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训练汇编
古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16套)
古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16套)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日希,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1)两首词都表达了作者___,语言沉痛,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2)请比较苏词和贺词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
____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这首词在歌咏荷上雨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___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请结合诗句,对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抱负?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径溪罗隐径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寓含着一种什么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醉太平张可久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①②③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钝。
葫芦提倒稳![注]①迷魂阵:元人以此代指妓院。
②睡馄钝:躺着的馄饨,比喻软弱站不起来。
③葫芦提:糊涂,亦代指喝酒。
这首小令的主题是什么?透过这首小令,我们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1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一)(高三备课资料)诗歌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得(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得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一、阅读下面得诗歌,回答问题。
(6分)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
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瞧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分)(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得感情?作者就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得?(4分)答案:(6分)(1)①天色已晚。
②下起细雨。
(2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
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
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得给1分。
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来得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得怅惘之情。
(1分。
意思对即可。
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得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得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得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就是自己弄错了。
(3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与颔联作答。
练习15:古诗鉴赏课内比较试题汇编(4)-【教考融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练习15:古诗鉴赏课内比较试题汇编(4)(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龙门①杜甫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②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③屡改,川水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注释∶①龙门,即伊阙,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曰伊朗,在今洛阳市南。
作者家离此地较近,诗人作本诗时正值壮年。
②气色∶景色,景象。
③时∶四时。
17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夸张的手法,写驿路旁的树像是从洛阳城伸展出来,衬托了龙门的壮观。
B.颔联写龙门有着众多豪华气派、金碧辉煌的佛寺,几乎可以和皇家居处相媲美。
C.颈联与张若虚的名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四季变换,岁月蹉跎,人生短暂,诗人因不能一直观赏龙门盛景而痛苦不堪。
176.本诗为杜甫前期作品,而《登高》为后期作品,请比较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泊岳阳楼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诗人初到岳阳时的总体印象,即水泽浩瀚,山城高耸。
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
诗人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灯影摇曳;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
诗歌通过营造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愁苦之情。
C.尾联的“鲲鹏”“图南”是诗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
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本诗沉郁顿挫,有跌宕之致。
首联开篇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
2.《泊岳阳楼下》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思想情感有何异同?(三)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14题。
(共12分)兰陵王·赋一丘一壑辛弃疾一丘壑。
老子风流占却。
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解析【试题部分】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1.(2018•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I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5)古代诗歌鉴赏——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含答案)
(5)古代诗歌鉴赏——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含答案)(5)古代诗歌鉴赏——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2、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
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与君同醉醒。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志。
B.词人若屐挂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4、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解释。
这里指研读经典。
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悲怀三首(其三)①元稹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②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①该组诗是诗人悼念亡妻韦氏所作,这是第三首。
②邓攸:西晋人。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潘岳:西晋人。
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
B.颔联引用典故,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C.颈联继续抒怀,诗人情难自己,无意于人间,唯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
D.尾联向亡妻表白心迹,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其“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
2.诗歌题为“遣悲怀”,你认为诗人的悲怀排遣了没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小孤山①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把小孤山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流露出诗人对前路的畏惧。
B.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
“砥柱”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
C.“江山”“狂澜”两词,语义双关,既是对小孤山的写实,更是对小孤山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D.颈联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一)《鹊桥仙》1. 作家作品:秦观( 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少举进士,不中,曾见苏轼于徐州,苏轼以为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亦谓其诗清新似鲍、谢。
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擅诗文,词为北宋大家,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
有《淮海词》。
《鹊桥仙》,词调名,出《风俗记》:“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口。
”多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
2. 诗作简析:(1)谋篇立意这首词以七夕织女渡银河与牛郎相会的古老传说为题材,歌颂永恒而坚贞不渝的爱情。
( 2) 层次结构上阕写织女与牛郎相会。
下阕抒依依不舍之情。
3. 重点难点分析:如何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人的爱情若是坚贞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这两句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立意新。
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相会,毕竟地久天长;人世夫妻虽然朝暮相聚,却是百年顷刻,于此补充说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之意。
这一反常爱情观的看法,使词的意境为之一新。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 作家作品: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
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
继承了苏轼的开拓、革新精神,其词题材广阔,气势雄健,意境深沉。
善于熔铸经史,驱遣诗文,亦善白描,沉郁顿挫、慷慨苍凉之外兼有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之风格。
有《嫁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
2. 诗作简析:( 1 )谋篇立意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求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选用人才的愤懑。
( 2 )层次结构上阕,即景生情,追怀孙权、刘裕,表达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练习14:古诗鉴赏课内比较试题汇编(3)-【教考融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练习14:古诗鉴赏课内比较试题汇编(3)(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闻思归乐①二首(其一)吴融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②幽。
注①思归乐:杜鹃的别名,俗谓杜鹃鸣声近似“不如归去”,故名。
这里指杜鹃的鸣声。
