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沈晓明

合集下载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全体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全体专家

第二届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名单会长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研究员/原局长北京市卫生局副会长1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申昆玲教授/主任医师/副院长北京市儿童医院2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何晓琥教授北京市儿童医院3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孙锟教授/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新华儿童医院4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黄国英教授/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5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陈沅教授/原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6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马丽霞主任医师/院长山东齐鲁大学济南市儿童医院7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易著文教授/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8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祝益民教授/院长湖南省儿童医院9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杨健主任医师/副所长首都儿科研究所常务委员1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任晓旭主任医师/主任首都儿科研究所2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秦炯教授/科主任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3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封志纯教授/主任医师/副院长北京军区总医院4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曹彬处长卫生部妇社司儿童处5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戴耀华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首都儿科研究所6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赵正言主任医师/教授/党委书记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7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毛萌教授/院长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8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陈荣华主任医师/原校长/党委书记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委员1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金星明儿科教授/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2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徐秀主任医师/主任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3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张宏艳主任医师/副院长天津市儿童医院4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刘兰平主任医师/河北省儿童医院5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尹建英教授/儿科主任河北省人民医院6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陈援农主任医师/院长太原市妇幼保健院7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郝国平主任医师/科主任山西省儿童医院8儿科医师分会委员薛辛东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内科儿科主任9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刘正娟教授/儿科主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10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黄松明主任医师/副院长南京市儿童医院11儿科医师分会委员赵惠君主任医师/副院长苏州九龙医院12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金玉莲主任医师/院长兼党委书记安徽省立儿童医院13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陈强主任医师/副院长江西省儿童医院14儿科医师分会委员王玉林教授/院长山东省立医院儿童医院15儿科医师分会委员盛光耀主任医师/教授/党委副书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儿科医师分会委员王军教授/副院长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7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刘智胜主任医师/教授/主任武汉市儿童医院18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龚四堂主任医师/副院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19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陈运彬主任医师/副院长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向伟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儿科研究室主任海南省人民医院21儿科医师分会委员李利主任医师/儿科主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2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吴茜主任医师/院长昆明市儿童医院23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周南主任医师/副院长西安市儿童医院24儿科医师分会委员焦富勇教授/主任陕西省人民医院25儿科医师分会委员李宇宁教授/主任医师/小儿内科主任甘肃省兰州第一医院26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张慧玲主任医师/院长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27儿科医师分会委员扇敏娜副主任医师/儿科主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科28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古丽娜.阿不力孜主任医师/医务办主任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29儿科医师分会委员赵高平主任医师/儿科主任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30儿科医师分会委员严超英教授/新生儿科主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1儿科医师分会委员李丽红主任医师/副院长长春市儿童医院32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刘丽副主任医师/儿科主任省妇幼保健院33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张剑白教授/儿科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4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吴谨准主任医师/主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35儿科医师分会委员谢庆玲主任医师/儿科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36儿科医师分会委员任少敏教授/科主任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37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史源教授/主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38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张国成教授/主任院儿科39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邹丽萍教授/科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40儿科医师分会委员陈英医务总监北京庇利积臣医疗中心第二届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名单会长:朱宗涵副会长兼总干事:宋国维副会长:何晓琥、沈晓明、陈沅、赵正言、李仲智副总干事:任晓旭。

2002年优秀医院院长名单

2002年优秀医院院长名单

2002年优秀医院院长名单省份姓名职务单位北京贾希武院长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戴建平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张建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周玉皎院长铁道部北京铁道总医院上海张元芳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蔡永葆院长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沈晓明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陆金根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重庆朱耀明院长重庆江津市人民医院重庆赵兴吉院长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李庆平院长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西藏唐金海院长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山西戎有平院长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柴瑞霁院长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丁光选院长河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刘兵院长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杜智院长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王广舜院长天津市宝坻医院陕西徐西秦院长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陕西牟世钰院长陕西省歧山县医院陕西马东洋院长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湖北张介眉院长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杨振东院长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中心医院湖北金凌应院长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湖北陈安民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青海张鑫生院长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韩锦玲院长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云南樊移山院长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何南飞院长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杨达宽院长云南省昆明医学院二附院广东欧阳同伟院长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余健儿院长广东省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广东蔡志明院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李玉光院长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院广东吕玉波院长广东省中医院广东李镜波院长东莞东华医院江苏易利华院长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周震球院长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杨连生院长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内蒙张晓光院长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张文挺院长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湖南屈全福院长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黄祖发院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胡友权院长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黑龙江徐秀玉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赵玉金院长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叶大庆院长黑龙江省安达市医院甘肃严祥院长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甘肃樊俊杰院长兰州军区总医院甘肃郭开同院长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吉林范德新院长吉林白城市中心医院吉林贾忠武院长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海南陈德文院长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海南史克珊院长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山东苏振荣院长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徐治宽院长山东省胶南市人民医院山东董先雨院长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岳保贵院长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骆霞院长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易敬林院长江西省人民医院浙江滕建荣院长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伊秀荣院长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浙江张国荣院长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贵州张长松院长贵州省黔南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贵州房晓彬院长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王小林院长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方学胜院长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陈曙光院长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修瑞龄院长四川人民医院四川林金队院长成都恒博医院广西黄小平院长广西兴安县人民医院广西林源院长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张法灿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辽宁孙度院长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李继光院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张菊香院长辽宁省金秋医院辽宁吕德成院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南梁智斌院长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河南马保根院长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曹冠东院长河南省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陈德宇院长郑州市中医院安徽房志宽院长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安徽杨斌院长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安徽高世明院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张英泽院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王士杰院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葛立三院长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蔡文清院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宁夏施伟忠院长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崔耀武院长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温浩院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张军院长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总后卫生部刘福祥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总后卫生部陈兴华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总后卫生部吴殿源院长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总后卫生部李书章院长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后卫生部吴复元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88医院武警王发强院长武警总医院武警穆广态院长宁夏武警宁夏总队医院。

沈晓明副市长为樊嘉教授

沈晓明副市长为樊嘉教授
建国六十年以来,特别是改革 开放以来,我们中山医院已经形成 心 脏 、肝 癌 、肾 脏 和 肺 部 等 疾 病 诊 治 的 特 色 ,综 合 实 力 雄 厚 。各 种 成 人 疾
病诊治和科研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 先地位。其中尤以心血管病和肝肿 瘤 为 突 出,享 誉 海 内 外 。医 院 的 规 模 也不断扩大,随着今年奠基的肝肿 瘤和心血管病综合大楼的工程进 展,全院职工对医院的未来蓝图更
膺 ﹃
上 我 院 樊 嘉 教 授 长 期 致 力 于 肝 肿 瘤 外
科诊疗及肝癌转移复发防治研究,个人
海 完 成 各 类 复 杂 肝 癌 切 除 手 术 5200 多 例 ,
肝 移 植 术 780例 ,并 取 得 了 一 系 列 开 创 性
成果。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
市 治 疗 技 术 ,使 伴 门 静 脉 癌 栓 的 晚 期 肝 癌
动 领导 小 组 组 长 王 玉 琦 同 志 主 持 了活 动 指 导 思 想、基 本 原 则 、步 骤 习 和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不 是 一 朝 一
会议并讲话。
和方法。活动紧密结合医院实际, 夕的事情。
(下 转 第 2版)
石美鑫教授讲述爱国主义真谛
勉励青年医师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德医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义教育报告。秦新裕书记、王玉琦 科专家、中国胸心外科奠基和创始 院职工的整体素质。
院长、汪昕副院长、阎作勤副院长、 人之一。石美鑫教授热爱祖国、热
在报告中,石美鑫教授用平实
沈辉副书记等院领导,吴肇光、徐 爱人民、热爱医院,多次获得“全国 的语言给在座的职工讲述自己不平
和等老劳模,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 先 进 生 产 者 ”、“ 上 海 市 先 进 工 作 凡的经历。石教授1936年考取原国立

