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儿歌变画》教案

合集下载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掌握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的能力,提高绘画技能,增强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选择一首富有画面感的儿歌,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其内容。

2. 儿歌变画:引导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要求画面富有创意,表达儿歌的意境。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绘画工具、教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富有画面感的儿歌,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示范如何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儿歌变画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家庭作业:学生与家长共同创作一幅以儿歌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绘画基础较弱,需要加强个别辅导;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作品未能充分展示。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绘画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个别辅导,提高绘画技能;增加课堂展示时间,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课 儿歌变画儿歌变画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课 儿歌变画儿歌变画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 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激趣导入1.同学们小时候经常听儿歌吧,你们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儿歌,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儿歌,看谁知道的儿歌最多。

2.出示画家特伟的年画《拔萝卜》,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画表现的是哪首儿歌吗?3.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家都熟悉的儿歌《拔萝卜》,师生拍手齐读。

4.请学生读儿歌《一只哈巴狗》和《小老鼠上灯台》,如果我们把这些儿歌配上画,那就更棒了。

同学们也有好多儿歌,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儿歌也配上画呢?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走进儿歌配画的世界, 一起去领略儿歌配画的奥妙和神奇,出示课题《儿歌变画》。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愉快的进入到学习当中去。

探究方法.看图说儿歌。

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猜猜是哪首儿歌,并且说出儿歌的内容。

1.根据儿歌想画面根据教师出示几首儿歌内容,请学生自己想象画面,并说一说想象的画面上都有什么内容。

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演示方法.请一名学生朗诵儿歌《一只哈巴狗》,一只哈巴狗,站在屋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一只哈巴狗,吃完肉骨头,尾巴摇一摇,向我点点头1.教师演示如何为这首儿歌配画:(1)请学生说说画面上应该有什么形象?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只哈巴狗、一个房子、肉骨头。

(2)请学生思考:如何让这些形象更生动更形象?请学生闭上眼睛,齐读这首儿歌,并想象一下,画面应该添加什么内容什么背景使画面内容更丰富,视觉冲击力更强。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添画出适当的背景。

(4)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儿歌《一只哈巴狗》的配画作品。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儿歌、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儿歌的内涵,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使作品具有艺术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儿歌,让学生边听边欣赏,引导学生关注儿歌中的画面感。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课的主题——《儿歌变画》,让学生了解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将儿歌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创作方法。

4. 创作指导: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并给出创作建议。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将其他艺术形式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教学内容: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3. 教学目标:提高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儿歌内涵,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

5.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画纸、彩笔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得当,具有艺术性。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欣赏儿歌、创作绘画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

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

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一、设计思路:现代的儿童对于那些传统童谣已经开始变得陌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所以,本节课我将童谣与童画相融合,让同学们在话中画的艺术世界里感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童谣的历史,分析童谣的特点,认识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2、方法与过程:互相探讨学生们从家庭、同学之间或网络等来源所得之的童谣,童谣童画之间的关系,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表现童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童谣童画的认识,使同学们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们的创作思维。

三、教学重点:了解童谣童画之后,能用不同工具材料来表现童谣童画。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童谣的理解程度以及正确的技法表现。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视频《小白兔》,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师:同学们喜欢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念(可以使同学们在跟读中回忆起童谣并且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童谣的兴趣)(2)提问:我们如何将童谣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给展现出来呢?(3)出示《小白兔》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童谣和童画有相通之处。

童谣和童画,就是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

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示课题:《童谣童画》。

(板书)2、PPT展示,介绍下国外童谣童画((1)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快来呀,快来呀,同去看樱花——日本《樱花》(2)老国王科尔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他;他呼吁他的烟斗,他呼吁他的碗,他呼吁他的小提琴手三!《老国王科尔》)3、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幅作品《纺线车》,谁知道这是什么绘画形式?(剪纸)请举手发言!4、我们来看看《荡秋千》,谁能用一些修饰词来评价下这幅作品?(最好提到夸张、变形、幻想)。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儿歌的含义,并能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出儿歌中的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让学生通过美术活动,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儿歌中的形象,并能够用色彩、线条等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儿童的儿歌,并打印出歌词。

