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创新的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了一个关于创新和助人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组词等方式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创新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出本课的主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回答课文理解问题。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回家作业: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4.2 拓展作业:学生发挥创造力,想一个别人没想到的创新点子,并和家人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回家作业和拓展作业中的完成情况和创新思维。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第六章:教学方法6.1 朗读与理解: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利用图片和图表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
6.2 合作与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故事中的细节描写,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7.1 回顾与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7.2 朗读与讨论: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最新 条理清晰 画面漂亮)
召集
骆驼
恰好 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
近义词: 果然—果真 满意—满足 称赞—赞扬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反义词: 称赞—指责 满意—失望 密密麻麻—稀稀落落 恍然大悟—执迷不悟 若隐若现—一清二楚
听课文朗读,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默读课文,用“——”画出第6、7段,想一想,这篇课 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 事情要有创新意识,想 别人想不到的。
如果让你画, 你想怎么画?
传“香” 绘“香”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 特别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并用 考画来取仕。有一年,考画的 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 这里的“花”、“归来”、 “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 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 这就得让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
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 里捏一枝花;
有的还在 马蹄上画上 沾着的几片 花瓣。
只有一位考生画 了几只蝴蝶绕着马 蹄翻飞。显然是马 儿踏花归来,马蹄 上花香犹存,才招 引来了蝴蝶。主考 官见了十分欣喜, 当众表扬了他。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 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 驼。画完以后,他很得意, 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 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 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 骆驼的头。他画的果然比大 徒弟多。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 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 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 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 截脖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想别人没想到的》
故事中通过最小的徒弟的创新思维,展示了如何以独特的方式解决 看似棘手的问题。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鼓励学生对事物保持好奇心,积极探 索和提问,以促进创新思维的萌芽。
拓展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 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实践与尝试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尝试新事物和探 索未知领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心理活动等,以便学生 更好地理解作品。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本课文选自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 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创新与想象的 重视,强调了突破传统思维的重要性 。
文化背景
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体现了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中对于创新的追求和崇尚 。
课文结构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 文课件《想别人 没想到的》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内容解析 • 课文主题探讨 • 扩展阅读与思考 • 教学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历史背景
介绍《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文 章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 环境、文化氛围等。
文学地位
阐述《想别人没想到的》在文学 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后世 的影响。
01
苹果公司的iPod
在MP3播放器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苹果公司通过创新的设计和功能
,如触控轮和简洁的界面,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并开创了新的市场。
02
特斯拉电动汽车
通过创新的技术和设计,特斯拉电动汽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汽车的认知
,引领了电动汽车市场的潮流。
03
微信支付
在移动支付领域,微信支付通过创新的功能和服务,如无现金支付、扫
小学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具学科,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
学好语⽂有利于提⾼我们逻辑思维,有利于提⾼我们的写作能⼒和语⾔表达能⼒,有利于提⾼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若是语⽂你都不⾏,别的是学不通的。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想别⼈没想到的》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想别⼈没想到的》教案 ⼀、教材简介 《想别⼈没想到的事》是新教材⼈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篇选学课⽂。
内容⽐较简单。
讲的是⼀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徒弟⽤“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从⽽教育学⽣要爱动脑筋,常想别⼈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的创新思维。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内容。
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虽然……但是……”“不但……⽽且……”说话。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
初步培养学⽣的创新思维。
2、过程与⽅法: ①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课⽂; ②利⽤多媒体课件,通过⽂本对话,感悟课⽂内容; ③巧设空⽩,通过对⽐探究,体会⼩徒弟画的妙处; ④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阅读⾯,体验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常想别⼈没想到的事能培养⾃⼰的创新思维,并树⽴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的创新精神。
难点:⽤“虽然……但是……”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学⽣的审美情趣。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张⽩纸 四、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导⼊课⽂ 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很喜欢画画,常常出⼀句诗,让前来考试的⼈画画,以此来选拔⼈才。
