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饮酒》其五26

合集下载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7张PPT)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7张PPT)

六、整体感知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 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这首诗也是陶诗艺 术风格的一个典范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诗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 于理趣,诗句更流畅,语气更自然,情貌更亲切。
(3)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
1、采(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6、人面不知何处去,( )依旧笑春风。
7、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代表作: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
散文《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花垂鬓,并怡然自乐。”
《五柳先生传》(过去进步知识分子企慕的人物),赋《归去来兮辞》其中优秀作品内容上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 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对后代作家影响 很大,王维曾写“复值接与醉,狂歌五柳前。”自比五柳,开田园一派。
三、解题
《饮酒》是诗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陆续写成的20首诗,本 文是其中的第五首。这些诗都是他在饮酒之后写成的,表达了作 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 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四、自由朗读本诗。
二、了解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 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在其自传性散文中 称“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他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主 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举例: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对仗结构,表达了诗人身处喧嚣世界,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3)情感态度的把握: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例: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教师可通过生活实例、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4)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掌握东晋时期的社会背景,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陶渊明及其《饮酒》诗的基本概念。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以归隐田园、追求自然为诗歌主题。《饮酒》诗体现了他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饮酒(其五)》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名句,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体会诗人如何在喧嚣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3.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创作兴趣。
4.提高语言运用与建构: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表达能力。
5.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陶渊明诗歌中的淡泊名利、向往自然之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节课内容紧扣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以培养八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具体包括:
1.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陶渊明的《饮酒》诗,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归隐田园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2.增强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句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诗歌解析:详境描绘。

大学语文的饮酒其五教案

大学语文的饮酒其五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饮酒》其五的文学背景和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通过对诗歌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了解古代文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歌原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相关图片等。

2. 诗歌朗读录音:便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3.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陶渊明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简述《饮酒》其五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初步了解。

(二)诗歌朗读1. 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学生跟读,注意诗句的停顿、节奏和重音。

3. 学生分组朗读,相互点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诗歌分析1. 分析诗歌的意象,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2.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3. 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如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的厌弃等。

(四)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名句,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3.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对诗歌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文学风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饮酒》其五的意境、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26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26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饮酒》(其五)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2.关于《饮酒》的乐曲和配乐【教学过程】一、导入很多人说文人体能有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是酒。

泪酝酿为心中的诗情,酒挥洒为笔下的文字。

于是,诗歌便孕育出了酒的醇香。

文人墨客写下了诸多与酒有关的诗句。

你想到了哪句?师:晋代陶渊明也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入此……去留。

”师:诗人每每酒醉便趁着酒兴,书写诗歌,集成饮酒20首,便用饮酒为题,其中第五首尤为出名。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陶渊明饮酒组诗20首中的第五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触摸这从酒中流淌的文字吧。

二、了解作者陶渊明以歌咏田园生活为主,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

《归园田居》就是一首表现诗人的闲适生活田园诗,其实他29岁就踏上仕途,但四十一岁那年的秋天,被封为彭泽县令的他,因深恶痛绝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又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是无能为力,才当了80多天的县太爷的他选择了逃避,毅然辞官归隐。

虽然当时有点愤而不平,但是当来到那片贫瘠却诚实的田园时,住进被鸟语花香包裹的小屋时,看见篱笆旁的数朵菊花时,他的心怀慢慢旷达了,于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诗《饮酒》。

三、过渡朗读、背诵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内容。

由于诗歌感情充沛,语言富于音乐美,所以要通过读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下面学习读。

1、读──节奏、重音、情感:⑴听录音,划节奏,再读。

⑵再听录音,圈重点。

再读。

⑶齐读,读出感情。

过渡:诗是讲究意境的,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那么读诗时,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通过画面的表面的呈现,找出它背后隐藏的画面,以及它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弦外之音。

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板块二的学习:悟。

《饮酒》其五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饮酒》其五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饮酒》其五优秀语文教学设计作品简介《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这首诗有二十首,此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饮酒》其五优秀语文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饮酒》其五优秀语文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秦桧、武则天之流。

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袁宏道,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

(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二、题解、简介作者、背景。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

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了解大意明确:师:这首诗结合脚注,还有没有不能解好的字词了?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

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完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叙事—对比——引出疑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议论--设问——心境高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联想—实虚——物我合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写—景物——返朴归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抒情—感受——得意忘言五、品读课文名句: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合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分析“车马喧”的含义。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境悠然悟真意——《饮酒(其五)》教学设计【设计思想】诗歌是“载情”的文体。

