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影响
亚太地区的地缘经济与政治
![亚太地区的地缘经济与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fa9455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4.png)
亚太地区的地缘经济与政治亚太地区的地缘经济与政治是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地缘区域之一,亚太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人口,同时也是全球政治和军事力量竞争的重要舞台。
在亚太地区,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多样化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这些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该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首先,亚太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该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贸易量。
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都是世界级经济大国,并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东南亚诸国也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这些国家间形成了复杂而密切的贸易网络,并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
其次,在亚太地区存在着复杂多样化的政治格局。
这个地区涵盖了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混合经济体制国家。
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利益和竞争,同时也有着合作与对话的机会。
亚太地区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军事盟友和军事基地的地区之一。
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在这一地区都有重要的军事存在,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但也极度敏感的安全格局。
亚太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格局也受到了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全球化加速了亚太地区各个经济体之间贸易与投资往来,同时也促进了技术、信息和人员流动。
这种全球化趋势加强了亚太各个经济体之间相互依赖性,并推动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
例如,东盟在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东盟+3(中国、日本、韩国)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与东北亚大国之间的联系。
然而,尽管亚太地区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亚太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有一些国家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这种不平衡给地区内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对地区整体稳定产生了影响。
高中政治选修1 同步讲义 课时3 区域性国际组织
![高中政治选修1 同步讲义 课时3 区域性国际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fb9fd1b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3.png)
课时3区域性国际组织课程标准知能目标核心素养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了解欧盟的产生和发展、宗旨和机构2.正确认识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3.理解中国与欧盟关系4.知道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及组织方式5.理解东盟、非盟的组成、目标以及中国与它们的关系科学精神:结合时事政治分析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的地位、作用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地位: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2.宗旨: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3.作用: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近年来,欧盟经受了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4.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四十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
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二、亚太经合组织1.地位: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2.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3.独特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4.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国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东南亚国家联盟1.性质: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2.作用:东盟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3.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中的东盟一体化与亚太经济合作
![国际中的东盟一体化与亚太经济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94b3de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4.png)
国际中的东盟一体化与亚太经济合作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交流和经济合作举足轻重。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组织,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一体化与亚太经济合作在国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东盟一体化与亚太经济合作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东盟一体化的背景与意义东盟成立于1967年,由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五国共同发起并签署《亚细安合作条约》而成立。
作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组织,东盟的一体化进程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并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
东盟一体化的意义在于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联系。
通过建立共同的政策,推动自由贸易和投资,东盟成员国得以进一步发展并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时,东盟一体化也有助于增强地区内部的和平与稳定,为成员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
二、亚太经济合作的背景与意义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地区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资源优势。
为了促进地区内部的经济合作和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于1989年成立,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自由化和互联互通。
亚太经济合作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加强投资合作和知识技术转移,亚太地区的经济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同时,亚太经济合作还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平台,以协商解决地区内外的经济问题和挑战。
三、东盟一体化与亚太经济合作的关系东盟一体化和亚太经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首先,东盟一体化为亚太经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为亚太地区的经济自由化和互联互通提供了范例和动力。
其次,亚太经济合作为东盟一体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亚太地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东盟成员国的商品和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出口市场。
同时,亚太地区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也为东盟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最后,东盟一体化和亚太经济合作的共同推动,为地区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参与提供了机会。
试论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
![试论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99ed0a5a77232f60ddcca195.png)
来 的整 体 经济 实 力 , 当然 更 不 是 其整 体 军 事 实 力 .
