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货币层次划分和流通规律
![货币层次划分和流通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e0a4f017cd184254b353529.png)
2-4 货币流通规律
一、商品流通与货币商品交换。其运动 形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2、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作为流 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为 商品形态的变化服务。
3、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 分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货币层次划分为: M0(现钞) M1(狭义货币)=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
我国货币计量划分的层次:
我国货币计量划分的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 体部分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 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 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执行流通手段职 能的货币量。 如果考虑到货币执行支付职能的情况,则分子项的商 品价格总额可调整为:商品的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 格总额+到期应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三、纸币流通规律
2-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一、货币量的层次划分的含义
将流通中的货币量按照其流动性的强弱进行 相关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 种方法。 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或损 失很少的情况下的变现的能力。
二、货币量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M4=M3+L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标准和内容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标准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b35f13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0.png)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标准和内容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标准和内容1. 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货币量层次划分是指根据货币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将货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和分类的过程。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货币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货币在经济中的发挥作用。
2.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标准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流通性:货币的流通性是指货币的易于交换和转移的程度。
根据货币的流通性不同,可以将货币划分为高度流通的货币和低流通性的货币。
•存量:货币的存量是指货币在市场上的总量。
根据货币的存量不同,可以将货币划分为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
•使用范围:货币的使用范围是指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适用范围。
根据货币的使用范围不同,可以将货币划分为本币和外币。
3.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内容根据以上的标准,货币量层次划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高度流通货币和低流通货币•高度流通货币:高度流通货币是指易于交换和转移的货币,通常具有普遍接受性和广泛使用性。
在这个层次上,可以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支付宝余额等。
•低流通货币:低流通货币是指流通性相对较差、使用范围较窄的货币。
在这个层次上,可以包括地方性货币、虚拟货币等。
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广义货币是指市场上的全部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
它代表着社会的总货币供应量,通常也被称为M2货币。
广义货币是反映经济运行总量的指标。
•狭义货币:狭义货币是指市场上流通性最强、支付手段最广的货币,通常也被称为M1货币。
狭义货币是广义货币中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现金和即期存款。
本币和外币•本币:本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官方发行的法定货币。
本币在该国家或地区内具有法律地位,广泛用于经济交易和支付。
本币是国内经济活动的主要支付手段。
•外币:外币是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在本币之外通行并被接受的货币。
外币在国际交易和跨境支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论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可以根据货币的流通性、存量和使用范围进行划分。
货币层次划分及依据划分内容
![货币层次划分及依据划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0826bf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7.png)
货币层次划分及依据划分内容一、货币的层次划分货币是现代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媒介和交换手段,它可以方便地进行商品交换、储蓄和支付。
根据货币的使用范围和功能特点,可以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1. 高级货币高级货币是指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欧元等。
高级货币在经济中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和支付能力,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高级货币的发行由国家中央银行负责,其数量和价值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
2. 二级货币二级货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或领域内流通的货币,如地方货币、地区性货币等。
二级货币的发行和管理由地方政府或特定机构负责。
二级货币在经济活动中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和流通性,但相对于高级货币来说,其接受度和使用范围较为有限。
3. 代理货币代理货币是指非货币机构发行的货币形式,如商业银行发行的存款凭证、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代理货币具有一定的支付功能,但其发行和管理不受国家中央银行的监管,而是由相应的机构或平台负责。
4. 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密码学原理发行的电子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
虚拟货币不依赖于特定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和无国界等特点。
