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IS的烟厂综合管线及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范文
《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已成为现代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WebGIS(We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出现,为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探讨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旨在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满足社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二、平台设计目标1. 提供实时、准确的气象地理信息,满足用户对气象信息的即时需求。
2. 结合WebGIS技术,实现气象地理信息的空间化、可视化展示。
3. 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查询、分析和使用气象地理信息。
4. 支持多平台、多终端访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平台设计架构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采用B/S架构,主要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
1. 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气象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气象观测数据、气象预报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
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服务层:提供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空间化展示等。
采用WebGIS技术,实现气象地理信息的空间化、可视化展示。
3. 应用层:提供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接口,方便用户查询、分析和使用气象地理信息。
采用先进的Web开发技术,实现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应用功能。
4. 用户层:为用户提供访问平台的途径,包括PC端、移动端等。
支持多平台、多终端访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平台功能设计1. 数据查询: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包括关键词查询、空间查询、时间查询等,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气象地理信息。
2. 数据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包括数据统计、数据挖掘、趋势预测等,帮助用户深入分析气象地理信息。
3. 空间化展示:采用WebGIS技术,实现气象地理信息的空间化、可视化展示。
支持地图、图表、三维模型等多种展示方式,方便用户直观了解气象地理信息。
Web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以泉州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为例
《 泉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 ̄ ( 2 0 1 1 年5 月2 6日
发布 ) ,今 后 泉州 城市 管 理 中要 逐 步提 高 “ 数 字化 ” 水
平, 实现“ 城市管理事件 、 部件普查及地理编码” , “ 整合 共享全市基础电子地 图、 遥感影像 、 视频监控系统 、 规
燃气和通信 中断事故频发 , 路 面随意“ 开膛破肚” 现象
严重 , 排水 管 道阻 塞导 致 的城 市 “ 内涝 ” 成 为 政府 、 市 民
心 中难 以消除的“ 隐痛” , 进一 步提高地下管线档案信 息管理科学化水平成为 日 益迫切 的要求。 近年来 ,国家陆续 出台与城市现代化管理相关 的 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对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提出更 高要求。2 0 0 9 年3 月国家测绘局全 面展开 了数字中国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 发布了《 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 、 《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 《 地理信息公共平 台 基本规定》 三项测绘行业标准 , 并把公共服务体系确定 为国家地理空间框架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 ,要求地理 信息资源工作要 更好地为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 息化服
城市地下管线包括供水 、 排水 、 燃气等分布在城市 地下 的各类管线 , 其主要功能是承担城市 的信息传递 、
能源 输 送 、 排涝 减 灾 等任 务 。随着 我 国经济 快 速发 展 , 城市 化 建设 不 断推 进 ,但 由于 原 有城 市 规 划对 地 下 管 线 问题 重视 不 足 , 缺乏 统 一 管理 , 造成 地 下 管线 档 案 管 理混乱 , 利用率低 , 产 生 了许 多 问题 , 有 的甚 至 酿成 重 大事 故 。我 国一 些 发 达城 市 已经 开始 基 于 we b G I S的 地 下 管线 管 理 系统 研 究 和建 设 ,而绝 大 多数 城 市 的 地 下 管 线 管 理 目前 仍 然 停 留在 单 纯 依 赖 数 据 库 或 单 机 G I S软 件 的层 面 , We b G I S应 用基 本 属 于空 白。本论 述
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内部的各类管线网络越来越庞大,包括供水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等。
为了高效管理这些管线网络,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个设计方案,旨在提高管线网络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二、系统概述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集成管理平台,涵盖了管线的规划、建设、运维和维护等方面。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数据集成:系统能够集成各类管线信息,包括管线的位置、类型、长度、材料等关键数据。
同时,还可以导入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
