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解析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八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八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跨国公司的起源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跨国公司的 出现是生产资本国际化的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 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地发展,成为重要 经济特征,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便产生了。 早期的跨国公司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在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 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
长期债券投资 3.18 短期债券投资 0.10 直接投资 4.45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2009年世界前十大资产组合债权者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2009年世界前十大资产组合负债者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内流结构(存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外流结构(存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借贷:政府之间、国际金融机构之间以及政府、银
行、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活动,包括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 国际证券投资: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购买中长期证券或 者在国际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公司股票来实现的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投资者在另一国新建生产经营实体,或把资本投入 到另一国工商企业,并以控制国外企业管理权为核心,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对外投资活动。 创办新企业 控股权投资 利润再投资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效应 一般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对世界经济会产生积极的影 响,资本的自由流动能够使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生产要 素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产出。 当然,也应看到,资本的国际流动在有利于流出和流入 国整体经济的前提下,对流出国和流入国还是会产生不 同的影响。

浅议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浅议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浅议动态国际贸易理论摘要:一个国家的贸易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兴旺国家的出口产品的品种会随时间改变和升级。

通常说来新产品的创新和创造主要集中在兴旺国家。

通过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出贸易升级在国家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

关键词:动态;模型;贸易;升级1动态贸易模型和产品升级兴旺国家研制出的新产品往往价格较高,不兴旺国家效仿出该产品后,在价格上往往能具有竞争优势。

在兴旺国家,劳动力分为两种: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和从事研发的劳动力。

在不兴旺国家的劳动力,或者从事传统行业,或者从事模拟和学习新产品的部门。

不论是兴旺国家还是开展中国家,其利润都需要用无风险利率来贴现。

首先来寻找这个动态模型的均衡稳定状态。

在均衡的稳定状态,兴旺国家以速度为g进行创新,不兴旺国家以速度为u进行效仿。

兴旺劳动力在研发和生产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常数,兴旺国家的产品被开展中国家效仿的比例也是常数。

每个代表性消费者最大其终身效用函数。

在最优路径上,支出的增长满足欧拉方程。

均衡状态下,兴旺国家和不兴旺国家的消费增长速度是相同的。

在均衡状态下,支出和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同。

2非均衡状态下的贸易演进随着不兴旺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技术的进步,兴旺国家和不兴旺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也会发生动态改变。

不兴旺国家经济情况变化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劳动人口的增加,财富的增长等。

研究说明,1990年至2008年,兴旺国家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1.46%,而不兴旺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 3.87%。

不兴旺国家劳动生产率近年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兴旺国家。

可以证明:不兴旺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越快,兴旺国家商品被不兴旺国家进行效仿和模拟的速度也会加快。

不兴旺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不兴旺国家的仿制本钱。

因此不兴旺国家会效仿生产更多的高精尖产品。

不兴旺国家生产的产品价格廉价,因此会提高两国人民的购置能力。

购置能力的提高也会导致对兴旺国家高精尖产品的需求,也提高了兴旺国家的创新动力。

不兴旺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缩小两国工资差距。

国际贸易学之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学之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投资理论的概念
国际投资理论是研究国际间资金流动和跨 国公司行为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它探讨了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原因、动机和目 标,以及跨国公司如何利用其所有权优势 和内部化优势来获得海外投资的收益。
VS
国际投资理论的分类
国际投资理论可以根据其研究重点和假设 条件的不同,分为传统国际投资理论和动 态国际投资理论。传统国际投资理论主要 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 而动态国际投资理论则更加关注跨国公司 的战略性行为和动态演化过程。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证研究
要点一
实证研究方法
要点二
实证研究结论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证研 究来验证其正确性。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计量经济 学方法、案例研究法等。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学者 们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例如,有的研究发现,随 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家在某些产业上的比较优势确实 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还有 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在选择生产基地时,会根据不同 国家的比较优势进行决策,这也验证了动态比较优势理 论的有效性。
《国际贸易学之动态国际贸 易理论》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动态国际贸易政策 • 动态国际投资理论 • 动态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01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的概念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是指研究国际贸易中动态变化的理论,它关注的是国际贸易中随时间变化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贸 易双方的决策和贸易结构。
02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与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

