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
曲 辕 犁 构 造 示 意 图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 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便 于调节翻耕深浅,能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古代灌溉工具
筒车模型
筒车应用
2.手工业 A.制瓷:
① 隋唐时期,陶瓷工业臻于成熟,已形成南青北 白两大制瓷体系。 ②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远达欧、非,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陶瓷之路。 B.丝织业: 丝织技术高,以轻盈著称,并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 图案风格。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C.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制度,官 营手工业规模相当大;民间手工业也发达,朝廷赋 税户调的布、绢、锦等来自农夫织妇之手。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 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 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 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 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 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 (2)述: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 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 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 (4分) 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 评: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 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6分)
二轮隋唐时期阶段特点
二轮:隋唐时期阶段特点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具有独特的阶段特点。
以下是关于隋唐时期阶段特点的二轮总结:一、政治特点1.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时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2.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官员的选拔更加公正和透明,也促进了社会流动。
3.隋唐时期对外交往较为开放,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隋唐时期出现过多次政治变革和改革,如唐朝的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
二、经济特点1.隋唐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隋唐时期的经济中心在北方,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大量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3.隋唐时期的交通运输较为发达,水陆交通网络覆盖全国各地。
4.隋唐时期的货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货币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
三、文化特点1.隋唐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和经典作品。
2.隋唐时期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吸收了多元文化的精华。
3.隋唐时期的宗教信仰比较流行,如佛教、道教等。
4.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四、社会特点1.隋唐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族门阀逐渐衰落,平民社会逐渐兴起。
2.隋唐时期妇女地位较高,出现了不少女政治家、女文学家等。
3.隋唐时期对外战争频繁,使得军队数量庞大,军队素质也较高。
4.隋唐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人们注重享受生活,追求奢华和浮华。
五、科技特点1.隋唐时期科技水平较高,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高峰。
2.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曲辕犁、筒车等。
3.隋唐时期的建筑技术也非常高超,如大明宫、长安城等建筑遗址的发掘,证明了当时建筑技术的精湛。
4.隋唐时期的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等。
六、外交特点1.隋唐时期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关系较为复杂。
前期采取开明的外交政策,积极拓展对外交往;后期采取了封闭的外交政策,与外部世界逐渐隔绝。
历史选择题(带答案)
1.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繁荣与开放2.宋元时期的时代特点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4.元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南粮北运5.元朝大运河(通惠河和会通河)与隋朝大运河的不同河道截弯取直678922.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23.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24.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实行了行省制度2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开始于元朝26.西藏成为正式行政区在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元朝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元朝民族融合达到高潮,形成新的民族回族27.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28.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29.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表现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 . “时京官每日入朝,必与妻子决,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的记载可能与下列哪个史实有关A .焚书坑儒B .设厂卫特务机构C .八股取士D 设军机处3 .明朝的科举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A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 .首创了武举和殿试C ,考试科目开始增加进士科D .考试范围仅限于四书五经4 .清朝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形容的是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 " 闭关锁国”政策 B.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C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D .军机处的设立5 .明朝时有一位航海家,被许多人称为“世界航海第一人”,他曾远航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远航吗A .开发南洋B .进行贸易往来C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D .扩张领土6 .下列哪些地方是郑和船队没到过的地方A .印度洋沿岸B .红海沿岸C .非洲东海岸D .地中海沿岸7 .假如要拍一部有关康熙的电视剧,下列道具中可能会用得上的是A . “杯酒释兵权”用的酒杯B . “军机处”的官署牌C .雅克萨之战的地图D .锦衣卫的印章8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
中国历史第二册(隋唐元明清)
“诗圣”——杜甫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
代表作品: 《秦中吟》 《新乐府》 作品特点: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白居易
隋唐文学成就——诗歌
年代 李 白
杜 甫 白 居 易
作品
风格
称号
诗仙
盛唐 早发白帝城 清新飘逸、豪迈奔放 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蜀道难 由盛 转衰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诗史 语言精炼凝重 秦中吟 新乐府 直白如画、通俗易懂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舟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唐太宗
人民力量的伟大,不可过分 压榨农民。 。
1、材料反映的观点是
2、采取哪些措施体现了上述观点
知识擂台
1、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 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
句,其中“唐宗”是指(
A.唐太宗 B.唐高祖
印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 刷 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术 火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药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 明代祝万祉
