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互联网+教育”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浅谈职业院校信息化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浅谈职业院校信息化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模式摘要:网络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资源。
近年来,信息化应用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将网络教育资源在共享过程中所获取的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投入到相关课程的建设中来,两者实现了有机整合,有利于更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在共享与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丰富、修改和完善。
关键词:职业院校;信息化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引言当前,数字化资源库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有助于职业院校学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有效变革教育理念,优化学生学习模式,提高育人质量。
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学业考试要求,文章先对于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价值进行简要分析,以明确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及重点,最后再对资源库建设过程和应用路径进行探讨,以提高教学资源库利用效率。
一、职业院校信息化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师问题第一,课堂教学资源分享难题:教师中间资源分享方式单一、重复性工作,不肯外网公开自己的资源。
第二,沟通问题:教师中间很少沟通交流资源应用工作经验,每人各自一套资源,不益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奋斗。
第三,规范化管理难题:课堂教学资源欠缺统一管理,检索资源很困难;课堂教学资源分散化,不便于统计分析教育教学成果、监管评定、展现等。
第四,本人资源应用难题:受出口网络带宽限制,不便于资源的发布和下载,特别是大文件,如短视频、压缩包文件等。
(二)课程资源贫乏且适用性差老师备课的时候还要花很多精力做一些基层、重复教学课件,并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资源能够共享。
有报道指出,某评定权威专家进到某校的多媒体教室,学生们客座率很高,但大部分学生在充分利用网络看电视剧或闲聊。
院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开发出来的网络课程资源却无人过问,在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课程资源的影响力不足。
(三)资源建设缺乏质量保障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现阶段的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行业竞争错乱,质量良荞参差不齐,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通常高度重视总数而忽略质量,造成资源质量得不到确保,资源建设和管理活动得不到标准。
温州大学:信息化助力构建“智慧”校园
温州大学:信息化助力构建“智慧”校园作者:施永川王聪敏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20年第46期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省市共建”重点高校。
多年来,温州大学以信息化建设助推高水平发展之路,用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校园“智慧”的构建。
构建“智慧校园”整体架构温州大学服务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具有智能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服务功能的智慧校园整体架构,从基础设施层、业务支撑层、校务中台层、校务服务层、网络安全和运维保障层五个层次分步考虑,致力于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稳定的基础设施,提供全面的业务支撑,打造强大的校务中台,拓展智能的校务服务,构建可靠的保障体系。
在其他层提供重要支撑保障的前提下,专注于校务中台和校务服务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尤其是校务服务层做到以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决策为核心,通过微应用、微流程、微数据、微门户的方式,在学校APP、PC门户、微信服务号、企业微信、钉钉、易班等平台展示。
学校采用“五步落地”的方法推动服务信息化的进程。
第一步,明确总体目标,以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基于整体性治理、打破碎片化的理论,采取以问题为导向和行动研究的方法来建立“最多跑一次”的校务服务理论模型;第二步,做到全校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统一认识,梳理校务服务的权利责任项目,形成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第三步,通过分析服务清单了解业务刚需,从而确定高频服务,达到优化用户感知的目的;第四步,达到界面为枢、体验为王和满意为度的效果,快速进行迭代开发;第五步,以点带面,培养信息意识。
此外,学校还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项目合作模式,对业务部门、信息中心和厂家企业提出较高要求,努力做到三部分高效协同参与。
支撑特色校务服务学校以校务中台为核心初步构建“最多跑一次”校务服务平台,通过业务数据化逐步完成校园“智慧”建设。
平台囊括了人脸采集、空闲教室、成绩查询、第二课堂等55项在用微应用,还包括在用微流程168项,涉及的相关部门有人事处、教务处、团委、创业学院等。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作者:王芳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21期摘;要:以信息技术手段和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能促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中,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优质资源更便捷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010年,我们学校被确认为第二批省级信息技术实验校,此后,就不断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网络课程建设,并有计划地将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及他们上的示范课、观摩课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自制的计算机软件,自编的校本课程;教师积累并整理的试卷、习作等资源;德育活动录像等纳入学校资源库,初步形成了学校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一、加强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完善、挖掘、整合、开发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库,并使之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使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最大化,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一)加强硬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规范硬件设备的管理方式,搭建网络平台,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空间,让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课内外方便地使用这些信息技术设备,提高信息技术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率。
(二)加强软件建设选择易学易用、适合学科特点的软件开发平台,减轻教师制作课件的工作量,实现教师制作课件和使用课件的统一。
(三)建设学校资源库1. 媒体资源常用软件、音像资料。
2. 课程资源一师一优课课例;创新赛获奖课例;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课堂实录;优秀课件;教育教学论文;在研课题;优秀学科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汇编;教学反思集等。
3. 教师资源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课件;网络教研;网络课堂实录;教师讲座录像等。
4. 学生资源科技创新赛成果;学生作品;学生获奖等等。
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教研活动,构建教育共同体
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所有学校的每一个师生都能通过互联网等共享网络课程、虚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
关键词:学校发展;网络环境教研;资源共享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大力推进区域教育基本实现教育公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工程。
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优先发展、区域一体,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促进公平、提升质量,示范引领、有序推进的原则科学推进。
