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合集下载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
临床上肝脏受损,心脏疾病。
肝脏酶谱
3、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γ-谷氨酰基移换 酶):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在肝脏 中,主要存在于肝毛细胆管,肝细胞的细胞 膜上也有分布。血浆半衰期为3~7天
凡是能影响到肝细胞或肝毛细胆管的疾病, GGT均升高
肝脏酶谱
4、胆碱酯酶 – CHE :体内胆碱酯酶分两 种。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
肝脏酶谱、蛋白、 胆色素、凝血因子
肝脏酶谱
1、谷丙转氨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浆中半衰期37~57小时。主要存 在各 种组织细胞胞浆中,肝细胞含量最高。红 细胞中ALT比血浆中含量高7倍,故标本溶 血影响结果。
临床意义:代表肝细胞受损。
肝脏酶谱
2、谷草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 :AST广泛分布于人体 各组织,为细胞内酶,主要分布于细 胞质和线粒体基质中 。
4、凝血活酶时间-APTT:本实验是内 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 试验。
肝脏酶谱
6、胆汁酸-TBA:血清胆汁酸水平是 反映肝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
临床意义:胆汁酸能反映肝脏的摄取、 合成及排泌功能 。
二、蛋白
1、血清(血浆)总蛋白-TP 临床意义:⑴血清TP增高:
⑵血清TP降低:
二、蛋白
2、白蛋白-Alb: 临床意义:⑴白蛋白增高:
⑵白蛋白降低
三、胆色素
总胆红质-TBIL 直接胆红质-DBIL
四、凝血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本实验可反映血浆中凝血 酶原时间、因子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 是外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2、纤维蛋白原-FIB :FIB除参与止血、凝血过程 外,还通过与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 而介导血小板的聚集。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重点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重点
a) AL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 , 按含量多少顺序为肝脏 , 肾脏 , 心脏 ,骨骼肌 等 。肝细胞中AL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 , 只有少量在线粒体中
b) 由于肝细胞中ALT 活性约比血清高2850倍,故有1%的肝细胞损伤 , 就足以使 血液中ALT 活性升高1倍以上
c) AST在很多组织的含量都很多 , 特别是心脏 , 肝脏 , 骨骼肌与肾脏 。肝细胞 中AST有两种同工酶: 胞质AST(c-AST)存在于细胞浆中 , 占60% ,线粒体-
③ 轻型无黄疸肝炎常常只有一过型ALT升高 , 很快恢复正常 √ 酶胆分离现象: 急性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早期 ,ALT明显增高 , 随
病情恶化 , 大量肝细胞坏死致使血中ALT活性下降 ,甚至在正常范围 内 , 与此同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 , 呈现酶胆分离现象; 此为重症肝 炎临终期的表现 , 预后极差
• 参考范围: 成人 40-150 U/L
ALP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高:a 、新生儿、儿童、青少年骨骼生长期比成
人高 , 1-5岁时有一个高峰 ,为成人的2-4倍 , 10- 18岁时出 现第二个高峰为成人的4-5倍;b 、妊娠3个月时胎盘即可产 生ALP ,9个月达高峰 ,可为同龄妇女的3-4倍 ,分娩后一个 月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黄疸 的类型:
黄疸类型
血清
总 总<25.7 (差) 直<13.7 浅黄 正 常 (--) 黄褐
溶血 肝细胞 阻塞
明显
轻或
深 (++) (--) 正常
正常
!
轻或 明显 正常
深 (+) (+) 稍浅或 正常
深 (--) (+) 浅至白 陶土色
胆汁酸(TBA)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在临床化学的领域,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

肝脏是人体的一座“化工厂”,负责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胆囊则像一个小仓库,储存胆汁,帮助我们消化脂肪。

今天我们就聊聊如何通过实验室检查来了解这些器官的健康状况。

首先,得先说说肝功能检测。

肝功能是判断肝脏健康的“晴雨表”。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通过一系列血液检测来评估肝脏的状态。

比如,转氨酶,这可是检测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

ALT(丙氨酸转氨酶)和AST(天冬氨酸转氨酶)是两个关键的酶。

ALT主要存在于肝脏,AST则在心脏、肝脏和肌肉中都有。

要是这两个指标偏高,那肝脏可能正在“发火”,比如肝炎、脂肪肝等等。

接下来,就是胆红素的检测。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物质,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如果胆红素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和眼白发黄,俗称“黄疸”。

总的来说,胆红素分为直接和间接。

直接胆红素升高,往往意味着肝脏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而间接胆红素升高,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

这就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然后,我们还得关注凝血功能。

肝脏是合成许多凝血因子的地方。

若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就会减少,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和INR(国际标准化比率)。

