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区划

合集下载

中国的气候区划与气候变化

中国的气候区划与气候变化
据和指导
Part Three
中国气候变化的表现
气温变化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导致中国气温普遍升高
极端天气: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高温、干旱、洪涝等
季节变化: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变暖,夏季变热
区域差异:不同地区气温变化差异显著,如西北地区气温升高明显,东南沿海地区气温变化 较小
降水变化
降水量:中国年平 均降水量约为630 毫米,但地区差异 较大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与气候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中国的气候区划
Part Three.
中国气候变化的表 现
Part Four.
中国气候变化的原 因
Part Five.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的措施
Part Six.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的挑战与机遇
Part Five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

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减少化石 燃料的使用、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 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保护森林和植被:通过保护森林和 植被、推广植树造林等方式增加碳 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能源效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推广节能技术等方式减少能 源消耗。
降水季节:中国降 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冬季降水较少
降水类型:中国降 水类型多样,包括 雨、雪、冰雹等
降水变化趋势:近 年来,中国降水量 总体呈增加趋势, 但地区差异较大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原因:全球变暖、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的类型: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台风等 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经济活动等产生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加强气候变化研究、提高预警能力、加强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

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的气候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中国的气候可分为五大气候类型: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湿润气候和高原气候。

1. 寒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分布均匀。

冬季,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导致气温骤降,同时也带来了大风和降雪。

夏季,暖湿的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带来高温和降水。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华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冬季,冷空气从北方吹来,导致气温下降,同时也带来了降水。

夏季,暖湿的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给这个区域带来了高温和降水。

3.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南地区和台湾。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冬季,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给江南地区带来阴雨天气。

夏季,气温升高,季风吹拂,给这个区域带来了高温和降水。

4. 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海沿岸地区,如海南岛和广东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气温相对较为稳定。

冬季,气温仍然较高,但北方寒冷空气的影响也会带来降温和降水。

夏季,这个地区的气温非常高,同时也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降水充沛。

5.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如西藏和青海。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干旱,气压低。

由于地形的关系,这个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冬季非常寒冷,夏季则相对凉爽。

降水非常有限,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总结:中国拥有多种气候类型,从北方的寒温带季风气候到南方的热带湿润气候,再到西南的高原气候,每个地区的气候都有其独特之处。

这种多样性为中国的自然景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生活环境。

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以保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中国气候区有哪些

中国气候区有哪些

中国气候区有哪些1、中国划分为几个气候区,其中都包括哪些城市啊?将邮箱给我,我给你一份中国气候分区图。

可粗略地参见下图。

2、中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哪些地区中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不低于10℃积温在8000℃至4500℃之间,最冷季气温在0℃至15℃之间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1500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

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1500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

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中国气候区有哪些扩展资料: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

3、中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哪些?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

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中国的气候分区

中国的气候分区

中国的气候分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国家。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境内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的气候可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分区。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气候分区及其特点。

一、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春季和秋季变化较大,气温适宜。

降水集中在夏季,尤其是七、八月份。

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降水分布均匀,年降水量较多,主要集中在夏季。

三、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较冷,夏季炎热湿润。

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降水量较多,尤其是夏季。

四、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酷热潮湿。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降水量较多,尤其是夏季。

五、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高原季风气候、高山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温适中,降水量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六、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干旱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短暂。

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呈现干旱的气候特点。

七、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潮湿。

降水分布均匀,全年降水量较多。

以上是中国的七个主要气候分区及其特点。

每个分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气候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工业发展和旅游规划等。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类型。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气候特点,人们对中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划。

气候区划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对气候进行研究和描述。

中国的气候区划主要基于气温、降水和季风等因素进行划分,下面将对中国的气候区划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带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南部属于热带气候区,这个区域气温高,年平均温度超过20摄氏度,并且降水充沛。

热带气候的典型代表是海南岛和台湾地区,这些地方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二、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是指位于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之间的区域,中国的亚热带气候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地。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降水较为充沛。