2. 准备一些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

3. 准备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学习。

4. 提前了解学生的基础美术能力,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阶段:通过欣赏儿歌图片,了解儿歌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授课程阶段:分步骤讲解儿歌变画的方法,并给予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同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3. 课堂小结阶段: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要点,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创作素材。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延伸阶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美术课程中,如儿童画、手工制作等。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活动,展示学生的美术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儿歌的内容,用画笔表现出相应的画面,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和解读儿歌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合作完成创作的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注重画面布局和细节表现。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出与儿歌内容相关的独特画面,同时引导学生们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颜色和型号的画笔,以及绘画材料(如颜料、纸张等)。

2. 选取一首适合变画的儿歌,制作相应的PPT或视频,便于学生理解儿歌内容。

小学美术《儿歌变画》微课教案

小学美术《儿歌变画》微课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儿歌变画》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将儿歌转化为绘画作品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我觉得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在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在欣赏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形象提取和绘画表现的技巧。
2.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培养高雅的艺术品味。
3.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通过绘画创作展示个人对儿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4.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鼓励尝试多种绘画技法和材料,激发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了解儿歌与绘画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评价和反思环节,学生们的表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能够从多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取得了成效。
1.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克服难点。
2.加强课堂讨论的引导,确保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讨论,提高讨论效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儿歌变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评价和反思中不断成长。
3.学生运用水彩画、蜡笔画等绘画材料,创作一幅以《小星星》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人教小学美术二上《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 (4)

人教小学美术二上《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 (4)

《儿歌变画》教案郭云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把儿歌变成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儿歌,抓住儿歌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有意思的画面,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美的激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理解儿歌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儿歌的意思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创作的画符合儿歌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一幅。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学过或背过儿歌,你能不能给大家朗诵一首?(学生朗诵儿歌)师:儿歌是我们孩子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吧儿歌变成画。

这堂课,就让我们根据自己对儿歌、童话的感受,创造美丽的画面吧!板书课题:儿歌变画(二)、探索新知1、分析为儿歌配画的形式特点:赏析课本意图,使学生了解儿歌配画的形式特点。

例如:课本中《拔萝卜》是一篇叙述小朋友集体拔萝卜的配画,画面创作大胆,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为大家增添和展示了奇妙的意境和幻想世界。

(1)课件上出示《咏鹅》、《小瓢虫》、《小白兔》、《哈爬狗》等儿歌变画的作品启发学生的思维。

(2)出示教师范画一张让同学们欣赏并从中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三)、课堂实践为儿歌配画采用的手法多样,可以采用水粉、水彩绘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线描的方法来完成。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儿歌(1)选好儿歌: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

(2)构思:在理解领会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构图:按儿歌的主要内容把画面设计出来,合理安排画面内容,做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如果是儿歌配画,在画面中还可以设计出文字的位置。

注意事项:(1)考虑到学生绘画水平差距较大,预备两首儿歌并板书主体部分作示范。

(2)作画过程中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启发学生采用合适的手法表现创意。

二年级美术上册《儿歌变画》教案

二年级美术上册《儿歌变画》教案
(2)提问:能否将童谣的内容用童画的形式去表现呢?
(3)出示《跳橡皮筋》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小结:童谣和童画有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就是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4)揭示课题:《童谣童画》。
第单元总课时数:2备课时间:2018.11.5
课题
儿歌变画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内容浅显,语言简练的儿歌,描写的都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各类媒体中听过的,见过的,学生们一定很喜欢,但儿歌中也有一些如动物的形象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教学中要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童谣变成童画,它成功在哪里?
C.《荡秋千》
讨论:这首童谣表现了什么情境?谁能看懂童画的内容。它用什么方法表现的,重点表现了哪两句?
(3)自由欣赏课本中其它作品,看看表现内容,谈谈表现形式。
3.教师范画
(1)播放视频《小老鼠上灯台》
(2)师生交流:童谣变成童画应该注意什么?
(3)为此童谣示范作画,讲述创作思路,画面构图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感知—探究—实践”的教学策略。即: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感知儿歌《拔萝卜》的画面,体验儿歌变成画面的效果,鼓励学生探究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2018.11.9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新知教学。
(1)播放视频《跳橡皮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4)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鲁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儿歌变画》教案