这些检测能帮助我们了解肝脏的合成功能是否正常。

再说说肝炎病毒的检测。

肝炎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中甲型、乙型、丙型肝炎尤为常见。

通过血液检测,可以查找这些病毒的抗体或抗原。

这对早期发现肝炎、进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

特别是乙型肝炎,它的潜伏期长,很多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

所以,定期筛查很有必要。

接下来,我们就转向胆道的检查。

胆道的健康对消化系统也非常重要。

我们通常会用超声波来观察胆囊、胆管的形态和功能。

胆石症是一个常见的胆道问题,超声波能很清楚地显示出胆囊中的结石情况。

如果胆石较大,可能会导致胆囊炎,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此外,胆汁酸的检测也是很有意思的。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血清酶的生理变异
1 性别 2 年龄 如 ALP 新生儿略高,1-5岁增至成人2-3倍,然后 逐渐下降,10岁左右又明显升高,达到成人3-5倍。 3 运动 4 进食 可引起多种酶升高,如CK、AST 多数不受影响
5 妊娠与分娩
6 其他:体重、身高、体位等
血清酶的检测方法及干扰因素
• 溶血 RBC含有许多酶,注意避免 • 抗凝剂 • 标本储存 • 试剂和方法 • 其他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肝脏的生理功能
1.代谢功能:三大物质(糖、蛋白质和脂类)的同化、储存和异化;核酸代谢、 维生素的活化和储藏;激素的灭活及排泄;胆红素、胆酸的生成;铁、铜等 金属的代谢 2.排泄功能:对胆红素和某些染料的排泄 3.解毒功能:生物转化功能(同化、异化) 4.物质合成功能: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 灭活清除

②AST和ALT中度升高(100~500u/L)↑↑ 临床常用酶检查 a.病因与明显升高者相同,但病情较前轻。 b.慢活肝,严重胆道梗阻,胆道内压上升引起的肝C损伤 c.限局性肝病,原发、继发性肝病、如肝脓肿,局部性肝坏死 d.肝硬化进展期与活动期,AST>ALT,晚期升高不明显。 e.脂肪肝、洒精肝,可显轻、中度↑ ③ALT与AST轻度升高(<100u/L)↑ 轻微肝损伤的指征,各种轻型肝炎、物理、化学、药物、 营养因素等。 2.心脏疾病 ① 心梗 主要AST升高,与梗塞程度,面积成正比,阳性率100% ② 心衰 AST轻度↑,若淤血、水肿、缺血等影响肝脏时,ALT 亦可↑。 ③其它心脏疾病:心肌炎,AST↑; 3.骨骼肌疾病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挤压综合征,AST↑, 超过500u/L,升高主要是AST,骨骼肌AST是ALT20倍之多,且AST 先入细胞间隙,再入淋巴液,后入血,故血清酶升高时相较为缓 慢。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也能使AST↑。

肝胆疾病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ppt文档

肝胆疾病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ppt文档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 ▪ 正常成人每天可生成250-300mg胆红素。 ▪ 其来源有:
①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由血红蛋白分子中的 辅基--血红素,在肝、脾和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 内降解而产生胆红素,约占人体胆红素 总量的80%,称主流胆红素;
②无效红细胞生成:即在造血过程中,骨髓内作 为造血原料的血红蛋白或血红素,在未成为成熟 红细胞成分之前有少量分解而形成;
(2) 转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 进行。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的催化下,胆红素迅速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ic acid,UDPGA)反 应,通过其丙酸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极性较 强的水溶性结合物——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单酯和 双酯,此即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双酯是主要 产物,约占95%。这种转化既有利于胆红素随胆 汁排泄,又限制其通过生物膜而起到 解毒作用。
▪ 清蛋白分子中存在两个可以和胆红素结合的位点, 一般情况下,胆红素与清蛋白分子中的第一位点 结合,分子比为1:1;当胆红素浓度增大时,则 第二位点发生结合,但这种结合的紧密度不及前 者,很容易被某些有机阴离子如磺胺类、脂肪酸、 胆汁酸、水杨酸等从清蛋白分子中置换出来,增 加其透入细胞的可能性,因此,临床发生高胆红 素血症时,这些药物应慎用。
并可氧化为尿胆素,成为尿的主要色素。
正常人每天排出约0.85~6.8μmol,

图9-1。
(二)胆红素代谢紊乱与黄疸
1.黄疸的定义与分类 ▪ 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量不超过17.2μmol/L
(1.0mg/100ml),其中4/5是未结合胆红素,其 余是结合胆红素。 ▪ 凡能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 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等因素均 可使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高胆红 素血症。

