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超声检查ppt课件

消化系统超声检查ppt课件
常用测值:厚径4cm;长径<12cm;脾门处脾静脉内径 <8mm。
41
超声测量
检查方法
42
注意事项
检查方法
要准确测量脾脏的厚径,应于“前倾冠状扫查”
当受肋骨声影干扰时,利用患者缓慢呼吸运动,在随呼吸
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动态观察,选择脾包膜显示清楚时停帧 测量
注意观察脾门处的血管及周围邻近结构如胰尾等
76
实性成分多、有乳头突起、血流多
主要疾病
浆液性(小囊性)
黏液性(大囊性)
囊壁与外形
边界清晰,壁薄,圆形, 可分叶,可有钙化灶
边界清晰,囊壁可厚可薄
内部回声 囊壁乳头及实性成分
囊肿大小 CDFI
类似实性或囊实混合性
单囊或多囊,囊内可有沉 渣,可多房,间隔厚


1-20mm
>20mm,甚至可达60mm
3.左叶长径与厚度:厚度,左叶前后缘最宽包膜处;长径,左 叶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4.门静脉宽度:右肋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测量,与胆总管平行。
12
测量标准
右 斜 径
10~14cm
13
测量标准
右 叶 前 后 径
8~10cm
14
测量标准
左 叶 大 小
6~9cm 15
测量标准
门 静 脉 内 径
10~12mm
6
肝脏正常声像图
肝脏大部位于右季肋部和上腹部,少部分 向左季肋部延伸。
肝包膜整齐、光滑,呈线样回声,边缘锐 利,膈面呈弧形强回声,肝下缘角呈锐角。
肝实质呈密集细小分布均匀,回声强度呈 中等水平的点状回声。
7
肝脏切面
1.右肋缘下第一肝门斜切面:显示第一肝门门脉主 干横断面及左右分支纵断面。

消化道影像诊断课件文稿演示

消化道影像诊断课件文稿演示

消化道黏膜皱襞改变
食道上段憩室 (咽食管憩室)
食道多发憩室
早期静脉曲张
晚期静脉曲张 病变累及食道
全程,张力减低, 管腔扩张
食道中段管腔狭窄、偏心,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
食道病变----食道癌
• 好发人群 40~70岁 男性 • 临床症状 进行性吞咽困难 • 病理分型 浸润型 增生型 溃疡型 • 髓质型 蕈伞型 溃疡型 缩窄型
• 食管静脉曲张 蚯蚓状,串珠状充盈缺损,食管张 力低,蠕动弱,钡剂排空延迟,但无梗阻
食道病变----食管静脉曲张
• 是门脉高压的重要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 • 门静脉和上腔静脉之间有侧枝循环形成。 • 具体的侧枝循环径路如下: 门静脉-胃冠状静脉-
食管静脉丛-奇静脉-上腔静脉。 • 临床表现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突出的症状是呕血,往往是
外 压 性 管 腔 狭 窄
良性狭窄、管腔扩张
消化道管腔改变
食道癌所致管腔狭窄
恶性狭窄、管腔扩张
食道中段右后壁充盈缺损,边缘光整
食管癌(溃疡型)
Ø食管中段粘膜皱襞破 坏、中断、消失
Ø偏侧不规则充盈缺损 Ø龛影( ) Ø管腔狭窄、狭窄以上扩张 Ø钡剂通过受阻
粘膜破坏
粘膜皱襞 消失 食道边缘 不规则
胃的正常影像解剖
牛角型胃
钩型胃
瀑布型胃
胃的分型示意图
髂嵴水平 无力型胃
牛角型胃
胃的四种类型
长型胃
钩型胃 瀑布型胃
• 胃正常影像解剖
口服钡餐造影(胃窦、胃体 下部充盈相,胃窦远段收缩排 空): 钩型胃 胃体小弯侧、胃窦部轮廓光 滑、连续 胃体大弯侧轮廓呈锯齿状 胃窦粘膜纵行、连续、光滑 胃壁柔软
• CT、MR、超声检查