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8章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8章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其它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 将导致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同时导致另 外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
第四节 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悲惨性增长
第四节 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悲惨性增长
第四节 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悲惨性增长
第五节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节 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 一、恩格尔定律 • 恩格尔 • 二、示范效应 • 消费模式的示范效应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增长与罗布津斯基定律
• 一、生产要素的等比例增长 • 生产可能性边界等比例向外移动 • 二、劳动要素的增长 • 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劳动密集型产品方向移动 • 三、资本要素的增长 • 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资本密集型产品方向移动 • 四、罗布津斯基定律 •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保持
•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1)剩余物资出口论 • (2)大宗产量出口理论 • 二、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第八章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与经济增长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第增长 第五节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 一、产品生命周期 • 费农 • 四个阶段 • 二、雁型模式 • 赤松要(1956) • 东亚模式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课件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课件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扩大市场需求
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消费需求,从而 扩大国际贸易的市场规模。
01
提高生产效率
经济增长可以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 产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 强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02
03
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 优化,从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 业集群,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 动态比较优势 • 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背景
01
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贸易日益频繁
02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难以解释现代贸易现象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为解释贸易发展提供新视角
03
技术扩散与国际贸易
01
技术扩散促进国际 贸易
技术扩散可以通过促进生产技术 的传播和应用,推动企业之间的 贸易往来。
02
技术扩散降低贸易 成本
技术扩散可以降低贸易成本,使 得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跨国 交易。
03
技术扩散促进产业 升级和转型
技术扩散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 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 场需求变化。

拓展应用领域
将动态国际贸易理论应用于 更广泛的领域,如区域经济 一体化、全球价值链等,以 揭示国际贸易的更多层面和 内在规律。
谢谢观看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促 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Biblioteka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与不足
数据要求高

动态的贸易理论

动态的贸易理论

3、内生比较优势论
内生比较优势: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 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 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 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 生性和动态性。 内生比较优势的产生:由于分工可以节省 重复学习的费用,那么基于分工的发展导 致的人力资本与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生产方 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内生比较优 势得以产生。
4、雁型发展形态说
基本观点:指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 基本观点:指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品 出口” 出口”的循环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 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学说。 关键点:“反回头效应“ 关键点:“反回头效应“ 后进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利用和消化先进国的资本 后进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利用和消化先进国的资本 和技术、同时利用低工资优势打回先行国市场。 和技术、同时利用低工资优势打回先行国市场。 这种由于后起国引进先行国资本和技术,扩张生 这种由于后起国引进先行国资本和技术,扩张生 产能力,使先行国已有产业受到国外竞争压力威 产能力,使先行国已有产业受到国外竞争压力威 胁的现象,叫做“反回头效应“ 胁的现象,叫做“反回头效应“
二、部分问题的提出
动态比较优势引入更多的现实因素,从而 具有更可靠的说服力 都承认“贸易的原因来自于比较优势” 都承认“贸易的原因来自于比较优势”这 一论断。不同的是比较优势的可变性和变 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和可控性。 没有某一动态贸易理论可以解释现在所有 的贸易问题
问题
模仿滞后理论推出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新 产品上,但是技术水平差别不大的国家间 的产业内贸易应怎样解释。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环境是 否存在恶化,如果存在,恶化能否被控制 并转变。现在条件下,是否存在产业结构 调整来改善贸易结构,健康发展经济的可 能

