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课堂学习任务单.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
课题:认识秒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经历数学活动中,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分”的时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反思、修正改进的科学态度。

课前学习准备
小钟表、钟面图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体验1秒:
学习任务:
1.选:从眨眼睛、轻拍手、握拳、心里数数四项活动中选择一项。

2.听:听到“开始”的指令就做活动,听到“哒”的声音就停止活动。

3.记:记录自己活动的次数。

【学习任务二】
估测15秒:
体验两次:
听到开始的指令,闭上眼睛,自己认为15秒到了,就睁开眼睛。

【学习任务三】
自主探究“秒”与“分”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那么是不是1分=60秒呢?
你是怎么想的?
请借助钟表、钟面图或者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你的想法。

推荐的学习资源
【学习任务一】
尝试解决这道题,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出来,并让别人能明白你的想法。

【学习任务二】
1.仔细阅读信息,并尝试解决问题。

2.完成数学书第8页的第9题。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
独立完成这道题,你能想到有几种方法解决问题?。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搭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搭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提示:观看配套微视频,翻转课堂案例: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例二教学目标:1、经历服装搭配、饮食搭配的探索过程,掌握简单事件组合方法2、体会符号简洁、明确的优点3、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感受图形的直观性和数形结合的好处教学重点:掌握简单事件的组合方法,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做到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教学难点:体会图形的直观性和数形结合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自学成果检测1、谈收获:同学们,昨天你们看有关搭配问题的微视频了吗?谁来说一说你自学简单搭配问题都有哪些收获呢?2、小组交流,互批自学任务单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收获,你们都是善于自学的好孩子。

现在请拿出你们的自学任务单,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批改,有什么疑问可大胆地提出来,也可互相帮助为他人讲解。

(小组活动)3、我发现有的同学都像个小老师一样,讲解起来头头是道,有疑问的同学听得也是很认真,那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信心呀?(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回顾微视频,知识重现1、我发现有的同学在搭配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复搭配和漏搭等小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观看微视频,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总结出搭配的方法。

(播放微视频)2、谁发现了解决重复搭配和漏搭的方法?3、总结简单搭配的方法。

(1)图形连线法①先选上装(上装不动):一件上装可以与三件下装搭配,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装也可以与三件下装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两个三种不同的穿法)。

②先选下装(下装不动):一件下装可以与两件上装搭配,有两种不同的穿法;另外一件下装也可以与两件上装搭配,也有两种不同的穿法;同样的道理,另一件下装是一样的。

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有三个两种不同的穿法)(2)符号法用○表示上装,用□表示下装每件上装可以与3件下装搭配,这样就有3种穿法那么两件上装与3件下装搭配,这样就有6种穿法(3)算式计算法(有三个两种不同的穿法)上装数量、下装数量与搭配方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2×3=6(种)(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是2个3与3个2的问题)(出示ppt:2×3=6(种))(4)追问1:谁能说说是刚刚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搭配的?(生回答:先固定上装(上装不动),再搭配下装;也可以先固定下装(下装不动),再搭配上装)追问2:在连线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生回答:按顺序)这就是数学思想中的有序思考。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万以内加减法(二)》(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万以内加减法(二)》(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数学年级三学期上学期课题万以内加减法(二)(第3课时)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一次退位)的算法,并能正确笔算。

2.经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逐步抽象概括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

3.经历用万以内的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一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算理,抽象概括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2’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这是2019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

(总数305部,优秀作品49部)其实,国产动画片也经历了一段发展过程,这是2004年到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

结合表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2:2010年和2008年生产的动画片相差多少部?预设3:2007年比2008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20=10,就是竖式中十位的3-2=1。

横式中的5-2=3,就是竖式中个位的5-2=3。

横式最后的100加10再加3等于113,就是竖式中横线下面的结果113。

同样的一道题,第一种方法用4个算式算出结果,第二种方法竖式书写起来是多么的简洁!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哪些收获?预设:我们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虽然现在数位变多了,但是道理不变。

还是几个百减几个百,几个十减几个十,几个一减几个一。

你们能够联系旧知识思考新问题,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现在与估算对比一下,我们算的结果和估计的很接近,估算能帮我们快速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二)类推退位减法从问题盒中取出两道题,试着解决一下。

问题1:2010年和2008年生产的动画片相差多少部?问题2:2007年比2008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自主探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例1)》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例1)》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笔算除法(例1)》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培养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列竖式解决: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一共要种 42 棵树,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学习任务二:
1.学校给同学们准备了 39 把铁锹,如果每个班分 3 把轮流使用。

那这些铁锹够分给全校多少个班使用呢?
2.植树活动顺利完成,老师准备了 69 根铅笔奖励给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每人奖励
3 根,够奖励给操场上的 36 名同学吗?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作业设计】
数学书第 21 页第 1 题的前四小题。

【参考答案】
数学书第 21 页第 1 题的前四小题。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课后作业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课后作业

(三)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做一做”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注意。

2、完成练习十第1题结合鸡蛋图,了解竖式的书写过程。

3、完成练习十第3题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 23 1 3 4×4 3 ×1 3 ×1 26 6 9 3 6 88 8 1 3 3 41 5 42 234 0 8()()()(四)课堂总结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除法两小节。

