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八章2 性、防御与攻击
生理心理学08-性的生理心理
性Sex孙红宇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电话:(627)89379E-mail: shy@主页:/incoming/shy/<2>发育第6周性分化sex differentiation胆固醇孕酮睾酮雌二醇长,而月经后期后分泌物则使之变短雄激素对发育大脑的作用•行为的去雌性化–阻止成年动物显示出雌性性行为–既使成年后给予雌激素和孕激素•行为的雄性化–使动物成年后表现雄性性行为发育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或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睾酮必须在性发育的关键期/敏感期内出现来诱发雄性行为•对于大鼠,关键期之后给予睾酮,不会减少雌性行为•两性大脑的差异对成年后激素对性行为的控制有影响–雄性大:下丘脑内侧视前核(被称为性双态核,Sexually DimorphicNuclei SDN)前下丘Nuclei, SDN),前下丘脑间位核(INAH3)–雌性大:前连合,SCN •影响包括核大小、神经元的大小、形态和数量、突触联系等手指长度的性双态性34251女性的男性的Feminised Masculinised Feminised Masculinised雌性,会使之迅速恢复•激素水平仅轻微波动•睾酮提高雄性对雌性的兴趣•阉割后,睾酮水平大幅度下降,可去除性行为,注射睾酮可使之恢复•正常雄性大鼠性行为次数不同的各组之间,血液睾酮含量无明显差异雌性动物的性行为•主要性行为–吸引(attractiveness)行为•生理或行为改变:如气味,性皮等更有效的方法:少量雌激素,继之以孕酮–诱惑(proceptivity)行为接近和舐、嗅雄性生殖器•接近和舐嗅雄性生殖器•种属特异性行为表现–如雌鼠快速摆动耳朵,快速短暂的跳跃–接受(receptivity)行为•脊柱前曲反应(lordosis response)•移走尾巴(如果有)•坚挺站立以支持雄性体重•杏仁内侧核–犁鼻器的信息传递到杏仁内侧核–与内侧视前区有直接的连系–属性双态核:雄鼠较雌鼠大85%–大量雄激素受体雌性•下丘脑–控制雌性激素释放–下丘脑腹内侧区(V entro m edialH ypothalamus,VMH)•引起雌激素对性行为影响•有大量雌二醇和孕酮受体•损毁后脊柱前突消失•局部雌二醇,继之以孕酮,诱发脊柱前突行为•刺激生殖器,VMH的Fos蛋白产物增加–MPA:较小,但引起雌性典型性行为•雌性性行为控制的主要神经环路。
生理心理学讲义:防御、攻击行为类型
作为本能⾏为,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段,更具体地说是腰髓前⾓的球海绵状核,下丘脑的前部存在⼀个脑⾼级的雄性性⾏为中枢,它位于内侧视前区,称为性两形核。
在雌性动物中,脑内⾼级性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
雄性动物的性两形核和雌性动物下丘脑的腹内侧核之外,两性动物的性⾏为还受更⾼级的脑中枢调节,颞叶⽪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
颞叶损伤的⼈或动物均表现出严重的性功能异常。
防御、攻击⾏为类型
母性攻击⾏为与保护⾃⾝的⽣存⽆关,⽽是⼀种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为。
哺乳期的动物为保护幼仔不受外来者的侵害,以猛烈地攻击驱逐外来者。
杀幼⾏为是将幼仔杀死的⾏为。
杀幼⾏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为,这是由于雄性动物只有杀掉哺乳中的幼仔,才能使雌性动物较早地摆脱哺乳期⽽重新受孕。
雌性动物的杀幼⾏为可能与幼仔多、过于拥挤或哺乳能⼒所不及⽽引起的。
母动物总是选择最弱⼩仔动物除掉以保证有强壮的后代延续种族。
根据现有的科学事实,下丘脑是防御攻击⾏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攻击⾏为。
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这⼀功能进⾏着调节与控制。
对于情绪性攻击⾏为⽽⾔,杏仁核发⽣兴奋性调节作⽤,隔区产⽣抑制性调节作⽤;对于捕⾷攻击⾏为⽽⾔,杏仁核实现着抑制性调节作⽤。
第八章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
失恋
• 失恋时大学里面常见的挫折之一
• 失恋的人的特点:
1、抑郁;极度沮丧,颓废,冷漠 2、报复;最常见,占有欲受挫后的过激行为 3、自杀;强烈的自卑、悲观、空虚、羞辱悲愤等
网恋
• 网络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拓宽我们 交际面的同时,也给我们带了无穷的烦恼 • 网恋之一见钟情! • 网恋的特点:迅速,直接,满足自己的好 奇心
爱情的种类 有原因的爱—— I love you because ……
有条件的爱—— I will love you if……
无条件的爱—— I love you!
True love is other-centered.
真爱以对方为中心。
大学生爱情呈现的特征:
– 大学生恋爱是大学校园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 特征:
话题:
你谈恋爱了吗? 你想谈恋爱吗?
