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毒学考点总结
兽医传染病知识要点
名称特征病原流行病学禽痘(禽白喉)皮肤型:以皮肤(尤其是头部)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
粘膜型: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又名禽白喉。
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禽痘病毒属鸡易感,不分年龄品种;主要传播方式:病禽脱落的碎散痘痂;本病主要经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不经口感染;吸血昆虫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夏季流行。
口蹄疫(口疮、蹄癀)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特征是在口腔粘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
幼年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
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 口蹄疫具有多型性、易变异的特点;分为7个血清型:A、O、C、SAT1、2、3,Asia1。
(我国的)紫外线可使病毒RNA的尿嘧啶形成二聚物,病毒迅速被灭活。
偶蹄动物易感最高,黄牛〉奶牛〉耗牛〉水牛〉猪〉羊〉骆驼。
发病初期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排毒量多,毒力强。
猪的蹄部破溃水疱含毒量最高,约为牛舌面的10倍。
病牛舌面水疱液含毒量最高。
空气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常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
3年左右大流行一次。
禽流感正黏病毒科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是H5和H7血清亚型。
病禽和带毒禽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气源呼吸道传播和排泄物分泌物经口传播。
常以冬、春季多发。
狂犬病(恐水症,疯狗病)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
在病理组织学上,以非化脓性脑炎和神经细胞浆内出现内基小体为主要特征。
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分为4个血清型7个基因型。
几乎易感所有的温血动物。
病犬和带毒犬是家畜和人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主要经患病动物咬伤而感染; 病毒主要存在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和脊髓等神经中枢,唾液带有大量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种蚊媒性的传染病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病毒在血液内存留时间很短,主要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肿胀的睾丸内。
一种蚊媒性的传染病。
畜禽隐形感染率高,特别是猪,其次是马牛。
猪是主要增殖宿主和传染源。
执业兽医考试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汇总
执业兽医考试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汇总一、知识概述《执业兽医考试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①基本定义:- 微生物呢,就是那些咱们肉眼很难直接看到的小生物啦,像细菌、病毒、真菌这些。
细菌就像小小的单细胞战士,它们有各种形状,球行的、杆状的啥的;病毒就更绝了,它们得寄生在别的细胞里才能活,就像个赖皮租客非要住到别人家里才行;真菌呢,像蘑菇就是大型真菌,不过还有很多小真菌是微生物范畴的,有点像又像植物又不完全是植物的小玩意。
免疫学就是研究动物机体怎样对付这些微生物入侵的科学,就好比一个国家怎么防御外敌入侵的军事学。
②重要程度:- 在执业兽医考试里,微生物与免疫学就像是考试的重难点俱乐部成员。
因为了解微生物才能知道动物生病可能是哪些小坏蛋捣的鬼,而免疫学呢,能明白动物自己身体的防御机制怎么发威。
医动物就像打仗,你得知道敌人是谁,还得清楚自己这边防御咋样,所以这部分在整个学科里是相当重要的。
③前置知识:- 咱得先有点生物基础常识,比如说细胞结构是啥样子的,细胞咋工作的。
如果连细胞是个啥都迷糊,那微生物这些由细胞组成或者依赖细胞生存的东西就很难理解了。
还有像基本的生理功能知识也要有,因为微生物影响动物生理功能,免疫也是围绕保护身体生理机能展开的。
④应用价值:- 在实际应用里,可太有用了。
比如说养殖场里的猪生病了,通过对微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快速确定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从而对症下药。
免疫学的知识呢,还能帮助开发疫苗让动物预防疾病。
就像给动物身体训练一支特种部队提前防御可能的敌人。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 在整个兽医学科里,微生物与免疫学就像一颗大树的分支,它和病理学、药理学都有交叉。
病理学是看动物病成啥样了,就得根据微生物学知道病因;药理学是给动物治病下药,得靠微生物学和免疫学问病理和动物自身的抵抗力状况才能精准下药。
②关联知识:- 和解剖学有关联啊,你得知道动物身体哪里容易被微生物攻陷,就像知道城堡哪里容易被攻破一样。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动物传染病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动物传染病(考点速记大全)第二单元人畜共患病第一节牛海绵状脑病1.能引起人的新型克一雅氏症的疫病是——牛海绵状脑病2.牛海绵状脑病又称——疯牛病3.疯牛病的病原目前已被列入下列哪种病毒——朊病毒4.确诊疯牛病,需要的病理组织是——脑组织切片5.防制疯牛病最关键、最根本的措施是——杜绝该病传染人6.一牛场患牛多为3~5岁,无性别差异。
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神经错乱,对声音、触摸敏感,恐惧,烦躁不安,有攻击性;肌肉抽搐,步态不稳,呼吸加快,体重下降,继后痴呆,衰竭死亡,病死率100%。
尸检见神经细胞皱缩和大小空泡形成,无发炎现象。
根据上述症状和尸体解剖,该牛场牛所患疾病是——牛海绵状脑病(7~11题共用题干)一牛场患牛多为3~5岁,无性别差异。
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神经错乱,对声音、触摸敏感,恐惧,烦躁不安,有攻击性;肌肉抽搐,步态不稳,呼吸加快,体重下降,继后痴呆,衰竭死亡,病死率100%。
尸检见神经细胞皱缩和大小空泡形成,无发炎现象。
7.根据上述症状和尸体解剖,该牛场牛所患疾病是——牛海绵状脑病8.进一步确诊该病,需要的病理组织是——脑组织切片9.该病俗称——疯牛病10.该病的病原目前已被列入下列哪种病毒——朊病毒11.防制此病最关键、最根本的措施是——杜绝该病传染人【真题归纳】1.怀疑奶牛发生疯牛病,实验室确诊的方法是【2010年真题】——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第二节高致病性禽流感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2.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的流行特点是——流行范围大且致死率高3.对患高致病禽流感病鸡采取病毒分离与鉴定应取病鸡的——泄殖腔或口腔拭子4.目前诊断高致病禽流感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是——RT-PCR5.我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实施强制免疫,要求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6.我国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后的抗体合格率应达到——70%以上7.15000只蛋鸡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呆立、闭目昏睡。