临床化学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

临床化学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考纲要求》1.肝胆生化(1)肝脏的代谢熟练掌握(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熟练掌握(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熟练掌握(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熟练掌握2.肝胆疾病的检查(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3)肝纤维化标志物(Ⅲ、Ⅳ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熟悉(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掌握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生物转化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

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一、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1)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肝胆疾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肝癌等。

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化学实验室检查作为诊断肝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提供有关肝脏和胆囊功能、代谢状态以及病理变化的重要信息。

一、肝功能检查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ALT 和 AST 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

AL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而 AST 则在肝细胞线粒体和胞浆中均有分布。

当肝细胞受损时,ALT 和 AST 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酶活性升高。

一般来说,ALT 对肝脏疾病的诊断特异性较高,而 AST 升高还可见于心肌梗死、肌肉疾病等。

2、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ALP 主要来源于肝脏、骨骼和肠道。

在肝胆疾病中,胆汁排泄障碍可导致血清 ALP 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肝外胆管梗阻等。

GGT 主要分布于肝脏的毛细胆管上皮细胞和胆管系统,在肝胆疾病时,其活性也会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肝病和肝外胆管梗阻。

3、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

胆红素代谢异常是肝胆疾病的常见表现。

肝细胞性黄疸时,TBIL、DBIL 和 IBIL 均升高;胆汁淤积性黄疸时,以 DBIL 升高为主;溶血性黄疸则以 IBIL 升高为主。

4、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ALB 由肝脏合成,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当肝脏受损时,ALB 合成减少,血清 ALB 水平降低。

GLB 升高常见于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A/G 比值(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降低或倒置,提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二、胆汁酸代谢检查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脂肪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细胞损伤等。

胆汁酸的测定对于早期诊断肝胆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3-1-8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3-1-8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3-1-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标本必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结果降低。

其原因是().A.胆红素分解B.形成δ胆红素C.胆红素分子构型改变D.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E.直接胆红素转变成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标本必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结果降低。

其原因是胆红素分子构型改变。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其关键原因是().A.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B.有分子内氢键故不溶于水C.与白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D.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故不溶于水E.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故不溶于水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其关键原因是有分子内氢键故不溶于水。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实验是().A.血清一分钟胆红素测定B.血清γ-GTC.血清总胆固醇测定D.血清AST及其同工酶E.血清总胆红素测定除C外,其余实验均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

(旅游英语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下列哪一种血清酶活性增高最明显()A.碱性磷酸酶B.肌酸激酶C.淀粉酶D.γ-谷氨酰基转氨酶E.脂肪酶碱性磷酸酶(ALP)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活性可明显增高,妊娠3个月时胎盘即可产生ALP,9个月达高峰,可为同龄妇女的3~4倍,分娩后1个月左右即恢复正常。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阻塞性黄疸的原因是()A.肝细胞阻塞B.大量红细胞破坏C.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大D.肝内外胆道阻塞E.肝动脉阻塞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胆汁排泄通道受阻,致使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为金黄色物质,大量的胆红素扩散进入组织,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肝脏在脂类代谢中所特有的作用是()A.将糖转变为脂肪B.由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C.生成酮体D.合成磷脂E.改变脂肪酸的长度和饱和度肝是体内胆固醇的重要排泄器官。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肝胆胰脾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由于其病情严重,对于医生来说,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一、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分析在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中,临床症状起着关键的作用。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例如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并结合其他体征进行分析。

例如,黄疸可能是肝胆胰疾病中的一个重要表现,而脾疾病常常伴随贫血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和MRI等,是诊断肝胆胰脾疾病的重要手段。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相关脏器的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帮助医生确定疾病性质和范围。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肝胆胰脾疾病诊断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肝功能异常、胆固醇升高等。

并且,通过检查病原体的特异性标志物,例如检测乙肝病毒、胰腺酶水平等,还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认具体的疾病。

二、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早期、轻度的肝胆胰脾疾病,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例如,在治疗肝炎时,医生常常会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以抑制病原体的复制。

而对于一些胆囊结石等胆道疾病,可以通过使用溶石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调节肝功能、促进胰脏分泌等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外科手术一些严重的肝胆胰脾疾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例如,胆囊疾病中胆囊结石较大或梗阻造成的疼痛等问题,可能需要通过胆囊切除手术来解决。

而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进行切除手术,或者辅助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以提高治愈率。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肝胆胰脾疾病的方法。

