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工业专题知识点大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生产特点的描述模式
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有因有果)
「自然因素」
1.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有色矿产资源丰富
2.能源:临近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
3.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4.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经济因素」
1.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2.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或高速公路或航空港,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3.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丰富;素质:劳动力素质高;价格:劳动力廉价
4.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
5.经济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工业基础设施完善
6.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
7.历史经验: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8.地价:地广人稀,租金低
9.个人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10.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环境因素」
1.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郊外;在季风区,布局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风向不定的地方,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2.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下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3.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措施如鲁尔区):
1.调整工业布局,改造传统产业;
2.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3.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4.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
5.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6.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原因:
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
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
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
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
☆工业集聚和分散
1.工业集聚
集聚原因: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工业集中布置可产生集聚效应。
有利意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③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①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资源、能源紧张状况;②加剧地区环境污染。
2.工业分散的区位因素: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②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③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②环境优美,污染少。
)
有利意义:①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②减少污染
不利意义:①不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不利于信息交流与协作;②运输成本加大;③集聚、规模效益低;④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
区位分析: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轻工业为主;③生产过程分散;④资本集中程度低;⑤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不同点:①企业之间相互竞争;②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①重视专业分工,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②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③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④形成规模生产;⑤树立品牌意识;⑥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⑦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2."硅谷":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经济因素:①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③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
☆五种工业指向类型
某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易混因素辨析如下:
☆产业转移——以珠三角为例
1.珠三角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
(1)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于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等地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
(2)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粤东、粤北地区。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移入区):①有利影响: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②不利影响:带来环境污染;加速资源消耗;加大住房、交通、治安等*问题
(2)对发达国家影响(移出区):①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资源消耗,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城市化问题缓解;②不利影响: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引起资金技术外流
☆分析珠三角这种"前店后厂"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珠三角经济较落后,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再加上有利的政策优势,吸引了香港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北移,成为香港的加工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主要通过香港贸易渠道输出。
这样的格局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
1.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与综合利用
(1)山西能源基地的建没措施:一是扩大煤炭的开采量;二是提高煤炭的外运能力,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交通网络;三是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提高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措施:①结合区域内煤炭、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煤、电优先发展,煤化、无机化并举,以煤化工业为主,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③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3)山西省能源基地的优势在于: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2.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答题模板。
主要从矿产资源储量大小、开采成本、开采难度、资金、技术、市场、交通等方面来分析评价。
有利方面的答题模板:①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②埋藏浅,开采条件好③品位高,开采成本低④资金充足,技术先进⑤国外市场广阔⑥交通便利。
不利方面的答题模板:①埋藏深,开采难度大②矿石品位低,开采成本高③位于山区,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④资金不足⑤开采技术落后⑥气候恶劣,开采条件差。
3.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答题模板
资源枯竭:矿产资源开采易导致水资源枯竭、矿产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矿产资源开采易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态破坏:矿产资源开采破坏植被,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湿润、半湿润地区);矿井采空区岩石断裂易出现地面塌陷;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