虚拟货币的发行和管理由区块链技术和网络参与者共同完成。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货币层次划分是基于货币的使用范围、支付能力和发行机构等方面的依据。
1. 使用范围货币的使用范围是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依据。
高级货币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和支付能力,被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主体广泛接受和使用;二级货币在特定的区域或领域内流通,其使用范围相对有限;代理货币和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更为特定,主要用于特定机构或网络平台的支付和交易。
2. 支付能力货币的支付能力也是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依据。
高级货币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可以用于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二级货币、代理货币和虚拟货币的支付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只能在特定的场合或特定的网络平台上使用。
3. 发行机构货币的发行机构也是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依据。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a087e3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d.png)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货币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存等多种功能。
为了更好地管理货币供应和监管金融市场,我国对货币进行了多层次的划分。
首层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是负责货币政策的机构,它通过调节这种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来控制整个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第二层货币是商业银行的存款,也称为广义货币M2。
商业银行
是为经济中的个人和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它们的存款可以作为支付手段和储蓄工具,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层货币是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金融产品,包括债券、基金、保险等。
这些金融产品的发行和投资活动,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层货币是社会上流通的各种虚拟货币和代币,如比特币、支付宝等。
这些虚拟货币具有相对独立的货币属性,但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和监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以上是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它们在货币市场的运作和金融监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 -。
货币金融
![货币金融](https://img.taocdn.com/s3/m/1f9e89cba1c7aa00b52acbe3.png)
1.货币层次的划分根据流动性的高低划分货币层次:M0: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M3:M2+可以转化为货币的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货币供给的流动性结构问题:货币供给的流动性结构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的一种指标,是用相对流动性较高的货币层次与流动性较低的货币层次的比率,如M0/M1,M1/M2,通常用M1/M2作为货币供给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它表示狭义货币供给相对于广义货币供给的比重,当M1/M2的值趋于增大,表明代表现实流通(即现实将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在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比重上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这表示人们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反之,当M1/M2的值趋于减小时,则表明广义货币量中的准货币比重上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减弱,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作用:货币当局可把它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的指标,实时监控,防止经济过热或者萧条。
2.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凯恩斯新古典IS-LM模型大概内容)1、古典的利率决定理论(真实利率决定利率):代表人物:马歇尔、费雪、庞巴维克。
他们认为需求来源于投资,供给来源储蓄,因此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而由实体因素(投资和储蓄)决定,该理论认为经济可以自动调节达到均衡。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普遍偏爱流动性更强的货币,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是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如果人们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偏好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该理论把货币供给看做是完全由央行控制的外生变量,所以利率主要由需求决定,他划分了需求的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者主要受收入影响,后者的决定变量则为利率。
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代表人物:罗伯逊、俄林、勒那。
该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用真实经济体中的投资与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余额之和作为可贷资金的需求,用储蓄和可贷资金增量之和作为可贷资金的供给,当二者相等时,得出均衡的利率水平。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e08f6a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3.png)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货币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管理货币,并
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我国对货币分层进行了划分。
本文将介绍我国
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M0层次
M0层次是指银行体系内流通的货币,也可称为基础货币。
它主要由纸币、硬币和在银行体系内的存款组成。
M0作为货币市场的基础层次,
对整个货币市场的发展和运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M1层次
M1层次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每个人手中实际拥有的货币。
它包括M0层次的货币和准货币(即活期存款、信用卡余额)。
因此,M1层次通常
被视为流通性最强、使用最广泛的货币。
三、M2层次