人事与干部

人事与干部

人事与干部卫生界人物卫生部系统【卫生部部长、副部长】部长高强(2007年6月免)陈竺(2007年6月任)副部长高强(2007年6月任)王陇德(2007年9月免)王国强(2007年2月任)蒋作君(2007年9月免)佘靖(女,2007年2月免)黄洁夫马晓伟陈啸宏刘谦(2007年9月任)部长陈竺陈竺,男,汉族,江苏镇江人,1953年8月生于上海,1970年参加工作,无党派,全国十届政协委员。

1981年获上海第二医学院硕士学位,19 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打算首席科学家,在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曾获得法国抗癌联盟卢瓦兹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07年6月任卫生部部长。

副部长王国强王国强,男,汉族,籍贯安徽,1955年3月出生于上海。

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2000年获吉林大学人口学专业法学硕士学位。

先后在卫生部、国家医药治理总局工作,1983年调到国家计生委,历任秘书处副处长、处长、办公厅副主任、主任、政策法规司司长、打算财务司司长。

曾在日本厚生省国立公共卫生学院留学做客座研究员,到河南省焦作市挂职担任市委副书记。

2000年12月任国家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2003年3月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2003年9月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机关党校校长,2002年6月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

2007年1月任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部长刘谦刘谦,男,汉族,云南昆明人,1956年2月出生于北京,1974年1月参加工作,198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建立“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通知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建立“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通知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建立“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4.06•【文号】教高函[2005]14号•【施行日期】2005.04.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建立“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通知(教高函[2005]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为适应我国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协商解决医学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医学人才培养与使用管理紧密结合,2004年12月9日,教育部、卫生部召开了关于加强两部合作、共同促进医学教育发展协调会。

根据会议精神,决定建立“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部际协调机制”。

为保证“协调机制”有效运行,特设立医学教育管理协调小组和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同时成立医学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为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卫生部将在医学教育管理政策制订工作中进行充分的协商,保障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请各医学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相关工作,为医学教育政策的制订与调整提供咨询意见。

附件: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教育部卫生部二○○五年四月六日附件: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为适应我国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加强有关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医学人才培养与使用管理紧密结合,经两部协调会议研究,决定建立“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主要内容如下:一、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管理协调小组1.组成人员: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副组长: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成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卫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志军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祁国明卫生部人事司司长王环增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根据需要,可临时增加有关人员参加。

【免费下载】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三级以上教授163

【免费下载】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三级以上教授163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三级以上教授(163)吴孟超(1922- )福建闽清,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05年度)陈宜张(1927- )浙江余姚,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王红阳(1952- )江苏徐州,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女曹雪涛(1964- )山东济南,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2005年7月改授专业技术少将,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转业廖万清(1938- )广东梅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后“一代名师”(2008),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夏照帆(1954- )福建福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女王冠良(19××- ),第二军医大学原校长(83.12-88.08),三级教授肖振忠(1948- )辽宁新民,第二军医大学原校长(04.6-06.8),军队教育管理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李曙光(19××- ),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校长(00.02-05.11),三级教授,少将军衔刘振全(1954- ),第二军医大学原校长(08.11-12.07),医学教育管理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孙颖浩(1961- )福建福清,第二军医大学校长(12.07-),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张鹏翀(1892-1968)浙江嵊县,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药理化学家兰春池(1898-1956)福建莆田,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无机分析化学家侯祥川(1899-1982)广东揭阳,第二军医大学原生化教研室主任、科研部部长,一级教授,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嵇联晋(1900- )江苏涟水,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学教研室原主任,一级教授,动物分类学家葛正权(1896-1988)浙江东阳,第二军医大学原数理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应用物理学家朱鹤年(1906-1993)江苏海门,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原主任、原校专家组组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老一辈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和心理生理学家余大猷(1910- )江西婺源,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龚建章(1912-1982)广东兴宁,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原寄生虫学教研室)二级教授,曾任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王英麟(1914-2003)江苏扬州,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一级教授,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专家戴重光(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叶天星(1915-1999)安徽合肥,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原寄生虫学教研室)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专家卢振东(1916-2003)河北玉田,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吴中立(1921-2005)江西进贤,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路长林(194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戚中田(195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树汉(195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医学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研究所所长,全军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焦炳华(1962- )江苏无锡,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维(1898-1975)湖南浏阳,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军队卫生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公共卫生学家赵法伋(1930- )辽宁海城,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军队卫生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退印木泉(1933- )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德华(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例解剖学教研室教授富维骏(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教授杜平(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瞿逢伊(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袁伯俊(1943- )江苏宜兴,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新药评价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尔瑜(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解剖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女徐仁宝(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女,陈宜张之妻杨志铭(19××- ),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生物化学教研室教授胡以平(1954-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干细胞与医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建(195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女田野苹(1952-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郭亚军(1955- )山东莘县,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肿瘤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倪国坛(1925-2013)江苏启东,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航海医学教研室二级教授,1999.12退休,潜水医学专家陈杞(1932- )河南开封,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放射医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俊生(1948-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秀龙(19××-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防护医学专家毛庆武(19××-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医学防护教研室教授胡克诚(1911-1989)安徽合肥,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嘉珍(19××-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良(1951-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树贞(1935- )甘肃兰州,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女姜安丽(1954-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黄鸣驹(1896-1991)江苏扬州,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承祜(1905-1995)安徽枞阳,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一级教授、文革后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胡乃钊(1909- )江苏丹阳,第二军医大学原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药物分析专家张奕栋(1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教授杨济秋(1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二级教授谭世杰(1910-1999)湖南湘潭,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原主任、一级教授苏中武(1918- 2011)浙江苍南,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特级龙焜(1925- )江西永新,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仇士杰(1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德余(1933- )浙江海宁,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523药物研究室主任、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99年退休芮耀诚(1941- )北京市人,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原院长,药理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女郑汉臣(1939- )江苏无锡,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万年(1947-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原院长、全军中西药研究所原所长,药物化学全军重点实验室主任、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玉田(1947-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全军药物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定冯(1953- )浙江三门,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文秉(1893-1969)浙江宁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学主任医师、一级教授,眼科病理学创始人应元岳(1896-1991)浙江宁波,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校长(1957—1988),内科学系一级教授,著名内科学家、热带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李瑞麟(1901-1988)河南项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61年上校,女萧轼之(1912-1993)江西萍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宝琦(1912-200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首任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陈约翰(191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教授马永江(1914-2004)浙江杭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之一龚念慈(1915- )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张志雄(1916-1991)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孔庆德(1916-2002)湖南华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曾任放射科主任、副院长蔡用之(1917-1989)广东大埔,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曾任胸心外科主任、副院长、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杨德旺(1917-1999)江苏盐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原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周鼎耀(1919- )山东单县,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原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我军皮肤科专业的创建者和开拓者,91年退休方之扬(1922-2003)浙江镇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许丰勋(1922-2006)河南太刃,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仲剑平(1923- )江苏常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文职特级,校专家组组长郭恩覃(1926-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学科创始人喻德洪(1926-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华积德(1928- )重庆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涂来慧(192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张晓华(192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三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葛绳德(1932- )浙江镇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茂荣(1933- )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宝仁(193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全军胸心外科研究所所长,全军心脏外科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特级陈玉林(1938-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惠民(193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国铭(1939- )江苏无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文正(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朱家麟(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广智(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杨瑞和(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急诊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李兆基(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孟沛霖(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许月娥(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女,孔庆德之妻赵亚南(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女王景阳(1922- )浙江丽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原主任、教授崔若兰(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女尉挺(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张骏灏(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张春才(1948-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晋红(194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学教研室主任,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侯铁胜(1950- )广东梅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少成(1952- )河北丰南,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永文(195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景在平(1955-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普外科主任、血管外科(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兆申(1956- )河北宁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凌昌全(1957- )安徽怀宁,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主任、长海医院副院长兼中医科主任、全军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校军衔赵宝珍(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女田建明(195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宝实(1900-1987)吉林梨树,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校长、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国内耳鼻咽喉科先驱之一屠开元(1905-1999)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原院长、副校长,骨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治(1912-2008)江苏昆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内科学及消化病学专家钱士良(1914- )江苏常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徐印坎(1915- )江苏武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原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矫形外科专家顾毓芝(19××-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瀚(1919- )安徽当涂,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楼方岑(1920-1993)浙江孝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传染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朱诚(1922-0000)江苏江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陈思聪(1922-1995)浙江青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清濂(1928- )浙江江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变性之父李石(1930- )浙江杭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消化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宪涛(1932-2009)山东泗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原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定麟(1935-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原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贾连顺(1938- )辽宁辽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宰春和(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贺宗理(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连壁(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症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张国元(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杨承荣(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湘生(1941- )湖南衡东,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闵志廉(194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春林(1945-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樑(1946-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卢亦成(1947-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梅长林(1954- )江苏江都,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宗贵(195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志飞(194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有华(195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王尔贵(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南京分院(原414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海军眩晕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周岱云(1929- )江苏无锡,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科顾问、原影像诊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钱光相(1933- )四川??,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晓平(19××-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甲梅(19××-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科、肝脏移植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 汉(1930-2004),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广顺(1951- )安徽淮北,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丛文铭(1955- )山东省人,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蒋峻仑三级教授:李正毅、王民怀、徐岩、杨名时。

