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完整版-大将军《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第一章★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案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案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第二章★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反思性★第三章★1.教师在课堂教案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案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3.教案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C)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4.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案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案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材料分析题本文将通过对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材料的分析,探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题材料题材料一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学生日常的课堂口头提问对于他们的学习意愿和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发现,经常回答老师的问题的学生更加聚焦于课堂内容,对于学习更加投入。

同时,高频次提问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题材料二一项调查表明,学前教育在儿童的认知和社交能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经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在认知领域拥有更高的智力水平,并具有更好的社交技能。

这证实了学前教育对儿童早期发展的积极影响。

分析题材料一分析题材料一讨论了学生日常课堂口头提问对学习的积极影响。

这一理论可以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学生回答老师问题的行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意愿。

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需要思考和理解,这有助于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学生回答老师问题的频率越高,他们在课堂上的投入度和学习意愿就越高。

其次,高频次提问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可以通过“主动记忆”理论来解释。

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对于课堂内容的主动参与和回答问题,有助于他们将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

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学生日常课堂口头提问对于学习意愿和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意识到回答问题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题材料二分析题材料二讨论了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和社交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我们可以结合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

首先,学前教育提供了一个促进早期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儿童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游戏活动,这有助于他们的认知能力的提高。

儿童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获得了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认知刺激,促进了他们大脑的发育。

其次,学前教育培养了儿童的社交技能。

在学前教育中,儿童与同伴一起学习和玩耍,建立了友谊关系。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教育心理学的期末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学习过程C. 教学环境的优化D. 教育政策的制定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发展理论中皮亚杰提出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E. 抽象思维阶段答案:E3. 学习动机的类型不包括: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社会动机E. 情绪动机答案:E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系统论E. 建构主义理论答案:D5.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B. 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C. 学习者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D. 教育可以促进认知发展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新信息的过程。

学习者应该被鼓励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这些假设。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面对挑战,坚持学习,并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有积极的影响。

3.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它如何应用于教育环境。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以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学生心理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需求?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完美需求答案:D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让·皮亚杰D. 卡尔·罗杰斯答案:A5.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A. 行为的外在强化B. 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C. 情感与学习的关系D. 学习者的社会互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教育心理学认为,________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动机7.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学习是在________的互动中发生的。

答案:更有经验的他人和学习者8.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是指________。

答案: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差距9. 教育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评估和判断。

答案:自我概念10. 教育心理学认为,________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答案:注意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知识。

他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验证来获得知识。

12.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B. 教师的教学方法C. 教育环境的优化D. 教育政策的制定2. 以下哪项不属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A. 智力差异B. 学习风格差异C. 性别差异D. 动机差异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教育公平理论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体对自己价值的评估C. 个体对自己外貌的评估D. 个体对自己地位的评估6.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A. 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B. 学习者的归因风格C. 学习者的社会支持D. 学习者的年龄7. 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班杜拉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8.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行为策略D. 情感策略9.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控制B. 个体对自己情感过程的认识和控制C. 个体对自己行为过程的认识和控制D. 个体对自己社会过程的认识和控制10.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评估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问卷法D. 实验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冲突”,并举例说明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3. 描述“自我决定理论”在激发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如何通过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分析以下案例,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提出改进建议: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数学课上表现出色,但在语文课上却经常分心,成绩平平。

教育心理学说课稿

教育心理学说课稿

教育心理学说课稿介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说课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应用方法,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心理特点,合理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目标通过本次说课,教师将能够:1.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如认知发展理论、研究理论等;3. 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如差异化教学、评价与反馈等。

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研究、记忆、情绪、动机、发展等心理现象,以及这些心理现象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和变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材,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 研究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式。

其中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教师可以根据研究理论的指导,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1. 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研究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满足每个学生的研究需要。

2. 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帮助他们改进研究方法和提高研究成绩。

结束语教育心理学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学科。

通过深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应用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本次说课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试题期末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期末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期末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学生发展D. 教师角色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到11岁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个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4. 布鲁纳的“螺旋课程”理论强调了:A. 课程内容的重复性B. 课程内容的多样性C. 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D. 课程内容的实用性5.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教学的特征?A. 明确的目标B. 学生参与度高C. 教师主导D. 及时反馈...(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2. 描述卡尔·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在教育中的应用。

