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程序及其组织和运行机制

合集下载

世贸组织规则及运行机制概述

世贸组织规则及运行机制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
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损 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1991年,世界环境保护联盟等机构在《保 护地球》一书中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定义 为:“在支持生态系统的负担能力范围内 ,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是必须在经济 、人类、环境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取得进展 的一个过程。
路漫漫其悠远
2.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 世贸组织成员国“认识到服务贸易对世
界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列对待,从而极 大地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内涵,有利于服务贸 易的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对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等一系列问题 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其制定标志着多边贸易 体制正逐步趋于完善,为全球服务贸易的发 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世贸组织规则及运行机 制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4
第一节 世贸组织的法律地位
一、1947年关贸总协定不是“国际法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各有关国
家曾设计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 行(World Bank)和国际贸易组织(ITO),并将 这3个机构作为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三大支柱。后 来由于美国的阻挠,国际贸易组织未能成立,但 《关贸总协定》却以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的形式 存续了47年。《关贸总协定》算不上一个正式的 国际组织,也谈不上独立的“法律人格”。
路漫漫其悠远
第二节 世贸组织的宗旨和职能
一、世贸组织的宗旨 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
水平和有效需求 半个世纪之前,《关贸总协定》在其前言中强调:缔
约方“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 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 巨大持续增长……为目的”。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 天,世贸组织继续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作为重 要的目标,是符合世贸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世贸组织致力 于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符合各国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利益,能为各成员 所接受。

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制与流程

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制与流程

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制与流程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团体或其他社会机构设立,为提供公共服务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

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财务自主权,其工作机制和流程对于单位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制和流程,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组织结构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通常由领导班子、各部门和岗位职责组成。

领导班子包括单位负责人、副负责人和其他重要职务的领导人,他们负责决策、管理和协调单位的各项工作。

各部门根据单位的职能划分,负责具体的业务工作。

岗位职责是指每个员工在工作中承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二、工作流程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任务分派、工作安排、执行和反馈四个基本环节。

任务分派是指领导将工作任务分配给下属,并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限和标准。

工作安排是下属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确定工作流程和执行步骤。

执行阶段是根据工作计划和安排,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执行工作。

反馈环节是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

三、人员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是指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工作的管理措施。

招聘阶段是根据岗位需求,通过广告、招聘会等方式招聘合适的人才。

培训阶段是对新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考核阶段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绩效评估,对员工进行奖励或处罚。

激励阶段是通过薪酬、晋升、岗位职责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决策管理事业单位的决策管理是指领导在工作中做出决策的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问题意识、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决策实施和结果评估等环节。

首先,领导需要意识到当前问题或挑战,并确立解决问题的目标。

然后,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了解问题的具体背景和影响因素。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领导制定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并评估各方案的优缺点。

最后,领导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同时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决策提供经验和借鉴。

五、财务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指对单位财务收支的规划、监督和控制。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一、引言应急管理工作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由国家、地方、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工作规程和程序所依法采取的应急措施的全过程。

乡镇是地方政府的基层单位,具有从事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乡镇作为人口密集区域,常常成为灾害和事故发生的重要地点。

因此,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并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三、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乡镇政府组织各部门和社会力量进行应急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应包括四个基本环节:预防准备、事件应对、救援和恢复重建。

具体来说,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应急预警机制乡镇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突发事件的信息,并能够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和事故进行准确预测。

同时,乡镇政府还需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 应急组织机构乡镇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应急演练和培训乡镇政府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与专业救援队伍的合作和交流,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4. 应急资源储备和调配乡镇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资源储备和调配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动和利用应急物资和专业设备,提供给受灾群众必要的救援和帮助。

5. 应急信息共享和发布乡镇政府应加强与上级政府和其他乡镇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应对措施。

高二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二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依法治国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它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 要保证。
④依法治国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 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用法 律来引导、规范、制约、保障,只有依法治国 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
依法治国
1、定义: 2、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 会生活中的权威 3、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4、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 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5、原因(为什么) ①地位: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作用: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促进社会主 义民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 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社会文明进步 的重要标志,国家的长治久安重要保证 6、要求
6、要求: ⑴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⑵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 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 高效地进行 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 ⑶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 ⑷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 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⑸公民: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⑹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2)党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的意义
①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 ②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 ③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负责与 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
例: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下列属于党的政治领导的是 A、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推荐国家机关领导干部 D、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现场医疗救援的概念特点内容组织机构工作流程运行机制