兽医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兽医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兽医传染病学这一块儿。
说起传染病,您想想,要是咱们养的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被传染病缠上了,得多可怜呐!这兽医传染病学可重要得很。
先来说说传染病的病原。
这病原就像是捣乱的小恶魔,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等。
您就好比病毒,那家伙个头小,却能兴风作浪,让小动物们生病。
像那流感病毒,在动物界也不老实,一不注意就能让整个养殖场的动物都倒下。
再讲讲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这传播途径就像是一条条看不见的“小道”,病原就顺着这些小道到处跑。
空气传播,这不就跟一阵风吹过,把花粉吹得到处都是一个道理嘛!接触传播呢,就像咱们手拉手,病原也能从一个动物传到另一个动物身上。
还有食物和水传播,您想想,要是吃的喝的不干净,那不就等于把病原直接请进肚子里啦?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也得说道说道。
这流行过程就像是一场戏,有开场、高潮和落幕。
一开始可能就几只动物中招,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动物被感染,这不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要是防控不得力,那可就麻烦大啦,整个养殖场都可能被“攻陷”。
还有传染病的诊断方法,这可是兽医的“火眼金睛”。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就像看一个人的脸色判断他心情好不好一样,动物没精神、不吃东西,那可能就有问题啦。
实验室诊断呢,就好比拿着放大镜找线索,通过检测血液、粪便,把病原给揪出来。
预防传染病,那可是重中之重。
就像咱们提前打伞,免得被雨淋湿。
加强饲养管理,给动物们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吃得好住得好,抵抗力自然就强。
定期免疫接种,这就像是给动物穿上一层“防护服”,让病原没法靠近。
治疗传染病也有讲究。
对症下药,就像钥匙开锁,得找对那把合适的钥匙。
支持疗法也不能少,给动物补充营养,增强它们的战斗力,和病原好好打一仗。
总之,兽医传染病学这门学问可真是不简单呐!咱们得重视起来,才能保护好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让它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陪伴在咱们身边。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兽医传染病复习资料
总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持续性感染、长程感染、顿挫型感染。
潜伏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垂直传播、生物性传播、直接传播、间接传播、传播媒介、传染病、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源地、疫区、疫点、散发性、流行性。
检疫、产地检疫、口岸检疫、PCR、隔离、封锁、特异性疗法、消毒、终末消毒、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免疫程序、多联苗、多价苗、免疫失败、药物残留、疫病预防、疫病防制、疫病的消灭或净化、动物疫病、动物防疫、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变态反应、变态原、免疫监测、药物预防二、简答与问答题1.家畜传染病的危害性2.在动物传染病防制方面我国与以达国家间的主要差距有哪些?原因是什么?3.我国畜禽传染病发生的现状?4.传染病区分于非传染病的特征有那些5.传染病的典型发病过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分为那四个阶段?6.潜伏期在防制传染病的实际工件中有何意义和用途?7.如何切断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试举出切断每个环节两种以上的措施8.降低动物易感性的措施有哪些?9.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0.同一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其原因是什么?11.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去避免上述问题?12.影响家畜易感性高低的主要因素13.导致动物群体易感性升高的因素14.导致群体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15.动物疫病的周期性是如何形成的?16.什么是自然疫源地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各举例5个。
17.如何消灭疫源地?其消灭条件是什么;18.什么是传染病的散发流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式的流行?19.什么是疫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为什么会有此现象20.什么是动物传染病的周期性,为什么会有此现象?21.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22.自然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23.动物疫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包括那几个方面24.发现动物疫情时的扑灭措施包括那几个方面。
《兽医传染病学》(汇总版)
兽医传染病学引言概述: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性疾病的一门学科,涉及动物健康、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通过对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地防控和治疗动物传染病,并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正文内容:一、病原体的种类和特征1.细菌病原体1.1线形菌属1.2嗜酸菌属1.3弧菌属1.4菌样体1.5隐球菌属2.病毒病原体2.1RNA病毒2.2DNA病毒2.3反转录病毒2.4空壳病毒2.5复制酶3.真菌病原体3.1霉菌属3.2酵母菌属3.3放线菌属3.4真菌代表种3.5真菌的生物学特性4.寄生虫病原体4.1约线虫属4.2蛔虫属4.3蚂蚁虫属4.4疟原虫属4.5并殖吸虫属5.衣原体和支原体病原体5.1衣原体5.2支原体5.3衣原体感染与支原体感染二、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1.1联系性传播1.2父子传播1.3同种群传播1.4接触性传播1.5分泌物传播2.空气传播2.1飞沫传播2.2细菌病原体空气传播2.3病毒病原体空气传播2.4真菌病原体空气传播2.5寄生虫病原体空气传播3.食物传播3.1水源传播3.2食物原料传播3.3食品加工传播3.4食品贮存传播3.5食品接触传播4.媒介传播4.1蚊虫媒介传播4.2蜱虫媒介传播4.3蝇虫媒介传播4.4蚤虱媒介传播4.5虱螨媒介传播5.环境传播5.1土壤传播5.2水源传播5.3大气传播5.4农产品传播5.5动物籍介传播三、预防和控制措施1.