而 是 其 在 亚 太 地 区 国 际 关 系 中 那 种 独 特 的 作 用 以 及 因 此而 奠定 的重要 地 位 。
一
是 冲突 中 的协 调性
在 亚 太 地 区 大 国极 其 复 杂 、 激 烈 的 角 逐 中 ,东 盟 是 唯 一 能 将 诸 大 国 拉 到 桌 边 坐 下 的 协 调 者 。 这 是
维普资讯
试 论 东 盟 在 亚 太 国 际 关 系 中 的 独 特 地 位
和 素 养 换 言 之 , 领 导 人 格 所 表 征 的 是 组 织 人 格 ,
23 4
德 、才 学 、 心 理 等 各 方 面修 养 . 提 高 人 格 魅 力 。 领 导 人 格 所 包 含 的 内 容 比 较 复 杂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是 领 导 者 的 素 质 。 有 效 的 领 导 者 必 须 具 备 鲜 明 的 政 治 品 质 、积 极 的 思 想 意 志 品 质 、 高 尚 的 道 德 品 质 、 良好
质 内 涵 , 树 立 正 确 的 权 力 观 ,摆 正 自 己 的 位 置 .一
何 ,直 接 关 系到 领 导角 色 的扮 演 ,并 进 而决 定 组 织
行 为 的有 效 性 。
四 、提 高 人 格 魅 力 。扮 演 好 领 导 角 色
领 导 作 用 的 发 挥 , 就 是 行 使 权 威 .发 挥 权 威 的 作 用 。 如 前 所 述 权 威 是 权 力 与 威 信 的 结 合 。权 力
17 9 4年 版 . 第 5 1页 。 5
服 从 ;威 信 ,让 人 自愿 服 从 。 由此 可 见 ,权 威 的 培 养 、提 高 和 维 护 更 重 要 的 是 加 强 领 导 者 自身 的 品
论东盟对东亚地区合作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
![论东盟对东亚地区合作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d29880452ea551810a68747.png)
来越高。此外,东盟与美国在经济方面还存在着 贸易摩擦, 在人权问题 和建 立亚 太经 合组 织问 题上 都有 着很 多 矛盾。 在这种背景下,东盟开 始力图 摆脱冷 战期间 那种受 美国 支 配和控制的状况,争取与美国发展更加平等的 关系。另外, 在这一时期,东盟还 推行大 东盟战 略,吸收 其它东 南亚 国 家加入东盟。扩大东 盟组织的 目的 之一,就 是要壮 大东 盟 的力量,用一个声音 在亚太 地区、在 国际 上说 话,增强 与 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大国讨价还价乃至抗衡 的能力。 “ ’$ /
+&
援助越来越 少,但美 国仍 然是 其 最重 要 的对 外贸 易 伙伴。 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 家对美 国资本 与出口 市场的 依赖 更 加突出,目前美国仍是 东盟主 要国家 的最 大出口 市场, 东 盟是美国的第四大 贸易伙 伴。因此,东 盟在实 施其 对外 政 策时就不得不考虑美 国的利 益,在实施 东亚地 区合 作的政 策时就难免会受到 美国的影 响。不仅 如此,随 着近 年来美 国全球战略部署的调 整,东南亚 在美国 亚太战 略中 的地位 进一步加强,绝大 部分 东盟国 家在 积极推 进东 亚地 区合作 的同时,还都加强了与 美国 的双边 关系。在 安全 方面,双 方建立反恐联盟,频繁 举行 军事演 习;在经 济上,双 方也 大力加强合作。不仅不再 要求东 盟国家按 照国 际货币 基金 组织的标准实行全面的 经济改 革和开 放市场, 而且还 与新 加坡谈判建立自由贸易 区的问 题。 !""# 年的 首届东 亚峰 会 前夕,美国与其亚洲代 言人 日本 鼓吹,东 亚峰 会若 在“ $" % &”框架下进行的话,未来很可能被中国 所主导,因而 主 张东亚峰会扩大化,先 是提出 邀请美国 以观 察员身 份出 席 会议,在这一提议被有 关各方 拒绝后, 又提出 邀请 澳大 利 亚、新西兰和印度入 会。东盟 在美国 的指 责和压 力下, 最 终接受 澳、新、印 入 会。为 此,东 盟秘 书 长王 景 荣表 示, 东亚峰会并不是一个 排外的 区域组织 ,也不会 破坏 美国在 东南亚的利益。而且,东盟 也一直在 推动 建立 美国 ’ 东 盟 峰会机制,只 是 美国 不 愿 答 应 东 盟 提 出的 条 件, 即 加 入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而承担相应的义务。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 来一 段相当 长的 时间 内,东盟 从 其大国平衡战略出 发,在增加 自身独 立性 的同时 ,将仍 然 保持与美国 的密 切联 系,维持 美 国在 东南 亚 力量 的存 在, 以制衡其他大国。这就 使得东盟 的东亚 地区合 作政 策将 仍 然受到美国的影响。 ! ( 作为东盟 外交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 分,其东 亚地区 合 作政策带有明显的大国平衡特色 大国平衡战略是东盟 在冷战 结束之 后所采 用的 一种 处 理与大国关系的特殊 手段,是对 地区形 势新变 化的 一种反 应和战略选择。在东盟 各国看 来,利用 这些大 国之 间的相 互竞争,可以使各国在东南亚的力量达到一种均衡 的状态,
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中的作用
![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f3a0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d.png)
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中的作用
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其中包括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如中国、日本和韩国。
这些国家对全球贸易和投资起着重要作用,对保护主义倾向和经济合作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亚太地区也是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之一。
亚太地区包括了一些地缘政治重要的海洋地区,如南海和东海。
争端和紧张局势在这些区域中时常出现,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安全关切使得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政治的关注焦点。
另外,亚太地区还涵盖了一些重要的地区安全合作框架和组织,如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
这些框架和组织为亚太地区国家提供了促进合作、对话和解决争议的重要平台。
最后,亚太地区的人口众多且文化多样,对全球政治和文化格局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亚太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体系对其他地区也具有启示作用,同时亚太地区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等,这些问题需要亚太地区国家共同努力应对。
总之,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体现在经济、地缘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也体现在文化交流和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合作中。
rcep对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影响
![rcep对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fba73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3.png)
rcep对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影响
RCEP 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 2012 年由东盟发起,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 15 方成员制定的协定。
RCEP 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达成后将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
RCEP 对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RCEP 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这将有助于扩大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贸易规模,提高贸易效率,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
2. 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作为 RCEP 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在协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得到提升。