有⼀次,他出了⼀句“万绿丛中⼀点红”的诗句。
那些考⽣不是画了⼀⽚草地加上⼀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朵花。
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宋徽宗没有⼀个满意。
但他看到最后⼀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
只见画上画着⼀⽚郁郁葱葱的树林,⼀位少⼥穿着⼀⾝绿装在林⼦⾥荡秋千,只有那张⼩嘴是红红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原文及赏析原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有一次,一位画师要考一考他的三个学生。
他给了每个学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在纸上画出最多的骆驼。
第一个学生拿起笔,认真地画了起来。
不一会儿,他就画满了整张纸。
纸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骆驼,连一点儿空白的地方都没有。
第二个学生想了一会儿,也开始画了。
他只画了几只骆驼,就停下了笔。
第三个学生看着纸,沉思了半天,才开始画。
他只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线上挂着一只骆驼。
画师看了三个学生的画,满意地笑了。
他指着第一个学生的画说:“你画得最多,但谁也不会数得清有多少只。
”他又指着第二个学生的画说:“你画得最少,但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几只。
”最后,他指着第三个学生的画说:“你用一条线和一只骆驼,表示了很多很多,真是妙极了!”赏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画师考验三个学生的故事,教育我们要有创新思维,敢于“想别人没想到的”。
故事中的三个学生对待同一任务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一个学生用常规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多地在纸上画出骆驼,虽然数量多,但却无法精确计数,反映出他的思维较为局限。
第二个学生则选择了简洁的方式,只画了几只骆驼,清晰明了,但缺乏深度和创新。
而第三个学生则是运用了创新的思维方式,他用一条线和一只骆驼代表了无数的骆驼,这种抽象的表现手法既简洁又富有深度,充分展示了“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并不一定是要做大事,有时候只需要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鼓励和培养这种创新思维,勇于挑战常规,敢于“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词语盘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词语盘点【召集】通知人们聚集起来。
【徒弟】学生。
【若隐若现】好像看得见,又好像看不见。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本课指两个徒弟听了师父的话,忽然一下明白了师父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
【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
【禁不住】本课指画师看了小徒弟的画,不同得点头称赞。
【连绵起伏】本课形容群山连接不断,一起一伏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建议1、这是一篇开发学生智力的有趣故事。
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或者从类似的民间故事入手,或者营造一个相同或者类似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导入本课的学习。
2、课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很有启发性。
要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懂,可以先让学生参照课文前的提示语,明确学习的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尽可能多的骆驼,大徒弟想到的办法最简单,也是常人一般的画法,那就是把骆驼画小。
当然,骆驼画得越小,画出的骆驼就有可能越多。
二徒弟的方法与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他用骆驼的头来代表整个骆驼,这样,他画出的骆驼数就比大徒弟多了。
不过,无论是大徒弟还是二徒弟,他们画出的骆驼数毕竟都是有限的,都没脱出俗套。
与他们相比,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究竟会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因此,他的画最好。
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问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画出更多的骆驼。
3、课文最后学习伙伴说:“我也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的事。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拓展开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也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提出改进或解决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山藏古寺
绘“藏”
我会认
召集 骆驼 连绵不断 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 恰好 密密麻麻 很小很小 许许多多 数不尽 弯弯曲曲 恍然大悟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
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用横线 画出来。
3. 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用 波浪线画出来。
密密麻麻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 很小很小 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得意 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 己画得最多。
画的内容
大徒弟 密密麻麻、很小很 小的骆驼 二徒弟 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几条弯弯曲曲的线、 小徒弟 一只骆驼、一个骆驼 脑袋、半截脖子
如此画 的原因
?
这三幅图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 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 弟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画的画却 点头称赞呢?
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骆驼,但它 若隐若现 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 不清会从山谷பைடு நூலகம்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 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 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 面,要从别人想不到 的角度去思考,要有 创新意识,想别人没 想到的。
◎ 你也想到过别人没
有想到的事情吗?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
想,说一说,做一做。
绘“香” 传“香”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 特别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并用 考画来取仕。有一年,考画的 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 这里的“花”、“归来”、 “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 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 这就得让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
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 里捏一枝花;
有的还在 马蹄上画上 沾着的几片 花瓣。
只有一位考生画 了几只蝴蝶绕着马 蹄翻飞。显然是马 儿踏花归来,马蹄 上花香犹存,才招 引来了蝴蝶。主考 官见了十分欣喜, 当众表扬了他。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 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 许许多多 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果然
只画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 一只 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 另一只 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 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只露出
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 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 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