消化系统(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肠梗阻)影像学表现

消化系统(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肠梗阻)影像学表现

特殊X线表现:
(1)假肿瘤征 (2)咖啡豆征 (3)花瓣征或香蕉征 (4)长液平征 (5)空回肠转位征 (6)多液量征(串珠现象)
假肿瘤征
小肠及其系膜扭 转——空、回肠转 位征。
此征象出现的必要 因素:扭转度数为 180°的奇数倍。
空-回肠换位征
咖啡豆征
咖啡豆:壁袢是咖啡豆,中间有致密线。 由于肠系膜扭转水肿而缩短,致使扭转肠 袢受牵拉而卷曲,属不完全梗阻。
咖啡豆 征
咖啡豆征
小肠内长液平征
小肠内多液量征(串珠征)
易见于近端梗阻严重,或完全性 肠梗阻,气体散布于充满液体的肠曲 粘膜皱襞之间,典型者呈串珠状。
花瓣征
香蕉征
乙状结肠扭转

乙状结肠扭转是乙状结肠袢沿其系膜

长轴旋转而造成的梗阻。多见于男
性老年人。
表 现
(1)卧位乙状结肠极度扩张穿孔与膈下游离气体的辩证关系;
不同类型肠梗阻的特点。
急腹症是腹部急性疾病的总称。
• 炎症性 • 脏器穿孔性或破裂性 • 脏器梗阻性或绞窄性 • 脏器扭转性 • 出血性 • 损伤性
异常X线表现
• 腹腔积气 • 腹腔积液 • 实质器官增大 • 胃肠道积气、积液、扩张 • 腹腔内肿块 • 腹腔内高密度影 • 腹/盆脂线改变 • 胸部改变
钡灌肠: • 杯口状充盈缺损,通过受阻; • 袖套状或弹簧状。
空气灌肠: • 软组织肿块。
肠套叠(充盈像)
肠套叠(双对比像)
套鞘
套入部
肠套叠的整复
肠套叠的整复
肠套叠的整复
整复成功
• 钡/空气进入小肠; • 盲肠充盈良好; • 痛止安睡; • 腹块、血便消失。
本课复习

消化系统造影 ppt课件

消化系统造影 ppt课件

饮食调整
造影前需遵循一定的饮食 要求,如禁食、限制某些 食物等,以避免食物对造 影结果的影响。
药物告知
患者需告知医生当前服用 的所有药物,特别是可能 影响造影结果的药物。
心理准备
让患者了解造影过程,减 轻紧张情绪,有助于造影 的顺利骤
消化系统造影通常包括口服或注射造 影剂、观察消化道显影情况等步骤。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01
内窥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检查方法,对于消化道器质性
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但操作相对复杂,患者不适感较明显。
02 03
CT和MRI检查
CT和MRI检查可以提供消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对于某 些特定疾病(如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但费用相对较高,且存在辐射 暴露风险。
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 、咀嚼、消化、吸收和排泄食物 残渣,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消化系统造影的意义和作用
• 意义: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消化系统造影已经成为诊断消化道疾 病的重要手段。通过造影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内部的形态和 结构,对于早期发现病变、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化道病变。
02
消化系统造影技术
造影剂的选择和使用
造影剂类型
选择适当的造影剂对于消化系统造影 至关重要。常用的造影剂包括钡剂和 碘剂,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使用方法
造影剂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操 作规范,确保安全有效。通常需要通 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将造影剂引入消 化道。
造影前的准备
01
02
03
胃癌的造影表现及诊断
总结词
胃癌的造影表现及诊断

