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1)
藻类
蓝藻水华
水华污染整个江面
水华使渔民损失惨重
赤潮
一、藻类细胞的演化:根据光合色素种类和光合类 型不同,分为3个进化支系:
㈠ ㈡ 从原核蓝藻进化到真核红藻 以叶绿素c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包括甲藻门、 隐藻 门、黄藻门、金藻门、硅藻门和褐藻门。 ㈢ 以叶绿素b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包括裸藻门、 原绿 藻门、绿藻门和轮藻门。 二、藻类植物体的演化:按照由单细胞向群体 和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自由游动到不 游动的规律演化。
三、繁殖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生活史的演化: 繁殖方式沿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的方向演化。有性生殖沿同配 、 异配 、卵配的方向演化。 生活史类型可分为3种类型:(减数分裂发 生时间不同)
㈠ 减数分裂在合子萌发时发生,生活史中只有1 种植物体----单倍体。合子是生活史中唯一的二倍 体阶段。 ㈡ 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囊内配子形成时,生活史 中只有1种植物体----二倍体,配子是唯一的单倍 体阶段。
1 共同特征: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独立生活的自养 原植体植物。生殖器官多数为单细胞(多细胞种类,每 个细胞都参加生殖,外围无不孕细胞层)。 2 分布:分布在水体或潮湿的环境中。对环境条件 要求不高,适应环境能力强。 3 分类依据:根据形态,细胞核的结构和细胞壁的成 分,载色体的结构和所含色素的种类,贮存营养物质的类 别,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生殖方式和 生活史类型。
二蓝藻门的代表植物:蓝藻门分为3个目:
色球藻目、管孢藻目和颤藻目。 ㈠色球藻类:(色球藻目)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
细胞外有个体胶鞘,群体外还有群体胶鞘。单细胞为 球形,群体的细胞为半球形或四分体形。生活在水体 中、湿地、树干或滴水的岩石上。(亚气生)
海大浮游生物考试大题
一、绪论1、何谓藻类,藻类包括哪些类群?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包括哪些类群:细菌、藻类、粘菌、真菌、地衣。
2、藻类的色素组成特点是什么?1)叶绿素:所有藻类都具有叶绿素a;绿藻、裸藻具叶绿素b;甲藻、隐藻、黄藻、金藻、硅藻、褐藻具叶绿素C。
2)β-胡萝卜素:是所有藻类都具有。
3)叶黄素:种类相当多,如金藻、黄藻门含叶黄素,呈黄色。
4)藻胆素: 藻蓝素;蓝藻呈蓝绿色;藻红素:蓝藻门有藻红素呈红色。
5)褐藻素:海带因有褐藻素故成褐色。
3、试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为鱼类的直接或间接饵料2)初级生产者,制造有机物,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3)固氮作用:1.7亿吨/年4)人类食品:螺旋藻、紫菜、海带、浒苔5)地质指标6)污染的指示生物,判断水体的水质7)净化水体8)利用藻类发电9)工业原料;医学上10)作为转基因载体二、硅藻门1、硅藻门有何特征?试叙述其细胞壁结构特征:a、硅藻门的细胞壁无色透明,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
b、有些种类细胞壁上具有纵沟。
c、有些种类还具有节间带。
d、硅藻细胞表面有向外伸展的多种多样的突物,有突起、刺、毛、胶质线等。
细胞壁结构:硅藻细胞壁由于高度硅质化而成为坚硬的壳体,像一个盒子。
套在外面的较大的,为上壳,相当于盒盖;套在里面较小的,为下壳,相当于盒底。
上下壳并非紧密相连,而是相互套合。
上壳和下壳都不是整块的,皆有壳面和相连带两部分组成。
壳面平或略呈凹凸状,壳面向相连带转弯部分叫壳套;与壳套相连,和壳面垂直的部分,叫相连带;上壳相连带和下壳相连带相连接的部分叫连接带。
2、说明硅藻个纲各目的特征和常见种类。
3、硅藻有何价值?1)、硅藻一年四季都能形成优势种群,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海洋牧草,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在贝类的饵料中,硅藻占首要地位;对虾的幼体也以硅藻为主要摄食对象。
毛虾的全年食物中,硅藻占54%,其它沙丁鱼等幼鱼也以硅藻为主要食物。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基本介绍藻类是原⽣⽣物界⼀类真核⽣物(有些也为原核⽣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主要⽔⽣,⽆维管束,能进⾏光合作⽤。
体型⼤⼩各异,⼩⾄长1微⽶的单细胞的鞭⽑藻,⼤⾄长达60公尺的⼤型褐藻。
⼀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植物或植物样⽣物,但藻类并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
这点与苔藓植物相同。
在中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些⽔⽣⾼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鱼藻、⿊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
与此相反,⼈们往往将⼀些⽔中或潮湿的地⾯和墙壁上个体较⼩,粘滑的绿⾊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主要是藻类。
藻类植物并不是⼀个纯⼀的类群,各分类系统对它的分门也不尽⼀致,⼀般分为蓝藻门、眼⾍藻门、⾦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
⼆、常见藻类介绍及图谱2.1 蓝藻门蓝藻门是⼀门藻类植物,能进⾏光合作⽤放氧的原核⽣物。