中国可以通过 RCEP 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3.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RCEP 成员国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通过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产业链的效率和稳定性,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4. 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RCEP 的实施将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投资,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增长。
同时,协定也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贸易、物流和服务业等领域。
5. 增强区域经济稳定性:RCEP 的达成有助于加强亚太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提高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这对于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RCEP 对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将为区域内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经济一体化和合作共赢的局面。
东盟50年: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
![东盟50年: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https://img.taocdn.com/s3/m/8665bc2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47.png)
东盟成立的背景与一体化历程2017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
在半个世纪的历史演进中,东盟的一体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冷战时期的东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东盟(ASEAN )是东南亚国家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创始成员有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五国,是一个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联合会(协会)[1]。
二战后东南亚国家的联合过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军事集团对峙的格局。
1954年,美、英、法、澳、新、巴(基斯坦)以及菲律宾和泰国在马尼拉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并于次年在泰国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SEA TO ),其目的是“联合抵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
然而,这个试图仿效“北约”的反共组织因内部纠纷一直未能有效履行防务行动,拖到1975年被迫解散。
东盟50年: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东盟一体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
在区域治理层面,坚持运用“东盟方式”处理问题,强调互不干涉内政、舒适性、松散性和渐进性;在对外关系层面,坚持运用“平衡外交”原则,维护自身安全。
这些实践经验成为东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尽管东盟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光明。
■ 陆建人/文DOI: 10.19422/ki.ddsj.2017.06.007东盟成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共同防御共产主义势力在东南亚的蔓延,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密切关系。
但这些从西方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中小国家,又有着强烈的民族自主意识,有联合起来抵御外部势力威胁的诉求。
1961年,为了寻求地区安全合作,马来亚、泰国和菲律宾三国成立了“东南亚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SA ),但不久就因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和菲马领土争端而夭折。
浅谈东盟发展与历程
![浅谈东盟发展与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43f15f38762caaedc33d428.png)
浅析东盟发展及历程一、导论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文简称为“东盟”(以下统一使用“东盟”的简称),英文缩写为ASEAN,它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团结区域内外国家,为维护地区秩序、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及社会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从1967-2015年,东盟已经走过了48年的历程,48年来,东盟完成了量上的扩张(从最初的5个成员国发展到囊括本地区所有成员国)和质的飞跃(即区域合作水平的提升与深化),东盟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及至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国际性组织,东盟还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一面旗帜,是新区域主义的成功典范。
二、东盟的历程东盟1967年成立至今的历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冷战时期和冷战后。
(一)冷战时期的东盟这个时期促进东盟团结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遏制共产主义;二是柬埔寨问题。
冷战时期的东盟的主要贡献,是使原本一盘散沙的东南亚国家出现了初步的团结,培养了地区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合作,确立了各种组织架构,为冷战后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此时的东盟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政治与安全合作方面,在经济合作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二)冷战后的东盟冷战后,地区与全球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下降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成为影响同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这两大趋势并行不悖,改变了全球与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
这一时期的东南亚地区,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下降了,但它仍然企图主导该地区,但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日本的作用正在日益提升.它在该地区的作用开始跳出经济的范围,向政治与安全等领域扩张;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新兴的大国,它成为对该地区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
而东盟作为该地区的一个组织得最好的国际组织。
在地区事务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该地区的一支主导力量。
20世纪90年代初,东盟率先发起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https://img.taocdn.com/s3/m/1f54591659eef8c75fbfb347.png)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