医学影像学课件:消化系统与腹部

医学影像学课件:消化系统与腹部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检查方法-CT检查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检查方法-CT检查
CT血管成像(CTA)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检查方法-MRI检查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第二节 消化系统与腹部正常影像表现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正常影像表现-食管
• 口服钡剂造影检查
食管-起于颈6,于胸11左侧与贲门相连
• 颈段-胸骨切迹上 • 胸段-胸骨切迹至食管裂孔 • 腹段-食管裂孔下 • 上段-主动脉弓上 • 中段-主动脉弓至下肺静脉(第8胸椎水平) • 下段-下肺静脉至食管裂孔
– 实质脏器、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胃肠穿孔所 致全腹膜炎-CT首选
– 扫描范围上至横隔、下达盆腔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检查方法-CT检查
• CT平扫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检查方法-CT检查
• 平扫
• 增强扫描-引入对比剂
– 反映病变血供特点,提高肿瘤检出及定性 – 腹内脏器损伤、炎症及腹腔脓肿 – 了解肠梗阻血供障碍 – 动态增强判断急性胰腺炎有无坏死 – 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 – CT灌注(CT perfusion)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正常影像表现-食管
• 口服钡剂造影检查
– 食管
• 主动脉弓压迹 • 左主支气管压迹 • 左心房压迹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正常影像表现-食管
• 口服钡剂造影检查
– 食管
• 充盈相 • 粘膜相 • 双对比相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正常影像表现-食管
• 食管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正常影像表现-食管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正常影像表现-胃
• 胃的形态:牛角型、钩型、瀑布型、长型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常见病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常见病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超声
肠蠕动由强变弱; 短时间内腹腔游离液体大量增加。
CT
协助确定假肿瘤征; 观察腹腔是否有积液; 发现肠系膜扭曲、变形。
X线腹部仰卧位平片 (A)显示空肠扩张积 气;
CT增强扫描(B,C) 示右侧肠壁水肿增厚 呈双层样改变(B, ↑),强化不明显,有 腹水,肠系膜血管断 面可见充盈缺损(C, ↑); CTA MPR重建可见肠 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狭 窄(D,↑)。
• 慢性溃疡如深达浆膜层时称穿透性溃疡。
• 如浆膜层被穿破且穿入游离腹腔者为急性穿孔,也可与 网膜、胰等粘连甚至穿入其中则为慢性穿孔。
• 溃疡周围具有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者,称为胼胝性 溃疡。
• 直接征象:代表溃疡本身的改变;
• 间接征象:为溃疡所致的功能性与瘢痕性
改变。
• 直接征象:
龛影,切线位呈乳头状、锥状等,边缘光滑整齐、密度 均匀。
1、肠管扩张伴积气、积液 2、肠蠕动异常 3、粘膜皱襞改变:水肿增粗,鱼肋状、乳头状或平行的 线条状,横断面呈车轮状。
• CT:显示扩张的肠曲,并可见多个肠腔内气液平面。
• 肠管互相融合成团或与腹壁相连,提示为粘连性梗阻; • 肠道内或腹腔内可见肿块,提示为肿瘤引起的梗阻; • 肠套叠:显示典型的CT征象,出现三层肠壁征
贲门失弛缓症
• 病因病理
主要是奥厄巴赫神经节细胞变性、萎 缩消失,贲门部肌肉常萎缩,黏膜及黏 膜下层的慢性炎症。
贲门失弛缓症
• 临床表现
发病缓、病程长,主要症状为下咽不 畅,胸骨后沉重或阻塞感。与精神情绪 及刺激性食物有关,梗阻严重者可有呕 吐。
贲门失弛缓症
• 影像学表现
1、漏斗状、鸟嘴状(典型征象) 2、钡剂通过贲门受阻 3、狭窄段以上食管不同程度扩张 4、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 5、并发炎症及溃疡:黏膜皱襞紊乱、龛 影

医学影像学: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可编辑全文

医学影像学: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可编辑全文
(3)溃疡型 癌瘤常深达肌层,形成较大的盘状溃疡, 其边缘有一圈堤状隆起,称环堤征,溃疡型胃癌又称恶性 溃疡。
2.胃癌的X线表现
(1)充盈缺损:在充钡的胃腔内出现形态不规则的充 盈缺损,多见蕈伞形胃癌 。
(2)胃腔狭窄,胃壁僵硬:主要为浸润型胃癌引起, 也见于蕈伞形胃癌,病变区胃壁僵硬,没有蠕动。
2.蠕动的改变 蠕动包括蠕动波的多少,波幅的深浅,运动速度的 快慢及方向的改变。蠕动增强表现蠕动波增多,波幅增深,运动加速。 反之则运动减慢。与正常运动方向相反称逆蠕动。
3.运动力的改变 胃肠道输送食物的能力称为运动力。具体表 现为钡剂到达及离开某地的时间,如服钡后4小时胃尚未排空为胃 运动力减低;服钡后2小时达回盲部为小肠运动力增强等等。
2.憩室 胃肠道管壁薄弱区向外突出形成的袋状空腔,或 是管壁外邻近病变的粘连牵拉向外形成的袋状膨出称为 憩室,憩室内及附近粘膜正常,与溃疡龛影不同。
3.充盈缺损 肿物向腔内生长,占据一定空间,肿物区不 能被钡剂充填,就造成局部充盈缺损。
食 管 异 物
枣 核