②茆屋:茅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通过对鸣叫的山禽、未休的小雨的描写,渲染了冷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颔联写听到杜鹃鸟声声“不如归去”的鸣叫后,引发了诗人思乡思家的愁绪。
C.本诗语言晓畅自然,少用或不用修饰词语,写来淡泊清疏,吐露了凄凉的韵致。
D.本诗将描写、记叙与议论相结合,写出了诗人远离故乡、旅食在外的深切感受。
16.尾联中的“青灯”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西窗烛”相比,在手法运用、情感表达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比较阅读题型)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庚子荐饥(其三)戴复古[注]饿走抛家舍,从横死路岐。
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
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
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
[注]戴复古,南宋诗人。
字式之,自号石屏,一生仕途失意,长期浪游江湖。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宋庚子年间连续发生饥荒,流民充斥,殍死盈路,诗人有感于灾情写下这首诗。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三)(高三备课资料)
五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答:“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五十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6分)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
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答:“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
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分)答案:“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
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
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五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
(2)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①“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
②“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①,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②,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③北望心。
百年④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①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
②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③君恩:指唐代宗之恩。
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
④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之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借眼前景来抒发作者无以自遣的心境,抒情极为沉痛。
C.整首诗反映了诗人愁苦悲哀的心境;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照,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D.“老病”二句,短短十字,凝聚着丰富的内容。
“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献池州牧杜荀鹤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虽献给地方官,却与展示才华抱负以求引荐的干谒诗有所不同。
B.“江路静”与“郡城安”,写出凶年之后、戎装断绝的安定美好生活。
C.颈联“惊断莺声”化用《春望》“恨别鸟惊心”,凸显战争的残酷。
D.本诗将丰富的内涵压缩于七律短幅中,语言清新而通俗,平易近人。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哪些“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蝉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18套古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
18套古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水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整首诗描绘的秋月村居图风格怎样?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乌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返。
请将一、二句设想成次第展开的广阔画面。
3.阅读下面各段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雨晴王贺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
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
(2)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像的余地,试想像各是什么情形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日午树阳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古人写诗很讲究诗歌意象的塑造,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月上瓜舟·南徐多景楼作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唯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请结合词的上阙,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尺,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本词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用语含蓄,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篇: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参考答案一、田园山水诗1.《江村即事》一是描绘恬美宁静的自然风光,表明江村是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二是通过夜晚“不系船”的细节暗示江村淳朴的民风。
2.《雨过山村》1.一、二两句写雨中山村的优美景色:弯弯的小溪边是一片葱郁滴翠的竹林,沿着竹林旁的小路走过横在溪流上的木板桥,听到几声鸡叫,循声望去,朦朦细雨中的山崖间隐约露出几间农舍。
2.姑,婆婆(唐代习称)妇,儿媳妇3.反衬。
用“闲”字反衬出农民劳动繁忙。
又用香溢十里的栀子花映衬出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欢乐的农村生活情趣,抒发了诗人恬淡而喜悦的心情。
3.《四时田园杂兴》1.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庭的农活。
2诗人写的是农村见闻,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
3.童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
很明显,作品中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向往之情。
4.《社日》这两个细节分别是:春社延续的时间很长,到傍晚才散;其二是农民们兴高采烈,开怀畅饮,大醉而归。
5.《宿甘露寺》1.一是渲染了甘露寺的环境气氛,暗示有大风,为下句写浪作铺垫。
二是点明自己投宿的地点在山顶。
2.江中的层层巨浪,或“拍天浪”。
3.先从视听角度,进行侧面渲染,再从正面描写窗外壮丽景象:大风中,江水汹涌澎湃,巨浪排空,惊天动地。
画面壮阔,极富气势。
诗人以豪放的笔法描绘了镇江甘露寺的恢弘壮丽的景色,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满怀激情。
6.《春山夜月》1.春山多胜事;是全诗的总领,以下各句都意在表现春山夜月美和自己乐而“忘归”的兴致。
2.第二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句,诗人赋水、月、花以人情,人迷景而融入景,景依人又牵动人,形象逼真,情趣1 盎然。
在写景中又凸现了诗人天真无邪的“玩童”形象,创造出十分优美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1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一)(高三备课资料)诗歌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得(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得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一、阅读下面得诗歌,回答问题。
(6分)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
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瞧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分)(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得感情?作者就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得?(4分)答案:(6分)(1)①天色已晚。
②下起细雨。
(2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
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
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得给1分。
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来得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得怅惘之情。
(1分。
意思对即可。
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得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得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得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就是自己弄错了。
(3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与颔联作答。
诗歌鉴赏汇编(2024全国各地模拟试题)(修订)(教考联接)
诗歌鉴赏汇编(2024全国各地模拟试题)(修订)考教结合课内比较阅读5练01【2024届高三第二次T8联考】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 15~16 题。
夜坐(其二)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①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
②髫(tiáo)年:幼童时期。
③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
④禅关: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的《已亥杂诗》中“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
B.“壮岁”“髫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强调自己之所以身居类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晋风骨。
C.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
D.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
16.这首诗和庄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这一象声词,但在文中的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
(6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骑,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02【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台城游①贺铸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襞笺②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
回首飞鸳瓦③,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④,不容车。