现场医疗救援的概念特点内容组织机构工作流程运行机制

2.迅速调查灾害,迅速诊疗,因地制宜 开展急救医疗工作,控制、稳定局面。
3.及时向主管部门呼救,依托全市卫生 救援力量,分类处理伤病员,先急救危 重伤病员,再转运经初步处置后旳轻伤 病员。
4.医务人员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分秒 必争地进行急救,预防差错事故发生。 驾驶员、担架员服从医务人员安排做好 相应工作。
三、灾害事故旳应急流程
(一)指挥调度流程 1.“120”在接到事故呼救电话后调度员应立即 做出反应:详细了解事故性质、地点和伤亡人 数。 2.迅速调度离事故现场近来旳急救机构人员和 车辆前往事故地点,并根据事故性质调度其他 值班车辆赶往现场或待命做好应急准备。 3.向急救指挥中心领导、本地卫生局应急办和 局总值班报告:灾情性质、地点、人数、伤情 、灾情趋势(是否发展)、已经采用旳措施、 现场急需旳救援物资。
)级别旳突发公共事件。
现场医疗救援工作流程
“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实施 迅速有效旳措施,最大程度旳救治生 命,降低人员旳死亡和伤残”是紧急 医疗救援旳原则;一旦事故发生,按 照“迅速、精确、有序、安全” 科学 和规范旳开呈现场医疗救援。
一、灾害事故旳分类
1.一般事故 伤病人数10人下列,或死亡2人下列(含2人) ,事故无发展趋势,伤亡人数不再增长。
2.重大事故 伤病人数10人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或涉及外 籍公民和有社会影响人士),事故基本得到控 制,伤亡人数基本不再增长。
3.特大事故 伤病员20人以上,或死亡6人以上,事故趋势继 续发展,伤亡人数不断增长。
二、灾害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一)指挥机构和120指挥系统
1.灾害事故急救医疗指挥机构由本地卫生行政 部门和卫生应急机构构成。决定各级应急预案 旳开启。 2.“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是区域内院前急救 医疗统一旳指挥调度机构。 3.急救医疗机构应与本地120急救指挥中心共 同构成急救医疗网络。 4.120急救指挥中心与全部急救机构旳急救车 、急诊科之间应安装专用旳有线、无线通讯设 备,并确保设备旳运营和完好。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一、引言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时所遵循的一整套制度规范和操作程序。

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依法治理、科学决策、公正执行、廉洁奉公、服务民生。

在长期实践中,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本文将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公正性、效率性、公开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1. 宪法的规定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最高法律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机构中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法律和决定,决定国家机构的机构设置和职权范围。

国务院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和决定,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

2. 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作报告》、《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为政府行政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制度规范,保障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三、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国务院、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机构以及他们的下设部门和单位。

1. 国务院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和法律,领导和管理国家行政工作。

国务院下设办公厅、国务院各部委和国务院直属机构。

健全党委班子内部运行机制方案

健全党委班子内部运行机制方案

健全党委班子内部运行机制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章》为根本,以《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工作条例》为依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解决镇党委领导班子在科学决策、高效运转、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一套职责明确、民主集中、运转协调、务实管用的镇党委领导班子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为实现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目标要求通过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使党委领导班子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一是建立健全系统全面、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把各项工作纳入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建立健全运行有序、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镇党委领导班子健康顺畅地运行;三是全力建设功能强化、总揽全局的领导班子,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基本原则一是遵循党规原则。

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工作条例》为依据,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务实管用原则。

注重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规范、便于操作的领导班子内部运行机制,使机制建设“于法周延、于事简便”。

三是改革创新原则。

在全面梳理完善、择优继承的基础上,按新的工作内涵,体现实践要求,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使机制建设更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四、主要任务(一)建立权力运行透明机制,着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1.厘清权力边界。