其中,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尤为适宜农业生产,被誉为中国的“麦田”。

三、温带气候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区,这个区域的气温和降水相对较为适宜。

中国的北方黑龙江、辽宁以及东北地区属于寒冷型温带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

而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则属于暖温带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炎热。

四、西北干旱气候中国的西北地区主要由高原和戈壁沙漠组成,属于干旱气候区。

这个区域的气温较高,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

西北干旱气候对植物生长和农业产出的限制较大,是中国最具挑战性的气候类型之一。

五、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寒气候,这里气温低,冰川和雪峰常年覆盖,降水量较大。

由于气候寒冷,植被生长稀疏,人口稀少。

六、东南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这个区域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潮湿,雨水充沛。

综合来说,中国的气候呈现出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分布不均等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的气候区划主要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西北干旱气候、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

每个气候区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这些特点和挑战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旅游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

发展可再生能源
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 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 碳排放。
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倡导低碳出行、低碳消费 等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 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参 与度。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气候变化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应 对能力。
03
各地区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 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VS
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的气候受纬度、地形和季风等多 种因素影响。高纬度使得冬季寒冷,而大 兴安岭等山脉则阻挡了部分来自海洋的暖 湿气流,导致气候较为干燥。
华北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 燥,夏季炎热多雨。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气候变化趋势
气温上升
中国近百年来的气温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近几十年,增温尤为显
著。
降水分布不均
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增加,而西部地 区降水减少,导致水资源分布更加 不均。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中国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如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等。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农业生产受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农业生产的 不稳定性增加,如干旱、洪涝 等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产生
04
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
01
02
03
温室气体排放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 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地球温度上升
全球平均气温持续上升, 导致极地冰盖融化、海平 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的地理气候区划和农业发展

中国的地理气候区划和农业发展
农业补贴政策:国家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补贴政策, 如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
资金支持: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发展,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农业保险:为了降低农业风险,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农业保险政策,为农民提供生产保障。
农业科技支持: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发展绿色农业:鼓励 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 生物农药,减少化肥 和农药的使用量,保 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发展的政 策支持与保障
农业政策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农业政策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中国农业政策体系的演变历程 当前农业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补贴政策与资金支持
农业发展与地理 气候的关系:农 业发展受到地理 气候的影响,不 同地区的气候条 件决定了农业生 产的类型和方式。
添加标题
农业布局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农 业布局受到地理 环境的制约,不 同地区的自然条 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决定了农业生 产的布局和结构。
添加标题
农业技术与地理 环境的适应性: 农业技术的发展 需要与地理环境 相适应,不同地 区的地理环境条 件决定了农业技 术的选择和应用。
地理气候区划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推广适宜的农 业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东部季风区:主要 种植水稻、小麦等 粮食作物,是我国 主要的农业生产基 地。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种植棉花、甜 菜等经济作物,是 我国重要的畜牧业 基地。
青藏高寒区:主要 种植青稞、牦牛等 特色农产品,是我 国重要的高原特色 农业基地。

地理复习我国的气候区划

地理复习我国的气候区划

地理复习我国的气候区划地理复习:我国的气候区划我国的气候区划是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划分出的,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从华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五个大区域进行介绍和分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气候区划。

一、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

这一地区的气候以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受到西北风的影响,华北地区的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造成了明显的干旱特征。

同时,由于地势相对平坦,湿度较高,这里的大雾天气也较为常见。

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是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一地区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年降水量较多,呈现出显著的季风性降水分布。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和冰雪旅游区。

三、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是我国的干旱地区之一。

这里的气候以干旱少雨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且干燥。

这里的地理条件以戈壁、沙漠为主,地势高原丘陵较多,降水量非常有限,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代表。

四、东南地区东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的气温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较大。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湿润而温和。

东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多样,山地和丘陵较多,河流众多,盛产水稻和茶叶。

五、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我国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气候从亚热带到寒温带都有涵盖,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势特点明显。

由于地势复杂,这里的气温、降水量等气候要素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

西南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且分布均匀,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总结我国的气候区划是多样丰富的。