赵州桥 栏板上 的雕刻
《金纲经》雕
印于868年。是 一部经卷,长 488厘米。卷首 是图册,接着是 经文,画面精美, 线条流畅,墨色 均匀清晰,印刷 技术已很纯熟。 《金纲经》发现 于敦煌石窟,近 代被外国殖民者 掠走。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唐时期
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朝建立: 时间: 581年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都城: 长安 隋朝历史的特点: 繁荣、短暂 隋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全国 ②开创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 ③开凿了大运河 (最重要)
隋唐时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隋唐时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
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内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有许多特点和变化。
1. 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 隋唐时期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基本上分为皇帝、官僚、士人、底层百姓和奴隶等阶层。
-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士人们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成为国家重要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2. 经济活动和农业发展:
- 隋唐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民是社会的主体,粮食是
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提升,使用耕牛、灌溉设施等,
增加了农田的产量。
3. 文化和教育:
- 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时期,、等宗教融入了人
们的日常生活。
- 文人雅士们在政府、宫廷和社会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的诗文和书法艺术受到广泛赞赏。
4. 都市生活和社交活动:
- 隋唐时期的都市生活繁忙而多彩,长安等大都市成为了国家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 隋唐时期人们特别热衷于社交活动,茶楼、酒楼等场所成为
人们交流、娱乐和消遣的场所。
5. 衣食住行和娱乐方式:
- 隋唐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有明显改变,衣着开始多样化,饮
食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住房结构也出现了变化。
- 人们喜欢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观看音乐舞蹈表演、比赛等,游戏和赌博也有一定流行度。
总之,隋唐时期的人们生活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交等
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和发展。
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影响了后世的社会和文化。
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
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的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有: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统治政策得到调整,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保证了这种政治格局的稳定,贞观之治是这种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元盛世达到鼎盛。
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
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对外关系: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化上:唐朝文化博大精深,世界领先,全面繁荣,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如何认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和主观动机:条件:①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
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②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③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④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
主观动机: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③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2)客观效果:①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
它为以后的历代所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多次组织到江南巡游,极尽铺张、奢侈,也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亡的原因之一。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笔记重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笔记重点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繁荣与开放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长安。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
2、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时)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②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③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④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因此对大运河要给予肯定)。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科举制(隋炀帝时)1、诞生(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2、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选官权力集中到朝廷)。
四、隋朝的灭亡(618年):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2、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①都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②都创立了重要制度(秦:中央集权制;隋朝:科举制度)③都有闻名世界的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④都因暴政而亡;⑤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3、隋朝兴亡的感受(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镜子)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政治:完善三生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度(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②经济: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隋唐时期特征
隋唐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社会的繁荣。
这一时期,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
政治上,在中央推行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皇帝和三省长官组成政事堂会议,由政事堂会议做出决策,然后由尚书省具体负责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称为宰相,这样相权分散,加强了君权,政事堂会议制度有助于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同学们在学习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啊!一定要注意丞相和宰相之间的区别。
丞相是古代的一个官职,是辅佐皇帝的总理大臣。
丞相是一个人,宰相是一个统称。
宰相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群人。
丞相在明代永远被废除,明代内阁大学士、清代的军机大臣也可以成为相,比如说海瑞叫海相。
张居正可以称张相。
康熙时期的明珠叫明相。
我们看的电视剧刘罗锅称为《宰相刘罗锅》,宰相和丞相不是一个概念。
在尚书省之下有六部。
分别是礼、吏、兵、刑、户、工。
这六部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
三省六部制相对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是历史的进步,它使得中央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学习隋唐这段历史,还要注意选官制度的重大的变革。