2. 可视化展示:系统具备管线网络的可视化展示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地图界面查看管线的分布情况和拓扑关系。
3. 实时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管线进行实时监测,当管线发生故障或泄漏时,系统会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措施。
4. 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管线规划和管理的决策支持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三、功能模块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管线数据管理:该模块负责管线数据的录入、编辑和查询等操作。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系统中添加、修改或删除管线数据,并通过关键字检索快速查找到相关信息。
2. 管线拓扑分析:该模块用于分析管线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关系。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算法和工具,分析管线网络的稳定性、瓶颈节点等关键指标,并进行优化设计。
3. 故障监测与管理:该模块通过传感器设备实时监测管线的状态,一旦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系统会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故障的定位、评估和处理。
4. 维护计划与执行:该模块用于管线的维护计划制定和执行管理。
用户可以制定维护计划,并将其下发给维护人员进行执行,系统会记录维护的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5. 数据分析与报表:该模块可以对管线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生成相应的报表。
用户可以通过报表了解管线的运行状态,以及分析管线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烟草局GIS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烟草局GIS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一.软件配置针对烟草局客户的需求,我们提供整套监控平台使用的软件和用户本省的地图数据,客户端数据通过3G路由器内部GPS模块的DTU端口,由WCDMA网络回传到中心点GIS系统,用来实时更新和查询历史车辆人员行动轨迹。
软件界面和主要功能如下:1 主界面2 数据通讯中心主要功能(1) 接收GPS车载终端的位置及状态信息、行车记录仪数据、图像信息,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
信息接收模块具有分布式存储的功能,可以在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之间进行均衡管理。
(2) 接收监控座席发送过来的监控、调度指令,然后向GPS车载终端发送具体的指令,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3) 将收到的信息按指定的发布原则分发到各级监控中心,同时将来自各级监控中心的监控调度指令发送到GPS车载终端。
2 主要功能该监控平台软件可以实现车辆轨迹回放,当前车辆位置查询,自动短信或GPRS 回复车辆位置信息追踪车辆,同时也可以对车辆功能操作,相关说明和切图如下:1) 播放车辆历史轨迹:2) 对车辆定位,自动短信或GPRS回复,如果是系统查询车辆位置信息,则显示当前位置并保存该信息以供以后查询使用3) 如果是用户短信或GPRS查询车辆位置,系统将自动回复查询者车辆具体位置已经工作状态上面图例中,被查询车辆是粤CD****,查询者号码是13826******,车辆当前所在位置以及相关信息描述如上图,因此系统发送给查询者13826******车辆位置信息如下:“网络提示:粤CD**** 正在运行中,速度44公里,位于东莞市可圆南路国道一零七车辆距东莞新达五金机电贸易部正西方向45米”4) 监控中心可以通过监控平台对管理的车辆进行相关功能控制5) 其他功能:如车辆信息管理、历史轨迹管理、操作日志等介绍略二.网上查车1 单车监控2 多车监控3 轨迹回放4 查询设置1)里程查询2)车辆设置B/S架构GIS软件平台配置GIS软件平台简介。
基于GIS的城市燃气管网管理系统
基于GIS的城市燃气管网管理系统城市燃气管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管网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城市燃气管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管网管理系统被广泛采用。
GIS技术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可以将燃气管网的地理位置、管道属性、维护记录等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通过GIS系统,可以将管网数据转化为图形形式,使得数据更直观,方便操作。
管网数据的更新和维护也更加简单快捷,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基于GIS的城市燃气管网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 数据采集和管理:通过GPS和其他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管道的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直接传输到GIS系统中,并进行管理和维护。
在GIS系统中,可以对燃气管网进行分层管理,包括管道网络、设备信息、运行状态等。
2. 管网规划和设计:通过GIS系统,可以实现对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可以在GIS系统中添加新的管道和设备,并进行网络分析和管网布局。
这可以确保管网的设计更合理和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
3. 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通过GIS系统,可以对管网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
可以将潜在的风险因素(如地质灾害、施工活动等)与管道位置进行对比,并对可能的风险区域进行标记。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定位管道,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 维护和运营:GIS系统可以实现对管网的维护和运营管理。
可以建立管网设备维护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巡检和维修。
通过GIS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管网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这可以提高管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居民的正常用气。