国际贸易动态理论

国际贸易动态理论
世界市场,国外的富 有者 所下降,但对其他绝大多数市场的 场上和创新国产品竞争,并逐渐替代 和在创新国的外国人 开始 出口仍可继续,当然出口增长率要 了创新国而占领了这些市场,当这些
购买这种产品,出口 量从 减慢 涓涓细流开始
国 家 成 本 下降 的程 度抵 补了 向创 新国 出 口 所 需 的运 费和 关税 外, 还能 与创 新 国 的 产 品在 创新 国市 场上 竞争 ,则 创新国的产品开始从出口转变为进口
到了t1时刻,开始有来自国外的需求,于是开始进行出 口。由于产品的品质和价格校高,进口国主要是一些收 入水平与创新国较接近的其他发达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国逐渐掌握了生产技术,能够在 国内进行生产,并逐渐替代一部分进口品,于是进口开 始下降。到了某一阶段之后,由于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 的需求扩大,创新国的产品也开始少量出口到一些发展 中国家。
当产品生命周期进入标准化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向创新国 和一些发达国家出口产品,原来处于出口高峰的发达国家也开始 滑向进口的深谷。这时这些发达国家要想挽救销售,以免丧失市 场,必须研究提高和改进技术,使产品升级换代,才能在竞争中 取胜,保住市场。但是,与其花力气在国内研究改进技术,不如 将一些标准化的产品转移到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廉、地 价便宜的发展中国家生产。这样,这些发展中国家就开始把产品 出口到创新国家和一些其他发达国家,并开始从进口的深谷走向 出口的高峰。
第二阶段,新产品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欧洲开始生产新产品,美国 仍控制新产品市场,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在这个阶段, 新产品生产的技术差距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之间逐步缩短,欧洲 不断扩大新产品的自给能力。美国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增强竞争 力,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一、动态贸易模型和产品升级发达国家因资本、科技等的成本较高导致了新产品的研发投资大,新品一旦推出往往被发展中国家山寨,因前期没有投入较大的投入,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的售价下具有优势。

关于劳动力的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据是否需要研发分为两类,前者是生产和研发,后者也是传统的生产,但研发则是类似于学习模仿的研发。

从动态模型的均衡状态来看,以利润都是经过无风险利率进行贴后为前提,然后再假设发达国家的创新速度是m,发展中国家的模仿速度是n、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的投入比下假设发达国家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常数。

单位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被最大化了的,在选择的最优的路径下,支出的增长模型是符合欧拉方程的。

那么均衡状态下,这两种类型的国家的消费的增速是一致的,且支出和生产的增速也是一致的、二、非均衡状态下的贸易演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通常体现在劳动力、生产率的增加,最直观的指标则是GDP的增速。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第五个年头,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1.46%,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则接近于发达国家的三倍、经济的增长支撑了技术的进步,随着这两项的提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也会发生动态性的变化。

由以下的数据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在21世纪开头已经开始超越发达国家,这种增速的赶超带来的结果是一是山寨发达国家的产品的速度的增加,生产率的提高自然会带来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同时发达国家也会加紧研发速度,生产出更高端的产品。

一是产品成本的降低导致产品的定价低,两国人民的购买能力也就会相应提高。

提高购买力带来的结果是有剩余的钱没有被消费,自然就会产生出对于发达国家的更高端的产品的需求,需求成为了驱使发达国家创新的动力。

三是两种类型国家的人民的工资的差距会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缩小以中国举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在小断地创造着奇迹,这种现象会逐步带来贸易产品的升级。