疫苗防控1.1疫苗的分类和原理1.2疫苗的研发和生产1.3疫苗的接种和免疫程序1.4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估1.5疫苗的应用策略和普及推广2.药物治疗2.1抗生素治疗2.2抗病毒药物治疗2.3抗真菌药物治疗2.4抗寄生虫药物治疗2.5免疫调节剂治疗3.环境卫生控制3.1动物场所的清洁和消毒3.2饮用水和饮水设备的卫生控制3.3保持动物饲养环境的整洁和卫生3.4土壤和水源的治理和保护3.5动物隔离和交通管制措施4.动物检疫和监测4.1动物进口检疫程序4.2动物出口检疫程序4.3动物集市和交易场所的监测和控制4.4野生动物的检疫和监测4.5全面性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5.公众教育与宣传5.1传染病知识的普及5.2养殖和屠宰工艺的宣传5.3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的教育5.4疫情应对和紧急措施的宣传5.5合理使用药物和兽药的普及总结:兽医传染病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重要的学科,深入研究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执业兽医考试传染病学总结
兔魏氏 梭菌病
A型、E型 魏氏梭菌
外观眼球下陷,明显脱水,胃黏膜脱落,甚至破裂。盲肠 1-3月龄仔兔发病 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 A型魏氏梭菌 浆膜有鲜红色出血点,肝略肿质脆,呈土黄色。脾肿大, 率高,冬春季多 色粪便,抓起患兔摇晃躯体有泼水音,发 氢氧化铝灭活 呈深褐色。胆囊肿胀充盈胆汁。肺淤血充血。划线接种血 发 病率达90%,病死率达100%。 苗,金霉素 平板,典型双重溶血圈菌落。 抗酸染色为红 尸体消瘦,病理在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回肠浆膜和肠 间断性腹泻或顽固拉稀,排泄物稀薄、恶 色成堆或丛状 慢性传染病,潜 系膜水肿,肠黏膜增厚3-20倍,发生硬而弯曲皱襞,呈黄 臭带气泡、黏液和血凝块,食欲减退、消 细小杆菌,皮 伏期6-12个月 色或灰黄色,无结节、无坏死和无溃疡。肠淋巴管肿大呈 瘦,下颌及垂皮水肿,体温无变化。 内变态反应, 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 药疗无效。 急性型:稽留热、喜卧、弓背、寒颤及行 三联活疫苗、 走摇晃,食欲废绝,喜饮水,呕吐。结膜 猪瘟兔化弱毒 病猪高热稽留、 慢性型:消瘦贫血,全身衰弱,便秘和腹泻交替,病猪耳 发炎,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神经 苗(C株), 全身广泛性出 朵及四肢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坏死性肠炎,回盲口形 症状表现磨牙、后退、转圈、强直及游泳 仔猪超前(零 血,呈现败血症 成同心轮状纽扣状溃疡,全身淋巴萎缩。迟发型:先天感 状。流产死胎、胎儿干尸化。全身皮肤黏 时)免疫、 状或母猪发生繁 染,胸腺萎缩和外周淋巴器官缺乏淋巴细胞。扁桃体是最 膜出血,淋巴结大理石样纹理,脾出血性 30-35日龄和 殖障碍。 适合样品,是病毒最先侵袭部位。无特效药。 梗死,麻雀蛋肾,回盲口纽扣状溃疡,喉 70日龄3次免 头会厌软骨膀胱有出血点。 疫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要点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要点兽医传染病学第一节动物传染病与感染一、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特征: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周期性、季节性)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⒈潜伏期;⒉前驱期;⒊明显(发病)期;⒋转归期(灰复期)四、一类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
五、一类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14种。
二类疫病:是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
六、感染的类型: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⒌典型感染和非黄型感染;⒍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⒎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第二节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⒈传染源;⒉传播途径;⒊畜群的易感性。
二、传染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三、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
四、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
五、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六、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
七、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八、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兽医微生物学重难点 -(四)病毒学
兽医微生物学各章重难点第四篇病毒学第21章病毒的结构病毒以病毒颗粒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形态、结构与传染性,在电镜下才能观察。
各种病毒颗粒形态不一,但都具有蛋白质的衣壳及其包裹的核酸芯髓,衣壳与芯髓共同构成核衣壳。
有的病毒核衣壳外还有囊膜及纤突。
衣壳由壳粒组成,呈20面体对称或螺旋对称,少数为复合对称。
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或是DNA,或是RNA。
每种核酸又有双股与单股、正链与负链、线状与环状、分节段与不分节段之分。
病毒的蛋白质有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之分。
脂质与糖是囊膜与纤突的组分,可被氯仿或乙醚等脂溶剂破坏。
核酸的特性是病毒分类的最基本的依据,ICTV出版的分类报告形成了病毒分类的体系。
第22章病毒的复制根据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观察到病毒具有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特异性吸附是病毒表面的分子与细胞的受体结合的结果,血凝作用的本质也是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
穿入与脱壳可发生在胞浆膜、内吞小体及核膜,因病毒种类而异。
在隐蔽期病毒进行活跃的生物合成,此时完成mRNA的转录及蛋白质的合成。
病毒转录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特点。
翻译的蛋白质有的尚需后加工,如糖基化、酶裂解等。
结构简单的无囊膜20面体病毒的衣壳可自我组装。
大多数无囊膜病毒在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病毒颗粒。
有囊膜的病毒则以出芽方式成熟并释放,有细胞膜出芽及外吐两种形式。
第23章病毒的遗传与进化病毒自发性突变的类型有基因组变异与表型变异。
前者包括点突变、核苷酸片段的缺失或插入。
缺损型干扰突变株是突变的一个特例。
RNA病毒的突变率远远高于DNA病毒,有的形成准种。
病毒人工诱变的常用技术是定点诱变。
基因重组是两种或两株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的变异,包括分子内重组、重配及复活。
在实验室中常可见病毒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所致的补偿作用、表型混合等。