M2层次是指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1层次的货币和存款中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
M2层次的货币具有一定的储备价值和支付能力,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M3层次
M3层次是指M2层次的货币和国库券、短期金融债券等与货币可以替代的工具的总和。
M3层次的货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是金融
市场的最高层次。
五、广义货币供应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经过央行核定并发布的包括M2层次的与货币可以替代的工具、债券市场融资工具、非银行信贷机构发放的信贷,以及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等所有的金融资产的总和。
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反映国家货币总量的一个指标,可用于分析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等相关问题。
以上就是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通过对货币层次的明确和分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对于管理和维护国家货币的稳定和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论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论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33a1894dd88d0d233d46ad4.png)
论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内容提要:货币的范围不仅包括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还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等。
许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流通中的纸笔或辅币是通货,它们只是货币的一部分,而不是货币的全部,货币包括的范围要比通货大得多,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随着职能的转变,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宏观经济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由此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了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并定期公布。
从我国具体的金融经济运行状况出发,根据国际通用的按货币流动性的强弱进行划分的原则,将我国货币划分成为以下几个层次:M0=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各个货币种类的划分有其必然的原因,本文就居民活期储蓄存款、股民保证金、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和我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货币层次的划分进行分析。
关键字:货币层次 M1 M2 M3 原因现金货币、存款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均属于货币范畴,随时都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但决不等于现金,存款货币、有价证券的流动性相同,货币性一样。
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是直接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随时可以形成现实的购买力,货币性或流动性最强。
而储蓄存款一般须转化为现金才能用于购买,定期存款到期方能用于支付,如要提前支付,还要蒙受一定损失,因而流动性较差。
票据、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要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必须在金融市场出售之后还原为现金或活期存款。
由于上述各种货币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有别。
因此,有必要把这些货币形式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中央银行分层次区别对待,提高宏观调控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划分货币层次须按照以下原则:(1)划分货币层次应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基本标准。
2-3 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2-3 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3ddcffd5bbfd0a78567332.png)
金存款+其他存款)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当代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 进行层次划分并按照货币 层次定期统计和公布货币
供应量指标。
美国的M2
流通中现 金+非银 行机构发 行的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储 蓄存款+小额 定期存款 +零售货币 市场 共同基金余额
英镑现钞 硬币 +商业银 行在央行的清算存款+非货币 金融机构持有的英镑钞 票和硬币 +英镑
英国的M4
存款和大额 可转让 存单 +商业 票据、债 券、远 期浮息债 券、货币 金融机构发 行的期限在5年内的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发挥货币职能作用的金融资产多样每一种金融资产的货币性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1货币层次流动性强弱与其涵盖的金融资产的范围成反比2不同国家货币层次不一且各层次包含的金融资产不同3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4货币层次的划分与统计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状况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广义流动广义货币狭义货现金1货币层次流动性强弱与其涵盖的金融资产的范围成反比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2不同国家货币层次不一且各层次包含的金融资产不同各国广义货币所包含的金融资产imf广义货币通货可转让存款其他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债务证美国的m2流通中现金非银行机构发行的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英国的m4英镑现钞硬币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清算存款非货币金融机构持有的英镑钞票和硬币英镑存款和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债券远期浮息债券货币金融机构发行的期限在5年内的金融工具源于回购的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估算的非货币金融机构持有的英镑票据欧元的m3流通中货币隔夜存款2年内到期的定期存款3个月内的通知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回购协议2年内到期的债券日本的m3流通中现金即付存款准货币定期存单邮政储蓄存款信用合作社存款劳动金库存款农业合作社存款渔业合作社存款金钱信托我国的m2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3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美国1944年美联储开始统计公布m1数据包括银行体系外货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狭义货币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及创新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及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5686f9156edb6f1aff001fbe.png)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第一、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第二、我国目前货币层次划分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在货币层次划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并就如何调整层次划分产生了种种分歧,这在目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M1层次随着科技进步,中国银行业电子网络装备水平也不断地提高,银行卡的种类层出不穷,发行量相应火速上升。