也有⼈把蓝藻划为⽣物的⼀界-蓝菌界。
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
具核质,⽆核膜;⾊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素、类胡萝⼘素等光合⾊素,但⽆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
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蓝藻有极⼤的适应性,分布很⼴。
(1)微囊藻微囊藻是淡⽔中常见的⼀个蓝菌的属,其中包含会造成有害藻华的铜绿微囊藻,其毒素会导致肝脏、胆囊病变。
微囊藻的特征是⼩型的细胞且没有鞘的包覆。
细胞常聚集成⼤⾄⾁眼可见的群落,本为圆形,但随细胞数增多会逐渐出现孔洞并变不规则。
其原⽣质体的颜⾊为浅蓝绿⾊,但充满⽓体的囊泡常会呈暗⾊,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来鉴别微囊藻的特征之⼀。
(2)⾊球藻⾊球藻藻体多数为2、4、6或更多⼀些细胞组成的群体,少数为单细胞。
单细胞时细胞球形,群体中的细胞为半球形或四分之⼀圆形。
06水生生物学问答题(1)
1、试述蓝藻、硅藻和绿藻的主要色素成份和同化产物,它们各有何特点?比较硅藻、蓝藻和绿藻的色素成份及其藻体的颜色。
蓝藻:叶绿素α、β-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蓝素。
特征色素是藻蓝素,藻体为蓝绿色。
硅藻:叶绿素a,c, β- 胡萝卜素,叶黄素。
特征色素是β- 胡萝卜素,叶黄素,藻体为黄褐色。
绿藻:叶绿素a、b ,a和b-胡萝卜素,叶黄素。
特征色素是叶绿素b,藻体为鲜绿色。
2、试述浮游生活藻类各门的色素成份和藻体的颜色。
硅藻:叶绿素a,c, β- 胡萝卜素,叶黄素。
特征色素是β- 胡萝卜素,叶黄素,藻体为黄褐色。
(2)蓝藻:叶绿素α、β-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蓝素。
特征色素是藻蓝素,藻体为蓝绿色。
(1)金藻门:叶绿素a,c, β- 胡萝卜素,金藻素(副色素)。
特征色素是金藻素(副色素),藻体为金黄褐色。
(1)黄藻门:叶绿素a,c, β- 胡萝卜素,叶黄素。
特征色素是β- 胡萝卜素,叶黄素,藻体为黄绿色和黄褐色。
(1)甲藻门:叶绿素a,c, β- 胡萝卜素,叶黄素。
特征色素是β- 胡萝卜素,叶黄素,藻体为黄绿色、黄褐色和红褐色。
(1)裸藻门:叶绿素a、b ,β-胡萝卜素,叶黄素。
特征色素是叶绿素b,藻体为鲜绿色。
(1)隐藻门:叶绿素α、c,β-胡萝卜素,藻蓝素。
蓝绿色,黄褐色,黄绿色。
(1)绿藻:叶绿素a、b ,a和β-胡萝卜素,叶黄素。
特征色素是叶绿素b,藻体为鲜绿色。
(2)3、写出轮虫分类系统(到目),并总结轮虫的主要分类依据。
4、试述硅藻门到目的分类系统,其主要分类依据是什么?5、试述硅藻细胞壁结构特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硅藻细胞壁由上下壳套合而成。
(2)上壳:上壳面,上壳套,上壳环(相连带)。
下壳:下壳面,下壳套,下壳环(相连带)壳面花纹:(1)排列:左右对称和辐射对称。
类型:点纹,线纹,孔纹和肋纹。
壳缝:中央节和端节。
(1)假壳缝:无中央节,具端节短壳缝:壳缝为管状,位于龙骨突上,具龙骨点。
间生带:壳套与相连带之间再插入的相连带。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1)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1)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摘要】本⽂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先是介绍裸藻形态构造,其中详细介绍裸藻的运动⽅式、细胞形状、细胞表质、囊壳、鞭⽑、⾊素体及其形状、眼点、贮存物质及其形状;然后介绍裸藻的繁殖⽅式、⽣殖过程和繁殖特征;接着是介绍裸藻的⽣物学分类,详细介绍仅有的裸藻⽬下的裸藻科、柄裸藻科、变胞藻科和袋鞭藻科,分别介绍各个属(裸藻属、扁裸藻属、囊裸藻属等)的形态特征;最后是介绍裸藻的⽣态分布情况,说明裸藻在渔业⽣产上和⽣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意义。
【关键词】裸藻特征种类裸藻门是浮游藻类的⼀种,于此同类的还有蓝藻门、硅藻门、⾦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绿藻门七个藻种类,⽽浮游藻类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同时也是⽔域中初级⽣产者,是⽔体⽣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体环境。
本⽂重点对裸藻门的形态结构、⽣殖特征和主要种类进⾏详细归纳和介绍。
另外裸藻在渔业⽣产中是饵料,其次也是肥⽔的标志,⼤量迅速繁殖形成⽔华,裸藻可以作为环境污染检测的标志,还有裸藻对⽔质有⼀定的净化作⽤,在污⽔处理中可发挥重要作⽤。
综上所述,加强对裸藻的研究学习,有⾮常的必要和意义。
1裸藻门Euglenophyta 的主要特征1.1裸藻的形态构造特征裸藻⼜称眼⾍藻,具有鞭⽑,属于鞭⽑藻类。
裸藻⼤多数为单细胞藻类,依靠鞭⽑能够运动,极少数的种类具有胶质柄,营固着⽣活。
裸藻门细胞形态结构图 11.1.1裸藻细胞形态裸藻细胞形态多样,有呈纺锤形、圆柱形、圆形、卵形、球形、椭圆形、卵圆形等形状。
细胞裸露,没有细胞壁,但是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有的种类的表质⽐较硬,所以细胞保持⼀定的形态,然⽽表质叫柔软的种类,细胞能够变形(见图1)。
1.1.2裸藻细胞表质表质表⾯多样,不同藻种的表质不同,有纵⾏、螺旋⾏的线纹、肋纹、点纹或光滑。
1.1.3裸藻细胞囊壳裸藻的部分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呈现不同的颜⾊,有点光滑,有点据各种纹饰。
藻类知识点总结
藻类知识点总结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原生生物,以光合作用为能源,通常生长在水中。
