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发动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者缺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动力,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对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1. 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用于容纳活塞、气门和其他关键部件。
1.2 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1.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将连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开闭。
1.4 气门温和门机构:气门控制进出气体的流动,气门机构负责使气门按照规定的时序工作。
1.5 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点火系统提供火花点燃混合气。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汽缸内产生负压,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燃烧室。
2.2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增加燃烧效率。
2.3 燃烧冲程:活塞上行至顶点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下行。
2.4 排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废气从排气门排出,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准备。
2.5 循环重复:上述四个冲程循环进行,驱动曲轴旋转,输出动力。
总结:从组成和工作原理来看,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件协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组成包括缸体、活塞、曲轴等关键部件,而工作原理则涉及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通过深入理解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为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汽车创造商和工程师而言,深入研究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也是提升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的关键。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1.1发动机的分类§1.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1.2.1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一、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如图1-1,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销、连杆与曲轴相连接。
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
为了吸人新鲜气体和排除废气,设有进、排气系统等。
二、基本术语1、工作循环2、上、下止点3、活塞行程4、气缸工作容积5、内燃机排量6、燃烧室容积7、气缸总容积8、压缩比9、工况10、负荷率三、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图1-2 为发动机示意图。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通常利用发动机循环的示功图来分析工作循环中气体压力p 和相应于活塞不同位置的气缸容积V 之间的变化关系, 示功图表示了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气缸内压力的变化情况。
其中,曲线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发动机整个工作循环中气体在单个气缸内所作的功。
四冲程汽油机的示功图如图1-3 所示。
(1 进气行程(图1-3a化油器式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吸人气缸。
进气过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从而气缸内的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即在气缸内造成真空吸力。
这样,可燃混合气使经进气管道和进气门被吸人气缸。
(2 压缩行程(图1-3b为使吸人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故需要有压缩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称为压缩行程。
在示功图上,压缩行程用曲线a c表示。
(3 作功行程(图1-3c在这个行程中,进、排气门仍旧关闭。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即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doc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发动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2 发动机的组成及作用1.3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4 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组检修2.1 发动机机体的结构与功能2.2 发动机机体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2.3 发动机气缸体的检修2.4 发动机气缸盖的检修第三章:曲柄连杆机构检修3.1 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与功能3.2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3.3 活塞的检修3.4 曲轴的检修3.5 连杆的检修第四章:配气机构检修4.1 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功能4.2 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4.3 气门的检修4.4 凸轮轴的检修第五章:燃油供给系统检修5.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2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5.3 燃油泵的检修5.4 燃油喷射器的检修5.5 燃油滤清器的检修第六章:点火系统检修6.1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2 点火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6.3 点火线圈的检修6.4 火花塞的检修6.5 点火模块的检修第七章:冷却系统检修7.1 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7.2 冷却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7.3 冷却液的检修7.4 冷却泵的检修7.5 散热器的检修第八章:润滑系统检修8.1 润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8.2 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8.4 油压开关的检修8.5 油底壳的检修第九章:排放控制系统检修9.1 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9.2 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9.3 氧传感器的检修9.4 催化转化器的检修9.5 排放控制系统其他部件的检修第十章: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10.1 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10.2 故障诊断方法及步骤10.3 故障排除技巧10.4 案例分析10.5 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发动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难点解析:需要掌握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的特点,以便理解其在汽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1.发动机基本知识