你为什么谈恋爱?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经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三)物以类聚 (四)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第二节、如何建立爱情 课堂之外:爱情秘诀
1、让肢体语言向对方表白 第一次见面印象:55%外表+肢体语言 38%交谈方式 7%你自己的道白 借助肢体语言建立亲近感
第二节、如何建立爱情 课堂之外:爱情秘诀
• 2、共同经历恐惧
• 没有比中通经历恐惧场面更容易拉近双方感情的事 了。紧张气氛是发展爱的助推器。 • 心理学实验:恐惧更容易促发浪漫情感的产生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找答案三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找答案三1、填空题神经生理学将传入神经系统分为()和()两大系统。
正确答案:特异感觉传入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2、单选上丘位于().A.丘脑B.间脑C.中脑D.桥脑正确答案:C3、单选视(江南博哥)轴、()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称为调节反射,它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A.眼帘B.眼球C.晶体曲率D.视细胞感光性正确答案:C4、填空题中枢神经组织中的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的()组成。
正确答案:胞体和树突5、问答题简述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正确答案: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主要是: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攻击行为。
如刺激内侧下丘脑常诱发出情绪性攻击行为;刺激外侧下丘脑引出不伴情绪变化的捕食行为;刺激背侧下丘脑引出防御性逃避行为;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功能进行着更精细的调节与控制。
如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发生兴奋性调节作用;隔区发生抑制性调节作用;对捕食行为而言,杏仁核实现抑制性调节作用。
6、问答题简述痛觉与其他感觉相比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痛觉是一种生物学保护性反应,使机体对有害刺激产生相应行为以排除有害刺激。
与其他感觉相比,具有许多特点:首先,痛觉不仅包含感觉成分,还包含有情感成分、植物性成分和运动成分。
其次,疼痛感觉的适应性较差,在痛觉刺激持久作用的过程中,痛觉感觉阈值并不增高而出现敏感化现象。
最后,疼痛觉的性质是多样的,可以按出现的部位、特点和方式将痛觉分为很多类型。
7、单选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
这类因膜内外带电离子浓度差造成膜内外大约负70至90毫伏的电位差,称之为()电位。
A.动作B.去极化C.反极化D.静息正确答案:D8、多选与听觉有关的脑结构是().A.内侧丘系B.外侧丘系C.下丘D.上丘正确答案:B, C9、填空题神经活动的模式匹配理论认为,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活动模式之间的(),是()的生理基础。
本能
脑 血糖低 肝
概况
生理心理学
8.2摄食行为 摄食行为
8.2.1饥、饱感的脑结构 饥
过去曾认为,下丘脑中存在着饥、饱两个对立中枢, 过去曾认为,下丘脑中存在着饥、饱两个对立中枢,它们之间的机能 关系决定着摄食行为,故统称为摄食中枢。 关系决定着摄食行为,故统称为摄食中枢。
8.1饮水行为与渴 饮水行为与渴
容积性渴
还要喝水 NaCl
渗透压低 渗透压高 水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缺水
生理心理学
8.1饮水行为与渴 饮水行为与渴
2、血容积性渴(细胞外液缺水) 血容积性渴(细胞外液缺水)
当细胞内部物质浓度增加或细胞外液中盐分减少时则导致细胞外液不足。 当细胞内部物质浓度增加或细胞外液中盐分减少时则导致细胞外液不足。 由于细胞外液的多少直接与循环中的血容量相联系,因此, 由于细胞外液的多少直接与循环中的血容量相联系,因此,细胞外液不 足将产生容积性渴。 足将产生容积性渴。
饮水行为与渴 防御和攻击行为 睡眠与觉醒的脑机制
生理心理学
8.2摄食行为 摄食行为
Add Your Text
外周作用与习惯
Add Your Text
体液调节机制
Add Your Text
脑内内的化学通路与摄食行为
Add Your Text
饥、饱感的脑结构
8.2摄食行为 摄食行为
血糖含量的下降是引起饥饿感的原发性因素, 血糖含量的下降是引起饥饿感的原发性因素,它作用于脑和肝脏中的 葡萄糖感受器,激发了脑内饥饿中枢的兴奋产生主观的饥饿感; 葡萄糖感受器,激发了脑内饥饿中枢的兴奋产生主观的饥饿感;当机体 摄食以后,消化道得到充盈, 摄食以后,消化道得到充盈,消化道内的机械感受器和葡萄糖感受器受 到刺激。 到刺激。 在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引起血糖升高,使脑内和肝内的葡萄糖感受 在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引起血糖升高, 特别是脑内饱中枢兴奋,引起饱感停止摄食行为。 器,特别是脑内饱中枢兴奋,引起饱感停止摄食行为。在饥饿感产生的 机制中,包括中枢环节、化学环节和外周器官的参与。 机制中,包括中枢环节、化学环节和外周器官的参与。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强化练习)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强化练习)1、单选异相睡眠期脑电活动类似().A.清醒期B.慢波二期C.慢波三期D.慢波四期正确答案:A2、单选平滑肌、腺体和心脏接受()神经的支配。
A.植物性B.交感神经C.副交感(江南博哥)神经D.迷走神经正确答案:A3、单选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大约是().A.20~50纳米B.15~40纳米C.10~30纳米D.10~50纳米正确答案:A4、单选人能听到的各种振动波的频谱大约为().A.20-16000赫兹B.30-17000赫兹C.40-18000赫兹D.50-20000赫兹正确答案:A5、多选研究人脑运动功能节段性机制的标本是().A.去大脑皮层动物B.去大脑动物C.孤立头动物D.脊髓动物标本正确答案:A, B, C, D6、单选变化性朝向反应中存在的特异性脑事件相关电位波是().A.MMNB.顶负波C.P3D.P1正确答案:A7、单选传导性失语症被认为是()受损所致。
A.布洛卡区B.维尔尼克区C.顶下小叶与角回D.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正确答案:D8、单选从上半夜到下半夜每更换一个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的交替周期,()睡眠的时间都有所增加。
A.异相B.慢波一期C.慢波二期D.慢波三期正确答案:A9、单选内侧膝状体是()传入通路的皮下中枢.A.听觉B.视觉C.躯体觉D.嗅觉正确答案:A10、单选保持正常睡眠与觉醒状态的动物标本是在猫的().A.延脑与脊髓之间横断B.延脑与桥脑之间横断C.桥脑中部横断D.上丘与下丘之间横断正确答案:A11、单选具有联想式学习特点,也具有非联想式学习特点的学习模式是().A.味—厌恶式学习B.印记式学习C.情绪性学习D.认知学习正确答案:A12、填空题人类在异相睡眠中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次左右,与之相应眼电现象显著加强,在脑桥等处可记录到周期性高幅放电现象,称之为()波。
正确答案:60;PGO13、单选静止性震颠是()损伤所致.A.小脑B.锥体系C.前庭核D.锥体外系正确答案:D14、单选()是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突然中止现有活动,将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生的方向。
生理心理学——精选推荐
生理心理学第一章生理心理学绪论一、生理心理学概述1、生理心理学基本观点(1)二元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身心是相互分离的,身体由普通物质构成,但心灵不是;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古希腊:柏拉图 17世纪:笛卡尔(2)一元论*世界上的事物有共同的本原,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均由物质和能量组成,心灵是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唯物一元论。