虽然诗歌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但无论是叙事的、议论的,还是写景的、状物的或哲理的,都是以“载情”为要。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粹”,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

我们的古文论家指出,诗歌之美,是通过诗歌语用精湛以及高超的“造言”艺术来表现的。

——曹明海《诗歌到底“怎么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饮酒(其五)》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诗词五首》的第一首。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

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使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是陶诗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语,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大意。

但是对语言高度凝练,意象内涵丰富的诗歌的鉴赏与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派诗人陶渊明,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初步感受陶师质朴纯真的语言特点;2、体味“菊”“南山”等意象,了解诗中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紧扣“心远”“悠然”“真意”体味诗人超越世俗、闲适淡泊的之情;4、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四、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品读诗歌的语言五、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诗的“真意”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七、资源与工具:多媒体环境、ppt、朗诵配乐八、教学时数:2课时九、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想先给大家看一个跨时空的论坛,讨论的主题是:时代困境中,我该怎样活下去?怎么理解时代困境呢?比如我们每天正在经历的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是一个时代困境。

大学语文教案[饮酒]其五26

大学语文教案[饮酒]其五26

大学语文教案[饮酒]其五26《饮酒》其五一、陶渊明的人格魅力袁行霈先生说:“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 1、真率自然“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宋书??隐逸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 陶渊明:“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 。

《归去来兮辞》序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家,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 “此行谁使然, 似为饥所驱。

”“畴昔苦长饥, 投耒去学仕。

”(《饮酒二十首》) 入官场后,他常叨念“静念园林好”、“园田日梦想, 安得久离析?”(《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393年任江州祭酒,陶渊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晋书??陶潜传》) 405年他任彭泽县令81天。

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 官场黑暗,诗人实现不了“大济于苍生”人生价值, 折腰事人又违反自己的“质性”,毅然“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李泽厚:陶渊明所追求的“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 2、安贫乐道回归田园20余年间,生活贫苦,他没再出仕。

“岂不实辛苦, 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 道胜无戚颜。

”(《咏贫士七首》) 义熙末年,陶渊明被征召为“著作佐郎”而“不就”。

424年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 。

邓小军:“在晋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 二、陶渊明文学地位的变化陶渊明去世后,颜延之写了《陶征士诔》,褒扬了陶渊明品格和气节,对他的文学成就,没充分肯定。

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基本内容的理解: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描绘的意境以及寓意。例如,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向往自然的情感。
-鉴赏方法的掌握:如何分析诗词的韵律、用词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兴等。例如,分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对仗和意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基本内容、意境和修辞手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应用古代诗词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意境的体会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词表达情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诗词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练习。学生尝试仿写诗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基本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它是古代文人向往田园生活的代表作,体现了深刻的归隐思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子,探讨诗人如何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优秀6篇)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优秀6篇)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饮酒》其五教学设计(优秀6篇)《饮酒》诗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描述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
-诗词创作的背景了解:学生可能对东晋时期的文学背景和陶渊明的生平了解不足,这会影响对诗词的理解,教师需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感知。
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中的诗句感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朗读版本的《饮酒》诗其五,让学生对比感受不同的韵律美,进而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中的诗句深层含义理解,教师可以举例解释“悠然自得”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悠闲自在,而是代表了一种超脱物欲、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本节课将围绕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饮酒》诗其五进行深入学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阅读并理解《饮酒》诗其五的全文,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分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
3.解读诗中的关键字词,如“悠然”、“自得”等,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陶渊明的人生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陶渊明哲学,分析其价值,并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饮酒》(其五)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于诗中的“悠然自得”和“采菊东篱下”等诗句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关于诗句的理解,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但在深入挖掘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时,部分学生仍显得有些吃力。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品味诗句,例如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意境。

第26课《诗词五首》之《饮酒(其五)》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诗词五首》之《饮酒(其五)》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创作技巧:分析诗中对仗、比兴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2.教学难点
-意象理解:学生对诗词中的意象可能难以把握,如“南山”、“菊花”等,需要教师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情感体验:陶渊明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诗人的心境,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修辞手法:学生对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兴等可能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详细解释、举例说明。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中意象和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26课《诗词五首》之《饮酒(其五)》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26课《诗词五首》之《饮酒(其五)》教案,选自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围绕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1.诗词的背景:介绍陶渊明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诗人与酒的关系。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饮酒(其五)》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增强文化自信: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品诗韵2. 品词析句,悟诗魂3. 品味真谛,学诗趣【教学重难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意,反复诵读,在吟诵中感受诗人的胸襟气度和非凡智慧。

