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炉冶炼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筑炉操作规程

1.1大修工艺

1.1.1绝热层。砌筑时先在炉底紧贴炉壳底部铺一层10-15mm厚的石棉板,石棉板上铺一层硅藻土(厚度小于20mm),其上砌一层轻质粘土砖或粘土砖,其总厚度约80mm 左右。

1.1.2砌砖层

1)平铺一层65mm左右的保温砖,砌砖需要加工好,砌至砖坡“八”字处时常出现三角缝隙,要最大限度的缩小砖缝,砌缝应≤1.5mm,砌好后需用粒度≤0.5mm的镁砂粉添缝,然后用木锤敲打使镁粉很好的渗入砖缝,最后扫去剩余镁粉。

2)砌好保温砖后,再砌一层65mm左右的镁砖,砖缝要求同上。

3)侧砌一层约115mm左右的镁砖,缝隙要求同上。

4)砌砖层相邻两层的砖缝应成45o或60o,以免砖缝重合,砌砖层必须干砌。

5)炉底砌完后,紧挨炉壳粘一层10mm左右的石棉板,再薄砌一层65mm的标准粘土砖,构成隔热层,可以湿砌。

1.1.3打结层。

1)镁砂颗粒配比为3~8mm者60%,小于或等于0.5mm者40%,打结采用平头风锤。2)采用卤水粘结剂,卤水比重应达到1.3~1.4,使用温度为20~40o C,用量8~10%。3)打结时压缩空气压力应大于6个大气压。

4)打结总厚度300mm左右,分层打结,第一层一般打结不大于80mm,以后各层不宜大于50mm。

5)新炉底打结前应将砖面预热到200o C左右。

6)炉底炉坡打结完后,最上层尽量平整一些,以便放平、放稳模胎,并用大小砖配合堵紧炉门,用平头风锤按每层50mm厚打结,同时衡量高度,以便于合计其后砌砖层厚度。

7)在打结炉壁的过程中,要注意出钢槽的位置,多用木质材料堵塞,以便在烤炉过程中燃烧干净而使出钢口畅通。

8)取下模胎,在打结壁上用D-4、D-6砖干砌上半炉壁,缝隙要求尽量小,砌完一层使用镁粉填充缝隙后再砌下层,相邻两层砖缝错开,共砌四层。

1.2中修工艺

1.2.1炉壁厚度普遍小于100mm,局部严重损坏面积较大或炉底太薄(小于100mm)时需要中修。

1.2.2清除炉底残渣、残钢和破坏严重的砖层,温度也以保持200o C为宜,其工艺同大修打结工艺。

2.烤炉制度参考以下烘烤表格

2.1清扫干净炉底,其上先铺一层焦炭碎块,然后铺上碎电极块,要求导电良好。

3.炉盖大修

3.1采用水冷炉盖使用寿命长,节约了大量炉盖砖。

3.2炉盖损坏需要大修时,应先把炉盖上的镁砂及其残钢残渣剔除干净。

3.3对金属损坏部分进行焊补。

3.4焊补后的炉盖要试压,试压压力为8~10kg/cm2,确保不漏水。

3.5在炉盖下面打结一层镁砂,以减少热损失,并用楔形耐火砖砌筑好电极孔。

4.钢包技术操作规程。

4.1钢包砌筑。

4.1.1砌筑前检查钢包机械部分是否好用,正常时方能砌筑,采用粘土弧形包砖和耐火砖及耐火泥,用卤水调和湿砌。

4.1.2新砌钢包在包底铺一层8~10mm厚的石棉板,砖块要求完好无损,砖缝≤2mm 并交错砌筑,包壳和砌砖之间缝隙用耐火砖面或镁砂填充结实,座砖与包底平面接触踏实且保持一致。

4.1.3砌好的新包烘烤烤≥4小时方能使用。

4.1.4经常检查钢包使用厚度,侵蚀超过4/5时不能使用。如有个别砖破损或侵蚀严重,可以拆除补砌。打结钢包如有局部侵蚀严重,可以进行一次性修补,要保证钢包质量和钢包形状。

4.1.5使用时,清理干净包内和座砖残物,将调好的耐火泥抹于水口四周(耐火泥内不许有砂粒和块状物)由上向下挤压,最终上端与包底平面持平。

4.2耐火砖钢包砌筑

4.2.1先打结包底,厚度与座砖持平,耐火砖粒用水玻璃混碾合适,打结风压≥5kg/cm2。

4.2.2打完包底后放正模胎并固定牢实,进行包壁打结,打结层厚度30-40mm,打结程度要求紧实不允许稀松。

4.2.3经轻微烘烤后取出模胎,大火烘烤6小时以上方可使用。

4.3钢包准备

4.3.1清理钢包内外及包底的残钢和残渣。

4.3.2将包底损坏的部位用调好的耐火砖粉面打结结实。

4.3.3把准备好的塞杆上的塞头对准水口,调整执行机构,确定接触良好时开始固定。

4.3.4重复检查塞头与水口砖及执行机构是否协调一致且接触良好。

4.3.5出钢前半小时烤包,待内壁通红方可盛钢使用。

5.碱性电弧炉氧化法冶炼工艺

5.1配料

注:炉料按大、中、小料搭配,一般大料40%,中料45%,小料15%

5.1.2配碳:炉料的平均含碳量要满足氧化期中脱碳的基本要求(平均脱碳量≥0.30%),并且脱碳速度要达到0.01%/min以上,但不能大于0.05%/min,以便于钢水中气体和夹杂物的排出。

注:新修的炉衬易使钢水吸收气体,因此氧化脱碳量应适当增加。

5.1.4补炉材料:镁砂粒度:0.3~0.8mm;镁砂粉:20/40目;卤水比重:1.3~1.4。

5.1.5铁合金(参考合金块度和烘烤温度见表4)

5.1.6渣料(相关标准见表5)

表5

合金块度和烘烤温度表4

5.2补炉和装料

5.2.1要加强炉体维护,出钢前准备好扒补炉工具和补炉用的材料,出钢后立即撬掉炉门坎,迅速扒除炉底、炉坡的残钢残渣。

5.2.2扒完渣后,检查炉子情况,高温下迅速补好炉门两侧,出钢口及渣线,要保证出钢口坡度和熔池形状。补炉原则:高温、快速、薄补。

5.2.3炉壁损坏严重时,可用镁砂、镁粉、卤水混合成团状补之。

5.2.4炉底太浅(上涨)则应在装料前加入小块矿石和萤石侵蚀炉底。

5.2.5装料前应先检查炉体、炉盖、冷却系统、电器设备和机械装置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应先排出后再装料。

5.2.6为保护炉底及早造渣,装料前应在炉底铺约料重2%左右的石灰。

5.2.7装料要合理分布,确保密实不搭桥,小料装下层,以便尽早形成熔池,大料及难熔料装在电弧高温区,最上层和四周装剩余小料。

5.3熔化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