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类课程与教学论PPT优秀课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是学科,是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材料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非学校教育活动中获得的所
有经验 课程是指计划和非计划好的各种经验,这些经验
能够提升(或加速)教育和学生的发展。 课程即学生的求知活动 课程作为公共事件还是私人事件? 课程是社会对教育控制的中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纽曼(Neuman)1994,认为基于方法论的区别,存 在三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研究:实症主义、解释性 社会科学与批判性社会科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课程思想源远流长, 但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 来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1918年,美国著名 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这是 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 与查特斯的贡献。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20世 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在西方,教由两个意义相近的“TEACHING”和 “INSTRUCTION”表示的,“学”“LEARNING”,教育 学家史密斯说:“教学这个词自古以来就同学习结下不解 之缘。”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课程定义
1、“课程”源于拉丁文“跑道”(currere),意思是 跑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里程碑
拉尔夫.泰勒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 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 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 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泰勒被誉为 “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其博士导师心理学家 贾德与桑代克继承并发展了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 始人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路线,倡导行为科学 的研究方法,确立了“行为-联结主义的学习观” 美国由此兴起“教育测验运动”,他们的研究为 “原理”奠定了心理学与方法论基础。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当时的孔颖 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 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 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据考,这是课程一词在 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
在西方,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 年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 出“ CURRICULUM”ຫໍສະໝຸດ Baidu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 统组织”。
教学的含义
教学的词源学分析:在我国,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 已出现了“教”与“学”二字。这两字连接为一体,成为 “教学”最早出现在《书.商书. 蜕 命》“教学半”《学记》 (传说是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 的教学相长就是“教学半”的引申。
课程领域概念重建:“解放兴趣”
概念重构主义者把自博比特、查特斯等人的早期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到“泰勒原理”以及基于 “原理”的种种课程研究观点统称为“传统课程 理论”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深刻批判是“概念重构 主义者”对课程理论的重要贡献
现有的课程实施研究,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 忠实取向还是占主流(张华1999)。素尔蒂斯 (Soltis,J.)指出,教育研究需要以下类型的研究:1、 实证研究即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因果关系; 2、解释研究即运用日常语言哲学、现象学以及解 释学等方法3、规范的研究即奠定选择学科内容、 教学程序和教学实践的伦理基础4、意识形态批判 即去掉教育观念的神秘性,只揭示它们与社会权 力结构的联系。作为课程研究应采用多种研究方 法,以便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获得不同的答案。
实践性课开发理论:施瓦布贡献
施瓦布(1909-1988)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 生物学家。他曾是泰勒的学生,受过“泰勒原理” 的训练。而且他与布鲁纳并驾齐驱地领导了结构 课程改革运动,被认为是仅次于布鲁纳的第二号 旗手。
学科结构运动进行了10年,但并未取得预期结果, 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教育界对这次课程改革 已怨声载道,耗费巨资开发出的“新课程”被纷 纷废止。于是施开始反思“泰勒原理”与影响课 程实施效果的因素。总之,他的开发理论本质是 追求“实践兴趣”。
泰勒原理
“原理”的实践基础:“八年研究”的直接起因是 20世纪30年代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 造成了许多严重的教育问题,对课程提出了严峻 的挑战。当时很多学生找不着工作,对当时高中 的课程兴趣极微,认为课程内容毫无意义。当时 的“进步教育协会”承担了这个两难任务,组织 了“学校和学院关系协调委员会”,展开了旨在 改革课程体制(由每一所学校自行设计课程以满 足学生需要)的长达8年(1934-1942)的实验研究。 泰勒是这项研究的评价组主任。为了使每一所学 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他提出了开发的一般 程序和原理。
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运动产生的背景: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 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轰动美国朝野,被认为是 科技领域的“珍珠港事件”。
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美国政府拨 巨款用于推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召集了约35位科学家、学 者和教育家在马萨诸塞的伍兹霍尔集会,议题是 如何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会议主席布鲁 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1960年出 版)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 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 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会后运动在全 国展开。
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
“技术兴趣”也称“技术理性”,是通过合规律 (规则)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 趣,它主导现代科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原理” 力图控制开发过程,使其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 化的过程,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程序。 泰勒整合了博比特、查特斯等先辈们关于科学化 课程开发研究的早期成果,充分吸取了他那个时 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从而把科学化课程开发 理论推向了顶峰。忽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与创 造性,为何说“课程领域幸运,因为有泰勒;课 程领域悲哀,因为泰勒难以超越。但理论和实践 终究会走出“泰勒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