国际贸易动态理论PPT参考课件

国际贸易动态理论PPT参考课件
极限,由于出口增大,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仿 制开始,技术垄断的优势开始丧失; 从生产地特性看:创新国从事新产品制造的公司, 开始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进行生产; 从产品要素特性看:由于产品大致已定型,转入 正常生产,这时只需扩大生产规模,使用半熟练 劳动力即可,因此生产的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变 为资本密集型; 从价格特性看:由于这一阶段是产品增长时期, 产品有了广泛的市场,参加竞争的厂商家数很多, 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加大,厂商只有降低价格才 能扩大自己的销路;
从产品进出口特性看:其他国家的产品开始在一 些第三国市场上和创新国产品竞争,并逐渐替代 了创新国而占领了这些市场,当这些国家成本下 降的程度抵补了向创新国出口所需的运费和关税 外,还能与创新国的产品在创新国市场上竞争, 则创新国的产品开始从出口转变为进口。
2021/3/10
授课:XXX
14
2021/3/10
授课:XXX
15
弗农等经济学家认为,新产品的创新一般 首先发生在美国。
这是因为美国较高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引起 了对复杂技术设备的需求;美国较高的收 入水平决定了其对新产品的需求强度大于 其他国家;美国高水平的技术、强大的研 究与开发能力和丰裕的资本使其在新产品 开发与生产上占优势地位。
从产品的进出口特性看:制造新产品的企业垄断着世界市 场,国外的富有者和在创新国的外国人开始购买这种产品, 出口量从涓涓细流开始。2Biblioteka 21/3/10授课:XXX
8
2021/3/10
授课:XXX
9
2.产品成熟阶段(The Phase of Maturation)
特点: 从技术特性看:生产技术已经定型,且到达优势
产生原因:各国技术进步的贡献不同。
2021/3/10

国际贸易理论第8章8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贸易理论第8章8贸易保护主义

2、保护对象的条件A.幼稚工业B.有强大竞争对手的幼稚工业C.有自立能力的幼稚工业3、保护期限:30年4、保护手段 保护手段的选择:关税为主
四、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质疑
1.幼稚产业选择问题2.被保护产业无效率问题3.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面对上述风险,政府要有效实施对幼稚产业的保护,还须注意以下几点:保护期限的确定;加强保护过程中的监管 ;鼓励国内竞争 。
本节导入案例解析
日本通过实施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提升了本国的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合理性。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不能以个体商人单独地仅根据价值理论判断的方式来决策,即个人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利益,而国家考虑的不应该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和效率,还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独立、产业体系的建立及长远的产业的竞争力。所以,国家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眼前的和长远的利益是幼稚产业论的目标取向,这种整体利益需要借助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实施相应的贸易保护和干预来实现。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
1. 国际竞争加剧2.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差额的分布3. 国际贸易中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兴起4. 保护环境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理由之一 5. 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一定冲击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
1.以环境保护为名筑起“绿色壁垒”2.凭借技术优势构建技术壁垒 (1)严格的产品准入条件 (2)技术认证 3.对外贸易管理和反倾销4.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一、重商主义简介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学说;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资本账户管理
根据国家实际情况,适度开放资本账户,同 时加强监管。
国际合作与协调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国际资本流 动带来的挑战。
创新监管技术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跨国公司的管理与经
05
营策略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
全球战略
跨国公司通常会制定全球战略,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市 场和人才,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04
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
与政策
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框架
资本账户开放
资本账户开放是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重要内容, 包括资本流入和流出的监管。
跨境资本流动监测
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流动, 防范金融风险。
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资金
确保国际资本流动合法合规,防止洗钱和恐怖主义资金流入。
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与防范
THANKS.
01
金融风险
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波 动,引发金融危机。
流动性风险
大规模资本流出可能导致流动性紧 缺,影响金融稳定。
03
02
货币错配风险
由于汇率波动,企业可能面临货币 错配风险。
政策风险
不同国家政策差异可能导致资本流 动受到限制或鼓励。
04
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建议与展望
宏观审慎政策
加强宏观审慎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 融稳定。
如今,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营 销,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总部、 地区总部、子公司、分公司等层级, 不同层级的职责和权限各不相同。
VS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理论则是对这些贸易活动的规律、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和解释的学说体系。

以下将对一些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中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假设 A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5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10 个工时;B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10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5 个工时。

那么,A 国在布匹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B 国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解释当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时,如何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利。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它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仍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其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继续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假设 A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5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10 个工时;B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6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4 个工时。

虽然 B 国在布匹和粮食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生产布匹的劣势相对较小。

因此,B 国可以专门生产布匹并出口,进口粮食。

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的普遍存在提供了更有力的解释,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国家如果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那么它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资本丰富,劳动力稀缺,那么它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

