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教资《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必背考点(2023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教资《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必背考点(2023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2.全面性——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3.基础性——“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是学生阶段为人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4.发展性——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是促使每一个教育对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5.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6.开放性——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3)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1.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2.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2.改革教学方法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2)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素质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2.带领学生考察社会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3)家校合作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1.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2.举办家长学校3.建立学习与家长联系制度(4)其他的途径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1)“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材料分析)“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什么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小学教师资格证是指用于评定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证书,是小学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之一。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技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主要知识点。

1. 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是小学教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于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等内容。

此外,心理学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等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包括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规、学生权益保护等内容。

2. 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掌握授课技巧,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体进行教学。

3. 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班级管理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包括学生管理、班级组织、班级纪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管理能力包括学校组织管理、学校教育规划、学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需要具备处理教育纠纷、协调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关系的能力。

4. 教育科技能力教育科技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现代科技应用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育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教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能够利用教育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师德师风小学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是教师的基本品质,包括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等方面的内容。

师风是教师的表现方式,包括教师言行举止、形象气质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部分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点必背的知识点:一、教育理论1.21世纪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2.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3.教育的特点和分类4.教育的目标与要求5.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二、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3.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4.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5.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三、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内容3.教育行政管理法规相关内容4.学校办学法规相关内容5.中小学教育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内容四、教育心理学1.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心理机制2.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和阶段特点3.学生心理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4.学生成绩评价和激励的心理原则5.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五、教育与发展1.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全面质量教育的内涵和要求3.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4.新课程的背景和目标5.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挑战六、教师专业素养1.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3.教师的自我提升和终身学习4.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要求5.教师的跨学科教学和教育创新能力七、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1.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方法2.教育评价的种类和方法3.教育研究和教育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4.教育研究和教育评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教育研究和教育评价的意义和价值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部分的主要内容,从教育理论到教学方法,再到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考生可以参考这些知识点来备考,并结合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学习和总结。

同时,还需要关注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了解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和政策动向,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一、综合素质的定义及重要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它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涵盖了教师的教育情操、道德修养、教育智慧等方面。

综合素质对于小学教师的成就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培养自信心和乐观心态。

2.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通过榜样教育和课堂活动等方式加以培养。

三、教育教学能力1. 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师应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堂,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的流程和时间,保证教学秩序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知识传授与评价:教师不仅要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教材内容,更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在评价方面,教师要客观公正,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育研究与创新能力1. 教育研究: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意识,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动态,通过阅读、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

2. 创新能力:教师要关注教育前沿,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技术,在实践中积极开展创新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创新能力。

五、与家长、同事及社会的沟通能力1. 家校合作:教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同事合作:教师要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支持、学习、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社会沟通: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类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自我提升与发展1. 个人修养: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水平,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好榜样。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一、综合素质的定义综合素质是指个体在知识、能力与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拥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二、综合素质的要求1. 知识与学科素养小学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他们还应了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2. 教学能力与方法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与备课、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

他们需要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师德师风与学生关系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他们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基本素质与职业操守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善于团队合作,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应该保持职业操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5. 自我发展与创新精神小学教师应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他们还应具备创新精神,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三、培养与提升综合素质的方法1. 加强自身学习小学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

可以通过参加教师进修班、研讨会,阅读专业书籍与论文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2. 参与教研活动小学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教材设计。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3. 提升教学质量小学教师应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考点归纳完全版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考点归纳完全版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考点归纳完全版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一项评价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考试。

《综合素质》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考核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篇文章旨在对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进行详细的归纳和,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基础知识试卷中对基础知识考察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要侧重于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需要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思维品质试卷中对于思维品质的考察主要侧重于探究教师应用各种方法、策略帮助学生发掘和培养主动学习习惯的能力。

考试中会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考察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和处理技巧。

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该科目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学能力的考察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课堂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习过程管理。

在考试中,常常涉及课堂互动、教学技能、教学思路等方面的问题,考察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启发学生思维的能力。

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是该科目考核的必考题。

考试中,通常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内容。

要求考生具备正确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意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做到教书育人、以德育人。

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学实践与反思是该科目考核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考察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能否落地实践,同时考察教师对教学实践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思考和反思的能力。

考试中通常会设置教学案例,要求考生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反思,从而提高教学实践的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考试成绩与教师在“三全育人”中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兼顾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学习。

以上是对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的归纳完全版。

希望对广大考生进行参考和学习,有助于更好的备考和通过考试。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小学教资考试中,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下面是对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梳理。