由于其微小且难以观察,很多人并不了解藻类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藻类的知识点,包括藻类的分类、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生态功能、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内容。
一、藻类的分类藻类是一类原生生物,按其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可以分为原始藻门(Primitive Algae)和真核藻门(Eukaryotic Algae)两大类。
1. 原始藻门原始藻门是原始的藻类群,包括了一些具有较古老生物特征的藻类,主要包括了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裸藻门(Pyrrhophyta)和拟菌藻门(Euglenophyta)等。
这些藻类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原始的特征,并且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2. 真核藻门真核藻门是真核生物的藻类群,包括了褐藻门(Phae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和黄藻门(Xanthophyta)等。
这些藻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真核生物的特征,其生物学特点和生态功能与原始藻门存在一定差异。
除了按照进化树的位置进行分类外,藻类还可以按照其形态、生态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生活环境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海洋藻类和淡水藻类;按照形态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单细胞藻和多细胞藻等。
二、藻类的生物学特征藻类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使其在自然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藻类的生物学特征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细胞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特征等。
1. 形态特征藻类的形态特征非常多样,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丝状、片状等形态。
藻类的形态特征与其生活环境和生物学习性密切相关,不同形态的藻类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应用价值。
2. 细胞结构藻类的细胞结构简单,通常包括细胞膜、质膜、叶绿体、核糖体等结构。
藻类的细胞结构与其光合作用的能力密切相关,光合作用是藻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式,因此细胞结构对藻类的生存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第四节微型藻类
3. 硅藻门
硅藻形态多样,有单细胞体,聚集成群体或由单列细胞构成丝 状体。形体像小盒,由上壳和下壳组成。上下壳套合的地方, 环绕一周,称环带。上壳面(壳面)和下壳面(瓣面)上花纹的排列 方式是分类的依据。硅藻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金藻多生长在透明度较高的洁净淡水水体,浮游或固着生活。在 寒冷季节数量较多。金藻对环境变化敏感,因此种类常被作为较 洁净水的指示生物。
鱼磷藻属
合尾藻属
钟罩藻属
5. 隐藻门
单细胞。细胞形状有卵形、椭圆形、豆形,有明显的背腹之分, 背侧凸出,腹侧平直或略凹。细胞前端宽,钝圆或斜向平截, 在腹侧有一向后延伸的纵沟。鞭毛两条,略不等长,自前端和 腹侧长出。藻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④ 主要生活在水中。
一、 藻类的常见类群
1. 裸藻门
单细胞,大多能运动,具1条鞭毛(少2~3条)。 细胞椭圆形、卵形、纺锤形或长带形;末端常尖细。 藻体多鲜绿色,少红色或无色(无载色体)。
细胞前端有胞口, 下依次连胞咽、 贮蓄泡,周围为 伸缩泡,红色眼 点一个。
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
2. 绿藻门
好氧细菌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
(5)在特定条件下,藻类异常增殖造成水体 严重污染,给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危害。
后 共
同 学 习
会 相
互 提 高
有 期
二、 藻类的作用
(1) 是自然界有机物和氧气的重要来源。 (2) 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是 水生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是无数浮游生物,水 生动物的食料,使水体保持自然生态平衡。
(3)是监测和评价水体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
藻类植物课件
•藻类植物
•40
•藻类植物
•41
(五)水绵属:(绿藻门接合藻目)
植物体为不分枝的丝状体,细胞圆柱形,载 色体带状,上有多数蛋白核。细胞单核,位于 细胞中央,核周围的原生质与细胞腔周围的原 生质之间有原生质丝相连。
无性生殖为裂殖。
有性生殖为特殊的接合生殖,生殖时,两
条丝状体平行靠近,相对的一侧发生突起,突 起逐渐伸长而接触,这时,接触的壁消失。一 条丝状体中的配子(雄配子),进入另一条丝 状体的细胞中,并与细胞中的配子(雌配子) 结合。成熟的合子在母体死亡时随母体沉入水 底,母体细胞破裂后放出体外。在萌发时,核 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核,其中3个消失, 1个萌发,形成萌发管,再形成新植物体。这种 接合为梯形接合。
•藻类植物
•37
2、衣藻生活史(生活史)
胶群体
•藻类植物
•38
有性生殖生活史:(合子减数分裂)具有核相交替!