【现状与问题】传统教研模式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常态,大部分学校都能定点、定时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然而受到资源、教师团队基础与大环境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1.在技术环境支撑方面,缺乏优质好用的平台支撑。
当前的网络教研,大多是借助一些通用的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信工具,而缺乏针对网络教研特殊需求专门定制的平台软件支撑;2.在资源内容方面,缺乏足够的优质教研资源支撑,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师们的多元教研需求;3.在功能上,对于教研的核心活动开展,功能实现上比较单一,教师真实体验参与较少;4.在评价方面,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关注较少,没有达到培训促发展的预期效果。
5.过程性评价:对教师的教研进行过程性记录,以此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
6.活动任务驱动:借助学案引导的活动设置功能,设计各个层次的活动流程,以任务方式驱动,保证教师在过程中全程参与,获得深层次的教研体验和收获。
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调研,我们也找到了存在的问题,作为偏远县级电教站,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化发展呢?基于整个信息化大环境,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利用网络环境,构建城乡结对的教育共同体,实现教育均衡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和“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山东省蒙阴县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逐步完善,师生信息化素养明显提升,我们也基于网络环境,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
智慧教育“金课”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促进“教”“学”全面发展
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促进“教”“学”全面发展作者:李睿峰王芳通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04期【摘要】本文结合隆德县中学智慧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信息化基础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了建设目标与思路;充分利用了宁夏教育云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确定了建设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智慧校园; 宁夏教育云; 人工智能【基金项目】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课题编号:JXKT-XJ-05-02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246-02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我校积极申报了“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以充分利用新生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个性化支持和精准化服务,同时以课程和实践为核心建构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的途径和机制。
通过能够支持个性化和适应性的智慧学习环境,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体验的教育,并且期望能使我校教育更具时代特色。
[1]一、需求分析基于学校现状及信息化应用基础,学校的信息化需求具体如下:1.由于学校师生数量及信息化需求都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检查和研究多数停留在审核教案和例行教学观摩上;随着信息化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的教学研究文化势必要进行大的变革,将教育研究的范围延伸到教室,进行深入的课堂教学分析,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研究方式。
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AI课堂分析系统,是必然的选择。
2.目前我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具备一定的校园网络环境基础,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但对我校来说,除了要进行智慧教室的各种软硬件建设之外,还需要着力探索与智慧教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智慧”作用,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但同时,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如何利用信息化工具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何营造一个绿色便捷的家校沟通环境;如何基于学生行为数据实现精准教学、精准学习等等,这就需要打造智慧教室,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互联网+”切实为教师和学生实现“减负增效”。
数字化教学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数字化教学推动教育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学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数字化教学不仅能够提供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还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教学如何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介绍其中的具体案例。
一、数字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数字化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工具来进行教学活动。
与传统教学相比,数字化教学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更加便利高效。
同时,数字化教学还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更广泛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的需求。
数字化教学的出现,对教育资源共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和获取各种教育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限制。
这种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极大地拓宽了学习的范围和深度,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数字化教学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1. 互联网教育平台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教师们可以将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上传到平台上,供其他教师和学生下载和使用。
这样一来,优秀的教育资源得以传播和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 线上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室中加入了电子设备,更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用的线上教学工具。
例如,在线课程管理系统能够确保教师能够轻松地管理和分享教学资源,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得相关学习资料。
3. 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料。
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和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而教师则可以及时更新和分享最新的教育资讯。
三、数字化教学共享教育资源的案例1. 国外数字化教育平台如今,许多国外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美国的Coursera和EdX以及英国的FutureLearn等在线学习平台,通过向全球范围内的学生提供免费或付费的课程,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共享给更多人,推动了全球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
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公平的新途径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公平的新途径。
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一、互联网+教育的意义和作用1. 拓宽教育资源获取渠道互联网+教育可以打破地理限制,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例如在线课程、电子书籍、网络论坛等。