借记卡和信用卡等在人们消费与服务的支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银行借记卡下的活期存款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支付和结算的工具,其流动性也就无形地渐渐增强,鉴于此,有关学者提出应该把银行借记卡下的活期存款记入更高层次的货币统计之中。
2、居民活期储蓄存款是否应计入狭义货币M1的问题随着我国银行电子装备水平的提高,针对居民活期储蓄的银行卡有了较大范围的使用,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直接用于消费和转账结算。
而且,还有部分城市开办了居民支票业务。
基于这一变化,不少人认为:应将居民活期储蓄划入狭义货币M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活期储蓄存款直接用于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成为普遍的行为,且数量上已达到不可忽视的程度,将其划入狭义货币M1,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3、股民保证金应计入何种货币层次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很多人将股民保证金极易转化为居民的活期储蓄存款或机构的活期存款作为把其划入M1的依据,这种观察角度似有偏颇。
简述我国货币层次的定义
![简述我国货币层次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d49f5be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d.png)
简述我国货币层次的定义
货币层次是指一国货币的不同形态和不同规模的流通手段之间的层次关系。
我国货币层次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M0层:即现金流通手段,包括纸币和硬币。
M0是最基本的货币形态,是最直接的支付手段。
2. M1层:即狭义货币,包括现金流通手段和非银行存款部分。
在M1层次上,货币已经进入了银行体系,包括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部分。
3. M2层:即广义货币,包括M1层的货币和其他准货币,如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其他非银行机构存款等。
M2层次上的货币已经形成了广泛的支付手段,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4. M3层:即宏观货币,包括M2层的货币和其他可供金融机构融资的资产,如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券等。
M3层次上的货币更多地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和投资相关,对整个经济具有更宏观的影响。
上述货币层次定义了我国货币在不同形态和规模上的流通关系,反映了货币的不同程度流动性和价值属性,对货币政策和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具体内容
![简述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cc6e6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c.png)
简述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具体内容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主要分为M0、M1、M2和M3四个层次。
1. M0层次:也称为现金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
它是最狭义的货币层次,代表了经济中直接可用于交易的货币。
2. M1层次:除了M0层次的现金货币,还包括非银行机构的活期存款。
这些存款可以便捷地用于支付和交易,属于较广义的货币。
3. M2层次:除了M1层次的现金货币和活期存款,还包括个人和非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住房储蓄以及其他存款。
这些存款具有较低的流动性,但仍然可以转换为现金货币。
4. M3层次:除了M2层次的现金货币和各类存款,还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的存款、票据、金融债券、其他短期融资工具以及债券等。
M3层次的货币包含了较为广泛的金融资产。
这四个层次的货币划分主要是为了方便监控和评估货币供应和流通情况,以及进行货币政策调控。
不同层次代表了不同流动性和使用范围的货币,并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货币统计数据,为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参考。
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8357f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1.png)
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货币层次理论是货币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基础性理论。
货币层次的划分是对货币在不同领域和功能上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货币的流通和运行机制,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经济体量的国家,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和考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正加快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框架。
因此,这篇文章将探讨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和标准,以期为我国货币金融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
首先,将介绍货币层次的概念,以便读者能够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将分析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必要性,以说明为什么我们需要对货币进行分类。
最后,将详细讨论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包括具体的指标和方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货币体系的运行和发展。
"1.3 目的在本文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
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我们旨在阐明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定这些层次的标准。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我国在货币层次划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2.正文2.1 货币层次概念货币层次是指不同种类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等级顺序。