•藻类植物
•39
㈡团藻属:(团藻目)
植物体为多细胞构成的空心球体内部充满胶
质和水,球体上每个细胞形态与衣藻相同,球 体后端有些细胞特化成生殖胞。
无性生殖:生殖胞经多次纵分裂,形成皿状
体。皿状体继续分裂形成1个球体,球体上有1 个孔,球体从孔处经过翻转作用,细胞前端翻 到群体的表面,并长出鞭毛。
•藻类植物
•6
三、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 根据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萌发之前,在这种藻类的生活史中,只 有一种植物体—单倍体,合子唯一的二倍体阶段如衣藻、轮藻。
合子减数分裂:始端减数分裂(核相交替)
生活史:一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新一代的全过程。
•藻类植物
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知识点3 认识微型藻类 电子教材》
?环境微生物 ?电子教材知识点3 微型藻类藻类是一类光能自养型真核微生物,藻类的分类依据是色素体颜色及构造,淀粉核有无及位置,游动孢子的鞭毛、眼点及收缩泡有无等。
藻类常见于各种水域中,淡水水体中常见的有: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和隐藻门等藻类。
藻类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喜生长在碱性、含氮磷量高、有机质多的淡水中,一些种类可导致湖泊发生“水华〞。
微型藻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个体微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②含光合色素,有专门的色素载体,简称载色体或色素体,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产生氧气。
③生殖方式低级,生殖器官多数为单细胞,合子受精卵发育不形成多细胞的胚。
④主要生活在水中。
根据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等差异,将藻类分成10个门:裸藻门、绿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黄藻门、硅藻门、隐藻门、轮藻门、红藻门、褐藻门。
水生环境中和污水生物处理中常见的浮游种类主要存在于水的上层、浮游于水体中简介如下。
一、裸藻门单细胞,细胞椭圆形、卵形、纺锤形或长带形,末端常尖细;细胞裸露无壁,仅具由原生质特化形成的表质膜,表质膜较软的细胞可变形,表质膜较硬的细胞不变形,有少数种类在表质膜外具囊壳,囊壳无色或呈黄、棕、橙色。
细胞前端有胞口,口下依次连胞咽、贮蓄泡,周围为伸缩泡;红色眼点一个,具1条鞭毛少数种有2~3条,借助鞭毛运动。
载色体形状多样,有盘状、星状、带状等,藻体多鲜绿色,可行光合作用,少数种红色或无色无载色体。
多为自养生物,也可兼养,无色种类可营异养,吞食有机碎屑或渗透营养。
裸藻约有1000种,分布广泛,在湖泊、河流的沿岸地带、沼泽、稻田、沟渠、潮湿土壤上均可生长,在有机物质丰富的小型水体中数量多,常是生活污水污染的指示生物,在氧化塘的生物自净过程的初期可起较大作用。
夏季有时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
常见的裸藻形态见图3-1。
〔1〕裸藻属Euglena 单细胞、单鞭毛。
微生物学-藻类
中,大量繁殖时形成绿色、红色或褐色水华
裸藻或眼虫
各门特征简介
• 绿藻门
– 形体多样,有单细胞的个体、群体和丝状体 – 有鞭毛能运动 – 有叶绿体(真核),光能自养,少数寄生或共
生 –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 生长在流动和静止的水体、土壤表面和树干等 – 应用:食用、饲料,宇宙航行供氧、净化水体
硅质鳞片 – 多为淡水生,寒冷季节大量繁殖
各门特征简介
• 黄藻门
– 细胞壁大多数由两个半片套合而成 – 有鞭毛,附着或浮游生活 – 借不动孢子和游动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少数有
性生殖 – 多为淡水生
各门特征简介
• 硅藻门
– 单细胞,形体象小盒,由上壳和下壳组成,上 壳面和下壳面上花纹的排列方式是分类的依据
– 纵分裂和有性生殖 – 分布广泛,有明显的区域种类 – 指示生物作用,对水体生产力起重要作用
圆筛藻
桅 杆 藻
各门特征简介
• 甲藻门
– 单细胞,三角形、球形、针形 – 多数有鞭毛 – 植物性营养,少数腐生或寄生 – 在淡水、半咸水、海水中都能生长 – 死后沉在海底形成石油层中的主要化石
角藻
各门特征简介
藻类
• 低等植物——藻类植物 • 多为单细胞,个体或群体 • 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都是真核微生物 • 分类:10门(也有分为8门、11门) • 有叶绿体(真核),光能自养,少数腐
生、共生 •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各门特征简介
• 蓝藻门(已介绍) • 裸藻门
– 不具细胞壁 – 有鞭毛能运动 – 有叶绿体(真核),光能自养,少数腐生或
绿
绿
藻
藻
:
:
【备考总结】浮游生物学总
一、各大类藻的形态结构区分1、硅藻门:具硅质细胞壁,由上、下两壳套合而成,硅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没有鞭毛,细胞表面有多种多样的突出物,运动种类具有壳缝。
2、甲藻门:细胞有背腹之分,前后端具有角状突起,具2条顶生或腰生鞭毛,纵裂类细胞壁由左右两片组成,横裂类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成,大多数具有一条横沟和一条纵沟,具有2条等长或不等长的鞭毛,具有特殊的换甲藻素、新甲藻素和甲藻黄素,贮存物质为淀粉或油滴。
3、蓝藻门:原核生物,无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无鞭毛,具有假空胞,除颤藻目外其它的蓝藻都有异形胞,具有藻胆素,贮存物质为蓝藻淀粉。
