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的补救方法
工程结算后超过二年主张工程款,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工程结算后超过二年主张工程款,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一、案情简介2013年5月14日,原告杭州XX安装公司向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杭州XX房产公司支付工程款234172元。
原告诉称:依照双方合同约定,被告应在收到原告结算资料后45日内完成结算,并在结算完成7日内支付至工程款的97%,余款两年保修期满后付清。
被告一直怠于履行结算义务,以致原告至今未收到工程结算款。
原告多次催促并发送律师函催告无果,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被告辩称:双方已于2006年11月21日完成结算,且被告也对工程审价报告进行了确认。
现原告时隔七年之久才向被告主张工程款,其主张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恳请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被告为证明其主张,向法庭提供了被告2006年11月21日签认的审价报告单,同时提供竣工验收文件证明案涉工程已于2005年7月竣工验收合格。
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原告已2006年11月21日对被告作出的审价报告进行了确认,按照合同约定,被告应于7日内向原告支付工程款的97%,余款在两年保修期后支付。
但原告至2012年2月27日才发函向被告催讨工程款,早已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
原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此前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
故原告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本院不予支持。
遂判决驳回原告杭州XX安装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原告并未提起上诉。
二、法律分析本案的争议焦点实际有两个,一是本案的诉讼时效何时开始计算;二是原告发出的律师函能否起到中断诉讼时效的作用。
我们分析如下:一、关于诉讼时效何时开始计算的问题,我们认为本案应区分工程尾款和质量保证金,两者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日期并不一致。
首先,对于工程尾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吗?

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吗?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一般民事纠纷案件诉讼时效为两年,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视为过期。
有还款期限的,从还款期限到时计算两年的时限。
根据现有的《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间重新汁算。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证据可以证明,诉讼时效是可以重新计算的。
那么法律实务中,应该收集什么样的证据呢?龚俊峰律师建议当事人采取以下方法延长诉讼时效,解决时效问题,具体如下:一、要求被告重写还款计划,则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二、要求被告支付部分本金,则诉讼时效也可以计算。
三、要求与被告签订债权确认书,明确欠款借款数额。
四、要求被告提供担保人,明确还款责任人。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六、电话录音、视频录像、电子邮件、微信和短信确认催讨记录。
七、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达成新的协议八、找第三人作为见证人,证明催讨记录九、找证人作证,证明催讨记录十、双方签署会谈纪要或备忘录,证明催款时间以上十种方法是常用的,但不限于上述方法,如果你的诉讼时效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一定要及时在时效内收集固定证据。
及时到法院提起诉讼,方能通过法律制裁被告,限制被告的某些权利,促使其积极还款或支付款项。
本《法律实务讲座》公众号平台flswjz 秉承以学习交流为主,所选内容不作商业用途,如相关文章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民间借贷诉讼指南2020版