鲁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儿歌变画》教案

《儿歌变画》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为儿歌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3、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儿歌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

难点:设计画面内容。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一幅。

学生: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听过或背过儿歌,你能不能给大家朗诵一首?(学生朗诵儿歌)儿歌是我们孩子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这堂课,就让我们根据自己对儿歌、童话的感受,创造美丽的画面吧!(学生聆听)板书课题:儿歌变画(学生齐读课题)二、教学新授1、分析为儿歌配画的形式特点:赏析课本意图,使学生了解儿歌配画的形式特点。

例如:课本中《拔萝卜》是一篇叙述小朋友集体拔萝卜的配画,画面创作大胆,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为大家增添和展示了奇妙的意境和幻想世界。

2、为儿歌配画采用的手法多样,可以采用水粉、水彩绘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线描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工艺手法,如油画、棒刮画、彩纸剪贴、纸版画等,有的内容可采用浪漫手法表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3、分析作业步骤:(1)选好儿歌: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

(2)构思:在理解领会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构图:按儿歌的主要内容把画面设计出来,合理安排画面内容,做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如果是儿歌配画,在画面中还可以设计出文字的位置。

4、学生作业选择儿歌进行构思、构图,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学生进行作业展示。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儿歌变画》教案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儿歌变画》教案

儿歌变画一、学情分析儿歌内容浅显,语言简练,描写的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过的,见过的,学生们一定很喜欢,但儿歌也有一些如动物的形象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教学中要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二、教材分析儿歌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的世界里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儿歌,比如拔萝卜、小白兔等等,如果能给这些儿歌配上图画,孩子们的童年就会永远的留下。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初步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要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四、教学重点:学会购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五、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六、教师准备:教具:儿歌、范画、多媒体课件。

学具:水彩笔、课前搜集的儿歌、铅笔、橡皮、图画纸。

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时候经常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儿歌声中进入甜蜜的梦乡,同学们一定听过好多好多的儿歌吧!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师生拍手齐读。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愉快的进入到学习当中)。

师:如果我们把这首儿歌配上画,那就更完美无缺了。

同学们也有好多儿歌,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儿歌也配上画呢?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儿歌配画的世界,去领略儿歌配画的奥妙和神奇吧!(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儿歌《大蜻蜓》,(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诵儿歌)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大蜻蜓。

师:大家看我在黑板上画的,我们如何让它更完美呢?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齐读这首儿歌,并想象一下,画面应该添加什么内容使画面内容更丰富。

(指名学生说)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想象力很丰富。

老师也想了一个背景供咱同学们参考。

请看(出示课件)师:现在看起来画面就丰富多了,涂上颜色就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新课标( 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新课标( 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绘画表达儿歌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选取一首与秋天相关的儿歌,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儿歌变画: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

3.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儿歌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范画等。

2. 学具:绘画工具(如水彩笔、蜡笔、彩纸等)、儿歌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与秋天相关的儿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儿歌欣赏: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关注儿歌中的细节和情感。

3. 儿歌变画: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4.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等。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儿歌变画》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儿歌变画》优秀教案
(1)选好儿歌: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
(2)构思:在理解领会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构图:按儿歌的主要内容把画面设计出来,合理安排画面内容,做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如果是儿歌配画,在画面中还可以设计出文字的位置。
(4)色彩:色彩搭配和谐。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学具准备
素描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时 安排
共1个课时
教学内容 过程安排
导 入
(一)引导阶段
播放音乐动画《拔萝卜》,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1、儿歌歌词变画步骤分析
2、教师出示儿歌《咏鹅》范画。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
4、学生交流思考如何选择为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一幅画
5、学生作业
《儿歌变画》名师教案
课题
第十一课 《儿歌变画》
授课人
教育教学目标
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差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的儿歌进行创作。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教师进行点评。
(五)知识延伸与拓展
初步认识儿歌配画实际是插图的一种。图画除了可以为儿歌配画之外,还可以为什么配画?尝试为故事配画、古诗配画。
播放音乐动画
《拔萝卜》,
导入新课《儿歌变画》
课后反思