兔的粘液瘤病毒是与宿主共同进化的例证,甲型流感病毒则是通过抗原性转移及漂移实现变异与进化的典范。
兽医执考传染病部分知识点汇总
猪乙型脑炎猪II型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单核细胞增多“观星”G+伪狂犬病其他动物奇痒肝、脾灰白色坏死点猪乙型脑炎李氏杆菌病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肺间质增大肺门淋巴结出血,大理石样外观细小病毒病初产母猪不发热圆环病毒病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卫星生长巧克力平板CAMP阳性副猪嗜血杆菌病关节肿胀多发性浆膜炎夏季高发
猪乙型脑炎猪II型链球菌病猪丹毒冬季高发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关节炎
猪链球菌病猪丹毒副猪嗜血杆菌猪瘟猪丹毒李氏杆菌病猪II型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病不发热体温正常
仔猪红痢猪水疱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副伤寒猪大肠杆菌病下痢腹泻仔猪黄痢
1-3d仔猪仔猪白痢
10-30d仔猪猪传染性胃肠炎
大小猪1比1小肠病变<10d必死猪流行性腹泻
大小猪3比1小肠病变猪痢疾
粘液性出血大肠病变仔猪红痢
1-3d仔猪产气荚膜梭菌出血
猪副伤寒“橡皮脾”20d-4w仔猪脑膜炎症状
繁殖障碍
胸肺粘连:呼吸极度困难,
犬坐姿势
急性败血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
腹泻
猪痢疾
猪支原体
肺炎(肺
肉变)。
动物病毒学重点知识点
为什么病毒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答:因为:1病毒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一核糖体,故必须借助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2由于病毒缺乏完整而又必须的酶,故必须借助细胞的某些酶才能复制;3只有敏感细胞上才有病毒的受体,病毒与受体结合后才能进入细胞内生长繁殖。
简述病毒复制的基本过程。
答:病毒复制的基本过程为:1吸附,即病毒颗粒与细胞膜的受体发生相互作用后病毒颗粒特异性地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2穿入,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膜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入细胞,此即穿入;3脱壳,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脱去核壳,病毒核酸随后进入细胞的一定部位;4病毒大分子的生物合成,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后,一方面表达与合成病毒复制过程中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另一方面进行复制合成子代病毒核酸;5装配与释放,病毒核酸与壳体蛋白合成完毕后,在细胞核内或胞浆内装配成熟为病毒颗粒(核衣壳),此即子代病毒体,然后子代病毒体以不同方式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到细胞外环境。
简述病毒鉴定的基本原则。
答:鉴定病毒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病毒的形态、大小与结构等加以鉴定;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及受染宿主的症状加以鉴定;根据病毒的理化性质如核酸的类型及其对理化因素的抵抗能力等加以鉴定:根据病毒的血清学反应加以鉴定。
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有哪几种?答:(1)免疫方法检测标本中抗原如IFA、EIA及放射免疫技术均可检测培养物及标本中的抗原。
(2)分子杂交检测病毒RNA。
(3)RT-PCR检测培养物及标本中流感病毒RNA,并能进行病毒分型及分亚型。
(4)免疫电镜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培养病毒的方法是细胞培养。
根据细胞来源和性状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原代细胞:新鲜组织经胰酶消化后形成单细胞,加入培养液后37℃培养,数日可贴壁长成单层细胞,即为原代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经胰酶消化后再传一次即为次代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可用于多种病毒分离和疫苗的制备。
但其来源不易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
执业兽医考试要点速记兽医传染病学
鸟 2. 传染病治疗的原则是早期治疗、标本兼治、特异与非特异性结合、药物治疗与综合措施
相配合 3. 传染病的特征有特异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播性和流行性、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
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季 节性、周期性) 4. 垂直传播的途径包括胎盘、经卵传播、产道传播 5. 防疫工作的原则是建立健全各级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 落实、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法规、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6.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方法是取鸡胚尿囊液作血凝试验,或用 RT-PCR 技术 7. 炭疽的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困难、发绀、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脾 肿、皮下出血性胶样浸润为特征 8. 牛结核病的病理为由上皮细胞核巨噬细胞集结在结核菌周围,构成特异性肉芽肿 9. 禽大肠杆菌病最常见的是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 10. 炭疽沉淀反应(Ascdi 氏反应)是诊断炭疽简便而又快捷的方法 11.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为慢性传染病 12. 猪瘟的诊断最确切的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培养、扁桃体是分离病毒的首选样品,常用 PK-15 细胞来分离它,接种 24-72h 后用荧光抗体法检测病原 13. 传染性胃肠炎特征是呕吐、发热、腹泻、脱水、10 日内死亡率可达 100%,3 周以上猪 可自行恢复 14. 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 15.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表现特征为鼻炎、鼻中隔弯曲、鼻甲骨萎缩、生长缓慢 16. 蓝舌病的特征是羊发热、白细胞减少、消瘦、口鼻胃黏膜溃疡,以一岁绵羊最易感 17. 牛流行热的临诊变现分为呼吸型、胃肠型、瘫痪型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变现为呼吸道型、生殖道型、脑膜脑炎型、眼炎型、流产型 4 种类型 19. 牛出血性败血病分为急性败血型、肺炎型、水肿型,其中肺炎型的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 胸膜肺炎 20. 80.绵羊痘和山羊痘的病变特征为先在皮肤和黏膜出现丘疹、后为水疱,再变为脓疱, 最后结痂 21. 