民间借贷诉讼指南(2020版)xxx律师(原创)目前,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贷款规模被控制的背景之下,我国出现严重的信贷紧缩,楼市调控政策未见松动,导致民间资金缺乏投资渠道,同时,中小制造类企业、房地产、矿业等行业资金需求量大,民间借贷空间迅速扩大。
民间借贷利率迅速飙升,其年利率已经远远超过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但借款企业负责人“跑路”已经陆续出现,民间借贷纠纷大规模出现已经难以避免!为避免当事人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律师将民间借贷的诉讼过程简要向大家予以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提示:诉讼(打官司)过程具有高度法律风险,专业性极强,当事人依据本文不足以确保达到其胜诉的目的。
本律师对仅仅依据本文而未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诉讼而出现的法律风险再次予以明确告知,风险自负!第一章民间借贷的法律定义第一条民间借贷与金融借贷xxx律师指南: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下列纠纷,应当作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受理。
自然人与银行或其他具有放贷资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之间发生的借贷纠纷不属于民间借贷,属于金融借贷纠纷。
第二条民间借贷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差别xxx律师指南:当事人之间对因买卖、承揽、股权转让等其他法律关系产生的债务,经结算后,债务人以书面借据形式对债务予以确认,债权人据此提起诉讼,而债务人或担保人对基础法律关系的效力和履行事实提出抗辩并有证据证明纠纷确因其他法律关系引起的,原则上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但借据仍可以作为基础合同履行的重要证据。
第二章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第三条借据约定了还款日期xxx律师指南:借条或欠条上双方当事人约定了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从约定日期开始计算两年,诉讼时效期间内发生中断或中止情形的除外。
出借人在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的,其主张的债权受法律支持。
出借人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应当立案,但借款人由此取得时效抗辩的权利,得以对抗出借人行使债权,出借人最终有可能无法实现债权。
19.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律师教你5种补救方法,让你有权继续追债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刘其律师,欢迎来到《老赖克星:律师追债攻略》。
古希腊有一句谚语,叫: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力上睡觉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间主张权利。
如果你碍于情面长时间不起诉,导致诉讼时效过期,即使你提起诉讼,法律也不会保护你的实体权利,结果就是败诉。
而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法律顾问,不是每个自然人都是法律工作者,即使你模模糊糊知道法律有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但这三年从何时起算?诉讼时效如何才能有效“延长”(也就是中断或中止)?诉讼时效过期如何弥补?企业与个人如何建立诉讼时效管理制度?这些都是实际操作问题,你不主动了解,没有人会告诉你,真等到诉讼时,吃亏的是自己。
先看第一个问题,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下诉讼时效的变化。
2017 年10 月1 日,新民法总则开始实施,把之前两年的诉讼时效,改为了三年,之所以这么改,是因为很多债务人钻了法律的漏洞,有恃无恐,只要死皮赖脸拖上两年,这钱就不用还了。
对于催债来讲,两年的时间太短了,所以为了维护债权人合法利益,诉讼时效这才改成三年。
既然诉讼时效变成了三年,那是不是我们想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就能计算呢?答案肯定没有这么简单,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这个规定看上去很明确,但对于不了解法律的人来讲,说的比较模糊,现实中什么是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为了方便理解,我举几个最常见的例子,或者即使你不理解,拿过来直接套用也可以。
一、张要债借给王不还100万元,约定2020年1月1 日偿还,还款日那一天,就是张要债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毕竟那一天王不还没有履约,张要债权利肯定受到损害,所以张要债必须在三年内,也就是2023 年1 月1 日前向法院起诉。
二、张要债借给王不还100 万元,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对于这种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法律规定张要债催款之日,就是权利受到损害之日,如果张要债2020 年1 月1 日开始催款,那么他必须在2023年1月1日前向法院起诉。
诉讼时效期届满后权利人丧失胜诉权吗?

No one can let me lose unless I don't want to win!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诉讼时效期届满后权利人丧失胜诉权吗?导读:诉讼时效期届满后当事人会丧失胜诉权的。
在公民的民事权利受到了侵犯后是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和保障自己的权益的,那么在提出诉讼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民事权益可追究的具体时效,如果在诉讼时效期满后,当事人也是会丧失胜诉权,但是仍然有请求劝的。
一、诉讼时效期届满后权利人丧失胜诉权吗?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可能丧失胜诉权,也就是说如果在诉讼中,对方提出已过诉讼时效的抗辩的,法院将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但如果对方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会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被法院驳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二、法律要件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
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
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
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
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三、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弥补其补救的方法是获取有关证据,以证明此前曾发生过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而且中断前后间隔不超过3年,即现在仍在诉讼时效期间内。
具体做法有:1.要求债务方补开以前曾索要款的证明。
该证明不一定必须由债务单位法定代表人出具,也无须其签字批准。
民事诉讼法112条

民事诉讼法112条
民事诉讼法第112条主要规定了民事诉讼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是指法定的一定期限,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
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这个期限,权利人将丧失通过诉讼途径请求保
护其权利的权利。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因以下情形中断:
1. 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权利人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诉。
3. 权利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 权利人向侵害人发出书面催告。
5. 权利人向侵害人提出书面请求。
6. 权利人向侵害人提出口头请求,且有证据证明。
诉讼时效中断后,中断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这意味着一旦诉讼时效中断,之前经过的时间不计入新的诉讼时效期
限内,权利人可以在中断原因消除后,重新计算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此外,该条款还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即中断效力及于所有与
中断原因相同的请求权。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请求权因某种原因中断
了诉讼时效,那么所有基于相同原因产生的请求权都将受到中断效力
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是法律赋予权利人的一种保护机制,旨
在防止因时间过长而导致权利人丧失诉讼机会。
然而,权利人应当在
合理期限内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时效问题而丧失法律保护。
工程合同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