科学界定镇党委主要领导、班子成员职责范围,细化规范重大事项具体内容设定,科学优化权力结构,把集体决策权和个人决定权以条目的方式形成权力清单予以固化,切实减少自由裁量权。

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

2.编制权力运行流程。

按照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制作涵盖权力事项、行使主体、行使要素、运行程序、投诉举报等方面内容的权力运行流程。

组织运作机制简介

组织运作机制简介

组织运作机制简介组织运作机制是指一个组织在实现其目标和任务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则、方法和流程。

它确保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促进整个组织的高效运营。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组织运作机制的基本概念、要素和主要功能。

一、基本概念组织运作机制是指一种通过明确组织的结构、流程和制度来协调和指导组织内外各要素相互作用和协调关系的方式。

它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流程管理和制度规范等方面。

组织运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对于组织的顺利发展和持续运营至关重要。

二、要素分析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分工、职责和关系的整体安排。

它可以由机构图、职能图等形式来反映,有助于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责边界,促进协作和沟通。

2.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指组织内部各项工作活动的具体执行方法和规范。

通过明确流程,可以有效管理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减少冗余和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3. 制度规范:制度规范是组织对员工行为和业务操作方面进行明确规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

它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标准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一致性和合规性。

三、主要功能1. 协调一致:组织运作机制能够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

通过明确职责、权责边界和协作流程,避免了信息孤岛和部门之间的冲突,提高了组织的整体协作效率。

2. 优化资源配置:组织运作机制能够合理调配和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通过明确资源的归属和管理责任,避免了重复投入和浪费,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规范行为准则:组织运作机制能够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确保员工行为的合规性和一致性。

通过明确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程序,减少了不当行为和失误的发生,保障了组织的正常运行。

4. 提升决策效应:组织运作机制能够提供决策过程的明确和规范。

通过明确决策的流程和参与者,减少了决策偏差和拖延,提高了决策质量和效率。

5. 因应变化:组织运作机制能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和优化。

通过持续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挑战,并对机制进行修订和创新,使组织能够适应变化,持续发展。

web程序基本运行机制

web程序基本运行机制

web程序基本运行机制
摘要:
1.Web 程序概述
2.Web 程序运行机制
3.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
4.HTTP 协议的作用
5.总结
正文:
Web 程序基本运行机制包括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以及HTTP 协议的作用。

Web 程序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程序,可以在浏览器中访问网页,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查看信息、提交表单、支付账单等。

Web 程序的运行机制包括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

客户端是指使用浏览器访问Web 程序的计算机,服务器端是指Web 程序所在的服务器。

客户端发送HTTP 请求,服务器端接收请求并返回HTTP 响应。

HTTP 请求包括请求方法(例如GET、POST、PUT、DELETE) 和请求路径,HTTP 响应包括HTTP 状态码、响应头和响应体。

HTTP 协议是Web 程序运行机制的关键。

HTTP 协议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规则,包括HTTP 请求和HTTP 响应的格式、状态码、报文头和报文体。

HTTP 协议还规定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过程,包括请求方法、请求路径、请求头和请求体。

总结起来,Web 程序的基本运行机制是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来
实现的,而HTTP 协议是Web 程序运行机制的关键。