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

从实践上看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 因为仅仅依靠发展中国家从内部演化出现代经济 结构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恐怕等不到演化成功 之日而早就在同先进国家的竞争中被吞噬掉了。 “闭门造车”和“落后就要挨打”虽不同源,却 往往相伴! 既然贸易的动态利益在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过 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发 展中大国在选择贸易战略选择时,就必须高度重 视对外贸易的作用,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借国内 市场广阔而忽视对外贸易的作用。尤其是要通过 选择适宜的贸易战略,充分享有贸易所带来的动 态利益。
从实践上看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 举例2(以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为依据,分析对外贸易对 于发展中大国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国外需求和对外贸易,中东国家的支柱产业—— 石油工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贸易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 步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带动因素,贸易也可以通过促进技 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 从贸易的动态利益来看发展中大国贸易的重要性传统的观 点认为,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广阔,国内贸易机会多,依 靠国内市场就可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对外贸易的 重要性下降,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似乎无关紧要。 的确,如果单纯从静态来看,对外贸易仅仅是“产品价值 的最后实现阶段”,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商品资本向货币 资本转换的途径。
从实践上看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 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 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 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 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部 曲。 从国家层面来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深化 区域交流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经贸文化交流,密切我国 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而推动欧亚大陆经济合作的深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和拓展将使中亚国家可以便利 地通往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亚太地区。同时,也将促 进中国的向西开放。而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 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无疑对我国的出口具有积极 意义。

动态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

动态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

相互作用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会影响一国 的动态比较优势。例如,当一国 在某一产业中具有不完全竞争市 场结构时,该产业的厂商可能通 过控制市场份额和价格来影响该 产业的比较优势。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动态比较优势的影响
市场规模与产业增长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规模和产业增长。当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趋于不完全竞争时,该产业 的厂商可能会通过限制产出和提高价格来控制市场份额和利润,从而影响该产业的增长速度和比较优 势。
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会影响企业利润 。在某些情况下,不完全竞争可能导 致某些企业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 。这可能会导致企业投资的增加和创 新行为的激励,以维持高利润水平。 然而,过高的利润可能会导致资源的 浪费和不公平的分配。
社会总福利
不完全竞争市场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是复杂的。虽然不完全竞争可能会导 致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企业利润的增 加,但这也可能会刺激投资和创新, 从而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 。因此,在制定贸易政策和处理贸易 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完全竞争市 场的各种影响。
际贸易的影响。
研究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效 果和适用范围,以及国际经 济政策协调的机制和途径。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各国 制定合适的贸易政策提供理 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THANKS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完全 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
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03
实践意义
研究动态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 国际贸易理论对政策制定、市 场分析和企业决策具有重要实
践意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
01
研究内容
02
研究方法
本文将探讨动态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要点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狭义的指一切有形商品的交易,也叫有形贸易;广义的除包括有形贸易外,还包括无形贸易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活动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构成的。

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

产生时间: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商品流通跨出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

总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一定时期内德进口总额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为总出口。

总进口与总出口之和为一国的总贸易。

专门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一定时期内,凡运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称专门进口;凡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称专门出口。

专门进口加专门出口称为专门贸易。

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转口贸易:或中转贸易。

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广义的贸易结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各自所占的比重;狭义的贸易结构:仅指“货物贸易结构”——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