那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呢,从隋朝开始是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制废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
中央政府掌握了选官权,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底层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入仕的途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科举考试的局限性。
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儒家经典。
压抑了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
六部中主持科举考试的是礼部。
礼部考试,吏部面试。
通过礼部的考试和吏部的面试,最终的才能决定这个读书人的前途。
这也是啊,我们刚才在讲到三省六部之间会相互制约的一个例证。
唐朝在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
中期以后在边境重镇设节度使。
由于节度使尾大不掉,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藩镇之间力量大致均衡,所以说表面上还是服从朝中央政府的领导。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
隋唐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和进步,繁荣与开放成为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
一、政治繁荣隋唐时期的政治繁荣主要体现在统一国家、开拓疆土、建设水利等方面。
隋文帝杨坚团结北方各族力量,结束了南北朝长达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国家。
唐朝的李世民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大业,让帝国得以绵延长盛。
同时,隋唐政权还通过外征战争开拓疆土,扩大了国家版图。
例如,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先后灭掉南朝陈和北周,统一了中国南北。
唐朝在贞观年间更是辉煌无比,通过多次征战巩固了西北边疆,并向西域、中亚和朝鲜半岛进军,使中国的势力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此外,隋唐时期还注重水利建设,大力兴修渠道、水库和灌溉工程,提高了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隋炀帝杨广修建的大运河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河道,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二、经济繁荣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军事农业和商业贸易两个方面。
隋唐政权习惯于征战,大规模的征战活动刺激了铁器和武器的需求,推动了军事农业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隋唐政府还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的耕作,提高农田的产量,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表现在内外贸易的兴盛。
国家积极开发外贸,与西域和中亚的贸易日益频繁,丝绸之路成为世界著名商道。
同时,内地的贸易也蓬勃发展,京城长安成为商品交易的中心,各种市场和商业街区纷纷涌现。
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财富的积累,也促进了对外文化的交流。
唐朝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了来自外国的商人和学者,让中国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文化也得到了全新的传播和融合。
三、文化开放隋唐时期的文化开放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和宗教等方面。
在文学方面,唐朝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如杜甫、白居易、李白等。
他们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隋朝的特点:589-618年(短暂而繁荣或繁盛一时)一、隋朝的统一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2、统一南北:589年灭陈统一全国3、隋朝的统一的意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历史大趋势4、隋文帝时期(开皇之治)经济繁荣表现: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统治者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在位皇帝:隋炀帝开凿时间:605年二、大运河的开通中心:洛阳起止: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促进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评价:(1)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2、创立:(1)萌芽: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确立: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3、意义(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官的主要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2、结果: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时间:公元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
2、传位: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3、治国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隋唐时期的盛世与开放
隋唐时期的盛世与开放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划时代的变革和进步。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中国的盛世。
同时,隋唐时期还表现出对外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一、政治上的盛世在隋唐时期,中国政治进入了一个相对统一的阶段。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朝代,其政权稳定,国力强盛。
唐太宗时期,通过征服东突厥、高昌等地,使西域地区重新归属中国版图。
而唐玄宗时期,则将国力推向巅峰,一度扩张到今天的朝鲜半岛。
这些政治上的胜利为中国的统一和强盛打下了基础。
二、经济上的盛世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呈现出极为繁荣的景象。
隋代初期,隋文帝就开始实行多种政策,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唐初时期,唐太宗更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税收收入,从而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货币流通更加便利,商业活动也达到了空前繁荣。
三、文化上的盛世盛世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文化经典。
诗人杜牧、白居易、王之涣等人相继涌现,他们的诗作至今依然广为流传。
同时,唐代的壁画、陶瓷等艺术品也展示了当时的艺术成就。
此外,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石梁星宿图的绘制、算盘的改进等,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对外开放的姿态隋唐时期,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于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唐朝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贸易更是达到了巅峰,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来自日本、波斯等地的外国使者。
这些使者不仅带来了各种珍贵的物品和文化,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地域。
综上所述,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其政治、经济、文化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同时,这一时期还表现出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这种盛世与开放的特点,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和特点
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和特点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其原因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制度的稳定与统一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社会秩序相对统一,这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局面,实现了统一,唐朝则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政权,使国家更加稳定。
政治的稳定和统一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们得以从事文化创作和学术研究,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二、经济的繁荣与商业的发展隋唐时期,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经济繁荣。