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重点教学乘的顺序及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突出各部分积的实际含义。

接着编排进位的,经历笔算过程,帮助掌握笔算方法。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学习做好准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小学数学 学习任务单

小学数学 学习任务单
四、学习任务
1、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2、自己独立探索9+4的算法,可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工具。
3、比较这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4、巩固应用:游戏《圣诞老人送礼物》,规则:谁答对计算卡上的题,谁就能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12-9=,13-9=,16-9=,18-9=,14-9=,15-9=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9加几的进位加法》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网络资源等进行拓展;将自己观看学习微视频后的收获与问题进行整理,为后续课堂教学中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3、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二、学习资源
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为了进一步保障孩子们的学习质量,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做好学习准备,在听、看的同时认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2)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多次观看学习。(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针对微视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与同学及老师交流。

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的研究与实践

“学习任务单”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载体,它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利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设计和使用“学习任务单”,这对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习任务单”的概念、设计等方面进行介绍。

“学习任务单”的概念一关于“学习任务单”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类似的名称有“工作单”“活动单”“学习单”“任务单”“研学单”“导学单”等。

本文中的“学习任务单”指教师为了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而设计的任务文本,它是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工具,是教学活动的载体,突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任务单”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体现分层指导的功能,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支架,具有科学性、探究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等特点。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二“学习任务单”在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帮助教师形成“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学习任务单”在教学实施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任务单一,学习内容碎片化,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任务单”教案化,从教师角度考虑教学,没有达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照搬例题,活动支架不当,学习路径模糊;缺少针对性、层次性和指导性,学生无从下手;问题或任务设计浅表化,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内容设计习题化,让学习单变成习题单,把探索性活动变成习题演练;合作低效,学困生参与不足;等等。

对“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进行研究,能使“学习任务单”的课堂实践走向更深、更广处。

(一)“学习任务单”的分类。

有研究者对“学习任务单”进行了如下分类:1.按功能分为前测型(教师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某一学习主题上的基础与需要,可让学生在课前开展一些预备探究活动,为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和探究指导提供知识、能力、情感上的铺垫)、探究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练习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量一量 填一填“小组合作任务单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量一量 填一填“小组合作任务单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厘米)
三角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半圆形的周长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
周长
水滴形的周长
三组任务单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厘米)
三角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圆形的周长
四组任务单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梯形的周长月牙形的周长
五组任务单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厘米)
三角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爱心形的周长
六组任务单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火箭形的周长树叶形的周长
总任务单(教师用)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厘米)
三角形(3)长方形(3)正方形(3)平行四边形
半圆形
水滴形
月牙形
爱心形
火箭形
树叶形
梯形
圆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任务单课题:倍的认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在观察、操作、对比等活动中,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中,培养抽象能力。

3.对比、质疑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体会“倍”是一种数量关系,建立倍的概念。

学习难点: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理解倍的含义。

课前学习准备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

(1)(2)2.画一画:正方形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

【学习任务二】推荐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一】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1.摆一摆、画一画或列式解决。

2.借助摆一摆、画一画或列式的过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习任务二】1.先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结合你画的图说说你的列式表示什么意思。

推荐的学习资源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学习目标1.深化对倍概念的理解,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提升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渗透模型思想。

3.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课前学习准备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推荐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一】看图,用“倍”说一句话。

复习巩固“倍”的含义。

【学习任务二】根据“红花的数量是黄花的3倍。

”这句话画出图,并用语言解释图意。

通过语言、画图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学习任务三】围绕这幅图提出与“倍”有关的问题,(求倍数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两类问题)。

复习巩固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画图的方法。

在对比中小结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辨析中提升对“倍”的认识。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课堂学习任务单
班级姓名
一、目标与方法
1. 达成目标:
(1)巩固年月日的知识,熟练掌握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规律,能判断平年、闰年。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年月日的价值。

(3)善于合作,善于交流,具有团体合作精神;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礼貌待人;善于提问,善于应对同学的提
问,有理有据的回答解疑。

2. 学习方法:
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二、学习任务
㈠自学检测----- 我是学习小达人
想一想,填一填:
1.“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是()月()日,4 月30 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2. 平年全年共有()天,闰年全年共有()天。

3. 2012 年是()年,1986 年是()年,2200 年是()年。

(填“平”或“闰”)
4. 一个星期是7 天,一个月里最多有()个星期日。

(二)进阶作业---- 开动脑筋我能行
步步高商场举行促销活动,活动从某个月的28 日开始,时间为5天,可能是在哪日结束?
开始日结束日
可能是:28 ,,,,
还可能是:
( 三)协作探究---- 小组合作力量大
制作年历卡
1. 想一想:怎样破解月历卡的秘密,你是怎样想的?
2. 分一分:组内成员先分工, 再合作,每人都动手,团结力量大。

(四)展示与评价---- 集体分享与交流
晒一晒,说一说:完成制作后,自豪地晒一晒本组作品,并分享制作经验。

评一:对于展示作品的小组给予评价,说一说你的收获和你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