3.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以及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分析教育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了困难,他经常感到焦虑和不自信。

老师发现小明在课堂上很少发言,课后也不愿意与同学讨论问题。

问题:1.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小明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2. 老师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帮助小明克服学习困难?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C5. 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简答题1.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工具的使用而发生的。

这一理论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利用各种文化工具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育心理学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说课讲解

教育心理学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说课讲解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二、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教学过程的三个侧面: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一、皮亚杰用图式来解释婴儿抓握、吸吮反射等这种认知结构。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技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二、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三、顺应: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四、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与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发生。

认知发展的两个成就:发展客体永恒性、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容的智力或操作。

特点:能运用一些动作图式、能运用符号、思维不可逆、未获得概念守恒。

自我中心主义、集体独白。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

掌握了守恒、分类和顺序排列运算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这样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五、皮亚杰认为发展有四个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以及平衡化。

六、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最近发展区。

七、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八、埃里克森的心里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九、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信任对怀疑(18个月)、自主对羞愧(18个月到3岁)、主动对内疚(3—6岁)、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对孤独(成年初期)、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成年晚期)。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A.组织教学的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2.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B.搜索式C.算法式D.排列式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B.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B.遗传与环境C.社会与遗传D.教育与环境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9.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B.能力的质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学习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14.观察法的不足是(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教育心理学材料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材料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材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学生发展D. 教师角色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学生B. 教师C. 学习环境D. 学校政策答案:D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以下哪个概念是维果茨基提出的?A. 认知冲突B. 近发展区C. 认知结构D. 元认知答案:B5. 教育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A. 兴趣B. 动机C. 信心D. 技能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张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构建知识框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它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社交互动,以及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从而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此外,教育心理学还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比如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动机,可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丰富的学科,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希望这份试题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B. 教学C. 教育D. 心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建构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D5. 动机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谁提出的?A. 马斯洛B. 班杜拉C. 斯金纳D. 布鲁纳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策略?A. 记忆策略B. 组织策略C. 情感策略D. 元认知策略答案:C7.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A. 遗传B. 环境C. 经验D. 先天答案:C8.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A. 学习风格B. 学习动机C. 学习障碍D. 社会阶层答案:D9.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维果茨基C. 皮亚杰D. 埃里克森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学习的因素?A. 认知发展B. 社会文化背景C. 个人兴趣D. 学习环境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它包括学习理论、学习策略、认知发展、动机理论、社会文化因素等。

2. 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按阶段发展的,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特征。

3. 解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答: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在教育中,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学习,面对挑战时更有韧性,且更有可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说课讲解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说课讲解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多项选择10个20分;填空20个20分;名解5个20分;简答4个20分;案例分析2个20分。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20C20S前,初创时期(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0C20~50S末,发展时期(维果茨基);20C60~70S末,成熟时期(20C60S初布鲁纳发起课改运动。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20C80S后,深化拓展时期。

3.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4.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6.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分类:依据事物的特点分别进行归类;排序:按照事物固有的或者相关规则进行排列。

去集中化是此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影响发展的四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7.(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

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

《教育学、心理学》-期末公选课超齐全

《教育学、心理学》-期末公选课超齐全

《教育学、心理学》-期末公选课超齐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教育学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谈谈自己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专业发展这3个方面取得了哪些收获?(1)教育观念:学习本课程了使自己能从更准确地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明白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肩负着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合格成员的重任。

学习本课程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认识,树立了科学教育观。

教育观是对教育的根本观点,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自己能够自觉抛弃“追求升学率,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教、学生听,只重智育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等旧的教育教学观念,逐步树立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等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并从中增强了教育信念。

(2)教育知识:学习本课程让自己比较深入地认识了教育的一般规律,较全面地掌握了丰富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使自己在具体繁复的教育工作中,有了正确的预见性和全面性,能够学以致用,科学地贯彻德育原则、教学原则,较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中具体的方法、技术联系起来,有效地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并能督促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自觉锻炼良好的专业素养。