第S13次香山科学会议综述

第S13次香山科学会议综述

第S13次香山科学会议综述:转化医学致力医学发展新模式S1350余位多学科、跨领域的了深入讨论。

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联合提议召开,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是在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举行的一次重要科学会议。

提高疾病防控水平会议执行主席、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作了题为《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应对人民健康挑战》的主题评述报告。

陈竺说,转化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之间固有的屏障,在其间建立起直接的关联,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新方法。

陈竺强调,转化医学的核心,就是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与了解病人实际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特别集中在基础分子生物医学研究向最有效和最适合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

部分与会专家介绍了开展的转化医学的经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刘德培院士说,系统生物医学与转化医学是21世纪的医学,通过二者的研究,可以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基本清晰亚临床、临床的致病原因,设计个体化预防与治疗综合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等,从1980年起就肝外科若干重大的问题进行了多项临床基础相结合的研究,“基于肝门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创立3种新的控制出血技术,该研究使大肝癌手术中出血量由1996年前的800毫升以上,降到1996年后的500毫升以下;手术死亡率由3.6%降到0.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沈晓明教授的研究小组,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专注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结合的交叉医学研究,并以研究结果推动政府决策,制定积极的预防策略和卫生政策,保障儿童健康。

经过20年的努力,已经在儿童铅中毒防治、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睡眠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会议执行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说,转化医学使肿瘤学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

临床数据表明,靶向癌症治疗的潜在作用不仅仅在于它能杀死癌细胞,还在于它能诱导癌细胞,使其分化为正常细胞,最终治愈病人。

百年毓菁,薪火相传

百年毓菁,薪火相传

篇首语:历经百年的老树盘根错节、班驳粗涩。

然而,当第一缕七彩阳光洒向校园,当第一声稚嫩童音奏响清晨,你会发现,黄绿黄绿的芽儿绽满枝头,叽叽喳喳的鸟儿如精灵般在叶丛间跳跃,一颗心,依然脉动着青春和热情……百年毓菁,薪火相传——记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1902年---2014年)百年沧桑传薪火东关街道中心小学,建校溯于上世纪绍兴毓菁学堂。

晚清时期,外侮日逼,维新之风盛起,废科举兴学校,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东关士绅袁高林、章紫眉等有识之士,个人捐助,征得天华寺主持赞同,以藏经楼西厢房为校舍,以80亩寺田供作资产,创立毓菁学堂,袁高林为首任董事,孙承献为校长,按清《壬寅学制》,开设修身、古文、史学、算术、地理、体操等课。

学堂取名“毓菁”为孕育精英之意。

学堂聘得当时秀才、师爷章镜臣、章纪泽、孙肖山等名士为师,他们受绍兴光复会会长蔡元培之影响,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谋求救国救民道路,育就一代精英竺可桢、任葆泉、陈祖南等优秀学子。

1914年(民国三年),毓菁学堂更名毓菁学校。

1940年(民国29年),改名东关区第一小学。

因秉承毓菁校风,授为国民示范小学。

1948年历经三年内战,国民经济面临崩溃,学校难以维持而停办,学生离散。

1949年6月,绍兴解放,由金炳麟等重新恢复学校。

8月学校由绍兴县人民政府接管。

教义、仁端、复源三所学校并入本校。

委任金炳麟为解放后首任校长。

1950年起,先后任命荻南秋、陈雪琛、阮钟尧等为校长。

1951年更名为东关区中心小学,政府将天华寺全部房舍划给学校,面积达16亩。

1954年10月学校划入上虞县。

1974年改称东关镇中心小学。

1978年,改名为东关区中心小学。

1994年学校易地新建,校园占地23亩,建成标准化校舍7828平方米。

2002年东关撤镇设街道,学校改名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2013年上虞撤市为区,学校更名为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学校现有31个班级,1251名学生,92位教职员工。