多数能分泌胶质,包于藻体外。
4、金藻门:多数种类为裸露的运动个体,有些种类在表质上具有硅质化的鳞片、小刺或囊壳,大多具有2条鞭毛,色素含有金藻素,藻体成金黄色或棕色,同化产物为白糖素和脂肪。
5、黄藻门:细胞壁由“U”形或“H”形的两节片套合而成,运动细胞具两条不等长的鞭毛,长鞭毛为短鞭毛的4~6倍。
藻体成黄绿色或黄褐色,有1个至多个色素体,贮藏物质为油滴和白糖素。
6、绿藻门:色素体是绿藻细胞中最显著的细胞器,一般具有1或多个蛋白核,细胞内有液泡,大多具有2条顶生、等长的鞭毛,在鞭毛着生基部一般都有2个生毛体和伸缩泡。
大多具1个细胞核,少数多核。
7、隐藻门:大部分种类没有纤维素细胞壁,细胞长椭圆形或卵形,前部较宽,钝圆或斜向平截,有背腹之分,前端偏于一侧具有向后延伸的纵沟,有的种类具有1条口沟,纵沟或口沟两侧具有多个棒状的刺丝泡,2条鞭毛,略等长,具有藻胆素,贮存物质为淀粉,有蛋白核。
8、裸藻门:细胞裸露,无细胞壁,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膜,有色素种细胞前端一侧有一眼点,少数种类具有特殊的裸藻红素,大多数种类具1条鞭毛,有贮存物质为副淀粉粒。
二、主要藻类的分类1、硅藻:中心硅藻纲Centricae:壳面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对称,不具壳缝或假壳缝。
羽纹硅藻纲Pennatae:壳面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纹排列,具壳缝或假壳缝。
植物学 植物分类
高中生物系列
分裂,产生果孢子,发育成配子体植物;有的不进行减数分裂发育成果孢子体,不
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
㈢、分布 红藻植物绝大多数分布于海水中。
②代表植物:紫菜、石花菜
褐藻门
①主要特征
㈠、形态和构造 褐藻门植物体是多细胞的。植物体基本上分为三大类:第一
类是分枝的丝状体;第二类是由分枝的丝状体互相紧密结合,形成假薄壁组织;第
第 1 页 共 27 页
高中生物系列
裸藻门 ①主要特征: ㈠、形态和构造 裸藻门除胶柄藻属外,均为无细胞壁,有鞭毛,能自由游动 的单细胞植物。藻体前端有胞口和狭长的胞咽,胞咽下部膨大部分为储蓄泡,其周 围有一至多个伸缩泡。鞭毛 1—3 根,由中央轴丝和外部的鞭毛鞘构成。轴丝由微管 构成,鞭毛鞘由原生质膜构成,在鞭毛鞘上有 1 列螺旋排列的鞭茸,故称为茸鞭 型,其横断面在鞭毛鞘内周边部有 9 条轴丝,每条轴丝由两条微管组成,中央有两 条轴丝,每条轴丝由一条微管组成,故称为 9+2 条轴丝。眼点一般位于储蓄泡和胞 咽之间的背面,由 20 至 50 个橙色油滴组成,主要含有叶绿素 a、b 和β—胡萝卜素 和三种叶黄素。载色体有三层膜包围,外边一层是内质网膜,里边两层是载色体 膜,类囊体是 3 条一束。同化产物是裸藻淀粉和油。裸藻淀粉是裸藻特有的产物, 只存在细胞质中,绝不在载色体中。 ㈡、繁殖 裸藻以细胞纵裂方式进行繁殖。分裂开始,着生鞭毛一端发生凹 陷,同时细胞核开始有丝分裂,鞭毛器和眼点也分裂,这些结束后,细胞本身发生 溢裂,结果每个子细胞各保留一半的叶绿体和裸藻淀粉粒,一个细胞保留原有的鞭 毛,另一个子细胞长出一条新的鞭毛。 ㈢、分布 裸藻大多分布在淡水中,少数生长在半咸水,很少分布于海水中。 特别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长良好,是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夏季大量繁殖,浮 在水面上形成水华。 ②代表植物:眼虫 硅藻门 ①主要特征: ㈠、形态和构造 硅藻植物体单细胞,可以连接上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细 胞壁由两个套合的半片所组成,称半片为瓣。外面的半片为上壳,里面的半片为下 壳,瓣的正面叫做壳面,侧面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很像一条环形的带,称做环 带。上壳和下壳都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壳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辐射硅藻类、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花纹自中央一
藻类植物——精选推荐
藻类植物第⼀章藻类植物(Algae)第⼀节藻类植物概述⼀、基本特征:藻类是指⼀群具有光合⾊素、能独⽴⽣活的⾃养、⽆胚的原植体植物。
(⼀)藻类植物是最原始、最古⽼的⼀个植物类群化⽯证据:35-33亿年前出现原核蓝藻,15亿年前出现真核藻类。
(⼆)分布:⼴(三)藻体形态⼤⼩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体:丝状体、枝状体、⽚状体等(四)细胞结构1、细胞壁:有⽆、成分为分门重要依据2、细胞核和细胞器原核⽣物:仅具核区,不具核膜核仁,核区中具有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组蛋⽩结合,没有⼤部分细胞器(质体、⾼尔基体、线粒体、内质⽹、液泡等)。
包括细菌和蓝藻原核藻类:蓝藻和原绿藻真核藻类中核(间核):染⾊质在间期不解聚,核膜在分裂期也不消失,表现为介于原核和真核之间的状态。
3、光合器和光合⾊素光合器:进⾏光合作⽤的细胞器。
蓝藻具类囊体。
真核藻类有载⾊体,形状多样。
类型为分门重要依据。
光合⾊素:叶绿素类:叶绿素a、b、c、d类胡萝⼘素类:5种胡萝⼘素(αβγ等)和多种叶黄素藻胆素类⾊素种类为分门的重要依据。
叶绿体:含叶绿素a、b,藻体呈绿⾊⾊素体:含叶绿素a和其他种类,藻体呈褐⾊、黄褐⾊或紫红⾊(五)鞭⽑和眼点1、鞭⽑:藻类的运动器官茸鞭型尾鞭型鞭⽑的类型、数⽬、位置为分门重要依据2、眼点:游动细胞对光的感受器(六)繁殖1、营养繁殖:植物体的⼀部分从母体上分离后能独⽴形成⼀个新个体单细胞群体多细胞2、⽆性繁殖:母体产⽣⽣殖细胞,但⽣殖细胞不结合,由⽣殖细胞直接产⽣⼦代的⽣殖⽅式。
孢⼦(孢⼦囊)→孢⼦⽣殖→孢⼦植物孢⼦类型:游动孢⼦、静孢⼦、分⽣孢⼦等3、有性繁殖:母体产⽣单倍体的配⼦,配⼦两两结合形成合⼦,合⼦发育形成新个体的繁殖⽅式。
配⼦(配⼦囊)同配:相结合的两个配⼦间形状、结构、⼤⼩、⾏为完全相同的有性⽣殖⽅式。