通过应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杀伤,可以抑制其增长和转移。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4. 中医治疗中医在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1-2-10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1-2-10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1-2-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酶-胆分离"现象常见于().A.急性心肌梗死B.恶性贫血C.急性重症肝炎D.新生儿溶血E.胆结石急性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的肝细胞坏死,血转氨酶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称为"酶-胆分离"现象。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所谓直接胆红素是指().A.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B.与葡萄糖酸结合的胆红素C.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D.用加速剂催化后发生重氮反应的胆红素E.与肝细胞内Y或Z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血清ALT升高B.AC比值降低C.生物转化作用加强D.血清总胆红素升高E.胆汁酸合成障碍生物转化作用主要在肝脏,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生物转化作用减弱. (辽宁11选5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微粒体中使血红素氧化成胆绿素的酶是().A.血红素加单氧酶B.胆绿素还原酶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D.细胞色素氧化酶E.过氧化物酶血红素加单氧酶氧化血红素形成胆绿素。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A.微粒体B.线粒体C.滑面内质网D.细胞核E.溶酶体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滑面内质网。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A.心脏B.肝脏C.肾脏D.胰腺E.胃肠道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不断代谢,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代谢终末产物并有外界进入的异物。

这些内生及外来物质主要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A.使生物活性物灭活B.使药物失活C.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D.使毒物毒性降低E.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甘氨胆酸B.牛磺胆酸C.石胆酸D.牛磺鹅脱氧胆酸E.甘氨鹅脱氧胆酸次级胆汁酸的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游离胆红素 还原
胆素
氧化
胆素原
﹡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d -尿胆素原 ﹡胆 素:i -尿胆素,粪胆素, d -尿胆素
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胆素原肠肝循环的概念
肠道中有少量的胆素原可被肠粘膜细胞重吸 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 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胆素原肠肝循环的过程
血红素加单氧酶 胆绿素还原酶
原理:免疫比浊法
PAB + 相应的抗 PA抗体
复合物 (形成一定浊度)
参考值:成人 280-360 mg/L
PAB的临床意义
急性肝炎:PAB无下降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 PAB平均下降 >50%
慢性肝炎的监测PAB PAB持续 PAB PAB持续
肝硬化 预后较好 预后较差
肝移植病人的监测:反映移植肝的合成功能
γ-G
0.09-0.18
(醋酸纤维膜电泳法)
临床意义:
肝受损时,Α、α1-G、α2-G、β-G 均 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统致γ-G
1)肝炎 急性(轻症)无变化 加重时,Α、α1-G、α2-G、β-G 均 γ-G
2)肝硬化 Α、α1-G、α2-G、 β-G 均 γ-G
3)肝癌 Α α1-G、α2-G、γ-G
(2)慢性肝炎和脂肪肝:轻度上升(100200U)或正常
(3)肝硬化、肝癌:轻度上升(100-200U) 或正常
(二)碱性磷酸酶(ALP)
ALP是一种磷酸酯水解酶 (1)参考值:
成人 40 ~ 110 U/L 儿童 < 250 U/L
(2)意义:
A)ALP分布:肝、骨、肠等,主要在肝 B)ALP分布在肝细胞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的微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肝胆疾病。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和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肝胆疾病。

肝胆疾病是指影响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石症等。

这些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非常重要。

在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指标包括血清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和胆道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炎症、感染等问题。

以ALT和AST为例,它们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

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会释放ALT和AST进入血液中。

因此,如果ALT和AST水平升高,就可能意味着肝脏受到了损伤或炎症。

而TBIL则是反映胆道排泄功能的指标,当胆道阻塞或炎症时,TBIL 水平会升高。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实验室检查也可以用于诊断肝胆疾病。

例如,病毒学检查可以检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的存在;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免疫系统的反应情况;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结构和形态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例如,对于患有肝炎的患者,需要进行病毒学检查以确定病毒类型;对于患有肝癌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肝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实验室检查方案,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和发展,不断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23页
临床意义:
1.肝胆疾病①胆管阻塞, 如胰头癌、胆道结石 时ALP显著增高,且与阻塞程度成正比。② 肝脏占位性病変,如肝癌、肝脓肿。③急、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2. 骨骼疾病: 骨折, 骨质破坏,骨肿瘤,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24页
3.血清 r-谷氨酰转移酶(r-GT or GGT) •参考值: < 50U/ L •GGT 存在于肝脏, 肾脏和胰腺中 •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一侧 •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25页
临床意义
1.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 r-GT显著升高,可达参考 值上限10倍之上,阳性率高达95%,且r-GT活性 与肿瘤大小及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
2.胆汁淤积性黄疸 r-GT显著升高,且增高程度与 黄疸轻重成正比。
•3.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急性肝炎中等度增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 r-GT正常。若连续增高提醒病 変活动或病情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5页
临床意义
1.急性肝脏损伤: 蛋白指标多为正常 TP及G不高,A不低, A/G正常。
急性重症肝炎, TP正常,而G增高,常提醒 肝脏有损伤。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6页
•2.慢性肝脏损伤: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A 降低,
G 增高 , A/G比值降低严重时倒置 。
•当A<25g/L,易产生腹水。
•5.急性心肌梗死: AST显著升高, 与心肌坏死 程度呈正相关
•6. 其它
•胆汁郁积,皮肌炎等AST,ALT轻度升高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22页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ALP) •参考值: 连续监测法(37℃): •成人 40-110U/ L, 儿童<350U/ L •ALP主要分别在肝脏和骨骼中, •血清中ALP主要起源于肝脏和骨骼 •胆道疾病时血中ALP升高