1952年院系调整

1952年院系调整

1952年院系调整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许多综合性大学都蒙受损失,而中国也一夜之间冒出许多专科院校。

院系调整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不过,以52年规模最大,时间最为一致,评价也比较容易统一,所以,我们尽量以52年的数据为准。

这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情况暂时不考虑在内。

1952年的院系调整,各家都有个家的损失,各家都有个家的收益;究竟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我们用事实说话。

为了还历史本源,我们且来看看各家的历史。

如果有不确切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指正。

一、浙江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复旦大学。

理学院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

理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

2)、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调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

3)、法学院停办。

4)、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

5)、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

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

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

农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6)、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

工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学院。

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并入之江大学相关工科及厦门大学电机系。

评价: 七大学院只保留工学院,并入的之江大学工科一般,并入院系较少。

二、南京大学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前,南京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南京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工学院独立为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工学院水利系和兄弟院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

工学院的航空工程系与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上海市实验学校择校攻略

上海市实验学校择校攻略

首先预祝各位宝宝能够顺利进入一个理想的小学! “幼升小”,幼儿园升入小学的简称。

幼升小来临之际,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幼升小准备了许多功课,搜遍网络,但也一定有不少的粑粑麻麻们因为生活或者工作上的事情给耽误了,错过了不少对之非常有用的信息!也有不少的粑粑麻麻为了进入一所好学校,每天都在不停的浏览信息!不管怎样还是不能全方面的参考到学校的信息。

针对以上小编特整理了一份上海实验幼升小的攻略,希望能够帮上各位粑粑麻麻的忙!当然粑粑麻麻们也可以提交一些您的信息,可以对本版进行修改和补充。

小编将十分感激不尽!我们的幼升小攻略同时也会被制成 PDF 文档,供给各位粑粑麻麻下载传阅,传阅收藏的家长越多,您的贡献将对他人影响越大,您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哈哈儿童的家长所知晓。

之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其它小学的幼升小攻略,期望各位粑粑麻麻持续关注,更多最新攻略期待您的光临!哈哈儿童网哈哈儿童网 w w w .h a h a e r t o n g .c o m儿童教育 亲子活动 万家培训班优惠上海是实验学校简介上海市实验学校前身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班",1986年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1987年江泽民同志亲自参加学校落成典礼并题写校名,同时参加落成典礼的还有陈铁迪、谢丽娟和王生洪等市领导。

1993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同志在上海市教育局局长袁采陪同下,前来学校调研。

1994年高教局局长徐匡迪视察学校情况。

2007年,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同志来校视察工作。

1995年成为上海市教委直接领导的一所市重点学校。

上海市实验学校是一所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学校。

上海市实验学校第一任校长是恽昭世教授。

她曾担任上海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第二任校长张民选教授是香港大学博士、上海师大副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特邀编审。

儿童铅中毒102例临床分析

儿童铅中毒102例临床分析

儿童铅中毒102例临床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92)颜崇淮沈晓明薛敏波余晓刚金星明**张燕萍Markowitz M***铅中毒可引起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的不可逆损害[1],而儿童铅中毒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部分地区还十分严重[2~4],已引起儿科医师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有关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规定,致使儿科医师在临床上无章可循。

为此,本文通过对我院铅中毒门诊及住院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拟揭示儿童铅中毒常见临床表现、探讨铅暴露来源及治疗方案。

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对象对象为2002年9月~2003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07066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蒙特费尔医学中心,儿童环境医学临床部主任摘要为了解目前铅中毒门诊患儿的常见症状,造成铅暴露的主要原因,摸索铅中毒门诊患儿的病史询问及诊疗方案,对上海新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半年中门诊患儿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结果发现铅中毒患儿102例,血铅水平几何均数129 g/L,多数患儿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龄儿童中绝大多数表现为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困难、成绩差,部分患儿伴腹痛和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此外还有贫血及血清锌水平降低等;多数患儿能找出铅暴露的危险因素,常见因素有饭前洗手不认真,日钙摄入量低于DRI的50%,常有手-口动作如啃咬指头、铅笔或玩具,父亲吸烟或有被动吸烟史等;39例复诊患儿,经门诊指导(包括高危因素分析、环境干预、行为矫正、营养指导)及住院驱铅后血铅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几何均数由148 g/L下降到117 g/L,其中1例极重度铅中毒患儿经住院驱铅治疗后血铅水平显著下降,但停药2周开始反跳,提示这种病例可能需要多个疗程的驱铅治疗,血铅水平才能稳定。

关键词儿童铅中毒高危因素环境干预驱铅治疗A clinical anal y ses of102p atients with childhood lead p oisonin g in Shan g hai Yan Chon g hu ai, S hen Xi aom i n g,Xu e Min bo,Yu Xiao g an g,J in Xin g m i n g,Zh an g Yan p in g,Mar kow i tz M.Xi n hu a Hos p i ta l,S han g hai Ch ildr en's Medical Cen t er a ff i liat ed t o S han g h ai S econ d Medica l Un i ver sit y,S han g hai In st it u te f or Pedi at ric Resear ch,S han ghai200092Abstract The p ur p ose of these anal y ses was to assess the common s y m p toms of lead p oisonin g, hi g h_risk factors of lead ex p osure,medical histories,and to characterize the dia g 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hildren with lead poisoning at clinics in Shanghai.The author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which was from patients at the lead clinics in both Xinhua Hospital and Shanghai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during last half y ear.102p atients were dia g nosed with lead p oisonin g.In these p atients,the g eometrical mean blood lead level was129 g/L.Most of the p atients had s y m p toms of h yp eractivit y,attention deficits in classroom, and p oor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chool.Some p atients had abdominal p ain,consti p ation,anemia and low levels of serum zinc.Most patients had high_risk factors of lead exposure,such as hand washing was infre quent before meals,calcium intake was lower than the50%of DRI,hand_mouth activity was common(nail bitin g)and these were substantial histories of p assive smokin g ex p osure from ci g arettes.The blood lead level (BLL)decreased si g nificantl y(g eometrical mean from148 g/L dro p to117 g/L)of39p atients who were followed in the clinic prospectively,and guidance education were provided relating to high_risk factors,envi ronmental intervention and behavior correct,and nutrition guidance.One of the patients with BLL of784 g/ L was chelated with two medications,DMSA and EDTA_Na2_Ca,in the hospital.The child may need additional courses of chelation in the future.Ke y words children lead poisoning high_risk factors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 chelation论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儿童铅中毒专科门诊就诊患儿,其中部分来自儿童保健门诊中筛查出的高铅儿童,所有患儿血铅水平均 100 g/L,取静脉血复测后仍 100 g/L 者。

儿童睡眠事关民族兴旺大计——访2010级星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儿童睡眠事关民族兴旺大计——访2010级星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儿童睡眠事关民族兴旺大计——访2010级星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教授作者:暂无来源:《世界科学》 2020年第8期侯璟琼江世亮江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兼儿科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社会环境对儿童健康影响以及公共卫生政策转化研究,聚焦儿童睡眠医学以及脑科学领域研究,是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学、发育行为儿科学科带头人。