异配:相结合的两个配⼦间形状、结构相同但⼤⼩、⾏为不同的有性⽣殖⽅式。
(雌配⼦♀、雄配⼦♂)卵式⽣殖:相结合的两个配⼦间形状、结构、⼤⼩、⾏为完全不同的有性⽣殖⽅式。
裸藻,甲藻
鞭毛1—3根,由中央轴丝和外部的鞭毛鞘组成。
2、甲藻门
大多数甲藻是单细胞,少数种类是球胞型或丝状体。 细胞球形、长椭圆形。细胞裸露或具细胞壁,有的壁薄,有的壁 厚而硬,含有纤维素。纵裂甲藻由左、右两个对称的半片组成,无纵 沟和横沟。横裂甲藻的细胞壁由多个板片组成。板片有时具角、刺或 突起,表面常有圆形孔纹或窝纹。横裂甲藻多具1横沟和1纵沟,横沟 又称腰带,位于细胞中部偏下,横沟上部称上壳或上锥部,下部称下 壳或下锥部,纵沟又称腹区,位于下壳腹面。载色体多数,盘状、片 状、棒状或带状,多周生。同化产物是淀粉和油,有些甲藻具蛋白核。 甲藻细胞核很大,分裂间期染色体也呈现浓缩的螺旋状态;染色 体中组蛋白很少,DNA的复制有两种情况:一种DNA在细胞生活的周期 中,不间断地进行复制,这一点与原核细胞DNA的复制相似;另一种 和真核细胞相似,DNA的复制是间断的,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复制。
二、分布范围
1、裸藻门
分布较广。多数产于淡水,少数产于咸水和半咸水, 极少数生长在潮湿土壤上或冰雪中,也有寄生或附生的 种类。
2、甲藻门
大多数甲藻是海产,淡水产种类较少,也有极少 数种寄生于鱼类、桡足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体内。淡水 中春秋两季生长旺盛,海水则在暖海中种类较多。甲 藻是重要的浮游藻类,是水生动物主要饵料之一。但 是,甲藻过量繁殖,常使水色变红,形成“赤潮”, 发生腥臭气味。形成赤潮时,水中甲藻细胞密度过大, 藻体死亡后滋生大量腐生细菌,由于细菌的分解作用, 使水中的溶氧量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同 时有的甲藻也分泌毒素,因此,赤潮发生后,造成鱼 虾贝类大量死亡,对渔业危害很大
藻类植物概述以及分类
第一节 藻类植物的概述
共同特征: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独立生活的自
养原植体植物。生殖器官多数为单细胞(多细胞种类, 每个细胞都参加生殖,外围无不孕细胞层)。
分布:分布在水体或潮湿的环境中。对环境条件
要求不高,适应环境能力强。
分类依据:根据形态,细胞核的结构和细胞壁
的成分,载色体的结构和所含色素的种类,贮存营养物 质的类别,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生殖 方式和生活史类型。
鞭毛,细胞内有许多载色体,分布在近原生质体 表面,称边位载色体。
㈡ 柄裸藻属:(胶柄藻目)细胞有壁,无鞭毛。以
细胞前端附生在浮游生物上。细胞分裂时,子细胞 分泌出胶质柄,不脱离母体,所以,常集合成群体。有 时细胞从母体上脱离,可作短暂游动(具单鞭毛)。
裸藻属
裸藻属
柄裸藻属
柄裸藻属
裸藻门其它种类
鞭毛由中央轴丝和外部的鞭毛鞘组成。鞭毛鞘外有1列 螺旋排列的鞭茸,轴丝由微管组成。为9+2条轴丝。
眼点由20—50个橙色油滴组成,位于储蓄泡和胞咽之 间的背面。有趋光性。
载色体内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叶黄 素。类囊体是3条一束。同化产物是裸藻淀粉和油。
裸藻鞭毛内的轴丝(9+2)
㈢管孢藻属: (管孢藻目)单细胞,长杆形。以基
部附着于植物体上。产生外生孢子繁殖。
色球藻属
色球藻属
微囊藻属
管孢藻属
㈣颤藻属: (颤藻目)植物体为丝状体,细胞短圆
柱状,无胶质鞘。以藻殖段进行繁殖。生于湿地 和浅水中。
㈤念珠藻属: (颤藻目)丝状体常无规则的集合在
公共胶质鞘中,形成球状、片状或团状。细胞圆 形,排列成念珠状。有异形胞。以藻殖段进行繁 殖。有时有厚壁孢子。 本属的地木耳、发菜可供食用。
植物学分类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植物学分类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一、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一、两种分类系统:植物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一)植物界的分类单位:界、门(-phyta)、纲(-opsida)、目(-ales)、科(-aceae)、属、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
(二)植物命名法双名法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为植物命名。
属名 +种加词 + 命名人缩写属名:一般为拉丁名词,词首大写。
种加词:一般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一般与属名在性、数、格上一致,开头字母小写。
命名原则:1、优先律原则:植物新种名称的发表有优先权,符合法规的最早发表的名称为正确名词。
2、单一原则:每种植物只有一个合法的正确名称。
二、植物界基本类群依据林奈两界系统,对植物界进行分门别类。
按照各类植物系统进化的关系,及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亲缘关系等可将植物界划分为藻类(Algae)、菌类(Fungi)、地衣(Lichenes)、苔藓植物 (Bryophyta)、蕨类植物(Pteridphyta)、裸子植物(Gymnospermae)和被子植物(Angiospermae)等几大类群(见下表)。
其中藻类、菌类、地衣属于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物或原植体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属于高等植物,又称为有胚植物或茎叶体植物。