通过讨论交流中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赏析诗人的“悠然”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解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设置疑问,激趣导入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派之祖,千古隐逸之宗”。

历代的文人名士对其页是赞赏有加。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呢?我们今天就通过《饮酒(其五)》一探究竟。

二、预习检测,夯实基础以游戏的方式梳理“陶渊明简介”和重点词语解释三、出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品诗韵2.品词析句,悟诗魂3.品味真谛,学诗趣四、走进诗歌,探究诗情活动一—读诗:读你千万遍1. 一读:字正腔圆地读(要求:读准字音)师:请大家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地读。

(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师:大家都会读吗?随机点名朗读师:读音准确,而且声音洪亮。

2. 二读:有板有眼地读(要求:读准节奏)师:五言诗一般采用“二三”节奏,你知道什么是“二三”节奏吗?(随机点名用“二三”节奏试读)。

师:读出了抑扬顿挫之感3. 三读:有滋有味地读(要求:读出韵味)师进行方法点拨:找准韵脚和仄短平长4. 欣赏名家朗读视频并思考诗人的心境。

活动二——赏诗:品你意难忘1.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美美地读了好几遍了,你读出了诗人的心境吗?(生:“悠然”)。

2.师: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悠然自得的心境呢?这里老师介绍赏析诗歌的第一个方法——知人论世法。

(播放视频了解写作背景)(指生总结):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为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怡然自得、闲适俭朴的生活。

3.师:那么归隐后陶渊明的生活和心境如何呢,我们一起走进《五柳先生传》来看看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吧啊!(出示《五柳先生传》)(指生回答):生活很贫困,闲暇之余喝喝酒、读读书,好不自在悠然,因为他不因为贫困而忧伤,也不极力追求荣华富贵。

大学语文饮酒其五教案

大学语文饮酒其五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饮酒》其五的文学背景和作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

- 掌握《饮酒》其五的基本内容、诗句含义及表现手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 感受陶渊明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追求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饮酒》其五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 感受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2. 教学难点:- 分析《饮酒》其五的诗歌意象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 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深入理解其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饮酒》。

2. 提出问题:为什么陶渊明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 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包括其家庭背景、政治经历和文学成就。

2. 阐述《饮酒》其五的写作背景,即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三)课文内容分析1. 诗句解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描述了自己居住在喧嚣的城市中,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人自问如何能够做到如此超然物外,答案是“心远”,即内心远离世俗的纷扰。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东篱下采菊的场景,心境宁静,视野开阔。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赞美山中的美景和自由自在的飞鸟。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认为人生的真谛难以用言语表达。

2. 诗歌意象分析:- “菊”: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

- “南山”:代表着诗人向往的宁静、自由的生活。

- “飞鸟”:象征着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精神。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饮酒》其五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即陶渊明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以《饮酒》其五为题材,写一篇散文或诗歌。

《饮酒》(其五)微课教案

《饮酒》(其五)微课教案

《饮酒》(其五)微课教案《饮酒》(其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歌大意,感受诗词之美。

2、能借助相关的资料,产生合理联想,理解诗人的隐者心境。

3、能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理解性描绘。

二、教学难点:1、能借助相关的资料,产生合理联想,理解诗人的隐者心境。

2、能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理解性描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东晋时候的著名诗人,喜欢读书喝酒写文章,喜欢菊花。

他是世外桃源的总设计师。

(引出诗人XXX)(二)作者简介:XXX,名潜,字元亮,自号XXX先生,东晋文学家。

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XXX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XXX,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我们学过XXX的哪些作品,假如在这些作品中选一句话为他代言,你觉得额可以是哪一句?说明注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脍炙人口,这是我们一提到XXX就会想到的诗句。

(三)教师范读(四)深入探究1、归隐之心过渡:请看课文的课下注解1,《喝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以后。

(1)《喝酒》组诗的创作背景:资料:序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XXX 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说明注解:XXX归田以后,生活过得很贫苦,甚至写过一首题为《乞食》的诗。

那么怎样会著名酒?在《喝酒》组诗中有一首交代了这个原委:就是一个同伙送来的,这个同伙带着上边的命令来请他出去做官。

XXX只是把酒留下,做官的恳求就拒绝了,他是这样拒绝的“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这两句诗可以读出一种坚决果断之意。