担任教育部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儿童睡眠研究小组组长,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国家卫生行业专项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主编和参编15本国家级教材及专著。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预防接种委员会主任委员、儿童保健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睡眠医学专委会常委儿童睡眠学组组长。

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性、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都有特定的生物节律。

睡眠是生物节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特别是未成年人群的生物节律,以及睡眠对身体和大脑的恢复、补充和重建作用。

2017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三位美国遗传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生物节律分子机制领域的研究发现。

2019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发布了《5岁以下孩子运动、静态和睡眠指南》。

该指南聚焦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与情绪发育,评估了睡眠不足,屏幕暴露等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本期受访星友江帆,正是较早进入我国儿童睡眠与节律研究前沿,深耕在儿童保育领域的专家。

从立志教书育人到进入二医大儿科专业江帆1975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个教师之家,父母都是老师。

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江帆从小就立志当老师,长大后教书育人。

谈及儿时的梦想,性格爽朗的江帆笑着分享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经常站在家里的小黑板前,模仿老师的样子,给‘空气’上课。

医学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选择和路径融合探索

医学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选择和路径融合探索

教学㊃管理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3.12.033医学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选择和路径融合探索*商蓉郁,秦宇彤ә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教育学教研室,重庆400038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㊁实践创新和文化创新㊂该文以军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类业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管理类专业思政资源的挖掘研究成果上,聚焦思政内容体系的设计和选择,从 教与学 的角度探索思政内容和路径的融合,并以 基因式 方式将课程思政植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积极发挥 立德树人 的功效㊂该研究既是对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思考,也是深化课程思政理念有益的探讨与实践㊂关键词:医学管理类专业;思政内容;路径融合中图法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9455(2023)12-1812-03课程思政源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大思政 理念,即思想政治教育要 渗透一切,贯穿始终,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之间具有关联性 ㊂它的目标是实现 立德树人 ,主要途径有 三教改革 三全育人 ,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㊁学生为主体㊁课堂为主阵地的 三主 作用㊂思政课程自身具有一套独立的课程体系,在院校全课程育人中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则是立德树人的必要补充,与思政理论课目标同向㊁价值同心㊁路径同行㊁步调同频㊁行动同力,二者是显性与隐性的关系㊂因此,课程思政不是加法而是方法㊂医学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情感的培养与塑造,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鉴别是非㊁善恶㊁美丑的能力㊂课程侧重于多视角㊁全方位地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在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㊁思想道德素质㊁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㊂如何构建思政内容体系㊁选择思政内容和有机的融入路径,实施德智融合和心智融合,达到思政教育内化于心㊁外化于行的效果是该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1-3]㊂本课题组在对医学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培养目标㊁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路径挖掘等内容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成果的基础上(此部分内容已发表),继续以军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培养德才兼备㊁专业化㊁新型军事公共管理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㊂1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要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思政内容上首先要有明确的思政育人目标,其次要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㊁思想道德素质㊁身心健康素质为核心,然后要准确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㊁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 三度融合 [4-5]㊂此外,军医学院校还要体现军事特点㊂因此课题组从以下4个方面思考建设该专业的思政内容体系㊂1.1思政育人目标医学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培养目标是在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㊁学术体系㊁话语体系㊂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㊁法律法规㊁相关政策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㊁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经世济民㊁诚信服务㊁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㊂军医院校管理类专业还应加入 姓军为战㊁无私奉献 的思政目标㊂1.2专业特色和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是以医学和管理学相互融合为主㊂重点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㊁具备一定的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知识,扎实的现代公共管理知识㊁卫生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㊁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能够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管理专门人才㊂军医院校还应突出军事特色,比如 一切行动听指挥㊁作风优良 等㊂1.3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是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㊂课题组认为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课程所涉行业㊁文化㊁技能㊁历史等角度梳理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知识性㊁人文性,提升时代性㊁开放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在全面㊁系统地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问题意识㊁创造思维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专业课程特点㊁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科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㊃218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6月第20卷第1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u n e2023,V o l.20,N o.12*基金项目:陆军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20X RW07)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y x j y_w z@163.c o m㊂网络首发h t t p s://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0.1167.R.20230330.1010.004.h t m l(2023-03-30)管理能力和现代管理思维的教学案例㊂案例应具有思想性㊁科学性㊁代表性,能反映现实的管理矛盾㊁人文矛盾和价值观等㊂军医院校案例还应体现军人精神内涵,比如理想崇高㊁信仰坚定的铁的忠心,攻无不克㊁战无不胜的铁的意志,志同道合㊁生死与共的铁的团结㊂1.4合理拓展专业课程 三度融合 教育部提出要做有温度的专业课程,那么支撑温度的是什么?就是专业课程的广度㊁深度和温度,也称三度融合㊂专业课思政教育不能只强调价值观的引导和呈现,还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碰撞㊁逻辑思维的碰撞㊁价值观的碰撞,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有温度的专业课,这才是思政教育的最好效果㊂本课题组认为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设计重在增长德 和 智 :一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公德与个人私德的异同,正确处理个人㊁集体㊁国家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把党和国家的需要㊁人民的需要作为最崇高的德;另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以拓展学生见识为主要任务,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前沿热点知识结合起来,加强专业课程间的协同与交叉,把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㊁思维学习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㊂2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路径融合研究目前医学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仍然存在 教与学 的双重问题,比如思政教育 两张皮的现象,学生对思政教育接受有限等问题,迫切要求在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路径融入上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6-10]㊂本课题组采用专家访谈法㊁问卷调查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积极探索 教与学 有机配合的思政教育教学新路径,见表1㊂表1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路径融合路径方法思政内容课程思政案例知识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㊁四个自信‘社会医学“第六章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讲故事㊁讲案例以人为本㊁敬佑生命㊁救死扶伤㊁责任与担当‘卫生事业管理学“介绍中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社会热点和国家战略爱国敬业㊁与时俱进㊁积极健康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课程遵守制度㊁敬畏生命护理核查制度思政价值模块整合将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具有相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㊁4个自信 等思政元素进行串联,多次㊁反复地感情刺激和叠加思政教育‘管理学基础“专业课思政价值模块体系 点 线面 模块 体系学习需求实事求是㊁团队协作精神‘环境卫生学“第七章大气污染与健康2.1知识点知识点是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思政元素最基本的承载点㊂教师首先要知道这个知识点从哪儿来是什么?怎么用?即了解知识的前身㊁解析今世㊁掌握未来,这正是教育部提出的三度融合的内容㊂如何做到三度融合?比如陆军军医大学李颖团队在‘社会医学“第六章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章节选择思政内容时,从知识点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与文化对健康的影响选择课程思政元素㊂将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举例全球疫情防控事件,从理论上解析文化影响健康模式及特点的难点问题,情感上凸显疫情防控过程中的中国精神㊁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增加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㊂2.2讲故事㊁讲案例讲故事㊁讲案例是学生普遍喜欢和认同的一种教学方式,课程思政结合具体知识点讲故事,讲出 故事背后的故事 ,可以讲学科发展史,学科与专业的成就,科学家与大师的故事,以及教师个人的经历和感悟等㊂从故事和案例中发掘㊁呈现和升华出家国情怀㊁人格魅力㊁宪法法治㊁科学精神㊁创新思维㊁社会贡献等㊂比如陆军军医大学吴昊教授在‘卫生事业管理学“课堂中讲授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时,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案例:一名90岁高龄空巢老人住院1个月余无人照顾和承担医疗费,只有2个孙子在外地打工㊂医院工作人员和当地派出所多次联系未果,然后提出如何妥善处理好患者和医院矛盾?同学们一起讨论和反思,最后点出 敬佑生命㊁救死扶伤㊁责任与担当 的职业素养思政元素和 以人为本 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的重要性㊂2.3社会热点和国家战略军医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要建立健康㊁积极的职业志向㊁职业需求与军人职业定位,除了注重对社会热点及国家战略的分析和讨论,如党的二十大㊁国家 十四五 规划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㊁国际贸易战㊁新医改等,还要注重卫勤为战㊁联演联训㊁军队卫生事业管理发展等方面㊂教师可以从与课程知识理论体系关联的知识点着手,去分析和提炼不同历史背景背后的文化与价值观,因为它体现了教师的大视野和大格局,是对专业的一种自信和积累㊂2.4实践课程实践研讨课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㊁频度最高的课程思政承载体㊂它在塑造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挖掘及应用如制度敬畏与遵守㊁团队协作精神㊁善于沟通㊁求知创新㊁勇挑重担㊁保家卫国等思政元素㊂比如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要系统学习医学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护理制度中的核查制度以前是 三查七对 ,现在是 三查八对 ,为什么多了一对?因为之前管理忽略了这个环节,出现了临床事故甚至可能是死亡事件,进而指出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就是对生命的敬畏㊂2.5思政价值模块整合价值观的建立只有通过多次㊁反复地感情刺激和叠加才能建立起来㊂为了强化课程思政效果,本课题组发现将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具有相同 属性 的思政元素点进行整合,串联形成一条线,再与不同属性的思政元素串联成的线整合形成面㊂不同的课程整合出的思政面,形成不同的思政模块㊂将多门专业课程之间的思政模块联系起来,就整合成了专业课思政价值模块体系 点 线 面 模块 体系 ㊂比如陆军军医大学秦宇彤团队在设计‘管理学基础“思政内容体系时,该门课程有11个章节,第一章节提炼出爱国㊁敬业的思政元素,将属性相同的思政点串起来形成一条明确的思政线,再与不同属性的思政点串起来就形成一个思政面,第二章节思政元素为四个自信,第三章节是人生观㊁诚信,以此类推形成11个思政面,进而构成该门课程的思政板块㊂将多门专业课程的思政板块整合起来就形成了该专业课程的思政体系㊂价值模块的整合把专业课程的价值维度与专业理论和知识融为一体,能有效实现思政的潜移默化目的㊂2.6学习需求在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缺乏课堂参与性㊂这是因为部分教师习惯按照自己的教学认知和经验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学,没有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教与学环节发生脱节㊂教学应以学生为焦点,在教学内容上吸引学生,在知识情趣中启迪学生,在活动参与中锻炼学生,实现激发兴趣㊁夯实基础㊁锻炼技能㊁拓展知识㊂比如陆军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在‘环境卫生学“讲授第七章大气污染与健康内容时,课前舒教授会采用问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解,然后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中的思政内容:建设 美丽中国 的深刻内涵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战略㊁军医职业素养中的敬业奉献精神等㊂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关键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点燃和释放,引发其内在强烈的学习动力㊂3小结课程思政是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和灵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㊂本课题组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目标的建立㊁思政元素的挖掘㊁思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路径融合的研究,到 管理类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的构建,从 教与学 的角度探索 管理类专业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 ,为该专业教师实现三全育人提供了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参考㊂由于课题研究时效问题,本课题组未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这部分内容拟申请新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为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进一步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㊂参考文献[1]魏勃.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3):2.[2]郜佩.探究思政课与思政改革对医学生的现实教育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11):49-51. [3]付非,冯波,徐坤.医药院校管理沟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3):31-32.[4]董斌,吴萍,牛丕业,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融入公共卫生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7):749-752.[5]张维,李洋,罗中华,等. 课程思政 工作融入‘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28(3):136-139.[6]黄晓静,苗春霞,许建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案例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2):2. [7]李贯颖,王天芳.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6):59-61.[8]姚烨,李梁.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构想 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卫生统计学 课程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1,26(2):5.[9]赵慧函,杨丽,韦琴,等.三位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3):15-16.[10]张松江,张文靖,高剑峰.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3.(收稿日期:2022-11-16修回日期:2023-03-29)。