1.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了解教育目标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原则。

2.课程与教学-了解课程的概念、要素和特点。

-了解教学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3.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必备的教学能力。

4.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育-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和特点。

-了解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实施策略。

5.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了解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合作模式。

-了解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角色和责任。

6.评价与奖惩-了解评价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奖惩的原则和方法。

7.美育与身心健康教育-了解美育的内涵和目标。

-了解身心健康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8.科学素养与实验教学-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

-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和要点。

9.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

-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0.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教育-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了解社会责任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策略。

11.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2.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了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

13.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了解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了解创新教育的策略和实施步骤。

14.社会公德与道德教育-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了解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以上是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梳理。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教育观(一)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

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

在古代教育中,教育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的.这种社会政治形式下的教育是培养少数人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是为人民普遍的教育需要服务的.是人民的教育。

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

例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如果强调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教师中心的教育观;如果强调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再如,在教育内容的德、智、体、美等不同组成方面的关系上,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德育中心的教育观:强调智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智育中心的教育观。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

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二) ——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七点,包括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造就平等的公民、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小学教师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为了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综合素质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1.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小学教师必备的知识之一、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情况。

只有深入了解儿童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2.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必备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规律以及学习环境的创设。

小学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学习理论、教学法、课堂管理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3.课程与教学小学教师需要了解国家课程标准、课程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落实课程目标,推动教学有效实施。

4.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小学教师需要学习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例如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师还需要学会如何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资源开发。

5.评价与测量评价与测量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小学教师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监测和评价,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何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6.课堂管理与学生辅导课堂管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教师需要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管理课堂秩序,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涉及到的综合素质知识点非常多。

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不仅仅限于学科知识,还包括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等。

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下面是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的知识点梳理。

1.知识方面:-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的理解、拼音、词语的认读、古代文化常识等。

-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地理、历史、道德与法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美术与音乐知识:包括绘画、音乐基础知识等。

2.能力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写、表达思想、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等。

-计算思维能力:包括数学公式和运算符的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实验与观察能力:包括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等。

-探索与解决问题能力:包括思维逻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手工制作与艺术创作能力:包括手工制作和艺术创作的能力等。

3.态度方面:-学习态度:包括积极参与、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等。

-合作态度:包括与他人合作、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等。

-坚持和努力的态度:包括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勇往直前等。

-积极向上的态度:包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正面心态等。

4.价值观方面:-个人价值观:包括自尊、自爱、自信等。

-社会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公平正义、勤俭节约等。

-人生价值观:包括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助人为乐等。

以上是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的知识点梳理。

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只有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

本篇笔记旨在帮助准备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复和掌握《综合素质》这一部分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该章节的关键内容:
1. 教师的道德素养:
-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

-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沟通和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2. 教师的教育理念:
-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 教师要发展和运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3.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 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 教师应掌握教学技能,善于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 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的研究秩序。

4. 教师的综合素质:
-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班级活动。

-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 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这些是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一章的重点内容。

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对上述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以上为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字数:218)。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本文档将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1. 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掌握不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 教育心理学: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了解学龄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1. 教育管理:了解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学校行政管理、教育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教育评价:熟悉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1. 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教学过程的管理、掌握学生研究规律等知识。

2.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五、学科教育与课程标准1. 学科教育:掌握小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了解小学常见学科教育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课程标准:熟悉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原则,了解小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教育观(一)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

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

在古代教育中,教育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的.这种社会政治形式下的教育是培养少数人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是为人民普遍的教育需要服务的.是人民的教育。

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

例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如果强调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教师中心的教育观;如果强调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再如,在教育内容的德、智、体、美等不同组成方面的关系上,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德育中心的教育观:强调智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智育中心的教育观。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

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二) ——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七点,包括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造就平等的公民、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

小学教育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育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育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一、综合素质的定义综合素质是指一个学生在学业、品德、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1. 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2. 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未来社会对人们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3. 促进个体发展:培养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能够全面发展个体的个性、创新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培养综合素质的方法1. 设计多元化的研究任务: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引导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多元能力。

2. 开展综合活动和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综合素质拓展班、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活动空间,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评价综合素质的方法1. 多角度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品德表现、社会实践、学术竞赛等方面。

2. 个性化评价: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评价,关注他们的发展潜力和特长。

3. 综合评价:将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全面的评价报告,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教师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教育专业素养、扎实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综合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方面。