5.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GIS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可以将管网数据与其他城市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管理措施。
同时,通过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进行资源评估和资源分配,优化管网的设计和运营。
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化的普及,城市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何高效、全面地收集和管理城市数据,成为了城市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它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Web技术相结合,为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一、系统架构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由前端展示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前端展示系统主要负责数据可视化展示和交互操作功能,后台管理系统则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
前端展示系统使用最新的Web技术,采用响应式布局,兼容各种设备和浏览器。
地图界面采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能够高效地展示各类数据,并提供缩放、平移、测量、搜索、标注、分析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地图定位、选择、筛选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图表、表格等方式查看数据。
后台管理系统也使用Web技术,使用Node.js作为后台框架,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将业务逻辑、数据模型和视图层分离。
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前后端交互采用RESTful API,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二、数据采集及处理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人口数据、交通数据、环境数据、安全数据等。
这些数据获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平台获取,另一种是通过新建传感器获取。
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包括政府开放数据平台、交通部门数据平台、气象局数据平台等,这些平台已经开放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可以供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使用。
比如交通部门数据平台中包括实时交通拥堵情况、高速公路收费站车流量等数据,可以帮助城市管理人员更好地管控交通。
新建传感器可以帮助获取更多的数据,比如可以新建空气质量传感器、垃圾填埋场渗漏液监测传感器等,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让城市管理人员更准确地掌握城市状况。
基于GIS技术的管网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GIS技术的管网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GIS系统概要 (3)2行业现状 (3)3技术方案 (5)4设计目标 (6)5系统主要功能 (7)5.1阀门管理 (8)5.2管线管理 (8)5.3监控区管理 (9)5.4报警管理 (9)5.5实时监控 (9)5.6管线采集录入 (10)5.7用户管理 (10)5.8不同地图切换 (11)5.9地图导入 (11)5.10所有设备数据导入 (12)5.11管线设施数据修改 (13)5.12参数配置 (13)5.13巡检队信息 (14)5.14隐患级别: (14)5.15设备类型: (14)5.16权限组设置: (14)5.17指定单人追踪: (15)5.18指定区域查询: (15)5.19巡检工作评估: (15)5.20隐患结果录入: (15)5.21隐患处理结果查询: (15)5.22上班时间录入: (16)5.23巡检计划制定及分配、报表查询: (16)5.24管网设备及附属设施管理: (16)5.25气源分析: (17)5.26应急事故管理: (17)5.27移动终端系统: (17)1GIS系统概要gis系统充分利用了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3G信息通信技术、Zigbee 无线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的城市管网生产运营综合管理系统与应急指挥综合信息平台,满足生产运营与调度指挥等业务需求,具备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功能,实现了生产调度与各系统的高度集成、高效融合,使各类信息精确显示、高度共享。
创新技术:自主地图引擎、多种地图支持、富客户端应用、云分布式平台、新移动化办公、跨多平台使用。
特色功能:智能绘图,多终端上报;精确回访,落实到户;设备管理,动态跟踪;生产调度,闭环管理;工程建设,远程监管;图档资料,查改快捷;实时数据,智能报警;异常损耗,统计评估;专家系统,经验分析;智能规划,高效开发;语音跟踪,人车定位。
集成化、预案网络化、指挥扁平化。
基于WebGIS的煤矿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客 户螭 客户 端 客 户端
据 , 立 起煤 炭 领域 GS应 用 的 中间环 节 , 足 上 级 建 I 满 部 门对 于煤 矿生 产过 程 中的井下 空 间更直 观 的 了解 ,
同时得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因此系统在保证 数据安全的前提下 ,除了基本的地图操作功能外 , 还 具 备个 性化 的定 制浏 览 , 通过不 同图层 的叠加 实现个 性化的应用 目的。 对于不同矿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 个交互共享功能 , 同时上一级主管部门也能够在线 获取地 面 、 井下 实时 的空 间数据 , 统界 面见 图 3 系 。
{基金 资助 : 十一五 ” “ 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 (0 6 AK 3 0 2 0 B 0 B 2
4 关键技术
本 文 以美 国 E R 公 司的 A c I e r 92为平 SI rG SS ne . r
台 ,采用 c #编程语 言 , E使 用 的是 Vs t i I D ioS d i uo 20 ,同时 客户 端 编 程 采用 了 AA 05 J X技 术 实 现 客 户
一
3 技 术 路 线
本研究按照前期设计 、 数据生产 、 功能开发 、 数 据发布为流程 ,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数据为核心, 对 数据进 行 了严格 分析 和整 理 , 力求 用 G S的图形 方式 I 表现最完整 、 最有用的信息 , 开发流程详见图 1 。