这些资源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互联网+教育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带给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通过建立网络学校、开设线上课程等方式,可以让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同样享受到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3.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互联网+教育可以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
通过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方式,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均衡的配置,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4. 促进教育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可以促进教育创新和变革,创造出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式。
例如翻转课堂、MOOC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互联网+教育的主要措施1. 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和网络教育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服务,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教育资源和服务。
2. 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于参与互动、讨论和实践,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 开展MOOC课程开展MOOC课程,为广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和培训,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动。
4.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和教师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和应用水平,积极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1. 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用于建设网络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培训教师等方面,确保互联网+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和教师。
互联网+时代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互联网 +时代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摘要:教育是国家强大的重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未来命运。
过去,我国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缓解了这一局面,网络技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社会各方也更加关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
本文将围绕着互联网+时代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展开论述,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发展策论,希望能够促进教育行业与互联网更加紧密融合,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发展引言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给诸多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也改变了人们生活,互联网+商贸,电商平台让人们更加便捷的购物,互联网+餐饮,外卖平台让人民足不出户尝美食,互联网+也给教育事业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数字教育资源让人们打破区域界限,打破城乡界限,更加公平地获取教育资源。
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促进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完善的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入融合。
1、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发展的问题分析现下正处于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极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设备的日益发展,我们正式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虽然我们拥有了便捷的网络,新颖的自媒体,智能的云计算与大数据。
但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发展所处的情况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1学生自主学习仍需大力发展网络资源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化与教育资源的紧密结合,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利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零散的时间用来进行自主温习。
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慢慢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化成了主动开始学习,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有效的掌握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大幅度提高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度。
所以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应该是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带有视听功能的资源条件。
可是就现在情况而言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中,音频视频类的学习资源比较短缺,所以在今后数字化教育能力的提升过程中,需要加强视听影音、动漫、互动等学习资源引入,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集中力,又满足了老师们对于课堂授业的教育需求,全方位提高教学时效。
《管理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应用探讨
《管理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应用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课程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形式。
尤其是在管理学等高端学科领域,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更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管理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应用的相关问题。
一、管理学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1. 教材教材是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
在管理学领域,教材的质量和内容的丰富程度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因此,网络课程建设者需要认真选择优质的教材,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优化和补充,才能使网络课程体现出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特点。
2. 视频课件网络视频课件是网络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视频课件,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知识点和案例分析,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但是,视频课件的制作需要高水平的制作技术和优秀的演讲能力,此外,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知识和学生的学习风格定制,这对于网络课程建设者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3. 论文、案例等资料在管理学领域,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资料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网络课程建设者需要积极搜集和整理这些资料,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做出选择,使学习者有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和更加深入的学习理解。
4. 在线测试和作业在线测试和作业可以帮助学习者巩固和深化所学习的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
