒的状态,且不会影响产程和宫缩。

本次研究主要阐述临床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案,如非药物镇痛、药物镇痛方案等,如非药物镇痛包括精神镇痛、呼吸镇痛、水疗等,药物镇痛方案包括吸入全身麻醉药物、椎管内分娩镇痛等。

为临床更好开展分娩镇痛方案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分娩疼痛过程中生理变化和镇痛的必要性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却增加了孕妇痛苦程度。

分娩过程中所引起的疼痛感不仅为痛觉反应,另外还可引起孕妇体内神经内分泌反应,此反应一定程度上为继发性生理、生化奠定基础,进一步引起产妇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也对产妇机体内激素水平平衡产生一定影响[2]。

目前研究学者均表明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可引起机体内茶酚胺水平分泌异常,导致心率变化,甚至诱导患者高血压的产生[3]。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进展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进展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进展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一种常见的分娩镇痛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对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进展进行介绍,包括技术的改进,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相关的临床研究成果。

一、技术的改进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通过在腰椎间隙内注射药物,使产妇下半身麻醉,从而达到减轻分娩疼痛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首先是镇痛药物的选择。

随着对各种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现在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中常用的药物已经从传统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扩展到了新型的局部麻醉药物,如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更长的持续时间和更好的镇痛效果,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疼痛感。

其次是注射技术的改进。

传统的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需要使用针头穿刺椎管腔进行注射,穿刺准确性和操作难度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学中的应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来定位,大大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和操作安全性。

再次是镇痛效果的评价方法。

传统上,医生主要通过产妇的自觉疼痛评分来判断镇痛效果的好坏,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镇痛效果评价方法,如疼痛电子评分仪、生理参数监测等,使医生可以更客观地评价镇痛效果,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提高了镇痛效果的准确性。

二、应用范围的扩大随着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普通分娩,它也开始在剖宫产、产前镇痛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剖宫产方面,由于剖宫产手术的疼痛程度通常比普通分娩要大,而且剖宫产手术通常需要保持患者清醒状态,因此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成为了最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比于全身麻醉,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具有镇痛效果好、不影响产妇清醒状态、不影响新生儿等优点,因此受到了更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2-30T01:22:57.4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2期作者:高永明[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提升及三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并没有如想象中给我国带来生育高峰,产妇对分娩舒适性要求升高高永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中心卫生院343000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提升及三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并没有如想象中给我国带来生育高峰,产妇对分娩舒适性要求升高,提供优质的产科服务,已成为当代医学的研究热点。

自然分娩疼痛感剧烈,剖宫产对母亲身体损伤极大,两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妇女生产意愿。

我们运用多种分娩镇痛方式既可以降低产时焦虑,又能大幅度降低疼痛。

维护母婴健康安全、减轻产妇精神压力、缓解分娩疼痛,做好中国妇孕保健,能极大推动2030健康中国战略。

但是当前我国产妇分娩镇痛比例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远不及其他国家。

本文就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更好地更新临床医师相关的观念,以及更好地维护母婴健康安全。

关键词:分娩镇痛;现状研究;临床进展研究对于孕妇而言,分娩过程中的产痛会促使她们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孕产妇对生育保健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镇痛的研究不断深入。

科学理想的镇痛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孕妇压力,同时保证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最低化。

目前常用分娩镇痛的方法有非药物性镇痛、椎管内镇痛等等。

一、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分析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已高达85%,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固然存在一定差距,其实,在2018年中国为推广无痛分娩下发了诸多文件。

2018年11月下旬,国务院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在两年内,在各个地区挑一些条件允许、一定产科规模的医院进行分娩镇痛试点,降低剖宫产的比例。

2019年上旬,9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单位。

分娩镇痛研究进展

分娩镇痛研究进展

・综述・分娩镇痛研究进展孙冰霍拥军张丕兴1847年,苏格兰产科医生Simpson成功地用乙醚实施了分娩镇痛,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ACOG)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对母婴无影响;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求;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到目前,已有许多的分娩镇痛方法,大体上可归纳为非药物性镇痛与药物性镇痛两大类。

1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预防无痛法、拉马策氏法、陪伴分娩、针刺无痛分娩法、经皮电神经刺激镇痛及水针镇痛法等。

非药物性镇痛虽然具有对分娩过程干扰少、风险小等优点,但只能使大部分产妇减轻产痛,而无法做到显著缓解产痛,且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不能迅速显著镇痛是其不足。

2药物性镇痛。

随着对新型阿片类药物如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独特药理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认识的深入,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在输入模式中的应用,为药物性分娩镇痛开辟了新的前景。

2.1单纯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PCEA)2002年美国妇产学院委员会建议,只要没有禁忌症,应根据产妇意愿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国外这项工作开展的比较早,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是目前分娩镇痛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对循环动力学影响较小、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抑制作用等优点。

一般在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时行Lz.。

硬膜外穿刺置管,首次给药8—10m1,30分钟后接PCEA泵。

首次给药一般选用0.1%一0.15%罗哌卡因10ml+舒芬太尼5ug,PCEA泵内配制药物常为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