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某类或者某种商品的出口额/总出口额进口贸易商品结构=某类或者某种商品的进口额/总进口额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某类或者某种商品的进出口额/总进出口额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形模式理论 (Flying Geese Paradigm)
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是指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品出 口的循环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 学说。 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根据日本棉 纺工业的发展史实而提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 →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 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将四个阶段在图表上示出, 图形呈倒“V”型,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并称之为“雁形产业发 展形态”。 依据技术差距论,对于早期模仿国可能向后进模仿国发展贸易, 形成与创新国相关对应的理论格局。在国际贸易具体实践中,发展 中国家把从欧美等技术先进国家引进技术生产的商品,进一步向最 不发达的国家转移。
跟随者出口
欠发达国家出口
(1) (2) 成 美 新 长 国 生 期 销 命 售 量
(3) 成 (4) 熟 销 (5) 期 售 让 下 与 降 期 期
时间
净 出 口 量 净 出 口 量
t0
t1
t2
t3
t4
t5 发展中国家 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例子
净出口X>M 发展中国家 t0 t1 t2 t3 t4 t5 T 工业国 净进口M>X 发明国
t0-t1:产品导入期; t1-t2:产品成长期; t2-t3:成长替代期,美国出口逐渐被欧洲替代; t3-t4:产品成熟期,美国进口,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 产品标准化; t4-t5 :成熟期的饱和期,发展中国家出口为主。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1.理论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比较优势是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 一国家,这使得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动态化,同时,将管理、科 技、外部经济因素等引入贸易模型,比传统理论进了一步。 2.理论隐含一种产品在不同阶段要素密集度发生变化,这对落后国家在国 际分工中确定自己地位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指出,各国要不断关注本国要 素优势变化以应付新的挑战。 3.现实经济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各国面临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不同, 生命周期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一成不变的必然现象。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 life cycle,PLC)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 Vernon)在技术差距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产品生命周 期理论。 该理论核心:技术变化是国际贸易的又一个决定因素, 试图解释国际贸易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 产品生命周期论认为一个产品从开发到淘汰要经历4 个阶段: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第二节 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一、决定需求的因素
1.实际需求 3.喜爱偏好 5.市场规模 2.收入水平 4.相关物品
另外,对未来经济条件,尤其是对价格的 预期,会对需求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和恩格尔定律

1.需求的收入弹性 人们对收入变动所作出的需求反应称“需求的收入弹 性”,即需求变动的百分率与收入变动的百分率之比。 η=需求变动的百分率/收入变动的百分率 η>1,表示需求量增加的比率超过收入增加的比率; η<1,表示需求量增加的比率低于收入增加的比率; η<0,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反而 减少。
一国可以由于技术创新而获得垄断地位,取得专利使用费、
特许证费及利润劳务报酬,提高劳动生产率,新技术因而成为 新的生产要素。该国可利用此优势而大量出口技术领先产品。
如日本的家电制造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故日本出口的正是这
些技术优势的产品。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2) 技术密集型产品
为了获得技术优势,日本和美国投入大量R&D资本 因此美国出口的实际上是技术密集型(technology



开发期(OA):国内生产、国内消费 成长期(AB):处于垄断阶段。国内生产,产 品大部分国内消费,一部分出口 成熟期(BC): 产品已经标准化,进口国开 始模仿。国内生产,出口比重提高,进口国开 始生产。




衰退期(CD、DE): 产品标准化国外产品返 销创新国家时期。 这一时期,技术与产品已经实现标准化,参加 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产品成本与价 格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这种条件下,企业选择 成本最低的地点进行生产,此时,发达国家的 成本往往高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最佳地点也 从发达国家转向了发展中国家。 国内外生产并重——国外生产并返销国内。
intensity)产品。
此类产品可能是以先进的、耗资巨大的装备为基础,也可能是以高智能、
高技能的劳动力为基础。
──和H-O理论一致,差别在于引入了第三种生产要素:技术。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保持领先地位, 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 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出口下降, 以至最终退出出口
国际贸易理论
张文龙
第8章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1、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2、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3、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 (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要素禀赋理论在考察国际贸易的原因时,假定两个国 家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 同。 但在现实中各国使用的技术确实存在差距,而且这种 差距还是动态变化的。 Nhomakorabea
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 (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 1961年在《国际贸易 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

技术差距理论是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的推广过程来 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1)技术差距论──>贸易越来越以技术差距为基础。

动态的理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 影响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即使各国 仍然拥有原来生产资源的储备比例,其生产和 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 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同 的阶段上具有比较优势。
电视机生产
出口 中国
o
t1
t2
t3
时间 日本
进口
美国
领先国家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