换届选举基本程序和办法

换届选举基本程序和办法

换届选举基本程序和办法换届选举基本程序和办法是指在组织或团体的领导层人员任期到期时,通过选举产生新的领导成员的一系列程序和办法。

下面是一份基本的换届选举程序和办法供参考:第一步:提前准备1.召开换届选举筹备会议,确定换届选举的时间和地点。

2.组织成立换届选举工作组,由多个会员组成,负责统筹协调整个选举过程。

3.制定换届选举章程,明确选举的基本原则、程序和办法。

第二步:选举宣传1.公布选举通知,包括选举的目的、时间、地点、选举的职位和资格要求等信息。

2.组织候选人宣传,让候选人向全体会员介绍自己的经历、理念和承诺,以便会员能够了解并作出选择。

第三步:提名候选人1.设立提名委员会,由换届选举工作组推选的会员担任,负责收集和审核候选人提名资料。

2.宣布提名期限,并向会员发放提名表格。

3.会员可以通过提交提名表格推荐自己或其他合适的会员作为候选人。

4.提名委员会审核提名资格并公示合格的候选人名单。

第四步:选举投票1.确定投票方式和时间,可以是实地投票或者线上投票。

2.通知会员届时投票的方式和具体操作流程。

3.确保投票过程的公正、公平和秘密性,防止作弊行为。

第五步:计票和结果公布1.由换届选举工作组或其他指定人员进行计票,确保计票过程的公正和准确。

2.公布选举结果,包括当选的成员名单和票数。

3.如有异议,设立申诉委员会并处理相关申诉。

第六步:就职和交接1.新当选的领导成员进行就职仪式,表达对会员的承诺和决心。

2.离职的领导成员进行交接工作,确保资料和项目的顺利过渡。

总结:换届选举的基本程序和办法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整个选举过程中,公正、公平、透明和秘密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以确保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同时,通过选举使新的领导成员能够为组织的发展和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七步:工作交接和新成员培训1.离任领导成员与新当选的领导成员进行工作交接,详细介绍组织的运作情况、项目进展、潜在的问题和挑战等,并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java程序运行机制

java程序运行机制

java程序运行机制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将程序设计、算法、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编程封装成对象,使其成为一种更容易使用和开发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Java程序的实现依赖一套复杂的机制,也就是Java 程序运行机制。

下面将介绍Java程序运行机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Java程序运行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由它的核心部分Java虚拟机(JVM)来实现的。

它的作用是将包含Java代码的.class文件,转换成可在运行时理解的字节码。

JVM负责加载和执行字节码,最后生成最终的计算结果。

Java程序运行机制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分别是编译器、类装载器和JVM。

编译器的作用是将包含Java代码的源程序(.java文件)转换成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目标程序(.class文件)。

类装载器的作用是负责加载类文件,它可以将类文件加载到JVM中,以便JVM可以将其转换为字节码。

而JVM的作用是负责将字节码转换为机器码,并执行将字节码转换而来的机器码来实现程序的执行,最后生成最终的计算结果。

Java程序运行机制还包括非核心部分类、内存空间和运行时数据区域。

类是Java程序的构成元素,每个类都有自己的特性,包括类变量、成员变量和属性,多个类可以组成一个Java程序。

而内存空间则是JVM在运行程序时所使用的内存,它可以用来存储类、对象和全局变量的信息。

最后,运行时数据区域是程序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内存空间,它可以存储堆栈信息,以及操作数据和方法块的状态信息等。

以上就是Java程序运行机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通过对Java程序运行机制的了解,可以让程序开发者更好地理解Java编程语言,从而更加便捷地开发出高质量、高性能的Java程序。

小学教研活动运行机制(3篇)

小学教研活动运行机制(3篇)

第1篇一、引言小学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教研活动,确保活动的高效性和实效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小学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教研领导小组教研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组成,负责教研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

2. 设立教研办公室教研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教研活动,包括活动策划、资料收集、成果整理等工作。

3. 成立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等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

三、活动内容1. 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研活动以课题研究为主线,通过课题申报、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

2. 教学观摩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教学研讨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通过研讨,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 教学基本功培训针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板书、粉笔字、普通话等,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5.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活动流程1. 活动策划教研办公室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师需求,制定活动方案,报教研领导小组审批。

2. 活动实施教研办公室负责组织教研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教研办公室对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活动效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4. 活动推广将优秀教研成果进行推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评价机制1. 教师评价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满意度、参与度、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领导评价学校领导对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学生评价学生从课堂氛围、教师教学水平、学习效果等方面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价。

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优良的政治制度。

在实践中,人民民主专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根本组织制度是指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最基本的组织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它是人民直接行使权力、管理事务的重要机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层人大、农村基层组织、城市基层组织。

基层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监督权和决定权。

基层人大实行三级人大的组织制度,即乡镇人大、村委会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

基层人大的主要职能是听取和审议城乡群众提出的工作报告、提案和其他重要事项,监督相关单位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主要是以村委会为基本组织形式,通过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代表管理村内事务,实行集体决策、集中领导和群众自治。