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总蛋白升高同时有球蛋白升高
临床意义
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 血液浓缩
总蛋白及清蛋白减少
肝细胞损害、营养不良、消耗过多、血清水分过多
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慢性肝脏疾病、M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炎症
临床意义
球蛋白减少 生理性、免疫功能抑制、先天性低 -球蛋 白血症
A/G比值 肝功能受损、M蛋白血症
尿液检查
结合型 (DBIL)
非结合型 结合型 / (IBIL) 总胆红素
尿胆原 尿胆红素
正常人 < 6.8 1.7-10.2 0.2-0.4 正常 阴性
溶血性 轻度增高 明显增高 <0.2 明显 阴性
黄疸
增高
肝细胞 中度增高 中度增高 0.2-0.5 正常或 阳性
性黄疸
轻度增高
梗阻性 明显增高 轻度增高 >0.5 减低或 强
(二)α1抗胰蛋白酶(AAT) 具有较强的蛋白酶抑 制活力,能对抗以丝氨酸为活动中心的蛋白酶,胰蛋 白酶、胰凝乳酶、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纤溶 酶及凝血酶等。 (三)铜蓝蛋白 辅助Wilson病的诊断。
(四)血清蛋白电泳
参考值: (醋酸纤维膜法) (+) Alb 1 2 (-)
62-71 3-4 6-10 7-11 9-18 (%)
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肝脏疾病:早期无异常。随病情加重,电泳图可改 变, 增加
M蛋白血症: 区、β区或 β区与 区间 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 α2及β球蛋白↑, 结缔组织病 球蛋白↑
(五)血清前白蛋白
(prealbumin,PAB)
由肝细胞合成,电泳时出现在Alb之前,半寿期约2 天
降低:低蛋白饮食,贫血
三 胆红素代谢检测P358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题及答案1、单选梗阻性黄疸尿中的胆红素是()A.游离胆红素B.葡萄糖醛酸胆红素C.结合胆红素D.胆红素-Y蛋白E.胆红素-Z蛋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梗阻(江南博哥)性黄疸时,由于胆汁通道受阻,致使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造成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大量增加,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

2、单选患者女性,有偏食习惯,因高热、头晕、嗜睡、月经血量过多就诊。

实验室检查:WBC15.7×109/L,RBC3.0×1012/L,Hb85g/L,PLT87×109/L,ESR27mm/h,Ret0.07,血涂片显示明显核左移现象,可见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及点彩红细胞。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D.肝硬化E.急性胰腺炎正确答案:C3、单选有关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A.可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清除能力B.各种肝胆疾病患者,血中总胆汁酸浓度升高C.血清CA/CDCA比值可以为胆道阻塞性病变与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D.在回肠切除,炎症等小肠疾病时,血清胆汁酸水平降低E.血清胆汁酸水平测定,用于高脂血症的分型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高脂血症的代谢紊乱必然涉及胆汁酸代谢异常,与高脂血症分型无关。

4、单选肝脏的激素和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不包括()A.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B.灭活后的产物大部分随胆汁排泄C.肝硬化出现的肝掌是由于雌激素灭活降低所致D.肝脏可储存维生素E.维生素D在肝脏羟化为25羟维生素D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灭活后的产物大部分随尿液排泄。