成立30多年来,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现任东盟秘书长王景荣。
东盟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发展到目前的10个成员国。
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 3亿(1998年统计数字)。
观察员国为巴布亚新几内亚。
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东盟成员国GDP概况东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
东盟主要机构有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常务委员会、经济部长会议、其他部长会议、秘书处、专门委员会以及民间和半官方机构。
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自1995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已成为东盟国家商讨区域合作大计的最主要机制,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
外长会议是制定东盟基本政策的机构,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
常务委员会主要讨论东盟外交政策,并落实具体合作项目。
影响亚太格局的三组关系
![影响亚太格局的三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5f69cc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2.png)
影响亚太格局的三组关系1、亚太地区多边大国关系中、美、俄、日四大国互相竞争、互相制约和利益共存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不均衡、不规范、不稳定的六对双边关系和四组三角关系。
2、中美日三国关系的核心地位在亚太地区起主要作用的有中、美、日、俄、东盟五大力量,其政策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亚太地区力量结构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二、亚太地区中美日三国关系。
1、冷战后中美日三国关系的新特点第一、中美日三角关系已变得多样化,涉及更加广泛的领域,是一种综合全面的关系。
第二、中美日三角关系己发展成为一种既相互合作与依存,又相互竞争与冲突的关系。
第三、冷战后的中美日三角关系虽然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三角关系,但它们之间仍不可避免地相互制约。
第四、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三边的份量是不同的,中美关系是最主要的双边关系。
第五、三角关系是不等边的,美日关系比中美、中日关系要密切、稳定,而中日关系恶化趋势明显,中美关系最不稳定。
第六、从中美日三角关系中三者所处位置看,美国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日本的地位最微妙,而中国的位置最为不利。
第七、日本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平衡因素,并且其作用主要在安全方面。
2、中美日关系不是一个典型的三角关系首先,中美日关系不是一个三角关系,而是一个联盟(美日)对另一个国家(中国)的关系。
其次,联盟在面对重大的危机事件时将受到严峻的考验。
最后,重新界定中美日关系还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有些提法和做法(比如“谋求中美日关系的平衡发展”),其最后的结果将是适得其反。
3、中美日三国关系转换为两方对峙的可能性不大第一、美日之间经济摩擦和战略目标上的潜在冲突,极有可能使双方在争夺亚太地区主导权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剧和突出。
第二、美国的长远战略目标是在亚太国际新秩序中占据领导地位,对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非亳无警惕。
第三、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对于想尽早从危机中解脱的美国和想从衰退谷底走上经济复苏的日本来说,都不是可以忽略的。
第四、美日都不想让中国发展成为平等竞争的对手,都必将会采取各种方式,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干涉,企图使中国的发展符合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战略要求。
【配套K12】[学习]kldAAA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5
![【配套K12】[学习]kldAAA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5](https://img.taocdn.com/s3/m/aeb6d927f78a6529647d537f.png)
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学习目标]一、东南亚国家联盟1.背景(1)东南亚地区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相互冲突时有发生。
(2)只有走向地区联合,才能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和平、进步和繁荣。
2.成立:1967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五国在曼谷举行外长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成立。
3.发展(1)1976年,东盟在印尼巴厘岛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
(2)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东盟。
(3)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4.作用(1)培养起“东盟意识”,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
(2)东盟以东南亚国家的整体形式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积极维护自身的利益。
(3)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
(4)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思维点拨]东盟与欧盟的相同点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是经济区域化的表现;都对本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1.背景(1)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欧共体的日益成熟、亚洲经济区域化的起步,对美国是个挑战。
2.成立(1)1992年,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1994年生效,正式成立。
3.宗旨: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了合作,增加了就业机会。
4.影响(1)积极作用: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便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经济上互补,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带来便利,促进了经济发展。
(2)存在问题:对墨西哥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思维点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其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三、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1.背景(1)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及其影响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8b34a8dd4d8d15abe234ebb.png)
东盟首脑会议上 , 东盟通过了《 东盟经济共同体总蓝 图宣言》 , 该蓝 图确定 了东盟经济共 同体的发 展 目标 、 时 间表 和具体措 施 。东 盟经 济共 同体 的 目标 是 : ( 1 ) 创 造 一个 单 一 市 场 与 生产 基 地 , 包括
摘
要: 在 全球 性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浪潮 中 ,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 化迅速兴 起 , 该 区域经济 整合