第11课 儿歌变画-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1课 儿歌变画-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1课儿歌变画-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本堂课,了解儿歌的特点和分类。

2.让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线条表现图形,让图形更加形象。

3.让学生学会用填充色和手指画的方法创作出自己的画作。

2. 教学重点1.熟悉儿童歌曲的旋律、歌词、节奏等。

2.学习简单线条的画法,掌握用线条表现图形的方法。

3.学会以上色和手指画的方法创作画作。

3. 教学内容1.儿歌的特点和分类,通过听歌曲和观看歌词展示,让学生了解儿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简单线条的画法,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试画,让学生掌握用线条表现图形的方法。

3.用填充色和手指画的方法创作画作,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操作,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儿歌1.教师先让学生听一遍《小白兔一跳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分别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课堂情况介绍几首常见的儿歌,并要求学生跟着节拍唱一唱。

第二步:介绍儿歌的特点和分类1.教师让学生观看幻灯片展示和图片,介绍儿歌的特点和分类。

2.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加以引导和补充。

第三步:讲解简单线条的画法1.教师通过画图和教学演示,讲解简单线条的画法。

2.教师让学生尝试画简单图形,帮助学生掌握用线条表现图形的方法。

第四步:用填充色和手指画的方法创作画作1.教师带领学生用填充色的方法创作原有图形,并带领学生尝试在画外框中自由填充,创作出自己的画作。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手指画的方法,使画作更加活泼有趣。

第五步: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2.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和成果进行反馈和点评。

3.教师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准备。

5.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演评价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自己的画作评价学生对简单线条的画法和填充色、手指画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3.通过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反馈结合进行评估。

《儿歌变画》美术教案

《儿歌变画》美术教案

《儿歌变画》美术教案一、教材分析:儿歌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

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因此,让学生学儿歌,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儿歌的历史及特点,儿歌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儿歌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儿歌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加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上合适的童画。

四、教学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儿歌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五、教学措施: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

本课目的将儿歌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语言表现,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方位、角度来感知儿歌,将儿歌进行夸张、联想、拟人化等艺术加工。

引导学生理解儿歌的含义并大胆用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儿歌。

我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写实、夸张、联想等方法表现儿歌的内容。

我还选择用剪纸、布贴、刮画、线描、色彩等不同手法表现的范作进行欣赏,以开拓学生思路。

那琅琅上口的儿歌就成为孩子们想象的源泉,既培养了他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自由表现、大胆创造的造型·表现才能。

把美术置于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之中,让学生逐渐明白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

六、课前准备:老师:相关美术课件,范作;学生:收集一些喜欢的儿歌和各种作画工具材料。

七、教学过程:1、儿歌和童画配对游戏,揭题(1)教师出示4首儿歌(《秧歌》、《萤火虫》、《玩滑梯》、《树叶宝宝》)和4幅童画作品,秩序打乱,请同学试着为儿歌找到和它相对应的童画,并说明理由,分析画面表现了哪句或哪几句儿歌,想表达的意境又是什么?我们发现儿歌中藏着好多好多漂亮的童画。

二上美术儿歌变画教案

二上美术儿歌变画教案

二上美术儿歌变画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儿歌在绘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儿歌与绘画的关系。

2.学习儿歌变画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表现儿歌的内容。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多种儿歌的音频和歌词。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3.准备教学PPT和教学案例。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儿歌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歌词一起唱。

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儿歌和绘画有什么关系吗?儿歌中的内容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吗?2.呈现。

老师在PPT上展示一些儿歌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表现儿歌的内容的?儿歌中的情节和形象是如何通过绘画来呈现的?3.讲解。