在货币制度中,不同种类货币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用以反映其在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使用范围。
货币层次的划分是为了便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货币层次通常分为M0、M1、M2和M3等几个层次。
其中,M0是最基础的货币层次,包括流通中的纸币、硬币和银行准备金;M1是M0加上可由银行不时提取的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是M2再加上其他可变现资产。
一文读懂中央银行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一文读懂中央银行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1d2fd5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8.png)
各国央行都会根据流动性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M0、M1、M2等。
M就是货币money,后面的数字表示理论上的转换次数。
M0是现金,不用转换就可以直接支付;M1表示要经过一次转换才能变成现金;M2表示要经过两次转换才能变成现金。
不过,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各层次的界限逐渐模糊,并且层次越高,界限越模糊。
同时,由于各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名称不同,加之金融创新程度的差异,各个符号所包括的内容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只有M0和M1两项大体相同,但都基本遵循了流动性强弱的标准: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即狭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即广义货币;M3=M2+债券+商业票据等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其中,M0为现金,可以直接支付。
M1的增量部分(即M1-M0,下同)为活期存款,有些国家还包括活期储蓄存款,可以通过支票、银行卡等方式直接支付。
M2的增量部分又叫做准货币,必须转化为活期存款才能支付。
M3的增量部分流动性稍差,虽然也能较快变现,但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1994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首次规定我国四个基本货币层次的划分,从M0~M3。
其中,M3只测算不公布,M0、M1和M2的供应量都会在月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公布。
1、M0=流通中的现金指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即央行发行的现金扣除商业银行的库存,就是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2、M1=M0+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可以开支票直接支付,个人信用卡存款也能刷卡消费。
早年,借记卡还不普及,活期储蓄存款的主要载体是存折,无法直接支付,因此未被计入M1而是计入了M2。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剔除货币基金存款和购买的存单)+非存款类机构持有的货基份额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就是通常所说的非银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俗称非银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42a89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1.png)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货币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货币供应、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是指根据货币的使用范围和支付手段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货币的运行机制。
在国际上,常见的货币层次划分标准包括M0、M1、M2和M3四个层次,下面将对这四个层次进行详细介绍。
M0层次是最窄义的货币,也称为基础货币,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货币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现金货币是最基本的支付手段,包括纸币和硬币,是人们日常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形式。
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则是商业银行为满足法定准备金要求而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货币,它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创造的基础。
M0层次的货币量反映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直接控制能力,因此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M1层次是比M0层次更广义的货币,它包括M0层次的货币以及可用于支付的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指银行接受存款人随时可以支取的存款,它具有支付手段的功能,可以直接用于日常交易。
M1层次的货币量反映了公众的支付需求和支付能力,也是货币政策制定中的重要参考指标。
M2层次是比M1层次更广义的货币,它包括M1层次的货币以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是指银行按照存款人的要求,约定存期和利率的存款,存款期满后才能支取,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支付手段。
储蓄存款是指银行接受存款人储蓄存款的存款,它的支付手段功能相对较弱,但可以转化为其他货币形式。
M2层次的货币量反映了公众的储蓄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M3层次是最广义的货币,它包括M2层次的货币以及其他可转换为现金的金融工具。
这些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市场基金、政府和企业债券、股票和其他证券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当支付手段,具有流动性和支付能力。
M3层次的货币量反映了金融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和金融资产的总量,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是根据货币的使用范围和支付手段的不同而进行的,它反映了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f5984300912a21614792949.png)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现金;
M1=M0+企业、单位支票存款+基本建设存款;
M2=M1+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
M3=M2+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
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的供应量,M3是考虑到金融不断创新的现状而增设的,其中商业票据和短期融资债券属于准货币。
我国中央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目前划定的货币层次为:
M0=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
M3=M2+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我国目前只测算和公布M0、M1和M2的货币供应量,M3只测算不公布。
西方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