工程合同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了解工程合同诉讼时效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这意味着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起,超过这个期限未提起诉讼,法院将不予受理。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涉及工程质量问题等,诉讼时效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不幸错过了诉讼时效,当事人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1. 协商解决:尽管诉讼时效已过,但当事人仍可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寻求和解。
通过友好协商,双方或许能够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从而避免长时间的诉讼过程及其带来的额外成本。
2. 调解途径:当事人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帮助,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争议。
调解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双方的商业关系。
3. 仲裁申请:如果合同中包含仲裁条款,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仲裁是一种相对私密且专业的解决争议方式,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且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4. 重新起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能够证明错过诉讼时效是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造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诉讼时效。
这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申请。
5. 行政途径:对于涉及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尝试通过行政途径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请求其介入调查并协助解决争议。
6. 法律咨询: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总是明智的选择。
律师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帮助当事人评估各种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并代表当事人参与谈判或诉讼。
虽然错过工程合同诉讼时效会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困扰,但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
通过上述提到的多种途径,当事人仍然有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积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民事诉讼法253条

民事诉讼法253条
民事诉讼法第253条是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根据该条的规定,
诉讼时效因以下情形之一而中断:
1. 当事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2. 当事人向对方发出催告函,要求履行义务;
3. 当事人向有关机关提出权利主张;
4. 当事人与对方达成和解协议;
5. 其他依法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是,中断时效的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也就是说,一旦诉讼时效中断,之前经过的时效期间将不再计算,当事人需
要从中断时效之日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例如,如果一个债权人在债务到期后的第二年提起诉讼,那么诉讼时
效就会中断,并且从提起诉讼之日起重新计算。
如果债权人在诉讼过
程中撤诉,诉讼时效将再次开始计算,而不是从债务到期之日起计算。
此外,第253条还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不仅限于提起诉讼,还
包括申请仲裁、向对方发出催告函、向有关机关提出权利主张等情形。
这些行为都表明当事人在积极行使其权利,因此诉讼时效中断。
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后,当事人需要在中断时效后的时效期
间内再次提起诉讼或采取其他中断时效的行为,否则诉讼时效将再次
届满,当事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因此,当事人在诉讼时效中断后应
密切关注时效期间,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超过诉讼时效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该期间届满,其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时间限制。
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指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未行使权利,而在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是否支持其诉讼请求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分析其具体表现、原因以及影响。
二、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1. 法院不予支持诉讼请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当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将不予支持其诉讼请求。
2. 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当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时,债务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提出抗辩。
债务人提出抗辩后,法院将审查债务人的抗辩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不予支持权利人的诉讼请求。
3. 权利丧失法律保护超过诉讼时效后,权利人丧失了法律的保护。
此时,权利人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权利将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
三、超过诉讼时效的原因1. 权利人自身原因(1)权利人因遗忘、疏忽等原因未及时行使权利。
(2)权利人因疾病、残疾等特殊情况,无法及时行使权利。
2. 债务人原因(1)债务人故意拖延履行义务,使权利人无法及时行使权利。
(2)债务人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使权利人误认为诉讼时效尚未届满。
3. 法律原因(1)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规定不明确,导致权利人误判诉讼时效。
(2)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等规定不完善,导致权利人无法准确把握诉讼时效。
四、超过诉讼时效的影响1. 对权利人影响(1)权利人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权利人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精神损害等后果。
2. 对债务人影响(1)债务人可能因权利人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权,而逃避履行义务。
(2)债务人可能因法律责任的免除,而降低自身的法律风险。
3. 对司法公正影响(1)超过诉讼时效的诉讼案件可能导致司法资源浪费。
劳动仲裁结果过了上诉期怎么办