六、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评价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综合素质(小学)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单选+案例)★(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看法和认识)(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2.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新课程改革推进A、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单选)课程功能:双基→三维课程结构:单一→均衡、综合、选择课程内容:繁难编旧→与生活、时代相联系学习方式:死记硬背→自主、合作、探究评价体系:注重结果→多元、综合、动态、多样管理制度:单一、三级(国家、地方、学校)B、新课改的教学观(案例)★(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案例)A、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单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可塑性)(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老师对学生犯错的态度)B、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材施教)(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2)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尊重想法)(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2.全面发展的内涵3.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三、教师观1.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单选)复杂性和创造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个体性去群体性2.新课改下的教师观A、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B、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1)1997版本(单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2)2008版本(案例)★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侵犯学生权利)√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奉献、认真)√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全体学生、健康、人格、不体罚)√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以身作则、廉洁从教)√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反思反省、创新)五、法律法规(单选、了解)1.教师权利与义务A、权力教育教学权——最基本权利(上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进修培训权参与管理权(民主管理权)B、义务教师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提高业务水平遵纪守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护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2.学生的权利A、人身权(最基本、)生命健康权、隐私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B、财产权财产所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继承\受赠权C、受教育权参加教育教学权(上课)、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是教育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母法”。

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20个必考知识点

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20个必考知识点

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20个必考知识点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是为了评估学生除了学科知识以外的综合能力,其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根据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的要求和常见考点,以下是20个必考知识点:1.道德修养: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实践等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公民道德:了解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尊重他人的权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3.国情教育: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政治制度等基本概念。

4.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5.尊师重教:学生要尊重教师的权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6.学习方法: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理解、总结归纳、思维导图等。

8.社交礼仪:学会与人交往,尊重他人,学会表达和倾听。

9.心理健康: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情绪管理、自我调节等。

10.健康饮食: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了解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11.体育锻炼: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的体育锻炼方式。

12.安全教育:了解各种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13.文明礼仪:了解社会礼仪,如谢礼、道歉、排队等。

14.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15.艺术修养:了解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如绘画、音乐等。

16.科学知识: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如自然现象、科学发现等。

17.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方法,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18.信息技术:了解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如电脑操作、网络等。

19.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关系、国际冲突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等。

20.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

以上是20个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的准备和学习。

另外,考生还应该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试卷共三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8 分),第二大题为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4 分,共42 分);第三大题为写作题(本大题共 1 小题,50 分)。

以下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

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 学生是完整的人;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 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小学综合素质是指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综合素质部分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了解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法、教育行政法、教师法等,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3.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等,了解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教育质量评价、学生评价等。

4.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设计等,了解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5.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了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了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6.学科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了解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学要点,了解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实施方法。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包括学生心理特点、情绪管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8.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发展:了解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了解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学生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10.学生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了解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责任和角色。

以上只是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的一部分,具体内容还需考生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进行学习。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的书籍和教材,参加培训班,解答真题等方式进行复习。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梳理教育观(材料分析题)
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3)教学课程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
(1)改变教育观念
(2)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3)转变学生观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新课改下的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多样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以人为本”学生观(材料分析题)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观(材料分析题)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职业素养
(1)完整的知识结构
(2)灵活的教学能力
(3)教育机智
(4)情感智力和品质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二)梳理教师威信
(三)善于和学生交往
(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育问题的研究者
(4)社区型和开放型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材料分析题)
(一)"爱国守法”一一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一一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对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业
5.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一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一一教师的天职
1.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一一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

举止文明礼貌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教育法律法规(选择题)
一、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

《教育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关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是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通常规定一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是教育单行法,依据是《宪法》和《教育法》制定。

《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中的义务教育制度进行法律规范。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法》是教育单行法,《教师法》对教师培养、教师职业活动和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规范,,是集合了教师的行业管理和教师的权益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专门法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一般作为教育单行法看待。

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活动领域中的问题,也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出发,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规范,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部门。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关系密切。

两者实质上都着眼于未成年人的保护。

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责任主体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部门。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教育部制定颁发的,属于“教育规章”,为实施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提供了实际操作规则。

《办法》不仅与学生的权利保护有关,也与教育活动中学校权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秩序相关。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规划纲要》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21世纪第2个十年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我国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战略任务和各个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规划纲要》适时地回答了我国在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指明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教师的权利
(一)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监督权等。

(二)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任何个人或部门无权干涉。

2.科学研究权
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管理学生权
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4.获取报酬权
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5.民主管理权
教师拥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6.进修培训权
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
2.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育教学义务: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尊重学生人格义务: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提高思想义务水平义务: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