老师向学生讲解儿歌变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儿歌内容,如何构思绘画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搭配,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表现儿歌中的情节和形象。

4.示范。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一首儿歌的变画过程,让学生观看并学习老师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5.练习。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儿歌中的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构思绘画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同时也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来表现儿歌中的情节和形象。

6.展示。

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同时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7.总结。

老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指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儿歌,在绘画中多加入儿歌的元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儿歌和绘画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有些害羞,不太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加关注,引导学生勇敢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小学美术《儿歌变成画》教案

小学美术《儿歌变成画》教案
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将儿歌中的形象转化为画面;
3.尝试创作以儿歌为题材的画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儿歌中的形象,提高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知和解读能力;2.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巧,将儿歌内容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形成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儿歌文化。以上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强调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使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技巧表现出儿歌中的形象;
-鼓励学生在创作时发挥想象,如将小燕子与其他季节元素结合,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儿歌形象具体化,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面具有美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将儿歌变成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儿歌与绘画结合的基本概念。儿歌是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儿童文学形式,而绘画则是视觉艺术的表现方式。将儿歌变成画,就是通过绘画来表现儿歌中的形象和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燕子》。这首儿歌描绘了燕子在春天的飞翔场景。通过分析歌词,我们可以提取关键形象,如燕子、蓝天、白云等,然后运用绘画技巧将它们呈现出来。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学会将儿歌中的元素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儿歌的欣赏与理解:让学生欣赏一首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及意境。

2. 儿歌与绘画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儿歌中的元素,如人物、动物、景物等,并学会将其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3.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将儿歌变成一幅美丽的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元素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创作出一幅具有创意的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音频、PPT、绘画工具、范画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儿歌,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感受儿歌的意境。

2. 新课讲解:引导学生发现儿歌中的元素,如人物、动物、景物等,并学会将其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3. 范例分析:展示一些将儿歌变成绘画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创作方法。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将儿歌变成一幅美丽的画作。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儿歌变画》2. 教学目标: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学会将儿歌中的元素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元素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创作出一幅具有创意的画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以儿歌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求创意独特,色彩丰富,画面饱满。

〖2021年整理〗《儿歌变画》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儿歌变画》优秀教案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课前准备:
教师:儿歌数首、故事插图、示范作品等。

学生:铅笔、橡皮、水彩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课前让学生去收集1-3首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儿歌,请学生互相交流儿歌。

出示《拔萝卜》、《小老鼠头有吃》、《小白兔白又白》等三首学生比较熟悉的儿歌配合画面,请学生根据图意说说这几幅画面的分别是什么儿歌?
揭示课题:儿歌变画
二、发展阶段
刚才同学们很快地就能根据图画想出了每幅图所配的儿歌,那现在老师想反过来,我出一首儿歌,想一想这首儿歌的图画可以怎样画?
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

欣赏教科书上的儿歌绘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认真体会学习儿歌配画的画面构图及色彩。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的儿歌进行创作。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的儿歌进行创作。

四、知识延伸与拓展
初步认识儿歌配画实际是插图的一种。

图画除了可以为儿歌配画,还可以为什么配画?尝试为故事配画、古诗配画。

第11课 儿歌变画(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 儿歌变画(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儿歌变画(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歌与画的关系;2.学习基本的颜色运用;3.提高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儿歌与画的相互关系;2.色彩运用;3.绘画技巧与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儿歌表现在画中;2.如何运用基本的颜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播放儿歌MV《小星星》,让学生和着歌曲口齿清晰地唱一遍。

然后要求学生发现歌曲中包含的颜色、图案等元素。

2. 拓展阅读老师介绍古代画家董源的画作《江山如画》,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幅画作中运用的颜色和图案。