网络课程建设者需要制定合理的在线测试和作业,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思考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表现。
二、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
1. 利用网络课程的优势网络课程具有强大的可视化和交互性能,能够在传达知识、深入剖析案例等方面做更好的呈现和展示。
通过利用网络课程的优势,教师可以从更多角度、更深入程度、更直观的方式教授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理解。
2. 学习者与教师的互动网络课程建设者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实现交流和合作。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引言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高水平学校专业群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结合MOOC&微课、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改革与时俱进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集资源、平台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课程平台。
本项目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校教学资产的积累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建设目标随着慕课(MOOCs)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中等职业院校的网络课程改革也是大势所趋。
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学校开展纯网络、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
依托专业公司课程服务团队丰富的服务经验和成熟的流程管理,实现课程知识单元化设计、课程视频制作、富媒体素材整理、作业考试题库制作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的优质课程制作成慕课化网络课程。
课程运行服务可以实现慕课化网络课程线上发布、课程更新、海量备课资源库、教学过程监控、数据统计分析、效果评价反馈、纯网络教学、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设计。
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校教学资产的积累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建设思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引入优质企业与学校共同打造基于MOOCS理念的数字化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打破传统精品课程面向老师使用的弊端,建设面向师生共用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为平台+资源模式。
平台:引进国内最先进的MOOCS平台,该平台支持教学资源管理、教学互动、移动学习、学习过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等功能,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资源: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梳理出该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作为本门精品课程的核心建设资源,梳理原则是可重复性、稳定性、视觉良好等能利用视频动画有效表现且易被接受。
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方案
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信息化技术对于改变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信息化学习是当前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方式,为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我们需要重视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二、建设思路(一)建设理念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建设,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出发点,以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目的。
同时要把握信息技术与深入学科的有机结合,创新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在培养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建设目标1、促进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构建以逻辑思维、知识理解、问题求解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网络;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构建科学、全面、生动的学习体验。
2、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其学习效果。
在学科核心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学习方法与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开拓学生的思路,拓宽视野。
构建以知识为载体,以体验与实践为手段的体验式学习平台。
(三)主要内容1、数字教材。
建议各学科编写针对教学内容的数字教材,利用数字图书馆、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加入动画、视频等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2、网络课堂。
建议利用网络平台建设在线课堂,通过视频直播、在线答疑等形式,实现线上辅导,提高线上学习效果。
3、虚拟实验。
通过建设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加强实验理论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4、网络素材。
推荐优质、权威的网络学习资源,如精品课程、优秀学术论文,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素材和理论支持。
三、建设方案1、建设数字教材和网络课堂。
(1)建立完善的数字教材库和网络课堂平台,对全校课程进行数字化建设。
(2)采用多媒体、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虚拟实验、模拟演练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摘要: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课程与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同文化与课程的结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加宽阔和崭新的环境。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课程是以游戏为媒介,统整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法的课程,具有地域性、民族性。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游戏与指导;资源库建设引言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教育部2012年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把“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的七大专业能力之一,并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在游戏领域应达到的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
因此,幼儿游戏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及职业教育改革力度都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基于学科体系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的开发思路无法满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要求,建设符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要的课程与教材成为必要条件一、“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意义目前,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依然秉承着以学科课程讲授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式,即每门专业课程都为学生提供的是相对孤立的学习资源。
这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内容同质化严重、课程资源浪费、学习者效率低下等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秉承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从专业层面统筹规划,以“游戏”为经线,从“学前专业技能、学前专业理论、学前专业文化素养、学前专业研究”四个模块,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串联、筛选,构建专业课程群,旨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前提下,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做好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的职业准备,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更高效、高质。