(二)粘膜及粘膜皱襞的改变
2.扩张 超过正常限度的持久性管腔增大为扩 张。胃肠道扩张的原因常由远侧梗阻引起,梗阻近 端扩张,管腔内常有气体和液体积聚,形成气液平面。
(四)位置及移动性的改变
胃肠道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活动度, 当胃肠道周围有病变时可压迫和推移而改 变它的位置和正常移动度,胃肠道周围的 病变压迫常使胃或肠管出现弧形压迹。粘 连与牵拉除造成位置改变外,常引起移动性 受限,主要见于粘连性病变。
(1)十二指肠球部见钡斑影——龛影,周围有透亮带, 形似“月晕”。慢性溃疡可出现粘膜向龛影聚集现象。
(2)十二指肠溃疡的间接征象
A:球部变形,球部由于痉挛.斑痕收缩.周围粘连 而发生变形,呈现为三叶形.山字形等形状,

胃穿孔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胃穿孔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02
03
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膈下 游离气体,这是胃穿孔 的典型表现。
X线检查操作简便,价格 相对较低,适用于大部 分患者。
04
X线检查的局限性在于对于 较小穿孔或穿孔后短期内可 能无法观察到膈下游离气体 。
超声检查
01
02
03
04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腹腔内的 积液和游离气体,有助于诊断
胃穿孔是胃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 。
病因和病理机制
01
02
03
04
胃溃疡侵蚀基底部
胃溃疡逐渐向深部发展,穿透 肌层和浆膜层,最终导致胃壁
全层破裂。
暴饮暴食
大量食物短时间内进入胃内, 导致胃内压力骤增,诱发胃穿
孔。
外伤
腹部外伤或手术损伤可导致胃 穿孔。
胃部其他疾病
如肿瘤、炎症等也可引起胃穿 孔。
膈下脓肿
胃穿孔后,膈下可形成脓肿,超声表 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的肿块。
CT表现
腹腔内游离气体
CT扫描可清晰地观察到腹腔内的游离气体,其分布和形态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腹腔内液体积聚
CT扫描可发现腹腔内的液体聚集,表现为液体密度的区域。
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05
诊断标准
腹部立位X线平片
约70%-80%的患者腹部立位X线 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影,膈下新
CT检查的局限性在于价格相对较高, 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存在辐射风险。
胃穿孔影像学表现
04
X线表现
膈下游离气体
X线平片上可见膈下新月状游离气 体影,是胃穿孔的典型表现。
腹腔内液气平面
由于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可形成 腹腔内的液气平面。

消化系统疾病讲解PPT.

消化系统疾病讲解PPT.

上述因素导致胃粘膜 屏障破坏,胃腔内氢离 子反弥散入胃粘膜,最 终导致胃粘膜糜烂和出 血。
[临床表现]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是上消化道 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10~25%。呕血 和(或)黑便,一般为少量、间歇性、可 自止,但也大出血者。 [诊断] 主要根据诱因(病前有服非甾体类药物、 酗酒、或有各种严重疾病的应激状态)+上 消化道出血表现+无明确其他消化道出血原 因,可诊断。但确诊主要依靠急诊胃镜检 查(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急 性 胃 黏 膜 病 变
急 性 胃 黏 膜 病 变
[治疗] 1.首先要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制酸剂:H2RA,PPI 3.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铋剂,PGE2
大出血者,按上消化道出血处理措施 [预防] 应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须服用NSAID类 药物、严重疾病状态时,可预防性应用制酸 剂、胃粘膜保护剂。
第二节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系指各种病因所引 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本病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分类] : 2006年全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采纳了国际上
新悉尼系统分类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病变在胃内的 要迅速判断是大震还是小震,小震不必跑出去。大震的话,里房门近或楼层较低,而界室外开阔可以迅速跑出去。如在室内可马上贴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直接损伤胃粘膜上皮;通 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而抑制胃粘膜生理性前列腺素 的产生。削弱胃粘膜屏障功能。 2.其他:某些抗肿瘤药、口服氯化钾或铁剂等。 二.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 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胃粘膜缺血、缺氧导致胃粘 膜屏障破坏。 Curling溃疡 烧伤 Cushing溃疡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三.乙醇: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