从华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五个大区域来看,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

了解和理解我国的气候区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规划经济和农业发展。

中国的气候区划与气候变化

中国的气候区划与气候变化
市化进程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城市发展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表覆盖,影响了地表反照率和蒸散发等, 进而影响气候变化。 城市发展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地区温度高于周围地区,加剧了气 候变暖的趋势。
城市化进程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科技创新:加大气候变化领域的 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低碳技术、 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应 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生态保护和 修复,提高农业、林业、渔业等 行业的抗灾能力,降低气候变化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 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 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中国的气候分区
东部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农业发达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气候干燥,以畜牧业为主 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西南高山峡谷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气候分区特点与差异
东部季风区:气 候湿润,降水主 要集中在夏季, 受季风影响显著。
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气候干燥, 降水较少,主要 集中在夏季,大 陆性气候明显。
青藏高原区:气 候寒冷,降水较 少,高原气候特 征明显。
西南高山峡谷区: 气候多变,垂直 差异大,降水主 要集中在夏季, 地形对气候影响 显著。
气候区划的意义
指导农业生产布局
预测气候变化趋势
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 策
促进可持续发展
温室气体排放
森林砍伐
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化进程
人为因素
温室气体排放
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化进程
工业生产活动
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依据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依据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依据
欧阳学文
高原气候区:主要是青藏高原
热带季风区:分布范围小,主要是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从南岭到秦岭淮河一线,以横断山为界
温带季风气候: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为界的东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为界的西部地区
中国温度带中国采取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

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

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

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

热带亚热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附近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长城、天山
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大兴安岭。

中国气候新版

中国气候新版

4、 中 国 干 湿 区
一种地域当水分收入不小于支出时空气 湿润,反之,水分收入不不小于支出时空 气干燥。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旳关系,把 我国划分为:四类地域。发即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 润 地 域
半 湿 润 地 域
半 干 旱
干湿情况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二受冬季风影响,因为北方比较接近冬季风源地,
冬季势力强,影响大,降温幅度大,而南方远离冬季 风源地,而且经过重重山岭阻挡减弱作用,受冬季风 影响降温少,又进一步加大了南北温差。
特点②成因:
东部地势较低,地表起伏小,地形对气候影 响小,纬度原因起着主导作用,所以等温 线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而西部地势高, 地表起伏大,地形原因对气候影响作用大, 成为主导原因,所以温度分布与等高线分 布比较一致,所以等温线比较弯曲,甚致 出现闭合(盆地或或山地)。
特点①成因:
因为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虽然
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辐射相对较弱,但是北方 旳白昼,太阳照射时间长,使南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 量差值变小。加上来自热带海洋旳夏季风能够直接影 响到华北东北,西北地域因为气候干旱夏季增温尤其 强烈,从而形成南方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旳特点。
特点②成因:
(1)图4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
之地相距近来旳交点旳地理坐标是 内蒙古

作者北顾旳是115°E,41°N 高原旳深秋景色。(8分)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旳走向,并阐明其 原因。(l6分)
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4分) 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原因影响(4分), 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旳太行山 (黄土高原东缘)影响(4分)呈东北—西南走向。 (4分)

中国的气候区域

中国的气候区域

中国的气候区域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南北横跨广大的纬度范围,因此拥有多样的气候类型。

根据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可以划分为六个主要的气候区域,分别是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每个气候区域都对中国的环境和人民的生活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地理上处于中国的东北部,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寒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东北地区的冬天常年降雪,且降雪量较大。

气候条件对于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有一定影响,但冰雪资源也为冰雪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山西等省份,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这个地区的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干燥。

春季和秋季的温度变化较大。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农业和工业生产都有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3.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这个地区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冷。

四季分明,降雨充沛。

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经济中心之一。

4.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个地区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而多雨。

年降水量较大,受台风的影响较大。

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也是中国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之一。

5.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等省份,气候多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和喀斯特气候等。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气温和降水分布有很大的差异。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6.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等省份,气候属于干旱气候和半干旱气候。