灌溉技术的改进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得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同时,隋唐时期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隋朝时期,随着大运河的修建,交通便利,商业活动频繁。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中亚、波斯等地的贸易往来。
经济的繁荣与商业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财力从事文化活动。
三、科技的进步与学术的繁荣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重要阶段,这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农业方面,隋朝推行了均田制,改进了灌溉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工艺制造方面,唐朝出现了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等重大发明,推动了书籍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
在航海技术方面,唐朝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中国与海外的贸易往来。
科技的进步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
四、文人墨客的涌现与文化交流的繁荣隋唐时期,文人墨客纷纷涌现,文化交流达到了巅峰,这是文化繁荣的重要特点。
隋朝时期,文人如庾信、骆宾王等以文学才华闻名,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泛流传,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朝时期,文人如王勃、杨炯、韩愈、杜牧等,以及诗人杜甫、李白等都是杰出的文化人物,他们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隋唐时期还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如隋朝的颜之推、唐朝的魏徵、韩愈等,他们的学术研究和思想成果使得当时的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隋唐、宋元时期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隋唐、宋元时期【时代特征】:1、隋唐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曲辕犁、筒车的出现,我国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文化: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
2、.宋元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藩镇割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经济: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市”“坊”界限被打破;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景德镇成为瓷都。
(3)思想文化:理学产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与外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词、元曲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
【考情预测】1.对这一时期政治史的考查,预计侧重于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科举制的发展进程、运作机制、重大影响及其评价;对宋元地方制度的考查会注重宋代地方制度和元代行省制的基本特征、实质及其影响等知识点,多以观点、漫画、古籍材料等形式切入,以选择题为主。
2.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的考查,预计侧重于农业、手工业、城市经济的发展、意义和影响等,主要以表格、观点、图片、古籍材料等形式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也可能出现主观题。
3.对这一时期文化史的考查,预计集中在科技发明、书法绘画艺术、程朱理学等方面,尤其会侧重市民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等,主要从概念、图片和古籍材料等角度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命题视角】视角一唐宋时选拔高级官吏注重从政经验唐宋时期,科举制虽然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但这些出身于知识分子的官员根本没有从政经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为此,唐玄宗时提出京城的官员,必须具有州县做官经历,才能担任中央的高级官员。
宋代进一步形成了具有地方工作经历和行政才能的复合型的士大夫官僚。
历史笔记——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一、阶段特征(一)、具体表现:1、政治:国家长期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稳定。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善。
出现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影响深远。
2、经济: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对外关系: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呈现前所未有的频繁盛况。
5、文化:灿烂辉煌,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二)、同时期的世界欧洲处于黑暗的封建社会,出现了横跨欧亚的阿拉伯帝国。
二、政治(一)、朝代的更替1、隋①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② 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民族融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
③ 618年隋灭亡2、唐① 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
② 626年,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本着民本的思想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但百姓还不是富足安康,封建的治世、盛世是相对的,即使是在治世、盛世,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仍未改变,劳动人民仍是终年劳作,治世、盛世是建立在剥削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上的。
主要政绩:⑴政治:Ⅰ知人善认,虚怀纳谏。
Ⅱ在随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完善制度。
⑵经济:Ⅰ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见面租税,兴修水利Ⅱ戒奢从简。
力倡节间。
(体现了道教“无为”思想)⑶文化: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③ 609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她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贞观遗风贞观遗风,当时武则天以巨大的魄力削弱贵族势力,提拔重用了许多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扩大了统治基础。
她喜欢任用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当时的名相狄仁杰,张柬之,后来开元年间的名相姚崇,宋璟,都是经她提拔的。
她一再鼓励农业生产,州县荒地开垦并户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升迁。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6、(05江苏)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A.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芍破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05全国文综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回答7-9题。 7.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 业生产的发展。该水利工程位于 A.成都平原 B.河北平原 C.渭河平原 D.淮河流域 8.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 河。这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9.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 灌溉工具创制于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南宋
材料1:唐高宗时,富商邹凤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 方物尽力所有。”──《太平广记》 材料2:至(开元)十三年……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 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 待客,酒撰丰溢。……南至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 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州、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 ,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杜佑《通典》 材料3:唐玄宗曾问巨豪王元宝有家私多少,回答说:臣请 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穷。 回答:①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哪些现象?