农村基层组织是实行农村民主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城市基层组织主要是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基本组织形式。

城市基层组织通过选举产生的居委会代表管理社区内事务,保障居民权益,促进社区发展。

领导制度是指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制约的原则。

在我国,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保证。

党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领导党,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制度保证。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放在工作的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调查研究、深入调查研究的方法,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依法治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党内民主和集中、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制度原则,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确保领导干部依法、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决策决策。

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

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

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一、引言。

运行机制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事物运行的规律和方式。

在现代社会,各种组织和机构都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率的提升。

本文将就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各类组织和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运行机制的概念。

运行机制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运行的规律和方式。

它包括了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决策流程、信息传递等方面,是组织内部运行的基本规则和方式。

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促进组织的发展。

三、运行机制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运行机制的设计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充分考虑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保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灵活性原则,运行机制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调整,保持机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3.透明性原则,运行机制应当具有一定的透明性,使组织内部的各项规则和流程清晰明了,便于成员理解和遵守。

4.协同性原则,运行机制应当具有协同性,能够促进组织内部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运行机制的基础,应当根据组织的性质和规模,合理划分各部门和岗位,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协作关系,确保组织内部的协同运行。

2.优化工作流程,对于组织内部的各项工作流程,应当进行优化和调整,简化繁琐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明确决策流程,明确组织内部的决策流程和权限范围,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避免决策的滞后和失误。

4.健全信息传递机制,建立健全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反馈,避免信息的滞后和失真,提高组织内部的沟通效率。

5.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运行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结语。

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发展能力。

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规定

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规定

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规定1998年1月7日水利部发布了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暂行规定,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关于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规定如下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推进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的实施,促进水利建设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明确的建设程序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第三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企事业单位独资或合资以及其它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等大中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工程建设项目。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执行。

利用外资项目的建设程序,同时还应执行有关外资项目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项目建议书阶段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2.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水利部水规计[1996]608号)编制。

3.项目建议书编制一般由政府委托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政府向社会公布,若有投资建设意向,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机构,开展下一建设程序工作。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1.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

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或筹备机构)组织编制。

2.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电力部、水利部电办[1993]112号)编制。

第六章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

第六章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

第一节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和决策模式







因此,当今各个在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都尽量综合两个方面的优点, 由此出现了介于两个极端模式之间的“亚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1)代议制民主决策模式 代议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主决策形式,它是通过由人民选举自己 的代表,由这些代表来承担制订或审议公共政策的任务。这种民主 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主决策的成本,并提高其效率。 (2)民主集中型决策模式 民主集中型决策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中要 广泛征求意见,但最后仍然是由少数领导人集中决定。成本低、效 率高、民主。 (3)精英决策模式 精英决策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专家在公共政策德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政治领导人具有较高的专业背景和广泛地邀请各类专家参与 决策。成本低、效率高,并在决策过程中通过广泛利用专家的专业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般集中决策模式的缺点。 以上各种模式都是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公共政策觉得的某 种比较突出的特点。在很多现实的决策过程中都是多种模式交织在 一起的。
第一节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和决策模式
(3)运行方案设计 社会政策的运行方案是指一项社会政策在具体运行过 程的各个环节上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式。它应该包括 一项社会政策行动的基本程序、运行机制(服务传递 方式)、组织体制及管理方式、资源调动及费用控制 的具体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运行方案的设计是在宏观政策决策之后,在技术手段 可行的范围内对上述各个方面做出有关的规定。运行 方案设计一般又分为两个层测,一是基本方案的设计, 这是政策决策阶段的任务。二是实施细则的规定,这 是政策实施决断的任务。
第一节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和决策模计(专家治国) 社会政策能否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领导人的决心和资源 保障情况,还取决于是否具备有效的技术手段。社会政策 的技术手段是指一项社会证词行动在服务、管理、资源调 动、费用控制等方面能够采用的技术及物质条件。从社会 政策制定过程的开始阶段起就需要有技术手段的设计。一 般技术手段的设计师在大政方针的宏观决策完成以后,为 落实社会政策的宏观规划而进行的。即需要通过严密而有 效的技术手段来讲政治领导人所作的宏观决策转化为具体 可操作的方案。 技术手段设计一般是由技术专家来完成。一向社会正厕所 需要的技术手段越简单越好,因为只意味着成本越低。通 过比较好的技术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宏观政策中存 在的问题和漏洞,也可以弥补最初设计的漏洞。