5、单选有关胆汁酸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A.初级胆汁酸在肝脏合成B.次级胆汁酸在小肠合成C.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称为结合型胆汁酸D.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牛磺酸结合物为主E.人胆汁中几乎不含游离型胆汁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甘氨酸结合物为主。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 + UDP (80 % ~ 90%)
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
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的结构
*
C10
3)排泄
*
结合胆红素通过毛细胆管膜上的主动转运载体,从肝细胞毛细胆管排泄入胆汁中,再随胆汁排入肠道。
01
转运形式:逆浓度梯度的能量依赖的主动转运过程。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筛选的原则。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第一节 肝脏主要生化功能及其代谢紊乱
肝脏解剖结构特点
血管丰富—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血供,且有肝 静脉和胆道系统排泄
2. 微细结构 3.化学组成---含众多酶系
物质的转运基础---大量微绒毛 物质交换的基础---较高通透性 能量保证的基础---线粒体丰富 物质代谢的基础---亚细胞结构丰富
肝是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保障
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肝内主要进行那些糖代谢途径 糖异生 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酵解途径 糖的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二)糖代谢异常
糖代谢异常
*
01
02
03
(三)脂类代谢异常
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合成及酯化; 酮体的生成; 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 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合成 (VLDL、HDL、apo CⅡ); 脂蛋白的降解 (LDL)
肝内运输
胆红素摄取的 有效性取决于
肝细胞膜上特异的载体蛋白
肝细胞内Y蛋白和Z蛋白两种受体蛋白
以“胆红素-Y蛋白”(胆红素-Z蛋白) 形式送至内质网。 这是一个耗能的可逆的过程。
部位:滑面内网质

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Ⅱ、Ⅲ区带,不同区带血供有区别; 肝血窦的解剖特点
常见肝病的血清酶学检查
肝细胞损伤:转氨酶 合成功能:假性胆碱酯酶 肝脏胆汁淤滞:γ-GT、 ALP 肝纤维化: Ⅲ或Ⅳ型胶原
一、血清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ate Aminotransferase,AST)
五、假性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分为两大类:
真性胆碱酯酶(ACHE) 假性胆碱酯酶(PCHE)
Reference interval
健康成人:4250-12250U/ml ( 37℃ ) 婴儿血清PCHE水平较正常成人偏低
Clinical significance
肝脏疾病 遗传性血清PCHE异常病、营养不良、
Clinical significance
PA是肝损伤的敏感指标: 急性肝炎早期便有↓ 慢活肝、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疸↓
营养不良、慢性感染、肿瘤晚期↓
第三节 胆红素与胆汁酸代 谢检查
胆 红 素 代 谢
一、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可在加速剂的作用下,与重氮 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出现颜色反应, 颜色深浅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总胆红素减去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 红素
Reference interval
结合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0-6.8 mol/L(0-0.4mg/dl)
非结合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1.7-10.2 mol/L(0.1-0.8mg/dl)
Clinical significance
1.肝前性高胆红素血症: 溶血 肌肉损伤
2.肝后性高胆红素血症: 胆道梗阻

肝胆胰外科胰腺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问题解答

肝胆胰外科胰腺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问题解答

肝胆胰外科胰腺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问题解答急性胰腺炎的检查内容有哪些?(1)白细胞计数: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开始下降,持续3~5天。

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

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在发病后12~14h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但尿淀粉酶值受患者尿量的影响。

胰源性腹水和胸水中的淀粉酶值亦明显增高。

(3)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h 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4)C反应蛋白(CRP):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其有助于评估与监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在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

(5)生化检查:暂时性血糖升高常见,可能与胰岛素释放减少和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有关。

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

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患者,多于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

血清AST、LDH 可增加。

暂时性低钙血症(<2mmol/L)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若血钙低于1.5mmol/L以下提示预后不良。

急性胰腺炎时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情况可能是病因或是后果,后者在急性期过后可恢复正常。

(6)影像学检查①腹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症,如内脏穿孔等;"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弥漫性模糊影、腰大肌边缘不清,提示存在腹水;可发现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征。

②腹部B超:应作为常规初筛检查。

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亦可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

肝病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肝病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01
02
重 点 小 结
HBeAg
anti-HBe
窗口期
HBsAg —— 感染标志 单独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 ①可能为窗口期 ②基因变异导致抗原改变,测不出 ③重叠HCV感染(干扰HBsAg合成) Anti-HBs ——唯一的保护抗体 (高滴度有保护性,低滴度可为假阳性) 阳性:恢复期 / 既往感染 / 接种疫苗
ALT(多)
80% AST
20%AST
ALT(少)
评价: ALT敏感性、特异性优于AST 原因 意义: 肝细胞变性:ALT、AST均升高,ALT明显 2. 损伤严重,伤及线粒体:均高, AST明显 3. 肝细胞广泛坏死:一过性升高,后均减低 4. 慢性肝炎仅轻度升高或正常
图.急性病毒性肝炎ALT、AST及BIL的变化
-
-
-
-
-
+
+
+
-
-
痊愈,有免疫力
疫苗接种或曾经感染过,有免疫力
疗效判断、预后判断: HBV-DNA是目前判断乙肝抗病毒药物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HBV-DNA 阳性: 感染标志、HBV病毒复制标志, 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敏感性高, 但须注意假阳性
2.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HCV检测 HCV-RNA:感染、复制标志,传染性强 评价:敏感、可靠,可用于指导治疗 抗体(非保护性)检测 抗HCV-IgM:急性丙肝;持续阳性提示转慢性 抗HCV-IgG:感染标志, 高滴度示复制活跃 评价:不敏感、出现晚、应答低
CHE、凝血酶 释放入血而发挥其生理作用。肝病时,酶活性减低。
3.反映胆汁淤滞的酶:
ALP、GGT(γ-GT) 存在于胆小管的微绒毛上,并随胆汁排入肠腔。胆道阻塞时,从膜上建立下来返流入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一、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2.蛋白质代谢:合成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合成尿素3.脂类代谢: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合成LDL、HDL、LCAT;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酮体4.维生素代谢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直接参与Vit的代谢转化:无活性形式→活性形式。