马立克氏病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皮肤型 4 种类型 22. 产蛋下降综合症主要经垂直传播 2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诊特点为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 黏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 24. 马传染性贫血的症状变现为运步左右摇摆、步样不稳 25. 禽白血病的发病特征是性成熟前后发生肿瘤死亡、死亡可达 20% 26. 白僵病的主要侵入途径是对蚕的体皮接触感染,通过接触感染,不能食下传播 27. 鸡败血支原体感染,4~8 周龄最易感,寒冷季节严重 28. 犬细小病毒病诊断为荧光抗体染色、ELISA 29. 犬传染性肝炎的防控措施是免疫接种、高免血清 30. 鸭浆膜炎的临诊特点是败血症、眼鼻流泪、神经症状腹泻 31.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表现症状有兴奋、肛门周围被淡黄色黏液污染 32. 兔黏液瘤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传播
兽医病毒学归纳
病毒(virus)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仅含有1种核酸DNA或RNA,具有超级寄生性,且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病毒的重要特性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研究病毒学的意义病毒子(virion):一个形态和结构上完整的病毒颗粒。
包涵体:病毒感染寄主细胞后,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所形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小体,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称为包涵体。
噬菌斑: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连续的重复感染使大量的细菌死亡,这样,在培养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透明不长细菌的小圆斑,这些圆斑由无数个噬菌体粒子组成的群体,称为噬菌斑。
空斑:人工培养的单层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也会形成类似噬菌斑的动物病毒群体,叫做空斑。
感染性核酸: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也能感染细胞,这样的核酸称为感染性核酸。
ICT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亚病毒(subvirus):比病毒更小、结构和化学组成更为简单,具有感染性的致病因子。
卫星因子(satellites):是指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共同感染的辅助性病毒才能复制的核酸分子或小病毒。
卫星RNA:自身不能编码衣壳蛋白,而是包裹在辅助病毒的外壳蛋白中,核酸与辅助病毒很少有同源性,且影响辅助病毒的增殖类病毒(viriod):由环状RNA分子组成,不含蛋白衣壳。
类病毒主要使植物致病,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朊病毒(prion):是一类感染人与其他哺乳类动物,仅具有传染性蛋白质,而无核酸的病原体。
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 PrP)病毒的群体形态病毒的结构感染性核酸具备条件何谓感染性核酸?构成感染性核酸需具备哪些条件?病毒由哪些化学成分组成?病毒的分类系统及命名书写规则。
亚病毒、朊病毒的概念及朊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病毒的培养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利用机械、酶或化学方法使动物组织或传代细胞分散成单个乃至2~4个细胞团悬液进行培养。
《兽医学》复习要点
1. 传染的概念、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促使家畜传染病流行的三个主要环节。
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和毒力的病原微生物;2、具有对该传染病有感受性的动物;3、具有可促使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内的外界条件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转归(恢复)期传染病的流行必要环节: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2、加强兽医卫生监督;3、搞好兽医卫生,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4、预防接种传染病的扑灭措施:1、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疫情报告、早期诊断、隔离病畜、封锁疫区、消毒);2、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3、提高畜禽对病原体的抵抗力3. 以奶牛场为例,结核病的主要防制措施。
结核牛群的综合防制与净化方案诊断:微生物学诊断、结核菌素作变态反应1)检疫无病畜群,每年定期的用结核菌素实验和临床检查进行检验。
2)隔离隔离和捕杀阳性病畜和病畜或用药物治疗。
3)消毒用有效率为5%的漂白粉乳剂,20%的鲜石灰或15%石灰酸氢氧化钠合剂消毒。
粪便发酵消毒.4)培育健康犊牛犊牛出生后进行体表消毒,从病牛群隔离出来喂给健康牛初乳,断奶后8-6个月进行两次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的可进入健康牛群。
严格消毒:定期消毒:一年2-4次,用20%的石灰乳粉刷墙壁,5%的烧碱消毒运动场,5%的烧碱、3-5%的来苏儿消毒牛床、牛栏、畜舍地面、粪尿沟。
经常性消毒:生产区出入口设消毒池,犊牛移出隔离舍时,清除并烧毁全部垫草,产房每半月一次大消毒,分娩牛床消毒。
4. 大肠杆菌引起仔猪发生的几种疾病及其临诊特征。
主要危害幼畜(雏禽),病型多样,常发生败血症和腹泻,还可见尿道感染、乳房炎。
动物医学疾病知识点总结
动物医学疾病知识点总结引言动物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学科。
在农业、畜牧业和宠物养护方面,动物医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动物的疾病知识对于保护动物的健康和生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动物医学疾病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犬疾病1. 犬瘟热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患有犬瘟热的犬只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并且容易导致死亡。
对于这种疾病,犬只的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2. 狗吠病狗吠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患有狗吠病的犬只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犬只疫苗接种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 犬狂犬病犬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通过犬只受到感染的病毒携带者传播。