PCEA给药模式可选用单纯PCA模式,无背作者单位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麻醉科266100景输注,单次按压给药5ml,锁定时间10分钟;也可选用BASEL+PCA模式,背景输注6ml/h,单次按压给药4-6ml,锁定15分钟,均于宫口开全时停止用泵。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进展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进展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进展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一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技术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进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基本原理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通过在分娩期间向脊柱椎管内注入局部麻醉药物,利用神经传导阻滞的原理使阿片类药物起效。

这样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提高分娩的舒适度。

目前使用的局麻药物多是低毒性和高效的药物,能够满足产妇分娩镇痛的需求。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不仅适用于正常分娩,还适用于剖宫产手术和产后镇痛。

也适用于产妇的各个阶段,包括早产、早破水、胎位不正、羊水过多等情况下的镇痛需求。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相比于其他分娩镇痛方法,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有着明显的优势。

它能够提供持续而充分的镇痛效果,让产妇能够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最少的疼痛,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快,可以在数分钟内达到最大效果。

它还可以减少产妇的精神紧张和疼痛反应,提高分娩的成功率。

虽然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需要严格的操作技术和设备保障,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意外情况。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不能完全消除分娩时的疼痛,只能减轻疼痛的程度,因此对产妇自身的忍耐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操作技术将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可以更加安全和精准地进行操作。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药物选择也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可以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设备和监测技术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分娩镇痛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EA设定 PCA模式:PCA 首次负荷量 6-10ml, 脉冲泵首次计量 3-5ml 持续量 5ml/h 自控 0.5-3ml/30min 负荷脉冲 1.5-2h
分娩镇痛相关热点问题
硬膜外镇痛对胎儿的影响?
• 硬膜外镇痛对胎儿是有利的
• 血小板过低怎么办?
如何对待血小板
分娩镇痛什么时候可以做?
第三 产程
潜伏期不做--------影响产程 最新研究:分娩镇痛时机对产程、剖宫产率无影响 第二产程停药--------影响用力 最新研究:第二产程停药不减少钳产和剖宫产
分娩镇痛会增加产钳使用吗?
分娩镇痛会增加侧切吗?
分娩镇痛会增加缩宫素使用?
分娩镇痛会掩盖子宫破裂吗?
分娩镇痛的策略
贵州省中医院麻醉科 唐松江
分娩疼痛
• 分娩可能是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最痛苦的事件 • 分娩疼痛属“急性疼痛” 历时:10-20小时 程度:仅次于烧灼性疼痛,位居第二位
分娩镇痛的必要性 ——生理影响
过度通气 代谢率的增加 低碳酸血症 氧耗 ↑
疼痛焦虑 皮质醇、β-内啡肽释放↑
交感兴奋 循环中儿茶酚胺增加 ↑
• “无痛分娩中国行”由美国西北大学发起的公益 性医疗活动,旨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 改变中国高剖宫产率和低分娩镇痛率的现状.
• 3月底我科将举办分娩镇痛经验交流学习班
谢谢
硬膜外阻滞禁忌症及产科异常情况,如:脐带脱垂、持续性 宫缩乏力或宫缩异常、前置胎盘、头盆不称及骨盆异常等。
分娩镇痛流程图
阴影部分为麻醉科医生职责
检查产房抢救用 品及监护设备
规律宫缩进入产 程(宫口≥1cm), 通知麻醉医生
评估分娩镇痛适 应症,进入分娩 镇痛操作流程
产妇在分娩镇痛同意书上签字
镇痛泵配置
• 只要进入产程就可以 • 没有宫口最大最小的限制
亲,把公分概念从你记忆里清除吧!
硬膜外镇痛会增加剖宫产吗?
• 早有定论:不会 • 有了分娩镇痛会减少无指征的剖宫产
• 分娩镇痛会延长产程吗?
第二产程停泵吗?
• 不要停 • 停泵有害无益
全程分娩镇痛
国内的分娩镇痛
第一产程潜伏期 第一产程活跃期 第二产程
• 低背景剂量,高自控剂量
脉冲式 优于 匀速持续输注: 硬膜外泵不同于静脉泵,没有“心脏” 脉冲式加病人自控减少药物使用剂量
• 低浓度,高容量
浓度过高影响运动神经,增加钳产率脉冲式电子Βιβλιοθήκη 痛泵硬 膜 外 加 强 导 管
PCEA配方及设定
配方: • 0.1%罗哌卡因 + 0.4µg/ml舒芬太尼 150ml (耐乐品2支+舒芬60ug+0.9%NS124ml)
可能影响 子宫活动 及胎盘子 宫的血流
国内外分娩镇痛现状
• 美国 85%产妇分娩镇痛 剖宫产率20%-30% • 英国 98%产妇分娩镇痛 剖宫产率18.5% • 中国 1%产妇分娩镇痛 剖宫产率45%-50%
硬膜外镇痛
• 镇痛效果好 • 紧急时刻成为麻醉“生命线”
• 分娩镇痛适应症 a.无剖宫产适应症:瘢痕子宫? b.无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 c.产妇及家属自愿接受分娩镇痛技术 • 分娩镇痛禁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