基于WebGIS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徐州师范大学为例
信息系统的建设, 将会极大地完善传统校园信息系统的功能。它用图形 、 图像数字信息来表现校园各种空间 信息 和非空 间信 息 , 过 It t 通 ne 为用 户提 供各 种校 园信息 的查询 和 检索 服 务 ; 用 GS强大 的空 间分析 功 me 利 I
能, 为广大用户提供线路查询 、 叠加分析 、 缓冲区分析 、 邻近地物查询等服务 ;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输出 相应的专题图。通过它可以实现校园信息的实时共享 , 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同时也可以为学校 管理部门进行校园的发展预测、 规划决策以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本文主要研究在.E 环境下 ,用搭建第三代因特网平台的 M c s t i a C}e 语言在 Spr a . NT i oo s l } t r fV u . n ueM pI S
Vo .1 1 9 N . o4
20 0 6年 l 2月 Nhomakorabea( nier ga dT c n lg ) E gnei n e h ooy n
De . 2 o c 06
基于 WeGS b I 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
— —
以徐 州 师 范 大学 为例
李战成 , 马明栋 , 李保 杰
决方案 , 并以徐州师范大学为例 , 对系统进行 了具体设计 和开发 。 关键词 : b I ;ueMa .E ; WeG S S pr pI N T 校圊地理信息系统 S
中 围分 类 号 : P3 1 T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7 - 6 9 2 0 )4 0 8 -5 6 2 0 7 (0 60 - 0 60 -
不具 备的优点 。
借助于 G S I 的观点 , 可以认为校园信息包括空间信息 ( 如建筑物的位置 ) 和非空间信息( 如学生成绩 ) 两 大部分 , 而且 非空间信息 总是与空间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存在着某种关联 , 如学生成绩一 学生一 宿舍 , 科研成 果一 教师一 住宅等。 这就说明空间信息可以作为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平台【 把 WeG S 2 J 。 b I 技术应用于校 园
基于WebGIS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 1期
矿 山 测 量
MI NE SURVEYl NG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1— 3 5 8 X( 2 0 1 3 ) 0 1— 0 0 1 5— 0 4
随着 我 国信 息化 水平 的 提高 , 以数 字 技 术 、 网络 技术 等 为代 表 的信息 技术 已渗透 到城 市 规划 、 建设 、
管理 及生 产 的方方 面 面 。作 为 现 代城 市 重 要 组 成部
通过 对 V d e b G I S平 台软 件 和 主 要 构 造 方 法 的 比
1 . 2 . 1 空 间分 析模 块 缓 冲区分 析功 能 和组 成 该 模块 主要 是 使 用 户 可 以以校 园 内 的建 筑 物 进 行 缓 冲分 析 , 例 如 可 以 以 校 园 内 的小卖 部进 行 缓 冲 分 析 , 可 以使 用 户看 到 小
基于 S u p e r Ma p I S . N E T的数 字 校 园 分 为 十个 功 能 模
块, 分别为理工 概况 、 校 园地 图、 理工 房产 、 专 题 浏 览、 空 间 分析 、 教师 信息 、 学生信 息、 理工风采 、 在 线 论坛 、 网站管 理 。详 细 设 计 的任 务 及 目标 就 是 这 些
Ma p I S . N E T提供 了大 量 的 开发 实 例 , 方 便 了我们 的 开 发 。在数 据库 方 面 由于系 统 安 全性 的要 求 下 我们
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来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是指将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扩展到Web平台上,通过网络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交互和可视化展示。
本文将就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通过将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与地图相结合,将现实世界的地理空间数据以数值形式进行描述、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体系。
利用GIS,我们可以进行空间数据的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进而获得有关地理现象和态势的空间关系和发展趋势。
二、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意义1. 数据共享和交互: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通常需要安装专业软件和获取数据授权,而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供便捷的数据获取和查询服务。
2. 空间可视化展示: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地理数据以地图形式展示,利用可视化手段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地图,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地理现象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3. 跨设备和平台使用: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多种终端设备上进行访问和使用,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地理信息。
三、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1. 地理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地理数据,如卫星遥感、GPS定位、无人机等。
然后对地理数据进行清洗、处理、融合等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与管理:将采集到的地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通过合适的数据模型进行管理,以满足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3. 地图可视化展示:利用地图引擎和前端技术,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地理数据以地图形式展示出来。