患有犬狂犬病的犬只表现为行为异常、咬人、狂躁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对于这种疾病,定期进行犬只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二、猫疾病1. 猫传染性腹膜炎猫传染性腹膜炎是一种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的疾病,通过猫只受到感染的病毒携带者传播。
患有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猫只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腹部肿胀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猫只疫苗接种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 猫白血病猫白血病是一种由猫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患有猫白血病的猫只表现为免疫系统受损、贫血、肿瘤等症状,并且容易导致死亡。
对于这种疾病,猫只的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3.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患有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猫只表现为喷嚏、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猫只疫苗接种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家禽疾病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执业兽医的复习资料之兽医传染病学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①即"牛肺疫",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慢或急或急性接触性病;为OIE列为A类病,我国于1996年消灭本病;②特征: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冬季多发;其病理变化多出现在呼吸道和关节;③经纯培养的菌落为圆形煎蛋状,边缘整齐,中间突起。
④诊断:用补体结合试验;⑤鉴别:牛支原体肺炎的病变主要在肺部;牛巴氏杆菌也称牛出败;⑥防治:活瞄免疫。
蓝舌病:①特征:羊发热,白细胞减少,消瘦,口鼻胃黏膜溃疡。
以1岁绵羊最易感。
②经库蠓传播;②证病意义:肺动脉基部出现2-15mm出血斑;④防控:关键是疫苗的应用。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①即"红鼻病",以肉牛多发,表现为5种病型,呼吸道型。
生殖道型,脑膜炎型,眼炎型,流产型;②其中20-60日龄牛最易感,发病率可达75%.3.防控:本病可引起持续感染;可用PCR检出阳性牛并扑杀。
牛出血性败血症:①即"牛巴氏杆菌病",犊牛多发;②分为急性败血症,肺炎型,水肿型;其中肺炎型的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③诊断: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椭圆型杆菌;④防:疫苗免疫。
牛流行热:1.即"三日热,暂时性热",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经吸血昆虫传播;2.诊断特征:高热、流泪、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跛行;3.特点:大群发生,传播迅速、发病高、死亡率不超过1%;其中3-5岁牛多发。
4.诊断:将发热期血液接种乳鼠6天后死亡。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病:①或称"牛黏膜病";6-18月龄多发;冬春多发;发病率为15%,病死率可达100%;②临诊特征:黏膜发炎、糜烂、坏死、腹泻。
③特征性损害: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
④防:磺胺药可减少继发细菌感染。
小反刍兽疫:①为OIE的A类病;我国一类病,绵羊山羊多发,发病率可达100%,致死率可达100%;②特征: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肺炎;③病理特征:结、直肠结合处有特征性的现状出血;④防治:受威胁区接种牛瘟弱毒苗;发病羊立即扑杀销毁。
执业兽医考试50个考点速记
执业兽医考试50个考点速记1、细菌抵御动物吞噬细胞吞噬的结构是荚膜2、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增殖3、具有抗菌作用的细菌代谢产物是细菌素4、细菌具有黏附作用的结构是菌毛5、用于分离细菌的粪便样本在运输中常加入的保存液是无菌甘油缓冲盐水6、种蛋室空气消毒常用的方法是紫外线7、猪肺疫的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8、裸露病毒保护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破坏的结构是囊膜9、用鸡胚增殖禽流感病毒的最适接种部位是绒毛尿囊膜10、具有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纤突的病毒是新城疫病毒11、属于半抗原的物质是青霉素12、在动物机体局部黏膜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抗体是IgA13、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胸腺14、递呈初次接触抗原最有效的细胞是淋巴细胞15、属于典型的细胞毒型(II型)变态反应是青霉素过敏反应16、新生动物通过母源抗体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免疫力属于天然被动免疫17、从细菌或病毒中提取蛋白成分制备的疫苗属于亚单位疫苗18、可用于体外抗原或抗体检测的免疫学技术是补体结合反应19、检测敏感度可达到皮克(pg)级水平的免疫学技术是放射免疫分析技术20、感染动物症状消失后,仍长期或终身携带病毒并不定期排毒的感染类型是持续性感染21、100头仔猪中有40头发病,其中20头死亡,其病死率为 20%22、属于免疫学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凝集试验23、我国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24、怀疑奶牛发生疯牛病,实验室确诊的方法是脑组织病理学检查25、除马以外,马鼻疽的最易感动物是骡26、生产中对动物皮毛进行炭疽检疫应用的方法是Ascoli反应27、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28、急性型猪巴氏杆菌病病理剖检的重要特征为纤维素性肺炎29、接种猪水疱病病料后,可致死的实验动物是1~2日龄小鼠30、猪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3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临床类型不包括皮肤型32、分离培养牛出血性败血病病原的常用培养基是鲜血琼脂33、以食道黏膜糜烂并呈线状排列为病理特征的牛传染病是牛病毒性腹泻34、分离新城疫病毒,病料接种SPF鸡胚的部位是尿囊膜35、以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黏液为特征的疾病是传染性喉气管炎36、实验室诊断禽霍乱的最适病料是心血、肝37、出现双相热、肠道急性卡他性炎和神经症状的犬传染病是犬瘟热38、兔病毒性出血病的典型病理变化是肺出血,肝淤血3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不会出现的病症是脓蚕40、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是烂虫能拉丝41、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42、锥虫的免疫逃避机制主要是抗原变异43、确诊寄生虫病最可靠的方法是病原检查44、动物驱虫期间,对其粪便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生物热发酵45、寄生于羊的大型肺线虫是丝状网尾线虫46、狄斯蜂螨的发育过程中无若虫47、细粒棘球蚴多寄生于家畜和人的肝脏和肺脏48、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犬、猫的胆管49、猪疥螨的寄生部位是表皮50、泰勒虫的“石榴体”阶段见于牛羊的淋巴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学:是一门以地球上最微小的非细胞生物病毒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拟病毒:拟病毒也称为类类病毒,它是一种环状单链RNA。