这个地区的降水量极少,干旱和寒冷成为其气候的主要特点。

由于气候的限制,农业发展比较困难,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重要产区。

总结起来,中国的气候区域多样丰富,每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 尽 单
量击 言此 简处 意输

赅入 的你 阐的 述正

观文 点,
文 字

是 您 思




的 提 炼

人 :

划 请

的中 背国 景气 和候 意区 义划

的中 方国 法气 和候 标区 准划

的中 结国 果气 和候 特区 点划

的中 应国 用气 和候 影区 响划
目 伍录
的中 未国 挑来气 战发候 展区 和划
中国气候区划面临的挑战 和机遇
气候变化:全球变 暖、极端天气事件 等对气候区划的影 响
人类活动:城市化、 工业化、农业发展 等对气候区划的影 响
技术进步:遥感、 GIS等技术在气候 区划中的应用和发 展
政策支持:政府在 气候区划方面的政 策和资金支持,以 及国际合作机遇




汇 报 人 :
热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 海南岛、台湾南部和云南 南部
中国气候区划的特点和规 律
气候类型多样:中国拥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季风气候显著: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度带分布:中国温度带分布广泛,从热带到寒带都有分布。
降水量分布:中国降水量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丰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 量较少。
景区中
第 一
和划国 章
意的气
义背候
气候区划的概念和目的
气候区划:根据气候特征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区域的方法
目的:了解气候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措施等,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地理气候及区域划分

中国地理气候及区域划分

中国气候‎1.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上,因此属‎于高原山地‎气候;2.‎西北地区大‎部分远离海‎洋,靠近亚‎洲高压源地‎,大陆性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3.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年积温在1‎400°以‎下,属寒带‎针叶林气候‎;4.华北‎和东北地区‎及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在‎八百毫米以‎下,受夏季‎风影响,属‎温带季风气‎候;5.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为中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西双‎版纳地区和‎雷州半岛及‎台湾南部地‎区,位于热‎带,大部分‎时间受西南‎和东南季风‎控制,常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区域划分‎:按经济‎带划分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区)。

按‎行政区域划‎分: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市、区)。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夏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①‎三大地带‎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②‎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③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1. 引言气候是地理环境的基本因素之一,它对人类活动、生物繁衍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也极其丰富。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我国的气候特点,有必要对中国的气候区划进行深入探讨。

2. 气候区划的概念与方法气候区划是根据地球表层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和变化规律,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区域。

气候区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按气候要素划分: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差异,将气候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气候系统划分:根据大气环流系统的差异,将气候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气候成因划分:根据气候形成的地理环境、地形、洋流等因素,将气候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中国气候区划主要依据气候要素的差异,将中国划分为以下几个气候区:3.1 热带气候区热带气候区主要包括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的南部。

这一区域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高,≥10℃的积温在8 00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降水丰沛,年降水量一般在1 600 mm以上。

3.2 亚热带气候区亚热带气候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这一区域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10℃的积温在4 000~8 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年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

3.3 温带气候区温带气候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

这一区域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10℃的积温在1 600~4 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0℃之间,年降水量在400~800 mm之间。

3.4 寒温带气候区寒温带气候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区。

这一区域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温凉,≥10℃的积温在1 600℃以下,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下。

3.5 高原气候区高原气候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区的高原地带。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是根据中国的地理、气候和建筑特点制定的一套分类体系,用于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

这个标准将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需求。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区划:根据年平均气温将全国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温度区。

2. 湿度区划:根据年平均相对湿度将全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等四个湿度区。

3. 风力区划:根据年平均风速将全国划分为强风区、中等风区、弱风区等三个风力区。

4. 降水量区划:根据年平均降水量将全国划分为多雨区、中雨区、少雨区等三个降水量区。

5. 日照时数区划:根据年平均日照时数将全国划分为长日照区、中日照区、短日照区等三个日照时数区。

6. 气候分区: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综合划分,将全国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气候分区。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分区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

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

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

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2000-9000℃,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