可以使用开源地图引擎如OpenLayers或Leaflet,结合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进行开发。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现代城市的地下管道网络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供水管道、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电力管道等。
然而,由于管道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且难以接触,地下管线的管理维护成为城市运营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在设计与实现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时,根据任务需求,应满足以下内容:1. 管线数据采集与建模: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地下管线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一的建模与标注。
数据包括管道类型、管径、材质、埋深等信息。
同时,需要能够导入现有管线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管线查询与分析: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查询与分析功能,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查询某一地区或某一类型的管线,同时支持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
例如,可以根据管道类型进行过滤查询,或进行管道长度、埋深等统计分析。
3. 管线维护与更新:系统应具备管线维护与更新的功能,能够实时反馈管线的运行状态,并生成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管线维护与更新工作。
例如,系统可以根据管线的使用年限和维修情况,进行管线健康状态的评估,以及维修计划的制定。
4. 人员与权限管理:系统应具备人员与权限管理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角色和权限,进行管线数据的访问与操作控制。
例如,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管理,普通用户只能查看和查询管线数据,而维护人员可以进行管线的编辑与更新。
5. 兼容性与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与现有的市政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并支持接口的扩展。
例如,系统可以与供水公司的水质检测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以及与电力公司的人员管理系统进行权限共享。
二、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进行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模型的设计:在建模地下管线数据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管线的几何属性、拓扑关系、管道属性等。
管网gis系统实施方案
管网gis系统实施方案管网GIS系统实施方案。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网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城市的管网系统,我们决定引入GIS技术,以提高管网系统的效率和可视化管理能力。
本文将就管网GIS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系统需求分析。
1. 数据需求,管网系统包括水、电、燃气等多种管网,需要整合各种管网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以及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
2. 功能需求,系统需要实现对管网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功能,包括管网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3. 技术需求,系统需要支持大数据量的存储和处理,具有较高的数据更新和查询速度,同时能够实现对管网系统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
三、系统设计方案。
1. 数据采集与整合,通过现场调研和数据采集,获取各种管网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GIS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
2. 数据存储与管理,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技术,将管网数据进行分层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和查询效率。
3. 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将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查询分析模块、监控预警模块等功能模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实现对管网系统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4. 技术支持与集成,系统将采用先进的GIS软件和硬件设备,同时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管网系统的高效管理和运行。
四、系统实施步骤。
1. 系统需求确认,与相关部门和用户进行充分沟通,确认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明确系统的实施目标和范围。
2. 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确定系统的架构和技术方案,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
3. 系统集成与调试,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集成,进行系统的整体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系统上线与运行,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进行系统的上线和运行,同时进行系统的监控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基于WebGIS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
受 到 限制 , 利 于 实现 GS功 能 的扩展 。综 合 比较 不 I 以上 几 方 面 的 因素 , 于 Ac I e e 混 合 使 用 基 rGSSr r v
G S服 务器和 A F的编程 不失 为 一 种 良好 的选 择 , I D
1 引 言
在 Ac 1 族 中 ,rI rb I
开发 的重要工 具 , 它被 广 泛 的 用于 向大 量 的 网络 用 户发布 网络 G S地 图 、 I 数据 和元数据 , 可实 现数据 的