二、高职院校幼儿游戏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的特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游戏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的目标与定位具有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互联网+”教育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文/汪金燕 北方民族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摘要:伴随社会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基础性教学作用,有效整合教师队伍,创新教育内容,改良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其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针对“互联网+”教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导向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的应用策略,旨在“互联网+”时代不断促进互联网教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资源;课程思政;导向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现阶段,高校是发挥课程思政教育作用的主阵地。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资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实际应用效果,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应用及创新,要基于实际的课程思政教育平台,融合互联网教学资源,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新的平台[1]。
从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教学资源应用,首先应有效结合互联网教学工具的属性作用,更好地为课程思政服务。
要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施,切实发挥互联网工具的作用。
要在应用方式上进行有效创新,从而获得实质性的应用效果。
其次,高校课程思政需要有效融合互联网教学资源。
在我国高校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学模式亟待完善创新,并结合互联网中碎片化的教学资源,以及稳定的教学技术,强化课程思政教学的权威性和系统性。
“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一定机遇和挑战,要切实发挥课程思政的教学决策性及基础性作用,引导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也是检验互联网教学资源实际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2]。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在互联网中所表现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归根结底是源自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实际反馈,因此互联网教学资源实际的应用效果,要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内容策划、技术支持、资源开发以及有效评估等方面提出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一、内容策划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合理、科学的内容策划。
这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目标受众、确定资源类型和制定内容规划。
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和需求调查,确定教学目标,进而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类型,并且制定合理的内容规划,使网络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技术支持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
首先,需要建立稳定的网络环境和服务器系统,确保学生在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时的畅通性和安全性。
其次,应配置适当的网络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此外,建议引入合适的教育管理系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和管理。
三、资源开发资源开发是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环节。
这需要教师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其次,学校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资源供应商,与其合作开发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同时,学校也应建立教师间资源共享的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提高资源的多样性和质量。
四、资源整合为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学校需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
建议学校开发一个资源库系统,将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分类存储,并建立检索机制,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方便地找到所需资源。
此外,应对资源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和清理过时的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五、多渠道发布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应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
首先,学校应建立一个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其次,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等移动终端来发布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参与度。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网络教学资源,扩大资源覆盖范围。
网络空间课程生成性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内容与基本策略-最新教育文档
网络空间课程生成性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内容与基本策略一、引言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能够对课程教学产生影响的各类资源的统称,它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课堂提出的问题、学习交流和反思的过程等。
生成性教学资源以开放、互动、动态、多元[1]为特征,是当前网络空间课程最具优势却又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它的缺失往往导致网络空间课程的教学实效不佳。
曹传东、赵华新在对MOOC学院中评分最高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后发现,尽管课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但学习者情感交流较少,社会性交互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2]以此对比当前MOOC、微课、名师课堂等网络空间课程在线报名者众,看似被热捧,但学习者的学习可持续性和通过率不高的现实,我们不难发现:生成性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正是当前许多网络空间课程建设中隐藏的不足和缺陷。
香港大学的杨玉芹直言“MOOC要获得持续性发展,必须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使学习者沉浸于持续的对话、交流和反思过程中,进而实现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反思性和个性化学习”。
[3]这就必须通过加强网络空间课程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与“共享”的功能,实现网络空间课程的个性化重构。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建设生成性教学资源,重构充满在线对话、交流和反思的课堂。
二、网络空间课程生成性资源建设的方向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出现是伴随着教学行为的出现而出现的。
它秉承建构主义理论,将教学视为一个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非预期的、再生的、内源性的、现实性的[4]生成性资源将不断涌现。
1.学习者的构建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对知识的新理解。
互联网智慧教育大数据一体化建设方案
互联网智慧教育大数据一体化建设方案一、内容综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模式也正在经历一场革新。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智慧教育大数据一体化建设方案》应运而生该方案致力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壁垒,用智慧教育为每一个孩子铺设通向未来的桥梁。