*我们大多相信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通过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可以解释知觉、思维、记忆、行为等(3)还原论是一种方法论,将复杂的研究对象细化为最小单位来探索。
例如:把脑的高级功能还原到细胞、分子水平。
(4)整合论用全局观点来整合还原论取得的微观结果。
2、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试图以脑内的生理学事件来揭示心理现象。
(2)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3)研究任务研究心理活动、心理现象或行为产生过程中,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脑机制。
3.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2、生理心理学的神经解剖基础1、神经系统的解剖姿势及方位术语(1)人的解剖姿势:人体直立,面部朝前,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拇指朝向远离躯体的一侧。
(2)三个平面:*冠状平面:冠状平面也称额状平面,它与正中矢状平面相垂直,把身体或脑子分为前后两部分。
*水平面:水平面也称横切面,它与正中矢状平面及冠状平面皆成直角,把人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矢状平面:矢状平面也称正中平面,它把身体分为对称的左右两半,而与正中平面相平行的任何平面都称为矢状平面,也称为旁矢状平面。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脑膜定义:脑和脊髓周围的保护性鞘结构,包括三层,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缝隙是蛛网膜下腔。
腔内循环着脑脊液。
整个脑悬浮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起保护作用。
*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脑端脑大脑皮层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前脑基底神经节尾状核、豆状核(苍白球、壳核)、杏仁核、屏状核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隔、前丘脑、乳头体间脑丘脑下丘脑 中脑顶盖上丘四叠体下丘被盖 网状结构脑干后脑后脑小脑 脑桥末脑延脑 *端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的地方,是构成大脑两半球沟回的表层灰质。
医学心理学讲解:第八章 健康行为
医学心理学 第七版第九章 健康行为目 录第一节 健康行为与行为转变第二节 吸烟、酗酒和网络成瘾第三节 饮食、锻炼与肥胖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预防掌 握熟 悉了 解重 点 难 点健康行为,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信念模式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及其来源,健康行为和影响因素,健康信念模式在维持健康行为和转变。
计划行为理论,饮食、安全性行为、锻炼与预防疾病的关系。
健康行为与行为转变(一)健康行为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指有助于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保持良好状态、预防疾病的行为。
七种健康行为分别是:从不吸烟、有规律地体力活动、晚上睡7~8小时、保持正常体重、适度饮酒或不喝酒、吃早餐、两餐之间很少吃零食。
健康行为每项1分,拥有更高分值人的健康水平比低于3分者的健康水平更高 。
(二)危险行为危险行为(risk behavior)是指与疾病关联的行为,涵盖疾病行为、疾病角色行为、损害健康习惯。
常见的危险行为归纳为下列四类:1.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2. 不良病感行为3. 日常损害健康行为4. 致病性行为模式二、健康信念及其影响因素(一)定义健康信念(health belief)是个体对自己采取的健康措施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看法。
(二)影响因素1. 民间医学的影响2. 文化环境和文化适应3. 教育、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和城乡差异4. 落后习俗5. 工业化和媒体宣传6. 医疗政策与社会健康计划三、行为转变的理论(一)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成功执行某并导致预期结果的信念。
自我效能来源于:1. 成功的经验2. 替代性经验3. 言语劝导4. 生理状态(二)健康信念模型理论要点:1. 知觉易感性2. 知觉威胁性3. 知觉益处4. 知觉阻碍5. 行动线索6. 自我效能健康信念模式的结构(三)计划行为理论理论要点:1. 行为意向2. 行为态度和行为信念3. 主观规范和规范信念4. 知觉行为控制理性行动/计划行为理论结构示意图吸烟、酗酒和网络成瘾吸烟可导致肺癌、口腔癌或食道癌,膀胱癌,也可导致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高血压。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02-07,部分带选择答案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02-07,部分带选择答案2005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属于边缘叶的脑结构是A 边缘系统B 胼胝体下回C 丘脑D中脑被盖2、上丘位于A 丘脑B间脑C中脑D桥脑3、属于条件抑制的是A外抑制B延缓抑制C超限抑制D突触前抑制4、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A可以总和B快电位C双向传递D全或无5、近年来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痛觉的重要脑中枢位于间脑中的A中线核B内侧核C外侧核D板内核6、脑的重量占全身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与耗能量却占全身的A20% B25% C30% D40%7、动作电位下降部分是膜的A极化过程B去极化过程C复极化过程D反极化过程8、视网膜的光感受细胞是A无足细胞B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9、视网膜中央凹部分A视敏度高,感受单位大B视敏度高,感受单位小C视敏度差,感受单位大D视敏度差,感受单位小10、人能听到的各种振动波的频谱大约为A20-16000赫兹B30-17000赫兹C40-18000赫兹D50-20000赫兹11、听觉的初级皮层区是A顶叶21区B颞叶21区C顶叶41区D颞叶41区12、与躯体感觉有关的脑结构是A丘脑腹后核B丘脑底核C丘脑前核D丘脑后核13、属于联想式学习的模式是A敏感化学习B印记式学习C尝试与错误学习D观察与模仿式学习14、帕帕兹环路的生理心理学功能与A记忆有关B空间辨别学习有关C情绪体验有关D短时向长时记忆转化有关15、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外侧区、旁室核和围穹隆区是A防御行为中枢B饮水行为中枢C性行为中枢D饥饱感觉中枢16、保持正常睡眠与觉醒状态的动物标本是在猫的A延脑与脊髓之间横断B延脑与桥脑之间横断C桥脑中部横断D上丘与下丘之间横断17、夜间睡眠中多梦期是A异相睡眠B慢波二期C慢波三期D慢波四期18、异相睡眠的开细胞是A延脑网状大细胞B桥脑网状大细胞C蓝斑中的小细胞D缝际核19、提出情绪动力定型学说的科学家是A詹姆士B巴甫洛夫C卡侬D林斯莱20、生理心理学研究情绪表现的经典实验是A躲避条件反射B自我刺激C假怒D怒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是A脊髓丘脑束B脊神经C脑神经D植物神经22、听觉理论有A空间频率理论B位置理论C行波学说D共振假说23、对情绪有调节作用的脑结构是A杏仁核B豆状核C隔区D海马24、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是A程序性记忆B习惯性记忆C内隐性记忆D间接事物的联想记忆25、临床表现为肌张力消失、肌肉萎缩、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消失的损伤部位的A锥体系B皮层运动神经元C脑干运动神经元D脊髓运动神经元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6、大脑皮层前岛叶是()高级脑中枢。
人格心理学是如何理解攻击性的