呈现出一系列格局性 的变化。当前 , 东盟 已成 为全球 区域经 济一体 化的重 要力量 。 以东盟为 核心 多层次推进 区域一体化 进程 , 区域一体 化体 现多样性 和开放性 的特征 , 东盟在 区域一体 化过 程 中 发挥 着主导作用 。随着 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 , 各类 自由贸易 区的地缘 经济与 政治影 响逐渐 显现。面对着东盟 区域 经济 一体化的新格局 , 我 国必 须积极 调整亚太 F T A战略 , 以应对 新一 轮区 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 的机 遇与挑战。
促进 商 品 、 服务 、 投资 、 熟练 劳动 力 的 自由流 动 , 放 宽 区域 资本流 动 的限制 , 侧重 发展 优先整合 领域 ; ( 2 ) 形 成一个 具有 竞争 力 的经济 区域 , 包括 制 定反 竞争 行 为 政策 、 设 立保 护 消 费 者 机 制 、 加 强 区域 基 础设施 建设 ; ( 3 ) 平衡 区域经 济发展 , 包括 加 速 中小企 业 发展 、 推 动 东盟 整 合 行 动计 划 ; ( 4 ) 争 取 与 国际经 济体 系整合 , 包括 采取 一致 方式处 理对外 经济关 系 、 加 强参 与 国际供 应 网络 。
年东盟十国发起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治理机制
![年东盟十国发起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治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6ab7f0e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0.png)
年东盟十国发起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治理机制引言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为了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治理,东盟十国在某年联合发起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治理机制。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该机制的背景、目标、成员国以及其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亚太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和政治差异等原因,该地区在经济合作和治理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东盟十国决定联合发起一个新的机制。
目标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治理机制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并加强对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的合作。
通过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政策协调,该机制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成员国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治理机制由东盟十国发起,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和文莱。
这些国家代表了亚太地区不同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体系,共同致力于推动该机制的实施。
机制内容1.贸易自由化:成员国将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2.投资便利化:成员国将采取措施吸引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保护措施,促进跨境投资流动。
3.人员流动:成员国将推动人员自由流动,简化签证程序,并加强教育和文化交流。
4.政策协调:成员国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风险和挑战。
5.共同研究与创新:成员国将加强科技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共同应对亚太地区面临的科技挑战。
影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治理机制的实施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促进贸易:通过贸易自由化和降低关税壁垒,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将得到进一步促进,为亚太地区带来更多商机。
2. 推动投资:投资便利化措施将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流入亚太地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3. 加强合作:政策协调和共同研究将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推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东盟知识点总结
![东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05f5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f.png)
东盟知识点总结东盟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ASEAN)。
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是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的。
东盟的成立是为了加强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增强东南亚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东盟成员国东盟成立之初,东盟只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这五个国家,后来逐渐扩大到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文莱和东帝汶(2017年才正式加入东盟)。
目前,东盟共有十个成员国,这些国家之间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东盟的宗旨东盟的宗旨是通过合作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信,促进地区内外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共同繁荣以及加强对地区事务的共同解决能力。
东盟的核心价值是合作、协商、共识和非干涉原则。
东盟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推动南亚地区的发展。
东盟的组织架构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东盟首脑会议,由成员国的领导人组成,每年举行一次。
东盟还有一些次级机构,例如东盟外长会议、东盟经济部长会议等,这些机构负责就不同领域的合作事务进行协商和协调,为东盟的合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东盟的合作领域东盟合作包括政治合作、经济合作、社会文化合作等多个领域。
其中,经济合作是东盟合作的重点,东盟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
东盟目前正在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并已经在东盟内部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并正在努力推进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
此外,东盟还在加强政治安全合作,推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东盟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东盟也与其他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东盟是东亚峰会(EAS)、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并与这些组织合作,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东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东盟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合作,推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