(3)专业发展:一是学习本课程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和探索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由于在学习中掌握了坚实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又熟悉了相关教育教学规律,面对培养学生成才这一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的劳动,自己就不会因循守旧,反而有了更大的勇气和毅力,能够保证自己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积极参与改革创新,不断获取新的突破和收获。

二是学习本课程很好地提升自己教师专业素质,促进了专业成长。

具体而言,巩固了自己的教师专业思想,加强了自身的教师的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发展了自己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意识,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现象B. 心理现象C. 教育现象和心理现象D. 教育实践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理论C. 教育评价D. 教育政策答案:D3.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的定义是什么?A. 行为的改变B. 知识的积累C. 技能的掌握D. 以上都是答案:D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哪个阶段开始形成抽象思维?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答案:D5. 以下哪项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概念?A. 认知地图B. 认知发展C. 更近发展区D. 认知失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A. 成就动机B. 家庭背景C. 教师期望D. 同伴关系答案:A, B, C, D2. 教育心理学中,哪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学习行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文化理论答案:A, B, C, D3.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以下哪些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A. 编码B. 存储C. 检索D. 应用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 描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信息加工的过程,强调内部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学习者通过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来理解信息。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社会文化理论,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以及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材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材料.

1.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是研究的主要方面。

2. 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一如何如运用客观性原则进行研究:(1研究设计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做主观猜测,不轻率臆断; (2 搜集资料必须如实详尽地记录作用于个体的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 第一手资料客观准确全面 . (3对研究所获的资料结果或结论,不应任意夸大和滥用 , 在其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判断 , 不应该做过分的推论 .(二如何如运用实践性原则:(1教育心理学研究要从教育实践出发,特别是要注意教育改革中的心理学问题,结合教改开展研究; (2研究的成果要用于教学实践,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的策略:(一描述性研究策略 :旨在通过观察并记录教育过程中某些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来揭示研究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这种策略用于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采用观察法要求做到:(1有明确的计划; (2做好全面而细致的记录,以备反复观察和分析。

除了文字记录外还可以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3对所获取的资料作出切合实际的推论或结论。

、个案法、访谈法等。

(二相关性研究策略:旨在用相关系数去揭示研究对象的若干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涉及的变量主要有学生、教师、教育影响等几个方面。

有调查法、测验法(三操纵性研究策略:通过某些变量(自变量研究这些变量的变化在被研究对象行为上的效果(因变量 ,从而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该策略用于收集资料的方法就是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创设一定情境或严格控制一定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

该方法有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形式(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性研究方法双盲试验:是在试验过程中,测验者与被测验者都不知道被测者所属的组别 (实验组或对照组 ,分析者在分析资料时,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资料属于哪一组。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说课材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说课材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说课材料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A、最新的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C、事例或案例;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A、努力;B、能力;C、难度;D、运气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布鲁纳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双重编码理论;B、加工深度说;C、图式理论;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态度。

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效果律;B、经典条件反射;C、认知失调;D、社会学习论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A、4遍B、6遍C、8遍D、9遍1 2、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华生;C、桑代克;D、赫尔巴特13、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15、课堂里学生间的竞争的一个不利方面是()A、不利于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B、不利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C、不利课堂气氛活跃;D、导致紧张和焦虑16、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A、5±2个组块;B、7±2个组块;C、6±2个组块;D、9±2个组块17、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A、最新的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C、事例或案例;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A、努力;B、能力;C、难度;D、运气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布鲁纳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双重编码理论;B、加工深度说;C、图式理论;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态度。

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效果律;B、经典条件反射;C、认知失调;D、社会学习论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A、4遍B、6遍C、8遍D、9遍1 2、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华生;C、桑代克;D、赫尔巴特13、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15、课堂里学生间的竞争的一个不利方面是()A、不利于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B、不利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C、不利课堂气氛活跃;D、导致紧张和焦虑16、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A、5±2个组块;B、7±2个组块;C、6±2个组块;D、9±2个组块17、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18、“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19、在奥苏伯尔学习分类中,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恰当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这种学习为()。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20、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替代惩罚;B、操作条件反射;C、人的悟性;D、经典条件反射二、填空题1、阿特金森创建了动机的理论,认为趋向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以及三者乘积的函数。