劳动仲裁结果过了上诉期怎么办错过上诉期后,有两种补救办法:申诉和抗诉。
申诉是当事人要求法院重新审理已生效判决的行为,但需确有理由;抗诉是检察院对判决认为错误的行为。
申诉需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抗诉需经人民法院再审。
申诉有时效规定,抗诉无具体时效。
总之,民事案件最好在上诉期限内上诉,否则申诉和抗诉都较为麻烦,因为再审程序需经法院决定。
法律分析错过上诉期有两种补救办法:一是申诉;二是抗诉。
民事申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按照法律规定,要求人民法院重新进行审理的行为。
但申诉仅是一种司法补救措施,仅是一种民主权利,而不是诉讼权利。
因此,申诉与起诉是不同的:起诉和上诉是当事人的一种诉讼权利,只要符合起诉和上诉的条件,二审人民法院就应该受理;而申诉却不同,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申诉书并经审查后,须由原审或上一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在多数审判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审确有错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再审程序,并重新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再审,如果原审没有错误,申诉无理,法院即通知驳回申诉。
因此,申诉必须确有理由,否则,还是以息诉服判为好,省得劳神伤财。
民事抗诉,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之一的,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行为。
《民诉法》第18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由此可见,如果你确有理由,还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即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你就可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抗诉途径而提起案件的再审程序。
案件经过再审,判决后一方或双方不服判决,又可提起上诉,进行二审程序。
申诉有时效规定,我国《民诉法》第182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民法典中借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中借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我们都知道起诉的时候是有诉讼时效的,同时对于诉讼时效是权利⼈主张权利的时效期间,过了这个期间,权利⼈将很难实现权利。
在债权债务关系中,亦是如此。
债权⼈应当重视借款的诉讼时效问题,民法典规定具体借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中借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我国《民法典》第⼀百⼋⼗⼋条:向⼈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权利⼈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之⽇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权利受到损害之⽇起超过⼆⼗年的,⼈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百九⼗五条:有下列情形之⼀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权利⼈向义务⼈提出履⾏请求;(⼆)义务⼈同意履⾏义务;(三)权利⼈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的其他情形。
对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其诉讼时效应在还款期限届满之⽇起开始计算。
对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其诉讼时效应按以下⼏种情况分别计算:1、对于没有约定履⾏期限的债务关系,按照《民法典》第五百⼀⼗⼀条第(四)项规定:履⾏期限不明确的,债务⼈可以随时履⾏,债权⼈也可以随时请求履⾏,但是应当给对⽅必要的准备时间。
因⽽其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主张权利⽽义务⼈拒绝履⾏义务之⽇起计算。
但如果债权⼈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因权利⼈主张债权或者义务⼈同意履⾏义务⽽中断后,权利⼈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再次同意履⾏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的限制。
但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够的证据证明。
3、债权⼈若⼀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之⽇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超过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在我国,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诉讼过程中,有些当事人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提出超过诉讼请求的主张。
本文将探讨超过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一、超过诉讼请求的定义超过诉讼请求,是指当事人在起诉时,请求法院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超过了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实际范围。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1. 诉讼请求过高:当事人请求的赔偿金额、财产返还范围等超过了实际争议的数额。
2. 诉讼请求过宽:当事人请求法院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超过了实际争议的范围,如请求解除合同、恢复原状等。
3. 诉讼请求过多:当事人就同一争议事项提出了多个诉讼请求,这些请求之间存在重复或矛盾。
二、超过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1. 法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应当对其诉讼请求提供证据。
如果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超过实际争议的范围,法院将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当事人提出的超过诉讼请求的主张,法院不会予以审理。
2. 费用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承担因诉讼而产生的费用。
如果当事人提出超过诉讼请求的主张,导致诉讼程序复杂化,增加法院审理负担,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费用。
3. 损害对方当事人权益当事人提出超过诉讼请求的主张,可能会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财产返还纠纷中,当事人请求返还超出实际争议范围的财产,可能会使对方当事人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4. 影响诉讼效率超过诉讼请求的主张,可能会导致诉讼程序复杂化,增加法院审理负担,从而影响诉讼效率。
这不仅浪费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了司法资源的合理利用。
5. 产生新的争议当事人提出超过诉讼请求的主张,可能会导致对方当事人提出反诉,从而产生新的争议。
这不仅增加了诉讼成本,也可能使双方当事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三、防范措施1. 充分了解案情在起诉前,当事人应充分了解案情,明确争议范围,避免提出超出实际争议的诉讼请求。
保险公司调查超时效情况说明及整改