我们的目标是构建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教育体系,让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分配,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方案的详细内容吧。
首先这个方案的核心在于大数据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将借助大数据技术,全面搜集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大数据还能帮助我们优化教育资源分配,解决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飞跃。
在这里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数据都将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将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我们相信大数据的力量能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和高效,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方案的各个环节。
1. 背景介绍: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
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们身边就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学校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越来越普及,孩子们在家就能通过网络学习。
这不仅让孩子们的学习更加便捷,也让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均衡。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我们知道大数据能让教育更加个性化,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特长等多方面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同时互联网也让教育资源的共享变得触手可及,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网络,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我们也看到,现有的教育信息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等。
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智慧教育体系,通过大数据一体化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推进“教育+互联网”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线上教学规划与建设方案
2021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黑龙江省中小学线上教学评价指标》等文件要求,确保防疫期间科学、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引导和规范我校教师的线上教学行为,切实提高线上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通过教育方式变革,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1.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统筹文化课学习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课程学习,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教师在线上教学中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线上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精心设计课程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遵循规律,育人为本。
坚持育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指导学生积累和丰富面对未来学习生活时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主要目标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确保线上教学工作能够科学、有序地开展。
2.促进线上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师生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3.营造浓厚的线上教学研究氛围,规范广大教师的线上教学行为,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线上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与路径,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育人作用。
4.加强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使利用线上教育资源教与学成为新常态。
二、教学实施(一)授课方式1.按“三表”(作息表、课表、教学进度表)线上直播授课。
2.艺体课程、心理健康课程采取直播和资源推送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引领未来智慧教育新方向——“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校园建设
67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一、引言根据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笔者学校实际,超前谋划、过细部署、认真落实、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笔者所在学校校智慧校园建设从核心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网络计费审查设备、数据中心虚拟化设备到统一身份认证、基础主数据平台、网站群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工系统等核心应用全部采用最新技术路线,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建成技术领先、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化、数字化校园。
二、建设原则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指引的基本原则,攻克智慧教育的难点、痛点、堵点,着力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服务环境,持续提高师生员工的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发展,从学校的实际需求为突破口,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数据为支撑的原则,实行长远规划、分段实施的策略,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智慧校园建设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各项工作中去,要实现深度融合,以促进学校的各方面工作迭代创新。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借助各级教育部门所建的系统,高水平、大力度推动对外合作,全力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和资源投入,为社会提供全覆盖、深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降低学校的门槛,拆除学校的围墙,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服务。
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要求。
智慧校园建设要实引领未来智慧教育新方向——“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校园建设现与网络安全的“三同步”。
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学校相关各方的责任,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推动网络安全等各项要求的落地,为智慧校园建设保驾护航。
三、建设内容(一)智慧环境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其底层基础是智慧环境。
智慧环境涵盖网络环境、数据中心、教学设施、支撑平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互联网+教育”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摘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在推动行业发展、创新运营模式方
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加快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学习模式。
当前,加快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也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也有部分学校还存在硬
件投入不足、资源共享弱化等问题。
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如何依托“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资源;信息化平台;资源整合