隋朝:隋朝统一以后,在短期中实现繁荣;
唐朝:前期繁荣,后期遭破坏,是唐后期政治状况的反映。
(3)表现: ①农业有较快发展。 特点: 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农田灌溉发展和农具改进;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手工业发展特点: 产地分布广; 产生规模大,产量多; 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 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风格。 ③商业较前代更繁荣 交通便利, 有统一的货币和固定的交易场所——市。 出现长安、洛阳等商业大都会和扬州、益州等商业都会。
隋唐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隋唐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介绍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历史上被称为“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极其繁荣发展,以至于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那么这个时期的文化与历史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将详细阐述文化与历史特点及形成原因的相关内容。
历史特点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都非常繁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统一和独立得到了保障,统一的政治体制得到了完善,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机制也逐步完善。
政治上,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强盛的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风向标性的事件,例如红楼梦、元曲、小说等等,文化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发展。
文化特点隋唐时期的文化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对诗歌的发展。
首先,唐代诗人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成为了中国的文学巅峰。
从屈原、李白等人出现之后,唐朝的诗歌真正地升华了。
虽然称之为诗,但实际上它们是对人性、对人类存在的一种探讨。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十分富有哲理性的诗歌,得以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此外,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还与宗教文化密不可分。
道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等,随着着各种宗教文化不断的交融繁荣,导致文学艺术产生出大量丰收并被广泛运用。
形成原因隋唐时期的文化和历史特点具有一定的原因,这其中,经济方面的原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隋唐时期的金融市场突破了传统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相当强大的银行体系,其中包括了银行、贸易等各行各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和充沛的人力物力资源,能够维持文化和艺术的生产和交流。
由于经济基础的改变,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都反映在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中。
总结隋唐时期的文化和历史特点是十分突出而独特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度的进步形成了文化的强大基础。
而此时期的文学艺术大发展、宗教文化繁荣,更在传承与发展中肇始了中国文化的巅峰。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政治:隋朝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但它本身是短命王朝,隋朝进行了多项重要的工程建设。
唐朝前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盛世。
一.短暂的隋朝(一)隋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时间、创建人、都城2.统一:(时间:589年)(1)原因:①条件成熟: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②经济基础: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③渡江准备: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④对手衰落:隋朝君臣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驰。
(2)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也为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类似秦与汉的关系)。
(3)结论:勤政、改革、自强,才能走向成功;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二)隋朝的建设1.兴建两都:隋文帝时修大兴城和隋炀帝时修洛阳城,都是宇文恺设计。
两都的兴建,统一是前提,实力的体现,唐朝时扩建。
2.广设仓库:洛口仓(河南巩义)、含嘉仓(河南洛阳):洛口不在洛阳。
广设仓库:体现农业发展;见证封建剥削。
3.开通运河(1)概况:三点四段五河六省(另掌握广通渠)(2)评价:①古人的认识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宗元鼎:帝业兴之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李敬之: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②现代人的认识进步性:它的开凿在当时加强了南北交通,有利于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它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局限性: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包含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经济的掠夺和到江南繁华地区巡游等,是"天下为私"的反映。
隋唐历史的特征
隋唐历史的特征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统一与社会繁荣: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统一、社会繁荣的时期。
这两个朝代通过有效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手段,实现了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2. 文化艺术发展:隋唐时期,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唐诗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代表,而唐代绘画和雕塑则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3. 经济发展达到巅峰: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4. 政治制度创新:隋唐时期,中国政治制度也进行了许多创新。
科举制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政治制度,它为隋唐时期的官员选拔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5. 对外交流广泛: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流非常广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6. 民族融合加强:隋唐时期,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这一时期,许多民族迁入中原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7. 宗教信仰多元化:隋唐时期,中国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佛教、道教和儒教在这个时期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总的来说,隋唐时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众所周知,中国在隋唐时期是一个顶峰,是别的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一个发展的一个高峰,我国的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
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说明。
政治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唐太宗李世明,玄武门之变使他坐上皇位,他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贤相、名将、谏臣);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击败东突厥后“因俗而治”;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
又吸取了隋亡教训,认识到君与民是舟与水的关系,在政治上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奖励农业生产,大面积兴修水利和开垦荒田,所以农业、手工业都有长足进步。