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
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2.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限60 字)2.诗中的“妇姑”是指。
3.最后一句用了表现手法。
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
3.. 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儿女各当家”是指。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社日唐·王驾鹅湖ft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
试举两例分析。
6. 春山夜月唐· 于良史春ft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说“赏玩夜忘归”的原因是;首联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好?选出来试作简析,品味其妙处。
10.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ft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请简述你的见解。
.11.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
2.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
13.鹿柴唐·王维空ft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试述“人语响”在创造意境上的作用。
2.第三句中的“入”字极为洗练,说出它的传神之处。
22.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ft,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从结句“别有天地非人间”看全诗,诗人陶醉的“碧ft”是怎样的世界?从中看出诗人崇尚的是什么?二.赠友别离诗?25.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汇编教学园地06-04 0815:古代诗歌鉴赏训练汇编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叹疆场隋代民歌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
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
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
(5分)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
(6分)1 .《叹疆场》通过思妇听到远征的丈夫归来的消息时枝妆打扮与之前以泪洗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喜不自禁的心情。
《到家》通过对归家时的所见、所为、所感的描写,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
(答对一点给3 分,答对两点给5 分)2 .山色依然,写出了喜悦之后的闲适。
潇栖是拟人手法,山色潇洒地进入我的居室,写出来脱离世俗官场之后的欣慰。
两句诗写的不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写出了诗人尘劳尽除后,心情由喜悦而安适的化。
( 6 分,对具体词语的赏析2 分,拟人手法2 分,对两句诗总体的赏析2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南海旅次曹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
(5分)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
(6分)1.(5分)颈联描写了早角、残潮、霜、月等最能牵动归思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情景交融,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2.(6分)比喻。
把归思比作含苞待放的百花,被春风催开,不由自主竞相怒放,生动地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
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6分)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
(5分)1.(6分)【参考答案】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
(2分)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
2.(5分)【参考答案】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
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2分)②“影落”,写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
(2分)③这也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
(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离亭燕张昪①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目无言西下。
[注] ①南宋初人,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
此词为退居期间所作。
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5分)2.请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6分)1.“浸”有浸染之意。
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水天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
(语意相近即可)(5分)2.表达了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
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是、朝兴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
(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柳梢青·春感刘辰翁①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
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从事著述。
②辇下:京师。
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词的上阙从哪些方面表现“城”之“愁”?(5分)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1.(5分)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的忧愁。
(1分)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2分)。
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2分)。
2.(6分)“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亡国之痛(2分);“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在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2分);“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守节之典进一步表明自己守节不仕的志向(2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
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2)关山:山川关隘。
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所塑造的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1.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绪。
2.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
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绪,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意象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诗的颈联上下两句写景各用了什么表现技巧?描绘出怎样的意境?(6分)2.这首诗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5分)1(1)、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夜阑人静,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的静寂,(2分)“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烘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的孤身一人的情景。
(2分)营造出孤寂、凄清的氛围,抒发了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苦无依。
(2分)2、(1)“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
(1分)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一“独”字写尽了他乡的孤独。
(2分)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希望的渺茫。
(2分)阅读下面这首明代散曲,完成下列试题。
前调·阊门①夜泊陈所闻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
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
鸟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
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①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在曲的前半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2.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有相似之处。
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6分)1.【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鉴赏诗歌的景物(意境),描绘景物的意象及这些意象的特点是关键。
上片中的“风雨”“船”“潮汐”“钟韵”是理解的关键。
而诗歌的情感,则要抓住有提示作用的核心词语,如“寒”“愁”“喜”。
而综观全曲,就会发现,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变化的。
上片抒发的是“愁”,而下片则是“喜”。
【参考答案】这首曲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
诗人表达的感情是:羁旅之愁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
(5分)2.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表现手法的理解。
本题要求将此曲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进行比较鉴赏,难度较大。
根据题目提示,两诗的意境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但内容和手法有极大的不同,这是思考的方向。
从“市喧才寂”和“蓬窗曙色”来看,陈曲写的是彻夜未眠;而张诗写的半夜未眠(夜半钟声到客船)。
表现手法上,陈曲用结尾的“喜”来反衬前面的“愁”;而张诗则无。
参考答案:内容上:张继诗写的是半夜不眠;这首曲写的是从人定到拂晓似乎都难以入眠,时间跨度长。
手法上:张继诗纯写羁旅愁怀;此曲结尾以喜悦反衬夜来的愁闷孤寂,有振起全篇之势。
(6分)古代诗歌阅读(11分)春寒[注]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5分)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3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分)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柳梢青·春感刘辰翁①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
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从事著述。
②辇下:京师。
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词的上阙从哪些方面表现“城”之“愁”?(5分)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1.(5分)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的忧愁。
(1分)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2分)。
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