人格心理学学是如何解释“攻击性”的?特质论A型人格的3个特点之一: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敌意(1)研究者有时又把“敌意”称为“攻击性”a.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倾向,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社会心理学家将“攻击行为”定义为以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主要研究社会情境和攻击的关系及攻击的预防、干预等问题。
b.攻击性的行为特征是一种行为而非情绪或动机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是有意的伤害行为被伤害者不愿接受c.攻击者的人格特征Shoham研究发现,暴力罪犯有以下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寻求刺激、缺乏自信与自尊、应付现实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差d.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性别差异不明显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女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发展过程及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和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地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在2~2.5岁时就可表现出来,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攻击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进入中学后,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用暴力方式来表现攻击行为e.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在攻击类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而言语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工具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敌意性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在攻击行为意图归因上,年长的儿童能根据不同的攻击意图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而年幼儿童的行为反应没有区别f. 攻击行为的起因差异婴儿期:身体上的不适和企图寻求注意的需求3—4岁:强制性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4—6岁:同伴之间的冲突g. 攻击行为的其他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攻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存在显著差异生理取向的攻击性1.内分泌学研究2.雄性激素,尤其是睾丸酮,与攻击行为的形成与表达有关3.血清中酒精成分高或糖成分低能提高攻击行为4. 2.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研究5.大脑某些区域被破坏,如杏仁核6.攻击行为个体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组,异常类型以慢波为主7. 3. 神经生化研究8.儿茶酚胺水平异常会损害个体对预期惩罚的恐惧反应,而易导致攻击行为9.脑脊液中5-羟基吲哚乙酸水平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10.遗传取向的攻击性Freud 的天赋攻击性认为人类受两种生而具有的本能的支配: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生的本能使人的生命得以产生及延续死的本能驱使人们指向自我或他人的瓦解或毁灭认为人类需要通过攻击来使死亡本能的力量远离自我,即死亡本能间接地导致了指向他人的攻击行为在Freud看来,攻击行为是不可避免的进化人格心理学攻击性Q: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取暴力攻击,大多数暴力攻击的受害者是男性我们所知的最早死于他杀的人是尼安德特(与周口店猿人同时代)的一位男性,他死于5万年前,被从前面刺中左胸(Trinkaus & Zimmerman,1982)1965-1980年,芝加哥的杀人犯中,86%是男性,这些杀人案中80%的受害者也是男性(Daly & Wilson,1988)在各种文化的统计数据中,男性杀人犯占绝大多数,被害者也多为男性(Buss,2005)进化取向的攻击性Lorenz(奥地利)的本能说攻击的动因是本能的,这种能量在机体内部可以不断积蓄,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转变为攻击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在《论攻击》一书中,Lorenz研究了攻击性行为的自然历史这种行为是本能的,是由吃食、繁殖、逃跑和攻击这“四大动力”中的一种主要动力促成的Lorenz研究的是同类物种成员之间的搏斗和威胁,而并非捕食动物对被捕食动物的攻击,也不是被捕食动物对捕食动物的围攻,或是任何一种被迫得走投无路的动物所作的自卫行动因此,Lorenz在侧重研究同一物种内部发生的攻击行为时,提出了这种攻击性在保护物种方面起着何种功能的问题,最后得出了几种答案:第一,它能使同一物种的成员均匀地分布在现有区域内,这样每个动物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食物第二,同一物种互相竞争的雄性动物之间发生攻击行为,可以确保只有那些最强壮的动物能够留下后代,可以保护自己的家族和群体最后,攻击性可以建立和维持某一动物群内部的等级关系。
生理心理学第八章2_性、防御与攻击
抑制 抑制 兴奋 抑制
24
小结攻击防御行为的中枢机制: 小结攻击防御行为的中枢机制:
下丘脑 分两部分 :通过中脑实现这种控制 通过中脑实现这种控制 中脑
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 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 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 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 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
4
与动物相比, 与动物相比,人类的性功能和性行为的表达不 仅仅是一种生物本能,它是生物因素、心理 仅仅是一种生物本能,
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现象。 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现象。
性行为的激发与控制, 心理因素起一定作用, 性行为的激发与控制 , 心理因素起一定作用 , 但直接起作用的是 中枢神经系统 和 激素 。 并且, 并且 , 心理因素的作用基本上也是通过神经系 统和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 统和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
卵泡期,以子宫内膜增生和雌激素分泌水平增高( 卵泡期,以子宫内膜增生和雌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伴以黄体酮 分泌低下)为特征; 分泌低下)为特征; 黄体期,发生在排卵以后, 黄体期 , 发生在排卵以后 , 以分泌型子宫内膜和高水平的黄 体酮分泌为特征。 体酮分泌为特征。
12
性行为的神经性行为的神经-激素调节 :
18
练 习
题
4.下丘脑分泌5种与 .下丘脑分泌 种与 种与( )行为有关的激素:促卵泡激素 行为有关的激素: 行为有关的激素 释放激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催乳激素释放激素、 释放激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催乳激素释放激素、 催乳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和催产素。 催乳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和催产素。 A.性 B.摄食 C.饮水 D.睡眠 . . . . 5.虽然目前对性变态的认识还很不足,但人格和( 虽然目前对性变态的认识还很不足,但人格和( 虽然目前对性变态的认识还很不足 素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 素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 A.环境 B.心理 C.情绪 D.文化 环境 心理 情绪 文化 )因