基本思路都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或可接受性来划分的,于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和可接受性划分,货币一般可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M1=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债券;
M4=M3+银行与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一般各国都把M1称为狭义的货币量,M2称为较广义的货币量,M3称为更广义的货币量,M4则称为最广义的货币量。
有的国家则简单地将货币划分为M1(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
货币层次划分
![货币层次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fd1ef8f9ba0d4a7302763afa.png)
数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M1/M2
2011年货币流动性比率
2011年中国货币流动性比率(M1/M2)
数值
0.36 0.355 0.35 0.345 0.34 0.335 0.33 0.325 1 2 3 4 5 6 7 月份 8 9 10 11 12
M1/M2
2012年货币流动性比率
数值 0.37 0.365 0.36 0.355 0.35 0.345 0.34 0.335 0.33 0.325 0.32 0.315 0.31 1 2 3 4 5 6 月份 7 8 9 10 11 12
2010年货币流动性比率
2010年中国货币流动性比率(M1/M2)
0.37 0.365 0.36 0.355 0.35 0.345 0.34
货币层次及其流动性 比率
货币层次的划分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流动性原则
•
MO,M1(货币),M2(货币和准货币) 准货币=M2-M1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 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
我国现行的货币供应量指标
•
•
•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 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 定 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狠,豆你玩,辣翻天,姜你军,糖高宗,油 他去,苹什么,煤超疯,棉花掌 货币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炒作问题 收入级差问题:远未均衡的中国经济
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57a1a4553c1ec5da50e270aa.png)
货币层次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M0=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准货币(quasi-money)----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
准货币主要由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构成,如国库券储蓄存单、外汇券、侨汇券、金融卡等。
从货币层次上看,准货币=M2-M1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准货币=M2-M1,即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之差成为准货币。
具体包含一下几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准货币”,目前正越来越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外汇券是1980年4月1日起,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有价证券。
共有1979年和1988年两种版面,全套总面额316.60元,券别分为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刃元、100元8种。
货币层次的划分 ppt课件
![货币层次的划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2f7fa4168884868662d611.png)
货币银行学
4 赵建群
M 2 即广义货币,由狭义货币加准货币构成。其中 的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各 种通知放款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比如短期国库券、 银行承兑汇票
2021/3/30
货币银行学
5 赵建群
三、美国联储的货币层次划分
M 1 包括
处于国库、联邦储备系统和存款机构以外的现金;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1/3/30
储蓄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 政府债券等短期流动资产
2021/3/30ຫໍສະໝຸດ 货币银行学12 赵建群
四、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 0 等于流通的现金
M 1 等于 M 0 加上:
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2021/3/30
货币银行学
13 赵建群
M 2 等于 M 1 加上以下各项:
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
储蓄和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含零售回购 协议);
零售市场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余额(最低初 始投资在5万美元以下);
调整项
2021/3/30
货币银行学
8 赵建群
MMMF:1971年由美国的投资银行与证 券公司创设;采取股份合作形式,投资于货 币市场工具;不属于存款性质,不受利率上 限控制;可以开支票;
2021/3/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左毓秀
一
导论
二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三
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四
货币制度
五
货币形式
六
国际货币制度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01 什么是货币层次
重
02 如何划分货币层次
点
难
03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
点
04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
美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
美国2000年1月-2018年5月货币供应量
美国:M1:环比 月
美国:M2:环比 月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数据来源:Wind
日本的货币供应量指标
日本2003年-2018年货币供应量
万亿 日元
1,400.00
日本2003年-2018年货币供应量同比
12.00
1,200.00
10.00
1,000.00
8.00
800.00
6.00
600.00
4.00
400.00
2.00
200.00
0.00
0.00 37712 38078 38443 38808 39173 39539 39904 40269 40634 41000 41365 41730 42095 42461 42826 43191
-2.00 37712 38078 38443 38808 39173 39539 39904 40269 40634 41000 41365 41730 42095 42461 42826 43191
l M1=流通中现金+即付存款(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包括活期存款、普通存款、储蓄存款、通知 存款、特别存款、纳税准备存款)
l M2=M1+准货币(国内银行和信用金库的定期存款)+定期存单 l M3=M2+邮政储蓄存款、信用合作社存款、劳动金库存款、农业合作社存款、渔业合作社存款
+金钱信托 l L=M3+金钱信托以外的金钱信托+投资基金+金融债+金融机构发行的票据+政府债券+外国债券
美国的M2