医学影像学胃肠道PPT

医学影像学胃肠道PPT
神经阻断剂,使平滑肌明显松弛,副作用较小。 肌注20g,5分钟后起效。 作用:抑制胃肠道蠕动,减低张力,在充以适量 的钡剂与空气后,能充分地扩张,使粘膜面展平, 以显示出微细的粘膜结构和病变。同时,还具有 减少胃液分泌,钡剂的粘膜附着好;减慢胃肠道 的排空,减少检查部位以外肠道影像的重叠;以 及消除功能性因素的影响,易发现器质性疾患等 优点。 禁忌证:脑出血急性期及青光眼病人禁用。
摄片
钡餐造影:食道造影
适应症: 安全的方法,食道病变。
禁忌症.: 一般无禁忌、食道穿孔、食道气管瘘忌用钡,可 见碘水
准备:无特殊准备。
钡餐造影:胃十二指肠造影
适应症: 安全的方法,任何有上腹部症状,诊断尚未明确.
禁忌症.: (1)胃肠穿孔为绝对; (2)急性出血; (3)肠梗阻; (4)一般情况衰弱.
胃X线表现
胃小区与胃小沟: 小区—1~3mm隆起,
小沟—1mm以下细网 状充钡影。
检查技术: CT
常规CT检查:目前是胃肠道疾病主要的影像 检查技术.广泛用于肿瘤性、炎性、梗阻性、 缺血性等疾病检查.
CT小肠造影检查: 对小肠疾病的检出和诊断 有较高价值.
CT仿真结肠内镜:用于检查结肠疾病,其敏感 性和准确已接近结肠镜检查.
液体
腹腔空腔脏器穿孔
右膈 游离气体
肝脏
消化道异物
硬币
检查技术:钡剂造影
原因: (1)与周围缺乏对比。 (2)空腔脏器.
方法: 水剂,口服或灌入。 空气:引入或产气粉
造影剂: (1)硫酸钡. (2)碘水.
(3)空气。
检查技术:钡剂造影
作用及地位: 目前仍是消化道疾病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及原因不明的消化道 出血有其诊断与治疗作用。血管造影可明确出血部位、程度及 性质。并在此诊断基础上可行介入性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平片仅能显示胆系阳性结石 ❖ 造影类型: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T
管造影、ERCP ❖ CT可明确结石,对肿瘤病变需增强扫描 ❖ MRCP可提高胆道病变的诊断率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胆囊、胆道
CT
T管造影
ERCP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八)胰腺
❖ 胰腺分头、颈、体和尾部, 位于腹膜后,与十二指肠、 胆总管、门静脉、脾静脉、 肠系膜动静脉关系密切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三、CT检查
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方式,主要应 用于肝胆胰脾、急腹症、胃肠道肿瘤、 腹腔积液等病变的检查
四、MRI检查
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方式,主要应 用于肝胆胰脾等器官检查
五、ERCP检查
应用于胆道系统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三、正 常 表 现
(一)食道
1、解剖特点: ❖ 肌性器官,分粘膜、粘膜下、肌层和外膜
❖ CT值低于肝脏;MRI 上T1信号低于肝、T2 高于肝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四、基本病变
➢ 轮廓改变 (充盈缺损、龛影) ➢ 管腔改变 (管腔狭窄、管腔扩大) ➢ 粘膜改变(粘膜破坏、粘膜纠集、
粘膜增粗迂曲 ) ➢ 功能改变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一)轮廓改变
1 充盈缺损
☆概念 胃肠道壁的肿 块或腔内异物向腔内 突起,导致局部钡剂 不能充盈,所形成的 轮廓缺损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三)十二指肠
❖ 分部: 球部、降部、 水平部、升部
❖ 球部:呈锥形,两缘 对称,底部平整
❖ 十二指肠圈:在气体 对比下,粘膜呈弹簧 状,而吞钡后则呈羽 毛状,内缘与胰腺、 胆道相邻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食道、胃十二指肠图片
食管
胃十二指肠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四)小肠
❖ CT:边缘光滑,密度均 匀,CT值50-70HU
❖ MRI:等T1短T2信号, 信号均匀,并随T2权重 加大而信号减低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七)胆囊、胆道
❖ 胆囊位于胆囊窝,分底、体、颈和管部,肝内 胆管→左右肝管→ 肝总管+胆囊管→ 胆总管, 向下进入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内径小于 1.0cm
第一节 常用影像检查方法 一 X线检查
普通检查包括透视和摄片 (立位和卧位) 两种方式,主要用于消化道异物与急腹 症的诊断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二 造影检查