心理学复习资 第八章
第八章意志【考试要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意志、意志行动的含义及特点;掌握动机的概念及动机的功能、分类;熟悉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识记驱力、诱引、期望、归因、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懂得意志行动的过程分析,正确区分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掌握意志的品质的内容,识记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坚韧性的概念;熟悉意志与认识、情感的相互关系,结合学生实际如何进行意志品质的锻炼培养。
【大纲内容与重点】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意志在人类变革现实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它对行为活动具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和调节控制作用。
意志与认识、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
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词在人的意志中起重要的作用。
一二、意志行动及其特点、意志行动是人所特有的,但不是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意志行动。
例如,手遇针刺就会缩回,吹口哨,摇头摆脑等一些无意的动作,都不是意志行动。
也就是说,意志行动是具备一定要求和特征的行动。
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意志行动和预定的目的分不开,没有目的,就没有意志行动。
人的意志行动,需要根据预期的目的,形成一定的行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目的的行动。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读书看报、打球下棋等都是随意运动,意志行动就表现在随意运动中。
换句话说,意志行动必然是随意行动,但是,随意行动并不总是意志行动。
因为,意志行动除了具有随意行动的特征之外,还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困难包括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
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使意志行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个人意志坚强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来衡量。
因此,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节动机一,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详解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40303英文名称:Physiological Psychology一、基本信息1.学分与学时学分:34学时,学时:2学时2.课程类别专业核心必修课程3.适应专业心理学专业,必修4.课程目的(1)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2)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和术语;(3)使学生全面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思考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策略;(4)使学生理解有关感觉、知觉、睡眠、觉醒、情绪、学习与记忆等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5.建议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心理学6.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用叙述演示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呈现教学内容,适当安排课堂讨论等活动,力求系统、准确、客观、直观、生动地将大脑的工作原理呈现出来。
同时布置课外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7.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20%形式有: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论文(2)结课考试成绩四0%,形式为闭卷考试8.课外自学要求(1)阅读参考资料(2)查找相关文献、进行课堂汇报。
9.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生理心理学(第版).李新旺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目:(1)生理心理学(第版).沈政、林庶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生理心理学隋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生理心理学m〃 R. Carls(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4)生物心理学(第0版).詹姆斯•卡拉特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5)认知科学进展:从分子机制到计算理论(英文吕忠林,罗跃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葛詹尼加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基本内容: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前世今生一、什么是生理心理学二、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概述二、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伦理三、行为学研究方法四、脑研究的方法五、行为遗传学及基因干预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意义和研究历史;(2)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02-07,部分带选择答案详解
2007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物质中是逆信使物质的是()A.去甲肾上腺素B.一氧化氮C.多巴胺D.乙酚胆碱2.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曲率变大,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这称为()A.瞳孔反射B.分散C.共钝运动D.调节反射3.一些低等哺乳类动物中,存在一种习得行为模式,它仅仅发生于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其习得行为特征存在于母—幼关系中。
它是()A.程序性学习B.认知学习C.情绪性学习D.印记式学习4.经典饥饿中枢是()A.下丘脑外侧区B.下丘脑腹内侧核C.背侧下丘脑D.隔区5.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正常讲话和叫出物体的名字,但却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也不能按别人的命令作出相应反应。