由于低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开花、不结果,用孢子进行繁殖,故称它们为孢子植物或隐花植物;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故又称它们为种子植物或显花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摘要】本文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介绍裸藻形态构造,其中详细介绍裸藻的运动方式、细胞形状、细胞表质、囊壳、鞭毛、色素体及其形状、眼点、贮存物质及其形状;然后介绍裸藻的繁殖方式、生殖过程和繁殖特征;接着是介绍裸藻的生物学分类,详细介绍仅有的裸藻目下的裸藻科、柄裸藻科、变胞藻科和袋鞭藻科,分别介绍各个属(裸藻属、扁裸藻属、囊裸藻属等)的形态特征;最后是介绍裸藻的生态分布情况,说明裸藻在渔业生产上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裸藻特征种类裸藻门是浮游藻类的一种,于此同类的还有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绿藻门七个藻种类,而浮游藻类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同时也是水域中初级生产者,是水体生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水体环境。
本文重点对裸藻门的形态结构、生殖特征和主要种类进行详细归纳和介绍。
另外裸藻在渔业生产中是饵料,其次也是肥水的标志,大量迅速繁殖形成水华,裸藻可以作为环境污染检测的标志,还有裸藻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在污水处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对裸藻的研究学习,有非常的必要和意义。
1裸藻门Euglenophyta 的主要特征1.1裸藻的形态构造特征裸藻又称眼虫藻,具有鞭毛,属于鞭毛藻类。
裸藻大多数为单细胞藻类,依靠鞭毛能够运动,极少数的种类具有胶质柄,营固着生活。
裸藻门细胞形态结构图 11.1.1裸藻细胞形态裸藻细胞形态多样,有呈纺锤形、圆柱形、圆形、卵形、球形、椭圆形、卵圆形等形状。
细胞裸露,没有细胞壁,但是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有的种类的表质比较硬,所以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然而表质叫柔软的种类,细胞能够变形(见图1)。
1.1.2裸藻细胞表质表质表面多样,不同藻种的表质不同,有纵行、螺旋行的线纹、肋纹、点纹或光滑。
1.1.3裸藻细胞囊壳裸藻的部分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点光滑,有点据各种纹饰。
1.1.4裸藻细胞鞭毛大多数裸藻的种类具有鞭毛1条,极少数的种类有2条或3条,也有没有鞭毛的。
鞭毛从储蓄泡的基部经胞口伸出体外。
有色素的种类大多具1条鞭毛。
1.1.5裸藻门的色素裸藻的色素组成与绿藻门相似,有叶黄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一种未定名的叶黄素,植物体大多呈现绿色,少数种类具有特殊的“裸藻红素”,使细胞成红色。
色素体形态多样,大多数是盘状,也有片状、星状的。
有色素的细胞的前端一侧有红色的眼点,具感光性,使藻体具有趋光性,由于这个原因,裸藻又叫眼虫藻;没有色素的种类细胞一般没有眼点。
有些无色的细胞种类,胞咽附近有成棒状的结构,称之为杆状器。
1.1.6裸藻的贮存物质贮存物质有的种类为副淀粉,又称作裸藻淀粉,有点的种类细胞的贮存物质是脂肪。
副淀粉的形状多样,有球形的、盘形、环形、杆形、假环形、圆盘形、线轴形、哑铃形等。
副淀粉是一种非水溶性的多糖类物质,遇碘不变色,反光性强,具有同心的层理结构。
副淀粉的数目、形状、排列方式可以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1.2裸藻的生殖特征裸藻主要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原生质体自前向后分裂,细胞分裂在运动状态或静止时都能进行。
静止时常形成胶质包被,子细胞不马上分离,形成暂时性的不定形群体。
有囊壳的种类分裂时子细胞一个留在母体囊壳内,而另个一个逸出,重新分泌囊壳。
细胞分裂繁殖很快,环境良好时常形成水华,环境不好时可形成休眠包囊,待环境变好后再进行分裂(见图2)。
裸藻门的细胞生殖图 22裸藻门的主要种类与形态特征裸藻门在动物界的分类隶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纲一个目,而在植物界裸藻门仅一个纲—裸藻纲Euglenophyceae,仅裸藻目Euglenales。
裸藻目鞭毛的数目及其基部的构造、表质、色素体、眼点和杆状器等特征以及营养方式为分类依据,可分为4科。
裸藻目分科检索表11(4)具色素体和眼点2(3)细胞具鞭毛。
能自由运动……………………………………………………………裸藻科Euglenaceae 3(2)细胞具胶质,附生…………………………………………………………………柄裸藻科Colaciaceae 4(1)无色素体和眼点5(6)营养方式以腐生为主。
无杆状器…………………………………………………变胞藻科Astasiaceae 6(5)营养方式以摄食动物为主。
有杆状器…………………………………………袋鞭藻科Peraremaceae2.1裸藻科Euglenaceae多数种类具鞭毛1条,少数具2条或3条鞭毛。
表质柔软的种类,细胞形态易变;表质坚硬的种类,细胞形态比较固定。
有点种类外具有囊壳。
绝大多数种类具有色素体,眼点明显,无杆状器。
营养方式以自养为主。
裸藻科分数检索表21(2)具2条等长的鞭毛……………………………………………………………双鞭毛藻属Eutreptia2(1)具1条鞭毛3(8)无囊壳4(5)细胞明显侧扁……………………………………………………………………扁裸藻属Phacus5(4)细胞不侧扁6(7)细胞形状易变或不变,副淀粉形态多样,大小不等……………………………裸藻属Euglena7(6)细胞形态固定不变,副淀粉常为2个,较大,环形侧生…………………鳞孔藻属Lepocinclis8(3)具囊壳。
囊壳的领域与壳体的界限明显。