如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C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5.激素灭活:肝是激素降解的主要部位。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1.概念:机体对内生及外来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即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2.意义: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3.过程: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三)胆汁酸代谢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存在于胆汁中。

1.分类:(1)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内合成,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而成,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2.胆汁酸功能: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1.胆红素代谢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不能被肾小球滤过)肝内代谢: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1)摄取: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两种色素受体蛋白。

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Y、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2)转化:水溶性↑,毒性↓。

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肠内变化:胆红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尿胆原。

在肠管下段接触空气后被氧化成尿胆素,随粪便排出。

一部分胆素原可被肠黏膜重吸收进入门静脉,其中大部分以原形再排入胆管,小部分经体循环随尿排出。

2.黄疸:当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或结合胆红素升高时,可导致黄疸。

根据机制分成三类:(1)溶血性黄疸:来源增多。

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尿胆原升高,尿中胆红素阴性。

(2)阻塞性黄疸:排泄受阻。

血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尿胆原降低,尿胆红素阳性。

(3)肝细胞性黄疸:处理障碍。

血中两种胆红素都升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例题有关生物转化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肝脏进行B.主要在肾脏进行C.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D.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E.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排出[答疑编号700834100101]正确答案:B二、肝胆疾病的检查(一)酶学检查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1.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用于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概况①ALT: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等。

肝细胞中ALT活性约比血清高2850倍,因此即使1%的肝细胞损伤,就足以使血液中ALT活性升高1倍。

②AST: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

肝细胞中60%的AST位于线粒体,40%位于胞质。

AST有两种同工酶:即c-AST、m-AST。

(2)参考值:ALT<40U/L(37℃)(酶速率法)AST<45U/L(37℃)(酶速率法)AST/ALT:1.15左右(3)临床意义:ALT和AST均属于肝细胞内非特异性功能酶,生理情况下血清转氨酶活性很低。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虽不特异,但最敏感。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ALT升高,出现黄疸后ALT急剧升高,至黄疸极期,ALT迅速下降。

②部分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早期ALT升高不明显,长期留于较高水平,持续数月或数年而转为慢性肝炎。

③轻型无黄疸型肝炎常常只有一过性ALT升高,很快恢复正常。

急性肝炎恢复期AST先于ALT恢复正常。

重症肝炎早期,ALT明显增高,随病情恶化,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血中ALT下降,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但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呈现“酶胆分离”现象,预后极差。

在急性肝炎时肝细胞轻度损害,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AST,AST/ALT比值降低;如损害严重,线粒体受到破坏,血清m-AST才升高,故m-AST升高是肝细胞坏死的指征。

2)慢性肝炎和脂肪肝:慢性迁延型肝炎ALT、AST轻度上升,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

当病变累及线粒体时AST升高程度可超过ALT。

慢性活动型肝炎,ALT多数升高至参考值3~5倍以上,且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如伴有肝坏死时ALT 可升高到参考值10倍以上。

脂肪肝,ALT可持续轻度升高并伴有高脂血症。

3)肝硬化: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ALT可轻度增高或正常,失代偿期ALT可持续升高。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ALT活性较高可与黄疸平行,AST升高不及ALT显著。

4)原发性肝癌:ALT可正常或轻中度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肝坏死,预后严重。

5)胆管疾病:胆管梗阻时,ALT中度升高,梗阻缓解后1~2周即可恢复正常。

6)其他疾病:ALT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机体器官有实质性损害时,ALT均可增高。

若ALT单项增高,需要结合病情综合分析。

7)m-AST的意义:m-AST可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

当急性肝炎病变严重累及线粒体时,AST/ALT 比值升高,此时应注意是否发展为慢性肝炎。

肝硬化时可达2.0。

在Reye综合征、妊娠脂肪肝、心肌梗死、做导管肝动脉栓塞术后,m-AST也可升高。

2.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血清中的ALP主要来源于肝脏、骨骼、少部分来自小肠和妊娠期胎盘组织,肾脏也有极少量。