4100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 水冷车用, 100mm, 4100Q-4: 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第四种变型产品 TJ376Q: 表示三缸,四行程,缸径76mm 水冷车用,TJ表示系列符号 76mm, TJ376Q: 表示三缸,四行程,缸径76mm,水冷车用,TJ表示系列符号 CA488: CA488: 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88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 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88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 88mm
2012年3月11日1时27分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刘奕贯主讲
10
二、 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观 看 演 示 2、压缩行程 3、做功行程 4、排气行程
2012年3月11日1时27分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刘奕贯主讲
11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
2012年3月11日1时27分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刘奕贯主讲
20
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相同点: 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相同点 相同
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 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 只有做功行程产生动力。 只有做功行程产生动力。 每一行程曲轴转半周; 每一行程曲轴转半周;
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不同点 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不同点: 不同
2012年3月11日1时27分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刘奕贯主讲
24
桑 塔 纳 发 动 机 的 配 气 机 构
2012年3月11日1时27分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刘奕贯主讲 25
桑塔纳轿车汽油供给系
2012年3月11日1时27分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刘奕贯主讲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便读者对其运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核心部分是由缸体和缸盖组成的。
缸体是一个类似于圆筒的结构,内部有活塞运动的空间。
缸盖则覆盖在缸体上方,形成燃烧室和气门的安装位置。
1.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一个圆柱形的零件,与缸体内的活塞环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它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燃料的燃烧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1.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部分,它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凸轮轴则控制气门的开关时机,确保燃料和排气气体的正常流动。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冲程在进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门打开,进气门吸入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进入燃烧室。
同时,曲轴带动凸轮轴使排气门关闭。
2.2 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将进气冲程中吸入的混合物压缩。
这样可以增加混合物的密度和压力,为燃烧提供更好的条件。
2.3 燃烧冲程在燃烧冲程中,活塞继续向上运动,达到最高点时,火花塞发出火花,点燃混合物。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曲轴带动凸轮轴打开排气门。
2.4 排气冲程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冲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出燃烧室。
同时,凸轮轴控制进气门打开,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冲程做准备。
2.5 循环重复以上四个冲程循环不断重复,形成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每个活塞都在不同的冲程中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的连续工作。
三、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3.1 燃油箱和燃油泵燃油箱储存燃料,并通过燃油泵将燃料送到发动机燃烧室。
3.2 喷油器喷油器将燃料雾化成细小的颗粒,并按照精确的时间和量喷入燃烧室,以实现燃烧过程的控制。
3.3 燃油调节器燃油调节器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调节燃油的供给量,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发动机的总体认识

பைடு நூலகம்
发动机的总体认识
• 1.1 发动机的类型
– 按使用的燃料分类 – 按着火方式分类 – 按工作循环分类 – 按冷却方式分类 – 按汽缸排列方式分类 – 按汽缸数分类
• 1.2 发动机的结构
“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
汽油机解剖图
1-皮带轮;1-中间轴;3-汽缸体;4-凸轮轴;5-凸轮轴罩盖;6-排气门;7-气门弹簧; 8-进气门;9-气门挺杆;10-汽缸盖;11-火花塞;11-飞轮;13-油底壳;14-活塞; 15-连杆总成;16-集滤器;17-曲轴;18-正时皮带
• 1.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进气 – 压缩 – 作功 – 排气
图1-2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a)进气行程; (b)压缩行程; (c)做功行程; (d)排气行程
• 1.4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 上止点 – 下止点 – 活塞行程 – 燃烧室容积 – 汽缸总容积 – 汽缸工作容积 – 发动机排量 – 压缩比
图1-3 发动机基本术语
汽车养护与美容
发动机培训讲义一(发动机基本知识)汇总

发动机知识培训讲义(一) 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常识部分)第一节发动机分类目前,轿车的动力主要是内燃机。
它是将燃料与空气在发动机内部混合、燃烧而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臵。
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力发动机(简称热机)。
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
另一种是外燃机,如蒸汽机等,其特点是燃料在机器外部的锅炉内燃烧,现代轿车早巳不用这种机器了。
车用发动机大致分类如下:1)根据活塞的运动形式分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和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轿车所用的发动机主要是往复活塞式。
由于它在设计、制造、安装、修理及使用中各种技术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轿车,的主要动力形式。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也称转子发动机),在国外轿车上(主要是日本汽车)所应用,虽然还有一些关键技术仍在研究中,但作为发动机的前景还是存在的。
