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实验2378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1:比较塑料尺与木头尺的性质

实验目的:借助感觉器官,通过比较塑料尺与木头尺,找出塑料与木头的特性。

实验材料: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塑料尺、一把木头尺

实验步骤:

1、观察、比较塑料尺与木头尺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表。

实验结果: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木头耐磨。

实验注意:除表格中所列内容之外,学生发现的其她有关塑料与木头的特点也要填入观察记录表内。

实验名称2: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实验材料:三个相同质地的塑料杯或矿泉水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预测:塑料杯遇热会变软(变硬、不变化)。

实验步骤:

1、把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防止水洒在桌子上)中,在塑料杯内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她们有什么不同。

2、把另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中,在塑料杯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她们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变了,变软了。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结论: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实验注意事项:

1、小心被热水烫伤,注意安全。

2、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就是的态度,重证据的思想,由于所选取的实验材料(塑料瓶的质地)不同,遇热后,塑料瓶的形状变化不一定就是一致的,很可能有的没变化而有的发生了形状的变化,要求学生要如实记录自己的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3: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塑料不具有透水性与透气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并用科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

实验材料:每位学生准备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水槽、水

实验步骤:

1、两只手分别戴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同时把两只手放在强光下晒3分钟左右,体会手的感觉。摘下手套,观察手(尤其就是手指、手心)就是否有汗珠。

2、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手套的手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2分钟后体会手的感觉,并摘掉手套观察两只手就是否湿润。

实验现象:阳光下戴塑料手套的手感觉很热,手心有汗,戴棉布手套的手感觉不很热,手心基本没有汗;伸入水中的戴塑料手套的手不湿,戴棉布手套的手湿润。

实验结论:塑料不具有透水性与透气性。

实验注意事项:手套口不宜过大,可以用皮筋将手腕处的手套口轻轻扎住。

实验名称4: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物体振动发声)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归纳概括能力。

实验原理:振动发声就是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声音可以听到,物体的振动可以瞧到,触到,还可以通过振动物体对其她物体的作用表现出来。只要物体在发声,它一定就是在振动;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选择不同的发声物体,进行多次实验,便可以使学生归纳出振动与发声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音叉、锣、鼓、豆子、培养皿、水。

实验步骤:

1、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瞧到直尺在振动。用手按住直尺,使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敲击悬挂的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可以感到锣的振动。用手按住锣面,不使其振动,锣声也就停止。

3、在鼓面上放两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瞧到豆子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皮在振动。停止敲鼓,鼓皮停止振动,豆子停止振动,鼓声也就停止。

4、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嗡嗡声;用手轻摸音叉,可以感到音叉在振动。这时如果把音叉接触培养皿内的水面,可以瞧到溅起水花,水面出现水波。音叉停止振动,嗡嗡声也就停止。

实验结论: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名称5:物体传声的实验(木头传声实验与水传声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自己生活周围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实验原理: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等弹性媒介中都能传播。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必须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其它媒质传播的可能,只保留其中一种媒质起作用。

实验材料:两个纸杯、细绳、针、火柴棍、两个小石块、两块砂纸、收音机、塑料袋、塑料胶带、大水槽、水、绳子、棍子。

实验步骤:

一、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方法一:

(1)制作土电话:取两个纸杯,在杯底正中各钻一个小孔,再用一根长线,把两端各穿入一个纸杯的小孔内,在线头处打结或绑上一根火柴棍,不让线脱出来。就做成了一副土电话。

(2)三人一组,甲乙两人将土电话拉开,线要绷紧,乙将土电话筒紧扣在耳朵上,丙站在乙旁边。甲对着土电话筒,用丙听不到的声音发话,让乙说出甲讲了什么话。由此证明固体就是可以传声的。

(3)四人一组,将土电话两副在水平方向呈十字拉开,线相交处用线扎紧,以保证两根线接触良好。一人对着电话筒小声发话,其余三人都可收听到。这说明声音就是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实验注意:

1、做土电话的筒或杯,底部要薄,越薄越容易振动,传声越好。

2、做电话线的材料越紧密越好,例如细金属线比粗棉线传声效果好。

3、通话时线要绷紧,导线与筒底接触要良好。

方法二:

一个同学用手轻轻地挠桌面,保证其她同学在离桌面较远的地方听不到,让另一同学把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瞧能否听到挠桌面的声音。如果能听到,说明固体能传声。

实验注意事项:

1、小组成员交替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完整的操作过程。

2、学生挠桌面时用力要适中,切勿敲桌面或发出较大声响。

3、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方法一:

1、往水槽中加入多半槽水

2、将两个石块或两块砂纸在水中摩擦,让一个同学耳朵紧贴到水槽边上听。可以听到摩擦声,说明液体能传声。

实验注意:

1、两石块或两砂纸摩擦,用力要适当,要以站在一边的同学听不到,只有将耳朵紧贴在水槽上才能听到为宜。

2、小组成员要轮换操作,使每个学生对液体传声都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三、声音在气体、液体中传播

1、将收音机打开,调到一个收音效果最佳的波段,放至最大音量。这时听到的声音就是靠空气传播到学生耳中的,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