等位基因型分为非组织特异型、胎盘型和肠型。

非组织特异型ALP分布于肝脏、骨骼、肾脏等组织器官。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ALP分为6种同工酶(ALP1~ALP6):ALP1是细胞膜组分和ALP2的复合物;ALP2来自肝脏;ALP3来自骨骼;ALP4来自妊娠期胎盘;ALP5来自小肠;ALP6是IgG和ALP2的复合物。

参考值:成人40~150U/L(37℃)。

(酶动力学法)临床意义:(1)ALP的生理性增高:与年龄、妊娠有关。

(2)肝胆管梗阻的疾患:血清ALP水平可增高。

(3)肝炎或肝硬化时:ALP可轻度增高。

(4)原发或继发肝癌:ALP明显升高。

ALP持续轻度升高应考虑肝有无占位性病变。

(5)骨骼系统病变:血清ALP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6)其他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维生素D血症、肢端肥大症等,血中ALP均升高。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的检测对肝外阻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原发与继发性肝癌具有鉴别意义。

ALP1升高可见于肝外胆管梗阻,如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淤血等并可伴有ALP2的升高。

而肝内胆管梗阻所致胆汁淤积,如原发性肝癌及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则以ALP2的增高为主,ALP1相对减少。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GGT在体内分布较广。

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少量来自肾脏、胰腺。

参考值:男:11~50U/L;女:7~32U/L(酶动力法)临床意义:(1)病毒性肝炎:血清GGT轻度升高。

(2)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血中GGT明显增高,反映肝内占位性病变;还可观察乳腺癌、早期直肠癌、睾丸癌的患者是否有肝转移。

(3)梗阻性黄疸:GGT是胆汁淤积、胆管梗阻最敏感酶。

GGT活性与阻塞的时间和程度相关。

(4)急、慢性酒精性肝炎。

(5)肝硬化:代偿期GGT多正常,失代偿期可升高。

(6)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患者血清GGT均可轻度增高。

(7)某些药物能使血中GGT活性升高,如:抗癫痫药(扑米酮)、镇静药(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能诱导肝微粒体生物转化系统的药物均可致GGT升高。

4.假性胆碱酯酶测定(PCHE):PCHE是一种糖蛋白,由肝脏合成,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

此酶将胆碱酯水解为胆碱和有机酸,临床上即根据其水解产物多少测算出PCHE的活性。

参考值:成人:4250~12 250U/ml(37℃)临床意义:(1)肝脏疾病: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其P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与血清白蛋白平行。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如PCHE持续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肝功能不全时PCHE明显降低。

(2)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时,血清PCHE可略降低。

(3)遗传性血清PCHE异常病、营养不良、有机磷中毒、血清PCHE均降低。

(4)肾脏疾病(排泄障碍)、肥胖、脂肪肝、甲亢和遗传性高PCHE血症者,血清PCHE水平均可升高。

5.5’-核苷酸酶(5’-NT)测定:连续监测法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如肝、胆、肠、脑、心等。

是诊断肝肿瘤及消化道肿瘤非常灵敏的酶学指标,能提高AFP阴性肝癌的检出率。

6.α-L-岩藻糖苷酶(AFU):速率法检测AFU为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肝、脑、肺、白细胞等)细胞溶酶体中。

AFU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物。

7.单胺氧化酶(MAO):一种含铜的酶,分布于肝、肾、胰、心脏等器官,肝中MAO来源于线粒体。

检测方法:比色法、荧光法和生物发光法。

参考值:12~40U/ml临床意义:常用MAO活性测定观察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二)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1.胆红素的分类(1)基于化学反应的分类:直接/间接胆红素。

(2)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①α组分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

血中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MB)增加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②β组分胆红素:即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③γ组分胆红素:即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④δ组分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和白蛋白以共价键结合者,这一部分可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

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δ组分胆红素2.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偶氮反应方法(1)原理:血清胆红素可在加速剂(甲醇、咖啡因)作用下,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出现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2)参考值:成人3.4~17.1μmol/L(3)临床意义:①判断有无黄疸。

②根据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

3.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1)原理:血清与重氮试剂混合后,在规定时间所测定的胆红素,相当于直接胆红素含量,总胆红素减去直接胆红素的值即为间接胆红素。

该方法反应时间不同,结果相差很大。

(2)参考值:直接胆红素:0~6.8μmol/L(0~0.4mg/dL)间接胆红素:1.7~13.2μmol/L(0.1~0.8mg/dL)(3)临床意义:①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可根据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来协助鉴别黄疸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