同济大学变迁史

同济大学变迁史

同济大学变迁史一、历史回顾1891年,德意志帝国海军军医埃里希*宝隆来到上海,萌发开办医院的设想1893年,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开办诊所1900年,在上海建立同济医院1907年10月同济德文医学堂(上海)1912年4月同济医工学堂(上海)1917年4月同济医工学校(上海)1923年3月同济大学(上海)1927年8月国立同济大学(上海第1所)1937年9月迁浙江金华1937年11月迁江西赣州、吉安1938年7月迁广西贺县八步镇1938年冬经由越南河内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10月迁四川宜宾李庄1946年4月迁回上海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25日市军管会接管同济大学1949年9月文学院和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1949年10月建国后,为高教部直属院校1951年~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同济成为土木单科大学1954年恢复研究生教育由高教部划归城建部和建工部双重领导1958年改由建工部领导1960年6月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1960年10月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工科院校1966年重新划归高教部领导1979年经国务院同意,恢复对德联系,成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共建同济大学1996年7月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2000年4月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二、建国初1950年代全国院校调整中的同济:1、同济医学院——>1000余人连同当时在校的11位一级教授和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好的同济医院(宝隆医院、中美医院)由上海迁至武汉+武大医学院(尚未培养出1位毕业生)的几十人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同济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一部——>留在上海参加组建第二军医大学(在同济宝隆医院基础上建立长征医院,在同济新生院校舍建立长海医院,二军大副校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为同济医学毕业)——>今第二军医大学。