城 市地 下 管 线 是 城 市基 础 设 施 的重 要 组 成 部
WeGS建立 网络 化 的地 下 管线 信 息 系 统 , 成 的 bI, 建 北京数字 市 政 地 下 管 线 信息 系 统 实 现 了 网络 化 管 理, 在具有 传统管 线信息 系统功能 的基础 上 , 现了 实 地下管线 的 网络 分析 、 据查询 、 数 专题 图绘制 和历史 管线对 比等功能 , 地下 管 线管 理 中起 到 了重 要 作 在 用 , 为综合决 策提供 了科学依 据 。 尤其
式, 能够充分发挥 A c bet强大的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 , rO jc s 可为综合决策提供全面 、 准确的信息依据。
关键词 : 地下管线 ; 地理信息系统 ;rG SSre;N tA c b c Ac I v r. e; rO j t e es
中 图分 类 号 : 28 P 0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17 - 4 (0 8 O -0 80 6 1 O 4 20 ) l06 —4 3
用 G S服 务 器 对 象 所 必 需 的 A c bet; D I rO jc A F为 s
基于WebGIS的土地整合信息系统的初步设计
土地 整合是指在一 定地 域范 围内 ,为达到经济 效
益 、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 益最 大化 的 目标 ,基于现有 的 科学技术和 管理手段 ,对 土地利用结构在 时间和空 间
尺度上进行 多层次的设计 和组合过程 ,通过改造 、归 并和再利用 ,使土地逐 步集 中、集 约 ,提 高土地利 用
信息在各个相 关信 息系统中的共享。 ( 3 ) 实用性原则 。系统 的最终用户是 国土资源 管理
部 门和土地整合 业务 的工 作人员 ,因此系统建设 要紧 紧 围绕土地 整合的编制 和管理工作 ,力求操作方 便 、
界 面友好 、符合 日常工作习惯。 ( 4 ) 稳定性原则 。系统在提交前要经过反 复测试 , 保 证系统长 期的正常运转 ;在发生 意外的软 、硬 件故 障等 情 况下 ,系统 要 能够 很 好地 处 理 并给 出错 误 报 告 ,并且 能够得 到及时的恢复 。 ( 5 ) 可维护性 原则 。考虑到 国土资源管理 部 门规划 管 理未来发展 ,机构 、人 员的变化 和流动 ,业务量 较
技术经济研究麓 凇 豫 韶 《 稚 张 i 殛 张
司司 土 赘 滹锺睁
基 于We b G I S 的土地整合信息 系统 的初步设计
-赖雪梅/ 李 琼/ 陈景标/ 罗伟玲 (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 有限公 司 ,广州 5 1 0 0 7 5 )
摘 要 :根据土地整合 的 技术路线和管理工作的业务分析, 结合W e b G ] ¥ 技术, 将软件组件化开发思想应用于软件开 发
问题 成为制约其 经济发展的瓶 颈之一 。走 内涵 式挖潜
处于探索 阶段 。为 了提 升土地整合 的工作效率和信 息 化水平 ,笔者 根据土地 整合的技术路 线和管理工作 的
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
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管网系统日益复杂且重要。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更新缓慢:纸质或简单的电子文档管理方式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
2.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各部门间信息不一致。
3.维护困难:缺乏准确的管网信息,导致维护和抢修工作困难重重。
4.规划不准确:无法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一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下管网建设方案。
二、工作原理该系统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全方位、动态的地下管网管理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下:1.数据采集:通过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如探地雷达、管线探测仪等,对地下管网进行探测,获取管网的空间位置信息。
2.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格式转换等,使其成为可用的管网数据。
3.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管网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分析和应用。
4.数据展示:通过GIS技术,将管网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分析和决策。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等。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3.硬件采购:采购必要的硬件设备,如探测仪器、服务器等。
4.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进行软件开发。
5.数据采集和处理:对地下管网进行探测,并处理采集到的数据。
6.系统测试: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用户培训:对用户进行培训,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系统。
8.系统上线运行: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开始使用。
四、适用范围该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于以下场景:1.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管理部门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地下管网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规划决策支持:该系统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帮助决策者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范文
《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ebGIS(We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出现,为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技术实现及潜在应用。
二、平台设计目标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获取并更新气象地理信息数据,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和气象数据服务。
2. 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和气象信息可视化展示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操作,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获取所需信息。