它的侵染对象是植物病毒。
被侵染的植物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必须通过辅助病毒才能复制。
单独的辅助病毒或拟病毒都不能使植物受到感染。
类病毒: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
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共价闭合的单链RNA分子,呈棒状结构,这和朊病毒相反,由一些碱基配对的双链区和不配对的单链环状区相间排列而成。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
缺陷病毒:在病毒增值的过程中,由于病毒基因组发生突变产生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称为缺陷病毒。
假病毒: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编码的外壳包裹,则称为假病毒噬菌斑:是指在宿主细菌的菌苔上,噬菌体使细菌裂解而形成的无色透明的空斑。
空斑:动物细胞被病毒侵染后的死细胞群落。
病斑:动物细胞受肿瘤病毒感染后细胞剧增形成的病灶。
(枯斑:植物)包涵体:在某些感染病毒的寄主细胞内,形成有结构特殊、有一定染色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数量不等的小体,称为包涵体。
传染性核酸: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也能感染细胞,这样的核酸称为传染性核酸。
复制周期:自病毒吸附于细胞开始,到产生成熟子代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复制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
复制: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合成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assembly)成子代毒粒,并以一定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病毒的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称做复制。
吸附:指病毒体表面特异性吸附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的现象。
病毒吸附蛋白(viral attachment protein,V AP):是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的毒粒表面的结构蛋白分子,亦称做反受体(antireceptor)。
病毒受体:是指能够与病毒吸附蛋白产生特异性结合,介导病毒侵入细胞、启动病毒感染的特殊性细胞表面位点。
顿挫病毒:有些宿主细胞不能全部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必要因子,致使所复制的病毒为不完整的、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或亚颗粒。
容许性细胞:如果宿主细胞内病毒能完成复制循环的称为允许细胞,反之称为非允许细胞.干扰现象(interference):两种病毒感染同一机体或细胞时,常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干扰素: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的糖蛋白。
(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
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抗原性转变是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禽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片段特性允许发生片段重组,从而引起突变。
(病毒遗传变异)缺失突变:在核苷酸中有一段序列被丢失。
插入突变:在病毒基因组中插入一段核苷酸序列。
回复突变:突变的核苷酸有可能发生突变逆转,重新具有与起始毒株相同的表型。
病毒的基因重组:两种不同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遗传物质的交换,称为基因重组。
分子内重组:指两种不同、关系密切相关的两种病毒的核苷酸片段的交换。
基因重配:在两株基因组分节段的RNA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二者基因组发生互换,产生稳定或不稳定的重配毒株。
交叉复活:当一种有感染性的病毒和另一种有亲缘关系的灭活病毒同时感染细胞时,经基因重组产生具有灭活病毒亲代的一种或多种遗传特征的重组体,此现象称为交叉复活。
多重复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种灭活病毒,感染同一细胞,若受损基因在两个亲代的不同部分,经过基因重组而复活,产生感染性的病毒,此现象称为多重复活。
互补作用:是指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同一细胞时,由于病毒基因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能促进一种病毒的增殖或使两种病毒的增殖均有所增加的现象。
病毒感染:是指病毒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体并在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病毒的感染。
水平传播:病毒在畜禽群个体间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节肢动物叮咬、直接或间接接触等的传播方式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胎盘由母体传给胎儿或于分娩时经产道由母体传给胎儿的传播方式。
显性感染:某些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犬细小病毒等)进入机体,可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机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又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
隐性感染: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不明显。
急性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在细胞内增殖,经数日以至数周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
持续性感染:长时间在机体内持续存在,使感染者表现出临床症状,或不出现症状而长期携带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慢性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继续感染少部分细胞,也能使细胞死亡,但释放出的病毒只感染另一小部分细胞,因此不表现病症;病毒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潜伏病毒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