壳壁较厚…………………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2.1.1裸藻属Euglena裸藻属为具1条鞭毛的运动个体,眼点明显,细胞以纺锤形只针形为主,少数圆形或圆柱形等,后端多少延伸成尾状,多数种类表质柔软,身体易变形,少数种类形态固定。
表质有螺旋形排列的线纹或颗粒。
色素体一至多数,盘状、片状、带状或星状,多数成绿色,少数种类因具有落红藻素二呈现红色,有的无色。
色素体内有或无蛋白核。
副淀粉粒形状多种,大小不等。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部。
眼点在鞭毛的基部明显呈橘红色。
本属是裸藻门中种类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属。
常见的种类有绿裸藻E.viridis、膝曲裸藻E.geniculata、尖尾裸藻E.oxyuris、血红裸藻E.sanguinea、梭形裸藻E.acus和三星裸藻E.tristella等。
2.1.2扁裸藻属Phacus扁裸藻属具有1条鞭毛的运动个体。
眼点明显。
细胞扁平,正面观一般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有的呈螺旋形扭转,顶端具有深沟,后端呈尾状。
细胞不变形。
表质具纵向或螺旋形排列的线纹、点纹或颗粒。
色素体大多数为盘状,多数。
副淀粉较大,常一至多个,呈环形、假环形、圆盘形、球形、线轴形、哑铃形等各种形状,有时还有一些球形、卵形或杆形状的小颗粒。
扁裸藻属分布广,常与裸藻属同时出现,但是很少形成优势种群。
2.1.3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囊裸藻属(壳虫藻属):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形状有球形、椭圆形、圆柱形、纺缍形等多样,囊壳表面光滑或具点纹、孔纹、网纹、棘刺等纹饰。
囊壳由于铁质沉积而呈黄色、橙色或褐色。
囊壳前端具一圆形的鞭毛孔,1条鞭毛由此伸出。
领部有或无。
有或无环状加厚圈。
细胞裸露无壁,位囊壳内,其特征与裸藻属相似。
眼点明显。
有些色素体内还有蛋白质(造粉核)。
裸藻淀粉少,圆形或短杆形。
囊裸藻属是裸藻常见的藻类,分布广,常在静水水体和缓流的淡水水体中。
在鱼池中常可大量生殖形成优势种群,可形成黄褐色至黑褐色云彩状水华,水呈黄褐色甚至黑褐色。
本属也是鱼池冰下水层中常见的鞭毛藻类。
2.1.4鳞孔藻属Lepocinclis鳞孔藻属(定形裸藻属)细胞表质硬,形状固定,有球形、卵形、椭圆形、纺缍形,后端多数呈渐尖形或具尾刺。
表质坚硬并具纵向或螺旋形排列的线纹或颗粒。
鞭毛1条,眼点红色1个,色素体盘状,多数,副淀粉常为2个,大型,环状,侧生。
本属种类不很常见,也很少大量生殖成为优势种群。
2.1.5陀螺藻属Strombomonas陀螺藻属细胞具囊壳,囊壳较薄,呈陀螺形,前端逐渐收缩呈长领,领与囊体间无明显界限。
囊壳后端常渐尖,具一长尾刺。
无色或黄褐色,囊壳光滑或具皱纹,如囊裸藻似的纹饰很少。
鞭毛1根,眼点较大,色素体盘状,多数。
裸藻淀粉圆形,椭圆形或颗粒状。
2.1.6双鞭藻属Eutreptia双鞭藻属细胞具二条等长鞭毛,其基部各具一颗粒体,细胞纺缍形,表质柔软,易变形,表质具细线纹。
色素体圆盘形,多数。
副淀粉常呈球形或杆形的小颗粒。
具眼点。
本属种类可分布海水、半咸水、淡水水体。
在海洋中是较为常见的种类之一,尤其在污染的河口区更为常见。
2.2柄裸藻科Euglenaceae2.2.1柄裸藻属Colacium柄裸藻属(胶柄藻属)细胞卵圆形、纺缍形或椭圆形,外有一层胶质包被,前端具一胶柄,向下附生于其它浮游动物体上,单细胞或连成不定形或树枝状群体。
色素体圆盘形,多数。
副淀粉椭圆形颗粒状,多数具一个明显的红色眼点。
2.3变胞藻科Astasiaceae2.3.1变胞藻属Astasia变胞藻属(素裸藻属)细胞形态易变,常为纺缍形或圆柱形,表质具线纹。
具1条鞭毛。
营腐生性营养。
2.3.2弦月藻属Menoidium弦月藻属有叫孤月藻或裸月藻,细胞形状固定或略变,明显侧扁。
月牙形或豆荚形,中间宽两端窄。
前端多呈颈状,横切面呈三角形,表质多数具明显的纵线纹。
副淀粉杆形或环形,多数。
鞭毛1 条,腐生性营养。
2.4袋鞭藻科Peraremaceae2.4.1袋鞭藻属Peranema袋鞭藻属细胞形态易变,表质具螺旋形线纹。
细胞前端具杆状器。
2条鞭毛不等长,游泳鞭毛粗壮而长,明显易见;拖曳鞭毛较短,紧贴体表,不易见到。
副淀粉圆形颗粒,多数。
营动物性摄食。
3裸藻生态分布和意义裸藻类主要分布于淡水水体,仅少数生活于沿岸水域,也有的生长在河流、沼泽等缓流性的水体中。
多喜欢生活在含有机物质丰富的静水水体中,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常大量生殖形成优势种群,产生绿色膜状、血红膜状或褐色云彩状水华。
鱼池中裸藻属的大量繁殖时水肥的标志。
裸藻水产养殖中,既是生物环境,也作为饵料被滤食性鱼类直接摄食。
例如血红裸藻可在养鱼池大量生殖,是肥水、好水的标志。
由于壳裸藻、绿裸藻对温度有很好的适应性,所以是淡水中极为常见的种类,可在肥水鱼池中常年出现,甚至有些种类亦可在北方冰下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光合作用有时能让水体有过饱和的溶解氧。
双鞭藻分布半咸水,海水中,为重要的海产属。
无色种类在污水净化处理中常发挥重要作用,常见种类有袋鞭藻属,变胞藻属等。
参考文献[1]胡鸿钧,李小英,魏印心等 . 中国淡水藻类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 赵文,王丽晴,王高学等 . 水生生物学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3] 福迪 . 藻类学 . 罗迪安译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 郑重,李少菁,许振祖 . 海洋浮游生物学 .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5] 申玉春 . 鱼类增养殖学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6] 成永旭 . 生物饵料培养学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