这种是()A.传导性失语B.命名性失语C.完全性失语D.运动性失语6.变化性朝向反应中存在的特异性脑事件相关电位波是()A.MMN B.顶负波C.P3 D.P17.视皮层功能超柱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方位柱B.眼优势桩C.颜色柱D.空间频率柱8.睡眠过程中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时期是()A.慢波1期B.慢波3朋C.异相睡眠D.慢波4期9.锥体外系的神经纤维可来自于许多脑结构,但不包括()A.大脑皮层B.纹状体C.脑干网状结构D.下丘脑10.非联想性的学习中,重复刺激引起感觉阈限下降的现象称()A.习惯化B.敏感化C.条件反射D.非条件反射11.在知觉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脑中枢位于()A.颞下回联络皮层B.顶区联络皮层C.枕区联络皮层D.前额叶联络皮层12.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脊髓腰段B.下丘脑性两形核C.下丘脑腹内侧核D.颞叶皮层13.艾森克理论中,包括三个重要的与生理心理学有关的概念,其中不包括()A.驱力B.皮层兴奋性水平C.条件反射能力D.自我14.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其中,晚成分是指()A.10至50毫秒B.10至500毫秒C.50至500毫秒D.50 至1000毫秒15.深感觉不包括()A.位置觉B.振动觉C.动觉D.受力的感觉16.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看,人脑的记忆系统不包括()A.资料驱动的系统B.概念驱动的系统C.基于期望的系统D.基于认知的系统17.在液态智力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A.大脑左半球B.大脑右半球C.额叶D.颞叶18.与运动性失语症有关的脑结构是()A.布洛卡区B.维尔尼克区C.卵下小叶与角回D.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19.帕帕兹环路除了与记忆有关以外,还参与了()A.情绪B.运动C.知觉D.注意20.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式感受野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A.侧抑制B.前抑制C.正反馈D.负反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生理心理学
学科性质: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生理心理学的对象及任务:对心理现象生理机制的研究,重视行为的控制研究。
研究的任务和(学习)意义:促进心理学模式转变,提高心理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工作者的心理健康。
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心理活动是脑还是心的功能2是脑和心合作功能3关于精神和物质的属性4大脑的功能与心无关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客观事物个别属性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受器活动而产生的最原始的主观映象。
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与嗅觉、躯体感觉。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的复杂过程,包括非随意注意、选择或集中注意以及注意的维持与调节过程。
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精神病:是一些心理活动发生障碍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精神病学:是专门研究精神病的诊治及其病理机制。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又称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一切机能都是通过神经元实现的。
传统生理心理学方法:是以低等动物,如大、白鼠为主要实验对象。
分子神经生物学:是20世纪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它从分子水平上解释神经信息传递和神经组织代谢的许多复杂机制,为人类探索大脑奥秘打开一扇大门。
视觉(系统):由眼、视神经、视束、皮下层中枢和视皮层等部分组成,实现着视觉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加工等三种过程。
视觉信息的产生:眼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两种生理机制,即眼的折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
随意性眼动:包括共轭运动和辐辏运动。
共轭运动,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
辐辏运动包括辐合和分散。
辐合,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
分散,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
视网膜的信息传递:视网膜分为内外层。
外层是色素上皮层,由色素细胞组成,由此产生和储存一些光化学物质。
第八章性心理演示文稿
性意识发展三阶段: 性意识发展三阶段: 青春期前: 性征、 青春期前:性别认同 (性征、性别的认 识和接纳)意识 识和接纳) 青春期: 青春期:性欲意识 青春期后: 青春期后:性行为启动意识
: 性知识 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与性相关的理
性认识。 性认识。
性心理正常和谐:取决于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性心理正常和谐:取决于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性神秘和性愚昧:来源于性知识贫乏错误。 性神秘和性愚昧:来源于性知识贫乏错误。
(4).性意识形成期(15-17岁 (4).性意识形成期(15-17岁)
性成熟的刺激使少男少女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对 异性的异常感受:总感到有异性吸引的存在, 异性的异常感受:总感到有异性吸引的存在, 也企图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吸引、接近异性, 也企图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吸引、接近异性, 这就是性吸引。 这就是性吸引。 性吸引 青春期性吸引表现是多样的,可以是异性同伴、 青春期性吸引表现是多样的,可以是异性同伴、 异性教师、异性长辈、屏幕偶像。 异性教师、异性长辈、屏幕偶像。 同龄异性间开始交往,交友对象不固定, 同龄异性间开始交往,交友对象不固定, 关系也 不稳定, 分手也不会很留恋。 不稳定, 分手也不会很留恋。 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就出现在这个阶段。 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就出现在这个阶段。
第八章 性心理
本章主要内容
一、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二、青春期常见性心理 三、性心理健康及标准 四、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五、大学生恋爱心理 六、大学生性心理调适
一.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 、性心理及其构成 性心理产生、 (二)、性心理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青少年性心理的发育 (四)、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性心理
性意识 性知识 性经验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2005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hysiopsychology开课学期:3学时(理论+实践):48(40+8)学分:3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专业:应用心理学选用教材:《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版主要参考书:1、卡尔森著苏彦捷等译,生理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
2、詹姆斯•卡拉特著,苏彦捷等译,生物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3、葛詹尼加等著,周晓林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一关于心智的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和生物基础的一门科学。
它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属于基础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