2、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并将前四种需要称为需要,后三种需要称为需要。

3、迈克卡等人根据学习策略所涵盖的内容,把学习策略分为策略、策略与策略。

4、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和两两大类。

5、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和。

6、布鲁纳认为,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包含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和。

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寻求解答阶段、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等四个基本阶段。

8、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和;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和。

9、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六种主要原因,并将其分成、是、三个维度。

10、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低级的是需要,最高级的是需要。

14、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动机分为和。

15、从迁移的影响效果看,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和。

16、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活动的定向阶段、、、、阶段。

三、判断题()1、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应杜绝心理练习。

()2、桑代克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奠定了基础,斯金纳则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3、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4、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程序性知识包括动作技能。

()5、学生学习的一切知识都应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6、正强化是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

()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

()8、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运气归因。

()9、加涅认为,学习是信息加工、执行控制和预期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10、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

()12、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

()13、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而顿悟式解决问题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14、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15、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16、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18、认知学习观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

()19、动机强度越强,解决问题的效果越好。

()20、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四、简答题1、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容易被人意识到,而且人能够明确地用词汇或者其他符号将其系统表述出来。

(2)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实际情景面前它会被激活并且执行,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不许太多意识。

2、什么是德西效应?请举例说明。

指过分利用奖励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反而会削弱其内部动机。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性地利用上课积极表现回答问题来给学生期末成绩加分,那么久而久之学习者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会更大程度上的为了期末成绩多加分,而相对忽视了真正学习的本质和内部主动性,求知欲相对削弱。

3、什么是替代强化?请举例说明。

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花一定时间互帮互助。

此外,替代性强化还具有唤起情绪反应的功能,例如,当电视广告上某明星因穿了某牌子的衣服或者使用某种洗发水而风采迷人时,如果你知觉到明星因受注意而感觉到的愉快,这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4、试简述发现学习的优缺点。

优点:(1)能提高学习者智能的潜力;(2)能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3)能让学习者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4)可以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缺点:(1)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从主体学习来看,真正能够用发现法学习的只是极少数的学生;从学科领域来看,发现法只适合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的教学,对于文学、艺术等以情感为基础的学科不是很适用;从执教人员来看,发现法教学没有现成方案,过于灵活,对教师知识素养和教学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反而容易弄巧成拙;(2)发现耗时过多,不经济,不适宜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的集体教学活动。

5、什么是先行组织者?请举例说明。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学习任务关联。

其可分的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例如:学生将要学习“地形”方面的材料,陈述性组织者可设计为:“地形是有各种各样特殊形状的大小陆地构成的综总和”,其中“陆地”是学生过去已经掌握了的上位概念,抽象和概括性高于“地形”,而地形又普遍高于将要学习的正式材料如“山脉”、“高原”、“平原”。

7、试分析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的条件。

(1)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与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任意的的实质性的联系。

(2)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8、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请举例说明。

(1)正强化:指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例如,学生提了一个好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他今后会提出更多的好问题来。

(2)负强化:指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例如,一个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突然按时交作业了,老师不在批评他,那么他今后按时交作业的次数会增加。

五、分析题1、“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

答:这是一种教师期望效应理论。

该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在于:教师心理、学生心理、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所构成的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圈。

当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时,学生为了不辜负老师对其的期望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与做事效果会提高;反之,则学生的积极性会降低,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与效果也大大降低,这就是教师的行为影响了学生。

2、关于葳葳画画一例,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

答:这是一种皮革马利翁效应理论。

该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在于:教师心理、学生心理、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所构成的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圈。

当老师对葳葳为抱有较高的期望时,给予葳葳一定的鼓励,葳葳为了不辜负老师对其的期望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与做事效果会提高;反之,则可能会降低积极性,葳葳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与效果也大大降低,这就是教师的行为影响了学生。

3、下列曲线图,表明了什么心理学原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该曲线表明了动机---学习效果原理。

图中可以看出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中等水平的动机学习效果最佳。

动机的最佳水平点受到任务的难易程度影响,简单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在中等偏上时效率最高;难度适中时,动机水平中等时效率最高;困难或复杂时,动机水平中等偏下时效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