文化上,完备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对士族制度是致命打击。
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和国际关系,实行友好交往的政策。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盛世的重要因素。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
就有了之后的‘贞观之治’,从这以后的一大段时间里唐朝的政局稳定。
但之后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采取了府兵之法以及重用藩将,委以重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另一个问题就是宦官专权,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众所周知,中国在隋唐时期是一个顶峰,是别的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一个发展的一个高峰,我国的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
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说明。
政治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唐太宗李世明,玄武门之变使他坐上皇位,他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贤相、名将、谏臣);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击败东突厥后“因俗而治”;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
又吸取了隋亡教训,认识到君与民是舟与水的关系,在政治上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奖励农业生产,大面积兴修水利和开垦荒田,所以农业、手工业都有长足进步。
文化上,完备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对士族制度是致命打击。
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
数民族的关系和国际关系,实行友好交往的政策。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盛世的重要因素。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
就有了之后的
‘贞观之治’,从这以后的一大段时间里唐朝的政局稳定。
但之后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采取了府兵之法以及重用藩将,委以重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另一个问题就是宦官专权,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立。
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
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为“门生天子”。
所以隋唐时期的政局长期还是稳定,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代表。
经济方面: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赋税制度采
用两税法:唐朝中期实行,按资产交户税,按田亩交地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
该制度最大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
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上的困难。
隋朝两都的兴建与大运河的开凿使得交通更加便利,农业上:生产工具改进、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利兴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手工业上:产地分布广(纺织、陶瓷、
冶铁);生产规模大、产量多(造船);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丝织、陶瓷).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冶铸、造船、丝织)。
商业上:交通发达、货币统一、3.市场发达:有固定交易所,置官员管理,邸店柜坊出现,店铺面积限定,买卖时间限定,市场种类繁多(夜市、草市),商人众多(大中小商人,外商,胡商)市场广阔、政府规范管理。
另外城市兴旺,形成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商业大都市。
由于经济繁荣唐朝出现了以前没有过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戎装、胡服、男装、袒胸窄袖流行胡饼是当时的主食、不少蔬菜来自国外、盛行饮酒和喝茶、从高昌传来酿葡萄酒方法。
贵族高官的住宅规模大,用回廊连成庭院,后面还有假山、水池、楼阁组成的园林,不少园林中有球场(从波斯等国学来);平民百姓的住宅仅以房屋围成四合院,或用篱笆围成院落;使用高型家具和垂足而坐,已逐步代替席地而坐的习惯;后世的床、桌、椅、凳等主要家具,在唐末已基本形成行:隋唐两代,人们出门喜欢骑马、骑驴;唐代流行一种和轿子类似的肩舆。
隋唐时,有打马球、竞渡、荡秋千、斗花草等文娱活动;隋唐时季节性节日很多,特别热闹的是正月十五的灯节。
另外还形成了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商业城市。
民族以及对外关系方面:隋唐时期加强了边疆各族的联系,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它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唐朝陆海交通也比较发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此时唐朝同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的交往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
建筑、文字、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
文化方面:由于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唐代文化的全面繁荣,影响了很多国家。
就拿日本为例,645年,孝德天皇模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
次年设教官,以留唐回国的学问僧僧旻、留学生高向玄理为博士,参与革新。
日本自大化改新以后,开始全面地吸取唐文化,吸收的重点在于学习和模仿唐的政治制度,完善各级统治机构。
这种对唐朝的封建统治制的学习和模仿,到奈良时代(710-794),达到了顶点。
日本在中央,地方,机构内部,法律,教育,经济都沿用了与唐朝相识的方法与制度。
唐朝文化也西传到很多国家,贞观四年(630),灭东突厥。
贞观九年(635),击败吐谷浑。
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
于交河置安西都护府。
贞观二十二年(648),设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
显庆二年(657),灭西突厥。
打开了“丝绸之路“。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以逻些(今西藏拉萨)为中心的吐蕃王朝天宝六载(747),高仙芝破小勃律。
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克石堡城。
唐在西域势力达到了顶点。
唐朝不仅自己文化传入别国还从国外吸收外来文明,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时代。
尤其是在宗教、艺术、器用乃至习俗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对隋唐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
其实,唐代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中外、胡汉混合的文化,正是多种文化的交流会聚,才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
其中包括唐代的雅乐和燕乐,唐代的
软舞和健舞,女子的服饰,女子的发式以及各种外来的工艺技术。
乐舞文化在当时成为盛极一时的主要社会娱乐形式,这种文化不仅在宫廷极度奢华繁复,而且在民间也是遍地开花,雅俗共赏,成就了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璀璨奇葩。
隋唐五代时期的乐舞文化的特色还表现在他的普遍性,虽然这些乐舞形式多来自于少数民族和民间艺人,但是,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极力推动和精心研究,她是不可能达到如此之高的艺术境界的。
总结来讲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都有杰出成就。
统治者的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
国内各族人民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多民族的色彩。
中外交流频繁,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有很多领先于世界的项目,科技发达如雕版印刷、火药、《唐本草》等。
隋唐文化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
科学技术处在世界前列,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总之,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经济的实力,文化的繁荣等等一切使之成为最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