引言: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开放、共享的教育新模式,学生只需要一个能够连接网络
的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同时,网
络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随意挑选合适的课程,并且能
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与其他同学在线交流,在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方面优势明显。
在“互联网+教育”发展不断成熟的今天,加快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既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现状
1、课程资源库建设成本偏高
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数据库的建设是最基础的环节。
对于课程资源库建设,有着多方面的要求,除了要保证数据库本身具有超大容量,能够存储海量课
程网络资源外,还必须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课程自动分类、快速检索等。
对于一
些重要课程,还需要进行加密,以防止课程网络资源的丢失等。
为了让课程资源
库同时满足上述使用需求,需要学校投入较高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无形中增加
了建设成本。
2、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虽然“互联网+教育”已经展现出了强大应用优势,但是相比于技术比较成熟
的发达国家,我国这一教育模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
其中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程度低,共享范围小。
多数情况下,课程
网络资源仅仅局限于本校师生的共享,不能与周边或其他省市的学校进行资源共享。
这就导致学生能够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十分有限,也就无法真正突显互联网
背景下课程网络资源的优势。
3、学习活动交互性不强
相比于传统课堂,“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能够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
提供一个便捷、平等和实时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互动区进行提问、留言、讨论,既可以活跃学习氛围,又能够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但
是在课程网络资源的实际应用中,学习活动的交互性并不理想,尚未达到预期的
设计效果。
二、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1、建立教育信息化平台
(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细分为虚拟化子层和物理硬件子层。
其中,
物理硬件子层由真实的物理硬件构成,包括网络设备、存储器和服务器等。
物理
硬件子层之上是虚拟化子层,虚拟化子层由各类虚拟机组成,底层硬件设备的管
理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来实现。
(2)教育应用层。
教育应用层提供各类与教学相关的应用软件,如为学生
提供的底层虚拟计算资源环境;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用于开发教学资源的
制作和演示软件、文档处理软件等;用于教学管理的教学平台、OA系统和作业
提交系统等。
(3)用户接口层。
用户在云客户端访问教育云有传统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和基于Web的接口两种方法。
用户如果使用基于Web的接口,那么只需要使用
浏览器便可以访问服务;使用图形用户接口GUI,可以远程登录教育云上的虚拟机,从而能够访问底层的资源,其仅作为Web接口的辅助手段。
2、建立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
教育机构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库和云计算的思想,基于“互联
网+教育”的优势建立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
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数据库自身的建
设与完善工作,例如要具备基本的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使用功能,包括课程资源
的自动收集、分类,及时的检索和动态的管理等。
另一方面,还要保障课程网络
资源的安全性,通常来说对于所有课程网络资源,设置为“只读”模式,这样既可
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学习要求,又能够避免学生更改课程网络资源,这也为课程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广应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也应当服务于更多
学生。
要按照循序渐进、有序落实的原则,首先要将本校及本市其他学校的课程
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这样就将可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扩充了数倍,学生也有了更
多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的吸收其他学校加入到课程网络资源共享队伍中,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
互联网平台为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提供了
便利条件,但是也要注意做好课程网络资源的审核工作,保证课程资源质量。
做
好数据库内课程网络资源的动态更新,始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优化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建议
1、单元学习目标模块化
由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没有教师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学生主要是参考
课程网络资源进行自学,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盲目性学习的问题,在课程网络资源
建设中,还要制定阶段化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
例如,课程网络
资源需要按照教学环节分成课程简介、学习大纲、学习准备等内容,让学生明确
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提高自学效果。
2、课程内容组织分层化
课程网络资源要注意做好内容分层,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课程网络资源可以按照内容难以程度,进行梯度划分,对于基础较为薄弱
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基础模块进行知识巩固,而对于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则可以选择难度较高的探究学习模块进行提升和拔高。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找
到适合自己的课程网络资源,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有较高的契合度。
3、学习结果评价多元化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网络资源进行自学,这就需要
引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于实际的学习效果进行中肯、客观的评价。
在今后的
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应当继续做好精品课程资源的制作工作,为学生的自主学
习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
同时,还要通过在线检测的方式,对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起到
督促、约束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利用好课程网络资源。
结语:
“互联网+教育”在拓展学习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和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发挥
了积极作用,逐渐成为教学的一种主流模式。
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优化互联网教
育的基础环境,学校、教育部门等应当加强联合,共同为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打造精品网络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持,不断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网络课程学习要求。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建立标准统一的资源库,为互联网教育
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祖妹.基于“互联网+”地理校本课程教学的探索——以“港口(马尾港)的开发与
建设”校本课程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0):106-108.
[2]杨久红,王小增.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以“C语言程序
设计”课程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86-88.
作者简介:张建海(1969.01—),男,山东省菏泽人,菏泽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