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急性发作,病毒仅在临床出现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
慢发病毒感染:慢病毒感染不同于慢性病毒感染,其特点是潜伏期很长,通常在数年或数十年,而后出现亚急性进行性过程,直至病死。
细胞凋亡: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属正常生物学现象。
细胞受到诱导因子作用,激活细胞凋亡基因,导致细胞出现细胞膜鼓泡、细胞核浓缩并出现凋亡小体,使染色体DNA降解,细胞死亡。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细胞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胞浆或胞核内出现嗜酸或嗜碱性染色、大小不同和数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称为“包涵体”。
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皱缩、变圆、出现空泡、死亡和脱落等细胞损伤,称为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
干扰现象: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以干扰另一种病毒在该细胞中的增殖,这种现象叫干扰现象。
蚀斑形成单位:是一种检查和准确滴定病毒感染性的方法,每个蚀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形成的,称作空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
人工主动免疫:将制备的抗原注射入人或动物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免疫力的方法。
人工被动免疫:将特异性抗体或效应物输入机体,使机体被动的立即获得免疫力。
鸡尾酒疗法:是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其他多种抗病毒药剂混合使用,在艾滋病病毒刚侵入人体时下药,每一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从而抑制或杀灭艾滋病毒,从而使患者的发病时间延后数年。
补体结合试验:用已知病毒可溶性(CF)抗原来检测动物血清中相应(CF)抗体。
基因工程:既重组DNA技术,指在体外将不同来源的DNA进行剪切和重组,形成杂合DNA或称嵌合DNA 分子,然后将其导入特定的宿主细胞,得到大量扩增和表达,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产生新的基因产物。
病毒基因工程是指DNA重组技术在病毒学中的应用。
基因治疗:是指以正常的基因替代或修补病人细胞中的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治疗分子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载体:能与目的基因结合,且有完整的复制和转录功能的DNA 大分子称之为载体(vector )。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ed technology ,PDT ):是将外源蛋白或多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并展示在噬菌体表面,保持特定的空间构象,利用特异性亲和作用以筛选特异性蛋白或多肽的一项新技术。
朊病毒:是包括人在内所有动物中都具有的正常细胞朊蛋白(PrPc)的同源异构体,可变构激活而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炎。
抗原漂移:由于基因组自发的点突变引起小幅度的变异,当氨基酸的改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或突变氨基酸正好使抗原决定簇改变,则引起抗原性的变异。
抗原转换:由于突变幅度较大,导致产生新的亚型,这种变异称为抗原转变。
(流感病毒) 简答题: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区别: 病毒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 或RNA )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1.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般都可通过细菌滤器); 2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是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3.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 就是RNA ;4.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系统,也没有核糖体;(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生长和二均等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5.特殊的繁殖方式:复制;6.绝对的细胞内寄生,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生命形式的两重性:细胞外形式和细胞内形式,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结构和功能两重性: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假病毒与真病毒,杂种病毒与纯种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致病性与非致病性,急性与慢性感染。
病毒的研究对象:基因组学(Genomics ):是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
基因组学可分为结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敏感性微生物种类 结构在无活细胞的培养基中生长二等分裂繁殖核酸类型核糖体抗生素干扰素细菌原核细胞型++DNA ,RNA ++-支原体原核细胞型++DNA ,RNA ++-立克次体原核细胞型-+DNA ,RNA ++-衣原体原核细胞型-+DNA ,RNA ++-螺旋体原核细胞型-(+)+DNA ,RNA ++-真菌真核细胞型+出芽、产生孢子DNA ,RNA +--病毒非细胞型--DNA 或RNA--+蛋白组学(Proteomics):是指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的一门学科。
目前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1.核酸类型、结构及相对分子量:RNA或DNA;分节段或不分节段;线状or环状;单股or双股;如是单股:是正股还是负股;核酸序列;2.病毒体形态结构:核衣壳对称性:20面体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型对称;粒壳的数量;有无囊膜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的敏感性。
3.病毒的形态与大小:病毒体的形状:杆状、球状、弹状、砖形、蝌蚪状;病毒体的长度、宽度及直径4.病毒的培养特:特异性;复制过程及合成、装配部位、成熟情况;包涵体的形成和细胞病理变化5.病毒抗原的性质:包括血清学性质和抗原关6.对除脂溶剂以外的理化因素的敏感性:如分子量,沉降系数,浮密度,病毒粒子在不同pH、温度、Mg2+、Mn2+、变性剂、辐射中的稳定7.病毒生物学特性:宿主范围、传播方式及媒介、临床病理学及流行病学特点类病毒的特点:1、结构简单,只含RNA一种成分,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核酸为裸露的环状ss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