1造影剂: 钡剂(医用硫酸钡)、碘剂和空气等
2造影类型: ❖ 口服钡剂造影(食管、胃肠钡餐检查) ❖ 钡剂灌肠(结肠、直肠检查) ❖ 气钡双重造影(显示消化道黏膜细微) ❖ 碘剂:胆道造影、肠道有梗阻或穿孔者 ❖ 血管造影(肠系膜上、下动脉):消化道出血 ❖ 消化道造影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 包括盲肠、结肠、直肠 ❖ 特征 呈门字型排列 有结肠带和结肠袋 除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外,其他各段
位置相对固定 粘膜皱襞纤细,相互之间交叉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小肠、大肠图片
小肠
结肠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六)肝脏
❖ 软组织密度,分左叶、右 叶、方叶和尾叶四部分
❖ 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 肝门区结构包括肝总管、 肝动脉和门静脉
❖ 分为空肠、回肠,长57m;位于腹腔中前部, 从左上腹向右下腹排列, 肠腔宽度2-3cm
❖ 平片:空肠呈弹簧状, 粘膜皱襞密集;回肠呈 环状或管状,粘膜皱襞 稀疏
❖ 吞钡:空肠蠕动活跃, 多显示粘膜像,粘膜呈 羽毛状;回肠蠕动弱, 多显示充盈像,回肠末 端为回盲部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五)大肠
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一、概述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口腔至肛门(咽、食管、胃、 小肠、结肠),属空腔器官,空腔器官 具有蠕动功能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胆系)、胰腺 等, 属实质器官
※消化系统各器官缺乏自然对比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5 胃的轮廓及蠕动:
➢ 轮廓 胃小弯及胃窦 大弯侧光整,胃底、 胃体大弯侧呈锯齿状
➢ 蠕动 由胃体上部开 始逐渐加深,同时可 见多个蠕动波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6 胃粘膜:
胃小弯粘膜平行、整齐; 大弯粘膜粗,可呈斜行; 胃窦粘膜多与小弯平行, 胃体粘膜皱襞不大于5mm 胃双重造影:上述皱襞展 平而显示微皱襞,即胃小 区 1-3mm 直 径 , 胃 胸、腹部,上接咽部、下接胃
贲门,分上、中、下三段 ❖ 三个生理性压迹,从上到下分别是主动脉
弓、左主支气管和左房压迹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2、检查方法与正常表现
☆方法: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 影
☆正常造影表现 1)食管上与咽部相连,下穿膈肌
至胃贲门 2)轮廓光滑、伸缩自如,宽约2-
☆X线征 局部低密度 的轮廓缺损区
☆意义 肿瘤征象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2、龛影
☆概念 食管或胃肠壁 局部溃烂,形成凹陷, 被钡剂充填所致
☆X线征 切线位呈局限突出于
轮廓外之钡影 正位呈类园形钡斑 ☆意义 溃疡征象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3、憩室
☆概念:消化道壁向外呈 囊袋状膨出,其内有正 常粘膜通入
☆X线表现: 囊袋状影, 形态可变
☆原因:分内压、外牵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二)粘膜改变
1 粘膜破坏
☆概念 正常粘膜被病理 组织所替代
☆X线征 粘膜皱襞中断、 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 钡斑影
☆意义 多见于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 钡餐检查仅能通过十二指 肠圈内缘改变,间接观察
❖ CT上呈均匀软组织密度, 平扫价值有限,增强扫描 更有意义
❖ MRI信号与肝脏相似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九)脾脏
❖ 位于左膈下,与胃、左 肾和肝左叶相邻。正常 大小不超过5个肋单元, 可出现多脾、副脾或无 脾
❖ 检查方法有USG、CT、 MRI等
3cm , 其 中 数 条 纵 行 条 状 粘 膜 纹。 3)右前斜位显示三个生理性压迹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二)胃
1三部分:胃分为胃底、
胃体、胃窦
2两边缘:胃小弯、大

3 两个门:贲门、幽门 4四种形态(钩形、牛
角形、瀑布形、长形)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胃形状
钩型 牛角型 瀑布型 长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