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证合一”培养模式的探讨

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证合一”培养模式的探讨

∗通讯作者㊀E m a i l :z h o u j i a n @s jt u .e d u .c n Ә研究生教育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证合一培养模式的探讨李㊀成,应令雯,周㊀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23)[摘要]㊀文章对于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质量㊁科研思维培养与轮转制及导师制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同时对于该培养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四证合一D O I :10.3969/j.i s s n .1002G1701.2019.07.062[中图分类号]㊀G 643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文章编号]㊀1002G1701(2019)07G0121G02㊀㊀2015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并全面启动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实行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培养,即通常所说的 四证合一[1].具体而言, 四证合一 指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该方案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所选三级学科基础上,加强了各科临床知识技能的学习.临床轮转和阶段考核能够不断加强与巩固专业型硕士的实践操作能力,带教老师的指导和交流能够使医患沟通技巧的学习具体化,由此,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实施过程中亦发现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㊁建议与思考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一㊁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首先,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导致各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2014年发布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有关部署,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总数达450个.其中,广东以40个培训基地位居第一,北京和上海分别有28家和24家医院,而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如宁夏㊁西藏等地,规范化培训基地只有2家.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一部分地区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能够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地点选择少,相对于资源丰富的地区,病人数量㊁病种等方面相差较大,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得到的实践与锻炼也会不同.其次,由于规范化培训仍在初始阶段,部分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意识不强,甚至出现只让学生管病人却缺乏 教学 的现象,这与 四证合一 的初衷不符,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二)专业型硕士临床科研能力培养投入时间不足.在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下,专业型硕士需要进行超过33个月的科室轮转才能拿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与此同时,学习期间能够发表学术论文,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则是对专业型硕士临床科研能力的要求.在这一点上,许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临床研究思维,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专业型硕士开设有医学统计学㊁临床研究导论等课程.但事实上,繁重的科室学习以及临床任务,导致许多学生都未能安排好临床研究学习时间,无法形成一个较好的临床研究思维体系.这是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并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三)轮转制和导师制之间不协调.由于内外科三级学科划分较细,临床轮转过程中,专业型硕士在三级学科科室的学习时间并不长,这使得学生在其他科室轮转的时间内,并未能够与导师保持紧密的沟通,从而导致其对于所选专业的专业知识㊁临床技能仅仅是一个 囫囵吞枣 式的学习,这一问题在内外科大类中尤为突出.一项由大连医科大学开展的调查研究显示,参与调查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n =200)中,54.3%的学生认为跟随导师的学习时间不足,导师忽略了对其 研究 能力和思维的指导[2].由此看来,轮转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导师制的作用,限制了专业型硕士对所选三级学科的深入学习,这也是在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二㊁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建议与思考(一)完善带教制度,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下,专业型硕士毕业后是否能够达到独立行医的基本要求与轮转过程中临床教学的质量紧密相关.在这一点上,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均衡所导12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㊀2019年㊀第7期. All Rights Reserved.致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仍需要长时间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在临床带教老师这一方面,各个培训基地应按照政策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带教过程,保证教学质量.首先,对于临床带教老师,基地可组织统一培训,明确在带教过程中需要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㊁临床技能等,让带教老师能够有的放矢.第二,在组织带教老师培训的同时,基地应每隔一段时间(如半年)对带教老师进行考核,双向测评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第三,对带教老师应进行适当补贴,并对于考核㊁测评优秀的带教老师给予奖励,提高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二)加强临床科研思维训练,强调导师制的重要性.奠定临床技能基础是第一步,进一步要培养的则是专业型硕士对于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能力.严军英等[3]认为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要求专业型硕士在毕业时既要达到独立行医的基本要求,成为 会看病 的医生,同时能够结合实践提出思考与见解,成为 会研究 的医生.要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势必对于培养方式提出更多的要求.首先,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提前入学,集中学习临床研究相关基础课程.侯晋轩等[4]认为在强调科研思路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的同时,应该注重循证医学思维培训,加强临床试验知识的学习,并强调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基础之后,才能更好地在轮转过程中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第二,在已有课程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医学院校㊁培训基地在轮转过程中,为学生开设系统性临床研究课程,贯穿整个轮转过程,并结合互联网,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可开办高水平讲座,拓宽专业型硕士的视野,并鼓励其参加学术会议.第三,强调导师制的重要性.在保证轮转时间和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个科室的轮转时间,延长在专业型硕士所选三级学科学习的时间,现今,各个医学院校在实践中也已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如导师组制度[5]㊁双导师制[6]等,不仅仅在学生的临床技能学习方面起到监督的作用,在临床研究学习方面也起到了引导作用.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的目标不仅是让专业型硕士会看病,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于临床问题思考和研究的意识,这并不是过分强调科研㊁发论文的重要性,而这是 研究生 的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三)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的一点思考.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的沈晓明教授曾指出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学制的混乱,而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的改革使 七年制 已经取消,可以说是医学教育体系学制的规范的第一步.殷峻[7]通过我国与国外医学教育体系的对比提出了统一学位㊁学制的建议.在英国,五年制毕业后学生将获得医学学士㊁外科学士学位,六年制毕业后学生可同时获得文学士或理学士;美国的医学教育一般在本科之后开始,学制为四年,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总体而言,国外的医学教育学制时间长,学位较统一,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有较为成熟的体系和规范,值得学习和借鉴.不可否认, 四证合一 的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结合,为临床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压力.但同样,在其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需要各方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优化培养体系,才能更好的推进 四证合一 培养模式.[参考文献][1]鞠学红,管英俊,丁㊀怡,等. 四证合一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5):124G125.[2]于㊀萌,于㊀昉,张㊀俊,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 四证合一 并轨培养的模式探讨[J ].医学与哲学,2017,38(8B ):87G89.[3]严军英,周国雄.试论 四证合一 背景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3):41G42.[4]侯晋轩,陈家宽.肿瘤外科 四证合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策略[J ].医学新知杂志,2017,27(5):546G548.[5]袁轲侯,陈地龙,白㊀燕.研究生导师组制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研究[J ].重庆医学,2015,44(30):4300G4301.[6]王㊀健,韩忠燕.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10):60G961.[7]殷㊀峻.国内外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学位与学制的比较分析[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5):502G506.[收稿日期]㊀2018G06[作者简介]㊀李㊀成,女,本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内分泌与代谢病.Ad i s c u s s i o n o n a c h i e v i n g f o u r c e r t i f i c a t e s a n d d e g r e e s f o r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 p r o gr a m s i nC h i n a L i C h e n g ,Y i n g L i n gw e n ,Z h o u J i a n (S h a n g h a i J i a o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A f f i l i a t e d 6t h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S h a n gh a i 200223,C h i n a )㊀㊀A b s t r a c t :T h es t u d y d i s c u s s e s t h e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o fa c h i e v i n g f o u rc e r t i f i c a t e sa n dd e g r e e s f o r p o s t gr a d u a t e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 p r o g r a m s i nC h i n a ,s u c h a s t e a c h i n g q u a l i t y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t r a i n i n g ,r o t a t i o n s y s t e ma n d t u t o r i a l s y s t e m ,a n d a l s o p u t s f o r w a r d s o m e s u g ge s t i o n s .K e y w o r d s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 ;p r of e s s i o n a l d eg r e e ;a chi e v i n g f o u r c e r t i f i c a t e s a n dd e g r e e s p r o gr a m s 22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㊀2019年㊀第7期. All Rights Reserved.。