人大运行机制

人大运行机制

人大运行机制
人大运行机制是指国家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
运作方式和规范。

人大运行机制包括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议事规则、工作程序、监督制约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证人大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人大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架构
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人大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人大由代表组成,代表由选举产生;常委会由人大代表选举产生,负责处理人大日常工作和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紧急事务。

二、议事规则
议事规则是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工作的基本
规范,它规定了议程确定、发言顺序、表决程序、提案审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三、工作程序
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包括会议召开、议程确定、议案审议、表决通过等环节,这些程序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对人大工作的顺利推进十分重要。

四、监督制约
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政府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监督职责。

这种监督职责通常包括对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决算报告的审查,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质询等方面。

总之,人大运行机制是国家政治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建立规范、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具体含义:主体: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的企业与个人内容: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范围:主要是生产领域原则:平等互利期限: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1、广义与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包括一切超出国家界限的经济交往活动。

特指以生产要素国际转移为本质内容2 、宏观与微观的国际经济合作,不同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不同国家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展开的经济协作活动指不同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3 、多边与双边的国际经济合作双边是指两国政府企业或者厂商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多边是两个以上国家政府之间企业或者厂商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4 、垂直型与水平型的国际经济合作垂直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技术和生产水平差距较大的厂商商品生产处于前后不同产品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协作较接近,处于同一产品阶段5 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分为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北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南北对话,以及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1商业资本的全球化,形成全球化商品市场2借贷资本的全球化,形成全球借贷市场3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国际直接资本投资市场WTO的职能1实施和管理2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3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4审议各国的贸易政策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东南亚国家联盟)2自由贸易区(成员方取消关税)3关税同盟(两个国家或以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完全取消关税)4共同市场(并建立对非成员方同意关税)5经济同盟(共同经济政策)6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金融财政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点1南北合作2大国主导3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4战略过渡性东盟(CAFTA)非洲联盟(AU)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24国集团(G24)亚太(APEC)1989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东南亚联盟6国1991 汉城宣言宗旨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成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1993改名自主自愿,协商一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级别会议的主要优势是什么?请结合本案例加以说明。

XX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XX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XX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X XX 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 381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2〕39 号)、精神和 X 办发〔2022〕X 号中共 XX 市委办公室、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救助管理为重点,以整合救助资、提升救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重要抓手,积极适应特殊群体救助工作新形势,进一步提高标准、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守住底线,加大救助力度,强化救助管理,通过条块结合、街面巡查、分类施救、落实责任等有效办法,确保我县城乡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及时回归家庭和得到有效救助,坚决杜绝出现冻死冻伤等极端事件,并借此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提升我县救助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二)基本原则救助管理服务工作必须坚持 5 个原则:1.主动救助、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

对于城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通过街面巡查,及时告知、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

只要自愿接受救助,且符合基本条件的,都要无偿提供救助。

2.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

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障碍患者、危险传染病人的救治、救助工作。

3.属地管理的原则。

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救助管理的主体作用,把救助对象、救助内容、救助措施等融入日常管理之中,明确责任、完善措施、狠抓落实。

4.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

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工作合力,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织密多元化社会救助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基本程序及其组织和运行机制
抚顺市环保局孙绳武鲍翰斌
摘要空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建立坐标系、建立空气污染源数据库、编制排放清单和排放报告;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必须建立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空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工作程序;运行机制
Abstract The basic procedure of emissions inventory compilation includes building reference frame,establishing an emissions database and working out emissions inventory and report.The achievement of the above work requires establishment of necessary oper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the source of air pollution;emissions inventory;working programme; running mechanism
辽宁省环保局已经将空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完成,工作步骤的清晰和有序是前提,而有效的工作机制是保障。

1 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基本程序
1.1建立坐标系
每个城市将城市控制区划分为6×6公里的网格,进一步将其中城区控制区划分为1×1 公里的网格。