心理活动是大脑的重要的功能,是客观现实作用于脑而产生的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就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各种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主要致力于心理和行为的神经机制(特别是脑机制)的研究。
《生理心理学》不仅研究正常的心理现象,还研究人的本能行为和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学习《生理心理学》的任务使心理学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心理现象、本能行为及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为学习其他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logical basis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behavior. Physiopsych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e of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hysiopsychology belongs to basic psychology,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theoretical subjects of the psychological science system. Psychological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human brain. Centering on the brain,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human mind andbehavior,especially the Neural mechanism.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not only the norm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but also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Physiopsycholog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The task of the students to learn physiopsychology i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stinctive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m to learn the other courses of psychology.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生理心理学是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之一,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心理学课程。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第一章:生理心理学概论1.什么是生理心理学,其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是什么?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经验及心理活动进化、发育和生理机制的一门学科。
生理心理学以大脑为中心,研究各种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主要是心理和行为的神经机制(特别是脑机制)的研究。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信息科学及神经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简述生心中可以运用的研究方法。
一、神经解剖学的技术——组织学的方法:固定、切片、染色。
神经通路追踪的方法:溃变轴突的研究、氨基酸自体放射摄影技术、辣根过氧化酶追踪法。
二、脑损伤法——动物实验:横断损伤法、吸出、电解、神经化学、冰冻、扩布性阻抑法。
三、刺激法:电刺激和化学刺激。
四、电记录法: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五、生物化学分析法六、脑成像技术——脑结构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大脑活动时血氧变化)PET-CT(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fMRI(功能性磁共振)七、行为学研究3.鲁利亚的大脑三功能系统学说鲁利亚将脑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功能系统。
第一功能系统:维持和调节唤醒状态的功能系统。
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
第二功能系统: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功能系统。
包括枕叶、颞叶、顶叶的皮层以及相应皮下组织。
第三功能系统:负责运动的调节、计划和控制系统。
包括额叶的大部分脑区。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功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功能系统又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4.如何解释人行为的获得?行为的获得:①行为是通过基因遗传获得的;②行为是个体后天习得的;③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④行为是进化的结果;进化心理学,即社会生物学认为:①每个影响行为的基因都经历了自然的选择。
(因为行为本身的产生就是生物进化的结果)②只有对个体生存有利的基因和行为才会被自然所选择、被传布。
③利己行为的解释:这些行为能够帮助个体生存,并将自己的基因传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雄性 雌性
二、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下丘脑
:通过中脑实现这种控制
分两部分 杏仁核和隔区 :起着更精细的调节作用 (边缘系统中的)
22
二、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下丘脑通过中脑实现这种控制 防御行为 主动逃避反应
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现象。
性行为的激发与控制,心理因素起一定作用, 但直接起作用的是 中枢神经系统 和 激素 。 并且,心理因素的作用基本上也是通过神经系 统和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
5
一、性行为的神经中枢
初级中枢
分三级
高位脑中枢 更高级的脑中枢
6
一、性行为的神经中枢
初级中枢:
球海绵状核(Nucleus of the bulbocavernosus), 位于脊髓腰段,该核的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直 接支配生殖器的肌肉,以保证交配行为的完成。 该中枢的运动神经元对血液内性激素的变化很 敏感,如果性激素水平增高,该中枢的运动神 经元单位发放频率增高,引起生殖器肌肉的活 动。
24
小结攻击防御行为的中枢机制:
下丘脑 分两部分 :通过中脑实现这种控制
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 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 攻击行为。
杏仁核和隔区 :起着更精细的调节作用 (边缘系统中的)
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 这一功能进行着调节与控制。
25
三、防御、攻击行为与激素
性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7
高位脑中枢 :
雄性性中枢--性两形核(The sexually dimorphic nucleus),位于内侧视前区。刺激该 核引起动物的爬背行为,损毁此区则动物丧失 性反应。 雌性性中枢--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刺激该核 引起雌性动物的性行为,破坏该核使雌性动物 的性行为丧失;该核内分布着较密的雌激素受 体和孕激素受体。