4. 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确保平台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
三、平台设计架构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
1. 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气象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等。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和高效查询。
2. 服务层:提供各种GIS服务和气象服务,如地图服务、空间分析服务、气象预报服务等。
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服务的模块化和高可用性。
3. 应用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丰富的应用功能,如气象预报查询、地理信息查询、空间分析等。
采用Web技术,实现应用的跨平台访问和交互操作。
4. 用户层: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操作,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平板等)访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平台功能设计基于WebGIS的气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图浏览与查询:提供丰富的地图浏览和查询功能,包括放大、缩小、移动、测量距离、查找地点等。
2. 气象预报查询:提供实时气象预报查询功能,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水概率等气象参数的查询和展示。
3. 空间分析功能:提供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路径分析等,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需求。
基于WebGIS的烟厂综合管线及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基于WebGIS的烟厂综合管线及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徐斌;金振训【期刊名称】《信息技术》【年(卷),期】2011(035)004【摘要】烟厂综合管线及设备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管理烟厂管线和设备的Internet/Intranet结构的分布式GIS应用系统.介绍了其开发思路、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该系统主要优点包括:直接使用CAD图纸,可以达到精确图纸和二维数据的无缝集成的要求;分布式架构,具有高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和企业的ERP进行集成,成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The tobacco factory GIS integrated pipeline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 distributed GIS applica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Intemet/Intranet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hinki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important technologies of this system. The most important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CAD drawing can be used directly, which can implement seamless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accurate drawing and two-dimensional data set. Second, the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is high stability and scalability. Third , it can be integrated with the existing ERP for tobacco factory as an organic ingredient sub-system.【总页数】4页(P151-153,156)【作者】徐斌;金振训【作者单位】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7;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制造部,杭州3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相关文献】1.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J], 郭力娜;沈毅;王晓红;刘红媛2.基于WebGIS的库站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孔德川3.基于WebGIS的城市综合管线系统设计与实现 [J], 陆旭龙;肖凯;蒋红梅4.基于WebGIS的库站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孔德川;5.基于WebGIS的历史人文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李凯; 王艳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设计与开发的城市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采用C#为开发语言,VisualStudio为开发工具,是以ArcEngine组件为基础开发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对地下管线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地下管线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编程实现了管线系统的用户管理子功能以及管线浏览、管线查询、管线编辑、管线分析的爆管分析等功能。
基本满足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统一管理的要求,对于提高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利用以及保障管线正常稳定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ArcGISEngine;GIS引言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保障了城市有效和高质量的运行,是整个城市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有的重要物质基础。