其实,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归园田居》中,有一句话“道狭草木长,XXX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亦可体现其坚决果断。

(2)朗读前四句,感受诗人的隐居之心:1)XXX坚决地选择隐居,他隐居到哪里去了?这个地方怎么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其五》教案4篇

《饮酒其五》教案4篇

《饮酒其五》教案优秀4篇《饮酒其五》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陶渊明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以读—讲—赏—评—练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

2.过程与方法: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内涵以及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饮酒》,使学生对陶渊明形成正确认识,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启示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处世方法。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陶渊明以及他的处世态度,并学习借鉴于自身。

[教学媒体]播放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二、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一说名潜,字渊明。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九江柴桑(九江县)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度日。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任江州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

当他做彭泽县令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当天职官回乡,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等大量诗作。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具体的诗词案例——《饮酒·其五》。这首诗展示了陶渊明如何在自然景色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以及他如何运用诗词表达隐逸思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在自然景色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在诗词中表达思想情感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这一章节的内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讲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色时,我注意到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今后,我还需要多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理论与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
举例:《饮酒·其五》中陶渊明的隐逸思想;《登鹳雀楼》中王之涣的景物描绘手法;《静夜思》中李白的韵律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杜牧的抒情手法;《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白居易的景物描绘与抒情。

《饮酒(其五)》教案

《饮酒(其五)》教案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陶渊明生平以及写作背景;2。

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3.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内涵以及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处世方法。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陶渊明以及他的处世态度,并学习借鉴于自身。

搜集有关陶渊明生平与创作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

新课导入:屏显:问世间酒为何物?中国是诗的故乡,诗人离不开酒,诗中不能没有酒,从历代诗人雅士所留传的浩瀚的酒诗酒词中,无不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酒文化以及诗人那种炽烈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酒文化渊源流传,诗文化更博大精深,你能举出诗文中哪些人嗜酒?(李白、欧阳、陶渊明等)再问:他们嗜酒的背后心理是否都一样?以此引出陶渊明嗜酒,酒后写了一组诗:《饮酒》屏显: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陶渊明饮酒后吐真情,我们再次走进陶渊明的诗歌,触摸他深邃的思想2.背景介绍: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其五一、陶渊明的人格魅力袁行霈先生说:“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 1、真率自然“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宋书??隐逸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陶渊明:“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 。

《归去来兮辞》序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家,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此行谁使然, 似为饥所驱。

”“畴昔苦长饥, 投耒去学仕。

”(《饮酒二十首》) 入官场后,他常叨念“静念园林好”、“园田日梦想, 安得久离析?”(《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393年任江州祭酒,陶渊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晋书??陶潜传》) 405年他任彭泽县令81天。

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官场黑暗,诗人实现不了“大济于苍生”人生价值, 折腰事人又违反自己的“质性”,毅然“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李泽厚:陶渊明所追求的“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 2、安贫乐道回归田园20 余年间,生活贫苦,他没再出仕。

“岂不实辛苦, 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 道胜无戚颜。

”(《咏贫士七首》) 义熙末年,陶渊明被征召为“著作佐郎”而“不就”。

424年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 。

邓小军:“在晋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二、陶渊明文学地位的变化陶渊明去世后,颜延之写了《陶征士诔》,褒扬了陶渊明品格和气节,对他的文学成就,没充分肯定。

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

萧统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

钱钟书统计,唐人“每赋重九、归来、县令、隐居诸题,偶用陶公故事”者,及称美其人其文者有三十多家。

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苏东坡:“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辛弃疾词作提及陶诗、陶文的有60首。

辛弃疾:“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钱钟书 :“渊明文名,至宋
而极”。

三、诗歌解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a name=baidusnap0></a>夕阳</B>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1、如何理解王安石评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这四句反映了陶渊明怎样的心态?前四句平易如同口语,但结构严密,第一句叙述,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自然流畅。

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到他家访问,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虽身居“人境”,但精神超脱的幽静忘世心态。

2、诗人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领悟到怎样的真意?诗人归隐后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悠然自得神态。

3、诗人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目的?提示读者回到形象,去体味诗的含义: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恬淡心情。

此诗三层意境,由“幽静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

四、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1、热爱劳动、赞美田园生活的讴歌。

梁启超:“他的快乐不是从安逸得来,完全从勤劳得来。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劳动中同农民建立了感情。

《归园田居》其二:“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

春景:“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夏景:“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和郭主簿》其一)秋景:“秋菊有佳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