沈晓明:首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医疗队送行时的讲话

沈晓明:首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医疗队送行时的讲话

沈晓明首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医疗队送行时的讲话2020年1月27日晚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我已经记不起我有多少次,在机场送医疗队员,我在上海当医院院长的时候,我在当医科大学校长的时候,我在当上海市副市长的时候,有送去国外的,有送去国内的,有送去抗埃博拉(疫情)的,有送去帮助救援地震海啸的,有送去汶川的,但是,这一次有一点特别,不仅仅是因为我的身份变了,而是因为这一次大家去完成任务的时间点不一样,大家要去完成的任务不一样。

今天是大年初三,应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是不仅仅是你们的家庭需要你们,不仅仅是海南需要你们,全国人民需要你们!因此,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务工作者,我认为,确实有这样的义务,要舍小家为大家。

而事实上,我们舍小家为大家,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我们一直都是如此。

第二个不一样,是这次的任务,我们这样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的安排,去协助湖北当地的医疗机构救助病人,但是现在疫情还在上升期,我不像送以前的队员一样,送去汶川,我知道他(们)大概一个月能回来;送到印尼去救助海啸的,我知道他们两个礼拜能回来,这次我很难预计你们要在武汉(湖北)呆多少时间,但是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不负使命,光荣地完成任务!今天我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省委书记刘赐贵同志,在机场送大家,非常简单地嘱托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光荣传统,永远把病人放在医生、医护人员心目当中最重要的位置。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到!第二句话,是希望大家要记住,大家代表的是海南,代表的是海南人民,去了以后,刚才卫健委的同志说了,要成立指挥部、成立党组织,大家要相互帮助、相互协助,尤其是根据我的经验,大家去了以后,你们可能会被分散在不同的岗位,甚至是不同的医院,大家要相互关心。

第三句话,希望大家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传染病。

医生是不能生病的,医生生病,比一个普通的病人生病,带来的危害要大得多。

因此累了不要扛,累了的时候特别容易感染,累了就要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新华医院上海儿科 医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副院长 研究员
新华医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院长 研究员
新华医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校长 研究员
主要兼职
2004-
200420042003200320022002-
20011998-
亚太地区新生儿筛查学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Research 中华医学杂志第二十五届编委会 中华儿科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学会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会 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儿科专业委 员会 中国微量元素铅研究会
3 健康教育对轻中度铅中毒儿童干 预作用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年份 2004
排名 1
主要合作 者
发表刊物或 出版社名称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学杂志
2004 1
中华儿科杂志
2004
1 颜崇淮
中华儿科杂志
4 儿科医学中的伦理学问题
2004 1
中华儿科杂志
有关情 况说明 述评 述评
述评
5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
2003 1
• 3.率先在国内开展儿童睡眠剥夺的研究,
为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
担,制定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儿童作 息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反映主要工程科技成就和贡献的有 代表性的成果、论文和著作目录
• 一、成果目录
序 号
论文、著作名称
1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中需要重视 的几个问题
2 当前我国儿科医学研究应该注意 的几个问题
学校
温州医学院
专业
儿科
温州医学院 儿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儿科
学位
医学学士
医学硕士
医学博士
主要经历:
起止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1987年7月-1988年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
3月
一院
1991年1月-1993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1月
新华医院上海儿科
医学研究所
1993年11月-19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年11月
排名 1
主要合 发表刊物或 作者 出版社名称
中华医学杂志
有关情 况说明
述评
2004 1
中华儿科杂志 述评
2004 1 颜崇淮 中华儿科杂志
2004 1
中华儿科杂志 述评
5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 2003 1
中华医学杂志 述评
6 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2003 通讯 赵鹏军 中华医学杂志
7 Applicability 20 1 Zhang, Clinica
中华医学杂志
述评
6 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2003 通讯 赵鹏军
中华医学杂志
二、论文和著作目录
序 号
论文、著作名称
1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中需要 重视的几个问题
2 当前我国儿科医学研究应该 注意的几个问题
3 健康教育对轻中度铅中毒儿 童干预作用的随机临床 对照研究
4 儿科医学中的伦理学问题
年份 2004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 ——沈晓明
• 沈晓明, 男,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
汉族,浙江—上虞人,医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
• 沈晓明研究员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刻苦
勤奋、言传身教,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 究生和博士后20名。
主要学历:
起止年月
1979年7月 -1984年7月 1984年9月 -1987年7月 1988年1月 -1991年1月
主席
Member 副总编辑 副总编辑 成员 副主任委员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理事长
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从事儿科学儿童保健专业,该专业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 学的交叉学科。
•1.率先在国内开展儿童铅中毒防治的系列研究, 建立了"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为基础的儿童铅中毒 防治模式",揭示了含铅汽油的广泛使用导致的环 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不良影响,这一研究成果 推动了政府做出停止使用含铅汽油的决定。受卫 生部等的委托,起草了《儿童铅中毒诊断和治疗 常规》和《儿童铅中毒防治规范》等指导性文件。 这一成果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level lead
0
Sh Chimi
exposure on
1
en ca
development
g- Acta
of
Hu
children:rec
ent studies
in China
1 Delta-
20 1 Wu, Enviornm
1 新世纪我国儿童保 1 健面临的任务与挑

1 上海市推广无铅汽 2 油对儿童血铅水平
• 2.率先在国内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建立了适合
国情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体系并在上海应用,使之 成为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覆盖率最高的新生儿 听力筛查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该项工作直接推动了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列入《母婴保健法》中法定的筛查项目。受卫生 部委托,依据本项目的成果起草了《新生儿听力 筛查技术规范》,并在全国推广。该项成果获 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的影响
20 1 许积德 中华医学
01
杂志
19 1 颜崇淮 中华医学
99
杂志
述评
1 Low-level
19 1 Yan,Ch Enviormen
3 prenatal lead
98
ong- tal
exposure and
Huai Research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新华医院上海儿科
医学研究所
1994年3月-1996年 美国纽约爱因斯坦
3月
医学院儿童环境科
学部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副研究员
博士后 Research Associate
主要经历:
起止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1996年12月1998年11月
1998年11月2001年11月 2001年11月2003年11月 2003年4月-
of a filter
0
Yi Chimi
paper method 3
-
ca
to measure
We Acta
blood lead
n
levels in
large
populations
of Chinese
children
8 应重视儿童睡眠 20 1
和睡眠障碍的 0
研究
2
中华医学 述评 杂志
9 Impacts of low- 20 1 Wu, Clinica
children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A
prospective study
in Shanghai
1 儿科医生在儿童铅 19 1 4 中毒防治中的作用 98
中华儿科 述评 杂志
作为教育部儿科学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 学科儿科学的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环境与儿童 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共完成国家级和市级研 究课题3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部及上 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项4项,国家发明专 利1项,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其中被SCI收录7篇(他引75次)次,主编专著 6部,并担任亚太地区新生儿筛查学会主席、世 界卫生组织新生儿保健合作中心主任等国内外 重要学术职务。最近通过选举,入选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Research,为首位入选的 美国本土外的中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