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

我国夏季偏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

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

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

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

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

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

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

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到北部的10 -14℃。

大陆性强对农作物蛋白质合成有利,如北部和西北地区小麦品质比南部好,日较差大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有些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比日较差小的地区为优;④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可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多种需要;⑤一些重要的农业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大,农业气象灾害多。

以降水量年变率为例,主要农业区的平均年变率在10-30%之间,生长期中各月的变率更大,以南北纬度差异很大的两地为例,北京在39-83%之间,广州在29-96%之间,年际变化大对于多熟制地区的年总产量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由于季风强弱、迟早和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以及短期强烈天气的偶然发生,我国常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分区论述中国农业气候区划遵循农业气候相似性和差异性,区划指标具有明确的农业意义,主导指标与辅助指标相结合,按照指标系统,逐级分区。

分区系统依次为农业气候大区、农业气候带、农业气候区。

农业气候大区主要反映光热水组合状况的差异和气候生产潜力的高低;农业气候带的划分主要考虑具有明显地带性的热量带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的熟制、不同种类经济林木和作物地域分布、越冬状况和产量等方面的热量特征值;农业气候区着重考虑非地带性的农业气候因素。

全国分为3个农业气候大区,15个农业气候带,55个农业气候区。

Ⅰ.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位于我国东半部广大区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6%。

农业耕地占80%以上,人口占90%多。

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较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1.季风活跃,夏季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盛行,潮湿气流向北、西北方向运行。

气候湿润多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热、光资源;冬季受大陆气候的影响,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北方农作物有越冬期,南方大部地区冬季只能种喜凉作物,偶有寒害、冻害发生。

2.光、温、水资源丰富。

东部季风区太阳辐射年总量33.5×108-58.6×108焦耳/平方米。

大部分地区总量达到46×108-54.4×108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1200-2800小时,大部分地区2000-2600小时,光资源可以充分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

≥0℃积温在2000-10000℃,由北向南逐渐增多,有各种类型的作物和品种或不同熟制的生产。

年降水量在400至2000毫米以上,南方多,北方少,可以发展各种水、旱作和多熟种植。

3.水热同季。

东部季风区温度与降水量的增减同步,夏季温度高,降水量多,冬季温度低,降水量少。

雨热同季北方比南方更明显。

夏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40-75%,冬季占5-15%,温度升高与降水增加正好与农作物需水多的季节相一致,这有利于发展水稻、玉米等喜温、喜湿高产作物。

水稻几乎全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玉米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75%。

4.农业气候类型多样。

东部季风区地跨北温带至热带广大地区,具有各种气候类型,而不同气候类型形成了特有的名优特产。

热带气候优越,适于橡胶、咖啡、椰子等热带特产生产;南亚热带有甘蔗、荔枝、龙眼、紫胶等特产;中、北亚热带有柑桔、茶叶、油桐、油茶、漆树、苎麻、蚕桑等名特产;暖温带有苹果、梨、枣、板栗、烟等名优产品;中温带有甜菜、人参、鹿茸、貂皮、红松等特产;北温带有鹿茸和貂皮特产。

粮食作物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也有不同的优质品种,如东北的大豆,华北的小麦,亚热带的油菜、蚕豆等。

5.气候复杂,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多且频繁。

主要的灾害有旱、涝、低温、冻害、干热风、冰雹等。

就整个东部季风区而言,这些灾害几乎每年都在一定范围内发生。

干旱影响的范围最大,有春旱、伏旱、秋旱等危害各种农作物;涝灾在东北地区、华北平原、长江流域、华南地区都时有发生;沿海地区有台风危害;在乎原低洼地区有淹害或内涝;在山区暴雨造成冲刷和水土流失。

低温是中温带和南方晚稻主要灾害,柑桔、茶树、冬小麦等有冻害危害,华南有热带作物寒害发生。

干热风主要危害北方冬小麦。

冰雹局部毁坏农作物。

本区可分为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藏南亚热带、北热带、中热带和南热带。

Ⅱ.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位于我国北部与西北部,包括内蒙古、吉林、宁夏、甘肃部分地区及整个新疆。