而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管网规模不断扩大,管线结构越来越复杂,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城市地下管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系统的研究内容本系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基于GIS技术的、能够满足城市日常生产需要的、经济合理的、使用方便的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功能,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本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2)地下管线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3)地下管线系统的界面及功能实现。
2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2.1基于开放式主流系统Visualstudio2012ArcEngine开发环境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开发平台的选择十分重要,不同的开发平台,性能相差得可能会比较悬殊,同时开发的难度也可能不尽相同。
因此,在平台的选择方面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性能的稳定性,是否易于编程,功能是否足够强大,响应是否够迅速,是否具有兼容性和相应的扩展性以及价格是否便宜等。
VisualStudio2012作为一个集成的开发环境,不仅适用于个人开发,也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开发团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e n W bGI e h o o y S tc n l g
XU B n , JN Z e -UI i I h n X I
( . h it eina dR sa c ntueo eh ncl n ut , h n z o 50 7 C ia 1T eSxhD s n eerhIsi t f c a i d sr Z e gh u4 0 0 , hn ; g t M aI y
2 Ha gh uMa uatr gD p rme tT eC iaT b coZ ei gId sr l o , t . Ha gh u3 00 , hn ) . n z o n fcui e at n , hn o ac hj n uti . Ld , n z 0 10 8 C ia n h a n aC
2 1 年第4 01 期
中 图 分 类号 :P l T Bl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52 2 1 )4— 1 1 0 10 2 5 (0 1 0 0 5 — 3
基于 WeGS的烟厂综合管线及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bI
徐 斌 ,金振 训。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 ,郑州 4 00 ; .浙江 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制造部 ,杭州 30 0 ) 1 507 2 10 8
关 键词 :G S I ;管线 设备 ;图纸 ;空 间数据 ;属性 数据
De i n o o a c a t r e g a h c i f r a i n s s e sg f a t b c o f c o y g o r p i n o m to y t m
f r i t g a e i e i e a d e u p e tm a a e e tb s d o n e r t d p p l n q i m n n g m n a e n
摘
要 :烟厂 综合 管线及设 备地 理信 息 系统 是 一 个 管理 烟 厂 管 线和 设备 的 It ntIt nt 构 ne e nr e 结 r / a
的分布 式 G S应 用 系统。介 绍 了其 开发 思路 、 系统 架构 和 关键 技 术 。该 系统 主要 优 点 包括 :直 I
接 使 用 C D 图纸 ,可 以达 到精 确 图纸 和二 维数据 的无 缝 集成 的要 求 ;分 布 式 架构 ,具 有 高稳 定 A 性 和 可扩展 性 ;能 够和企 业的 E P进行 集成 ,成 为整 个企业 信 息 系统 的一个 有机组 成部 分。 R
0 引言
管线及 设 备 的管 理 是 企 业 管 理 的重 要 组 成部
信息 , 例如 管线 和设备 的安装 位置 , 施工 方法 以及管
线和设 备 之间 的拓扑 关 系 , 以文本 为载 体 的 属性 信
息 , 如 管线 和 设 备 的 型号 , 计 方 , 工 方 , 应 例 设 施 供
Absr c : Th o a c a tr S i e r td p p ln n qupme tma a e n s a diti u e S ta t e tb c o fc o y GI ntg ae i ei e a d e i n n g me ti srb t d GI a p ia o s se , wh c i ba e o I tr e/I ta e a c t cu e. Thi p p r e ci e t e p lc t n y t m i ih s s d n n e n t n r n t rhi t r e s a e d s rb s h d v lp n h n i g,s se a c ie t r n mp ra tt c n lge ft i y tm.Th s mp ra t e eo me tt i k n y t m r h tc u e a d i o t n e h o o iso ss se h e mo ti o tn a v na e f t i s se d a tg s o h s y tm a e s olws is ,t CAD d a n c n e s d ie t r a flo .F r t he r wi g a b u e d r cl y, whih a c c n i lme ts a e si t g ain b t e e a c rt r wi g a d t d me in ld t e . c n mp e n e ml s n e to ewe n t c u ae d a n r h n wo— i nso a a a s t Se o d,t e h d srb t d ac ie t r shih sa l y a d s aa ii . id,i c n b n e a e t he e itn itiu e r h tcu e i tbii g t n c lb l y Th r t t a e i t g td wih t x si g ERP r frtb c o fco y a n o g n c i g e e ts b—y t m. o o a c a tr s a r a i n din u s se r Ke r s: g o r p c if r to y t m ;p p ln q i me t r wi g;s a e d t ;p o et aa y wo d e g a hi n o main s se i ei e e u p n ;d a n p c a a r p ry d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