流通中现 金+非银 行机构发 行的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储 蓄存款+小额 定期存款 +零售货币 市场 共同基金余额
英镑现钞 硬币 +商业银 行在央行的清算存款+非货币 金融机构持有的英镑钞 票和硬币 +英镑
英国的M4
存款和大额 可转让 存单 +商业 票据、债 券、远 期浮息债 券、货币 金融机构发 行的期限在5年内的
我国的M2
流通中现 金+活期存款+企业单 位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证 券公司客户 保证 金存款+其他存款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0 4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
3)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
美国
1944年美联储开始统计公布M1数据,包括银行体系外货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狭义货 币。1971年美联储增加了货币层次M2和M3的统计和公布,1975年又扩大到M4和M5, 1980年美联储将部分金融创新产品纳入货币层次,同时调整了各层次货币包含的内容。 1982年美联储简化了货币层次,2006年停止统计公布M3层次,目前美国货币层次简化为 两个层次。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
中国2000年-2018年5月货币供应量
中国2000年-2018年5月货币供应量同比
亿 元人民币
2,000,000.00
1,800,000.00
50.00 40.00
1,600,000.00
30.00
1,400,000.00 1,200,000.00 1,000,000.00
20.00 10.00
l M1=流通中现金+非银行机构发行的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包括:存 款机构的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账户,信用合作社股金提款账户)
l M2=M1+储蓄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小额定期存款(金额小于10万美元 的定期存款)+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0 4
金融工具+源于回购 的货币 金融机构的债权 +估算的非货币 金融机构持有的英镑 票据
欧元的M3
流通中货币 +隔夜存款+2年内到期的定期存款+3个月内的通知存款+货币 市场 基金份额 +回购 协议 +2年内到期的债 券
日本的M3
流通中现 金+即付存款+准货币 +定期存单 +邮 政储 蓄存款、信用合作社存款、劳动 金库 存 款、农业 合作社存款、渔业 合作社存款+金钱 信托
其他存款)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货 币 层 次是货 币 量的统 计 口径,每一个货 币 层 次就是一种货 币 量统 计 口径
本质 上看,货 币 层 次是对 发 挥 货 币 作用的各种金融 资 产 进 行的一种分 类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0 2
如何划分货币层次
货 币 层 次划分的依据:“流动 性”
日本
l M1=流通中现金+即付存款(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包括活期存款、普通存款、储蓄存款、 通知存款、特别存款、纳税准备存款)
l M2=M1+准货币(国内银行和信用金库的定期存款)+定期存单 l M3=M2+邮政储蓄存款、信用合作社存款、劳动金库存款、农业合作社存款、渔业合作社存
款+金钱信托
中国
l M0=流通中的现金 l M1(狭义货币)=MO+活期存款 l 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
“流动 性”的含义 :指金融资 产 作为 交换 媒介的方便程度, 体现 为 金融资 产 随时 以其全部的面值 进 行支付的能力。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0 3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
当代信用货 币 制度下发 挥 货 币 职 能作用的金融资 产 多样 化
每一种金融资 产 的货 币 性具有一定的差异
中央银 行制定和实 施货 币 政策的需要
日本:货 币 供应 量:平均余额 :M1 日本:货 币 供应 量:平均余额 :M2 日本:货 币 供应 量:平均余额 :M3
日本:货 币 供应 量:平均余额 :M1:同比 日本:货 币 供应 量:平均余额 :M2:同比 日本:货 币 供应 量:平均余额 :M3:同比
数据来源:Wind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l M0=流通中的现金 l M1(狭义货币)=M0+活期存款 l 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
金存款+其他存款)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当代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 进行层次划分并按照货币 层次定期统计和公布货币
供应量指标。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
1)货币层次流动性强弱与 其涵盖的金融资产的范围 成反比
广义 流动 性
广义 货 币
狭义 货 币
现金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0 4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
2)不同国家货币层次不一,且各层次包含的金融资产不同
各国广义货币 所包含的金融资产
IMF广义货币
通货 +可转让 存款+其他存款+货币 市场 基金份额 +债务证 券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
3)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
日本
1949年以前,日本中央银行仅统计现金规模;1949年后活期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 围;1955年储蓄存款和通知存款纳入货币统计范围;1967年开始统计定期存款,建立了M1 ,M2两个货币层次;1977年后增加了M3层次,1989年又新增了广义流动性统计。目前包 括四个货币层次。
三、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0 4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个特点
3)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国
我国从1994年开始划分货币层次,按照流动性强弱,将货币划分为M0、M1(狭义 货币)和M2(广义货币)三个层次。从1994年至今,我国货币层次一直稳定保持为三个 层次,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对广义货币所包含的金融资产的内容进行过几次调整:2001年6 月起,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计入M2层次;2011年10月起,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 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计入M2层次;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 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 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30.00 36526 36892 37257 37622 37987 38353 38718 39083 39448 39814 40179 40544 40909 41275 41640 42005 42370 42736 43101
中国M0 中国M1 中国M2
M0:同比 M1:同比 M2:同比
美国2000-2018年5月货币供应量环比
36830 37134 37437 37741 38046 38352 38656 38960 39263 39568 39872 40178 40482 40786 41090 41394 41698 42004 42308 42613 42916 43220
十亿 美元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00
美国:M1 美国:M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