西北于旱农业气候大区的东部以年降水量≥400毫米出现频率50%等值线并参照日平均风速≥5 米/秒的日数,作为农牧气候过渡带南界,而与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相邻,西部的南界则以≥0℃积温3000℃等值线与青藏高寒农业气候大区接壤,除南疆、东疆为南温带气候外,主要为中温带气候。

本区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1.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全区年总辐射量在50.2×108-67.0×108焦耳/平方米之间,多数地区为58.6×108-67.0×108焦耳/平方米。

全年日照时数在2800-3200小时之间,有的地方达到3300小时以上,比东部季风区多400-1600小时。

由于总辐射多,而且紫外线辐射也较东部地区为多,加之气温日较差大,因此本区果实着色浓,品质优良。

2.降水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

本区降水量由东向西迅速递减,在本区东界年降水量的最高值比最少值多2-3倍,甚至达5倍以上。

本区缺水牧场面积很大,内蒙古东南缘、山西北部、甘肃中部等农牧交错地带农业干旱十分严重。

3.积温有效性高。

本区春季升温快,夏季热量条件较好,各地日较差也较大,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日较差一般在13-18℃。

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积温有效性较高。

半干旱地区降水多集中于高温的夏、秋季,牧草能在雨水到来的短期内迅速生长,对农牧过渡地带的农作物也十分有利,如能采取有效的旱作农业措施,并发挥日较差大、光照多的优势,农、林、牧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积温的有效性。

4.风能资源丰富,沙化严重。

本区多数地区全年日平均风速≥5 米/秒的天数在50天以上,从呼伦贝尔草原沿大兴安岭西侧经阴山山脉到甘肃北山一线以北多达80-120天,甚至200天以上。

大风对发展中、小型风力机,为农牧业提供动力十分有利。

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风导致土地风蚀沙化十分严重。

本区分为干旱中温带和干旱南温带。

Ⅲ.青藏高寒农业气候大区东起横断山区,西抵喀喇昆仑,南至喜马拉雅,北达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

总面积25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4强。

由于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农业气候区域。

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1.太阳总辐射能多。

青藏高原各地的太阳辐射能年总量58×108-87×108焦耳/平方米,远较东部各地的46×108-53×108焦耳/平方米多,为我国辐射能的高值区。

2.年平均气温低,暖季温凉,最热月平均气温不高,积温少。

青藏高原各地年平均气温多在-6-3℃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25℃。

特别是青藏高原中部,稳定≥0℃日数仅100多天,积温低于500℃。

3.基本没有绝对无霜期。

高原上不仅最冷月平均气温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带低,最热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亦多在0℃以下,因此,霜冻任何月份都可能发生,基本没有绝对无霜期。

4.水湿状况差异悬殊。

藏东南的巴昔卡、前门里一带,年降水量多达3000-5000毫米,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分布,年湿润度>1.0,属潮湿气候。

而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年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植被为山地灌丛草原,年湿润度0.3-0.4,属半干旱气候。

到西北部的羌塘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水汽难于到达,年降水量18-60毫米,年湿润度<0.1,到处是荒漠。

本区农业主要集中在水利条件较好的一江(雅鲁藏布江)两河(拉萨河、年楚河)和黄(河)湟(水)谷地,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等。

东起青藏高原边缘的丽江,西抵日喀则,南自江孜,北到柴达木盆地,都是我国一季喜凉作物单产最高的地区。

青藏高原是放牧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与我国西部-北部牧区生态气候条件完全不同,天然草场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7%。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家畜以对高原生活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牦牛、藏羊、藏马、藏猪等为主,黄牛、骡、驴、骆驼等也有分布。

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于林木生长。

甘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藏东南及喜马拉雅南坡等地,有大面积生长良好、树干高大笔直的云杉、冷杉林分布(祁连山区也有云杉林,但面积不大),总面积达1.6亿亩以上,木材蓄积量23.4亿立方米,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3。

本区分为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