28
练
习
题
1.( )是防御和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 着不同类型的防御和攻击行为。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大脑皮层 2.除了性激素以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对( )行为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A.性 B.摄食 C.睡眠 D.防御和攻击 3.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而言, ( )起着精细的调节作用。 A.隔区 B.视前区 C.杏仁核 D.弓状核 4.雄性激素对雄性间攻击行为具有两种作用,分别称之为 ( )。 A.抑制作用 B.组织作用 C.激活作用 D.营养作用
(背侧下丘脑 ) 被动逃避反应
攻击行为
情绪性 母性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
(内侧下丘脑 )
杀幼行为
雄性 雌性
23
捕食行为 (外侧下丘脑 )
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和隔区起着更精 细的调节作用。
捕食攻击行为 皮层内侧杏仁核 杏仁核 杏仁基外侧核 隔区 情绪性攻击行为 情绪性攻击行为 情绪性攻击行为
抑制 抑制 兴奋 抑制
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物学教授Kinsey , 《人 类男性的性行为》 和《人类女性的性行为》
20世纪50年代,两位后来成为夫妻的美国科学家 -妇产科专家Masters和心理学家Johnson走上了 对性反应进行实验室研究的道路。 1966年出版 了专著《人类的性反应》
4
与动物相比,人类的性功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行为的表达不 仅仅是一种生物本能,它是生物因素、心理
14
2.性激素对下丘脑的作用
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神经系统、特别是
下丘脑的激素敏感细胞有反馈作用,从而 引起这些细胞去触发性行为。
15
结论:
性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链索活动,这个链索的 每一环节都受着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水平和不同部 位的控制。 这一环路的活动是神经冲动和激素、生理和心理 因素的混合作用所引起和维持的。 环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从下丘脑到垂体前叶,再 到性腺,然后返回下丘脑。
一方面,下丘脑刺激腺体释放性激素;
另一方面,性激素对下丘脑具有反馈作用,并刺激 性行为。
13
1.下丘脑对激素的作用
下丘脑分泌5种与性行为有关的激素:促卵泡激素释放 激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催乳激素释放激素、催乳 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和催产素。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释 放激素作用于脑垂体前叶, 使脑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 素即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这些激素进入血液运输 到性腺(卵巢或睾丸),维持性腺的正常发育并使其分泌 性激素。 下丘脑分泌的与性行为有关的激素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 正中隆起、视前区、弓状核、视上核和旁室核。
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以排卵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卵泡期,以子宫内膜增生和雌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伴以黄体酮 分泌低下)为特征; 黄体期,发生在排卵以后,以分泌型子宫内膜和高水平的黄 体酮分泌为特征。
12
性行为的神经-激素调节 :
至少在哺乳动物中,下丘脑在规律性的性行为 中起关键作用,它与性激素相互影响。
激素对人类性机能的影响
人类男性睾丸分泌的雄激素是睾丸酮; 女性卵巢分泌的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 此外,还有少量的雄激素。
11
男性的睾丸酮显著缺乏者常伴有性欲减退和阳萎,这种 现象又随着激素正常水平的恢复而得到改善。 女性性机能的激素调节更为复杂,因为女性从月经初潮 到绝经要经过一系列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3.( )皮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18
练
习
题
4.下丘脑分泌5种与( )行为有关的激素:促卵泡激素 释放激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催乳激素释放激素、 催乳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和催产素。 A.性 B.摄食 C.饮水 D.睡眠 5.虽然目前对性变态的认识还很不足,但人格和( 素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 A.环境 B.心理 C.情绪 D.文化 )因
6.下丘脑分泌的与性行为有关的激素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 正中隆起、( )、弓状核、视上核和旁室核。 A.视交叉 B.视前区 C.外侧膝状体 D.内侧膝状体
19
第二节
Contents:
防御和攻击行为
一、防御、攻击行为类型 二、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三、防御、攻击行为与激素
20
一、防御、攻击行为类型
8
更高级的脑中枢:
颞叶皮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 要作用。颞叶损伤的人或动物均表现出严 重的性功能异常。
9
重点
小结:性行为的神经中枢
初级中枢 :球海绵状核 雄性性中枢:性两形核
分三级
高位脑中枢 雌性性中枢:下丘脑的 腹内侧核 更高级的脑中枢 :颞叶皮层
10
二、性行为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26
性激素对攻击行为的调节
组织作用:促进与攻击行为 有关的神经回路发育 对雄性间攻 击行为 激活作用:激活雄性间攻击 行为
雄性激素 (内侧视 对防御逃避 前区) 没有调节作用 行为 对雌性攻击 激活作用 行为 雌性激素
抑制雄性动物对雌性动物的攻击行为。
27
攻击行为神经—体液调节:
血液中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通过体液 调节作用于脑内的受体,引起中枢机 制的变化。这是攻击行为神经—体液 调节作用的一般途径。
16
三、环境条件与心理因素
高等动物的性行为还要受到许多环境条件 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就人类而言,男女两性的性行为都更多地 决定于性对象的吸引力、性爱的程度以及 适宜的性生活环境。
17
练
习
题
1.就人类而言,男女两性的性行为更多地决定于性对象的 吸引力、性爱的程度以及适宜的( )。 A.激素水平 B.体格 C.性生活环境 D.日期 2.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A.脊髓腰段 B.下丘脑性两形核 C.下丘脑腹内 侧核 D.颞叶皮层
29
第八章(中) 性行为、防御与攻击 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第四节
性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防御与攻击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1
第三节
性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外部因素 性行为
环境条件 神经
内部因素
激素
2
Contents:
一、性行为的神经中枢
二、性行为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三、环境条件与心理因素
3
对人类的性反应进行实验室研究只有90余年的 历史,而这项工作取得成功的时间更短,只有 40余年。 20世纪 2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 Wat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