亚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亚洲主要经济贸易区](https://img.taocdn.com/s3/m/b51db4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b.png)
亚洲主要经济贸易区前言亚洲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经济贸易区。
这些经济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亚洲主要经济贸易区的特点、目标和影响。
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CJK FTA)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简称CJK FTA,是中、日、韩三国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该贸易区于2002年启动谈判,并于2015年正式签署协定。
CJK FTA的目标是降低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合作,增加贸易和投资机会。
CJK FTA的成立对于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各国提供了更便捷、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增强了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TA)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ASEAN FTA,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该贸易区成立于1992年,目标是加强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
ASEAN FTA的成立对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提升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加强了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该贸易区于2010年生效,目标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
CAFTA的成立对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共同繁荣。
同时,CAFTA也加强了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力。
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的经济合作组织。
该组织成立于1989年,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APEC的成立对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经济合作平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加强了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信。
高中历史 东盟成立原因背景目标
![高中历史 东盟成立原因背景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ffa046992e3f5727a4e9626e.png)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
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确定的宗旨和目标是:(1)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2)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3)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相互支援;(4)在教育、职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互相支援;(5)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合作;(6)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7)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标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保持紧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寻与其更紧密的合作途径.•东盟的成立: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2、认识(影响):(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盟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影响
李小圣王晓梅
2012-9-5 10:00:32 来源:《当代世界》(京)2005年06期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东盟迅速崛起,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增强。
已成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多极化形成的一支重要力量。
东盟的崛起促进了亚太地区多极化的形成
冷战结束后,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寻求新的发展动力,东盟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异,接纳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建成了具有十个成员国的大东盟。
进入新世纪以后,东盟逐渐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经济重新恢复了活力,成为该地区一支重要的力量。
首先,“时势造英雄”。
大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及东盟对大国矛盾的巧妙利用使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得以上升。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原有的格局被打破,正处于向多极化过渡时期。
在这种背景下,东盟积极争取成为亚太地区的一极,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东盟要成为亚太地区的一极,必须显示出处理地区事务的能力,以提升自己在大国眼中的地位。
而亚太地区各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都利用东盟增强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这给东盟与大国周旋提供了机遇。
东盟依靠它创立或参与创立的“东盟外长后续会议”、“东盟10+3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欧首脑会议”,左右逢源地解决一些大国难以解决的问题。
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日益上升,奠定了成为亚太地区一极的基础。
其次,“以实力说话”。
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东盟成为亚太地区新一极的基础。
冷战后东盟经济发展迅速。
从2000年开始,东盟已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开始回升。
2004年东盟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6.2%,高于前两年的4.5%,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东盟在2020年将成为由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社会与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构成,拥有5.2亿消费者的统一大市场。
东盟的一体化进一步加深。
第三,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东盟只可能成为亚太格局中弱小的一极。
从目前发展的形势来看,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仍然居世界之首,其在世界的霸主地位虽将进一步下降,但影响力仍是第一位的。
中、日、俄三国各有优势,在本世纪仍将保持强国地位。