要求学生发现歌曲和画作中的联系,以及相互表达的方式。

3. 绘画实践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思考如何将其表现在画中。

可以选择简单的元素,如歌曲中出现的星星、月亮、花、小鸟等。

2.老师介绍基本的颜色运用,并让学生通过混合颜色来取得不同的颜色效果。

3.老师提供画纸、颜料和画笔,让学生开始绘画。

4.老师在学生作画时提供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色彩运用、画面构图等要素。

4. 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议。

五、课后作业1.完成自己的儿歌变画作品;2.搜集其他儿歌,并思考如何将其表现在画中;3.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绘画技巧,例如素描、水彩等,并做出一份小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儿歌和画两种形式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方式,并通过绘画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在课堂中,老师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表现儿歌和画作中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歌变画
一、学情分析
儿歌内容浅显,语言简练,描写的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过的,见过的,学生们一定很喜欢,但儿歌也有一些如动物的形象在绘画的
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教学中要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二、教材分析
儿歌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的世界里有许多耳熟能详
的儿歌,比如拔萝卜、小白兔等等,如果能给这些儿歌配上图画,
孩子们的童年就会永远的留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初步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要大胆、色彩和谐,
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四、教学重点:
学会购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五、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六、教师准备:
教具:儿歌、范画、多媒体课件。

学具:水彩笔、课前搜集的儿歌、铅笔、橡皮、图画纸。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时候经常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儿歌声中进入甜
蜜的梦乡,同学们一定听过好多好多的儿歌吧!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师生拍手齐读。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愉快的进入到学习当中)。

师:如果我们把这首儿歌配上画,那就更完美无缺了。

同学们也
有好多儿歌,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儿歌也配上画呢?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儿歌配画的世界,去领略儿歌配画的奥妙和神奇吧!(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儿歌《大蜻蜓》,(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诵儿歌)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大蜻蜓。

师:大家看我在黑板上画的,我们如何让它更完美呢?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齐读这首儿歌,并想象一下,画面应该
添加什么内容使画面内容更丰富。

(指名学生说)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想象力很丰富。

老师也想了一个背景供
咱同学们参考。

请看(出示课件)
师:现在看起来画面就丰富多了,涂上颜色就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2)、出示儿歌《小青蛙》,(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诵儿歌)师:《小青蛙》小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小青蛙坐在
荷叶上唱歌,好像在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祈福。

(3)、出示儿歌《啄木鸟》,(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诵儿歌)师:《啄木鸟》这幅画,小作者表现了啄木鸟在啄虫子。

同学们我们书上也有几幅儿歌配画作品,画的也很棒,咱们就
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欣赏《拔萝卜》、《咏鹅》、《小蝌蚪》。

(4)、总结儿歌配画要点和步骤。

a 、选儿歌 b、构思图画 c 、画图画 d、涂色
师:以上我们对儿歌配画进行了学习,希望大家都要养成认真分析的好习惯。

想好以后再画。

大家想不想给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4、学生作业:
为自己搜集的儿歌配画。

(播放儿歌音乐)
作业要求:(出示)
①画自己喜欢的儿歌,先仔细分析儿歌的内容。

②能够反映儿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景,构图饱满,主次分明。

③形式与儿歌内容要统一。

④着色要恰当。

5、教师巡视辅导。

6、小结:
①展示好的作品,讲评。

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谈感受、评价别的同学的作品、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儿歌配画作品并介绍喜欢的原因。

②我们的文学与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篇好的文章配上一幅
美丽的图画将更加完美,使人一目了然。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想出更好的儿歌,并能配出更美的图画。

7、拓展:自己创作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并且为其配画。

教学反思:
《儿歌变画》这节课最突出的难点就是学生创作的童画既符合儿
歌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学生不能很好的去诠释儿歌,只为了完成作业而做,尽管,我在课堂上提醒孩子要有创新意识,老
师的和课本中的只作参考,但是,很多同学都是依照我的范作画葫芦,这点是在以后需要我特别重视的。

这课的教学极具开放性,因此在评价作业的时候,在作画上色材料上不作任何要求,在评价标准上只要求学生在创作时能表现出儿歌的意境,有创意即可,整体的作业效果还是很好的。

儿歌是民间艺术家带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

童画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特点的语言形式,
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
美丽。

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诵读了一些以典的儿歌,接着再画
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在这节课美术教学活动中,我想,孩子们的作品完成的好不
好并不重要,关键是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悟,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