城市控制区指城市行政管辖的所有地域,包括城市所有区、县在内。

城区控制区主要指城市建成区及其周边地域,是行政区划属性的闭合区,不应含有农村区域的隔离带。

考虑到部分城郊正在建设或已发展成为工业园区,如这类园区与各城区距离较近(10公里之内),为加强统筹管理,也可合并到城区控制区。

排放清单要求每一个点源和面源都要注明准确的网格坐标,以便建立GIS数据库和进行环境质量的模拟。

因而坐标系的建立是首位的技术性工作。

坐标系的建立有两种方式:
有行政区和市区电子地图的,由图形工作室建立统一的网格坐标系,分别绘制城市控制区和城区控制区分图。

如没有电子地图,要在足够大的行政区(含县域部分)地图、市区行政图(或街区图)上建立同一坐标原点的网格坐标系。

要特别注意该类地图的图距与实距之比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在转换为经纬度坐标时,会产生错误。

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各类表征图时,需要依照公式法或经验式法把网格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坐标。

公式法如下:
纬度=180/π·(y/r)+原点纬度
经度=(x/r)·(180/π)/ cos(纬度•π/180)+原点经度
式中,r=6370·1000m,地球半径;
π=3.1415926。

x,y-网格坐标,m。

经验式法为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别得到经度和纬度与网格坐标的关系式。

1.2建立空气污染源数据库
参照世界银行推荐的空气污染源类型,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数据库应当包括研究范围内的所有污染源。

数据库的基础表格以电子表格的形式生成。

电子表格与以往排放情况统计表格的区别主要是:
电子表格在调查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突出了时间和空间因子;
以调查对象为单元,不按点源和面源将表格直接分类,以避免调研时的混乱。

清单编制完成后,再应用电子表格分类统计的特长,依据点源和面源的定义,进行划分。

立足于现行空气污染防治的需要,依据常用的术语、定义、排污申报和环境统计等报表的一般要求,规范排放情况统计汇总表格的样式。

在全面开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锅炉、炉窑、工艺装置、茶(浴)炉和大灶、市区内外平房面源、无组织排放源和交通线源排放状况的数据库。

数据库还应给出企事业污染物排放状况的汇总表。

数据库既涵盖了污染源的要素,又建立起了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是准确、快速编制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数据库以产污装置为基本单元,每年只需对基本单元的变动予以更改,便会形成新时段的数据库。

1.3编制排放清单
在污染源数据库的基础上编制排放清单。

排放清单是从污染物排放的技术角度,以一种简捷的方式给出了每一个点源、面源、体源和线源的名称、序号、坐标,以及排放源的物理特征参数、排放量及其特征参数,体现了污染物排放的时空特性。

1.4形成排放报告
排放报告的宏观结论服务于各级决策者、管理者和公众。

2 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组织
2.1领导机构
排放清单工作横向包括各类空气污染源,纵向涉及到各级环保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因而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一般情况下,各市领导小组组长由环保局局长担任,成员包括各县区环保局负责人,市局污控处、监理处、监测站、计划财务处、机动车污染防治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以利于工作协调和经费保证。

2.2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组。

办公室一般设在市局污控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协调日常工作,培训企事业单位和县(市)、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

日常具体技术工作和事务性工作由技术组承担。

技术组一般由四个小组构成:
点源组,负责点源调查和分析,点源包括市区及县区1t以上锅炉、工业窑炉、工艺装置;
面源组,负责面源调查和分析,面源包括1t以下锅(浴)炉、茶炉和大灶,市区内外、县镇和农村的平房,矿山舍场,无组织面源和社会扬尘;
线源组,负责移动源调查和分析;
综合组,负责汇总和多源模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3运行机制
(1)启动工作机制
启动清单编制工作一般应建立如下的工作机制:
(2)管理机制
排放清单数据库建立之后,必须建立日常工作机制,以便随时完善、修订和更新数据库。

日常管理机制如以下框图:
参考文献:
1. 《Inventories in Liaoning -Data needs for the project cities》,UK.AEA. Simon.
2. 《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