就东盟而言,其本身是一些中小国家的松散联合体,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领土领海争端及民族矛盾等问题,即使各国的经济再不断增强,也无法改变东盟作为国家联合体的性质,无法产生像美、日、中、俄这样大国的影响力。
因此,无论从综合国力对比还是从各极的地位和作用来衡量,东盟也只能是亚太地区格局中最弱小的一极。
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与亚太地区安全
东盟极力利用大国争夺亚太主导权的种种矛盾,努力开展大国平衡外交,搞“大国平衡战略”,以维持亚太地区的均势,防止地区霸权的出现,提高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东盟认为,美国对亚太安全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9•11”事件之后。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有利于东盟国家打击恐怖主义、对付日益增长的其他大国的威胁,因而东盟国家继续发展了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关系,目的是为了拖
住美国,使其发挥安全保护伞的作用,并且以此防范中国、制约中国。
因为“中国将会变成一个难以对付的地区角色扮演者,整个东亚经济的联合,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东盟也无法与中国抗衡,俄罗斯在今后至少20年内也不可能在该地区扮演一个主要的角色,因此,只有美国才能起到一个关键的平衡作用,如果我们还希望有一个回旋的空间的话。
”同时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安全存在还可以抑制日本走军国化的道路。
虽然东盟在安全上对美国依赖很深,但它又与美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反对美国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东盟重视开展与日本的经济合作,竭力吸纳日本的资金、技术。
东盟国家希望日本能为东盟乃至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但同时又对日本加快走政治、军事大国化道路保持警惕,反对日本扮演“传统的军事角色”,反对日本插手东盟的安全问题。
不过,除了军事安全领域以外,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东盟与代表发达国家的美国、日本在很多问题上也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例如在经济合作领域,东盟不赞成由美国主导APEC,反对APEC只搞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而忽视经济援助和技术合作,对发达国家企图利用人权、劳工条件等压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强烈不满。
最近美国加强了对东盟地区论坛(ARF)主导权的争夺,要求东盟部分放弃对ARF的控制权,致使东盟与美国在ARF主导权问题上矛盾加剧。
在人权问题上,东盟与美欧也存在着矛盾和分歧。
由于中国是东盟的邻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在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有共同的立场,因此,东盟高度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东盟在地区问题上主张发挥中国的“建设性作用”,但同时又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产生许多疑虑。
东盟试图以海洋为纽带加强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在海洋争端问题上与中国抗衡的实
力,并力图借重外部力量谋求于已有利的解决方式。
近年来,东盟还积极发展同俄罗斯、印度的关系,使“印度与中国和日本保持平衡的作用。
”
东盟利用大国单独出头容易被他国怀疑和抵制的有利条件,左右逢源,出面主持多边对话,提高了自己在亚太事务中的影响力,并且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构筑起一种大国平衡格局,对大国在亚太地区之争起了缓冲、平衡及调和的作用。
例如,1996年3月东盟发起的首次欧亚会议,实现了“小国领导大国”的尝试。
东盟在发展亚太经济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冷战后,亚太地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但亚太地区情况复杂,如各国经济差距很大、社会制度各不相同、历史问题复杂等,给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东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联合体,在发展亚太经济合作和推动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开展,对亚太经济合作产生巨大的催动作用。
东盟作为亚太地区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90年代以来加快了经济合作的步伐。
2003年东盟10国签署了《巴厘第二协约宣言》,东盟国家一致同意在2020年成立类似欧盟的“东盟共同体”,包括“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与文化共同体”,决定在2020年建立一个内部共同市场,从而实现商品、投资、服务和人员的自由流通。
这个计划一旦实现,东盟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组织,在亚太地区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大大增强,也必将对亚太经济合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东盟在不断推进、深化自身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同其他东亚国家的合作。
在东盟的积极倡导、牵头和推动下,形成了“10+3”、三个“10+1”和中、日、韩等会议体系,建立了由领导人会议、部长会晤以及高官磋商等相互联系、梯次升级的立体对话与合作机制。
东盟和中、日、韩、印等国相继签署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
可见,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其次,东盟利用大国间的制衡关系,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目前,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内起主导作用的是中、美、日和东盟四大政治力量。
东盟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次区域经济集团,鉴于自身实力和亚太多极格局的存在,在APEC内开展“等距离外交”,利用大国间的制衡关系,实现东盟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东盟对日本存有戒心,担心APEC将来会受到日本的控制,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制约日本,但东盟国家又担心美、日可能共同主宰APEC。
因此,东盟国家对中国参加APEC给予积极支持,其用意之一就是借中国之力平衡美、日在APEC 的影响。
东盟自己不打算谋求对亚太合作的主导权,同时也反对任何别的国家谋求亚太合作的主导权。
第三,东盟是APEC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盟利用它在APEC中的突出地位,成功地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亚太区域内南北对话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APEC的发展重点方面,东盟国家与美国存在根本的分歧。
美国强调APEC在推动自由化方面的作用,而东盟国家则更重视它在推动多国经济和技术合作方面的作用,强调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
在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的坚持下,大阪会议通过
的《大阪宣言》和《行动议程》均突出了灵活性和非歧视性原则,提出了各成员国的自主自愿,按各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实现贸易自由化进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盟是亚太地区不可小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利用自身的力量,在亚太经济合作、政治安全上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中国应该积极发展同东盟的经济、政治关系,为共同促进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