保险公司调查超时效情况说明及整改保险理赔时效超过了,可以和保险公司协商理赔,或者也可向银保监会进行投诉,走法律程序等,具体如下:
1.如果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超过了保险公司说明的报案时间,比如在发生保险事故后的24小时或48小时之后才报案,那么保险公司是不能以“保险理赔时效超过了”为由拒绝理赔的,必须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承担理赔责任。
若是保险公司以此为由拒赔,那么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和保险公司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那么可以向当地银保监会进行投诉,或者走法律程序,通过法院审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如果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超过了保险诉讼时效,比如人寿保险的诉讼时效为5年,人寿保险以外的保险诉讼时效为2年,那么一旦超出诉讼时效,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还未提出索赔、未提供必要的单证、未领取保险金的,则视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放弃保险金领取权利,保险公司可不进行理赔。
不过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仍旧可以和保险公司协商理赔,协商无果,则可走法律程序,但是因为已经超过了理赔诉讼时效,所以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无法获得法律强制保护的权利。
也就是说,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即便起诉,也没有胜诉权,如果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时效事由的,一般会依法判决驳回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诉讼请求。
此外,被保险人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该保障,等后续再发生保险事故。
借条有效期是几年

借条有效期是⼏年借条有两种有效期,借款条本⾝是依法成⽴的,永久具有法律效⼒,能证明借款事实。
如果向法院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最长不超过20年,从还款期限届满开始计算;关于借条有效期是⼏年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借条有效期是⼏年1、借条有两种有效期,借款条本⾝是依法成⽴的,永久具有法律效⼒,能证明借款事实。
如果向法院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最长不超过20年,从还款期限届满开始计算;未约定履⾏期限的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确定履⾏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期限届满之⽇起计算;不能确定履⾏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要求债务⼈履⾏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起计算,但债务⼈在债权⼈第⼀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不履⾏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明确表⽰不履⾏义务之⽇起计算。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补救措施】合同⽣效后,当事⼈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百⼋⼗⼋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如果超出了借条的诉讼时效该怎么办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双⽅就原借条、⽋条达成的还款协议。
如果当事⼈双⽅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
2、如果当事⼈双⽅⽆法协商的,债权⼈⼀⽅可考虑向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
根据相关的法规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社向借款⼈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借款⼈法律地位虽然不⼀定等同于信⽤社,但借款⼈仍然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措施,总⽐毫⽆办法强吧。
3、如果在3年之内出借⼈向借款⼈主张过权利,⽽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中断之⽇起重新计算。
时效过期的补救方法

时效过期的补救方法时效过期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或提交工作任务,导致任务失效。
当时效过期发生时,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方法。
首先,及时沟通。
当发现任务的时效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应立即与主管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说明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沟通的目的是防止双方对任务进展的误解,并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通过及时沟通,可以避免进一步延迟任务的解决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重新安排工作。
在时效过期的情况下,重新评估任务的优先级和重要性,重新安排工作计划。
将已经存在的任务与新的紧急任务进行比较,优先处理重要任务,确保按时完成。
通过重新安排工作,可以合理分配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多个任务同时延误。
第三,调整工作进度。
当任务过期时,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任务的完成时间,并相应地调整工作进度。
首先,分析已经过去的时间,并预估需要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然后,根据可行性和资源的可用性,确定新的合理的完成日期。
调整工作进度可以帮助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寻求帮助。
当工作任务过期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可以向团队成员、同事或上级申请延期,请求额外的资源或指导。
通过寻求帮助,可以分担工作负担,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并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第五,学习经验教训。
时效过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
在完成补救措施后,应该回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
可能的原因包括任务分配不合理、工作计划不够详细、时间管理不当等。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可以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将来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
第六,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为避免时效过期,应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首先,明确任务的目标和截止日期。
然后,分解任务为更小的子任务,设置里程碑。
最后,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并根据需要进行优先级排序。
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时效过期的发生。
总之,当工作任务出现时效过期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补救方法。
及时沟通、重新安排工作、调整工作进度、寻求帮助、学习经验教训和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都是有效的补救措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时效管理的通知