2)根据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行程数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
活塞式内燃机,它的每一个工作循环都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所组成。
活塞每两个单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行程发动机。
活塞每四个单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行程发动机。
现代轿车发动机大都采用四行程发动机。
二行程发动机由于存在排放、噪声、油耗等方面原因,轿车已很少采用。
3)根据发动机使用燃料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使用汽油作燃料的发动机(称为汽油机)使用柴油作燃料的发动机(称为柴油机)。
现代轿车上使用汽油机很多。
在欧洲、日本等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柴油机轿车。
汽油机根据供油系统的不同可分为化油器式发动机和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化油器式发动机是将汽油与空气在化油器中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可燃混合气,然后被吸入汽缸并加以压缩,点火燃烧作功。
轿车上使用得越来越少。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是把燃料通过喷射系统,以一定的比例喷入进气管或汽缸内与空气混和成可燃混合气,再点火、燃烧、膨胀而作功。
由于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特别是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故在轿车上逐渐被采用。
汽车发动机部分知识点总结

汽车发动机部分知识点总结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1. 热力循环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了解热力循环原理。
热力循环是指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燃烧燃油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这些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运行的过程。
热力循环包括吸气、压缩、爆燃、排气四个过程。
了解热力循环原理有助于理解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性能表现。
1.2. 火花点火和压燃点火原理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主要有火花点火和压燃点火两种。
火花点火是通过点火塞产生的高压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压燃点火则是通过气缸内混合气的高温高压自燃来推动活塞。
这两种点火方式各有优劣,影响着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
1.3. 比例压缩原理比例压缩是指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活塞将混合气压缩到一定比例的过程。
压缩比越大,内燃机的热效率越高。
了解比例压缩原理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汽车发动机,并且有助于保养发动机。
二、发动机的结构2.1. 气缸气缸是发动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燃烧室和活塞的工作场所。
气缸数量和排列方式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和特性。
2.2. 活塞活塞是发动机内部上下运动的零部件,是发动机内部的运动部件。
正常工作的活塞需要具备一定的材料强度和表面光洁度,以及良好的润滑条件。
2.3. 曲轴曲轴是将活塞上下运动转换为发动机的旋转动力的重要部件。
曲轴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并且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平衡性。
2.4. 活塞连杆活塞连杆是活塞与曲轴相连的零部件,它是将活塞运动转换为曲轴旋转的媒介。
活塞连杆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重量轻,以减小惯性负荷。
2.5. 气门气门是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的控制部件,它的工作精度和密封性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2.6.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是将燃油输送到燃烧室的系统,包括供油系统和喷油系统。
燃油系统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和排放水平。
2.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的系统,包括水循环冷却和风冷两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发动机的常用基本术语(图1.5)
发动机的常用基本术语包括:上止点 、下止点 、活塞行程(S)、曲柄半径(R)、燃烧室容积(Vc)、气缸工作容积(Vh)、气缸总容积(Va)、发动机排量(VL)、压缩比(ε)等。
1.1.4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完成能量转换必须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这四个过程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不断地重复,就实现了能量转换,使发动机能够连续运转。
四行程发动机:是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72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次的发动机。
二行程发动机:是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36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两次的发动机。
态度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常用术语
教学难点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模式
任务引领型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
多媒体 网络
教学
过程
设计
备注
1.1发动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把某种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
现代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多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是把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
发动机重大版教案专用笺(电子版)
教学课题
单元1发动机基础知识
1.1发动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课程名称
实施汽车发机维修
教学班级
高考汽修17.1和5班
课时数量
2
任课教师
教学周数
教学日期
教材
内容
分析
教材在此处进行发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是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发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会讲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1.1发动机的类型
1.按所用燃料分类(图1.1)
发动机按所用燃料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按汽缸数目分类(图1.2)
发动机按气缸数目可分为:单缸与多缸发动机。
3.按冷却方式分类(图1.3)
发动机按冷却方式可分为:风冷与水冷发动机。
1.1.2发动机能量转换机构的基本组成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周期性地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
现代车用发动机广泛采用四行程发动机。
作业
布置
第16页 第1、2题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