关于印发《加强贷款诉讼时效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县(市)区联社:现将《加强贷款诉讼时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请及时向办事处反映。
一、提高加强诉讼时效管理对于保全不良信贷资产重要性认识。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处置途径单一。
通过采取依法起诉、强制执行等法律强制手段保护信贷资产安全,是保全资产的一种重要途径。
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提就是必须保证贷款在诉讼时效期间内。
贷款丧失了诉讼时效,也就意味着缺少了可利用的国家强制力资源。
二、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贷款,进行一次集中的清理补救。
各联社要成立组织,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要落实具体责任,重点加强2000年以后尤其是省联社成立以后所发放贷款的诉讼时效补救。
采用签订还款协议、贷款重组等方法,使能够恢复的时效得到恢复,不能恢复的更新债权关系,降低资产的时效风险,力争用两个月时间打一场歼灭战。
各联社要在6月初将诉讼时效补救情况反馈市办,反馈内容包括采取的补救措施,已补救的贷款笔数、金额,未补救贷款笔数、金额,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诉讼时效管理的工作计划。
对于省联社成立以后所发放贷款超诉讼时效情况以及补救情况要详细说明。
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各级信贷以及风险管理人员要切实加强有关诉讼时效法律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要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8〕11号)以及其他诉讼时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学习和理解,学以致用。
强化诉讼时效法律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提高灵活运用能力。
四、强化不良贷款档案、不良贷款台帐管理。
信贷人员取得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回执后,要根据回执及时在不良贷款管理台帐中登记诉讼时效中断日以及诉讼时效到期日等内容,根据每笔不良信贷资产的诉讼时效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台帐内容。
要将回执及时交给不良贷款档案管理人员入档保管并办理交接手续。
其他诸如扣款凭证、还款凭证、起诉书、偿还贷款本息承诺书、还款计划、展期协议等也要及时在不良贷款管理台帐进行登记并将书面凭证移交给不良贷款档案管理人员入档保管。
诉讼中的时效问题如何处理

诉讼中的时效问题如何处理关键信息项1、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明确规定的起算点特殊情况下的起算判定2、诉讼时效的中断情形权利人主张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仲裁3、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4、不同类型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民事案件特殊民事案件,如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等5、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权利人丧失胜诉权实体权利是否消灭的判定6、法院对诉讼时效的审查方式主动审查还是依申请审查审查的具体程序和标准11 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111 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在具体案件中,对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认定可能存在争议。
例如,对于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可能需要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发生时间、损害后果的出现时间、权利人是否可能知晓等因素来确定起算点。
112 某些特殊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特殊规定。
比如,在合同履行中,如果约定了履行期限,诉讼时效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如果没有约定履行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确定起算点。
113 对于持续性的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可能从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2 诉讼时效的中断情形121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是常见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这包括权利人通过口头、书面等方式直接向义务人主张权利,也包括通过向债务人的代理人、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等间接方式。
122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例如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均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123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无论诉讼或者仲裁的结果如何,诉讼时效自提起之日起中断。
行政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

一、行政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既是为了有效保护行政机关管理活动的效率,也是为了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之规定显然说明行政诉讼不适用诉讼时效理论,当然也不适用时效中断理论,所以此规定不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无法使公民信服此立法的公正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一)一般诉讼时效。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特殊诉讼时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二、行政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过诉讼时效的补救方法
第一、要求债务人写出还款计划。
这样诉讼时效从还款计划的履行期限届时起再开始计算,就可以保住诉讼时效。
第二、与债务人对账。
这既便于诉讼又能延续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从对账之日重新计算。
第三、起草与债务人清欠会谈纪要。
对于一时还不上债的单位,采用这种方法,既不伤和气,又能掌握清欠的主动权,也能引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第四、与债务人协商要他提供担保人。
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诉讼时效从还债务人主张过权利。
诉讼时效从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五、找证人来证明曾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
诉讼时效从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六、保留好证据(如车票、住宿发票、信函、电报等),作为间接证据证明自己一直在主张权利。
第七、向人民法院起诉。
自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起,原诉讼时效中断。
第八、与债务人协商使他同意履行义务。
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
要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租金等都视为同意履行义务。
要求债务人立字据、签订清偿债务的协议或制作备忘录。
债务人不愿立字据的,可邀请无利害关系的第厂
者或有关单位见证,保存债务人同意履约的电话记录、录音磁带、信件、电报和电传等。
如有可能,可要求债务人去办证机关输清债公证。
关键是取得和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证据。
第九、通过非诉讼方式主张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折意见规定。
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主张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
经协调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期间即重新计算。
如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规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就从期限满时重新计算。
此外,债权人向促裁机关或有关主管机关主张权利,也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总之,债权人对自己每次主张权利时候尽可能留下凭据,同时稳妥保存,以备将来主张权利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